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奖结果查询

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奖结果查询

发布时间:

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奖结果查询

没听说过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所啊,应该是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吧,如果是,可以查证书编号,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所发证书均带全国统一CN编号,根据编号可上他们的官方网站进行自主验证,通过了,就没问题。

创新网”专门的证书查询通道查询即可。另外还可以给网站上面的邮箱投稿,也能获得证书的信息。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分三种:一是荣誉证书,比如教育学会系统先进个人,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供参考;二是论文获奖证书,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承认的,和教育部门的论文获奖证书一样;三是课题证书,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承认,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研课题一样有用。扩展资料:中国教育学会的相关要求规定:1、中国教育学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组织全国有志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2、中国教育学会会徽图案为圆形徽章,由学会英文缩写CSE演化的图形组成;徽标以蓝色为主色调,辅以白色。演化的图形为“打开的书册、充满生机的萌芽”。3、中国教育学会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属什么级别?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百属国家级证书,教育部门承认。1、中国教育学会(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缩写为CSE)成立于度1979年4月12日,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由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问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2、中国教育答学会是版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不是教育行政部门,所以其获奖证书在教师评职等活动中不予以承认。3、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今年发布的《关于新加坡私立教权育机构认证范围的公告》,越来越多新加坡私立教育机构颁发的文凭证书将获得中国教育部的认证。

网上有备案。

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奖结果

一、文章发表 文章名称 发表刊物 《“命题从平面到空间的推广”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数学教育研究》05年第5期 《按图索“绩”,出师有“表”》 《求学》05年第12期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 《名师领航高中解题方法规律技巧》 《数学问题教学中实验能力培养探究》 《数学教学研究》07年第1期 《数列应用问题选讲》 《时代学习报》第48期 《导数在函数单调性上的应用》 《学苑新报》07年第6期 《“生活化”视角下的函数教学》 《数学教学研究》08年第 1期 《让数学文化留住数学教学的根》 《中学数学研究》08年第5期 《例说反证法》 《时代学习报》第52期 二、文章获奖 序号 文章名称 得奖情况 获奖名称 组织单位 获奖时间 1 《浅谈利用数学新教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苏州市三等奖 苏州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分会 2005年1月 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认知策略教学的思考》 省“师陶杯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05年11月 3 《 新课程标准下“平面向量”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反思》 苏州市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苏州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分会 2005年12月 4 《能力源于基础 探究方能创新》 吴江市“我看江苏高考卷”三等奖 吴江市教育局 2006年12月 5 《函数教学:“数学化”与“再创造”》 第二届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 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组 2007年6月 6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学习“四步曲”》 省“师陶杯”三等奖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07年11月 7 《渗透文化教育 提高文化素养》 苏州市三等奖 苏州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分会 2008年1月 8 《高中数学课堂中增强练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07~08学年课题成果评比三等奖 吴江市教育局教科室 2008年10月 9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自主学习》 苏州市三等奖 苏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教学教学分会 2008年12月 10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苏州市二等奖江苏省二等奖 苏州市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 2010年10月2010年12月 1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促进德育效能最大化》 江苏省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学会 2010年11月 12 《高中数学课堂中增强练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苏州市一等奖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0年12月 三、课题研究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研究》副主持,经评审鉴定为良好并结题; 吴江市07~08学年课题《高中数学课堂中增强练习有效性策略研究》成果评比获吴江市三等奖; 吴江市08~09学年课题《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经评审鉴定为合格并结题;主持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高层次数学认知能力的实践研究》列为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主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微型探究学习的研究》列为吴江市第四批学年立项课题。

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幼儿论文获奖名单在省教育学会官网查询。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的话,作为他们学校来说的话,论文奖项是很多比较好的奖项。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设有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负责总会的日常事务与学术工作。另外专设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负责国际合作和交流事务。相关信息介绍:学前教育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和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并同时采取鼓励性学习的方式,为孩子创造快乐的环境,让孩子在轻松学习的过程中开发他身上的各种潜能。目前国内很多教育机构,已经开设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来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预备小学阶段”,其中比较好的就有巧问教育,他们针对“学前教育”开发了关于体能锻炼、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和社交能力培养的娱乐课程。

