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新任主编是谁选的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新任主编是谁选的

发布时间: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新任主编是谁选的

辛德勇, 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77级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81级硕士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85级博士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曾任陕西师范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1985年至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1992年至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1994年至2004年11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科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2004年12月起,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1、《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1年10月;2006年1月第二版。2、《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7月。3、《黄河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8月。4、《未亥斋读书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5、《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2013年1月。6、《读书与藏书之间》,中华书局,2005年11月。7、《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8、《读书与藏书之间二集》,中华书局,2008年10月。9、《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9月。10、《困学书城》,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2月。11、《黄河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7月。12、《纵心所欲:徜徉于稀见与常见书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13、《旧史舆地文录》,中华书局,2013年4月。14、《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中华书局,2013年7月。 1、《历史地理学导论》(日本菊地利夫著),连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辑至1989年第4辑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九卷,民族、交通、历史地理,与他人合译)中华书局,1993年10月。2、《山西古迹志》(日本水野清一著,孙安邦等译,担任译审,核对校审全书),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5月。 1、Cultural Heritage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pring 2003;2、唐长安研究の基本的文献,仁木宏主编《都市文化研究》,大阪市立大学,2003年8月;3、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4、汉武帝徙民会稽史事证释,《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5、记南明刻本《西曹秋思》——并发黄道周弹劾杨嗣昌事件之覆,《燕京学报》新第18期,2005年;6、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并论秦始皇万里长城西段走向以及长城之起源诸问题,《文史》2005年第3辑;7、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8、准望释义——兼谈裴秀制图诸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谓沈括制图六体问题,《九州》第4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3月;9、 唐人模勒元白诗非雕版印刷说--兼论中国早期书籍雕版印刷技术在世俗社会的传播扩散程,《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10、 重论明代的铜活字印书与金属活字印本问题,《燕京学报》,2007年第2期;11、 《周礼》地域职官训释--附论上古时期王官之学中的地理学体系,《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1期;12、 《冥报记》报应故事中的隋唐西京影像,《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13、 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2008年第2期;14、 隋大兴城坊考稿,《燕京学报》,2009年第2期;15、19世纪后半期以来清朝学者编绘历史地图的主要成就,《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16、谈传言所说晚近存世金刻本《旧五代史》乃绝无其事,《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3辑;17、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8、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第1期;19、重谈中国古代以年号纪年的启用时间,《文史》2009年第1辑;20、汉“元朔五年弩”鐖郭铭文述疑,《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2期;21、从《西教纪略》到《教务纪略》,《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2辑;22、《汉书》赵佗“处粤四十九年”说订讹,《文史》2009年第4 辑;23、论细柳仓与澄邑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24、唐代都邑的钟楼与鼓楼——从一个物质文化侧面看佛道两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文史哲》2011年第4期;25、薛季宣《未央宫记》与汉长安城未央宫,《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1期;26、日本学者松本洪对中国历史植被变迁的开拓性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1期;27、简论清代中期刻本中“方体字”字形的地域差异,《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第1期;28、谈历史上首次出土的简牍文献——《茂陵书》,《文史哲》2012年第4期;29、北齐乐陵王及王妃斛律氏墓志与百年太子命案本末,《燕京学报》新三十期,2012年8月;30、《后汉书》对研究西汉以前政区地理的史料价值及相关文献学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4期;31、西汉秦中祠疏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第1期;32、从晚清北欧行记看中国人对北欧各国的认识,《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2辑。

