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年鉴杂志不能少读书

年鉴杂志不能少读书

发布时间:

年鉴杂志不能少读书

《读者》读书笔记她,叫柯晓萱;她,只有130厘米;她,是人生路上最坚强的旅行家。我在《读者》上目睹了这“130厘米强者”的成长经历。时间倒回到26年前,柯晓萱出生在台北,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女孩,偏偏老天爷爱与她开玩笑,发生几率几乎为1/40000的基因突变就发生在了晓萱身上,致使这个小女孩在七个月时依然不能爬行,只能软软地躺着并且,有基因突变引发的并发症,也始终折磨着这小女孩面对病魔,晓萱并没有示弱,她用自己的信心和坚强,掀起了一场与病魔抗争的“风云血战”。然而,这场战斗打得是多么艰苦,几乎耗掉了晓萱所有的装备。她拼命努力地学习,但成绩仍旧不理想,全班52人,至多就考到51名;她努力与周围的同学打好交道,但仍避免不了别人歧视的眼光…晓萱也哭过,灰心过,但她从未放弃过。她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勇敢地面对困难,还积极地帮助其他同学。英语老师和晓萱一起报名参加了美国发现卡的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晓萱打败了所有对手,摘夺大赛桂冠,且赢得2、2万美元助学金!这可是持续了26年之久的长久战啊,到最后,还不是连命运都在晓萱的脚下屈服了!想告诉全世界所有的人:不要漠视自身的价值,人生的大门也许不会为我们降低一个门槛,但我们的心可以升扬,我们可以尽量延展我们的极限!《读者》读书笔记---向日葵没有眼泪向日葵是一种很热烈的花,它总是向着太阳,就像父亲,总向着女儿。这是个很感人的故事——一场大火烧毁了我的家,也让我失去了最亲爱的妈妈。从此,我对爸爸充满了怨恨,认为是他和妈妈吵架所以才故意不救妈妈的。26次的植皮和整容手术和社会上一些好心人的捐助,虽然让我的身体恢复了健康,但却在我的脸上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我自卑,我仇恨,我不愿去上学,因为我怕在学校同学们会对着我脸上那条蜿蜒绵长的疤痕指指点点。父亲为我种下了向日葵,告诉我“在爸爸眼中是最漂亮的女孩”,看着爸爸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的劳苦和心酸,对年来对他的怨恨渐渐淡化了。多年后,我考上大学,在庆祝的晚宴上,父亲才将自己的艰难一件儿一件儿地摊出来。原来,父亲没有救母亲是因为怕失去我,等到他救出我再回去找母亲时,望着母亲被烧焦的尸体,他不知有多痛苦多难过。原来,父亲为我做植皮手术取下了自己背上将近70%的皮,只是因为爱我,所以才忘了那撕心裂肺的疼痛。原来,父亲要我上学,不仅因为我是漂亮的向日葵,他真正的心愿是要让我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像那些曾经捐助过我们的人那样去帮助别人呀!我的心颤抖了,心潮澎湃,像岩浆那般炽热。父亲是一种很难理解的生物吧,他的爱是那么默默无闻,但任何事物都抵挡不住。甚至于,我认为那场大火对于作者来说就是一场“灾难的礼物”,让她清清楚楚、彻彻底底第理解了“父亲”。向日葵没有眼泪,因为它的眼泪都被太阳蒸发掉了。而我的太阳,就是父亲。《读者》读书笔记1986年,她因创作了独舞《雀之灵》,获得第二届全国舞蹈大赛一等奖,从此一夜成名;1998年,她自编自演电影《太阳鸟》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再获辉煌;2002年,她在云南经过一年多的采风和排练,推出作品《云南印象》,轰动全国,成为“原生态”舞剧的典范;2006年,她与藏族歌手容中尔甲合作编排藏族舞乐《藏谜》,对于每一个参与者,包括观众,都是心灵是洗礼与启迪。评判杨丽萍,她足可以成为“原生态”的舞后。尽管,她只是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尽管,她从未在专业学校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舞蹈训练;尽管,她薪水微薄,参加舞蹈比赛制服装和音乐的钱都需要向别人借!但偏偏,她就是一棵在风中舞动的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性格,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取得成功,在舞台上挑战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其实,我读书很少,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我的这份自然和单纯,在宁静是时候,给了我生命的灵感。所以,我的舞蹈基本取材于大自然。我觉得这种东西才是自然和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它最值得我去体现、”杨丽萍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是的,也许别的舞蹈演员跳的是舞,但杨丽萍不是,她跳的是生命,是人们心中最本质的东西。你看她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身影,实际上就是对生活、对生命的诠释。你得承认杨丽萍是舞台上最值得铭记的美景。

我喜欢看书,但是不管是看教材书,小说,更甚是看杂志,都要把映入眼帘的文字都要逐字逐句的从嘴巴里蹦出来,好像如果不读出来的话这篇文章甚至是几个字我过眼就忘了,也根本没有从大脑里过滤,看了也是白看尽管我看的文章不一定都能记得住,我也没有过目不忘的神功,但是却一定要读出来,这样自己才感觉已经看过了,才能过了自己这一关!

