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主页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主页

发布时间: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主页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筹办于1979年,1980年正式创刊。1985年经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1年7月经出版部门审核,符合国家有关出版规定,颁发了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8388和国内标准刊号CN54-5008/C。1998、1999年先后入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2003年改为双月刊。目前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会员单位。汉语言文学。师资方面,是最好的。有7个硕士点吧。会计,上的人多。就业好。法学,上的人多,貌似以后都为考公务员上的多。新闻学,个人举得很牛。应为人才都是那里出的。医学,这个让我觉得,以后看病要问人家 ,你哪里毕业的。外语,一般般。只有英语。体育,擦擦。不行。教育,不了解。学院人少。信工,嗯。一群爱学习的娃娃们。管理,管理管理 老师管的就是严格。

西民大在陕西哦,棒棒哒,培养出了近40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每年的国际级社科立项在陕西高校中从未落过前五名。西民大位于陕西咸阳,截至2014年,学校占地1146亩,有文汇、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设有教学站。拥有书151万余册的图书馆、75个各类专业实验室。设有12个二级学院,34个硕士点,45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学生1万余人学校校本部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85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称130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30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9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76%,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位,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

西藏民族学院位于渭水之滨的古都咸阳,紧邻陕西省会西安市,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的一所办在内地的民族高等学校,是西藏创办最早的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西藏公学。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是一所集文、史、理、经济、法、工、管、医、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的现代化高等学校。现设有民族学、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哲学(西藏宗教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专门史等6个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学(含文秘方向)、民族学、历史学、新闻、广告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档案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临床医学、护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应用心理学等34个本科专业和会计电算化、财会管理、财务会计、文秘与办公自动化、广告策划与制作、旅游酒店管理、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高等护理等21个高职专业,在校生102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4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30余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92人,教授、副教授138人。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有数十余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省(区)的奖励,许多研究领域在区内甚至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藏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获得了良好的声誉。现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两种学术期刊。 学院有着良好的办学条件,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拥有藏书80余万册的图书馆、现代化的标准运动场、功能齐全的教学医院、广播电视实验中心、信息工程实验室、医学实验室、语音实验室等,新建教学楼全面实现了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校园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学院占地630余亩,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景色怡人,是莘莘学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理想场所。 2008年9月,西藏民族学院迎来了50 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共军委主席胡同志为我院发来贺信,贺信充分肯定了我院50年来的办学成绩,也为我院进一步发展提出殷切希望。50年异地办学谱写西藏高等教育第一华章,50年辛勤耕耘培养西藏革命建设三万英才。50周年校庆,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团结奋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是凝聚智慧、彰显风范的新契机。当前,西藏民族学院正在沿着“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内涵发展之路,坚持立足西藏,面向全国,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民族高等学校,努力把学院建成一所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的民族大学。

2007-2011年,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立项32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138项,校内立项186项。共获得预算外科研经费65万元。出版学术著作69部,发表学术论文2087篇。其中包括权威期刊论文3篇,SCI论文7篇,EI论文29篇,核心期刊论文448篇。论文转载、摘编29篇 。2010-2014年,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6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立项5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据2015年5月学校公布数据显示,近五年,学校年均科研经费1万元。有26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 2013年西藏民族大学国家自然基金立项一览表项目批准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41361044 刘炜 山地城市景观格局空间异质性与热环境效应的多尺度响应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以拉萨、重庆和兰州市为例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71361023 姬梅 拉萨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网络研究:基于动态社会网络视角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81360297 陈婷 运动通过改善心肌梗死后下丘脑室旁核氧化应激对心功能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探讨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81360299 李文华 血清-蛋白质组学逆向识别高原低氧习服特异性生物标记物及功能鉴定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截至2014年,学校建有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组建“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成为西藏自治区“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学校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了“高原医学与基因地理学研究基地”,与西北民族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藏语语言资源建设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西藏高原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室、高原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研究实验室、现代网络与通信工程重点实验室、西藏教育发展研究实验室、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综合实验室、运动生理机能综合实验室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6月,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17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00余万册,中文电子图书62万余册,学位论文147余万篇,各种数据库20多种。形成了以文、理、经、管、法、医、教育、体育等多学科,印刷型与电子型文献并存的综合性藏书体系。图书馆建有“藏学文献情报资料中心”,收藏藏学图书5万余册,藏有德格版《藏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对勘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等珍贵典籍,同时,自建有“藏学专题数据库”、“藏学多媒体资源数据库”等多种类型特色资源数据库 。 学术刊物 截至2013年,学校出版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西藏民族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藏学研究”栏目被评为名栏。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