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奖结果公示

会员主要获奖情况(1999年至2006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金曾豪 《苍 狼》(长篇动物小说) 第四届金曾豪 《蓝调江南》(散文集) 第六届王一梅 《书本里的蚂蚁》(童话) 第五届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长篇童话) 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金曾豪 《鹤 唳》(长篇动物小说) 第五届国家图书奖金曾豪 《绝谷猞猁》(长篇动物小说) 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王一梅 《有爱心的小蓝鸟》(童话) 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王稼句 《扬州文化丛书》 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冰心文学奖金曾豪 《绝 招》(长篇儿童小说) 第十届冰心儿童图书奖金曾豪 《绝谷猞猁》(长篇动物小说) 第十二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孙骏毅、冯 斌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家庭报告》(报告文学) 第十二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长篇童话) 第十三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王一梅 《住在雨街的猫》(长篇童话) 第十四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王一梅 《蔷薇别墅的老鼠》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王一梅 《书本里的蚂蚁》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王一梅 《住在楼上的猫》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高巧林 《白 弟》(中篇小说) 第十五届冰心儿童图书奖高巧林 《长辫子老师》(儿童小说) 2002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马升嘉 《木瓜浜,童年的乐园》(散文) 2003年冰心儿童文学奖殷建红 《房子的记忆》(散文) 2003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殷建红 《回乡偶书》(散文) 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范小青 《生活的脚步未曾停》(散文) 第十三届冰心摄影文学奖吕锦华 《空谷佛音》(散文集) 中国散文学会首届冰心散文奖钱欣葆 《活泼可爱的快乐猪》(系列寓言集)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图书奖钱欣葆 《刺猬认错》(寓言)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黄霞君 《点亮心灯》(散文集) 第二届冰心散文奖优秀奖盛永明 《铺 床》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范小青 《百日阳光》(长篇小说) 第四届金曾豪 《苍 狼》(长篇动物小说) 第四届金曾豪 《鹤 唳》(长篇动物小说) 第五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陆文夫 《人 之 窝》(长篇小说) 首届范小青 《百日阳光》(长篇小说) 首届叶 弥 《成长如蜕》(中篇小说) 首届荆 歌 《惊愕奏鸣曲》(中篇小说) 首届荆 歌 《惊愕奏鸣曲》(中篇小说) 首届金曾豪 《青春口哨》(儿童文学) 首届杨守松 《生命如火》(报告文学) 首届吕锦华 《何时入梦》(散文) 首届范小青 《城市表情》(长篇小说) 第二届叶 弥 《天 鹅 绒》(短篇小说) 第二届金曾豪 《蓝调江南》(散文集) 第二届王一梅 《有爱心的小蓝鸟》(童话) 第二届王一梅 《书本里的蚂蚁》(童话) 第二届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童话) 第二届王一梅 《第十二只枯叶蝶》(童话) 第二届朱文颖 《水 姻 缘》(长篇小说) 第二届朱文颖 《浮 生》(短篇小说) 第二届车前子 《云头花朵》(散文) 第二届小 海 《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诗集) 第二届马升嘉 《想要的感觉》(儿童小说集) 第二届王 尧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评论》(系列论文) 第二届江苏报告文学奖杨守松 《生命九章》 1993~2003年度一等奖吴志峰、高 宗 《黄金大道》 1993~2003年度二等奖吕锦华 《森林女神》 1993~2003年度三等奖平燕曦、宋执群 《生命二十小时》 1993~2003年度三等奖汤 雄 《宋庆龄与她的三个女佣》 1993~2003年度三等奖秋 石 《两个倔强的灵魂》 1993~2003年度三等奖叶正亭 《茶人吴严》 1993~2003年度三等奖杨海国 《国宝周庄》 1993~2003年度三等奖江苏散文佳作评选陆文夫 《姑苏之恋》 2000~2001年度一等奖俞 明 《叛 逃 者》 2000~2001年度一等奖赵 践 《追忆昔日园林》 2000~2001年度一等奖亦 然 《叩访苏州》 2000~2001年度二等奖吴凤珍 《负暄搔背图》 2000~2001年度二等奖杨守松 《醉忆大别山》 2000~2001年度二等奖朱子南 《编一套“告密丛书”,如何?》 2000~2001年度佳作奖邱 载 《苏州的水》 2000~2001年度佳作奖陈 益 《幸福的计算法》 2000~2001年度佳作奖陈放虹 《九寨沟印象》 2000~2001年度佳作奖燕华君 《我的痛怎么形容》 