自己喜欢

跟读书的好处是一样的。有很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读书就是将人类浓缩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习得的最佳方式,读书能够让你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摆脱愚昧和迷信,你不再是一个空白的人,而是通过读书赋予了自己丰富的知识色彩。  读书能帮你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阅读,你能够与先贤们博古烁今,你能够与文人骚客们煮酒论歌,你能够从无数正反面的故事中,吸取教训,增长见识,去粗取精,形成具有正面导向性的三观。  读书能帮你开拓视野,你不再局限与小小生活中的一隅,你可以无拘无束地畅游古今中外,学识遍布四海,随着读书范围的扩大,你也会练就出广博的心胸与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读书能帮你结识朋友,扩大社交圈子,通过读书,你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你们可以在一起谈天论地,开怀舒心,那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好处。  读书可以提高你的层次,提升你的综合素质,通过阅读,你不仅可以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方法,也能在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一抹书卷文艺的气息,让你的气质更加出众。

年鉴杂志不能少读

当然不同了,深度、格式、读者对象都不一个样

年鉴是现代化的工具书,是以年为期系统记载、汇集上一年度自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性的资料和重要的文献信息。年鉴编辑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多领域、多环节的系统工程,是系统地、连续地、需要各部门配合的工作,年鉴质量问题是一个贯穿于年鉴编辑各个环节的普遍性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各自的质量要求,哪一个环节出了质量问题,那么这部年鉴就不可能成为一部精品年鉴。质量是年鉴的生命,是年鉴的价值所在,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可以说,年鉴质量问题是年鉴编辑工作中永恒的主题。作为编辑谈几点看法。 一、创新年鉴框架。 框架创新是提高年鉴质量的关键,需要年鉴工作者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从而找到一条提高年鉴质量,繁荣年鉴事业的新路子。 由于各地所处的区位不同,资源不同,人文优势不同,历史不同,发展经济的目标定位、工作措施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年鉴所反映的内容,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地方特色越明显,年鉴就越具有生命力。“没有特色的框架必然导致平庸的年鉴”。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属于全淹全迁县城,移民搬迁是近几年的工作重点,因此把“三峡移民”独立成篇,对移民过程进行了详细记述。 年鉴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中的新成就、新典型、新事物以及新问题是年鉴记载的主要内容。年鉴编纂者要与时俱进,根据形势发展和时局的变化,抓住具有时代气息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从当代实际出发,对年鉴框架进行优化整合、调整补充,使年鉴成为名副其实的“时代镜子”。《丰都年鉴(2006年卷)》增设“魅力丰都”栏目,展示了具有欣赏和保存价值的丰都文物、景点、特色产品、专利项目的摄影作品及丰都籍作者的艺术影视作品,成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丰都、认识丰都的一个窗口。 年鉴姓“年”,逐年出发,主要记录一个地方一个年度内的事情,因此具有较强的年度性。在年鉴框架设计中,每年对框架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做到年年有新意。2005年中共中央在全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加巩固,丰都县在此项活动中,准备充分、学习扎实、实效明显,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获得中央、市督导组的一致好评。因此在编辑《丰都年鉴(2006年卷)》时,把其放入“特载”部分进行重点记述。 二、把资料作为切入点,从源头上把控年鉴的质量。 编辑综合年鉴是政府行为,其组稿大部分采用的是政府发文、部门提供稿件的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在一定条件下是切实可行的,通过行政手段,可以提高供稿的效率和权威性。但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职能部门的转变,以及合作的跨地区、跨行业的趋势,依赖行政手段收集年鉴稿件的方式将会不断弱化。它的局限性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改革逐步深化,市场作用逐步加大,政府职能逐步退缩,部门提供的资料往往是不完整的,与社会现状有很大差距。