西藏民族学院位于古都咸阳渭水之滨,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的一所办在内地的民族高等学校。 建校48年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学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今天的西藏民族学院具备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已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并重,文、理、经、法、管、医、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现代化高等院校。现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哲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文艺学、专门史等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汉语言文学、法学、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31个本科专业和电子商务等一批高等职业技术专科专业,在校学生9000余人。 学院有一支忠于党的民族教育事业、整体水平较高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员工82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余名,14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教授、副教授133人。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有数十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省(区)的奖励,许多研究领域在区内外处于领先地位,藏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学院现出版《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 学院有着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拥有藏书60余万册的图书馆、功能齐全的附属医院,以及医学实验室、广播电视实验中心、信息工程实验室、语音实验室等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学院占地630余亩,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景色怡人,是求学、深造的理想场所。 建校48年来,西藏民族学院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良的校风、学风,培养了3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才。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已成为西藏自治区的区、地、县级领导干部,有相当一部分人已成长为西藏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学院因此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5所全国知名高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对口支援我院。各对口支援单位通过派遣教师、为我院培养师资、援建实验室、合作培养学生等方式,帮助我院提升办学实力。 2003年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招生专业有:中国哲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等5个专业。热忱欢迎全国各地各族有志青年踊跃报考。

2007-2011年,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立项32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138项,校内立项186项。共获得预算外科研经费65万元。出版学术著作69部,发表学术论文2087篇。其中包括权威期刊论文3篇,SCI论文7篇,EI论文29篇,核心期刊论文448篇。论文转载、摘编29篇 。2010-2014年,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6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立项5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据2015年5月学校公布数据显示,近五年,学校年均科研经费1万元。有26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 2013年西藏民族大学国家自然基金立项一览表项目批准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41361044 刘炜 山地城市景观格局空间异质性与热环境效应的多尺度响应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以拉萨、重庆和兰州市为例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71361023 姬梅 拉萨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网络研究:基于动态社会网络视角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81360297 陈婷 运动通过改善心肌梗死后下丘脑室旁核氧化应激对心功能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探讨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81360299 李文华 血清-蛋白质组学逆向识别高原低氧习服特异性生物标记物及功能鉴定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截至2014年,学校建有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组建“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成为西藏自治区“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学校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了“高原医学与基因地理学研究基地”,与西北民族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藏语语言资源建设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西藏高原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室、高原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研究实验室、现代网络与通信工程重点实验室、西藏教育发展研究实验室、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综合实验室、运动生理机能综合实验室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6月,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17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00余万册,中文电子图书62万余册,学位论文147余万篇,各种数据库20多种。形成了以文、理、经、管、法、医、教育、体育等多学科,印刷型与电子型文献并存的综合性藏书体系。图书馆建有“藏学文献情报资料中心”,收藏藏学图书5万余册,藏有德格版《藏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对勘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等珍贵典籍,同时,自建有“藏学专题数据库”、“藏学多媒体资源数据库”等多种类型特色资源数据库 。 学术刊物 截至2013年,学校出版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西藏民族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藏学研究”栏目被评为名栏。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网址

西藏民族学院位于古都咸阳渭水之滨,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的一所办在内地的民族高等学校。 建校48年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学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今天的西藏民族学院具备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已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并重,文、理、经、法、管、医、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现代化高等院校。现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哲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文艺学、专门史等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汉语言文学、法学、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31个本科专业和电子商务等一批高等职业技术专科专业,在校学生9000余人。 学院有一支忠于党的民族教育事业、整体水平较高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员工82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余名,14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教授、副教授133人。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有数十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省(区)的奖励,许多研究领域在区内外处于领先地位,藏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学院现出版《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 学院有着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拥有藏书60余万册的图书馆、功能齐全的附属医院,以及医学实验室、广播电视实验中心、信息工程实验室、语音实验室等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学院占地630余亩,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景色怡人,是求学、深造的理想场所。 建校48年来,西藏民族学院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良的校风、学风,培养了3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才。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已成为西藏自治区的区、地、县级领导干部,有相当一部分人已成长为西藏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学院因此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5所全国知名高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对口支援我院。各对口支援单位通过派遣教师、为我院培养师资、援建实验室、合作培养学生等方式,帮助我院提升办学实力。 2003年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招生专业有:中国哲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等5个专业。热忱欢迎全国各地各族有志青年踊跃报考。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就是普通的省级期刊。

