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2000字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2000字

发布时间: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2000字

文学短评的格式及范文如下:一、格式:正标题(一般为评论要点或思想概要,位置在首行正中)——副标题(为引入评论的对象,正中)如文学评论的正副标题应该是这样的。正文。二、范文如:悠悠海峡情 ——评《乡愁》所蕴含的深义。乡愁是一抹心头上的阴翳,是一束情感的投影。小诗《乡愁》于质朴中蕴真情,辗转中现永恒,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力。诗中的乡愁是跳跃、辗转的,从"小小的邮票"到"窄窄的船票",进而变成"矮矮的坟墓",直至"浅浅的海湾",但乡愁却是永恒在作者的心中。为体现"现在的乡愁",全诗着眼于格局的布置,由前三段的蓄势而引起末段的迸发,这不仅仅以浓烈的色彩渲染了乡愁,也使乡愁得到升华和涵沉。读者从这首极富忧愁的小诗中极易抠取它的艺术精粹,这是以情感人的结果。

大学的电子图书馆不是都能上期刊网吗?那里多得是啊!

第一层,需要符合基本要求1、符合文体要求,赏析文是议论文,不能写成别的文体。2、符合内容,顾名思义要有关于文学且发表自己的评论。3、结构完整,一是文章形式完整,二是文章内容的完整(即一篇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必不可少)写作步骤是:阅读,定题,评论,写作。文学评论的写作核心是对作品的评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争取全面了解一部作品。1、作者。作者的写作动机,作者的心理历程与人生经历,是否曾经有过奇遇等。2、作品。作品本身的特征,与哪些作品有相似之处,表达了什么等。3、时代背景。一个作品与其诞生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它能体现出当时社会的何种制度、风气等。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2000字数量

