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外管理杂志2021年第一期期刊数量

中外管理杂志2021年第一期期刊数量

发布时间:

中外管理杂志2021年第一期期刊数量

建议看书。曾国藩与胡雪岩。这本书讲的就是管理中的哲学。很有帮助。

我们的价值《中外管理》杂志由中国两弹元勋钱三强先生倡议、中国著名管理学家杨沛霆教授创办。历史验证价值自1991年创刊至今19年,《中外管理》已成为中国内地创办史最长、发行量最大、忠诚度及美誉度最高、影响力最广的企业管理专业月刊之一。 同时,《中外管理》-- 是管理学家成思危先生认可的中国三大管理专业刊物之一。 是中国第一家提出企业理念决定企业命运思想的财经媒体。 是中国第一家针对中国市场实际而果敢提出官产学联手的财经媒体。我们的使命开拓视野,理念领先 是我们不变的特色!做中国企业的贴心人 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一切为了推动与提升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境界及全球竞争力。我们的信念我们矢志不渝:国家崛起靠经济,经济起飞靠企业,企业强盛靠企业家,企业家成长靠理念!理念决定命运,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我们的文风彼得·杜拉克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务虚,但求实;不慕炒作跟风,但求新鲜有用;不求长篇大论,但求滴水太阳。讲述一个管理故事,结合一个管理哲理,于词短意长、言简意赅之中,令管理者举一反三、回味无穷。我们的读者各类在华企业的所有者、中高层经理人;咨询公司主管、合伙人;管理学者、商学院师生;相关政府部门主管;以及所有有志于管理与创业的朋友。我们的合作者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国资委研究中心、袁宝华基金会、海尔集团、鄂尔多斯集团、招商局集团、白沙集团等。企业家反馈

