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福建教育杂志社社长履历

福建教育杂志社社长履历

发布时间:

福建教育杂志社社长履历

1978年9月在毕节市长春区任高二数学教师;1980年进入毕节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工作;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达三十余年;主要从事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及管理工作。1991年3月任机械制造八九级中专班班主任为期三年。1994年9月任工业与民用建筑九四级大专班班主任为期二年。1998年9月任工业与民用建筑九八级大专班班主任为期三年。2006年3月任机电2005级中专班班主任。2007年8月任机电2007级(1)班班主任。1991年、1993年、1994年、1995年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1996年3月获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宪法》合格证。1998年、1999年、2000年在国家公务员、党的机关工作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1999年、2000年、2001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0——2001年度被中国共产党贵州省毕节地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8月获贵州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证书。2003年11月获计算机维护和计算机操作员四级/中级技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04年12月诗《人生》在毕节视窗/慧泉原创文学网发表。2004年12月《浅谈班主任工作》在中华教育科研论文、教案评选活动中获壹等奖;被收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的《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第三卷一书。2005年3月在《毕节日报》发表诗《旅程》。2005年1月《试论杨朔散文创作风格》在全国“敬业杯”教育教学论文(教案)大赛评优活动中获壹等奖;并在国家级全国出版发行的《人民教师》教科研版(月刊)2005年第三期上进行了公告。2005年7月《重树信心、把握机遇、再创中职教育的辉煌》和《试论杨朔散文创作风格》参加全国范围内的大型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现代教育管理与实践论坛”活动中获壹等奖;并被收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2005年8月《毕节日报》和毕节电视台的《毕节新闻》以题为《工校一教师论文获全国奖》报道了毕节地区工业学校张小梅撰写的《浅谈班主任工作》、《重树信心、把握机遇、再创中职教育的辉煌》和《试论杨朔散文创作风格》三篇论文荣获全国一等奖。2005年9月散文诗《百里杜鹃行》在《毕节日报》发表。2006年1月诗《家乡》在《毕节日报》发表。2006年3月《中专生思想品德现状及教育探讨》在中国教师教育研究会、《教师与教育》杂志社举办的第三届“关注教育、关注教师”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壹等奖。2006年6月诗《追思丛飞》在《毕节日报》发表。2006年7月《班主任工作应有针对性》一文;入选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主办、编辑出版的《中国职教》杂志并荣获一等奖。2006年8月《试论杨朔散文创作风格》一文由《光明日报》社教部、发现教育杂志社编入《中国当代教育思想文献》一书出版发行。2007年5月1日被邀参加在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当代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英模人物五一表彰座谈会”。被授予“当代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英模人物”荣誉称号和“中华杰出英模人物”荣誉称号;荣获“时代英模”荣誉勋章。个人简介及《班主任工作应有针对性》一文入编《当代中国英模人物大典》。2007年6月个人业绩入编《今日中国论坛》杂志社和共和国精英档案系列丛书编委会编辑出版发行的《共和国精英档案》。2007年7月个人业绩入编中国国际专家学者联谊会和中国百科文库出版社联合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专家名人辞典》。2007年7月个人业绩入编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的《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2007年8月个人业绩入编中国百科文库出版社和中国国际专家学者联谊会出版发行的大型国际交流系列丛书《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第三卷。2007年8月个人业绩入编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世界华人交流会、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编辑,世界人物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型跨世纪人物典籍《世界人物辞海》。2007年8月应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之邀参加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特警部队“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军民共谐和谐音’军地名家联谊会”。2007年10月应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中华两岸三地专家企业家联合会之邀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和谐中国——海内外杰出爱国人士2007年国庆座谈会”。和谐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中国名家书画保真工程组织委员会、中国财富论坛杂志社之邀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和谐中国——百名共和国先锋人物国庆座谈会暨国庆庆典”。2007年11月个人业绩入编中国百科文库出版社和中国国际专家学者联谊会出版发行的大型国际交流系列丛书《华夏优秀人物博览》。2007年应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中国爱国精神文明联合会、中国当代名人协会之邀参加2008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百名首先模范2008年新年座谈会暨表彰大会”。