这种文章,一般需要在文学类期刊上才能够找得到。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的小说树起了爱的大纛和憎的丰碑;他的杂文犹如匕首、投枪,往往致强敌以死命。相对来说,对于他的近体诗的研究却尚欠深入。其实,鲁迅是主张用诗歌来唤起国人争天拒俗的,并且身体力行,因此,他的近体诗同他的小说和杂文一样,反映现实,撼动人心,具有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 《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毛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鲁迅更认为诗能“撄人心”,而且“不与缄口同绝”(见《摩罗诗力说》)。在光辉而坎坷的一生中,鲁迅精心创作了《诗经》国风体诗、楚辞体诗、近体诗(鲁迅称为旧体诗)、新诗、民歌体诗等共79首,其中近体诗就有59首,占他全部诗作的7%。所谓近体诗,是唐人指与唐以前古诗相对而言的唐代律诗和绝句。鲁迅擅长写近体诗,在他的这些近体诗中,诗人亮出了一颗 炎黄赤子之心,忧国忧民的思想象一根红线贯穿他的诗集,感人至深。这种闪光的思想无疑具有团结国人,振兴中华的巨大作用。 首先,诗人强烈地抒发了爱国情愫。青年时代的鲁迅在出国前做的诗里,如《别诸弟》等篇,还只是写离愁别恨。他到日本留学接触了旧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以后,树立了推翻满清王朝,拯救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整个心灵就被爱国的感情占有了。 试读《自题小像》这首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塞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诗写于1903年,诗人在诗中不仅描绘了祖国风雨飘摇的黑暗情景,诉说了同胞尚未觉悟的寂寞之感,而且直抒献身祖国的怀抱。“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诗人毕生实践的一句誓言,也是当时如秋瑾、陈天华、王金发等留日爱国青年的共同心愿。 再读《偶成》:“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百物腾贵,弄笔者或杀或囚,书店多被封闭,文界孑遗,有稿亦无卖处,于生活遂大生影响”1931年4月15日《致李秉中》)。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诗人的住处在火线上,只好避居英租界内山书店,到3月19日才搬回去。诗人于3月31日为沈松泉写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时亦有意,去此危邦,而眷念旧乡,仍不能绝裾径去”(1931年2月18日《致李秉中》)的感情。这种爱国感情跟屈原对祖国的忠贞是一致的。 其次,诗人明显地流露了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无限向往。诗人留学日本,弃医从文,荷戟奋战,积毁销骨,都是为了救国。诗人辛苦辗转,上下求索,都是为了寻找一条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当毛泽东、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创建以后,诗人看到了祖国的光明前途,情不自禁地唱出了动人的赞歌。 请看《湘灵歌》:“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这首诗是1931年3月5日写的。当时,红军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结束,湘赣边区工农民主革命政权进一步巩固发展。这首诗的前面四句正面描写革命根据地的美好景象,并用神话来写革命根据地的新奇可爱,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喜悦之情。“胭脂痕”、“彤云”写的就是万杆红旗映入水中的美景。传说中的湘灵是忧伤的,可是现在的湘灵高高兴兴地对着湘水梳妆打扮,连湘灵也喜爱这块地方了。后面四句描写国民党统治区死气沉沉的景象,用来反衬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兴旺发达。 再看《赠画师》:“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日。”这首诗是1933年1月26日写的。显而易见,前面两句写一片黑暗,百花凋零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白区。“春山”象征红色革命根据地。“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请求画家运用新的艺术构思画出生气蓬勃、春意盎然的春山来,这不就是号召艺术家们描绘、反映红色革命根据地吗?这里含蕴着诗人无限的希望和理想。 再次,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大革命失败以后,诗人轰毁了进化论,接受了阶级论,学习辩证法,用马列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分析问题,从脚踏实地的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国的脊梁,从欣欣向荣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中看到了中国的美好未来。诗人后期的一些诗篇形象地写出了革命胜利的信心,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以极大的鼓舞。1934年5月30日写的《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声处听惊雷”可谓石破天惊之笔。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诗人的心跟全国人民连在一起,他想得很远,想得很深,感受到人民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力量。这样的诗,反动派看了会不寒而栗,革命人民看了会斗志昂扬,其社会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这类作品中,《亥年残秋偶作》说得更有深意:“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这首诗作于一九三五年秋末,正值毛泽东同志领导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之时。