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思想政治研究期刊的编委副主任是谁

思想政治研究期刊的编委副主任是谁

发布时间:

思想政治研究期刊的编委副主任是谁

骆郁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现为国家社科基金委评委,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负责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武汉大学)基地负责人,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委宣传思想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编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刊《思想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骆郁廷教授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软实力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及其它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个人学术专著《精神动力论》获湖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精神动力的整合》获教育部社科中心全国首届德育科学创新奖一等奖,《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根源》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合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骆郁廷教授担任主编并出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等专著或教材。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男,回族,1962年10月生,吉林四平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 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副主席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第十一届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主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东北研究院副院长。 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长(处长)、学校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 ,东北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会长, 全国高校辅导员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北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工作研究会理事长,《思想教育研究》、《高校辅导员》编委,吉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吉林省第十届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政府教育督学,吉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吉林省第十届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长春市第十五届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等17项 ,先后在《新华文摘》《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出版著作(含独著、合著)、教材(含主编、参编)20部 。

思想政治研究期刊的编委副主任是谁啊

崔跃松 全国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供职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委讲师团高端宣讲专家;省直机关讲师团成员;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素质教育》特约专家;新安百姓讲堂金牌主讲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特聘理论教员。安徽省演讲学会会长;多年来,潜心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党建和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2004年朝核“六方会谈”前专程为钓鱼台国宾馆干部职工做礼仪及综合素质培训;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专业指导老师。曾在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和全国300多个城市的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单位做过近3000场专题讲座。著有《别让借口占上风》、《爱,我们有话要说》、《崔跃松 演讲的艺术》、《家庭教育101招》等系列丛书。主要讲授专题1、时政及党建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时事政治报告解读;党风廉政建设等。2、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类: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执行力;创建学习型机关(单位);企业文化;公务礼仪;家风家教;年终述职和竞聘上岗演讲技巧;领导干部演说能力等。3、励志类:做快乐有为的机关干部;打造阳光心态,做新时代有为干部等。4、其他类:可根据单位实际和要求命题作专题。

骆郁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现为国家社科基金委评委,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负责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武汉大学)基地负责人,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委宣传思想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编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刊《思想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骆郁廷教授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软实力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及其它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个人学术专著《精神动力论》获湖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精神动力的整合》获教育部社科中心全国首届德育科学创新奖一等奖,《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根源》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合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骆郁廷教授担任主编并出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等专著或教材。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崔跃松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文明风》杂志社副总编、编辑部主任。  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讲师团成员;中国人民大学《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导读》杂志社编委。  曾担任《精神文明导刊》、《素质教育》杂志社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多年来,潜心研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曾在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钓鱼台国宾馆、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和全国70多个城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高校和单位做过数百场关于家庭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文明礼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励志(《人生没有如果》、《做人是给自己买保险》、《生活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等方面专题讲座。

