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内外出色的编辑出版人

国内外出色的编辑出版人

发布时间:

国内外出色的编辑出版人

罗紫初——出版理论大师武汉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博士生导师,2001年被评为全国编辑出版学科专业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学术研究方向为出版学基础理论、比较出版学。现为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协调小组成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科研人才库入选专家,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聘请的十位湖北省新闻出版行业行风义务监督员之一。肖东发——出版史学大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1974年10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留校任教近30年,1995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入《国际名人辞典》。研究方向:出版印刷史、年鉴学、出版经营管理、传媒史等。林穗芳——编辑大师1951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语言学系,通晓16国语言。30多年来担任责任编辑共发国际政治等书稿一百几十部,此外,致力于编辑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和著作,其《列宁和编辑出版工作》一书获得首届全国编辑出版理论优秀图书奖。1990年获第二届“韬奋出版奖”。刘杲——出版业的一面旗帜刘杲先生曾3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他致力于研究编辑、出版现状及发展,始终牢记出版工作的神圣使命,时时处处为读者着想,规范行业行为,在出版业树立了一面严谨、精益求精的旗帜。王振铎——编辑学的创始人之一国内编辑学理论主流派——“编辑缔构论”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当代编辑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为河南大学教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等。

叶圣陶 (1894~1988)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钧,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1907年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1911年毕业后任10年小学教师。1914年开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在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还出版不少诗集、评论集和论著,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出版界的灵魂人物沈昌文去世,世间难有如此有趣先生!

出版社:三联出版社,商务印书社。知名作者:周国平畅销书;狼图腾

国内出色的编辑出版人

首推宋朝毕升啊,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出版业的革命者,是近代出版业的开山鼻祖啊!

口碑是相当不错的,因为引进的很多书籍都是备受大家好评的。

1 最明星的出版人有郭敬明 他的“最系列”《最小说》《最漫画》很畅销 是年轻读者很喜欢的品牌2 网络作家转型为出版人的路金波 现任万榕书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年致力于网络文学领域,现为榕树下总经理,并成为王朔、韩寒、安妮宝贝等国内知名作家的“大东家”,成为当今著名出版人3 诗人沈浩波转型出版人 创办创建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为民营书业之翘楚,在中国出版业享有盛誉。签约畅销书作家近60位:七堇年,萧鼎、当年明月、南派三叔、安意如、张悦然,朱德庸、麦家、毕飞宇、张承志,中医学家武国忠、曲黎敏教授,身心灵领域首席畅销作家张德芬女士,“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兔斯基”创造者王卯卯,职业经理人唐骏先生等重要财经人物也是磨铁图书财经图书的“专业供稿人”。 4 近代最出名最有学术水平最有出版道德的出版人是邹韬奋 他对后来的中国出版人起到模范榜样的作用

首推宋朝毕升啊,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出版业的革命者,是近代出版业的开山鼻祖啊!

国内外出色的编辑出版人和出版活动

叶圣陶,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教育家 》,《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