是公木公木,原名张永年,又名张松甫,现名张松如,笔名有公木、木农等。1910年农历5月15日出生在今辛集市北孟家庄村一个农民家庭里,河北正定中学毕业。他秉赋聪颖,正直好学,家庭和学校给了他良好的影响,青年时期的他受到爱国思想的感染熏陶,开始追求广阔而有意义的人生,也是这条大道上的奋进者。1928年后,公木进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学习时便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办刊物、搞暴动,又加入左联,所以两次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入狱。公木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教育家。他在《公木诗选》后记中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诗”。他以惊人的毅力从《千家诗》学起,酷爱唐诗宋词,在漫长的学者之途当中,边学习边创作,终于打下了广泛的古典文学和语言学的坚实基础。李曾主编《部队文艺》等,源源不断地在各地诗文报刊上发表诗作及论文等。鲁迅的文学学风和蒋光慈等人的诗作成为他一生奋斗学习的楷模。公木的诗情犹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又如黄河之涛一泻千里而一发不可收停。他以清新、质朴的格调热情歌颂农民的觉醒,广大群众获得解放的兴奋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不仅如此,他还在培养一代新人的路途上呕心沥血,当今一代新诗人邵燕祥、张志民、流沙河、未央、雁翼等都尊敬地称公木为老师。应该说公木为年青人留下了很多很多。诗人公木的成功词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更是不可不提的,这首“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作曲家郑律成谱曲便犹如插上了翅膀,当年,它带着高昂、激越的旋律自由地翱翔在根据地,萦绕在清凉的上空。50多年来,这首歌曲激励着一代八路军战士,一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战斗、成长、夺取胜利,为人民建功立勋,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举世闻名的歌曲《东方红》的诞生和定稿发表中,公木也倾注了一腔心血,这些有益于人民的工作都证明了他在创作问题上的宽厚胸怀。公木又确确实实是“以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公木原诗、词、文学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人们也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公木现在任吉林大学副校长兼中文系主任,吉林社会科学院院长兼文学研究所所长,吉林社会科学联合副主席兼语文协会主席,吉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暨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主席等职务。如今,84岁龄的他依然思想非常活跃,精力旺盛。在他的倡议下,又组起了《中国诗歌简史》编委会,他团结了一批人,立志要填补中国诗史的空白。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党委常委。男,回族,1962年10月生,吉林四平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高校辅导员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北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工作研究会理事长,《思想教育研究》、《高校辅导员》编委,吉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吉林省第十届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政府教育督学,吉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吉林省第十届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长春市第十五届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区域经济地理研究方面,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等项目14项,先后在《新华文摘》、《教育研究》、《高校理论战线》、《社会科学战线》、《地理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家综合类权威转载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多篇,主编和参与编著著作十九部。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新任主编是谁

张松如 张松如,笔名公木。著名诗人。教授。1910年生于直隶束鹿(今河北辛集)。1928年春,入北平师范大学学习。北平师范大学肄业。1930年春, 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从事“左联”、 “中国社会科学联盟”及“左翼教师联盟”工作。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38年到延安,历任抗大教员、军委直属队政治部文艺室主任、鲁艺文学院教员,《部队文艺》主编。1945年9月到东北,任中共本溪市委宣传部部长。 历任东北大学教育长、教育学院院长,吉林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文联委员暨吉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暨吉林分会主席,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暨《社会科学战线》副主编,中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吉林省文联名誉主席。 建国后,历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副教务长,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副所长、所长,吉林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副校长,中国作协吉林分会第三、四届主席。1946年02月—1946年09月期间担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著有诗集《哈喽·胡子》、《十里盐湾》、《公木诗选》、《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崩溃》、《我爱——自选诗集》,专著《漫谈诗歌创作》、《诗要用形象思维》、《毛泽东诗词鉴赏》、《第三自然界概说》、《中国文字学概论》、《诗论》,歌词《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等。《老子校读》获1988年吉林省社科哲学成果特等奖、1995年国家教委二等奖,专著《中国诗歌史论》获1992年国家教委优秀奖,其作品还获《长白山》文艺特别成就奖、吉林省第五届《长白山》文艺英才奖等。其他主要作品:《公木诗选》、《中国诗歌史论》、《毛泽东诗词研究》等。 原名张永年,又名张松甫,现名张松如,笔名有公木、木农等。1910年农历5月15日出生在今辛集市北孟家庄村一个农民家庭里,河北正定中学毕业。 他秉赋聪颖,正直好学,家庭和学校给了他良好的影响,青年时期的他受到爱国思想的感染熏陶,开始追求广阔而有意义的人生,也是这条大道上的奋进者。