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

出版著作和画册: 《视觉艺术心理》,作者:吴为山,26万字专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雕琢者说》,作者:吴为山,20万字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西汉木雕》,作者:吴为山,图文画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雕塑家之魂》,作者:吴为山,韩文版,韩国“书与世界”出版社出版,2007年《The Poetry of Sculptu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PLtd Singapore,2008《雕塑的诗性》,作者:吴为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雕塑时代——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暨提名奖获奖作品集》,主编:吴为山,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中国佛教艺术》(共四辑),主编:吴为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中荷红白兰艺术》(荷兰国家艺术基金会出版,1998年)《吴为山雕塑》(大型画册,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吴为山雕塑绘画》(画册,香港王朝文化艺术出版公司,1999年)《精神的速写》(画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浮雕集·狮岭阅江》(画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吴为山雕塑绘画》(画册,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获中国2005年度最美的图书奖)《吴为山写意雕塑》(大型画册,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获2006年度中国最美的图书奖)《中国佛教艺术》,共五辑,吴为山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雕塑新锐》,吴为山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主要论文:《我看中国雕塑的风格特质》,发表于《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文化交流需要大国思维》《人民日报》理论版,2010年3月8日;《新华文摘》2010第9期转载。《我塑饶公像》,作者:吴为山,发表于《雕塑》,2010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7期转载;《模糊与传神——从人物精神的塑造谈起》,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悼东方智叟——悼季羡林老》,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新华文摘》,2010年第3期;《魂兮归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群雕》,《文艺研究》,2006年《雕塑的诗性》,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民族艺术》,2001年第2期;《传统与创新》,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书法五人谈》,《中国书法》,2006年《写意雕塑论》,《美术研究》,2004年《东西文化交汇中的写意雕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造型艺术》,2004年《论柬埔寨吴哥窟雕塑艺术及其宗教文化特征》,《文艺研究》,2009年《论佛教理想化造型风》,《民族艺术》,2009年《图说中国雕塑风格的七大类型》,《民族艺术》,2005年《雕塑与综合》,《民族艺术》,2004年《浅谈程允贤雕塑艺术的特点及历史价值》,《民族艺术》,2004年《多样文化下的中国城雕》,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法文化高层论坛”,2008年《中韩绘画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二十一世纪亚洲文化发展展望”文化艺术高层学术论坛,2008年《傅雷对中国美术的贡献》,南京大学主办“傅雷诞辰100周年研讨会,2008年《中国造型精神与现代设计》,《国际设计与城市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理工学院,2005年《为时代造像》,《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王朝闻雕塑美学观初探》,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民族艺术》,2009年第1期《弘一法师塑》,《中国佛教艺术》,2008年《圆融之妙造——拜观毗卢寺明代佛前童子像》,《中国佛教艺术》,2008年《我与圆霖法师的交往》,《中国佛教艺术》,2008年《再论写意雕塑》,《中国美术文集》,中国美协编,2005年《中国文化的孺子牛》《对人性和智慧的怀念》,文汇出版社,2005年《中国人文精神与城市雕塑》,《中国当代雕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对美术院校基础教学说几句》,《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4年《关于艺术教学》,《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4增刊《雕塑与中国人文精神》,《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4年《雕塑只为雕塑》,《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5年《西汉魂——木雕中的想象》,《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8年《塑痕心声》,《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8年《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征——兼谈中国雕塑之价值评价体系》,《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5年《漫说雕塑之一——惊人的相似》,作者:吴为山,《雕塑》,2007年第5期《漫说雕塑之二——比较中的思考》,作者:吴为山,《雕塑》,2007年第6期《漫说雕塑之三——模糊中的传神》,作者:吴为山,《雕塑》,2008年第2期《人性的力量——由〈爱因斯坦像〉引发的思考》,作者:吴为山,《雕塑》,2008年第3期《英雄交响重奏——观布德尔的系列贝多芬雕像》,作者:吴为山,《雕塑》,2009年1期《我看王朝闻先生雕塑美学观——读<雕塑雕塑>杂感上》,作者:吴为山,《雕塑》,2009年2期《我看王朝闻先生雕塑美学观——读<雕塑雕塑>杂感下》,作者:吴为山,《雕塑》,2009年3期《黄河铁牛的价值》,作者:吴为山,《雕塑》,2009年4期《雕塑时代——新中国城市雕塑回顾与展望》,作者:吴为山,《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关于加强全国城市雕塑建设科学管理刻不容缓的提案》,作者:吴为山,《雕塑》杂志2010年第3期《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纪念熊秉明先生》,作者:吴为山,发表于《雕塑》,2008年第5期;《塑以载道——昙曜塑像记》,作者:吴为山,《雕塑》杂志,2010年第5期《中国画的围墙终会打破》,作者:吴为山,《新华日报》,2010年8月19日《古法塑孔子》,作者:吴为山,《中国文化报》理论版,2010年12月3日《鲁迅与美术》,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文艺报》理论版,2010年12月6日;《追忆苏天赐先生》,作者:吴为山,发表于《画界》,2011年3月第2期;《主旋律: 中国现当代艺术中的普世价值》,作者:吴为山,发表于《中国美术馆》杂志,2011年第1期,《春风化雨话形神——怀念费孝通先生》,作者:吴为山,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1年3月1日。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系南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原名《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改现刊名。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每期160页。该刊立足学术前沿,崇尚理论创新,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着力学科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追踪国际学术发展潮流,勇于开拓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等研究领域;支持学术争鸣,旨在通过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思想交锋获取真知;倡导潜心钻研、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厚积薄发的严谨学风,拒绝学术赝品与泡沫。本刊设有“哲学研究”、“长三角发展论坛”、“政治·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艺术研究”、“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江海人物研究”、“新闻与传播”等栏目,其中“哲学研究”为重点栏目,“长三角发展论坛”、“江海人物研究”为特色栏目。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待遇

