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主编副主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主编副主编

发布时间: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主编副主编

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先后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思想教育研究》、《西北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主持省(部)级课题(基金项目)及其它科研项目十余项;主编、副主编书籍及教材5部。

2007年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如下: 比较教育的优势、弱势、功用及滥用——H·诺亚的见解,《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独立完成) 大学群落的地域性经济贡献探究——以美国波士顿地区的8所研究型大学为例,《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独立完成) 特色型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析,《北京教育》(高教),2009年第2期(第二作者) 外交人才培养的机制探究 《北京教育》(高教)2009年第9期(第二作者) 提升大学创新能力,培养高端国际化战略人才《大学》(学术版),2010年第9期(第二作者) 全球视野下的大学办学理念剖析——以全球三所精英大学为例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二作者),此文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0期转载 国内外语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之路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第二作者) 全球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北京教育》(高教),2013年第4期(第二作者)世界语言类高校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2期(第二作者)国内外语类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北京教育》(高教),2014年第2期(独立完成)美国研究型大学参与区域发展的历史与机制《北京教育》(高教),2014年第4期(独立完成)我国高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现状梳理与特征分析——以国内九大传统外语类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大学》(研究版),2014年第5期(独立完成) 中国大学章程百年——兼论章程对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作用与措施《北京教育》(高教),2014年第11期(第二作者) 论大学精神、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大学》(研究版),2014年第12期(第二作者) 大学依法治校的意义、问题与路径《北京教育》(高教),2015年第3期(第一作者) 参与出版学术著作一部(任副主编之一):世界语言类高校纵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1版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主编

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先后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思想教育研究》、《西北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主持省(部)级课题(基金项目)及其它科研项目十余项;主编、副主编书籍及教材5部。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管理类学术期刊。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同时也是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会刊。《学报》以“突出高教管理,服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事业”为宗旨,以“提倡原创、注重理论、重视本土、面向国际”为办刊原则,广泛交流教育管理改革的新经验、新认识及有关社科方面的新成果,关注教育管理、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引领教育管理研究的前行方向。《学报》主要栏目有:教育学人、书记/校长文萃、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考察/调研报告、国际视野等。《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校长》(以下简称《校长》)是由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本刊系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会刊。自创刊以来,以其鲜明的针对性、独有的权威性、较强的指导性和可读性为特色,赢得了教育战线,特别是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的认可。《校长》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服务于全国中小学校长为宗旨,关注办学治校中出现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致力交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和学校教育管理创新经验。现开设的栏目主要有:理论探讨、依法治校、局长论坛、校长论坛、管理方略、基层党建、教改前沿、经典案例、名校风采、国际视野。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主编