施拉普纳对中国的忠告2014-08-06 11:02:26 为什么我们总那么急?  文/杨光  德国时间2014年6月20日,夕阳西下,在斯图加特的一间酒吧里,因前中国驻德大使卢秋田先生的故交机缘,我有幸得以与22年前的中国足球首任外籍主教练施拉普纳零距离推杯侃谈。他的背后,电视正直播着巴西世界杯。屏幕中的喧嚣与酒吧里的热闹交融叠加,但依然盖不住“施大爷”特有的洪钟嗓音,和激动时的拍案重锤。  这是由本刊主办的“深度体验德国制造DNA考察团”第5天的华彩瞬间。这位对中国走向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老朋友,兴致盎然地回答着我天南海北的疑问。话题已不只是世界杯,不只是中国足球,还有中国。  “您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你们太着急了。”  这是施大爷那晚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虽然简短,却令我回味良久,思绪连绵。  是的,我们太着急了,而且举国都太着急了。从当年大手一挥的“超英赶美大跃进”,到十多年前成为笑柄的“中国足球发展规划”——再到我们眼前,但凡民航客机落地时,中国乘客总像着了火一般忙不迭起身取行李,逼得空姐每每失去风度大声阻止,然后只换来长久呆立在过道上——他们不是不知道开舱门需要时间,他们抢着离开飞机也未必都有急事,但为什么还那么急呢?  说中国人急,相信不会有人反对。但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急?未必大家都思考过。在世界杯的热度褪去时,我把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一下。  急,因为缺少规则  诚如我在去年第3期卷首语里所述,中国传统文化里存在一种对于规则的蔑视。准确地说,我们骨子里并不相信规则。我们讲“规矩”,是因为我们只相信权力。当权者制定的规矩,是严厉执行用来约束下面,随时打破用以满足自己的。规矩,与规则不同,在于前者永远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是充满不透明、不确定性的。  试想,在权力文化下,被一堆永远“规定得严,而解释得宽”的规矩所笼罩的芸芸众生,其生存选择能怎样?他们只能靠自己的“本事”。要么靠仅有的权力和信息,在规矩有缝可钻或有利自己时,抓紧图利,比如炒房炒号;要么连丁点权力都没有只靠自己的蛮力,冲破与当权者无关的纸面规矩,比如加塞挤车。  不论是哪一种,因为没有大家可以共同遵守而可以信任和预期的规则,都注定我们无一不“急”。因为你不急,不可预知的规矩随时会卷走不可忽视的利益;因为你不急,别人会急,你就可能连最起码的生存尊严乃至空间都无从保证。进而,“急”成为了举国的潜意识。  急,因为弱者思维  仅仅因为规则不确定、不透明吗?好像士大夫时代,我们在宽袍大袖下也不那么急。那我们当下为什么那么急呢?  这和我们百年来的教育宣传,和基于此形成的弱者思维有关。1840年以来的中国饱受屈辱,即便文盲,也知道八国联军欺人太甚。于是,“洋鬼子永远包藏祸心,永远亡我之心不死”的意识,可谓根深蒂固。进而,“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等成了举国的生存共识。  举国悲愤难泯、群情激昂且念念不忘的口号所包裹的本质,是地道的弱者思维。然而,那晚施拉普纳还曾中肯地说过一句:“其实你们没有自认为的那样弱。”我由此引申:我们的弱者思维,其实都是自我熏陶出来的。  比如,八国联军烧北京,辛丑条约赔尊严,纵然罪恶昭彰,但我们总是掐头去尾——既不强调为什么人家要联手打我们一个?我们怎样烧毁教堂?怎样虐杀传教士?怎样枪杀德国公使?如别国这样对我们,我们干吗?——也不强调这些条约客观上如何推动了中国进入现代文明?包括庚子赔款最终对中国现代教育起了怎样巨大的作用?如果能把满是血泪的中国近代史看完整,能将其理解为中国重新融入世界的必然学费,并敢于反求诸己,我们还用那么悲愤,那么较劲,那么急迫吗?  其实弱与不弱都是相对的,但一旦形成了弱者心态,一切的愤怒都源于自卑,那就是绝对的自我伤害。因为没有比心态不好,更不利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幸福的了。  中国不能再急了,代价太大,急不起了。企业亦然。

我喜欢《销售与市场》,虽然是销售类的,但是建议企业领导者要经常阅读下

中外管理杂志2021年第一期期刊

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作者),许是祥 (译者)2、《管理的实践》——彼得·德鲁克(作者),齐若兰 (译者) 3、《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彼得·圣吉(作者),张成林 (译者) 4、《中国式管理》、《中国式团队》——曾仕强 著5、《赢在执行》——余世维 著6、《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林毅夫,蔡昉,李周7、《新卖桔者言》——张五常8、《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张维迎期刊杂志类:1、《企业管理》邮发代号:2-650,16元/期,全年价192元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中央级经济类核心月刊。 2、《中外管理》邮发代号:82-477,20元/本,全年价240元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本由著名管理学家创办与主编,并面向企业实践的财经媒体。 3、《经济管理》邮发代号:2-839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以管理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月刊。内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栏目包括:政府经济管理(宏观视角);产业和区域经济管理(中观视角);工商管理(微观视角);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管理学动态。 4、《经理人》邮发代号:46-164 ,20元/本,全年价240元一本为CEO及准CEO阶层提供商业思想和解决方案的高端杂志。

发论文去投稿指南网的网站看下有核心期刊,可以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个人简介里有网址 也可百度搜索