部门供稿人的局限性。供稿人多为办公室主任或秘书科长,一般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写作水平也较高,但对年鉴写作体例不是很熟悉,尤其他们主要工作是文秘,习惯公文写作,与年鉴材料的写作相差甚远。编辑与撰稿人脱节。日常生活中编辑与供稿单位的撰稿人很少往来,缺乏对部门的系统了解,难以提出指导性意见,处于被动状态。漏项问题。一些无主管部门的单位(如跨行业的民营企业)容易被漏掉,导致年鉴内容缺项。大部分撰稿人把年鉴作为本单位业绩的宣传平台,报喜不报忧,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面对。 要想改变这些突出问题,就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只有改革创新,年鉴才有出路。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一,变被动为主动,加强编辑与供稿者之间的交流探讨。编辑可以改变以往“死等”的状态,主动出击,经常与撰稿人联系,可在组稿中有针对性地召开撰稿人员座谈会或研讨会,或经常组织力量深入到各有关单位,登门拜访,检查督促,及时研究解决撰稿工作中的困难和疑问,保证稿件的质量。第二,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线索获取信息资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巧媳妇不能等米下锅,年鉴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主动出击,善于捕捉发掘新兴领域和行业的新信息为年鉴所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年鉴质量,而且可以减轻突出编辑稿件的压力。第三,自撰稿与特约稿有机结合,保证内容的完整性。《丰都年鉴(2005年卷)》自撰稿有卷首、综述、人物光荣榜、大事记、附录、索引等,大大增加了年鉴的信息量。遇到较复杂的内容撰稿人无法交待清楚时可以约请该行业的资深人士代为撰稿,这样可以保证年鉴的质量。这样,资料来源的渠道多了,便于我们站在社会的角度,写社会事物在政府、市场双重作用下的发展变化。只要对年鉴组稿有利,都可以大胆探索实践,逐步做到年鉴组稿的规范化,进而达到科学组稿的要求。 三、抓责任编辑,让其真正负起“责任”来。 编辑是办好年鉴的主角,没有高素质的编辑,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年鉴。责任编辑是年鉴编辑过程中的第一环节,至关重要,编辑质量最终影响和决定着年鉴的质量。因此责任编辑要切实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责任编辑应提高自身素质,切忌不懂装懂。年鉴编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其内容涉及到各行各业,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又具有广博的知识性,它是博与专的统一。因此,要求编辑人员要有宽泛的知识面,懂得的事物越多越好。由于编辑的专业不同、经历不同、个人爱好也不同,编辑人员不可能对每一个行业的情况都了解,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懂的问题。这就要求编辑要不耻下问,要多请教作者、请教同事,千万不能不懂装懂。第二,责任编辑应加强责任意识,切忌马虎行事。年鉴审稿一般要经过责任编辑--副主编--主编三道流程,目的是严把质量关,防止年鉴出现差错。正因为是三审稿件,也就容易造成个别责任编辑的依赖思想,认为自己这一关只是初审,反正后面还有两道关,出点差错没什么。这种依赖马虎的思想千万不能有。作为一名合格的责任编辑,即便是三审稿件,也应视自己这一关为最后一关,做到尽善尽美。第三,责任编辑应有合作精神,切忌单独行事。一部年鉴从众多撰稿人分头撰写到编辑部编审合成全书,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包括编辑与撰稿者之间的合作及编辑与编辑之间的合作。由于年鉴编辑是一项集体活动,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参与,资料往往来自不同部门,而不同部门对数据的统计口径不统一,难免出现不同部门提供的资料相互矛盾的情况。再者责任编辑分工不同,每人负责不同的部类,各编各的稿件,忙于自己范围内的事情,容易忽视编辑之间的信息沟通,就可能造成年鉴内容的重复和矛盾。因此,责任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应加强沟通,对涉及到的同一个问题、同一组数据,全书必须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年鉴作为工具书的权威性。第四,责任编辑应结合实际选稿。选择适合年鉴特点的稿件是每一位责任编辑的职责,这就要求编辑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结合本地的地情和特色选取资料,不能由编辑个人的主观意愿决定。对于地方综合性年鉴,其选条标准应坚持“新、大、特、鉴”原则。“新”就是选择新信息,“大”就是选择主流信息,“特”就是选择特色事物,“鉴”就是选择启迪事物。没有编辑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没有高质量的编辑工作,就很难全面保证稿件的质量,也就很难保证有高质量的年鉴付印和出版。 