:《中华读书报》2003年4月23日头版头条刊登了《编辑出版专业面临就业市场考验》一文。文中指出,当前的中国出版业对编辑出版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几乎所有的业界人士都在表示“求贤若渴”。但是,当前国内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时却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出版社不爱要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文章提出,为什么“科班出身”的毕业生没有分享到做大了的“奶酪”,这样的尴尬究竟又该如何解决呢?这个问题值得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文章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在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师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当前我国编辑出版教育的一系列问题。2003年5月7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的部分学生在肖东发教授主持下,针对这一问题,在网络论坛上开展了一次热烈的讨论。参与讨论者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和有见地的观点,对于认识当前编辑出版教育的诸多问题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下面择要发表这次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出版业需要  怎样的人才  肖东发:首先要看我国当前的出版业是否需要人才。我想强调的是我国当前的出版业不是人才太多,而是亟需要高层次多方面的人才。例如懂得经营之道的管理人才,熟悉法律和外文的版权贸易人才,了解读者熟悉市场的策划宣传人才,了解海外出版业现状能开发华文出版业的人才,熟悉我国传统文化,能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弘扬到海外的优秀人才。如张元济、王云五、胡愈之、叶圣陶、邹韬奋等都是杰出的出版人,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的时代的确需要这样的人才,这给我们的教育和出版单位都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具体到国内的出版社、期刊社和音像、电子出版社,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呢?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回归线(真实姓名不详):我现在某出版社工作,很想跟肖老师和各位交流探讨。  出版社作为一个经营企业,可以说是多工种协同配合运营的整体,就每个环节层面上说,每个环节都有学可研,都需要专门人才,就整体层面上说,又需要宏观管理人才。  就出版社具体工作而言,不懂出版专业知识的人肯定做不好出版工作,可是只懂出版专业知识的人也肯定做不好出版工作。我这里只就编辑工作而言,编辑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最能体现编辑工作价值的一面,就是对选题的策划和文稿内容的加工。如果一个编辑对某一学科知识没有基本的了解、对学科的发展脉搏不能有所把握,那这个编辑很难策划出到位的选题,即使只是做文字编辑,也无法判断出书稿的优劣和提出具体的加工意见。编辑加工工作,不应只是限于一般技术层面,如标点、错别字的订正、版式等,更重要的是订正内容的纰漏。  殷明慧:不知出版人才是否能大概划分为管理方面的和业务方面两种?这两种人需要的知识是不同的。前者是要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后者需要搞编辑加工,注意的是内容校对、版式设计等微观问题。  杨 虎:恐怕没有必要分得那么细吧,现在的从业者应该有业务“一条龙”的能力,而不是仅仅熟悉出版业的某一个环节。那种懂市场而不懂业务,或者懂业务而不了解市场的人,都不可能做好出版工作。所以,从业者都应该成为出版行业的通才。  周 娟:我感觉出版业很需要杂家和通才,因为要出版的东西是不确定的,覆盖多个领域。从业者不仅要了解出版物的内容(这就包罗万象了),还要讲究经营之道,熟悉市场。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也就决定了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肖东发:以前我曾组织同学围绕“新时期中国出版人应具备的素质”这个话题进行过讨论,大家从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经营管理能力、学术修养、知识视野等各方面对出版人的素质提出了不同看法。从理论上讲,新时期对出版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说来,就是特别需要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出版单位招聘人才几乎众口一词地说:“我们更愿意选择有某一学科背景知识的毕业生,而不是纯编辑出版专业出身的人才,当然优秀的人才例外。”这就是客观现实,我们只能正视用人单位的这一要求,想办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出版的复合型人才。  二、当前的编辑出版教育  应该怎么办  肖东发:现在国内编辑出版专业教学点已近40家,数量十分可观。但业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思路:一种观点认为,学科点办得太多,发展太快,应该控制规模,限制招生人数;另一种观点认为,要拓展学科领域,搞“大出版”“大编辑”,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适用于图书、报纸、期刊、广播、影视、音像、电子和网络传播各个传媒系统,拓宽就业市场,不愁学生无用武之地。  在教育模式上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强调通才教育,认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是当今世界大学教育的潮流;另一个思路是强调特色化、专业化,他们认为人不能成为全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是有分工的。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都有一定道理。就学生而言,应鼓励他们兼修其他专业课程,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又要学有专长,成为复合型人才,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编辑出版专业的独立性  丁 佳:既然编辑出版学的发展壮大是大势所趋,那么就需要认真考虑这门专业  究竟要办成什么样子。  我想借电影的例子做个比较。电影诞生之初,大致走了两条路:商业化操作和依附文学。一些人不齿于商业制作,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书商攒书;一些人高喊电影也是一门艺术,但他们总爱说电影是综合艺术,似乎把文学、美术、音乐、摄影、舞台艺术等糅合起来就是电影,糅的越多越好。而这样做的结果恰恰使电影失去独立性,迟迟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庆幸的是那些可以名垂电影史的大师们终于从种种艺术中解放出来,拍摄纯粹的电影,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编辑学是否也有类似特点?当编辑需要具备各种学科的知识,但编辑学如果作为  独立的学科来发展的话,必须找到它本身作为学科存在的特质,像历史上人类学  、社会学等学科的诞生成长一样。  曹晓明:出版产业有一套自己运行的机制、规律,这些正是出版人应该掌握而其他专业的人不具备的,我们对出版人才的教育也应建立一套适应出版实践的体系来。比如,在学习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要逐渐将其发展成为出版领域的应用学科,强调这些学科在出版业的实用性。当然,这些知识的提炼、知识体系的建立不可一蹴而就,还要面临我国目前兼具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实践经验的人才不足的问题,谁来做这样的事业,谁有能力做这样的事业,都是培养我国出版人才要解决的问题。  “有所专长的通才”教育  陈 喆:关于编辑出版教学的重点,确实存在一个专还是通的选择问题,但时代对于编辑出版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需要“专”,也需要“通”。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相关院校授课的重点各有不同,但恰恰形成了互补,这样的形势,既有利于用人单位有目的地选择人才,也有利于毕业生择业的供求相对平衡。但是编辑出版人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自然还是“有所专长的通才”。  