1928年后,公木进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学习时便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办刊物、搞暴动,又加入左联,所以两次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入狱。公木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教育家。他在《公木诗选》后记中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诗”。他以惊人的毅力从《千家诗》学起,酷爱唐诗宋词,在漫长的学者之途当中,边学习边创作,终于打下了广泛的古典文学和语言学的坚实基础。曾主编《部队文艺》等,源源不断地在各地诗文报刊上发表诗作及论文等。鲁迅的文学学风和蒋光慈等人的诗作成为他一生奋斗学习的楷模。他以清新、质朴的格调热情歌颂农民的觉醒,广大群众获得解放的兴奋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不仅如此,他还在培养一代新人的路途上呕心沥血,当今一代新诗人邵燕祥、张志民、流沙河、未央、雁翼等都尊敬地称公木为老师。应该说公木为年青人留下了很多很多。诗人公木的成功词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更是不可不提的,这首“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作曲家郑律成谱曲后便犹如插上了翅膀,当年,它带着高昂、激越的旋律自由地翱翔在根据地,萦绕在清凉的上空。50多年来,这首歌曲激励一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战斗、成长、夺取胜利。在举世闻名的歌曲《东方红》的诞生和定稿发表中,公木也倾注了一腔心血。公木确确实实是“以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公木的诗、词、文学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人们也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公木历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吉林大学副校长等职。多年来把丰富知识和满腔心血投入教育事业,培养了一代代学子,受到人们的崇敬和爱戴。于1998年10月30日在长春病逝,享年88岁。

《社会科学战线》是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类学术刊物,月刊,每月1日出刊,大16开本,282页,每期50万字左右。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社长马克教授,主编刘信君研究员。

专业特长及研究方向:中外关系史研究和中国海洋史研究,专长于中国传统对外政策和涉外制度研究、中国与周邻国家关系史研究,明清王朝海洋政策和海外贸易研究。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1.《儒家文明与中韩关系研究》,韩国学术振兴财团项目,2007-2009;2.《清史·邦交志》(上卷),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体工程项目,2005-2010年;3.《唐代新罗侨民研究》,韩国国际交流财团,2003-2005;4.《鸦片战争前清朝海外贸易政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2-2004年;5.《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演变研究》,韩国国际交流财团,1997-1999;6.《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第一卷),外交部科研项目,1996-1998年;7.《明代海外交通史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93-1995年;9.《清前期对外关系研究》,教育部人文学科博士点基金项目,1992-1994年;10.《闭关与开放: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89-1991年。著作与教材:《儒家文明与中国传统对外关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2.《儒家文明与中韩传统关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3.《山东半岛与中韩交流》,香港出版社,2007年;4.《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思想、制度与政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5.《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7.《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的演变》,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8.《第三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9.《“怀夷”与“抑商”:明代海洋力量兴衰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0.《中韩关系史论》,齐鲁书社,1997年;11.《中韩交流三千年》,中华书局,1997年;12.《中国海外交通史》,台北文津出版,1997年;13.《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4.《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主要论文:(一)中国传统对外政策与涉外制度研究论文:《海外穆斯林商人与明朝海外交通政策》,《文史哲》2007年第1期;《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华夷秩序的构建----兼论明朝是否向东南亚扩张问题》,《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中国传统文化与郑和下西洋》,《文史哲》2005年第3期;《澳门问题与乾隆限关政策》,澳门《文化杂志》2004年夏季号;《清初“海禁”期间海外贸易政策考》,《文史》2004年第4期;《明与清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论明朝月港开放的局限性》,《海交史研究》1996年第1期;《论宣德至弘治时期明朝对外政策的收缩》,《山东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试论明成祖的对外政策》,《安徽史学》1994年第1期;《论明太祖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失败》,《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清朝体制与对西方的被动应战》,《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论明代市舶司制度的演变》,《文史哲》1986年第2期;《明初海防与郑和下西洋》,《南开学报》1985年第5期;《“夷官”与“逃民”:明朝对于海外国家华人使节的反应》,载于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辑。(二)中韩关系史领域研究论文:《字小与国家利益:对于明朝就朝鲜壬辰倭乱所做反应过程的透视》,《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1期;《许国出使朝鲜与东国士庶交谊》,《中国与韩国----崔韶子教授退职纪念论文集》,韩国太阳社出版社2005年;《“既在人间世,万事担双肩”----申圭植汉文诗歌作品初探》,金俊烨、石源华主编:《申圭植·闵弼镐与韩中关系》,韩国罗南出版社2003年4月版;《论唐代山东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兼论高句丽遗民与新罗侨民的敌对意识问题》,韩国《东国史学》第37辑(2002年12月);《重陪鹓鹭更何年?