作为一名年鉴编辑,因成天埋首案头,与数字、文字打交道,单调枯燥,除需有较好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外,还必须有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道德情操和勤奋拼搏、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情况。 四、严格把好出版关。 地方综合年鉴采取“多家供稿,一家主办”的工作模式,因此年鉴从撰稿到出版成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涉及上百人。出版是年鉴成书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一道工序。有的编辑认为出版是出版社的事,与他们无关,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年鉴作为一种出版物,必须贯彻国家对图书、期刊杂志的有关法规,如《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以及编纂工作的各项具体规定等,以此全面提高年鉴的编校质量。编辑交给出版社的稿件与成书格式相差甚远,需要用排版软件重新排版,在排版时的调整极易出错,因此校对工作就尤为重要。校对是对年鉴编辑加工、减少和消灭差错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工序,通过校对,弥补编辑的疏漏,它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校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年鉴的出版质量。通常采用三校(初校、二校、三校)制,在出版社完成初校、二校后,由编辑对稿件进行校对,再由出版社完成三校,这样环环相扣,就能减少差错率。在校对时,要求年鉴工作者除了在内容上下功夫提高编纂质量外,提高装帧和印刷水平,也是提高年鉴编纂质量的重要环节,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当然,年鉴质量问题远远不止笔者所说的这几个方面,它贯穿年鉴编辑的全过程,涉及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一部精品年鉴,必须将年鉴的质量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年鉴质量是我们每一个年鉴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才能日趋完善。

年鉴杂志不能少读后感

Part 1 从地球公民说起      在读《沙乡年鉴》之前,我恰好看了一个叫做《地球公民》()的片子,它描述了人类是如何为利用动物而制定出工业化的标准,去饲养、屠杀这些于我们同为“地球公民”的生物们,以及用它们去做科学实验。片子里面充斥了血腥和悲惨的场景,动物们狭小的生存环境、濒死的哀号、被烧焦的皮肤……这部片子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其残忍,因为残忍在影像世界里并不少见,而是我自己对于这些事情的无知:我对于餐桌上肉的来源,只能够追溯到它在超市里的形态。还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在乡下见到猪的惊奇和兴奋;至于杀猪,就只有大学时在安徽的村落里写生的时候,远远听到过它的哀号——死亡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媒体上的符号。我们和自己的食物是如此之遥远,乃至于我几乎认为肉和会动的生物是两种意义上的东西,之间只被某种“传说中”的联系牵在一起。   《沙乡年鉴》中写道:“人们在不拥有一个农场的情况下,会有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个是因为早饭来自杂货铺,另一个则认为热量来自火炉。”   我毫无疑问已经深陷于危险之中,如今的危险甚至已经不是来自杂货铺和火炉,因为这两件事物也不多见了。食物来自餐桌和食堂,热量则源于空调和暖气。“我们迷恋工业供给我们的需求,却忘记了是什么在供给工业。”   可是工业给我们带来的舒适,是否让人的生活更加愉快?这种只知盘中餐的生活,这种和自然充分隔绝的生活,是不是比另一种森林里与野兽作伴的生活更为幸福?   我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沙乡年鉴》所描绘的世界,和《地球公民》中的那一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的第一和第二部分里,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和优美的笔触,来描写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在这些文字中,字字句句都充溢着宁静与快乐。这些快乐又是如此轻而易举地沁人心脾,让我产生共鸣。这种快乐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只是在一旁静静观察,而正是因为这种无知,快乐才会更为特别和巨大。而当观察带来知识和规律的时候,当知识从无到有、由内而外从天而降的时候,它又远比那些不得不记住的知识美好。   然而一个奇怪的事实是:我们并没有在这条更为幸福的路上行进。人的心中似乎同时住着天使和魔鬼,在爱自然的同时,更乐于去征服它。随着征服和满足到来的是更大的空虚,人在实现自己所有梦想的时候,恰恰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没有什么值得憧憬了。——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尽管我们并不知道这条总在“向上”的世界会走向何方,依然坚定不移地超越着自己。      