2000~2001年度佳作奖燕华君 《单身日记》 2000~2001年度佳作奖其他奖项范小青 《干 部》(20集电视剧) 第二十三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范小青 《医 生》(短篇小说) 2001年《当代》短篇小说奖范小青 《我们的战斗生活像诗篇》 中国作协《小说选刊》2003~2006年度全国优秀小说奖杨守松 《黑发苏州》(散文) 2002年度全国报纸副刊金奖杨守松 《永生之恋》(报告文学)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征文奖杨守松 《水做的沙家浜》(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特等奖杨守松 《回忆田庄》(散文) “我心中的周庄”全球华人征文二等奖金曾豪 《田 阿 桐》(短篇评弹) 中国评弹艺术节优秀创作奖金曾豪 《铁琴铜剑楼》(中篇评弹) 江苏省曲艺节优秀创作奖金曾豪 《阿庆嫂的阳澄湖》(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三等奖王一梅 《抽屉里的小纸人》(童话) 第二届张天翼童话奖王一梅 《蔷薇别墅的老鼠》 第二十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纪银剑 《踏实的人》(报告文学) 中国作协首届“共和国的脊梁”报告文学二等奖车前子 《Big-character posters》(散文) 《人民文学》“泰山杯”散文一等奖秋 石 《中方总经理》(报告文学) 《人民文学》优秀报告文学奖戴 来 《茄 子》(短篇小说) 《人民文学》2003年度短篇奖凌鼎年 《了悟禅师》(小小说) 首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凌鼎年 《法 眼》(小小说) 全国微型小说2002年度评选一等奖凌鼎年 《天下第一桩》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第三届全国微型小说评选一等奖凌鼎年 《菖蒲之死》 天津作协与《天津文学》举办的“全国小小说精品征文”一等奖凌鼎年 《天 使 儿》(小说) 《人民文学》“爱与和平”征文优秀奖、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第四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凌鼎年 《笔 会》(短篇小说) 首届黄河口杯文学征文大赛散文三等奖(《中国作家》、《中华散文》、《诗刊》等联合举办)刘苗虎 《疯 猫 岛》(长篇科幻小说)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钱欣葆 《神枪手打猎》(寓言) 第三届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金骆驼”奖钱欣葆 《美丽的家园》(寓言) “安徒生杯”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二等奖荆 歌 《前 妻》(短篇小说) 《青春》、《芳草》、《作品》、《萌芽》“四小名旦”特别奖荆 歌 《绑 匪》(短篇小说) 2004年度《青海湖》文学奖(2005年6月颁奖)荆 歌 《重现的时光》(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一等奖汤 雄 《黑枭红颜》(长篇小说) 《今古传奇》长篇大奖汤 雄 《关键时刻》 华东六省市“梅陇杯”法制故事优秀奖丁晓原 《报告文学,作为知识分子的写作方式》 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王 尧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文学评论家奖范培松、金学智 《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 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科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朱文颖 《水 姻 缘》(长篇小说) 《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朱文颖 《人民文学》、《南方文坛》主办的“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中被评选为首届“年度青年作家”阿 坤 《岁月的印痕》(散文集) 中国文化出版社等六家单位举办的国际文学笔会“中山图书奖”张更前 《这也是一笔遗产》(散文) 第十六届华东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张更前 《不让受助者难堪》(随笔) 第十五届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林家治 《善思的时刻》(散文) 《中国作家》杂志征文二等奖林家治 《晶莹如玉,明净可鉴》(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征文优秀奖黄霞君 《感悟苍凉》(散文) 文学报“完美杯”征文二等奖缪 克 《野 地》(小说散文集) 长江文艺出版社、文学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05年首届“屈原杯”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缪 克 《花瓣的盛开》(小说) 长江文艺出版社、文学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05年首届“屈原杯”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老 铁 《爱情的瞬间移动和消逝》(组诗) “星星杯”爱情诗歌大奖赛优秀奖、“屈原杯”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黄劲松 《民 工》(组诗)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新浪网、人民文学等举办的首届鲲鹏文学奖优秀作品奖丁古萍 