---朝鲜李珥出使明朝诗歌初探》,《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明清时代的朝鲜使节与中国记闻》,《海交史研究》2001年第2期;《偰长寿与高丽、朝鲜王朝的对明外交》,杭州大学《韩国传统文化·历史卷》,学苑出版社2000年10月;《论17—19世纪朝鲜王朝的清朝观演变》,台北《韩国学报》第16期(2000年6月);《拒“理”与受“器”:论朝鲜王朝对早期汉译西学的反应》,澳门《文化杂志》第32期(1997年秋季);《明初与朝鲜海上交通考》,《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分裂时代的外交竞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韩关系述评》,韩国《东亚研究》第32辑(1996年12月);《论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论唐代与新罗的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李鸿章与朝鲜对西方的缔约开放》,《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论高丽王朝对中国典制文化的吸收问题》,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八辑;《入唐新罗人与唐罗文化交流》,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五辑;《礼义观与现实冲突----李朝政府对于清初漂流海商政策波动的研究》,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四辑;《唐代对外开放政策与唐罗关系》,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三辑。(三)中日关系史与中西关系史领域研究论文:《宋朝与丽日两国的民间交往与汉文化传播----高丽与日本接受宋文化的比较》,《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4期;2.《壬辰倭乱时期の明王朝と朝鲜の对日外交》(日文),仲尾宏(日本)主编:《朝鲜义僧将·松云大师と德川家康》,日本东京明石书店2002年7月;3.《澳门模式与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4.《英国的“港脚贸易”与广州》,载于《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3月;5.《明朝对日政策与日本使节的争贡事件,》载于《明史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6月;6.《英国散商对华贸易的发展与鸦片战争》,载于《屈辱与抗争----鸦片战争150周年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7.《胡惟庸通倭问题辨析》,《安徽史学》1990年第1期。(四)中外关系史一般问题与中国海洋史领域论文:《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安徽史学》2008年第1期;2.《宋朝州府涉外权力的增强与东亚贸易的扩张----以市舶司为中心》,《东アジアと日本》,日本九州大学出版部2007年;3.《论16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特点》,《文史哲》2000年第4期;4.《晚明社会人身依附关系与社会思潮的演进》,韩国《东洋学研究》第4辑(1998年6月);5.《清代的天后宫与会馆》,《清史研究》1997年第3期;6.《也论清前期的海外贸易----与黄启臣先生商榷》,《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7.《明代海防与海外贸易----明朝闭关与开放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8月版;8.《明清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市场》,载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9.《明朝后期筹海过程考论》,《海交史研究》1990年第1期;10.《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中外界限和分期问题》,《山东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11.《明代海外贸易及其世界影响----兼论明代中国在亚太地区贸易上的历史地位》,《海交史研究》1989年第1期;12.《明代市舶司制度与海外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五)学术评论:《缀零碎为整体 寓分析于叙述----评张国刚、吴莉苇〈中西文化关系史〉》,《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3期;2.《读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11期;3.《“闭关”或“开放”类型分析的局限性----近20年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研究述评》,《文史哲》2002年第6期;4.《评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光明日报》2001年5月8日;5.《开拓创新,立论严谨----陈信雄〈宋元海外发展史研究〉评介》,《海交史研究》1993年第2期;6.《近来别具一只眼,另察中国衰乱源----简评李金明博士〈明代海外贸易史〉》,《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1期。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韩国研究论丛》编委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海交史研究》编委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史学会理事等

张松如,原名张永年、张松甫,男,汉族,河北省辛集市人,中共党员。笔名公木,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1910年生。青年时期,他受到爱国思想的感染熏陶,开始追求广阔而有意义的人生。 1928年,公木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不久便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抗战爆发后,公木来到晋绥军分区,1938年8月到达延安,任抗大政治部宣传科干事。他创作的《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等诗歌经郑律成谱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也被称作“八路歌手”。后调八路军政治部任文艺室主任,创作了《鸟枪的故事》、《哈喽,胡子》和《我爱》等诗作。1942年调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他还将《移民歌》首段改编填词,写成代代传唱的著名歌词《东方红》。 公木先生是著名的学者。他治学领域广泛,态度严谨,成就显著。他提出的“第三自然界”的理论,丰富了人们对于诗歌本体和功能的理解。他主持撰写的中国诗歌史论大型丛书,史论结合,从内容和体式上都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丰碑。他用考古学的新发现,对《老子》等道家典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论证的翔实准确深得海内外学人的推崇。 作为杰出的教育家,公木的大半生是在学校的讲坛上度过的。1958年12月,他被下放到长春。1962年1月调入吉林大学,任中文系代理系主任,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并发表了大量的诗作,还为《英雄儿女》等电影插曲作词,一曲《英雄的赞歌》久唱不衰,感动了几代人。 1979年1月,公木恢复党籍和教授职称,出任吉林大学副校长、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曾任中国作协理事和全国文联委员、吉林省作协主席,吉林省文联主席、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会长等职。