Part 2工业化的自然,工业化的人      在读《沙乡年鉴》的时候,常常有一种无力的感觉。作者的智慧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像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极端的动物保护主义者那样,以一个彻底的保护者视角去看世界的发展,做出尖刻和极端的评价;而是很冷静地对未来作出了判断与分析。“如果我们把户外狩猎看做是一个战场,即一个在巨大的、生气勃勃的机械化过程与一个整个来说是出于静态的传统观之间进行格斗的战场,那么,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前景确实是黯淡的。”   正是这种冷静加强了我心中的悲伤。作者已经看到了这条道路的必然失败,他在某一个边缘挣扎着,他一遍又一遍地探寻着该如何给这些美好的东西一线生机,试图以一种更为合理的方式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模式。但是,“合理”以及“真理”往往不被大众所接受,或者被滥用,成为与其本意相悖的东西。最为可悲的是,作者甚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声音是微弱的,他曾经对工业化的思路深信不疑,但是当他发现这件事情的错误,却不知道该怎样让别人也明白这件事情。“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两种变化正在逼近。一个是在地球上,更多的适于居住的地区的荒野正在消失。另一个是由现代交通和工业化而产生的世界性的文化上的混杂。这两种变化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可能被防止,而且大概也是不应当被防止的。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即通过某种轻微的对所濒临的变化的改善,是否可以使将要丧失的一定的价值观保留下来。”   但是从今天的结果开看,这种抗争是徒劳的。工业化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彻底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自然则彻彻底底沦为一种遥远的、可消费的、新奇的事物,是需要人们排着队去“围观”的。作者早已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休闲的价值并不是一个阿拉伯数字问题。休闲在价值上,是与其经验的程度及其不同于和与工作生活相反的程度成正比的。”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消费着自然,把自然的一切归结到“现代”生活的体系之中——即便这种生活并不一定让我们更加幸福。   在《地球公民》的世界里,奶牛终其一生被关在和它们身体大小几乎相同的笼子里,每天从早到晚被机器挤奶,一头母牛的生命可以达到二十年,但是奶牛通常在四年内死去。奶牛的命运听起来似乎很遥远,但这不也是工业化时代人类生存的写照么?我们生活的生活被拘禁在一个小格子里,从早到晚面对电脑绞尽脑汁,只不过我们还有医疗来确保寿命罢了。   科学总源于怀疑,但其结果却是绝对化的。建立在科学之上的现代工业与商业,是一种绝对化的单一思维,即便它的多样性也会在更微小的层面上保持其绝对性质。这种“现代主义”带有强烈的扩张能力,会以压倒一切的态势把其他东西吞噬,动物也好,植物也罢,即便是人自己,也逃不过这种绝对的吞噬。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我深知“现代主义”对于建筑以及城市的吞噬能力,它从一开始便是大张旗鼓地打着真理的名号展开,张开血盆大口,毫不客气地把一切不论美丑的历史吞掉,在消化的过程中,又慢慢消亡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直到把所有的物质和思维都统一成某一种标准化、可量产并且经济的模式之中。“土地,就如同俄底修斯的女奴一样,只是一种财富。任何土地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人们只需要特权,而无需尽任何义务。”在工业化的模式之下,成为女奴的不只是自然的土地,城市的土地也是一样的;甚至它可以包含这种模式之中的一切弱者,最终的结果是:上位者只需要特权,而无需尽任何义务。      Part 3少数派的真理      真理总是在少数人手中。   书的结论部分,作者做出这样的总结:“简言之,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   我深信很多人在读到真理之后,都会对其表示同意,点点头,心满意足地把书合上,之后就该干嘛干嘛去了。当工业化的进程已经到了这一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难逃脱其桎梏。有多少人能够有利奥波德那样的经历?又有多少人能够放弃城市里的舒适,住到乡间的木屋里去?有多少人能够放弃超市里的肉,去狩猎自然里平等的食物?   至少我做不到。   我没办法放弃科学和现代化带给我的舒适,即便我知道作者说的是对的:“科学绝不,或不应该,只是为获取更舒适生活的杠杆。科学的发现是对我们好奇心的满足,是一种比更肥的牛排或更大的澡盆重要得多的事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肥的牛排和更大的澡盆似乎更多地关系到自己的利益,是更为直接的诱惑。在面对这种诱惑的时候,我把自然抛诸脑后。反过来讲,我生于城市,我只知道如何在城市中生存,把我放到荒野之中,就好像把动物园里的老虎放回野外一样——是需要从头训练的。而且我只会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会一面说小汽车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麻烦,一面琢磨该买哪款车。   在这个巨大的洪流之中,弱者只有被吞噬,强者只有继续吞噬。   大概相比于利奥波德,我是个更加悲观的人吧。