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作者),许是祥 (译者)2、《管理的实践》——彼得·德鲁克(作者),齐若兰 (译者) 3、《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彼得·圣吉(作者),张成林 (译者) 4、《中国式管理》、《中国式团队》——曾仕强 著5、《赢在执行》——余世维 著6、《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林毅夫,蔡昉,李周7、《新卖桔者言》——张五常8、《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张维迎期刊杂志类:1、《企业管理》邮发代号:2-650,16元/期,全年价192元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中央级经济类核心月刊。 2、《中外管理》邮发代号:82-477,20元/本,全年价240元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本由著名管理学家创办与主编,并面向企业实践的财经媒体。 3、《经济管理》邮发代号:2-839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以管理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月刊。内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栏目包括:政府经济管理(宏观视角);产业和区域经济管理(中观视角);工商管理(微观视角);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管理学动态。 4、《经理人》邮发代号:46-164 ,20元/本,全年价240元一本为CEO及准CEO阶层提供商业思想和解决方案的高端杂志。

建议看书。曾国藩与胡雪岩。这本书讲的就是管理中的哲学。很有帮助。

中外管理杂志2021年第一期出版

国际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三大财经杂志《财富》、《福布斯》和《商业周刊》《财富》(Fortune Magazine)是一本由美国人亨利·鲁斯创办于1930年(庚午年),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的杂志。现隶属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时代公司。《财富》杂志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历来都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财富》杂志举办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财经论坛,如著名的《财富》全球论坛,即世界500强年会便是其中之一。《财富》全球论坛开始于1995年,其中1999、2001、2005、2013年的年会分别在中国上海,香港,北京和成都举办。《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该杂志因其提供的列表和排名而为人熟知,包括最富有美国人列表(福布斯400)和世界顶级公司排名(福布斯全球2000)。福布斯杂志的座右铭是“资本家工具”(The Capitalist Tool),总编辑是史蒂夫·福布斯,行政总裁是麦克·佩里斯。美国《商业周刊》系全球销量第一之商业类杂志,也是全球最大的商业杂志。该刊中文版创刊于1986年,由中国商务出版社与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合作出版。

建议看书。曾国藩与胡雪岩。这本书讲的就是管理中的哲学。很有帮助。

国际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三大财经杂志《财富》、《福布斯》和《商业周刊》

国际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三大财经杂志《财富》、《福布斯》和《商业周刊》

中外管理杂志2021年第一期期刊出版

建议看书。曾国藩与胡雪岩。这本书讲的就是管理中的哲学。很有帮助。

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作者),许是祥 (译者)2、《管理的实践》——彼得·德鲁克(作者),齐若兰 (译者) 3、《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彼得·圣吉(作者),张成林 (译者) 4、《中国式管理》、《中国式团队》——曾仕强 著5、《赢在执行》——余世维 著6、《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林毅夫,蔡昉,李周7、《新卖桔者言》——张五常8、《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张维迎期刊杂志类:1、《企业管理》邮发代号:2-650,16元/期,全年价192元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中央级经济类核心月刊。 2、《中外管理》邮发代号:82-477,20元/本,全年价240元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本由著名管理学家创办与主编,并面向企业实践的财经媒体。 3、《经济管理》邮发代号:2-839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以管理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月刊。内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栏目包括:政府经济管理(宏观视角);产业和区域经济管理(中观视角);工商管理(微观视角);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管理学动态。 4、《经理人》邮发代号:46-164 ,20元/本,全年价240元一本为CEO及准CEO阶层提供商业思想和解决方案的高端杂志。

个人觉得《老板》杂志比较好看。很多关于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案例,要是你也喜欢商业方面的话建议你可以看看这个,能学到东西不会浪费时间,网上就能买到,搜索老板杂志就能找到它们的官网了。