思想政治研究期刊的编委副主任是谁任命的

骆郁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现为国家社科基金委评委,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负责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武汉大学)基地负责人,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委宣传思想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编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刊《思想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骆郁廷教授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软实力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及其它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个人学术专著《精神动力论》获湖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精神动力的整合》获教育部社科中心全国首届德育科学创新奖一等奖,《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根源》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合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骆郁廷教授担任主编并出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等专著或教材。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东北师大学报》 创刊于1951年5月1日。创刊号《卷头语》中谈到创办学报的宗旨是“以发表本校同仁学术研究的成绩为主旨,其目的在于推动和启发大家的学术钻研,并与国内文化教育界交流经验。”其任务则是“将致力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讨,以期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将注意并学习运用科学的观点去研究和解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及国防事务。”学报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版本,均为16开本,不定期。学报编委会由张松如、孙亚明、胡绍祖、智建中、杨公骥、蒋锡金、穆木天、丁锡祉、王琳、傅桐生、郑汝骊、[日]芦泽、吴宗涵等13人组成。当时因稿源不足,只出刊一期被迫停刊。1953年,我校开始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和国家建设实际进行科学研究。1954年举行了第一次科学会议,提出了一批论文。在此基础上,1955年6月,又以《东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通报》的刊名出版了一期自然科学版。编委会由20人组成,主编由智建中担任,副主编由王琳和蒋锡金担任。《通报》仍为不定期,由新华书店吉林省分店代销,向全国公开发行。1956年春,中共中央召开知识分子工作会议,毛泽东主席发出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奋斗的号召。不久中央又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校广大师生在“向科学进军”热潮的鼓舞与推动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讨论蓬勃开展,科研成果日益增多。为适应学术领域欣欣向荣这一新的势头的发展,由成仿吾校长提议,经学校第四次学术委员会讨论,做出了《关于出版〈东北师范大学科学集刊〉的决定》。第一期前言中称“这个刊物的创办,是以我校教师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发表科学成果,交流学术上的意见,开展学术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借以进一步推动科学研究工作,提高科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从而推动教师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和新生力量的迅速成长。”《科学集刊》是以系或学科相近的几个系为单位出版各种专业版本,在研究部主任领导下,由各系学术委员会和《科学集刊》编辑室编辑出版。从1956年至1958年间共出版教育、语言文学、历史、地理、数理化、生物、世界古代史译文等专业版10期,均为不定期,由全国各大城市新华书店公开发行。1956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全国学术刊物编辑工作会议,讨论如何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学术讨论问题。根据会议精神和开展学术论争的实际要求,我校于同年9月创办了学术副刊—《争鸣》,为中青年教师开辟了学术论争的园地。1958年8月,我校下放吉林省后,改称吉林师范大学。1959年初,恢复学报,改称《吉林师大学报》,仍按系或学科相近的几个系为单位出版各种专业版学报。从1959年至1960年共出版政治理论、语言文学、历史、数学、生物、数理化等专业版7期,仍为不定期刊,仍由全国各大城市新华书店发行,我校出版部负责邮购业务。由于进入经济困难时期,纸张缺乏,1960年底停刊。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和我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1963年底学报复刊。由于各系科研力量发展不平衡,有的系独自出刊专业版有困难,加之专业版刊期长,不便开展学术讨论,复刊后的学报又按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综合性版本出刊。前者为季刊,后者为半年刊,分别由学报两版编委会编辑出版,由长春市邮局统一发行。学报编委会由30人组成,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为黄彦平,副主任为李冀、万九河、何楠若、孙晓野;自然科学版编委会主任为张德馨,副主任为王琳、丁锡祉、傅桐生。从1963至1966年间,社会科学版出刊10期,自然科学版出刊5期,共15期。由于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学报被迫于1966年6月再度停刊。1973年春,毛泽东同志关于出版学报工作的指示下达后,我校停刊达7年之久的学报于1973年10月复刊。复刊后的学报仍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版本出刊,不定期,内部发行。1975年,社会科学版定为季刊,由长春市邮局公开发行。1976年又改为双月刊。学报编委会由29人组成,刘光为主任,武强、王琳、李树藩、林志纯、宫绍辉为副主任,下分文理科两组。从1973年至1976年的4年间,社会科学版出刊16期,自然科学版出刊1 期。这一时期,“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控制了宣传工作舆论阵地,窒息学术思想,毒化文风,打击和迫害广大编辑人员,使社会主义学术理论工作受到很大干扰和破坏。我校学报也受到了干扰和影响,发表了一些有错误的文章,给学术理论工作带来损失。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党开始拨乱反正。教育部于1978年7月在武汉召开了高等院校文科学报座谈会。出席这次座谈会的共有18家学报的代表,我校学报编辑部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总结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报工作的经验教训,端正了学报方向,明确了学报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对提高学报质量,更好地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服务,有着重要作用。武汉会议后,校党政领导加强了对学报工作的领导,定期讨论学报工作。同时加强了编辑部的建设,任命周毓方为学报编辑部主任,陈日朋、莽永彬、沙宝祥、金和德先后为副主任。规定学报编辑部为系、所一级的学术机构,编辑人员为科研人员,其政治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均按相应的教师对待。