《读者》的魅力  《读者》,这样一本看似平凡的杂志,有着怎样的力量,可以打动世界百万读者呢。  核心竞争力 最初《读者》曾以美国《读者文摘》为效仿对象,如今,它已找到了外国作品与中国读者之间的沟通方式:选择外国作品时,以“开阔眼界”“反映人性美”为原则,以实用的信息丰富读者的知识,以感人的作品启迪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以中国人的价值理念理解西方文化中的各种现象。  读者给它的评语是“书淡如菊”,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读者》,的确显得淡漠而安静。正如戏剧家魏明伦评论道:“《读者》不靠‘枕头’,不靠‘拳头’,却能超越‘两头’书刊的销量。靠的是什么?文学感染力,知识信息量,观赏趣味性,德育、智育、美育,多种维生素。”不媚俗、不炒作,清新淡雅的封面,温馨流畅的文字,自创刊二十三年来一直如此。  在一次研讨会上,《读者》总编彭长城总结杂志至今受欢迎的原因时说,不断创新与关注“真善美”是《读者》成功的原因。“杂志有一个口号,叫博彩中外、汇聚精华、启迪思想、开拓眼界,开放性的视野打开了外部世界的窗口,同时也更深层次地了解了我们自身的文化根源。杂志的很多栏目跟人有实实在在的联系,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素养的提高和感情的释放。”  定价策略 这本创刊于甘肃的16开文摘性大众刊物,本着“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宗旨一路走来。刊登的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科技、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  《读者》一直秉承高质低价,64页黑白文字,20页彩色插图,售价3元,为同类、同等印刷质量刊物中售价最低。刊载文章全部来自读者的推荐,发表时刊出推荐者姓名。实行一稿三酬,原作者、原刊发媒体、荐稿者皆有稿酬。  平民化之路 有人说,《读者》好像一直隐藏在某个角落,静静地发出某种声音,那种声音不强大,却很有分量。让这种安静有如此分量的,是对读者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责任。打开一期《读者》,在不那么沉重的凡人小事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人情味与对人生、人性的真切关怀。这种关怀散发着一种绵绵磁力,吸引着寻求温暖的灵魂。  有时,这种直指心性的关怀还能够摆脱不同文化背景的牵绊。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是畅行无阻的语言。海外《读者》已累计发行50多万册,读者遍布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非典时捐款、教师节时赠阅、慰问戍边官兵,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读者》有一副热心肠。在甘肃刘家峡,有林地5000亩,名为“读者林”,是《读者》在全国读者中募得钱款植建而成。而今,“读者林”的规模已达2万亩。一位中学校长说,《读者》为人们种下的,既有今天就可以开放的花朵,也有明天才可以发芽的种子。(右图:《读者时代———一本杂志和她所影响的生活》)  产业链延伸 《读者》的主编彭长城曾说,在市场竞争中,杂志的危机时时刻刻都存在着,要使这个特殊商品像常青树一样生存,既要把它作为一项文化事业来兴办,又必须当成一个文化产业来经营。  为了方便更多的读者,《读者》盲文版、维文版相继推出;为了给农民办一份属于他们的杂志,《读者·乡村版》于2000年诞生;为了拓展海外市场——继2003年成功“借河行船”打开北美市场之后,时值一周年,《读者》又成功进入欧洲和澳洲市场。正在筹划中的原创版、英文版也将很快面世。伴随着《读者》的忠实读者群的日益扩大,《读者》的事业也“越做越大”,《读者》品牌的产业链条正在不断加长和连接。中国期刊业 一个难解的棋局  读者的成功是中国期刊界的一个奇迹,然而也仅只是一个奇迹!我们在欣喜之余,不应忽视的还有很多:  在一篇题为《左边杂志,右边堕落——我的阅读品味是如何堕落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非常真实的写出了目前期刊界的现状,“大大小小的报摊上,摆满的是花花绿绿的时尚杂志,超级模特、电影新星、流行歌手,搔首弄姿地占据着它们的封面;锦衣华服流行情报、欧美家居经典介绍、怪异名车强档出击、美酒咖啡倾情推介,挤眉弄眼地拥塞在它们的内芯。”  另一方面,美国的时代华纳,在上海建立了他们的院线系统,德国的贝塔斯曼在全国建立了书友会,新闻集团在广东落地了……这些一百亿美元以上的营业额的文化和媒体大鳄,携多种媒体跨国界而来了。他们虎视眈眈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报业,还有期刊这块回报最为丰厚甚至可以说暴利的“蛋糕”。偏安一隅的中国期刊业又将如何同他们竞争呢?(左图:《读者》的封面也成为许多人的收藏)  面对内疾外患,我国期刊将如何加快发展步伐,迎头赶上呢?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中美期刊业窥得一二:  新闻期刊的彼尊我卑  相比较于美国三大新闻杂志位居整个杂志业前列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来说,中国却还没有一份具备真正强大影响力的新闻周刊,在中国杂志市场占据主要地位的依然是妇女杂志、文摘杂志、娱乐杂志和健康杂志。  