《管理实践》

中外管理杂志2021年第一期期刊投稿

我们的价值《中外管理》杂志由中国两弹元勋钱三强先生倡议、中国著名管理学家杨沛霆教授创办。历史验证价值自1991年创刊至今19年,《中外管理》已成为中国内地创办史最长、发行量最大、忠诚度及美誉度最高、影响力最广的企业管理专业月刊之一。 同时,《中外管理》-- 是管理学家成思危先生认可的中国三大管理专业刊物之一。 是中国第一家提出企业理念决定企业命运思想的财经媒体。 是中国第一家针对中国市场实际而果敢提出官产学联手的财经媒体。我们的使命开拓视野,理念领先 是我们不变的特色!做中国企业的贴心人 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一切为了推动与提升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境界及全球竞争力。我们的信念我们矢志不渝:国家崛起靠经济,经济起飞靠企业,企业强盛靠企业家,企业家成长靠理念!理念决定命运,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我们的文风彼得·杜拉克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务虚,但求实;不慕炒作跟风,但求新鲜有用;不求长篇大论,但求滴水太阳。讲述一个管理故事,结合一个管理哲理,于词短意长、言简意赅之中,令管理者举一反三、回味无穷。我们的读者各类在华企业的所有者、中高层经理人;咨询公司主管、合伙人;管理学者、商学院师生;相关政府部门主管;以及所有有志于管理与创业的朋友。我们的合作者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国资委研究中心、袁宝华基金会、海尔集团、鄂尔多斯集团、招商局集团、白沙集团等。企业家反馈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 中国新时代 人力资源杂志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杂志 新人力杂志 中国企业家杂志 HR经理人杂志 培训杂志 职业杂志 中外管理杂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推荐114种管理类外文期刊1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3 Accounting Review4 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5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6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7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3 Business Histories 9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0 Concurrent Engineering―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11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12 Decision Sciences13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14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5 Finance and Stochastic16 Financial Management .17 Fiscal Studies18 Forbes19 Geneva Papers on Risk and Insurance Theory20 Geneva Papers Oil Risk and Insurance―Issues and Practice21 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22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3 Human Factors24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in Manufacturing25 Human Relations26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7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8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9 IIE Transactions30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31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3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33 International Journals of Finance & Economics3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3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 on Research3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37 1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010gY38 Journals of Accounting Economics39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40 Journal of Business4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42 Journals of Business Ethics43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44 Journals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45 Journal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46 Journal of Finance47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ies Analysis48 Journal of Global Option49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50 Journal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5l Journal of Management52 Journals of Management Studies53 Journals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54 Journal Of marketing[55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56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57 JOurn2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58 journals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59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nagement60 Journals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61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62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63 Journal of Quality TechB010gy64 Journals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65 Journals of Risk and Uncertainty66 Journal of Scheduling67 Journal Of SocialP01icy ,68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69 Leadership Quarterly70 Long Range Planning71 Management Science72 Marketing letters 73 Marketing Science74 Mathematical Finance75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76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77 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78 MIS Quarterly79 MIT Sloan Management Renew80 National Tax Journals81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82 Networks83 Operation Research84 Operators Research Letters85 Optimal Contr01 Applications & Methods86 Organization Science87 Organization Studies8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89 Organizational Dynamics90 Public Administrations91 Public Administrations Review92 Quality & Quantity 93 Qualities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94 Quantitative Finance95 Queuing Systems96 R&D Management97 Ramiro-Operations Research98 Real Estate Economics99 Real Estate Taxation100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L System Safety101 ResearchP01icy102 Research―Techn010gyMariagement103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04 Safety Science105 Scientometrics106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07 Systems & Contr01Letters108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s109 Technimetrics110 Technovation111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112 Transportation Science113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14 Would Economy