首先,南通大学很一般,不是211,排名在200之后;其次,南通大学医学院是最好的学院,相对在省里还是有些名气,当然在全国还是排不上的;最后,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是通大医学院里面最好的方向了,校长亲自主持,导师都是博导,可以说整个南通大学对于神经再生专业马首是瞻~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系南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原名《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改现刊名。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每期160页。该刊立足学术前沿,崇尚理论创新,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着力学科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追踪国际学术发展潮流,勇于开拓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等研究领域;支持学术争鸣,旨在通过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思想交锋获取真知;倡导潜心钻研、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厚积薄发的严谨学风,拒绝学术赝品与泡沫。本刊设有“哲学研究”、“长三角发展论坛”、“政治·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艺术研究”、“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江海人物研究”、“新闻与传播”等栏目,其中“哲学研究”为重点栏目,“长三角发展论坛”、“江海人物研究”为特色栏目。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是谁

出版著作和画册: 《视觉艺术心理》,作者:吴为山,26万字专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雕琢者说》,作者:吴为山,20万字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西汉木雕》,作者:吴为山,图文画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雕塑家之魂》,作者:吴为山,韩文版,韩国“书与世界”出版社出版,2007年《The Poetry of Sculptu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PLtd Singapore,2008《雕塑的诗性》,作者:吴为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雕塑时代——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暨提名奖获奖作品集》,主编:吴为山,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中国佛教艺术》(共四辑),主编:吴为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中荷红白兰艺术》(荷兰国家艺术基金会出版,1998年)《吴为山雕塑》(大型画册,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吴为山雕塑绘画》(画册,香港王朝文化艺术出版公司,1999年)《精神的速写》(画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浮雕集·狮岭阅江》(画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吴为山雕塑绘画》(画册,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获中国2005年度最美的图书奖)《吴为山写意雕塑》(大型画册,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获2006年度中国最美的图书奖)《中国佛教艺术》,共五辑,吴为山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雕塑新锐》,吴为山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主要论文:《我看中国雕塑的风格特质》,发表于《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文化交流需要大国思维》《人民日报》理论版,2010年3月8日;《新华文摘》2010第9期转载。《我塑饶公像》,作者:吴为山,发表于《雕塑》,2010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7期转载;《模糊与传神——从人物精神的塑造谈起》,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悼东方智叟——悼季羡林老》,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新华文摘》,2010年第3期;《魂兮归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群雕》,《文艺研究》,2006年《雕塑的诗性》,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民族艺术》,2001年第2期;《传统与创新》,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书法五人谈》,《中国书法》,2006年《写意雕塑论》,《美术研究》,2004年《东西文化交汇中的写意雕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造型艺术》,2004年《论柬埔寨吴哥窟雕塑艺术及其宗教文化特征》,《文艺研究》,2009年《论佛教理想化造型风》,《民族艺术》,2009年《图说中国雕塑风格的七大类型》,《民族艺