《心颗飞翔》(组诗) “白沙杯”——我心飞翔全国诗歌邀请展获奖丁古萍 《云山天水》(组诗) 《中国作家》北京“金秋之旅”笔会三等奖丁古萍 《追寻孔繁森》(诗歌) 山东聊城文联“纪念孔繁森殉职十周年”征文三等奖丁古萍 《苏州印象》(诗歌) 《中国作家》第二届“金秋之旅”征文二等奖徐 宁 《“小桥流水”惹谁了》(杂文) 第十五届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徐 宁 《刘统勋的失心疯》(杂文) 扬子晚报“共建和谐社会”杂文征文一等奖茅震宇 《“抠门”与“寒酸”》(杂文) 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三等奖茅震宇 《“寒酸”显精神》(杂文) 2004年度群众杂志好标题奖苏 梅 《喷火小雷龙》(长篇童话) 浙江省第二十一届优秀图书编辑奖袁成亮 《凌虚传》(人物传记) 中山图书奖(中国文化出版社、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小小说读者杂志社、金山杂志社、中山文学院等6家单位举办)龚 平 《万三蹄宴》 江苏省第三届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编剧奖叶 弥 《明 月 寺》(短篇小说) 中国作协《小说选刊》2003~2006年度全国优秀小说奖唐晓玲 《千古美谈卓克基》(散文) 人民日报“长征”征文二等奖万 芊 《李斯说了一句大实话》(小小说)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第四届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三等奖徐卓人 《如果你的文字让人敬畏》(散文) 《江南时报》创刊10周年征文一等奖叶正亭 《回眸周庄》(散文) “我心中的周庄”全球华人征文二等奖邵 忠 《桃李芬芳说师傅》 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二等奖孙荣昌 《南 酱 店》(散文) 江苏省企业报第七届散文大赛一等奖高巧林 《同 学 会》 《故事大王》千字故事征文暨2006年度优秀作品三等奖雨 林 《走进周庄》(诗歌) 《诗刊》全国同题诗大赛三等奖石海泉 《清流滋润的城市》(散文) 《中国作家》第二届“金秋之旅”征文三等奖葛 芳 《黄昏的迷醉》(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三等奖张寄寒 《陈逸飞与周庄》(散文) 《中国作家》第二届“金秋之旅”征文三等奖吴文华 《今生有缘》(散文) 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三等奖周泳逊 《呀,我失明的母亲》(散文) 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三等奖文学成就奖范小青 1999年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范小青 2004年苏州市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金曾豪 2003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金曾豪 2004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金曾豪 2004年苏州市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金曾豪 第四届苏州市文学艺术奖王一梅 2003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王一梅 2004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王一梅 第四届苏州市文学艺术奖朱文颖 2003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杨守松 2004年苏州市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金曾豪 《苍 狼》(长篇动物小说) 第四届金曾豪 《绝 招》(长篇儿童文学) 第四届吴恩培 《百年觅渡》(长篇小说) 第四届唐晓玲 《家 园》(长篇小说) 第四届吕锦华 《森林女神》(长篇报告文学) 第四届孙骏毅、冯 斌 、陈雪春、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家庭报告》 第四届卢 群、吕大安 《大地的脊梁》(长篇报告文学) 第四届朱伟杰、高巧林、张寄寒、费幸林、张惠英、万 芊、盛永明、竹 槿 《“半山”文学丛书》 第四届金曾豪 《鹤 唳》(长篇动物小说) 第五届吴恩培 《文化的争夺》 第五届秋 石 《两个倔强的灵魂》 第五届纪银剑 《没有车票的旅程》(散文集) 第五届陈 益 《我的先祖是蚩尤》(散文集) 第五届张苏宁 《绿 风 景》(长篇小说) 第五届陆 平 《渡 口》(长篇小说) 第五届范小青 《范小青中短篇小说集》 第五届杨守松 《淘 江 湖》(长篇小说) 第五届平燕曦、宋执群 《生命二十小时》(长篇报告文学) 第五届刘苗虎 《追踪变脸人》(长篇科幻小说) 第五届肖 静 《爱情无颜色》(长篇小说) 第五届姜广平 《重塑生命》(长篇报告文学) 第五届陆 泰 《弇山夜话》(散文集) 第五届金曾豪 《蓝调江南》(儿童散文集) 第七届范小青 《城市表情》(长篇小说) 第七届范培松、金学智 《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 第七届王一梅 《米粒校园童话系列》(童话) 第七届朱文颖 《戴女士与蓝》(长篇小说) 第七届马升嘉 《想要的感觉》(儿童小说集) 第七届徐卓人 《真山真水园中城》(风物集) 第七届吕锦华 《无价的君子兰》(报告文学集) 第七届奚旭初 《落叶无声》(长篇小说) 第七届荆 歌 《我们的爱情》(长篇小说) 第七届钦志新 《太 湖 魂》(长篇小说) 第七届老 铁 《等待或者穿越》(诗歌集) 第七届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是民间团体,非官方单位,所以其论文获奖证书是无效的。