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集中涌现了一批“新生代”新闻周刊,除《三联生活周刊》外,《深圳周刊》、《新民周刊》、《新周刊》以及《中国新闻周刊》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但10年过去了,这批新闻周刊直到目前为止仍然停留在继续成长的阶段,在整个中国媒介环境中依然颇为尴尬处于弱势地位,充其量也还只是一种“半主流”或“准主流媒体”。  纵向来看,在时政新闻、评论与财经新闻方面比较突出的,目前只有《南风窗》、《嘹望东方周刊》和《财经》三本(当然,《财经》还不属严格意义上的时政新闻期刊);在社会新闻、文化报道方面,中国《新闻周刊》与《三联生活周刊》各具特色;在区域化方面,《新民周刊》、《深圳周刊》各霸一方;《新周刊》则是在这些领域之间游走,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不同盈利模式下的价格悬殊  从《读者》的经验可以看出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低价位。尤其是在目前中国期刊的整体价格均普遍偏高的情形下。一位旅居美国、曾是《三联生活周刊》专栏作家的娜斯在其随笔集《东看西看》中形象描述了中美两国杂志价格的巨大差异:“说到杂志,我对中国杂志的第一大感受就是:贵。美国杂志靠广告挣钱,又靠读者数量去吸引广告商,所以订阅杂志本身是一项极便宜的消费。”  中美期刊的巨大价格差异和各自不同的盈利模式有关:中国期刊靠发行维持收支平衡,而美国则基本上依靠大量广告赚取利润,并不单纯依靠杂志的发行收入,采取发行与广告经营并举的战略,使杂志获得全方位、综合性的成长。许多杂志的经营甚至更多地倚重广告。而在中国,由于杂志还不是主流媒体,所以目前大多数杂志的广告页数远远少于编辑页数,目前的中国期刊依然主要是靠发行赚钱维持生计。  中国期刊的高价格制约了读者数量,而读者数量少的杂志自然不会吸引投资人和广告商的目光,在广告投放量稀少的情况下,期刊又只能以相对较高的上市价格维持自身经济平衡,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产业化、集团化程度的巨大差异  让我们来看看这组数字:目前,我国已有39家报业集团,但期刊集团却只有《家庭》1家;美国出版三本以上杂志的期刊集团有500个。中国9000本期刊分散在5000多家杂志社中,平均每家杂志社运作6种杂志;中国刊物最多的期刊社拥有12种刊物,而西方大期刊集团拥有60到80种刊物。(右图:《时代》每期的封面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最典型的例子是《时代》周刊。从1923年创刊起,时代公司连续成功推出了《生活》、《体育

年鉴杂志不能少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它博采众长,集辞典、手册、年表、图录、书目、索引、文摘、表谱、统计资料、指南、便览于一身,具有资料权威、反应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的特点。属信息密集型工具书。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年鉴是现代化的工具书,是以年为期系统记载、汇集上一年度自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性的资料和重要的文献信息。年鉴编辑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多领域、多环节的系统工程,是系统地、连续地、需要各部门配合的工作,年鉴质量问题是一个贯穿于年鉴编辑各个环节的普遍性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各自的质量要求,哪一个环节出了质量问题,那么这部年鉴就不可能成为一部精品年鉴。质量是年鉴的生命,是年鉴的价值所在,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可以说,年鉴质量问题是年鉴编辑工作中永恒的主题。作为编辑谈几点看法。 一、创新年鉴框架。 框架创新是提高年鉴质量的关键,需要年鉴工作者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从而找到一条提高年鉴质量,繁荣年鉴事业的新路子。 由于各地所处的区位不同,资源不同,人文优势不同,历史不同,发展经济的目标定位、工作措施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年鉴所反映的内容,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地方特色越明显,年鉴就越具有生命力。“没有特色的框架必然导致平庸的年鉴”。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属于全淹全迁县城,移民搬迁是近几年的工作重点,因此把“三峡移民”独立成篇,对移民过程进行了详细记述。 年鉴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中的新成就、新典型、新事物以及新问题是年鉴记载的主要内容。年鉴编纂者要与时俱进,根据形势发展和时局的变化,抓住具有时代气息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从当代实际出发,对年鉴框架进行优化整合、调整补充,使年鉴成为名副其实的“时代镜子”。