从国统区到解放区,从北京到长春,他呕心沥血教书育人,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满腔的热忱培养了一代代学子,许多人后来成为著名的诗人、学者。他思想敏锐、深刻,富于激情和哲理;人格上一贯坦诚宽容,刚直不阿,深得青年人的崇敬与爱戴。 在最后的20年里,公木先生的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都进入了一个新的爆发期。他发表了《真实万岁》、《申请以及关于申请的申请》、《人类万岁》等一批新诗作,诗作中除保留着往昔对理想的追求,又增加了历经磨难后的理性思考。他整理出版了诗集《公木诗选》、《我爱》、《公木旧体诗抄》等,出版诗论集《诗要用形象思维》、《诗论》、《第三自然界概说》、《毛泽东诗词鉴赏》等。他还主编了《中国新文艺大系·诗歌卷(1937-1949》、《中国诗歌史》等。他潜心研究先秦典籍,出版了《老子校读》、《老子说解》、《老庄论集》等论著,其中,《老子校读》获原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公木以生命为诗,用自己内心真诚的声音与时代主旋律相共鸣。他的诗充满战斗的激情而又包含睿智的思想,是中国历史的证言和革命人生的总结。他的词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经作曲家郑律成谱曲后便犹如插上了翅膀,震撼着人们的心灵。50年代,他就出版了诗集《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他在《公木诗选》后记中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诗”。他以惊人的毅力从《千家诗》学起,酷爱唐诗宋词,在漫长的学者之途当中,边学习边创作,终于打下了广泛的古典文学和语言学的坚实基础。 在大半个世纪里,公木以人格为本,以生命为诗,孜孜不倦,战斗不息,写就了一曲人生的壮丽诗篇。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新任主编是谁啊

个人介绍  身高:175cm  体重:130kg  语言:闽南语、国语、粤语、英语 、莆仙语  血型:O型  口头禅:只有自己努力了那才是一个成功的人!  副业:老板、西餐老板、网络创业管理人、  学历:东庄幼儿园,东庄小学,莆田实验小学,西郊小学,东郊小学,开平第一中学,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在学校主修的学科:心理学,人体医学,  专长:电子类,电脑类,高科技,农活,家务,体育类,  最喜爱的食物:鸡腿便当、牛排、蕃茄炒蛋 、明太子意大利面、海胆意大利面、炒米粉、贡丸汤、咖喱鸡  最喜爱的饮料:无味的水  最讨厌的事:鄙视我的那个人比我还要无能的人  最尊敬的人:家人 ,有才华的人  最苦恼的事:想学的事情学无从可以入手只能自己去研究;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时间永远都不够  新锐时尚摄影师  万事万物是由万事万物塑成的,一张照片也是,它背后的因素太多,看它的要求是什么,要是一寸照片,有头就行,要是选美照片,长的漂亮就行,有的照片人物光占一样儿就不行,他/她/它的可塑性取决于作品的要求,取决于周遭儿合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当时情绪,甚至还有当然还有社会情绪,其实按这个标准来说谁可塑性都是高的,因为我有风格敏感癖,和能使劲的想象力,就象一顿大家都觉得不好吃的饭,我可以光凭想象力把它吃完,而且心里深知从那个风格来讲它是美味的。  图片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也不知道谁在看……  图片并不分分秒秒的需要观众……可是眼睛永远是醒着的。  我也一样。  摄影就是把最美好的那一秒钟记入在相机中,拍摄出最美丽的一面————吴建清  跆拳道  他在幼小的年龄已具备突出的坚强性格,坚定信念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在他15岁的时候的时候跟着一名师傅潜心学习跆拳道这门学问至后开始深深的对跆拳道产生了强烈的喜爱。  有人曾今问过他为什么这么喜欢跆拳道,  他回答说:  跆拳道是一种很好的运动项目,可以防身也可以锻炼身体。跆拳道的精神值得学习  礼仪 廉耻 忍耐 克己 百折不屈  这些都是生活上,社会上其中不可缺少的精神  个人语录  以下仅为他经典语录中的部分摘要:  1.当爱就爱,何必矜持,矜持只会毁掉了你和你爱的人一生快乐。  2.只要有爱的存在,你便会无条件的付出。所谓的尊重、忍耐、体谅、关怀、全部由爱衍生。  3.伤害你的人,如果你能够开心地活下去的话,已是对他们最大的惩罚。  4.亲情、爱情、友情,我最看重亲情。  无论外面有多大的风雨,家是我妥当和安全的避风港。  6.对家庭、父母、兄弟、姐妹、不要计较她们曾给你什么,对你好不好,而你的责任,就是需要对亲人做到最好,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  7.我们要用爱、用善心去看世界,时刻传播爱心的种子。因为世界充满着灾难、痛苦。  8.生活中不要太计较,才会活的开心!   9.我只是喜欢做第二。做第二很好,前面永远有个目标追,做第一高处不胜寒。无敌也很寂寞。  10.奖项可以代替,但风格是无人可以代替的。  11.有信心未必会赢,但没信心一定会输!  12.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於心。  13.明天的幸福要靠今天不断的修炼!  14.世界没有完美,但努力可以接近完美!   15.成功不是必然的,但努力是必需的!  16.如果要飞的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17.世上没有怀才不遇,只看你有否百分百去争取过。  18.不断重复,只会耗费生命,只有不断求变,方能找到存在的理由。  19.我蛮看不起不用心的人,如果自己不用心,我会连自己都看不起。  20.我知道我年纪大了,但我认为自己还有奋斗的价值,我不会轻言放弃,而是继续走自己的路,使自己老有所为。  21.如果认识一个新朋友,一定要先给他满分,这样你才能接受他。但要一面和他交朋友,一面观察他,如果他做错事又不肯改,就给他扣分,扣到不及格这样的朋友不要了。  人物介绍  吴建清(少林寺),2004年,在福建莆田枫亭深山南少林磨心修炼。  吴建清(跆拳道),2006年,获得广东省跆拳道联盟高级成员职位。  吴建清(跆拳道),2006年,代表广东省跆拳道联盟出赛青少年锦标赛,获得第二名。  吴建清(跆拳道),2007年,获得广东省跆拳道联盟特别优秀奖。  吴建清(摄影师),2010 年,第三届国际摄影网络比赛,获得二等奖。  吴建清(摄影师),2010年,佳能摄影比赛第五届,作品“果盘”获得佳能比赛,感动奖。  吴建清(摄影师),2010年,佳能摄影比赛第六届,作品“石绿”获得佳能比赛,感动奖。  吴建清(摄影师),2010年,获得新锐摄影师优秀职称。  吴建清(学校干部),2011年,在校2010、2011年连续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

专业特长及研究方向:中外关系史研究和中国海洋史研究,专长于中国传统对外政策和涉外制度研究、中国与周邻国家关系史研究,明清王朝海洋政策和海外贸易研究。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1.《儒家文明与中韩关系研究》,韩国学术振兴财团项目,2007-2009;2.《清史·邦交志》(上卷),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体工程项目,2005-2010年;3.《唐代新罗侨民研究》,韩国国际交流财团,2003-2005;4.《鸦片战争前清朝海外贸易政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2-2004年;5.《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演变研究》,韩国国际交流财团,1997-1999;6.《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第一卷),外交部科研项目,1996-1998年;7.《明代海外交通史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93-1995年;9.《清前期对外关系研究》,教育部人文学科博士点基金项目,1992-1994年;10.