知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中国龙,男,出生于1966年6月,江苏南通,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并于2001年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在1995年,由年轻的小学数学教师优秀班命名的江苏省一等奖; 1992年,1995年,1998年,三个江苏省“教海探索”空气“征文一等奖; 2000年由北京教育”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 2002年由北京市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将评估论文一等奖。先后被评为优秀中师毕业生,江苏省,江苏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近年来,经常在全国各地应邀观摩课,演讲,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的教学视频。有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江苏教育”,“北京教育”超过20以上的省一级报纸,编辑,主编20多本教学书出版300余篇。第一次参加“江苏,北京师范大学版”编写和实验指导工作。 唐山市,河北省,中共党员,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数学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骨干教师,“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中国社会有钱观看了男,出生于1967年4月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代表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河北省,先后荣获省,市小学数学教学大奖赛一等奖,“首届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观察的教训交换荣荣获二等奖在1993年和2000年全国小学数学课比赛荣获一等奖的“小学数学教科书战略”赢??得了2002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一等奖。近年来,全国各地被邀请做了百余节的经验教训超过60场比赛,记录的河北省教学材料研讨会的国家义务,中央电教馆特别部队的报告,人民教育出版社示范课的房屋部分。出版超过之一一百和第五十比的国家教育刊物,由多次在各级论文奖比赛,??写论文。近200辅导文章,对学生的阅读材料的数量,并参与编写各种教学辅导与两个十几本书的编辑。 刘锦堂女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教育系统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教师的典范。目前海淀中关村中心,四个校长也学区校长,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小组成员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版本开发准备的核心小组成员部的教育,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会教育小学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一职。 刘得无男,57岁的北京教育学院的两个主要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宣武支行。刘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研究,推动“在后面的”和“数学教数学,并逐步形成了”自然和休闲,而不是僵化的规范,“课堂教学风格。他有五次被评为北京市宣武区,高级教师,刘得鼯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宣武区教育委员会于1994年举行的称号,被授予“了一批学术带头人,近年来,在北京和全国许多城市和省份100多个公开课或讲座会议的刘,教师普遍反映,在他的课新颖,独特,和哲学。刘重视培训青年教师,他的弟子们锻炼成长为城市和区级优秀教师,教学干部或科研人员,包括刘Yange教师代表参加2001年全国课堂教学比赛在北京,许多获得一等奖。 潘晓明,男,1960年出生,中共党员,宝山区的上海小学校长,数学教学研究会在上海,中学高级教师目前的实验。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并连续三年命名“宝山区青年精英共产党中国上海市宝山区,区政府。小学的学生在数学课上自主研发的学习和研究,他的重点”。独立调查,学习专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的教师论坛“,他赢得了上海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观察一等奖;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论文奖竞赛,70余篇发表文章省级和市级刊物,还邀请到全国十多个省市的讲座。,1998年被命名为“宝山区第一小学的老师”,“泛晓明论文教训出版计划选举。 曹李培英,男,上海静安区教育教师,特级教师。执行董事,上海市教育学会学校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多年来,单独编制,或参加数学教学的准备已出版专着,教材,辅导书“计算教学小学数学教育”,“小学Jiaoshizhiyou数学卷”15,在一些教育出版社38的研究工作在数学教学中,共有超过一百万字的文章发表。参与这项研究的教育改革问题已被命名为第一次全国教育,由中国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协会选定的论文文件的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 爱华男,1966年出生,江苏金湖人,广东省特级教师,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其他。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深圳市福田区,深圳部研究员,教育数学教育研究中心研究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的多媒体教学。从教学,于1985年,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被邀请来观察该国的2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00场研讨会上课,示范课,并做讲座。