1983年09月,阜阳师范学院政教系政治教育专业学生;1987年07月,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社会学专业研究生;1989年08月,任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科员;1992年08月,任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科员;1995年11月,任《安徽决策咨询》杂志社主编(聘任,副处级待遇);1998年09月,任《安徽决策咨询》杂志社主编(正处级);2004年06月,任《安徽决策咨询》杂志社副社长(正处级)(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挂职任淮北市政府市长助理、市政府党组成员); 2006年04月,任安徽省淮北市委秘书长;2007年01月,任安徽省淮北市委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2008年11月,任安徽省淮北市委宣传部长、市委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2009年02月,任安徽省淮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2011年04月,任安徽省淮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2015年02月,任安徽省淮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

查找范围:北大中文核心-南大社哲核心-科技核心 包含: 福建教育杂志 对不起,未找到任何期刊。

福建教育杂志社社长履历图

08-07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07-08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08-12 海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2-11 海南省教育厅办公室科员11-11海南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科员11-11海南省教育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11-01 海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其间:10-01借调省政府办公厅任省领导秘书)01-08海南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总值班室秘书(副处级)08-09海南省政府办公厅五处秘书(正处级)09-08 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与政府信息公开处处长(其间:06-07 在万宁市挂职常委)07--11 万宁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正处级)11-- 万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正处级)

找里面的人问一下

不是核心

福建教育杂志社社长履历表

校长(1984年7月2日黎明大学成立)07 - 01 第一任 梁披云 著名诗人、书法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历任全国政协六、七、八届委员,澳门特区筹委会委员,推委会委员,全国侨联顾问,东方文化研究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澳门归侨总会创会会长,澳门福建同乡会会长,澳门笔会创会会长,澳门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澳门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华侨大学副董事长,厦门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01 - 03  第二任郑 坚 历任福建省农业厅、农林水办公室科长,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第一、二届副会长,台声杂志社社长,中国记协第一届理事,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至六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03 - 10 第三任 陈觉万 历任国立华侨大学校长、吉林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省政治学会副会长、全国科社学会理事、全国苏东学会理事、省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全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等职。10 - 05副校长曾文斗 (无资料)05 - 05 第四任 杨翔翔 历任华侨大学系主任、教务处长、教务长和副校长、福建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留学生同学会副会长、福建省闽台科技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研究会理事等职。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05 - 今 第五任 林松柏 历任华侨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泉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七次代表大会代表 、福建省化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福建省化工学会理事、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泉州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泉州市泉港区政府石化产业经济发展顾问、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顾问等职。董事长(1987年10月12日黎明大学校董事会成立,实行侨建公办)  永远名誉董事长 巴 金 文学大师、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政协副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10 - 09 第一任 梁披云 (资料同校长信息栏)09 - 04 第二任 李尚大 著名印尼闽籍企业家、侨领。曾任厦门大学及华侨大学校董事会董事、集美大学校董会副主席、世界安溪联谊会董事长、黎明大学校董会董事长等职。04 - 02 第三任 梁灵光 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广东省原省长、原国家轻工业部部长。02 - 05  代理董事长  胡 平 中共党员、原国家商务部部长、国务院特区办主任,历任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常委、福建省省长、福建副省长兼省计委主任、福建省计算机和集成电路领导小组组长。 05 - 今 第四任 陈明金 任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残疾人奥委会会长、澳门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华侨大学董事、澳门同善堂值理、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第四届立法会议员、第三届澳门特区政府行政会委员、澳门特区政府颁授仁爱功绩勋章。