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财政学与预算管理创新、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学与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学与管理模式创新等。一、代表著作1、走向创业型经济——以创新带动就业政策选择(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本书获2011“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2、跨越: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社会普遍服务体系的构建(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本书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3、社会多元复合转型-中国现代化战略选择的基点(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本书获2009“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4、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与发展战略(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5、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选择与管理模式(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6、北部湾新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与韩康等合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7、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与张更华合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7、天津滨海新区 打造创新型国家示范区(主编),新华出版社,2005年12月;8、公共经济(主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9、税收经济学(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10、公共财政学(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11、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税收(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12、学习型政府(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13、学习型社会(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14、学习型企业(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15、学习型组织(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16、公共财政简明读本(参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17、财政风险(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二、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完成现代化多元复合转型,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转载,【复印期号】2007年03期,【原文出处】《理论与现代化》(津),2006年4期,第9~14页;我国城市经营应注意的问题及关键,人大复印资料《区域经济》转载,【复印期号】2004年06期,【原文出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福州),2004年04期第34~37页;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复合转型特征,人大复印资料【复印期号】2005年07期,【原文出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政府管理)》(京)2005年02期第54~57页;“中国政府规制目标及效率分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发展天津滨海新区 打造京津塘科技新干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6年1期;发展创业型经济 深化经济社会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2)加快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3)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复合转型特征[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首届中印经济改革研讨会会议综述[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5)构筑国家产业原创体系走产业创新之路[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7)建设京津塘科技新干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9)立足高新技术 催生产业化发展[J] 中国经贸导刊,2004,(11)立足高新技术 加速产业化进程[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7)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选择[J] 宏观经济研究,2009,(6)城乡统筹新模式避免“拉美陷阱”[J] 人民论坛,2008,(24)立足内生增长,培育先导产业[J] 人民论坛,2008,(22)加强科技公共投入评估,催生社会能力[J] 经济研究参考,2008,(45)中国财政提供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问题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08,(7)立足先导产业 迎接全球现代化[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10)控制政府成本 提升国家竞争力[J] 理论与现代化,2006,(2)我国乡镇财政困难的成因及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财政支助体系:由追随到创新[J] 经济研究参考,2005,(31)创业型经济发展及创业型社会构建的战略路径研究[J] 求实,2009,(7)我国地方财政风险防范及其化解[J] 江西社会科学,2009,(6)发展创业型经济 深化经济社会改革[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3)河南经济内生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传统要素和内生要素的多要素经济增长模型[J] 经济经纬,2009,(1)行政区域管理求变[J]财经界,2004,(12)中国城乡统筹新模式探讨[J] 农村工作通讯,2009,(1)绩效棱柱在新绩效预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机化,2009,(1)立足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蛙跳--我国发展知识型循环经济的策略分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3)构建绩效预算框架 降低政府成本[J] 新视野,2007,(5)社会现代化转型面临八大挑战[J] 管理与财富,2007,(7)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天津滨海新区的生力线[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1)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 完成中国现代化的转型[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5,(3)培育高新技术原创产业集群的战略选择[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3)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集群战略定位[J]嘉兴学院学报,2005,(1)我国城市经营应注意的问题及关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4)“多螺旋激励”护航中国经济 科技日报,2009年03月立足先导产业,迎接全球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 2008年09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现代化成果惠及西部人民科学与现代化, 2007年09月品牌拉动产业集群 信息导刊,2009年01月构筑社会普遍服务网,保障扩大内需 中国改革报,2009年02月纳米科技产业化: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推手科技日报, 2009年02月英美两国的义务教育监督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公共管理改革,2005年第3期积极应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对策研究社科论坛, 2009年01月我国生态补偿的研究现状与走势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年01月教育在美国历次化解危机中的经验及启示送阅件, 2009年“发展天津滨海新区,打造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现代信用观及现代信用制度,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国家行政学院论文选,2004年9月《“大部制”重在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建立信息知识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5月。三、主持各级科研课题情况:(一)主持并完成国家级课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财税政策研究,编号:2004DGS2B017,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007;基于工具创新的绩效预算研究,编号:70840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微电子技术与激光技术国家基础研究发展需求调研,编号:60845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构建基于技术创新的滨海新区产业蛙跳战略研究,编号:2007GXS3B063,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008 ;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公共经济政策研究,编号:1760900020,中央委托课题,2009;中国政府绩效预算模式设计,编号:2005DIA2J005,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基金项目,2006。(二)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降低政府成本研究,院级一般课题,经济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院级一般课题,内蒙古科技名牌发展与科技支撑下的生态功能区建设,2008(三)国际组织合作研究项目1、2004-2009:主持世界银行课题“社会普遍服务体系设计与政府能力培育”(编号:SSA/CHNA/2007/00001497-0)2、2001-2005:主持世界银行课题“转型时期的财税政策研究”(编号:TCC4/NSA/25)3、2007-2008:主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研究项目“中国财政提供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问题研究”(SSA/CHNA/2007/00001497-0/0)4 、2008-2009:主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中国财政能力建设与减贫战略研究”(编号:CPR/04/518/7)5、2005-2007:主持世界银行课题“英国科技创新投资框架”(编号:SSA/CHNA/2007/00001497-0/9)6、2006-2007:主持世界银行课题“美国公共研发投资评估”世界银行项目(SSA/CHNA/2007/00001497-0/7)7、2001-2005:主持世界银行课题“中国教育财政绩效研究”(编号:TCC4/NSA/23)8、2002-2004:主持世界银行课题“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创新”(编号:TCC4/NSA/24)9、2001-2003:主持世界银行课题“财政分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TCC4/NSA/26)四、获奖情况1、走向创业型经济——以创新带动就业的政策选择(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本书获2011“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2、2009年,论文《加快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获得国家行政学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奖3、2008年,专著《社会多元复合转型》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4、2008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5、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撰写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姓名: 郑贤君  职务: 教授  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 法学博士  一、个人简历  郑贤君(1964—),女,教授,法学博士,198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1995年任教于河北师范学院,1992-1995年于复且大学法律系攻读外国法制史专业,1995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97-200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攻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2000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宪法学、行政法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宪法学基本理论、公民基本权利、地方制度等。在国内法学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要代表作为:《论中国宪政模式的走向》,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基本权利的宪法构成及其实证化》,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宪法的社会学观》,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3期;《二十世纪中国宪改思想体系初探》,《法商研究》2001年第3期。  二、主要科研情况  专著;地方制度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教材:宪法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参加编写:  韩大元、胡锦光主编:《宪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董和平主编:《宪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903年版。  韩大元主编:《比较宪法学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许崇德主编:《宪法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  曹海晶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赵会民主编:《法学基础理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主要论文:  1.论我国宪政模式的走向,《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  2.社会权利的司法救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2期。  3.试论宪法权利,《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四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宪法是什么法,《许崇德教投从教五十周年庆祝文集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论公民受教育权的宪法地位:兼议社会权利的宪法属性,《教育法治评论》,教育科学出版杜2003年版。  6.试论基本权利的宪法构成及其实证化,《法学研究》2902年第2期。  7.wT0与我国的宪法改革,《中国法学》(特刊)2002年l 2月。  8.宪法的社会学观,《法律科学》2002年第2期。  9.司法改革的评价体系:个人自由与国家利益,《中国律师》2002年第3期。  10.全球化对公民社会权保障趋势的影咱,《首都dP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1.“宪法司法化”是宪法学的理论误区,《法学家》2901年第6期。  12.二十世纪中国宪政思想体系初探,《法商研究》200I年第3期。  13.自由贸易体制与我国宪法价值,《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4.地方自治理论评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5.我国宪法解释技术的发展,《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  16.对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讨论之评价,《首都dp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7.联邦制和单一制下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之理论比较,《法学家》1998年第4期。  18.“九七”后香港司法架构的特点,《中外法学》1997年第l期。  三、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合宪法学研究合理事、副秘书长;  北京市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法学会会员;  北京市法理学研究会理事;  北京市监察学会理事;  青岛海洋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