当时,鲁迅和茅盾共同致中共中央一个庆祝长征胜利的电报,说:“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这电文的意思也寓寄在《亥年残秋偶作》这首诗中。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写,前半部分明写国民党军官在日军威胁下纷纷南逃,结尾暗写红军长征胜利,北上抗日。这就向人民指出了,当时的中国虽然还是万籁俱寂的黑暗社会,但长征的胜利已经给黑暗的时代透露出快要破晓的曙光了。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喜讯啊!诗人就是这样盼望着明天,向往着黎明,憧憬着未来,心里充满希冀,一见曙光即发而为诗,犹如五更鸡鸣,给生活在漫漫长夜中的中国人民以莫大的鼓舞。 二 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旧中国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鲁迅的近体诗中同样得到了真实鲜明的反映。特别是三十年代,鲁迅的诗歌从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诗发展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歌声,真实地反映了十年内战时期的阶级大搏斗,有力地鞭挞了国民党反动派,灭了反动派的威风,长了革命人民的志气。 一是愤怒地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如《无题·禹域多飞将》,就暴露了国民党空军狂轰滥炸革命根据地的凶残行径。《二十二年元旦》更把矛头指向国民党的头子蒋介石。这首诗写道:“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村灭下民。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这首诗写于1933年1月26日,写蒋介石在庐山设立总部,进行反革命事“围剿”的罪恶活动。“高岫”指庐山。开头一联是对偶,“护将军”和“灭下民”相对,正好说明“灭下民”的罪魁祸首是那个“将军”,即在庐山上的蒋介石。这首短小的诗好比一大篇声讨独夫民贼的战斗檄文。当时这样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当革命根据地的军民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以后,鲁迅兴奋地写下了《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这首诗指出了国民党反动派军事“围剿”的结果只能有两个:一个结果是红军的壮大和革命根据地的扩展;另一个结果是反革命营垒更加分崩离析,日暮途穷。这完全是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 1931年2月写的《送O·E君携兰归国》控诉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文化“围剿”,害得“椒焚桂折佳人老”。1933年3月写的《无题·大野多钩棘》有“花树已萧森”的诗句,指出中国文化界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惯于长夜》这首诗反映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彻底失败,而采用凶残的逮捕和屠杀的最末手段来对付革命作家;反映了李伟森等五位青年革命作家被秘密杀害后,以鲁迅为首的革命作家、诗人无限悲愤和“怒向刀丛觅小诗”的战斗精神,具有振聋发聩的政治鼓动力量。 更值得一读的是《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一枝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诗中“一枝清采妥湘灵”,是赞美瞿秋白同志一枝富有才华的笔。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瞿秋白同志与鲁迅》中讲到,一九三三年三月,瞿秋白同志在一天里写了《关于女人》《真假堂·吉诃德》《内外》《透底》《大观园的人才》等五篇战斗的杂文,说:“能在同一天里写作出来,真使人感到秋白同志的革命才华,足令我们人民感到骄傲,令敌人为之丧胆。他为革命文学的威力增加了不少分量。”这就是“一枝清采妥湘灵”的最好注脚。“九畹贞风慰独醒”,指出了革命根据地的广大人民坚贞的革命斗争精神也给秋白同志很大的安慰。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反映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反对军事“围剿”和国统区革命作家反对文化“围剿”这样两个不同地区、两条不同战线的密切配合,同时取得伟大胜利的社会现实。 此外,《秋夜有感》指出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柏栗丛边作道场”,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镇压人民的两手:一手是刽子手,杀人;一手是牧师,进行宗教欺。这对于革命人民总结斗争经验,增长斗争才干,也是十分有益的。二是形象地勾勒出反动派腐朽没落的丑恶嘴脸。国民党反动派对人民穷凶极恶,内部也经常勾心斗角。1931年春天,国民党内发生了严重的派系斗争,蒋介石和胡汉民冲突得很厉害,5月,广州竟另组拥胡反蒋的国民政府,使国民党的统治四分五裂。鲁迅的政治敏感性很强,及时暴露了反动派的种种丑态。那年2月作的《赠邬其山》写道:“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诗中“一阔脸就变”这一神来之笔,生动地刻画了“得志便猖狂”的“中山狼”形象。“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二句对“落水狗”进行了揶揄。鲁迅在原稿里还把“南无阿弥陀”五个字写得特别大,这反映了鲁迅对那班军阀和政客的蔑视和冷嘲。 6月,鲁迅作了一首《无题》:“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这首诗写南京政府一片寂寞凄凉。人们从这里不难看出,国民党反动派的末日不远了。在同一天写的另一首《无题》里,诗人不禁发出浩叹:“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这是通过怀念孙中山这位“美人”,让人体会到弦外之音,即蒋介石背叛了新三民主义,葬送了辛亥革命的精神。 《学生和玉佛》《吊大学生》等诗揭露反动派只会夸大口,不敢抗日寇,掠夺大批古董,在“烟花场上”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愤慨之情。在日寇得陇望蜀,步步进逼的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反动派却出卖华北,出卖中国。