不是核心

杂志社成员的岗位职责第十七条 社长的职责是全面领导杂志社工作,主持召开常委会,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制定业务工作的长远规划和杂志社年度工作计划第十八条 主编的职责是全面领导编委会工作,主持召开编委会会议。对办刊宗旨、办刊方针、栏目设置及有争议的稿件做出处理,并且按时终审每期刊物的初样。第十九条 副主编的职责是协助主编对编委会进行全面领导,并且向主编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初审每期刊物的拟发文章(一般应超过应发文章的10%—20%)及图片、目次、版式等,供主编终审第二十条 网络外交办公室主要职责,1.外交方面主要负责向校园网、大学报、三峡青年、广播台等校园强势媒体投稿,以充分展现学院风采,展示学子风貌,并积极向校外刊物投稿,并积极促进与校内各主管部门的联系;2.网络方面主要负责学工网站的管理与维护,并积极稳妥地搞好网站的改版工作。第二十一条 日常事务办公室主要职责1.学院的各种问卷调查统计,发言稿,解说词的书写2.杂志社所有人员的档案管理3.刊物的分发4.和兄弟刊物编辑部的联系学院的各种活动的策划第二十二条 栏目编辑主要负责刊物各个相应栏目的文章、图片及版式以及下一届栏目编辑的培养。第二十三条 美术总监的职责是负责四个封面的设计,并且在宏观上负责刊物的版式、图片、底纹,以及下一届美术总监的培养。第二十四条 专职摄影主要负责位美术编辑和记者栏目组提供摄影素材,并完成主编交付的其他任务。第二十五条 编辑部是院刊质量的直接责任者,负责组稿及稿件的送审,对来稿进行综合审查,向编委会提出稿件的处理意见,组织编辑、出版、发行等。�第五章 各职务的任期和产生方法第二十六条 各职务均由选举产生,候选人可以是原职务担任着提名,亦可以毛遂自荐,最后通过全体成员大会或是常委会选举产生。第二十七条 选举每半年举行一次,不能够晋升的人可以在其原来的职务上继续努力,等待下一届的公选。第二十八条 因各种原因,人员需要调整时,由原职务担任者或管辖部门向主编提出报告,随时予以调整。 第二十九条 主编辞职或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够行使其职能时,由常务副主编代行其全部职能。第三十条 各职务的任期均为4年,但不强制。但离岗人员必须做好善后工作。

杂志社社长的职责,主要有以下11个方面的工作:1、负责杂志社的各项管理工作,包括干部人事管理、业务运行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2、负责编辑出版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编辑出版人员思想认识正确、政治观点端正。3、负责制定杂志社年度工作计划、长远规划及发展目标,使计划、规划和目标符合实际,按期实现。4、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建立与完善各项运行机制与自我约束机制。5、负责督促稿件处理和编辑计划完成情况,定期召开分析会议,解决存在的问题。6、负责杂志社与国内外相关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签署合作协议,签署合作备忘录。7、负责审定杂志编委会组建和调整方案、创办期刊报批事宜,确保编委会有生机有活力。8、负责杂志社干部管理工作、学习培训工作和年度考核工作,以管理促提高,以培训提素质,以考核促目标完成。9、负责期刊的经营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确保经营管理措施完善,成本核算准确无误。10、负责党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安全生产工作,力争不出现违法犯罪案件。11、负责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福建教育杂志社社长履历清单

很好,只是作业多

1982—1985年,山东省东营师范学校学习。1985—1990年,山东省利津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其间在山东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进修学习。1990—1993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3—1998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8—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系主任、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教师杂志社社长、社会科学处处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培养处处长。2014——任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福建青年杂志社、福建教育杂志社、福建东南置业杂志社、《福建质量信息》杂志社、《福建茶叶》杂志社、《闽商》杂志社、福建科技报社《科学与文化》杂志社、福建论坛杂志社 等等

福建教育为省级期刊,非核心 媒体名称 福建教育 ​刊号 35-1017/G4 类别 期刊 主管单位 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福建教育杂志社 语种 汉语

福建省教育杂志社历任社长

地方出版社名录(截止日期2006年11月02日)——福建省2007-01-30 00:47:53海风出版社(ISBN:7-80597)社长、总编:焦红辉地址:福州市鼓东路187号(350001)电话:(0591)87616932 海峡文艺出版社(ISBN:7-80719)社长、总编:欧定敬地址:福州市东水路76号14层(350001)电话:(0591)87560384 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ISBN:7-80691)负责人:叶恩忠地址:福州市东水路76号12层(350001)电话:(0591)87538749 传真:87502512 厦门大学出版社(ISBN:7-5615)社长:蒋东明 总编:陈福郎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361005)电话:(0592)2186128http:// 福建人民出版社(ISBN:7-211)负责人:俞金树地址:福州市东水路76号9~11层(350001)电话:(0591)87553647 传真:87552086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ISBN:7-5395)社长、总编:黄建斌地址:福州市东水路76号17层(350001)电话:(0591)87607301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ISBN:7-80516)社长:黄哲武 总编:王秀斌地址:福州市华林路205号(350003)电话:(0591)87850023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7-5335)社长、总编:林万泉地址:福州市东水路76号15层(350001)电话:(0591)87538472 福建美术出版社(ISBN:7-5393)社长、总编:施群地址:福州市东水路76号16层(350001)电话:(0591)87533718 福建教育出版社(ISBN:7-5334)社长、总编:阙国虬地址:福州市梦山巷27号(350001)电话:(0591)83726971 鹭江出版社(ISBN:7-80610)社长、总编:杨迅文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明路22号(361004)电话:(0592)5046666-198 传真:(0592)5046666-170