已经三次获得全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的儿童图书和100多万字,准备在15,一等奖,编制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参考书120万字。规划小学数学专业网站 - 华博士小学数学热线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钱金铎,男,41岁,特级教师,浙江省舟山市小学数学教学和研究人员。教学超过20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省“教育先进工作者,舟山市”十佳“等荣誉称号。多年来,钱金铎老师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致力于在小学数学教学。八十年代,他指出,“学术思想的机械强调,学生的负担是不强,所以他开始了”愉快的经营活动集中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改革实验。六年汗水的丰硕成果。人均4分,优良率100%的毕业率。辅导学生参加奥数,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在最近几年中,他超过20次到省外去,开展学术交流和示范课,听课教师达数万人,有较高的知名度,内外全省。 朱肋瓶男,浙江省,杭州市,教师培训学校校长,班主任,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超过20年。主要成果:国家课程标准,开发核心小组成员,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组专家成员。几十教育研究论文,并赢得了一些科学和技术问题。 朱张德江,男,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系副主任,数学教学和研究人员。他担任了10多年的一线教师和校长,也作为主要服务。新世纪的第一任老师,嘉兴市,专业技术领导,嘉兴市,浙江省优秀教师。近年来,超过30的各项活动的各级公开课,赢得了嘉兴市的小学和中学,“高品质,名为一等奖,浙江省小学数学录像课的课堂教学效率高评比一等奖;遵守教省“教师校长论坛和新世纪的教训,第三次课程改革研讨会,评比活动;被邀请到现场观察课或讲座,并赢得了一致好评。 旭斌南第二实验小学在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著名特级教师,副校长。荣获江苏省高品质的小学数学课上命名为第一,荣获一等奖,小学数学观察类比赛,邀请观察年度会议在第五小学数学教训,去北京,浙江和上海, 20多个省市的公众教育,小学数学教师教育出版超过160发表的文章在省级以上的超过100倍。 青峰侠男,出生于1971年,江阴市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华士实验学校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国际部主任。先后被评为“十大青年在江阴市,无锡市,江阴市人大,品德高尚的好园丁,无锡市学术带头人,无锡市教师第十三个代表。 1997年第三届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在第一一等奖,被邀请到北京,广东和其他类讲座60余次,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的课堂教学记录。省级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近一百,和四个次荣获省较高的教育论文一等奖,参加编写新课程标准的江苏省小学数学课本,数百数千字的教育书籍的编辑。 2003年在江苏省教育十个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辅导讲座,进修的文章,引起一定反响。 朱如妇女,在1959年12月出生,特级教师。从1980年南通师范学校毕业。现任副校长,南通市,江苏省实验小学。 20年来,她默默的卓有成效的探索,研究和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知识,智力和情感交织成一个有尊严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数学的魅力。早在1988年,朱如城市观察楚燕杯类双赢十进制会议,“竞争,创新和教育研讨会在九省,两次在全省黄金,”小学数学“优秀级评级。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实验课程“寻求应用问题的数量之间的差异”,获得PEP的张卫国主任,著名特级教师盛达齐的批准和评价,并作为一个典型的小学数学课转介老师,她还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示范课,并在浙江,陕西,上海,徐州,扬州,数学教师的培训课程超过20讲座,并应邀到班,讲座,参加国家精品课程。 金根男,1961年出生,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 1980年12月,在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毕业。 1981年1月,分配到东山实验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在2000年7月,转移到江苏省,苏州市木渎实验小学,校长,书记。荣获“苏州青年教师”双十“,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数学教育的改革领导人,苏州市教育科研和学术带头人,教师,苏州市,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师德标兵”30个荣誉称号。教育“,”苏州教育“等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许多先进事迹报告。在各省,市和区级优秀的数学屏壳选举五个奖项,被邀请访问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西,河南,陕西,江西,内蒙古,新疆,超过100次讲座,讲座和师资培训的内部和外部。赴澳大利亚,教育互访,为“香港的训练任务大陆教师的评价课堂教学的学术报告。 张启华男,1976年出生,江苏省,北京东路,南京城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小学一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南通,海门县先后荣获一等奖。 2003年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年荣获征文比赛的一等奖,教海勘探航行。 “超过50个,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参与编写的材料江苏数学各国的标本教育教学的文章赢得了在南通市,培训对象的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 “,”海门市学科带头人。