《闭关与开放: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89-1991年。著作与教材:《儒家文明与中国传统对外关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2.《儒家文明与中韩传统关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3.《山东半岛与中韩交流》,香港出版社,2007年;4.《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思想、制度与政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5.《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7.《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的演变》,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8.《第三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9.《“怀夷”与“抑商”:明代海洋力量兴衰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0.《中韩关系史论》,齐鲁书社,1997年;11.《中韩交流三千年》,中华书局,1997年;12.《中国海外交通史》,台北文津出版,1997年;13.《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4.《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主要论文:(一)中国传统对外政策与涉外制度研究论文:《海外穆斯林商人与明朝海外交通政策》,《文史哲》2007年第1期;《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华夷秩序的构建----兼论明朝是否向东南亚扩张问题》,《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中国传统文化与郑和下西洋》,《文史哲》2005年第3期;《澳门问题与乾隆限关政策》,澳门《文化杂志》2004年夏季号;《清初“海禁”期间海外贸易政策考》,《文史》2004年第4期;《明与清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论明朝月港开放的局限性》,《海交史研究》1996年第1期;《论宣德至弘治时期明朝对外政策的收缩》,《山东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试论明成祖的对外政策》,《安徽史学》1994年第1期;《论明太祖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失败》,《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清朝体制与对西方的被动应战》,《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论明代市舶司制度的演变》,《文史哲》1986年第2期;《明初海防与郑和下西洋》,《南开学报》1985年第5期;《“夷官”与“逃民”:明朝对于海外国家华人使节的反应》,载于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辑。(二)中韩关系史领域研究论文:《字小与国家利益:对于明朝就朝鲜壬辰倭乱所做反应过程的透视》,《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1期;《许国出使朝鲜与东国士庶交谊》,《中国与韩国----崔韶子教授退职纪念论文集》,韩国太阳社出版社2005年;《“既在人间世,万事担双肩”----申圭植汉文诗歌作品初探》,金俊烨、石源华主编:《申圭植·闵弼镐与韩中关系》,韩国罗南出版社2003年4月版;《论唐代山东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兼论高句丽遗民与新罗侨民的敌对意识问题》,韩国《东国史学》第37辑(2002年12月);《重陪鹓鹭更何年?---朝鲜李珥出使明朝诗歌初探》,《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明清时代的朝鲜使节与中国记闻》,《海交史研究》2001年第2期;《偰长寿与高丽、朝鲜王朝的对明外交》,杭州大学《韩国传统文化·历史卷》,学苑出版社2000年10月;《论17—19世纪朝鲜王朝的清朝观演变》,台北《韩国学报》第16期(2000年6月);《拒“理”与受“器”:论朝鲜王朝对早期汉译西学的反应》,澳门《文化杂志》第32期(1997年秋季);《明初与朝鲜海上交通考》,《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分裂时代的外交竞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韩关系述评》,韩国《东亚研究》第32辑(1996年12月);《论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论唐代与新罗的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李鸿章与朝鲜对西方的缔约开放》,《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论高丽王朝对中国典制文化的吸收问题》,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八辑;《入唐新罗人与唐罗文化交流》,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五辑;《礼义观与现实冲突----李朝政府对于清初漂流海商政策波动的研究》,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四辑;《唐代对外开放政策与唐罗关系》,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三辑。(三)中日关系史与中西关系史领域研究论文:《宋朝与丽日两国的民间交往与汉文化传播----高丽与日本接受宋文化的比较》,《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4期;2.《壬辰倭乱时期の明王朝と朝鲜の对日外交》(日文),仲尾宏(日本)主编:《朝鲜义僧将·松云大师と德川家康》,日本东京明石书店2002年7月;3.《澳门模式与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4.《英国的“港脚贸易”与广州》,载于《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3月;5.《明朝对日政策与日本使节的争贡事件,》载于《明史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6月;6.《英国散商对华贸易的发展与鸦片战争》,载于《屈辱与抗争----鸦片战争150周年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7.《胡惟庸通倭问题辨析》,《安徽史学》1990年第1期。(四)中外关系史一般问题与中国海洋史领域论文:《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安徽史学》2008年第1期;2.《宋朝州府涉外权力的增强与东亚贸易的扩张----以市舶司为中心》,《东アジアと日本》,日本九州大学出版部2007年;3.《论16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特点》,《文史哲》2000年第4期;4.《晚明社会人身依附关系与社会思潮的演进》,韩国《东洋学研究》第4辑(1998年6月);5.《清代的天后宫与会馆》,《清史研究》1997年第3期;6.《也论清前期的海外贸易----与黄启臣先生商榷》,《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7.《明代海防与海外贸易----明朝闭关与开放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8月版;8.《明清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市场》,载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9.