在中国香港。现任中国多元智能教育协会理事长:张开冰(Happy H P Cheung),“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加德纳教授学生,《中国多元智能》杂志社社长、泰兆教育基金会会长。历任香港政策研究所《政策论坛》执行编辑、哈佛大学香港校友会秘书长、副会长,哈佛大学香港教育基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等职。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行政管理和社会政策专业教育学硕士,美国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亚洲研究文学硕士。研究成果: 多年来对多元智能理论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国现代教育实践的指导,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研究。2002年加德纳教授的亚洲之行,促成了中国多元智能教育协会成立。泰兆教育基金会支持和资助中国多元智能教育协会出版教育杂志《中国多元智能》,举办多元智能国际教育论坛,促进教育交流。  张开冰几年来多次主持公益教育讲座,她经常面向家长、教师和教育管理专家作报告,并亲自现场解答教育问题。由于她在教育领域的专业和权威,以及她对学生的热忱,山西省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她出任长期嘉宾,为听众现场解答家庭教育问题。她也是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 “历程”栏目“科学中国人”节目的长期特邀嘉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吉林卫视等都邀请她出任教育节目的嘉宾。  2004年5月,她应邀为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全国联合会、中国教育学会、北京教育学院等单位主办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国际论坛”做闭幕总结。张开冰还担任中国人事部“中国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课题组分课题“多元智能理论和中国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组长,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对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和教育培训的影响。

1978年9月在毕节市长春区任高二数学教师;1980年进入毕节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工作;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达三十余年;主要从事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及管理工作。1991年3月任机械制造八九级中专班班主任为期三年。1994年9月任工业与民用建筑九四级大专班班主任为期二年。1998年9月任工业与民用建筑九八级大专班班主任为期三年。2006年3月任机电2005级中专班班主任。2007年8月任机电2007级(1)班班主任。1991年、1993年、1994年、1995年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1996年3月获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宪法》合格证。1998年、1999年、2000年在国家公务员、党的机关工作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1999年、2000年、2001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0——2001年度被中国共产党贵州省毕节地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8月获贵州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证书。2003年11月获计算机维护和计算机操作员四级/中级技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04年12月诗《人生》在毕节视窗/慧泉原创文学网发表。2004年12月《浅谈班主任工作》在中华教育科研论文、教案评选活动中获壹等奖;被收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的《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第三卷一书。2005年3月在《毕节日报》发表诗《旅程》。2005年1月《试论杨朔散文创作风格》在全国“敬业杯”教育教学论文(教案)大赛评优活动中获壹等奖;并在国家级全国出版发行的《人民教师》教科研版(月刊)2005年第三期上进行了公告。2005年7月《重树信心、把握机遇、再创中职教育的辉煌》和《试论杨朔散文创作风格》参加全国范围内的大型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现代教育管理与实践论坛”活动中获壹等奖;并被收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2005年8月《毕节日报》和毕节电视台的《毕节新闻》以题为《工校一教师论文获全国奖》报道了毕节地区工业学校张小梅撰写的《浅谈班主任工作》、《重树信心、把握机遇、再创中职教育的辉煌》和《试论杨朔散文创作风格》三篇论文荣获全国一等奖。2005年9月散文诗《百里杜鹃行》在《毕节日报》发表。2006年1月诗《家乡》在《毕节日报》发表。2006年3月《中专生思想品德现状及教育探讨》在中国教师教育研究会、《教师与教育》杂志社举办的第三届“关注教育、关注教师”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壹等奖。2006年6月诗《追思丛飞》在《毕节日报》发表。2006年7月《班主任工作应有针对性》一文;入选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主办、编辑出版的《中国职教》杂志并荣获一等奖。2006年8月《试论杨朔散文创作风格》一文由《光明日报》社教部、发现教育杂志社编入《中国当代教育思想文献》一书出版发行。2007年5月1日被邀参加在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当代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英模人物五一表彰座谈会”。被授予“当代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英模人物”荣誉称号和“中华杰出英模人物”荣誉称号;荣获“时代英模”荣誉勋章。个人简介及《班主任工作应有针对性》一文入编《当代中国英模人物大典》。2007年6月个人业绩入编《今日中国论坛》杂志社和共和国精英档案系列丛书编委会编辑出版发行的《共和国精英档案》。2007年7月个人业绩入编中国国际专家学者联谊会和中国百科文库出版社联合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专家名人辞典》。2007年7月个人业绩入编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的《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2007年8月个人业绩入编中国百科文库出版社和中国国际专家学者联谊会出版发行的大型国际交流系列丛书《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第三卷。2007年8月个人业绩入编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世界华人交流会、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编辑,世界人物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型跨世纪人物典籍《世界人物辞海》。2007年8月应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之邀参加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特警部队“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军民共谐和谐音’军地名家联谊会”。2007年10月应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中华两岸三地专家企业家联合会之邀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和谐中国——海内外杰出爱国人士2007年国庆座谈会”。和谐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中国名家书画保真工程组织委员会、中国财富论坛杂志社之邀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和谐中国——百名共和国先锋人物国庆座谈会暨国庆庆典”。2007年11月个人业绩入编中国百科文库出版社和中国国际专家学者联谊会出版发行的大型国际交流系列丛书《华夏优秀人物博览》。2007年应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中国爱国精神文明联合会、中国当代名人协会之邀参加2008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百名首先模范2008年新年座谈会暨表彰大会”。