鲁迅写了《亥年残秋偶作》,用“金风萧瑟走千官”的诗句,怒斥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不抵抗而一味逃跑的反动派。 三是辛辣地讽刺了反动文人的丑恶行径。反动派用钢刀杀人,反动文人用软刀杀人,鲁迅对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也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例如《吊卢骚》:“脱帽怀铅出,先生盖代穷。头颅行万里,失计造儿童。”鲁迅在这里揭露梁实秋借卢骚来攻击一般浪漫文人的行为是“借头示众”,用软刀子杀人,这同国民党反动派杀人以后将头挂来挂去示众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反革命罪行。 三 衡量一个诗人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人民性。鲁迅的近体诗表现出对被压迫人民的深切同情,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生活最热切的关注和从中迸发出来的正义呼声。 第一,是对被迫害致死的进步人士表示沉痛哀悼。无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还是国民党反动派肆虐时期,进步人士都受到排挤打击,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诗人满腔悲愤,写下了几首悼诗,读来催人泪下。例如《哀范君三章》描绘了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的倔强形象,赞扬了范爱农洁身自好、蔑视权贵的高尚品质。在诗中,诗人关切地询问范爱农在天之灵“独沉清冽水,能否涤愁肠?”感情多么真挚深厚!在诗中,诗人还深刻地揭示了造成范爱农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这就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社会照旧没有公正是非,坏人当道,好人受欺。 又譬如《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竭力地把悲痛深深地埋在心里,不让它流露出来,但当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杨铨被国民党蓝衣社特务暗杀以后,又抑制不住,洒泪痛哭了。还有一首《悼丁君》,是从谣传丁玲遇害来的,哀悼“耀高丘”的人,即有才华的人被害,揭露反动派的罪行。 第二,是对旧社会不幸妇女表示深切同情。连年内战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和无数家庭的和平生活,使千千万万的妇女陷入痛苦的深渊。诗人目睹旧中国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诗中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向国民党统治集团和日本侵略者发出严正的谴责。 请看《所闻》:“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樽。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这首诗是1932年“一·二八”闸北被炸毁后有所闻而作,写出了一方的豪奢,一方的无告。罪恶的侵略战争把民居化为焦土,无数女孩子的父母兄弟都被炸死了,这些女孩子就沦落到豪门去侍宴。诗里勾画了凄楚可哀的少女形象:在豪门的淫威下,她们连内心的痛苦都不敢流露出来,当内心痛苦难熬之时,连忙“佯看罗袜掩啼痕”。诗人表现少女的痛苦心情极为细致,充满对“娇女”的高度同情心。 再看《赠人二首》:“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明眸越女罢晨妆,荇水荷风是旧乡。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江。”这两首诗都写歌女的不幸。第一首写秦女(泛指陇陕一带女子)理筝,弦断星奔,担心亲人被害,心里充满恐怖。第二首写越女(泛指江浙一带女子)在天灾人祸的迫害下,离乡背井,流落城市谋生,学唱新词,一想起故乡的严重旱灾,笑容就立即消失。这样传神的诗无疑具有震憾人心的作用。 第三,是对患难中的日本战友表示热情关怀。三十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十分猖獗,军人集团横行,对外发动侵华战争,对内镇压日本人民的反抗,因此,诗人对日本反法西斯主义的战友十分关怀。《一、二八战后作》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战云暂敛残春在,重炮清歌两寂然。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这首诗是为日本山本初枝女士写的。在1932年2月和3月间,日本军人集团策划政治暗杀事件多起,5月间,连在对华侵策略政治中主张“持重”的首相犬养毅也不能幸免。山本初枝是憎恨法西斯主义的歌人。因此,鲁迅在这首诗里特别关心她的安全,诚恳而热情地祝她平安。 日本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鲁迅写了《题三义塔》一诗,“聊答遐请”,表达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奔霆飞@①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这首诗中,“精禽梦觉仍衔石”一句,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精神至死不渝;“斗士诚坚共抗流”一句,使我们看到了中日反帝战士精诚坚强,一同斗争;更值得一提的是,诗人为我们指出了美好的前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就是说,抗战胜利以后,中日人民依旧会保持着兄弟的情谊,在一笑中泯灭掉过去的仇恨。由此可见,诗人的胸怀何等宽广,目光何等远大!这些动人的诗作给中日两国人民以深刻的启迪,架起了一座中日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 综上所述,鲁迅一生所写的近体诗数量虽然不多,却具有深广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生活,揭示了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了发人深醒的社会问题,激励人们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这就是鲁迅近体诗的历史功绩和社会意义。