并按专业配备了专职编辑人员,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不断提高科学水平、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为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编辑队伍而努力。我校下放吉林省20多年之后,从1980年起又重归教育部直属,恢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名,学报也随之恢复了《东北师大学报》的原刊名,社会科学版仍为双月刊,国内由长春市邮局总发行,国外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中国国际书店)总发行。自然科学版经过试刊,1980年定为季刊,国内公开发行。1985年开始向国外发行。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为戴星东,副主任为吕元明、周毓方。自然科学版主任为王琳,副主任为黄启昌。1984年4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加强研究“四化”建设中现实问题的新课题,要求学报优先发表经过认真研究、对解决现实问题有创见、有理论深度的论文,克服轻视实践和脱离实际的倾向。我校把研究现实问题作为学报重点内容之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了研究和探索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发展和繁荣教育科学,1985年,我校又创办了学报的教育科学版。该版暂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欢迎。为了探索学报工作的改革,提高学报质量,1984年秋改建并加强了学报编委会。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23人,郑德荣为主任,李洵、薛文华、张人和为副主任;自然科学版编委23人,郝水为主任,黄启昌、赵成大、张力果、刘秉正为副主任;教育科学版编委会23人,黄彦平为主任,李桂林、梁忠义、朱绍禹为副主任。为了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1989年报请国家教委转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将教育科学版改名为《现代中小学教育》,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90年改为双月刊,1999年改为月刊。1989年任命陈日朋为学报编辑部主任,沙宝祥为副主任。1991年任命韩山保为副主任。1994年底任命沙宝祥为学报编辑部主任,韩山保为副主任。1996年初许国良主持学报编辑部工作,韩山保、陈虹娓任副主任。受中国化学会委托,1996-2004年学报编辑部承办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分子科学学报》,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97年学报编辑部更名为学术期刊社,处级建制,下设办公室和四个编辑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现代中小学教育》编辑部、《分子科学学报》编辑部。许国良任社长,韩山保、陈虹娓、张捷、王亚范先后任副社长。博士生导师郑德荣教授任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赵毅教授,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柳海民教授先后任主编,博士生导师李炳海教授任副主编,副社长陈虹娓编审、副社长王亚范副编审先后任常务副主编、常务主编。中科院院士郝水教授任自然科学版学报编委会主任;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邢苗教授,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薛康教授先后任主编,社长许国良编审任常务副主编、常务主编。党委书记周敬思教授,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盛连喜教授先后任《现代中小学教育》主编,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柳海民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桂林教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马云鹏教授任副主编,副社长韩山保、张捷先后任常务副主编、常务主编。中科院院士唐敖庆教授、徐光宪教授,著名化学家RHoffmann、Martin Karplus为《分子科学学报》编委会名誉顾问,中科院院士孙家钟教授为主编,博士生导师王荣顺教授、中科院院士黎乐民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前树教授为副主编,社长许国良编审任总编。2004年秋该刊转交化学学院承办。我校学报1951年5月创刊至2006年12月,经历55个春秋。尽管曾经三易刊名三次停刊,但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贯彻“双百”方针,经过全体编辑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全校师生的热情支持,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办成了有一定影响的高校学报,而且由一个版发展到三个版,创办出三本各具特色的学术期刊,由内部交流提高到国内外公开发行。在这55年中,学报共出刊550期,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版224期、自然科学版122期、教育科学版16期、现代中小学教育154期、分子科学学报34期。所刊登论文中不少是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深度,有的多次被引用、转载和索引,有的专题研究实用价值较大,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之,学报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交流研究成果,开展学术讨论,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培养和扶植中青年教师,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以及繁荣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崔跃松 全国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供职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委讲师团高端宣讲专家;省直机关讲师团成员;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素质教育》特约专家;新安百姓讲堂金牌主讲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特聘理论教员。安徽省演讲学会会长;多年来,潜心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党建和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2004年朝核“六方会谈”前专程为钓鱼台国宾馆干部职工做礼仪及综合素质培训;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专业指导老师。曾在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和全国300多个城市的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单位做过近3000场专题讲座。著有《别让借口占上风》、《爱,我们有话要说》、《崔跃松 演讲的艺术》、《家庭教育101招》等系列丛书。主要讲授专题1、时政及党建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时事政治报告解读;党风廉政建设等。2、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类: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执行力;创建学习型机关(单位);企业文化;公务礼仪;家风家教;年终述职和竞聘上岗演讲技巧;领导干部演说能力等。3、励志类:做快乐有为的机关干部;打造阳光心态,做新时代有为干部等。4、其他类:可根据单位实际和要求命题作专题。