李 萌:在人才培养中,应该注意博与精的结合。对我们专业的同学而言,在了解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对其他的知识面做一个扩展,但是我觉得要求我们通晓各个学科的知识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较为感兴趣的一个相关专业进行深入学习,或许会对我们的学习有帮助作用。  蓝艳玲:出版业的产品是出版物,出版物是具有科学文化属性的特殊产品,出版业是具有浓厚文化意蕴和文化教育功能的产业。这就决定出版人一定要具有很高的知识素养和人文意识。现在的问题是具有知识素质和人文意识的人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技能太弱,即使看了有关方面的书,到了实践还是不行,而真正懂经营的人又对编辑出版业务不甚了了。所以还是主张通才教育——人文与商业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雷向晴:我比较认同以“大编辑”“大出版”的理念为指导拓展我们的学科建设。出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行业,在当代信息社会里,出版业是繁荣发展的大众传媒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优势在于为互相之间密切关联的各种传播媒介提供内容,也就是经过加工的信息。因此我认为,我们专业一个值得考虑的切入点,应当是提高我们处理信息、管理信息的能力。   办学方式与效果感言  罗 康:我认为北大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思路就值得总结。就我们2000级和1999级来说,一年级和二年级作为文科实验班,学习文史哲基础课,三四年级学习编辑出版专业课。之前的基础课虽然学得比较浅,但是我认为还是很有好处的,接触的东西很广,眼界也开阔了很多,而且文史哲对于一个编辑来说是基本功,学了这些基本知识给我们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此后的专业课虽然很多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也颇有收获。只要认真地修好每一门课程,对自己的学科思维的培养还是很有好处的。  赵 晨:反思一下我们前两年跟着文科实验班上课,确实学了很多东西,有其可取的一面。但是文史哲什么都学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很浅,毕竟个人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门门精通。关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我比较倾向于这样一种模式,即学生大一入学先在其他院系如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英语系等学习,两年以后再回到院里学习专业知识,毕业时拿两个学位。这样做可能学习会辛苦点,但大学四年过得充实其实是每个学生的希望,而且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以后,大家在学习中会有自己的侧重点,不至于像直接接触专业时那么懵懂,自己学习也有了针对性,毕业后也可以避免缺乏其他专业背景知识的劣势。  罗 康:虽然整体情况还不错,但是现在的课程好像还不是很充实,还需要改进。好些专业基础课,我学完后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知识上还是有很多空缺。比如出版史,一个学期的时间要讲那么多的知识,我觉得有点紧,是不是可以考虑开设一些专题研究方面的课程,比如断代出版史等,然后就是工具书。我认为对一个编辑来说查找资料,学会运用传统和现代工具书都非常重要,上肖老师的课的时候学到了好多东西,但是我觉得因为时间的限制还有很多没有接触到。自己有过写论文查资料的经验,我认为自己在检索利用文献资料方面的能力还是很不足的。  罗 康:以前出版案例等课尝试过邀请出版界人来讲课,这种形式我认为是很好的。现在出版经营管理的课也还在做。我考虑是否可以跟出版界的人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定期邀请他们过来讲课而不是随机性的,在话题的设置上也要有安排,这样大家可以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也会比较方便。想起2002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时候就有很多专题讲座,包括国外出版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的讲座,我们专业也可以考虑开这样的讲座和沙龙,总之有一个辩难和讨论的气氛,对专业课的学习肯定大有好处!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赵 晨:对于编辑出版这个学科来说,除了理论的研究以外,实践也非常重要。我老觉得我们平常的讨论由于缺乏实践,不仅像纸上谈兵而且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实际是什么样子的。有一句话我很赞同,即“理论都是实用的”,对于实践性这么强的一门学科而言,如果我们讨论的理论对于实践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那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性了。  肖东发:几位同学的观点都涉及到编辑出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我一直都坚持理论要与实践结合的做法。从办学者角度来说,我认为,编辑出版教育应该与出版产业互相支持,紧密配合,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利用出版单位的人才资源和基地优势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事实上,现在学界和业界在这一方面都有很多举措,如我们专业与北大出版社,武汉大学与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就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单位为学生实习提供基地和指导,社长、总编与教师一道讲课,为培养出版人才做出实际贡献。这种做法是很值得提倡的。  杨 虎:编辑出版行业的实践性是很强的,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联合业界人士办学以外,教师给同学提供较多的参观机会也很有必要,参观对象包括优秀出版社、国际图书博览会、书市、书店,等等。还有必要引导学生参与一些业界和学界重要的学术研讨会,让学生了解前沿的学术课题,并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出版业的感性认识,也能激发他们进行理论研究和参与实践锻炼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同时,多参加与编辑出版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有些同学在本科阶段就到出版社、期刊社和报社兼职,从校稿、组稿等基本工作做起,慢慢也就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有些同学还参与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活动,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一方面说明同学们的能力并不差,潜力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5.增列博士、硕士点,提升专业教育层次  肖东发:出版业十分需要高层次人才,这一点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坚持除了本科教育以外,还应该在有条件的院校里增列编辑出版学博士、硕士点,以提高专业教育层次,健全专业教育体系。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以致增列编辑学博士、硕士点困难重重。虽然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已经培养了10届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已有十多篇以编辑出版课题为研究方向的博士论文获得通过,但总感到“名不正言不顺”。这些以编辑出版为研究方向的硕士或博士,大多是在相关专业下以“挂靠”形式培养出来的,很多人将这一现象无奈地比喻为“借鸡孵蛋”。  回归线(真实姓名不详):我首先承认编辑有学、出版有学,在高校设立博士、硕士点非常有必要,而且只有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高校在培养方向上就应明确为出版培养哪一层面的人才。在校的学生应选读第二、第三学位,并不一定都要读到硕士或博士;正在从事出版工作的,也应不断充实自己的出版专业知识,学校和出版社如果能有一个良性的互动渠道是最好的。从整个学科的发展和产业的发展后劲来说,我觉得应扩大对博士、硕士高层次人  才的培养。