文学评论以评价短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为主,而且只要求选其一点来写,因而读懂作品、确定选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选点要准,即能透视作品的主要意义或能表现作品的主要写法。选点的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免下笔力不从心而流于空泛。  其次,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我们知道,对作品的评价是论点,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则是用论据论证论点。如果笔墨分散,语言拖沓,势必无法用极其有限的篇幅比较深入地评析作品,论证论点。  第三,结构要明快。对作品的评价最好在开头直接提出,下文加以证明,形成总分结构。如果有必要加上总结性文字以收束上文,那就形成总分总结构,但不可勉强,以免画蛇添足。  第四,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评价和分析作品,把观点渗透到富有魅力、给人以美感的文字之中。同时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增浓文学评论味。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反过来内容也需要依靠形式来表现。所以,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时,万不可弃思想内容而不顾,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也可以适当提及表现手法。当然,它们的侧重点决不相同。  下面请看实例--  题目:  认真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一篇微型文学评论,题目自拟,不超过200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例文一:  悠悠海峡情  --评《乡愁》所蕴含的深义 ---评内容  《乡愁》这首诗涵义丰富、深刻,以特有的笔调倾述了海峡彼岸的人们思念大陆故土的悠悠情怀。  诗的开头三节,作者就已渲染了浓浓的思乡情调。到了诗的末节,作者笔锋一转,巧妙、恰当地把乡愁比作与大陆相隔离的海峡,从而寄托了作者在垂暮之年思念大陆故上和亲人的悠悠的乡愁。由于前三节诗的渲染铺垫,这种"乡愁"的味儿就更浓烈了,而且我们不难品味出其中带着几分苦涩的味儿,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尝的失望的情绪,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黄亨灿)  例文二:  跳跃的乡愁---评艺术特色  --评《乡愁》的艺术感染力  乡愁是一抹心头上的阴翳,是一束情感的投影。小诗《乡愁》于质朴中蕴真情,辗转中现永恒,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力。  诗中的乡愁是跳跃、辗转的,从"小小的邮票"到"窄窄的船票",进而变成"矮矮的坟墓",直至"浅浅的海湾",但乡愁却是永恒在作者的心中。为体现"现在的乡愁",全诗着眼于格局的布置,由前三段的蓄势而引起末段的迸发,这不仅仅以浓烈的色彩渲染了乡愁,也使乡愁得到升华和涵沉。读者从这首极富忧愁的小诗中极易抠取它的艺术精粹,这是以情感人的结果。(赵斯仪)  例文三:  想哭不一定有泪  --评《乡愁》中的借代 ---评写作手法  《乡愁》的一大特色是运用借代修辞手法,表现浓郁的乡愁。诗人独具匠心,用"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湾"来借代"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等不同时期的乡愁,使之实物化。乍看起来很有些"挥手自兹去"的洒脱,但多读几遍,你会感觉到诗人的哭腔,你定然会被母子深情、夫妻恋情和游子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之情所打动。正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明诗人无时不颠沛在离愁之中;在哭,无泪,借代使之然也。(游舫)  总评:  这三篇微型文学评论,有的评《乡愁》的思想内容,有的评其艺术特色,颇合法度。它们都只抓住一点来写,角度不大,评价中肯,笔墨集中,分析在理,言简意赅。至于结构明快,一目了然,自不必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也是共同的特点。在行文中恰如其分地用上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更具文学评论的特色。另外,每篇的标题都拟得相当艺术,也给微型评论增添风采。  评论考试模式  开头:  梗概复述。在全文情节梗概复述中, 不露声色地点出要强调之处。  引出论点:一个判断句,主谓宾。选择最有感受的一点  内容:从人物形象看主题。  形式:从下列几点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塑造(性格的几个方面),结构(曲折、巧合、误会、线索等),语言(个性化、生活化),技巧(对比、讽刺、吸收其它文体特色等)。  中间:  分析法论证为主。论据是作品自身,边节录边评论。分为二个以上方面。  其它论证方法为辅,如引证法、比喻法、反证法等。  