《明朝后期筹海过程考论》,《海交史研究》1990年第1期;10.《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中外界限和分期问题》,《山东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11.《明代海外贸易及其世界影响----兼论明代中国在亚太地区贸易上的历史地位》,《海交史研究》1989年第1期;12.《明代市舶司制度与海外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五)学术评论:《缀零碎为整体 寓分析于叙述----评张国刚、吴莉苇〈中西文化关系史〉》,《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3期;2.《读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11期;3.《“闭关”或“开放”类型分析的局限性----近20年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研究述评》,《文史哲》2002年第6期;4.《评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光明日报》2001年5月8日;5.《开拓创新,立论严谨----陈信雄〈宋元海外发展史研究〉评介》,《海交史研究》1993年第2期;6.《近来别具一只眼,另察中国衰乱源----简评李金明博士〈明代海外贸易史〉》,《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1期。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韩国研究论丛》编委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海交史研究》编委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史学会理事等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主编是谁任命的

196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学系,曾任东北文史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参与《社会科学战线》杂志创办工作,任编辑。1979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1980年,《历史研究》隶属在本编辑部基础上组建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先后任编辑、副编审、编审,编辑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历史研究》杂志主编。曾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辽金史学会会长等。研究方向是辽金史、中国社会史。

1978年10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佟冬被任命为院长兼党委书记。同年,佟冬第三次启动《东北通史》编写工作。在主持社会科学院工作期间,佟冬还兼任《社会科学战线》主编,为了办好《社会科学战线》,每期目录、图版、稿件,佟冬都要仔细过目,随时指出修改意见。1995年秋,佟冬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但他坚持不去医院,表示不再为国家浪费医药费。1996年12月15日,这位史学界前辈、老教育家与世长辞。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新任主编

专业特长及研究方向:中外关系史研究和中国海洋史研究,专长于中国传统对外政策和涉外制度研究、中国与周邻国家关系史研究,明清王朝海洋政策和海外贸易研究。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1.《儒家文明与中韩关系研究》,韩国学术振兴财团项目,2007-2009;2.《清史·邦交志》(上卷),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体工程项目,2005-2010年;3.《唐代新罗侨民研究》,韩国国际交流财团,2003-2005;4.《鸦片战争前清朝海外贸易政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2-2004年;5.《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演变研究》,韩国国际交流财团,1997-1999;6.《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第一卷),外交部科研项目,1996-1998年;7.《明代海外交通史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93-1995年;9.《清前期对外关系研究》,教育部人文学科博士点基金项目,1992-1994年;10.《闭关与开放: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89-1991年。著作与教材:《儒家文明与中国传统对外关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2.《儒家文明与中韩传统关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3.《山东半岛与中韩交流》,香港出版社,2007年;4.《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思想、制度与政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5.《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7.《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的演变》,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8.《第三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9.《“怀夷”与“抑商”:明代海洋力量兴衰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0.《中韩关系史论》,齐鲁书社,1997年;11.《中韩交流三千年》,中华书局,1997年;12.《中国海外交通史》,台北文津出版,1997年;13.《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4.《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主要论文:(一)中国传统对外政策与涉外制度研究论文:《海外穆斯林商人与明朝海外交通政策》,《文史哲》2007年第1期;《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华夷秩序的构建----兼论明朝是否向东南亚扩张问题》,《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中国传统文化与郑和下西洋》,《文史哲》2005年第3期;《澳门问题与乾隆限关政策》,澳门《文化杂志》2004年夏季号;《清初“海禁”期间海外贸易政策考》,《文史》2004年第4期;《明与清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论明朝月港开放的局限性》,《海交史研究》1996年第1期;《论宣德至弘治时期明朝对外政策的收缩》,《山东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试论明成祖的对外政策》,《安徽史学》1994年第1期;《论明太祖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失败》,《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清朝体制与对西方的被动应战》,《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论明代市舶司制度的演变》,《文史哲》1986年第2期;《明初海防与郑和下西洋》,《南开学报》1985年第5期;《“夷官”与“逃民”:明朝对于海外国家华人使节的反应》,载于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辑。