文章篇名:《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主要内容:介绍了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勤劳勇敢我的感受: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回永远源远流长、绵绵不断,我们中华儿女也一定要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坚信我们的民族回拥有美好的未来

西民大在陕西哦,棒棒哒,培养出了近40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每年的国际级社科立项在陕西高校中从未落过前五名。西民大位于陕西咸阳,截至2014年,学校占地1146亩,有文汇、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设有教学站。拥有书151万余册的图书馆、75个各类专业实验室。设有12个二级学院,34个硕士点,45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学生1万余人学校校本部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85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称130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30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9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76%,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位,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论文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就是普通的省级期刊。

2007-2011年,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立项32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138项,校内立项186项。共获得预算外科研经费65万元。出版学术著作69部,发表学术论文2087篇。其中包括权威期刊论文3篇,SCI论文7篇,EI论文29篇,核心期刊论文448篇。论文转载、摘编29篇 。2010-2014年,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6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立项5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据2015年5月学校公布数据显示,近五年,学校年均科研经费1万元。有26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 2013年西藏民族大学国家自然基金立项一览表项目批准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41361044 刘炜 山地城市景观格局空间异质性与热环境效应的多尺度响应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以拉萨、重庆和兰州市为例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71361023 姬梅 拉萨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网络研究:基于动态社会网络视角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81360297 陈婷 运动通过改善心肌梗死后下丘脑室旁核氧化应激对心功能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探讨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81360299 李文华 血清-蛋白质组学逆向识别高原低氧习服特异性生物标记物及功能鉴定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截至2014年,学校建有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组建“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成为西藏自治区“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学校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了“高原医学与基因地理学研究基地”,与西北民族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藏语语言资源建设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西藏高原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室、高原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研究实验室、现代网络与通信工程重点实验室、西藏教育发展研究实验室、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综合实验室、运动生理机能综合实验室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6月,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17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00余万册,中文电子图书62万余册,学位论文147余万篇,各种数据库20多种。形成了以文、理、经、管、法、医、教育、体育等多学科,印刷型与电子型文献并存的综合性藏书体系。图书馆建有“藏学文献情报资料中心”,收藏藏学图书5万余册,藏有德格版《藏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对勘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等珍贵典籍,同时,自建有“藏学专题数据库”、“藏学多媒体资源数据库”等多种类型特色资源数据库 。 学术刊物 截至2013年,学校出版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西藏民族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藏学研究”栏目被评为名栏。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主页