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内容主要是主题的社会意义。形式有:典型的意义,艺术特点的比较和发展。  结尾:  重申照应开头,进一步明确、深化论点。  发出感慨  评论:重在发表评论者的观点,有时竟把原文只作为引证评论者观点的材料,旁征博引、深入广泛挖掘。好的评论、权威人士的评论对原作的文学地位和社会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算作学术论文的。  二、文学评论的特点  1.科学性  对真理的揭示、对事物内在规律本质特征的阐发有科学性,即懂行识货,有明察秋毫的眼力,对原作准确分析、评价,实事求是,不溢美,不隐恶,语言准确、严谨。  2.逻辑性  思维合乎规律,表述有条有理,从内容到结构布局都应有一定的逻辑层次,讲究一定的章法,不要“一锅煮”,车轱辘话说一大堆。  3.艺术性  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可以视听、触摸的形象,使文学评论做到文理结合,而不是干巴巴的空泛说教,同时对评论对象充满感情,做到情理结合,有感染力,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风格。  4.针对性  针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明确“评什么、为什么评、怎么去评”等问题,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豆腐一碗,一碗豆腐,不知所云。  5.社会性  文学评论往往与评论者所处的时代、所持的评论标准极其社会要求和文学自身发展的状况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样的作家、作品放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读者手里会有不同的评价。  6.指导性  文学评论对社会现实、对文学本身和对广大读者的理解和认识等有指导意义,这实际上决定着文学评论的价值意义。  三、文学评论的写法  1.具备以下条件  ① 有严谨的治学态度;② 有相应的生活阅历;③ 有较高的理论造诣;④ 有一定的文学修养;⑤ 有过硬的文字功夫;⑥ 有激情,即感受生活、感受作品的能力。  2.做好以下准备  ① 认真研读原作;② 了解作家的生平;③ 研究作品产生的时代和所反映的时代背景;④ 调查群众反映,阅读已有的评论文章;⑤ 搜集丰裕的参考资料;⑥ 做好大量的摘录卡片;⑦ 确定评论对象和主攻方向;⑧ 列好提纲。  3.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 评论作品的思想性  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的总倾向是否进步,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审美要求,是否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特色、揭示了社会规律。  ② 评论作品的艺术性  a.艺术形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内心活动等个性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分析人物活动的历史环境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物自身的成长历史是否前后矛盾、是否合情合理;透过人物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投影。  艺术形式:包括对作品中故事情节的设置、线索的安排、细节的描写、语言的运用(人物语言和作者的叙述语言)、作者即作品的风格、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③ 评论作者和作品的贡献及地位  可以采用比较、联系、考证等方法,对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作者同一时期的同类作品、不同作者不同时期的同类作品等做出中肯的评价,确定作者与作品在文学领域或社会方面的贡献及地位。  4.掌握以下方法  ① 复述议论  围绕所要论述的问题,选择引用有关的原文,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② 概括分析  用简洁的语言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等概括出来,给读者以明晰的总印象,然后再对作品本身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加以剖析,说明比较,使读者对作品本身有透彻的了解,从而相信评论者的观点,并非无源之水。  ③ 联系比较  联系作者本人不同时期的作品特色,或同一时期其他作者同类型的作品,或显示生活中的事实等进行分析比较,突出其个性,肯定其优劣,发掘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④ 情理兼备  理,指评论者通过理智的分析,在评论中表现出来的逻辑力量;情,指评论者把自己的爱憎感情渗透进评论过程中,使评论有内在的情感力量,能够感染读者,达到评论效果。  5.选择恰当体式  根据评论对象的文体特色,尽量选择和谐统一得体的评论体式。如:① 论文式;② 随笔式;③ 书信式;④ 对话式;⑤ 序跋式;⑥ 评点式;⑦ 考证式;⑧ 诗体式;⑨ 与原著融为一体式等。