(二)中韩关系史领域研究论文:《字小与国家利益:对于明朝就朝鲜壬辰倭乱所做反应过程的透视》,《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1期;《许国出使朝鲜与东国士庶交谊》,《中国与韩国----崔韶子教授退职纪念论文集》,韩国太阳社出版社2005年;《“既在人间世,万事担双肩”----申圭植汉文诗歌作品初探》,金俊烨、石源华主编:《申圭植·闵弼镐与韩中关系》,韩国罗南出版社2003年4月版;《论唐代山东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兼论高句丽遗民与新罗侨民的敌对意识问题》,韩国《东国史学》第37辑(2002年12月);《重陪鹓鹭更何年?---朝鲜李珥出使明朝诗歌初探》,《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明清时代的朝鲜使节与中国记闻》,《海交史研究》2001年第2期;《偰长寿与高丽、朝鲜王朝的对明外交》,杭州大学《韩国传统文化·历史卷》,学苑出版社2000年10月;《论17—19世纪朝鲜王朝的清朝观演变》,台北《韩国学报》第16期(2000年6月);《拒“理”与受“器”:论朝鲜王朝对早期汉译西学的反应》,澳门《文化杂志》第32期(1997年秋季);《明初与朝鲜海上交通考》,《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分裂时代的外交竞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韩关系述评》,韩国《东亚研究》第32辑(1996年12月);《论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论唐代与新罗的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李鸿章与朝鲜对西方的缔约开放》,《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论高丽王朝对中国典制文化的吸收问题》,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八辑;《入唐新罗人与唐罗文化交流》,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五辑;《礼义观与现实冲突----李朝政府对于清初漂流海商政策波动的研究》,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四辑;《唐代对外开放政策与唐罗关系》,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三辑。(三)中日关系史与中西关系史领域研究论文:《宋朝与丽日两国的民间交往与汉文化传播----高丽与日本接受宋文化的比较》,《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4期;2.《壬辰倭乱时期の明王朝と朝鲜の对日外交》(日文),仲尾宏(日本)主编:《朝鲜义僧将·松云大师と德川家康》,日本东京明石书店2002年7月;3.《澳门模式与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4.《英国的“港脚贸易”与广州》,载于《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3月;5.《明朝对日政策与日本使节的争贡事件,》载于《明史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6月;6.《英国散商对华贸易的发展与鸦片战争》,载于《屈辱与抗争----鸦片战争150周年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7.《胡惟庸通倭问题辨析》,《安徽史学》1990年第1期。(四)中外关系史一般问题与中国海洋史领域论文:《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安徽史学》2008年第1期;2.《宋朝州府涉外权力的增强与东亚贸易的扩张----以市舶司为中心》,《东アジアと日本》,日本九州大学出版部2007年;3.《论16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特点》,《文史哲》2000年第4期;4.《晚明社会人身依附关系与社会思潮的演进》,韩国《东洋学研究》第4辑(1998年6月);5.《清代的天后宫与会馆》,《清史研究》1997年第3期;6.《也论清前期的海外贸易----与黄启臣先生商榷》,《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7.《明代海防与海外贸易----明朝闭关与开放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8月版;8.《明清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市场》,载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9.《明朝后期筹海过程考论》,《海交史研究》1990年第1期;10.《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中外界限和分期问题》,《山东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11.《明代海外贸易及其世界影响----兼论明代中国在亚太地区贸易上的历史地位》,《海交史研究》1989年第1期;12.《明代市舶司制度与海外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五)学术评论:《缀零碎为整体 寓分析于叙述----评张国刚、吴莉苇〈中西文化关系史〉》,《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3期;2.《读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11期;3.《“闭关”或“开放”类型分析的局限性----近20年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研究述评》,《文史哲》2002年第6期;4.《评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光明日报》2001年5月8日;5.《开拓创新,立论严谨----陈信雄〈宋元海外发展史研究〉评介》,《海交史研究》1993年第2期;6.《近来别具一只眼,另察中国衰乱源----简评李金明博士〈明代海外贸易史〉》,《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1期。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韩国研究论丛》编委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海交史研究》编委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史学会理事等

《社会科学战线》是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类学术刊物,月刊,每月1日出刊,大16开本,282页,每期50万字左右。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社长马克教授,主编刘信君研究员。

  • 索引序列
  •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新任主编是谁选的
  •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新任主编是谁
  •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新任主编是谁啊
  •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主编是谁任命的
  •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新任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