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奖结果分析

有啊,前者主要是从学生入手,后者就是自己的papper拉

1、有相关考试成绩的查询网站。2、输入考试种类关键词,找到其网站。3、进入网站,选择您查询的种类:成绩查询或证书查询。4、进入查询页面后按照页面提示输入关键信息进行成绩或证书查询。

教育教学成果指的是:如:学生成绩、你讲课的荣誉证书、你获得的荣誉等等;而教科研成果指的是:如:撰写论文、教案、试卷分析、以及校级、镇级、区级、市级等科研课题等等。明白吗?

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奖

一、文章发表 文章名称 发表刊物 《“命题从平面到空间的推广”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数学教育研究》05年第5期 《按图索“绩”,出师有“表”》 《求学》05年第12期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 《名师领航高中解题方法规律技巧》 《数学问题教学中实验能力培养探究》 《数学教学研究》07年第1期 《数列应用问题选讲》 《时代学习报》第48期 《导数在函数单调性上的应用》 《学苑新报》07年第6期 《“生活化”视角下的函数教学》 《数学教学研究》08年第 1期 《让数学文化留住数学教学的根》 《中学数学研究》08年第5期 《例说反证法》 《时代学习报》第52期 二、文章获奖 序号 文章名称 得奖情况 获奖名称 组织单位 获奖时间 1 《浅谈利用数学新教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苏州市三等奖 苏州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分会 2005年1月 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认知策略教学的思考》 省“师陶杯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05年11月 3 《 新课程标准下“平面向量”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反思》 苏州市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苏州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分会 2005年12月 4 《能力源于基础 探究方能创新》 吴江市“我看江苏高考卷”三等奖 吴江市教育局 2006年12月 5 《函数教学:“数学化”与“再创造”》 第二届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 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组 2007年6月 6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学习“四步曲”》 省“师陶杯”三等奖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07年11月 7 《渗透文化教育 提高文化素养》 苏州市三等奖 苏州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分会 2008年1月 8 《高中数学课堂中增强练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07~08学年课题成果评比三等奖 吴江市教育局教科室 2008年10月 9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自主学习》 苏州市三等奖 苏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教学教学分会 2008年12月 10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苏州市二等奖江苏省二等奖 苏州市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 2010年10月2010年12月 1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促进德育效能最大化》 江苏省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学会 2010年11月 12 《高中数学课堂中增强练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苏州市一等奖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0年12月 三、课题研究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研究》副主持,经评审鉴定为良好并结题; 吴江市07~08学年课题《高中数学课堂中增强练习有效性策略研究》成果评比获吴江市三等奖; 吴江市08~09学年课题《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经评审鉴定为合格并结题;主持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高层次数学认知能力的实践研究》列为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主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微型探究学习的研究》列为吴江市第四批学年立项课题。