纽约时报 范安达

帮你找到中国近代报纸的产生背景和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3、报房京报从崇祯末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国唐朝出现的古代报纸是有史料为证的,约发行于88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提供了研究古代报纸的第一个原始材料。 5、宋朝从宋真宗咸平二年起开始实行定本制度。 6、“小报”在北宋末年再现,盛行于南宋,当时被称为“新闻”。 7、中国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则消息是关于“月食”的,刊载于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该报创刊于1815年8月5日,主编是米怜,地点是马六甲。 8、第一个打入中国本土创办中文近代报刊的西方传教士是郭士立,1833年8月,他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4年,该报上刊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篇论述西方近代报纸的专文。 9、1838-1840年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编译外报,这些材料后人称之为“澳门新闻纸”。 10、1822年9月在澳门创办的葡文《蜜蜂华报》,被认为是我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11、英文《字林西报》是1864年在上海创刊,其前身是1850年创刊的《北华捷报》,拥有人是字林洋行。1882年,字林洋行又创办中文报纸《字林沪报》,1897年,该报创办附张《消闲报》,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声。 12、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是1857年11月在香港出版的《香港船头货价纸》。 13、1872年,路透社首先在上海设立远东分社,成为第一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通讯社。 14、中国第一份政论报纸是创刊于1872年2月4日的《循环日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王韬。 15、《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美查。我国最早的白活报是申报馆于1876年创刊的《民报》 16、在北京出版的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万国公报》。戊戍变法时期影响最大的改良派报纸是《时务报》,报刊宣传家是梁启超,“时务体”就是以他的政论文章为代表。戊戍政变后,改良派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宣传阵地是1898年在日本横滨创刊的《清议报》,由梁启超主持编务。戊戍政变后,得以继续出版的维新派报刊是《知新报》(澳门)。 17、太平天国设立的“刷书衙”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队伍所办的第一个出版宣传机关。 18、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阐述他的报刊思想的第一篇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首次提出了“耳目喉舌”论。 19、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中国第一份妇女报是《女学报》,是上海女学会的会刊。 20、维新时期重要思想家严复的重要译文《天演论》和《群学肄言》(部分)最初发表在《国闻汇编》 21、1911年7月,《大江报》发表了两篇著名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和《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作者是詹大悲。 22、《苏报》易帜后,开设了“学界风潮”专栏,集中报道学生革命团体活动的消息。 23、兴中会办的第一份正式机关报是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第一任社长是陈少白。 24、黄远生的采访四能是: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25、1872年外国传教士在北京创办了中文月刊《中西见闻录》。 26、于右任的笔名有骚心,大风,神州州主等。所谓“竖三民”是指他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 27、香港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两家英文报纸是《德臣报》和 28、同盟会在海外创办的最重要的机关报是在东京出版的《民报》,首任主编是胡汉民,后由章太炎主编,与在横滨出版的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展开关于革命与改良问题的大论战。 29、中国在清代末年才开始有专门的新闻出版法《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1906年)和《大清报律》(1908年,第一部新闻法) 30、我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美国人奥斯邦于1923年1月在上海建立起来的。国人自办电台最早的是1926年的哈尔滨电台。 31、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教会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其原名为《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于1868年创刊。 32、五四时期著名刊物《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最初即发表在《新青年》上。李大钊把他轮值主编的第六卷第五号《新青年》编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他自己的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上发表陈独秀写的《谈政治》一文,并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这表明它的改组基本完成,由启蒙报刊转变为无产阶级报刊。为及时进行政治宣传鼓动,《新青年》同时创办了小型政治报纸《每周评论》,1918年-1919年在北京出版,宣传了新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参加该报编辑的三位文化名人是陈独秀、李大钊和周作人。 33、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第一任主编是蔡和森。第一个党的日报是《热血日报》,主编是瞿秋白。《热血日报》办有副刊《呼声》,刊载评论、通讯和文艺作品。 34、由周恩来领导组建的延安新闻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试验播音,呼号XNCR,1945年9月5日正式播音。 35、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办的“红中社”,1937年1月改为现名,1939年初,与《新中华报》分开而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第一任社长是向仲华。 36、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共产党的《译报》停刊后的第二年,改名为《每日译报》出版,以英商的名义发行,此类报纸被称不“洋旗报”。 37、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第一份机关报是《先驱》。1923年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该报23年10月创刊,第一任主编为恽代英。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上常用的笔名有但一、天逸、稚宜等。《青年实话》是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创刊于1931年7月,在动员苏区青年投身革命方面做出了贡献。 38、胡政之是采访巴黎和会的惟一中国记者。 39、《大公报》最早由英敛之于1902年在天津创刊。1926年9月,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以新记公司的名义复刊出版了《大公报》。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时,曾声称“四不”,指的是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以后成为《大公报》的社训。 40、《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戈公振,该书出版于1927年。 41、1945年11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在沈阳创刊。 42、1926年被奉系军阀杀害的两位著名新闻工作者是邵飘萍和林白水。 43、1947年,在解放区新闻战线开展了一场反“客里空”运动,打击了新闻报道中虚夸不实的报道作风,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44、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了《新青年》月刊和《共产党》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党进行思想和理论准备。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主编是李达。 45、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成立于1932年3月20日。 46、毛泽东1919年7月曾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篇连载的大文章,题为《民众的大联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名义主办的《政治周报》于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刊。毛泽东主编,编辑了前四期,写了《政治周报发刊理由》等文章,以子任的笔名为《政治周报》的“反攻”专栏写了一系列的犀利杂文。 47、邓小平1933年5月曾主编《红星报》 48、《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社长是潘梓年。抗战时期,周恩来曾兼任《新华日报》的董事长。1945年11月和1946年4月,《新华日报》曾先后发表《与大公报论国是》和《可耻的大公报社论》两篇文章,与《大公报》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49、复旦大学新闻系于1929年正式组建,首任系主任是谢六逸。 50、长征中,红一军团的《战士报》曾详细报道红军抢渡大渡河的事迹。 51、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创办了公开机关报《解放》。 5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进步新闻工作者曾开展拒检运动。 53、1948年,毛泽东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发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党的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重要文献。 54、陕甘宁边区面向群众的报纸是1940年创办的《边区群众报》。 55、1918年10月,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蔡元培的倡导下成立。 56、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两个报纸合并,改成大型的《解放日报》。1941年5月,中共中央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正式创刊,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第一任主编是杨松。该报于1942年改版,进一步加强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总结无产阶级党报经验的文章,其中1943年9月1日发表陆定一写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运用于新闻学研究。 57、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的社长、总编是邓拓。1950年到58年,他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8、拒检运动中,国统区第一本拒检出版的书籍是《延安归来》,作者黄炎培。 59、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倡导集纳批判,目的是批判反动新闻事业,建立代表大众利益的新闻事业。 60、1948年6月,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 61、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以写作新闻通讯著称,他曾反对孙中山,但对袁世凯某些专制和卖国行为表示不满,1915年12月27日在美国遭暗杀。其著作后人编成四册。 62、旧中国报业家史良才,曾任《时报》主笔,1912年10月接办《申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倾向抗日,革新《申报》,1934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63、五四运动时,周恩来在天津学习时,主编革命报纸《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他组织革命团体,1920年1月创办《觉悟》革命刊物。 64、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自撰的第一部论述新闻采访学的著作,于1923年出版。 65、1931年,在中央苏区创办的《红星报》,由邓小平、陆定一先后担任主编。《红星报》在长征中继续出版。 66、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主编出版《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大众生活》周刊等报刊,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在读者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67、解放前,《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曾在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发表了大量的旅行游记,后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 68、五四前后,我国报纸著名的四大副刊是《觉悟》、《京报副刊》、《晨报副镌》和《学灯》。其中上海的两大报纸副刊是指《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其余两刊则在北京出版。 69、成舍我所办的《立报》之所以能创当时报纸发行的最高记录,是因为它具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众化”。 70、著有《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本通讯集的范长江,在采写这些通讯时是《大公报》的记者。 71、徐宝璜所撰的《新闻学大意》,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国内出色的编辑出版人和活动

