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电话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电话

发布时间: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电话

投稿须知  主要栏目有论著、经验交流、短篇报道、个案报告、康复、护理、管理、讲座、综述、信息等栏目。  来稿须知  1文稿: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文字简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语言通畅。论著文稿字数在4000字左右,短篇报道及个案报告在1000字左右。  2文题:力求醒目、简明,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不宜超过20字)。  3作者:文题下写出作者姓名(不宜超过10人),多单位作者用阿拉伯数字在作者姓名右上标注。  4单位及邮编:作者姓名下分别写出单位,省份、城市(县),邮编。  5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按结构式(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形式书写。摘要下列3-6个关键词。  6英文摘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前三名),单位和邮编,摘要,关键词。格式同中文。  7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列在正文前。  8正文:大标题居中(临床资料或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  9图表:随文放置,表格采用三线表,注明表序和标题。插图须线条清楚,黑白分明,整洁。图标及图注文字应打印,图序和图题打印在图下方。照片反差适中,影像清晰。能用文字说明尽量不用图表,能用图表说明的尽量不用图片。  10量、单位及数字:按GB3100-3102-93和GB/T15835-1995标准。  11统计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符号》有关规定书写。  12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表示,如[1],[2],并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0690及IS0690-2,每一参考  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 资助课题及获奖项目:在文后注明项目及获奖类别名称、编号,并附证明材料。  4 希望投本刊或其它刊物的稿件多引用《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  5 其他  1文稿(A4纸)需打印,寄稿同时必须附WORD文档的软盘,盘上注明作者姓名、论文题目。  2文稿后注明作者联系电话。  3请附单位推荐信,文稿切勿一稿两投,文责自负。《中国伤残医学》对来稿有删改权。《中国伤残医学》不退稿,寄稿同时寄审稿费30元。来稿一经《中国伤残医学》发表,赠当期杂志1册。专有使用权归《中国伤残医学》编辑部所有,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绿色通道投稿平台创新医学网,是500多家杂志社共同建立的投稿平台,其中包括中国伤残医学,这个杂志是综合性的,可以发神经外科,你直接上创新医学网在线投稿即可。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总社的采编中心在陕西西安高新,投稿邮箱

中国伤残杂志社电话

你要的是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的电话?010-84638362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 010-66580008‎ 电话一定在工作时间拨打 节假日不要打 祝你成功

我一名二级残疾人,我要查一下我的信息,什么也查不到,生活补贴,护理补贴都没有了,这是什么情况,请各部门核实一下!

中国伤残医学:投稿邮箱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联系电话

投稿须知  主要栏目有论著、经验交流、短篇报道、个案报告、康复、护理、管理、讲座、综述、信息等栏目。  来稿须知  1文稿: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文字简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语言通畅。论著文稿字数在4000字左右,短篇报道及个案报告在1000字左右。  2文题:力求醒目、简明,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不宜超过20字)。  3作者:文题下写出作者姓名(不宜超过10人),多单位作者用阿拉伯数字在作者姓名右上标注。  4单位及邮编:作者姓名下分别写出单位,省份、城市(县),邮编。  5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按结构式(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形式书写。摘要下列3-6个关键词。  6英文摘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前三名),单位和邮编,摘要,关键词。格式同中文。  7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列在正文前。  8正文:大标题居中(临床资料或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  9图表:随文放置,表格采用三线表,注明表序和标题。插图须线条清楚,黑白分明,整洁。图标及图注文字应打印,图序和图题打印在图下方。照片反差适中,影像清晰。能用文字说明尽量不用图表,能用图表说明的尽量不用图片。  10量、单位及数字:按GB3100-3102-93和GB/T15835-1995标准。  11统计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符号》有关规定书写。  12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表示,如[1],[2],并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0690及IS0690-2,每一参考  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 资助课题及获奖项目:在文后注明项目及获奖类别名称、编号,并附证明材料。  4 希望投本刊或其它刊物的稿件多引用《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  5 其他  1文稿(A4纸)需打印,寄稿同时必须附WORD文档的软盘,盘上注明作者姓名、论文题目。  2文稿后注明作者联系电话。  3请附单位推荐信,文稿切勿一稿两投,文责自负。《中国伤残医学》对来稿有删改权。《中国伤残医学》不退稿,寄稿同时寄审稿费30元。来稿一经《中国伤残医学》发表,赠当期杂志1册。专有使用权归《中国伤残医学》编辑部所有,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总社的采编中心在陕西西安高新,投稿邮箱