文学批评论文2000字

400字文章还要来网上问,你丢不丢人?

大学的电子图书馆不是都能上期刊网吗?那里多得是啊!

11111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⑵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⑶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⑷“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⑸“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⑹“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父亲开始读诗。 ⑺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⑻“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⑼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⑽“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⑾“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⑿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⒀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⒁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⒂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28、横线处时间词语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29、用文中原句回答: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医学论文范文2000字

,医患关系是一种道德关系,病人相信医生 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寄托给医生。医生则以治病救人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不过重点是看你患者的情况吧, 具体的还是看你单位有什么要求;了 懂了吗?

医学论文是推进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医学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总结;是促进医学科研成果的交流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如何一篇好的医学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什么?1 医学论文的命题医学论文题目应是文章内容的集中概括。作者写论文,一是传播科技经验,二是为晋升需要,因此,论文好坏与标题有很大关系。由于论文题目首先映入读(编)者的眼帘,读(编)者浏览文章,多先看题目,然后才决是是否阅读(取舍)全文。所以,要求命题既能概括全文内容,又能引人注目,便于记忆和引用,做到恰当、确切、简短、鲜明,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引起读(编)者的注意与兴趣。2 医学论文摘要与关键词摘要是正文的高度浓缩,是医学论文内容不加注释的评论和简短陈述。便于读(编)者了解全文的要点,便于做文摘和检索。因此,摘要应力求简明扼要,字数一般为200字左右,如是特殊情况字数可以略多。摘要可以独立使用,不过简亦不过繁,不要一般的套套空活,但也不要照搬图表、公式,不可用非沿用编写符号。有的期刊要求列出关键词,即选出3-5个代表论文主要内容的单词或术语,另起一行列于摘要后。医学论文关键词的选用应尽可能的用《医学主题词表》中的术语。讲座、综述、病案讨论、误诊教训、临床报道可以不使用。3医学论文的构思构思是撰写论文的准备,也是开始。它是作者对文章整体布局、要说明的论点以及依据进行 阐明、安排和设计的过程。其内容包括:文章如何开头,如何进一步引深,首尾如何相呼应 ,论据论证如何有效的说明主题以及各段落层次与主题之间的关系。4医学论文的提纲在反映思考,理清思路,并形成条目后,写出提纲。提纲是论文的基本骨架,有了提纲,作 者写起来就会目标明确,思路开通。提纲的内容主要是按题题目、前言(文章的宗旨目的)、 实验材料与方法、讨论与结论的顺序进行。5医学论文正文的写作在提纲拟定后,根据自己的思路,妥当安排内容的先后次序,然后将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 在写作初稿时,不妨内容写的全一些,面宽一些,避免有重要内容遗漏。而且,最好能集中 一段时间和精力,使文章一气呵成。6医学论文的修改在文章的初稿完成后,应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共同的工作者与指导者。然后加以反复 推敲并作细致的修改。文章全部完成后,最好放置一段时间,再行修改。"温故而知新"常 可发现重要问题,因而需要多次修改。修改的重点是:①篇幅压缩;②结构调整:期刊论文要求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衔接得当、 重点突出并有逻辑性;③语言修改:应具有准确性与可读性。并避免应用"大约"、"可能"之类的字眼,还应避免应用非专业术 语;④内容修改:根据自己写作的意图或要论证的内容材料,使内容修改的更为翔实、观点 明确、结构严谨、论据充足。注意事项1 科学工作的最后环节就是撰写科研论文。在写作之前,应将实验数据逐项进行归纳、整理与 分析,并查阅收集有关的文献,尤其是初学写作的作者,更应阅读、借鉴好的医学论文,然后开始。2 以上内容并非每篇论文的讨论都必须涉及,面面俱到。应从论文的研究内容出发,突出重点,紧扣题目,围绕一个至几个“小核心”进行。3 应紧密结合本文研究所获得的重要发现,以及从中引出的结论进行讨论,而不是重复结果部分的内容。特别是要对新的发现、文献尚未报道的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包括可能的机制、临床应用范围以及从研究结果对总体的推论。必须强调应紧密结合本文发现进行讨论,且所作的推论必须恰当。