1、纪希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曾任晋绥边区《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和新华通讯社雁门分社编辑、驻成都办事处主任,《人民日报》西南记者站负责记者,新华社四川分社第一社长,《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1983年参加创办《中国老年》杂志,任总编辑。擅长写新闻通讯、报告文学。著有《战斗的青春》、《时代的足迹》等。2、彭迪国际新闻记者、国际问题评论员。长期在新华通讯社工作,历任英文翻译、国际部编辑、国外分社记者、分社社长、新华社编委会委员和副总编辑。从事新闻记者工作近40年,发表了大量国际新闻、通讯和评论。1979~1984年在美国所写作品已辑为《彭迪国际评论选》出版。所写评论文章尖锐泼辣,逻辑严密,独具风格,在国内外读者中有一定影响。3、陈柏生陈柏生,女,安徽安庆人,1926年出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赴晋察冀解放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采访开国大典的人民日报记者之一。4、黄钢我国著名报告文学家,政论家,杰出的党的新闻工作者。建国初期,在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工作。1963年调到《人民日报》任国际部评论员。这时期写了大量的文艺性政论。结集成《亚洲的新纪元》、《伟大的变化》、《这就是美国的缩影》(与人合著)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黄钢作为发起人之一创建了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担任常务会长,1984年组建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出任理事长。5、李峰李峰,男,新华社资深记者。新华社资深记者,20世纪50年代初就被新闻界和社会上广大读者所关注。北大和复旦等高校把他当时写的《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了》等新闻特写,列为新闻系的参考教材,认为它在新闻写作上有新的突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当代十大名记者

1、范长江四川内江人,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他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2、穆青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3、王克勤1964年11月生,甘肃省永登县人。是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美国著名揭黑记者)  、“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曾任《中国经济时报》调查部主任、《经济观察报》总编助理、《西部发展报》总编辑、《权衡新青年》杂志总编辑 ,兼任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汕头大学新闻学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曾担任经济时报社党委委员,2007年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租车改革调研组成员,向中央政府提交多份研究报告。4、闾丘露薇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1999年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美国华盛顿现场报道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并成为全球首位进入阿富汗腹地喀布尔采访的华人女记者。2002年,成为惟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5、冉雄飞1996年7月毕业于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足球专业。1997年应聘于人民体育出版社《世界体育周报》做专职体育记者。1998年5月受聘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足球之夜》栏目组专门从事足球报道。2002年9月加入《体坛周报》。目前还在新传体育做解说顾问。扩展资料记者主要分类:新闻记者按工作性质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记者;按报道内容分为政治记者、军事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体育记者等;按地区分为本地记者、驻外记者、特派记者等。新闻机构为了专题采访报道或专门地区、部门的采访报道,还聘请编制以外的特约记者。中国新闻记者的职务序列,分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4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长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穆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克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闾丘露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冉雄飞

