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

没有

《航空动力学报》期刊影响因子在航空航天类期刊中排名第二 再给你介绍一些吧:航空学报、推进技术、宇航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航空制造工程(改名为:航空工程与维修)、工程热物理学报、中国航天、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喜欢航天的可以加入我的航天QQ群一起交流69625631 (告诉你身边的航天迷吧,欢迎大家的加盟!!)

《机械研究与应用》,可推荐发表。

航空动力学学报编辑部

航空动力学报今年改了审稿流程,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外审——责任编委复审——主编终审能进复审说明上一步专家外审的意见是不错的,可以考虑录用或者修改后录用你看一下编委会名单,和你投稿论文方向差不多的那一位应该就是负责复审的。

《航空动力学报》是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经国家科委批准的高级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原理与设计、气动热力学,叶轮机械,燃烧学,传热传质学,结构力学,自动控制、机械传动、实验技术以及热动力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编委会由主编、副主编及编委共50余人组成,均为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主要栏目航空航天发动机原理与设计、叶轮机械、燃烧、传热、传质、自动控制、结构、强度、振动、气动热力学、机械传动、实验技术简介里面有详细的投稿要求和操作方式,希望对于你的问题有所帮助

你说的EI是代表什么意思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人员

曹传钧被推选为北京航空学院教务组组长。面对“文化大革命”后高等教育“百废待兴”的局面,曹传钧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恢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如何制定全校的教育规划,如何逐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如何培养新时期的高水平的学生。为此,曹传钧重点抓了四项工作,一是恢复基础部,狠抓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恢复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三是结合国际上科技发展的方向,在北航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四是重新恢复了管理系,随后又扩建为管理学院。历史证明,这四项工作对北航在新时期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北航在航空宇航制造、工业企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站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北航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曹传钧出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1982年至1988 年出任北航校长。在此期间,曹传钧与有关同志共同协作,全心致力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制定了本科教学改革的整套方案。这套方案的要点为:(1)制定具有弹性的学分制教学计划,把德育、智育、体育全面纳入教学计划;把教学内容分成必修、限选、任选三类;把完成德、智、体教学活动的“量”与“质”均折算成学分来表示,以保证“德智体三育的统一”和“基本规格和因材施教的统一”。(2)根据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当前和长远的需要调整改造专业。(3)压缩讲课学时,提倡“讲一、练二、考三”的教学方法。(4)实行全面加权学分的教学管理办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落实“严格要求和放活管理的统一”。(5)实行规范化的教学运行方式,保证弹性教学计划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的实施。这套教改方案1982年在校内试点,1984年在全校铺开,1989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全国众多高校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78年,教学秩序刚刚恢复,曹传钧就特别提出:要大力提高全校教师的外语水平和掌握使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为此,他组织了全校中青年教师分期举办教师英语提高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班。他还利用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选派各专业教师出国进修、参观、考察、访问。在附近高校中,北航教师的出国人数远远高于兄弟院校,1978年至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期间仍在北航任教的55岁以上的大批骨干教师都获得了这种出国机会。这样,既开拓了教师的视野,还明确了差距,更掌握了专业主攻方向,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攻关能力,许多人还因此获得了国外著名高校授予的博士学位,增强了北航参与竞争的实力。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曹传钧根据北航的特点,当年就与有关部门制定了研究生招生培养计划。1984年,北航正式设立研究生院,曹传钧亲自担任研究生院院长。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得到了实现,北航研究生院所培养的大批博士、硕士在全国各用人单位获得了普遍的好评。针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爆炸的发展趋势,曹传钧很快意识到今后走出校门的人们的知识面都要不断地更新、提高,继续教育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他在1986年又力主成立了北航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主要针对航空航天领域以及社会各方面高层次的在职人员。北航继续教育学院已成为北航整体教育体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曹传钧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航空学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主任,《航空动力学报》主编。 由北航宇航学院组织,来自校内外航空航天系统的100多名曹传钧的学生在北航逸夫馆聚会,共同庆祝曹传钧教授从教50周年。

一点意见没有的,退定了

不一定的,呵呵。我也是有这样一个情况,但是录用了。你可以打电话问编辑。编辑都很好,很好说话。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主任