思想政治研究期刊的编委副主任是谁当选

1984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本科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今在首都师范大学管理系、政法系、政法学院从事教学研究工作。1988年晋升讲师、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2003 年任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创新研究基地副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负责人、中共北京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钊学社副社长、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2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1995年首批入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2007年4月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2006年度教育创新标兵。 2002年4月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04年4月受聘为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高级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2004年6月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党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2004年9月受聘为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2004年11月受聘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党建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2005年11月受聘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思想工作顾问。2005年11月受聘为中共海淀区委党的建设专家顾问组成员。2006年1月受聘为《思想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2006年1月受聘为首都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课题指导教师。2007年5月受聘为《甘肃社会科学》学术咨询专家。2008年第1期起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编委。2008年1月被中央财经大学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2008年3月被西南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高军,1952年生,黑龙江省青冈县人,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兼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编委会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执政党建设等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教育部及省级课题20余项,被发表学术论文的期刊《高校理论战线》、《科学社会主义》、《管理现代化》、《学习与探索》、《理论探讨》,《学术交流》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6部。获奖荣获黑龙江省第12届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政治思想史杂志编辑部主任是谁

萨孟武(1897年—1984年4月13日),名本炎,字孟武。福建福州人。政治学家。萨孟武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制度、理论的研究,能不落俗套,深入浅出,贯通中西,对中国政治学的形成影响很大。几本随笔式的小书,以小说解说学术观念,独具特色,也颇得读者欢迎。家族背景出身于著名的福州穆斯林萨氏家族,其始祖为辅佐元世祖经略吐蕃有功的色目人(属西突厥部落葛罗禄)答失蛮,元代中期赐姓萨,后为蒙古族同化,明后更“从汉俗,弗称氏”。故如今其后人有的自认蒙古族,有的自认汉族。因先祖曾世居雁门,故常称雁门萨氏。元代末期一支迁居福州,名列福州八大家族。家族中人才辈出,包括元朝诗人萨都剌,明朝宣德年间礼部侍郎萨都琦,近代更有萨孟武的叔祖·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曾任厦门大学校长的萨本栋和中山舰殉难时的舰长萨师俊等。生平1897年生于福州安泰河边朱紫坊。 1903年入家塾,同学中有堂兄师俊、堂弟本焮和胞弟本钧。 1905年就读第二公立小学。后因鼠疫辍学。 1907年-1911年就读明伦小学,同学中有本铁、本刚、本栋、本澄等。 1911年入林长民所办私立法政附中。 1912年留日,入成城中学三年。曾与吴清源之父吴毅同住,学会围棋。 1916年补习一年后入第一高等学校。一年后转到第三高等学校。 1921年-1923年,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部政治系,获法学士学位。 1924年回国,在上海以译书、撰文为生。曾主编反对共产主义的杂志《孤军》(后改名《独立青年》)一年,同人中有何公敢、周佛海、郭心嵩、陶希圣等,多为日本帝国大学毕业生。期间曾在大夏大学兼课。 1925年,开始编著《中国社会政治史》(1944年出版)。 1927年与《孤军》社同人整个加入国民党政治部宣传处,任编辑科科长。主任吴稚晖,副主任为陈铭枢及刘文岛。 1928年在南京中央军校任编辑部主任,上校衔。政治部主任周佛海,总教官陶希圣。 1930年在南京中央政治学校行政系任专职教授。 1937年抗战爆发,随政治学校迁芷江,再迁重庆。 1946年-1948年,赴广州担任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 到台湾后,曾任台湾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当选立法委员。 著作《新国家论》 《中国社会政治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 《西洋政治思想史》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水浒传>与中国古代社会》 《儒家政论衍义》 自传《学生时代》 自传《中年时代》

《君主论》((意) 马基雅维利)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提取码:yq7e书名:君主论作者:(意) 马基雅维利译者:刘训练豆瓣评分:9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7-4页数:496内容简介:1815年6月18日,有人在拿破仑•波拿巴的马车座驾中发现了一些书籍文件,其中包括一份手稿……让人喜出望外的是,这份手稿不仅是《君主论》的新译本,而且页边还标有出自波拿巴之手的评注,这些评注涵盖了他担任将军、执政官、皇帝乃至被流放在厄尔巴岛的多个时期。波拿巴不同的评注与不同的社会情形和政治局势息息相关,组合起来就成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评论,让人不带成见地辨别出马基雅维利的话中哪些是针对“新君主”所说,哪些是针对其他人所说……马基雅维利思想的本质将呈现在我们的这一版本中。本书采取权威的《君主论》英文本和拿破仑批注法文本,两种译文相对照,详细展现了拿破仑在将军、执政官、皇帝、流放等四个时期对《君主论》的不同批注内容,有助于人们深化对《君主论》和拿破仑的认识,是西方政界特别珍视的“资治宝典”。作者简介: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其影响世界的著作是《君主论》。刘训练,博士、教授,1977年5月出生,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本科)和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现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兼任《政治思想史》杂志编辑部主任。

  • 索引序列
  • 思想政治研究期刊的编委副主任是谁
  • 思想政治研究期刊的编委副主任是谁啊
  • 思想政治研究期刊的编委副主任是谁任命的
  • 思想政治研究期刊的编委副主任是谁当选
  • 政治思想史杂志编辑部主任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