:《中华读书报》2003年4月23日头版头条刊登了《编辑出版专业面临就业市场考验》一文。文中指出,当前的中国出版业对编辑出版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几乎所有的业界人士都在表示“求贤若渴”。但是,当前国内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时却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出版社不爱要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文章提出,为什么“科班出身”的毕业生没有分享到做大了的“奶酪”,这样的尴尬究竟又该如何解决呢?这个问题值得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文章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在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师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当前我国编辑出版教育的一系列问题。2003年5月7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的部分学生在肖东发教授主持下,针对这一问题,在网络论坛上开展了一次热烈的讨论。参与讨论者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和有见地的观点,对于认识当前编辑出版教育的诸多问题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下面择要发表这次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出版业需要  怎样的人才  肖东发:首先要看我国当前的出版业是否需要人才。我想强调的是我国当前的出版业不是人才太多,而是亟需要高层次多方面的人才。例如懂得经营之道的管理人才,熟悉法律和外文的版权贸易人才,了解读者熟悉市场的策划宣传人才,了解海外出版业现状能开发华文出版业的人才,熟悉我国传统文化,能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弘扬到海外的优秀人才。如张元济、王云五、胡愈之、叶圣陶、邹韬奋等都是杰出的出版人,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的时代的确需要这样的人才,这给我们的教育和出版单位都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具体到国内的出版社、期刊社和音像、电子出版社,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呢?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回归线(真实姓名不详):我现在某出版社工作,很想跟肖老师和各位交流探讨。  出版社作为一个经营企业,可以说是多工种协同配合运营的整体,就每个环节层面上说,每个环节都有学可研,都需要专门人才,就整体层面上说,又需要宏观管理人才。  就出版社具体工作而言,不懂出版专业知识的人肯定做不好出版工作,可是只懂出版专业知识的人也肯定做不好出版工作。我这里只就编辑工作而言,编辑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最能体现编辑工作价值的一面,就是对选题的策划和文稿内容的加工。如果一个编辑对某一学科知识没有基本的了解、对学科的发展脉搏不能有所把握,那这个编辑很难策划出到位的选题,即使只是做文字编辑,也无法判断出书稿的优劣和提出具体的加工意见。编辑加工工作,不应只是限于一般技术层面,如标点、错别字的订正、版式等,更重要的是订正内容的纰漏。  殷明慧:不知出版人才是否能大概划分为管理方面的和业务方面两种?这两种人需要的知识是不同的。前者是要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后者需要搞编辑加工,注意的是内容校对、版式设计等微观问题。  杨 虎:恐怕没有必要分得那么细吧,现在的从业者应该有业务“一条龙”的能力,而不是仅仅熟悉出版业的某一个环节。那种懂市场而不懂业务,或者懂业务而不了解市场的人,都不可能做好出版工作。所以,从业者都应该成为出版行业的通才。  周 娟:我感觉出版业很需要杂家和通才,因为要出版的东西是不确定的,覆盖多个领域。从业者不仅要了解出版物的内容(这就包罗万象了),还要讲究经营之道,熟悉市场。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也就决定了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肖东发:以前我曾组织同学围绕“新时期中国出版人应具备的素质”这个话题进行过讨论,大家从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经营管理能力、学术修养、知识视野等各方面对出版人的素质提出了不同看法。从理论上讲,新时期对出版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说来,就是特别需要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出版单位招聘人才几乎众口一词地说:“我们更愿意选择有某一学科背景知识的毕业生,而不是纯编辑出版专业出身的人才,当然优秀的人才例外。”这就是客观现实,我们只能正视用人单位的这一要求,想办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出版的复合型人才。  二、当前的编辑出版教育  应该怎么办  肖东发:现在国内编辑出版专业教学点已近40家,数量十分可观。但业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思路:一种观点认为,学科点办得太多,发展太快,应该控制规模,限制招生人数;另一种观点认为,要拓展学科领域,搞“大出版”“大编辑”,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适用于图书、报纸、期刊、广播、影视、音像、电子和网络传播各个传媒系统,拓宽就业市场,不愁学生无用武之地。  在教育模式上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强调通才教育,认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是当今世界大学教育的潮流;另一个思路是强调特色化、专业化,他们认为人不能成为全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是有分工的。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都有一定道理。就学生而言,应鼓励他们兼修其他专业课程,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又要学有专长,成为复合型人才,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编辑出版专业的独立性  丁 佳:既然编辑出版学的发展壮大是大势所趋,那么就需要认真考虑这门专业  究竟要办成什么样子。  我想借电影的例子做个比较。电影诞生之初,大致走了两条路:商业化操作和依附文学。一些人不齿于商业制作,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书商攒书;一些人高喊电影也是一门艺术,但他们总爱说电影是综合艺术,似乎把文学、美术、音乐、摄影、舞台艺术等糅合起来就是电影,糅的越多越好。而这样做的结果恰恰使电影失去独立性,迟迟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庆幸的是那些可以名垂电影史的大师们终于从种种艺术中解放出来,拍摄纯粹的电影,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编辑学是否也有类似特点?当编辑需要具备各种学科的知识,但编辑学如果作为  独立的学科来发展的话,必须找到它本身作为学科存在的特质,像历史上人类学  、社会学等学科的诞生成长一样。  曹晓明:出版产业有一套自己运行的机制、规律,这些正是出版人应该掌握而其他专业的人不具备的,我们对出版人才的教育也应建立一套适应出版实践的体系来。比如,在学习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要逐渐将其发展成为出版领域的应用学科,强调这些学科在出版业的实用性。当然,这些知识的提炼、知识体系的建立不可一蹴而就,还要面临我国目前兼具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实践经验的人才不足的问题,谁来做这样的事业,谁有能力做这样的事业,都是培养我国出版人才要解决的问题。  “有所专长的通才”教育  陈 喆:关于编辑出版教学的重点,确实存在一个专还是通的选择问题,但时代对于编辑出版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需要“专”,也需要“通”。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相关院校授课的重点各有不同,但恰恰形成了互补,这样的形势,既有利于用人单位有目的地选择人才,也有利于毕业生择业的供求相对平衡。但是编辑出版人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自然还是“有所专长的通才”。  