研究人员植物与环境生态研究所现有人员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 博士后1人,博士1人,硕士2人,学士2人近五 来承担课题情况:主持人 来源 项目名称 时间1、肖良武 省教育厅社科项目 抗日战争与西南巨变 2003—20052、肖良武 贵阳学院社科项目 近代贵州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市场研究 2006—20073、肖良武 省社会科学类重大招标项目 贵州建省六百区域经济地位变化研究 2005—20074、肖良武 市社科项目 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非正式制度分析 20085、肖良武 省长基金项目 山地高原型区域市场历史变迁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以云贵区域市场为例 2008—20106、肖良武 省教育厅社科课题 制度变迁下的云贵区域市场(1889-1945) 2007—20097、肖良武 市人才创新项目 贵阳市城乡一体化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08—20108、何伟福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招标课题 贵州省进一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研究 20059、何伟福 省社会科学类重大招标课题贵州建省六百 以来财政、金融与经济研究 200510、何伟福 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基地招标课题(中青 课题) 制度变迁与清代贵州经济研究 200811、周晓农 贵阳学院科研项目 关于新形式下高校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 200312、蔡锦松 省教育厅项目 高等院校学科教学方法研究 2006—200813、蔡锦松 省教育厅社科项目 贵州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与机制研究 2006—200714、胡春生 贵阳市社科项目 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非正式制度分析 2008近五 发表论文:1、肖良武 梁启超的民权思想与近代启蒙思潮研究, 贵州社会科学 2、肖良武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中国经济,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 3、肖良武 近代贵州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网络的建立, 贵州社会科学 4、肖良武 中国商会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商贸经济 5、肖良武 近代贵州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市场研究 , 贵阳学院学报 [J] (社会科学版) 6、肖良武 20世纪二三十 代贵州粮食市场和商品粮食数量分析 , 中国农史 7、肖良武 中国近代公司制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 贵阳学院学报 [J] (社会科学版)8、肖良武 贵州银行研究(1941—1949) , 贵州文史丛刊 9、肖良武 近代云贵区域棉纱市场分析 , 贵阳学院学报 [J] (社会科学版) 10、肖良武 论区域市场的时序进程 , 北方经贸 11、肖良武 区域市场变迁动力分析 , 商场现代化 12、肖良武 论区域市场变迁的前提与动力 , 经济问题探索 13、肖良武 制约近代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 , 贵阳学院学报 [J] (社会科学版)14、肖良武 试论区域市场变迁之动力 , 中国市场 , 15、何伟福 清代滇黔地区的内地商人与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 , 思想战线 16、何伟福 关于提升贵州外贸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经济问题 ;17、何伟福 历史上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社会转型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J] 18、何伟福 云南与西南五省市区外贸发展比较研究 , 经济问题探索 19、何伟福 清代云南经济的开发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J] 20、何伟福 西南地区外贸发展比较研究——贵州与西南其他省区外贸比较[J] , 商业时代 21、何伟福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现代经济 22、何伟福 刘铭传的商务思想及其在台湾的实践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J] 23、何伟福 经济行为与社会建构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J] 24、何伟福 ﹤明实录﹥所见天津及附近地区水利营田探析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J] 25、何伟福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贵州对外贸易发展的思考 , 贵阳学院学报 [J] 26、何伟福 西南五省市区外贸发展比较研究 , 现代经济[J] 27、何伟福 唐代农民的身份地位变迁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J] 28、何伟福 中国传统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 , 思想战线[J] 29、何伟福 清代贵州境内的外省商贾 , 贵州社会科学[J] 30、何伟福 清代贵州市场初探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J] 31、何伟福 明清时 黔商在贵州境内的活动,经济史论丛(一)[M] 中国经济出版社, 632、何伟福 云南省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策建议, 世界经济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8月33、周晓农 加速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现代化 贵阳学院学报 [J] (社会科学版) 34、周晓农 以生态城镇为目标,推进小城镇建设 贵阳学院学报 [J] (社会科学版) 35、周晓农 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 贵阳学院学报 [J](社会科学版) 36、周晓农 绿色营销内涵与要素探析 贵阳学院学报 [J](社会科学版) 37、周晓农 运用微积分改进指数分析法的再尝试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J](社会科学版) 38、蔡锦松 比较法在微积分教学中的应用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J] 39、胡春生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经济学解读 贵阳学院学报 [J] (社会科学版) 40、胡春生 一个经济学视角的农村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 ,41、胡春生 一个关于农村城镇可持续发展模型的探讨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J](哲学社会科学版) 42、胡春生 浅析“经营城市”与“营销城市” 科学经济社会 40、盛剑 重塑发展观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J](社会科学版) 41、盛剑 对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J] 42、盛剑 山地经济系统的变迁 山西科技 43、盛剑 论财富形态的演化 贵阳学院学报 [J] (社会科学版) 44、盛剑 浅议贵州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科教文汇 45、盛剑 财富层次论——兼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贵阳学院学报 [J] (社会科学版) 46、盛剑 论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性 贵阳学院学报 [J] (社会科学版) 47、盛剑 我国财产性收入的主要特征 中国统计

1.既是历史学的,又是人类学的——再读《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有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2.融于交流,盛于久远——中国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综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3.中越边境鸡鬼之谜的人类学透视,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4.既是学术的,也是大众的——读《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有感,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5.巫蛊研究的人类学方法论,学术论坛,2002年第6期。6.揭开蛊毒之谜,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8月7.从果子狸谈起——从SARS的流行省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第4期 。

  • 索引序列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主页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网址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论文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主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