术》,2005年《雕塑与综合》,《民族艺术》,2004年《浅谈程允贤雕塑艺术的特点及历史价值》,《民族艺术》,2004年《多样文化下的中国城雕》,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法文化高层论坛”,2008年《中韩绘画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二十一世纪亚洲文化发展展望”文化艺术高层学术论坛,2008年《傅雷对中国美术的贡献》,南京大学主办“傅雷诞辰100周年研讨会,2008年《中国造型精神与现代设计》,《国际设计与城市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理工学院,2005年《为时代造像》,《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王朝闻雕塑美学观初探》,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民族艺术》,2009年第1期《弘一法师塑》,《中国佛教艺术》,2008年《圆融之妙造——拜观毗卢寺明代佛前童子像》,《中国佛教艺术》,2008年《我与圆霖法师的交往》,《中国佛教艺术》,2008年《再论写意雕塑》,《中国美术文集》,中国美协编,2005年《中国文化的孺子牛》《对人性和智慧的怀念》,文汇出版社,2005年《中国人文精神与城市雕塑》,《中国当代雕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对美术院校基础教学说几句》,《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4年《关于艺术教学》,《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4增刊《雕塑与中国人文精神》,《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4年《雕塑只为雕塑》,《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5年《西汉魂——木雕中的想象》,《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8年《塑痕心声》,《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8年《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征——兼谈中国雕塑之价值评价体系》,《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5年《漫说雕塑之一——惊人的相似》,作者:吴为山,《雕塑》,2007年第5期《漫说雕塑之二——比较中的思考》,作者:吴为山,《雕塑》,2007年第6期《漫说雕塑之三——模糊中的传神》,作者:吴为山,《雕塑》,2008年第2期《人性的力量——由〈爱因斯坦像〉引发的思考》,作者:吴为山,《雕塑》,2008年第3期《英雄交响重奏——观布德尔的系列贝多芬雕像》,作者:吴为山,《雕塑》,2009年1期《我看王朝闻先生雕塑美学观——读<雕塑雕塑>杂感上》,作者:吴为山,《雕塑》,2009年2期《我看王朝闻先生雕塑美学观——读<雕塑雕塑>杂感下》,作者:吴为山,《雕塑》,2009年3期《黄河铁牛的价值》,作者:吴为山,《雕塑》,2009年4期《雕塑时代——新中国城市雕塑回顾与展望》,作者:吴为山,《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关于加强全国城市雕塑建设科学管理刻不容缓的提案》,作者:吴为山,《雕塑》杂志2010年第3期《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纪念熊秉明先生》,作者:吴为山,发表于《雕塑》,2008年第5期;《塑以载道——昙曜塑像记》,作者:吴为山,《雕塑》杂志,2010年第5期《中国画的围墙终会打破》,作者:吴为山,《新华日报》,2010年8月19日《古法塑孔子》,作者:吴为山,《中国文化报》理论版,2010年12月3日《鲁迅与美术》,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文艺报》理论版,2010年12月6日;《追忆苏天赐先生》,作者:吴为山,发表于《画界》,2011年3月第2期;《主旋律: 中国现当代艺术中的普世价值》,作者:吴为山,发表于《中国美术馆》杂志,2011年第1期,《春风化雨话形神——怀念费孝通先生》,作者:吴为山,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1年3月1日。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级别

公开期刊,核心,但不是北大核心。

刊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出版地:江苏省南通市语种: 中文ISSN: 1673-2359CN: 32-1754/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5 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调查报告综述 1989年江苏省高校学报及全国医学院校学报质量评比中分别获三等奖和优秀奖;1992年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交通部优秀科技期刊奖;1999年4月荣获江苏省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啊

本刊主要刊载本院及教学医院和全国交通系统医疗卫生单位,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和航海医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医学论文。 高水平的编委会和业务能力较强的编辑部班子是保证本刊质量的关键因素。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药卫生工作的中高级科研、医疗、教学、预防机构人员和高等医药学院校的师生。本刊作为中国科技情报所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对象被列为国内主要科技期刊。