李 萌:在人才培养中,应该注意博与精的结合。对我们专业的同学而言,在了解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对其他的知识面做一个扩展,但是我觉得要求我们通晓各个学科的知识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较为感兴趣的一个相关专业进行深入学习,或许会对我们的学习有帮助作用。  蓝艳玲:出版业的产品是出版物,出版物是具有科学文化属性的特殊产品,出版业是具有浓厚文化意蕴和文化教育功能的产业。这就决定出版人一定要具有很高的知识素养和人文意识。现在的问题是具有知识素质和人文意识的人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技能太弱,即使看了有关方面的书,到了实践还是不行,而真正懂经营的人又对编辑出版业务不甚了了。所以还是主张通才教育——人文与商业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雷向晴:我比较认同以“大编辑”“大出版”的理念为指导拓展我们的学科建设。出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行业,在当代信息社会里,出版业是繁荣发展的大众传媒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优势在于为互相之间密切关联的各种传播媒介提供内容,也就是经过加工的信息。因此我认为,我们专业一个值得考虑的切入点,应当是提高我们处理信息、管理信息的能力。   办学方式与效果感言  罗 康:我认为北大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思路就值得总结。就我们2000级和1999级来说,一年级和二年级作为文科实验班,学习文史哲基础课,三四年级学习编辑出版专业课。之前的基础课虽然学得比较浅,但是我认为还是很有好处的,接触的东西很广,眼界也开阔了很多,而且文史哲对于一个编辑来说是基本功,学了这些基本知识给我们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此后的专业课虽然很多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也颇有收获。只要认真地修好每一门课程,对自己的学科思维的培养还是很有好处的。  赵 晨:反思一下我们前两年跟着文科实验班上课,确实学了很多东西,有其可取的一面。但是文史哲什么都学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很浅,毕竟个人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门门精通。关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我比较倾向于这样一种模式,即学生大一入学先在其他院系如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英语系等学习,两年以后再回到院里学习专业知识,毕业时拿两个学位。这样做可能学习会辛苦点,但大学四年过得充实其实是每个学生的希望,而且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以后,大家在学习中会有自己的侧重点,不至于像直接接触专业时那么懵懂,自己学习也有了针对性,毕业后也可以避免缺乏其他专业背景知识的劣势。  罗 康:虽然整体情况还不错,但是现在的课程好像还不是很充实,还需要改进。好些专业基础课,我学完后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知识上还是有很多空缺。比如出版史,一个学期的时间要讲那么多的知识,我觉得有点紧,是不是可以考虑开设一些专题研究方面的课程,比如断代出版史等,然后就是工具书。我认为对一个编辑来说查找资料,学会运用传统和现代工具书都非常重要,上肖老师的课的时候学到了好多东西,但是我觉得因为时间的限制还有很多没有接触到。自己有过写论文查资料的经验,我认为自己在检索利用文献资料方面的能力还是很不足的。  罗 康:以前出版案例等课尝试过邀请出版界人来讲课,这种形式我认为是很好的。现在出版经营管理的课也还在做。我考虑是否可以跟出版界的人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定期邀请他们过来讲课而不是随机性的,在话题的设置上也要有安排,这样大家可以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也会比较方便。想起2002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时候就有很多专题讲座,包括国外出版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的讲座,我们专业也可以考虑开这样的讲座和沙龙,总之有一个辩难和讨论的气氛,对专业课的学习肯定大有好处!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赵 晨:对于编辑出版这个学科来说,除了理论的研究以外,实践也非常重要。我老觉得我们平常的讨论由于缺乏实践,不仅像纸上谈兵而且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实际是什么样子的。有一句话我很赞同,即“理论都是实用的”,对于实践性这么强的一门学科而言,如果我们讨论的理论对于实践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那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性了。  肖东发:几位同学的观点都涉及到编辑出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我一直都坚持理论要与实践结合的做法。从办学者角度来说,我认为,编辑出版教育应该与出版产业互相支持,紧密配合,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利用出版单位的人才资源和基地优势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事实上,现在学界和业界在这一方面都有很多举措,如我们专业与北大出版社,武汉大学与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就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单位为学生实习提供基地和指导,社长、总编与教师一道讲课,为培养出版人才做出实际贡献。这种做法是很值得提倡的。  杨 虎:编辑出版行业的实践性是很强的,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联合业界人士办学以外,教师给同学提供较多的参观机会也很有必要,参观对象包括优秀出版社、国际图书博览会、书市、书店,等等。还有必要引导学生参与一些业界和学界重要的学术研讨会,让学生了解前沿的学术课题,并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出版业的感性认识,也能激发他们进行理论研究和参与实践锻炼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同时,多参加与编辑出版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有些同学在本科阶段就到出版社、期刊社和报社兼职,从校稿、组稿等基本工作做起,慢慢也就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有些同学还参与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活动,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一方面说明同学们的能力并不差,潜力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5.增列博士、硕士点,提升专业教育层次  肖东发:出版业十分需要高层次人才,这一点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坚持除了本科教育以外,还应该在有条件的院校里增列编辑出版学博士、硕士点,以提高专业教育层次,健全专业教育体系。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以致增列编辑学博士、硕士点困难重重。虽然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已经培养了10届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已有十多篇以编辑出版课题为研究方向的博士论文获得通过,但总感到“名不正言不顺”。这些以编辑出版为研究方向的硕士或博士,大多是在相关专业下以“挂靠”形式培养出来的,很多人将这一现象无奈地比喻为“借鸡孵蛋”。  回归线(真实姓名不详):我首先承认编辑有学、出版有学,在高校设立博士、硕士点非常有必要,而且只有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高校在培养方向上就应明确为出版培养哪一层面的人才。在校的学生应选读第二、第三学位,并不一定都要读到硕士或博士;正在从事出版工作的,也应不断充实自己的出版专业知识,学校和出版社如果能有一个良性的互动渠道是最好的。从整个学科的发展和产业的发展后劲来说,我觉得应扩大对博士、硕士高层次人  才的培养。