曹传钧被推选为北京航空学院教务组组长。面对“文化大革命”后高等教育“百废待兴”的局面,曹传钧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恢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如何制定全校的教育规划,如何逐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如何培养新时期的高水平的学生。为此,曹传钧重点抓了四项工作,一是恢复基础部,狠抓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恢复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三是结合国际上科技发展的方向,在北航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四是重新恢复了管理系,随后又扩建为管理学院。历史证明,这四项工作对北航在新时期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北航在航空宇航制造、工业企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站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北航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曹传钧出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1982年至1988 年出任北航校长。在此期间,曹传钧与有关同志共同协作,全心致力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制定了本科教学改革的整套方案。这套方案的要点为:(1)制定具有弹性的学分制教学计划,把德育、智育、体育全面纳入教学计划;把教学内容分成必修、限选、任选三类;把完成德、智、体教学活动的“量”与“质”均折算成学分来表示,以保证“德智体三育的统一”和“基本规格和因材施教的统一”。(2)根据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当前和长远的需要调整改造专业。(3)压缩讲课学时,提倡“讲一、练二、考三”的教学方法。(4)实行全面加权学分的教学管理办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落实“严格要求和放活管理的统一”。(5)实行规范化的教学运行方式,保证弹性教学计划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的实施。这套教改方案1982年在校内试点,1984年在全校铺开,1989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全国众多高校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78年,教学秩序刚刚恢复,曹传钧就特别提出:要大力提高全校教师的外语水平和掌握使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为此,他组织了全校中青年教师分期举办教师英语提高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班。他还利用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选派各专业教师出国进修、参观、考察、访问。在附近高校中,北航教师的出国人数远远高于兄弟院校,1978年至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期间仍在北航任教的55岁以上的大批骨干教师都获得了这种出国机会。这样,既开拓了教师的视野,还明确了差距,更掌握了专业主攻方向,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攻关能力,许多人还因此获得了国外著名高校授予的博士学位,增强了北航参与竞争的实力。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曹传钧根据北航的特点,当年就与有关部门制定了研究生招生培养计划。1984年,北航正式设立研究生院,曹传钧亲自担任研究生院院长。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得到了实现,北航研究生院所培养的大批博士、硕士在全国各用人单位获得了普遍的好评。针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爆炸的发展趋势,曹传钧很快意识到今后走出校门的人们的知识面都要不断地更新、提高,继续教育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他在1986年又力主成立了北航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主要针对航空航天领域以及社会各方面高层次的在职人员。北航继续教育学院已成为北航整体教育体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曹传钧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航空学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主任,《航空动力学报》主编。 由北航宇航学院组织,来自校内外航空航天系统的100多名曹传钧的学生在北航逸夫馆聚会,共同庆祝曹传钧教授从教50周年。

自幼喜欢读书,爱动手动脑,受到师生赞誉。5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对他激励很大,决心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向科学进军”的伟大事业中去。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北京航空学院,刻苦钻研,学业进步很快,1960年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1962年分配到航空航天工业部第60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专业组长,以后历任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副总工程师、研究员、总工程师、总设计师,在本学科研究领域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其在航空科技研究上的高深造诣和突出成就得到科学界的公认。他是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发动机试验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航空动力学报》副主编。  他长期从事航空动力研究与教学,主持完成了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主体设备设计、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和总体联合调试,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负责完成了高性能推进系统工程预研和先进核心机技术研究等重要项目,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其科研成果“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获得1989年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极压气机试验研究”获得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此外,先后获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荣立部级一等功3次。他的研究专著《试车环境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修正方法》、《航空涡喷和涡扇发动机进口总压畸变评定指南》等,受到学术界的好评;还发表了《进口流场畸变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等研究论文近70篇,在航空动力学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在哪

航空动力学报投稿难度很大。《航空动力学报》是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经国家科委批准的高级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原理与设计,气动热力学。叶轮机械,燃烧学,传热传质学,结构力学,自动控制、机械传动、实验技术以及热动力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编委会由主编、副主编及编委共50余人组成,均为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主要栏目航空航天发动机原理与设计、叶轮机械、燃烧、传热、传质、自动控制、结构、强度、振动、气动热力学、机械传动、实验技术。

我也是这种情况,不知道是终审后才给消息,还是进入复审就有录用的可能性。

  • 索引序列
  •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
  • 航空动力学学报编辑部
  •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人员
  •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主任
  •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在哪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