施拉普纳对中国的忠告2014-08-06 11:02:26 为什么我们总那么急?  文/杨光  德国时间2014年6月20日,夕阳西下,在斯图加特的一间酒吧里,因前中国驻德大使卢秋田先生的故交机缘,我有幸得以与22年前的中国足球首任外籍主教练施拉普纳零距离推杯侃谈。他的背后,电视正直播着巴西世界杯。屏幕中的喧嚣与酒吧里的热闹交融叠加,但依然盖不住“施大爷”特有的洪钟嗓音,和激动时的拍案重锤。  这是由本刊主办的“深度体验德国制造DNA考察团”第5天的华彩瞬间。这位对中国走向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老朋友,兴致盎然地回答着我天南海北的疑问。话题已不只是世界杯,不只是中国足球,还有中国。  “您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你们太着急了。”  这是施大爷那晚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虽然简短,却令我回味良久,思绪连绵。  是的,我们太着急了,而且举国都太着急了。从当年大手一挥的“超英赶美大跃进”,到十多年前成为笑柄的“中国足球发展规划”——再到我们眼前,但凡民航客机落地时,中国乘客总像着了火一般忙不迭起身取行李,逼得空姐每每失去风度大声阻止,然后只换来长久呆立在过道上——他们不是不知道开舱门需要时间,他们抢着离开飞机也未必都有急事,但为什么还那么急呢?  说中国人急,相信不会有人反对。但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急?未必大家都思考过。在世界杯的热度褪去时,我把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一下。  急,因为缺少规则  诚如我在去年第3期卷首语里所述,中国传统文化里存在一种对于规则的蔑视。准确地说,我们骨子里并不相信规则。我们讲“规矩”,是因为我们只相信权力。当权者制定的规矩,是严厉执行用来约束下面,随时打破用以满足自己的。规矩,与规则不同,在于前者永远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是充满不透明、不确定性的。  试想,在权力文化下,被一堆永远“规定得严,而解释得宽”的规矩所笼罩的芸芸众生,其生存选择能怎样?他们只能靠自己的“本事”。要么靠仅有的权力和信息,在规矩有缝可钻或有利自己时,抓紧图利,比如炒房炒号;要么连丁点权力都没有只靠自己的蛮力,冲破与当权者无关的纸面规矩,比如加塞挤车。  不论是哪一种,因为没有大家可以共同遵守而可以信任和预期的规则,都注定我们无一不“急”。因为你不急,不可预知的规矩随时会卷走不可忽视的利益;因为你不急,别人会急,你就可能连最起码的生存尊严乃至空间都无从保证。进而,“急”成为了举国的潜意识。  急,因为弱者思维  仅仅因为规则不确定、不透明吗?好像士大夫时代,我们在宽袍大袖下也不那么急。那我们当下为什么那么急呢?  这和我们百年来的教育宣传,和基于此形成的弱者思维有关。1840年以来的中国饱受屈辱,即便文盲,也知道八国联军欺人太甚。于是,“洋鬼子永远包藏祸心,永远亡我之心不死”的意识,可谓根深蒂固。进而,“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等成了举国的生存共识。  举国悲愤难泯、群情激昂且念念不忘的口号所包裹的本质,是地道的弱者思维。然而,那晚施拉普纳还曾中肯地说过一句:“其实你们没有自认为的那样弱。”我由此引申:我们的弱者思维,其实都是自我熏陶出来的。  比如,八国联军烧北京,辛丑条约赔尊严,纵然罪恶昭彰,但我们总是掐头去尾——既不强调为什么人家要联手打我们一个?我们怎样烧毁教堂?怎样虐杀传教士?怎样枪杀德国公使?如别国这样对我们,我们干吗?——也不强调这些条约客观上如何推动了中国进入现代文明?包括庚子赔款最终对中国现代教育起了怎样巨大的作用?如果能把满是血泪的中国近代史看完整,能将其理解为中国重新融入世界的必然学费,并敢于反求诸己,我们还用那么悲愤,那么较劲,那么急迫吗?  其实弱与不弱都是相对的,但一旦形成了弱者心态,一切的愤怒都源于自卑,那就是绝对的自我伤害。因为没有比心态不好,更不利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幸福的了。  中国不能再急了,代价太大,急不起了。企业亦然。

《管理实践》

  • 索引序列
  • 中外管理杂志2021年第一期期刊数量
  • 中外管理杂志2021年第一期期刊
  • 中外管理杂志2021年第一期出版
  • 中外管理杂志2021年第一期期刊出版
  • 中外管理杂志2021年第一期期刊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