穆青、李普、田流、李峰、阎吾等。1、穆青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穆青曾任新华社社长。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为我国新闻队伍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2、李普李普(1918年8月—2010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南湘乡(今属涟源);抗战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长沙县嵩北区委书记、《新华日报》记者、新华社鄂豫皖野战分社社长、中原总分社采访部主任等;解放战争期间,跟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新华社总社采访部副主任、特派记者、记者组副组长,中宣部宣传处副处长、中南局办公厅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73年回新华社工作,历任北京分社社长,核心小组成员、党组成员、副社长;1982年离休;2010年去世。3、田流田流,原名张丙蔚。直隶(今河北)完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1945年后,历任《晋察冀日报》记者,《人民日报》记者、农村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国内政治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国家计委政治工作组组长,中共中央工交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报告文学》杂志主编,兰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学会理事。擅长写通讯和报告文学。著有《田流散文特写集》、《生活在召唤》、《我这样做记者》等。4、李峰李峰,男,新华社资深记者。新华社资深记者,20世纪50年代初就被新闻界和社会上广大读者所关注。北大和复旦等高校把他当时写的《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了》等新闻特写,列为新闻系的参考教材,认为它在新闻写作上有新的突破。可李峰则说,他走运,是党和人民给了他不少没有想到的机遇。5、阎吾阎吾 (1921—1996)山东荣成市夏庄同家庄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伍参加八路军,入抗大一分校学习。1939年调鲁南抗大学习,1942年分配到山东省教育处编审科、省文协编审辑部,1946年调华东野战军新华社前线总分社。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干事,新华通讯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志愿军总分社前线记者,志愿军总分社记者组长、新华社海防前线分社社长、新华总社军事编辑组长、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第一副社长兼党委书记。阎吾一直从事军事记者工作,当时被称为“情景记者”、“武记者”。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的报道。采写有《强渡长江》、《战后凉山》等报道。有《阎吾情景新闻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的《中国十大名记者》、河南中州大学出版的《中国名记者著作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的《名记者传》均载文介绍了他的记者生涯。著有新闻作品集《雄风录》、《奇志集》、《阎吾战地情景新闻选》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穆青百度百科——李普百度百科——田流百度百科——李峰百度百科——阎吾

外国编辑出版史

1、2016南京大学1205Z1 出版学考研研究方向: 01 编辑出版理论02 出版物编辑03 出版物营销04 数字出版05 出版经济与管理06 外国出版07 编辑出版史2、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64 德语 或 265 法语 或 266 西班牙语③668 文献信息管理基础④987 编辑出版理论与实务 3、复试科目:1405 编辑出版专业综合考试 4、参考书目:《信息检索(多媒体)教程》沈固朝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文献学引论》张志强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现代出版学》张志强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出版专业基础(初级)》(2011年版)(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崇文书局,2011年版);《出版专业实务(初级)》(2011年版)(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崇文书局,2011年版)。

03编辑出版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方向

武大的编辑出版学是全国最牛的,比南大的师资力量雄厚,本人研究方向为数字出版方向,目前这方面研究比较火,主要还是看你个人的喜好啦~

  • 索引序列
  • 国内外出色的编辑出版人
  • 国内出色的编辑出版人
  • 国内外出色的编辑出版人和出版活动
  • 国内出色的编辑出版人和活动
  • 外国编辑出版史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