孟庆刚教授简介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学习经历:1982-1987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留校任哈医大一院外科住院医师;1987-1992年哈医大一院外科主治医师;1992-199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骨科硕士研究生毕业;1995-1999年哈医大一院创伤中心主任;2003-2006年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博士研究生毕业;1999-2000年赴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留学;1997年拔尖晋升副教授(34岁),2000年拔尖晋升教授(37岁),35岁任哈医大一院创伤中心主任;1995-2004年任哈医大一院创伤外科主任、教授、硕士导师;医大一院门诊部主任;医大一院医务部主任;2004-2013任哈医大四院显微创伤中心主任、常务副院长;2013-至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 现任: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全国十届青联委员;黑龙江省青联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委员;黑龙江省青联九届、十届常委;哈尔滨市南岗区人大代表(南岗区荣市人大团副团长);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五届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伤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手显微外科专业主任委员;中国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手显微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脊髓损伤研究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省卫生技术应用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委;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副主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国手足外科杂志副总编辑;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评委;医疗技术:擅长专家手部、四肢创伤的救治,一期修复四肢血管周围神经损伤,手指严重辗挫的急诊手指再造、复杂手外伤的急诊功能重建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四肢协和组织皮瓣疾病移植修复供区组织缺损、复合皮瓣急诊一期手指功能重建、上肢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多种手术辽宁治疗、多指离断及毁损的急诊一期修复、脱套性断指再植、肌腱神经移植合作修复长段周围神经肌腱缺损,其中断指再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人工关节置换、颈椎病及脊柱侧凸矫形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所领导的骨科及运动医学科现为省重点学科。医学论文:先后于中华级医学杂志及各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8篇(均第一作者)(SCI收录7篇)。 教学工作:90年起先后担任;本科、影象、七年制等多轨道千余学时的教学工作,95年担任硕士导师,目前已培养毕业研究生19名,05年兼任哈工大机械人研究中心博士导师,已培养博士研究生二人。科研课题: 1、承担1997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2、承担2000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3、承担2005年黑龙江省教委资助项目一项; 4、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资助项目(子课题)一项; 5、承担2007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6、承担2009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7、承担2011年哈尔滨市科委学科带头人基金资助项目一项。8、承担2013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一项。科研成果:(第一作者七项)获1995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获1996年黑龙江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1997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三等奖一项;获2002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4年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2005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5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一等奖一项;获2006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三等奖;获2006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获2007年黑龙江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9年黑龙江省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著书:(均第一主编)主编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创伤急救》专著一部。主编由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手部创伤的治疗》一部。主编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灾难急救》专著一部。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四肢小关节人工置换》专著一部。其它获奖:1、1998年、2002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2、1998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首届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3、200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管理干部称号。4、2001年获黑龙江省优秀青联委员称号。5、2002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全国百名)。6、2002年获黑龙江省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7、2004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8、2005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9、2005年获全省卫生系统医德医风标兵称号。10、2006年获全省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1、2008年获抗震救灾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12、2008年获黑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13、2009年获黑龙江省十大杰出自愿者称号。14、201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人口与计生优秀管理工作者称号。15、2012年获黑龙江省首届“铁人”式职工称号。【联系电话】,你可以问114〔哈尔滨市一院〕的总机,再由总机帮你接转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

绿色通道投稿平台创新医学网,是500多家杂志社共同建立的投稿平台,其中包括中国伤残医学,这个杂志是综合性的,可以发神经外科,你直接上创新医学网在线投稿即可。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总社的采编中心在陕西西安高新,投稿邮箱

《中国伤残医学》,由卫生部主管,是国家级期刊。

1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用于职称评定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属于国家级,认可度还可以。2 《伤残医学杂志》是国内首创、公开发行的以刊登伤残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物设综述、论著、实验研究、临床医学、伤残预防和康复、讲座、护理、新技术、新动态、短篇报道、译文、信息交流、政策法规、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官网电话

《中国伤残医学》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主办,具有双刊号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杂志投稿要求请参考:

绿色通道投稿平台创新医学网,是500多家杂志社共同建立的投稿平台,其中包括中国伤残医学,这个杂志是综合性的,可以发神经外科,你直接上创新医学网在线投稿即可。

中国伤残医学是卫生部主管的国际级期刊,这个杂志基本全国各省都能用,投稿的话你可以问一下创新医学网的编辑老师,看看有什么要求,或者你投稿过去,他们审核完之后会告诉你存在什么问题,也可以免费修稿。

《中国伤残医学》的原名是《伤残医学杂志》,是由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主办的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普通期刊,但也算是 国家级期刊。

  • 索引序列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电话
  • 中国伤残杂志社电话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联系电话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官网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