出版著作和画册: 《视觉艺术心理》,作者:吴为山,26万字专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雕琢者说》,作者:吴为山,20万字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西汉木雕》,作者:吴为山,图文画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雕塑家之魂》,作者:吴为山,韩文版,韩国“书与世界”出版社出版,2007年《The Poetry of Sculptu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PLtd Singapore,2008《雕塑的诗性》,作者:吴为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雕塑时代——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暨提名奖获奖作品集》,主编:吴为山,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中国佛教艺术》(共四辑),主编:吴为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中荷红白兰艺术》(荷兰国家艺术基金会出版,1998年)《吴为山雕塑》(大型画册,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吴为山雕塑绘画》(画册,香港王朝文化艺术出版公司,1999年)《精神的速写》(画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浮雕集·狮岭阅江》(画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吴为山雕塑绘画》(画册,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获中国2005年度最美的图书奖)《吴为山写意雕塑》(大型画册,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获2006年度中国最美的图书奖)《中国佛教艺术》,共五辑,吴为山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雕塑新锐》,吴为山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主要论文:《我看中国雕塑的风格特质》,发表于《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文化交流需要大国思维》《人民日报》理论版,2010年3月8日;《新华文摘》2010第9期转载。《我塑饶公像》,作者:吴为山,发表于《雕塑》,2010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7期转载;《模糊与传神——从人物精神的塑造谈起》,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悼东方智叟——悼季羡林老》,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新华文摘》,2010年第3期;《魂兮归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群雕》,《文艺研究》,2006年《雕塑的诗性》,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民族艺术》,2001年第2期;《传统与创新》,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书法五人谈》,《中国书法》,2006年《写意雕塑论》,《美术研究》,2004年《东西文化交汇中的写意雕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造型艺术》,2004年《论柬埔寨吴哥窟雕塑艺术及其宗教文化特征》,《文艺研究》,2009年《论佛教理想化造型风》,《民族艺术》,2009年《图说中国雕塑风格的七大类型》,《民族艺术》,2005年《雕塑与综合》,《民族艺术》,2004年《浅谈程允贤雕塑艺术的特点及历史价值》,《民族艺术》,2004年《多样文化下的中国城雕》,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法文化高层论坛”,2008年《中韩绘画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二十一世纪亚洲文化发展展望”文化艺术高层学术论坛,2008年《傅雷对中国美术的贡献》,南京大学主办“傅雷诞辰100周年研讨会,2008年《中国造型精神与现代设计》,《国际设计与城市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理工学院,2005年《为时代造像》,《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王朝闻雕塑美学观初探》,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民族艺术》,2009年第1期《弘一法师塑》,《中国佛教艺术》,2008年《圆融之妙造——拜观毗卢寺明代佛前童子像》,《中国佛教艺术》,2008年《我与圆霖法师的交往》,《中国佛教艺术》,2008年《再论写意雕塑》,《中国美术文集》,中国美协编,2005年《中国文化的孺子牛》《对人性和智慧的怀念》,文汇出版社,2005年《中国人文精神与城市雕塑》,《中国当代雕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对美术院校基础教学说几句》,《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4年《关于艺术教学》,《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4增刊《雕塑与中国人文精神》,《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4年《雕塑只为雕塑》,《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5年《西汉魂——木雕中的想象》,《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8年《塑痕心声》,《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8年《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征——兼谈中国雕塑之价值评价体系》,《雕塑》,(第二届国家期刊)2005年《漫说雕塑之一——惊人的相似》,作者:吴为山,《雕塑》,2007年第5期《漫说雕塑之二——比较中的思考》,作者:吴为山,《雕塑》,2007年第6期《漫说雕塑之三——模糊中的传神》,作者:吴为山,《雕塑》,2008年第2期《人性的力量——由〈爱因斯坦像〉引发的思考》,作者:吴为山,《雕塑》,2008年第3期《英雄交响重奏——观布德尔的系列贝多芬雕像》,作者:吴为山,《雕塑》,2009年1期《我看王朝闻先生雕塑美学观——读<雕塑雕塑>杂感上》,作者:吴为山,《雕塑》,2009年2期《我看王朝闻先生雕塑美学观——读<雕塑雕塑>杂感下》,作者:吴为山,《雕塑》,2009年3期《黄河铁牛的价值》,作者:吴为山,《雕塑》,2009年4期《雕塑时代——新中国城市雕塑回顾与展望》,作者:吴为山,《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关于加强全国城市雕塑建设科学管理刻不容缓的提案》,作者:吴为山,《雕塑》杂志2010年第3期《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纪念熊秉明先生》,作者:吴为山,发表于《雕塑》,2008年第5期;《塑以载道——昙曜塑像记》,作者:吴为山,《雕塑》杂志,2010年第5期《中国画的围墙终会打破》,作者:吴为山,《新华日报》,2010年8月19日《古法塑孔子》,作者:吴为山,《中国文化报》理论版,2010年12月3日《鲁迅与美术》,作者:吴为山,发表于《文艺报》理论版,2010年12月6日;《追忆苏天赐先生》,作者:吴为山,发表于《画界》,2011年3月第2期;《主旋律: 中国现当代艺术中的普世价值》,作者:吴为山,发表于《中国美术馆》杂志,2011年第1期,《春风化雨话形神——怀念费孝通先生》,作者:吴为山,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1年3月1日。

  • 索引序列
  •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
  •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待遇
  •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是谁
  •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级别
  •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