吴正宪  女,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部主任,北京市优秀教师,市政协委员,特级教师。多年来,吴正宪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取得显著效果。她曾在我国二十多个省市作观摩教学课,得到专家和教师的好评。  她还作为原国家教委首批推荐的优秀教师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节目摄制教学录像片,通过卫星向亚太地区播放。《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等单位为她联合举办过教学艺术研讨会。她发表教学论文三十余篇,专著有《吴正宪数学教例与教法》等。  李 烈  女,蜚声国内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在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是第七、八、九、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兼任教育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等;她也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北京教育学院的兼职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她还获得过全国和北京市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北京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首届首都楷模、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之杰出奖等荣誉。  华应龙  男,1966年6月出生,江苏南通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2001年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995年,获江苏省中青年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一等奖;。1992年、1995年、1998年三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2000年,获《北京教育》“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2002年,获北京市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评审论文一等奖。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师毕业生,江苏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近年来,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上观摩课、做讲座,中国教育电视台曾播放我的教学录像。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北京教育》等20多家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了300多篇文章,主编、参编了20多本教学用书。先参加了“苏教版”、 “北师大版”的编写和实验指导工作。  钱守望  男,1967年4月出生,河北唐山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先后荣获市、省小学数学教学大奖赛一等奖第一名,1993年代表河北省参加在江西南昌举办的“首届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观摩课交流会”荣获二等奖,2000年在全国小学数学说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02国家级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教材呈现策略研究》荣获全国一等奖。近年来,应邀赴全国各地做课百余节,作报告60多场,特约为河北省电教馆、全国义务教材研讨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录制了多节示范课。在全国多家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五十多篇,所写论文多次获各级论文评比一等奖。在全国多家小学生课外读物上发表辅导性文章近200篇,主编和参与编写各种教学辅导用书二十几本。  刘可钦  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第三届全国“十杰”教师。现任中关村四小校长,同时兼任海淀中心学区副校长、国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潘小明  男,1960年生,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上海市数学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连续三次被中共宝山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宝山区青年尖子”。他专注于“小学数学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研究”。自主探究学习专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放。他曾获上海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70余篇。还应邀去全国十多个省市讲学。98 年被命名为“宝山区首批小学名师”,出版有《潘小明论文教案选》。  曹培英  男,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教师,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多年来,单独编著或参加编写的已出版的数学教学专著、教材、辅导书有《计算教学》、《小学数学教育学》、《小学教师之友数学卷》等15种,先后在多家教育报刊上发表数学教学研究文章38篇,累计逾百万字。参与研究的教改课题曾获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并有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黄爱华  男,1966年生,江苏金湖人,广东省特级教师、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深圳市福田区教研室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多媒体教学研究部副主任。1985年从教,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应邀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场学术研讨会上上观摩课、示范课并做专题讲座。曾三次获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参与编写少儿读物计15册约100多万字,编写教学论著和教学参考用书120多万字。策划小学数学专业网站-华博士小学数学热线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钱金铎  男,41岁,特级教师,浙江省舟山市小学数学教研员。从教20多年,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省“电化教育先进工作者”、舟山市“十佳新人”等荣誉称号。多年来,钱金铎老师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八十年代他就注意到学生课业负担偏重,思维机械,能力不强,因此他开始了“愉快活动操作,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能力”的教改实验。6年的汗水换来丰硕成果。毕业成绩人均4分,优秀率100%。在辅导学生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也取得明显成果。近年业,他20多次去省内外进行学术交流和示范课,听课教师达几万人次,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  朱乐平  男,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特级教师、从事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20余年。主要业绩:国家《教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数十篇教育研究论文发表和多项科技课题获奖。  朱德江  男,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副主任、数学教研员。他担任过10多年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也担任过校长。嘉兴市首批名师、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浙江省优秀教师。近几年来,他在各级各类活动中上公开课30多节,曾获嘉兴市中小学“高质量、高效率”课堂教学评选一等奖、浙江省小学数学录像课评比一等奖等;先后在省“名师名校长论坛”和全国新世纪第三届课程改革研讨评比活动中执教观摩课;多次应邀到外地上观摩课或作讲座,并获一致好评。  徐 斌  男,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曾获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第一名,国小学数学观摩课评比获一等奖,应邀为全国第五届小学数学年会上观摩课,先后到北京、浙江、上海等20多个省市作公开教学100多次,在《小学数学教师》等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  夏青峰  男,1971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副校长、国际部主任、党支部书记。先后被评为江阴市十佳青年、江阴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无锡市师德高尚好园丁、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名教师。1997年获全国第三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会一等奖第一名,应邀到北京、广东等地上课讲学60余次,课堂教学实录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在省级以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百篇,曾4次荣获省级以上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参与了新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参编教育书籍几十万字。2003年在《江苏教育》连续发表了十篇《全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学习辅导讲座》的进修文章,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朱玉如  女,1959年12月出生,特级教师。1980年毕业于南通师范学校。现任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二十多年,她默默耕耘,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研究和改革,把知识、智能与情感编织成一堂堂科学而富有艺术魅力的数学课。早在1988年,朱玉如就在市小数年会上上了观摩课,在“雏燕杯”竞赛中夺冠,在省创新教育研讨会、省“现代小学数学”优课评比中两次摘金。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实验课《求相差数应用题》得到人教社张卫国主任、著名特级教师盛大启的赞许和评析,并作为典型课例推介到《小学数学教师》展示。她还多次在国家、省、市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示范课,作了二十余场讲座,并应邀去浙江、陕西、上海、徐州、扬州上课、讲学,参加全国精品课展示。  罗会元  男,1952年6月出生,湖南邵阳人,全国知名小学特级教师,湖南邵阳县梽木山中心完小校长,罗老师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教研工作,他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提倡"在后退中前进"和"跳出数学教数学",逐步形成了"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板"的课堂教学风格。2001年参加了湖南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995年,获湖南省中青年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一等奖;1997年、1999年先后荣获市、省小学数学教学大奖赛一等奖第一名;2000年,获《湖南教育》“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2002年,获邵阳市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评审论文一等奖。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小学校长,湖南省邵阳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吴金根  男,1961年出生,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1980年12月,毕业于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81年1月,分配至东山实验小学任数学教师工作。2000年7月,调任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任校长、书记工作。曾获得“苏州市青年教师‘双十佳’、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数学学科教改带头人、苏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师德模范”等30多项荣誉称号。得到过《江苏教育》、《苏州教育》等报刊杂志和电台、电视台多次先进事迹的报道。在省、市、区级数学评课选优中5次获奖,应邀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西、河南、陕西、江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内外讲课、讲学和师资培训等100多次。曾赴澳大利亚教育考察,为“香港教师赴大陆培训团”作“课堂教学的评价”学术报告。  张齐华  男,1976年出生,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小学一级教师,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与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 索引序列
  • 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奖结果查询
  • 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奖结果
  • 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奖结果公示
  • 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奖结果分析
  • 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