01首先,了解综述论文有哪些分类,选择自己要写的类别是写好综述论文的第一步,医学工作者需要先把这一步做好。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02在确定自己要写的综述论文类别后,接下来就要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综述论文写作基本可以按照4个步骤来写。1、选题综述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选择的专题或领域:应是近年来进展甚快、内容新颖、知识尚未普及而研究报告积累甚多的主题;或研究结论不一致有争论的主题或是新发现和新技术在我国有应用价值的主题。②选题与作者的关系:应选择与作者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交叉的边缘学科的主题;或是作者即将进行探索与研究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关系不大,但乐于探索的主题;或是科学情报工作者作为研究成果的主题。③题目要具体、明确,范围不宜过大。切忌无的放矢,泛泛而谈。④选题必须有所创新,具有实用价值。2、搜集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3、阅读和整理文献阅读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因此,在阅读文献时,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精髓,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阅读文献、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的卡片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4、撰写成文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大纲,然后写出初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特别提示医学工作者在写综述论文时,不要一直埋头苦干,把握论文质量才是重点。医学工作者时不时地检查自己的论文,看看是否出现一些问题。通常,综述论文有3种常见问题。 1、根据已有的综述直译转抄 这样做,难免有抄袭之嫌,因为"综述论文"不同于"译文"。在写作综述论文时,可以借鉴他人已发表的综述启发思路,但切不可照抄照搬。也就是说,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写出有别于他文的特色,有自己的侧重点。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进行文献更新,补足与自己侧重点有关的和该课题最新发表的文献,然后按照自己的侧重点重新命题,将全文重新整理,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本刊收到一篇综述文稿,列文献30余篇,而正文不足4000字。在初审中发现,其题名直译自其中一篇文献,进一步发现其内容亦基本来自该篇文献,但鉴于选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故决定让作者重新查阅文献,补足近年的研究进展,改写后再投稿,再审编。 2、洋洋大篇,只是资料的堆积  有的来稿超过1万字,但内容既无重点又不深入,层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对所综述的专题不熟悉,体验不深,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题,而只是资料的堆积。对于这样的稿件退稿时即提醒作者,倒不如选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题目,哪怕是写一个较小的题目,只要在该专题范围内写得系统、深入,这样的文章也是一篇好综述。 3、文献开列过多,引文不当  一般要求综述论文著录的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原文,但也并不是所有读过的文献都统统列出,应选择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献: 1)综述论文论点和论据来自的文献; 2)为分析讨论提供有力依据的文献; 3)为理论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的文献; 4)注意引用知名度高的期刊; 5)以新近的文献代替旧的文献。

语文论文2000字范文

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2)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言之有物:(1)专业设计、设计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或新的观点和认识,就可以作为选题,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需要指出。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3)写作设计;(3)论文写作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总之一。常言说,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读之有益;(2)统计学设计。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题好文一半”,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有时在写作过程中: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二,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选题未变

做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每做完一篇阅读可以回头对一下答案,在总结一下答题的技巧,每种类型的阅读题都有一定的公式可以套,你可以对每种类型的题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不久就能总结出规律。当然,做阅读题前需要多读几遍文章,久而久之阅读能力就会有所提高。文言文课内的必须弄熟、弄透彻,包括字词意思,句子和段落的意思,,以及文章的中心大意,只要你愿意坚持不懈的按上述方法去做,相信语文就能迎刃而解 愿你的语文能够越来越

  • 索引序列
  •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2000字
  •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2000字数量
  • 文学批评论文2000字
  • 医学论文范文2000字
  • 语文论文2000字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