学报副主编行政级别

985和211学报均为核心期刊

根据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来分等级。还有以下几点: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3、在网上检索这些编辑部的机构名称和刊名,获取有用的鉴别信息。(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三类期刊: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 物理学类:中国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 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 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 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 四类期刊: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 三类期刊: 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文史哲 哲学类: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 社会学类: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 管理学类: 领导科学、中外管理、管理科学学报 政治学类:社会主义研究(教育部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青年研究 法学类: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学类: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研究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杂志、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 科学研究类: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研究(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学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 语言学类: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 文学类: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外国语类: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现代外语 艺术(含作品)类: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 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 党政管理类: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 四类期刊: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学报可分为专科学报、本科学报和核心学报三大类。学报一般是以各个学校命名的,所以要分清到底是本科学报还是专科学报首先要弄明白这个学校是本科高校还是专科高校。一般专科学校比较好分别,名称无非是例如:某某职业/信息/建筑/技术学院或某某师范/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等。本科学报顾名思义就是全日制本科单位主办的学报。名称例如:**大学学报、**学院学报、**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学院学报(自科版)等。核心学报的级别要高于本科和专科学报。好一点的大学学报经常也具有核心身份,一般211大学学报都是核心期刊,部分985大学学报是EI。核心目录去对应的南大或者北大图书馆查,或者去中国知网(遗憾的是知网对于C和C扩不区分)还有,某些学报只有一个版本是核心,比如自然科学版是核心社会科学版不是,也是很正常的。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学报,如果想了解更多,可在线评论或私信我。我给你们介绍