叶圣陶的资料 叶圣陶 叶圣陶(28~16),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原名叶绍钧,笔名叶、圣陶、斯提等。江苏苏州人。早年当小学教师,并参加新潮社和文学研究会。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主编或编辑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国文月刊》、《笔阵》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46年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 生平简历 1894年,叶圣陶出生于苏州吴县。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开始文言小说创作。 1915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尚公学校国文教员,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后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19年,加入了北京大学的新潮社,开始白话文学的创作。 1921年,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文学为人生”。 192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转入开明书店,主办《中学生》杂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他前往四川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 1946年,回到上海后,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及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 1949年,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后任全国文联委员。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进中央主席。 教育和新闻编辑思想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和新闻出版思想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教是为了不教 文学为人生 易读性 文学作品 叶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1914年开始创作文言小说,1918年开始发表白话文作品。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和儿童文学作品。 《春宴琐谭》: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倪焕之》:长篇小说 《隔膜》:小说集 《火灾》:小说集 报章杂志 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 《礼拜六》 《上海时事新报》 《上海民国日报》 《文学周报》 《公理日报》 《国文月刊》 《苏州评论》 《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 《中学生》 《开明少年》 《中国作家》 《人民教育》 《中国语文》 《诗》 《光明》 《国文杂志》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 童话作品 叶圣陶曾写过以下童话: 《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一粒种子》 《皇帝的新衣》 《玫瑰和金鱼》 《月亮姑娘的亲事》 《含羞草》 《快乐的人》 《芳儿的梦》 等等 叶圣陶纪念馆 角直镇的叶圣陶公园叶圣陶纪念馆位于苏州吴中区角直保圣寺西园,这里是他1917年到1922年任教过的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原址。 (1894~1988)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原名叶绍钧,笔名叶、圣陶、斯提等。江苏苏州人。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角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曾与夏丏尊合作出版了《阅读与写作》、《文心》、《文章讲话》等。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主编或编辑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国文月刊》、《笔阵》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46年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 (1894~1988)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钩,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1907年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1911年毕业后任10年小学教师。1914年开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在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还出版不少诗集、评论集和论著,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 索引序列
  • 福建教育杂志社社长履历
  • 福建教育杂志社社长履历图
  • 福建教育杂志社社长履历表
  • 福建教育杂志社社长履历清单
  • 福建省教育杂志社历任社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