学报一般分为专科学报,本科学报和核心学报三个级别。学报一般是以各个学校命名的,所以要分清到底是本科学报还是专科学报首先要弄明白这个学校是本科高校还是专科高校。一般专科学校比较好分别,名称无非是例如:某某职业/信息/建筑/技术学院或某某师范/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等。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核心学报就是被评为核心期刊的学报。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主编是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及本书(第二、三版)编写分工 (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姜明安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行政法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行政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版)、《行政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行政执法研究》(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要论文有:《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法律控制》(载《法学研究》1993年第1期)、《行政的现代化与行政程序制度》(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1期)、《新世纪行政法发展的走向》(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行政的“疆域”与行政法的功能》(载《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公众参与与行政法治》(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等。 撰写本书第1—10章,负责全书的审稿、统稿。 叶必丰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行政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初版、2003年修订版)、《行政法的人文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应申请行政行为判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行政行为的效力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行政规范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主要论文有:《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5期)、《行政行为确定力研究》(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现代行政行为的理念》(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6期)、《行政规范法律地位的制度论证》(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等。 撰写本书第11—13章。 杨建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980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82年赴日留学,1986年毕业于筑波大学,获社会科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一桥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一桥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3年回国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要著作有:《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等,译著有:《日本行政法》(南博方著,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行政法》(盐野宏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等;主要论文有:《规制行政与行政责任》(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2期)、《论行政法的特点》(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3期)和《行政裁量的运作及其监督》(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等。 撰写本书第14—15章。 章剑生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行政程序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行政诉讼法基本理论》(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行政监督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行政程序法基本理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主要论文有:《判决重作具体行政行为》(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行政行为说明理由》(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3期)、《有关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2期)、《现代行政诉讼的成因与功能分析》(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现代行政法基本原则之重构》(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等。 撰写本书第16—17、19—22章。 于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教授,任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协议与行政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德国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WTO协定国内实施读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与立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降低政府规制——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主要论文有:《WTO协定的国内实施问题》(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WTO政府采购协定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加入世贸组织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法律问题》(载《求是》2002年第24期)、《中国对反倾销措施的司法审查》(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制定紧急状态法的基本问题》(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4期)等。 撰写本书第18章。 王宝明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教授,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斯拉丘斯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有:《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行政法学论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合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读本》(合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等;主要论文有:《行政立法评述》(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美国行政机关与美国宪法实施的监督》(载《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行政程序立法论纲》(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中国公务员立法的合理取向》(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与政府的因应》(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等。 撰写本书第23、28、31—32章。 江必新法学博士,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行政诉讼法疑难问题探讨》(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国家赔偿法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行政诉讼制度之发展》(金城出版社2001年版)、《WTO与行政法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WTO与司法审查》(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主要论文有:《论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变更权》(载《法学研究》1988年第6期)、《国家赔偿法价值论》(载《法学杂志》1994年第4期)、《司法解释对行政法学理论的发展》(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先地方后中央: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一种思路》(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紧急状态与行政法治》(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等。 撰写本书第24、30章。 刘恒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行政法学研究会总干事。主要著作有:《公安行政复议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行政救济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外资并购行为与政府规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行政行为法律适用判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要论文有:《试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权》(载《法商研究》1995年第2期)、《论行政立法权》(载《法学评论》1995年第4期)、《行政诉权面临的若干问题及对策》(载《学术研究》1997年第1期)、《略论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法律规制途径》(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2期)、《政府信息公开立法问题探析》(载《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等。 撰写本书第25—27、29章。 湛中乐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主要著作有:《环境行政法》(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版)、《公安行政法》(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版)、《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法治国家与行政法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主要论文有:《论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2期)、《论完善我国的行政立法程序》(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3期)、《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及其司法运用》(载《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5期)、《中国加入WTO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2期)、《行政过程论》(载《行政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等。 撰写本书第33、37—38章。 薛刚凌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家组委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国家赔偿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行政诉权研究》(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变迁时代的行政法思考》(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行政组织法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主要论文有:《行政主体之再思考》(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行政诉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2期)等。 撰写本书第34—36章。

姓名: 郑贤君  职务: 教授  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 法学博士  一、个人简历  郑贤君(1964—),女,教授,法学博士,198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1995年任教于河北师范学院,1992-1995年于复且大学法律系攻读外国法制史专业,1995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97-200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攻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2000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宪法学、行政法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宪法学基本理论、公民基本权利、地方制度等。在国内法学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要代表作为:《论中国宪政模式的走向》,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基本权利的宪法构成及其实证化》,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宪法的社会学观》,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3期;《二十世纪中国宪改思想体系初探》,《法商研究》2001年第3期。  二、主要科研情况  专著;地方制度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教材:宪法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参加编写:  韩大元、胡锦光主编:《宪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董和平主编:《宪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903年版。  韩大元主编:《比较宪法学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许崇德主编:《宪法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  曹海晶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赵会民主编:《法学基础理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主要论文:  1.论我国宪政模式的走向,《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  2.社会权利的司法救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2期。  3.试论宪法权利,《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四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宪法是什么法,《许崇德教投从教五十周年庆祝文集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论公民受教育权的宪法地位:兼议社会权利的宪法属性,《教育法治评论》,教育科学出版杜2003年版。  6.试论基本权利的宪法构成及其实证化,《法学研究》2902年第2期。  7.wT0与我国的宪法改革,《中国法学》(特刊)2002年l 2月。  8.宪法的社会学观,《法律科学》2002年第2期。  9.司法改革的评价体系:个人自由与国家利益,《中国律师》2002年第3期。  10.全球化对公民社会权保障趋势的影咱,《首都dP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1.“宪法司法化”是宪法学的理论误区,《法学家》2901年第6期。  12.二十世纪中国宪政思想体系初探,《法商研究》200I年第3期。  13.自由贸易体制与我国宪法价值,《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4.地方自治理论评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5.我国宪法解释技术的发展,《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  16.对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讨论之评价,《首都dp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7.联邦制和单一制下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之理论比较,《法学家》1998年第4期。  18.“九七”后香港司法架构的特点,《中外法学》1997年第l期。  三、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合宪法学研究合理事、副秘书长;  北京市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法学会会员;  北京市法理学研究会理事;  北京市监察学会理事;  青岛海洋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

  • 索引序列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主编副主编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主编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主编
  • 学报副主编行政级别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主编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