《丰都年鉴(2006年卷)》增设“魅力丰都”栏目,展示了具有欣赏和保存价值的丰都文物、景点、特色产品、专利项目的摄影作品及丰都籍作者的艺术影视作品,成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丰都、认识丰都的一个窗口。 年鉴姓“年”,逐年出发,主要记录一个地方一个年度内的事情,因此具有较强的年度性。在年鉴框架设计中,每年对框架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做到年年有新意。2005年中共中央在全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加巩固,丰都县在此项活动中,准备充分、学习扎实、实效明显,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获得中央、市督导组的一致好评。因此在编辑《丰都年鉴(2006年卷)》时,把其放入“特载”部分进行重点记述。 二、把资料作为切入点,从源头上把控年鉴的质量。 编辑综合年鉴是政府行为,其组稿大部分采用的是政府发文、部门提供稿件的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在一定条件下是切实可行的,通过行政手段,可以提高供稿的效率和权威性。但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职能部门的转变,以及合作的跨地区、跨行业的趋势,依赖行政手段收集年鉴稿件的方式将会不断弱化。它的局限性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改革逐步深化,市场作用逐步加大,政府职能逐步退缩,部门提供的资料往往是不完整的,与社会现状有很大差距。部门供稿人的局限性。供稿人多为办公室主任或秘书科长,一般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写作水平也较高,但对年鉴写作体例不是很熟悉,尤其他们主要工作是文秘,习惯公文写作,与年鉴材料的写作相差甚远。编辑与撰稿人脱节。日常生活中编辑与供稿单位的撰稿人很少往来,缺乏对部门的系统了解,难以提出指导性意见,处于被动状态。漏项问题。一些无主管部门的单位(如跨行业的民营企业)容易被漏掉,导致年鉴内容缺项。大部分撰稿人把年鉴作为本单位业绩的宣传平台,报喜不报忧,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面对。 要想改变这些突出问题,就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只有改革创新,年鉴才有出路。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一,变被动为主动,加强编辑与供稿者之间的交流探讨。编辑可以改变以往“死等”的状态,主动出击,经常与撰稿人联系,可在组稿中有针对性地召开撰稿人员座谈会或研讨会,或经常组织力量深入到各有关单位,登门拜访,检查督促,及时研究解决撰稿工作中的困难和疑问,保证稿件的质量。第二,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线索获取信息资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巧媳妇不能等米下锅,年鉴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主动出击,善于捕捉发掘新兴领域和行业的新信息为年鉴所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年鉴质量,而且可以减轻突出编辑稿件的压力。第三,自撰稿与特约稿有机结合,保证内容的完整性。《丰都年鉴(2005年卷)》自撰稿有卷首、综述、人物光荣榜、大事记、附录、索引等,大大增加了年鉴的信息量。遇到较复杂的内容撰稿人无法交待清楚时可以约请该行业的资深人士代为撰稿,这样可以保证年鉴的质量。这样,资料来源的渠道多了,便于我们站在社会的角度,写社会事物在政府、市场双重作用下的发展变化。只要对年鉴组稿有利,都可以大胆探索实践,逐步做到年鉴组稿的规范化,进而达到科学组稿的要求。 三、抓责任编辑,让其真正负起“责任”来。 编辑是办好年鉴的主角,没有高素质的编辑,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年鉴。责任编辑是年鉴编辑过程中的第一环节,至关重要,编辑质量最终影响和决定着年鉴的质量。因此责任编辑要切实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责任编辑应提高自身素质,切忌不懂装懂。年鉴编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其内容涉及到各行各业,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又具有广博的知识性,它是博与专的统一。因此,要求编辑人员要有宽泛的知识面,懂得的事物越多越好。由于编辑的专业不同、经历不同、个人爱好也不同,编辑人员不可能对每一个行业的情况都了解,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懂的问题。这就要求编辑要不耻下问,要多请教作者、请教同事,千万不能不懂装懂。第二,责任编辑应加强责任意识,切忌马虎行事。年鉴审稿一般要经过责任编辑--副主编--主编三道流程,目的是严把质量关,防止年鉴出现差错。正因为是三审稿件,也就容易造成个别责任编辑的依赖思想,认为自己这一关只是初审,反正后面还有两道关,出点差错没什么。这种依赖马虎的思想千万不能有。作为一名合格的责任编辑,即便是三审稿件,也应视自己这一关为最后一关,做到尽善尽美。第三,责任编辑应有合作精神,切忌单独行事。一部年鉴从众多撰稿人分头撰写到编辑部编审合成全书,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包括编辑与撰稿者之间的合作及编辑与编辑之间的合作。由于年鉴编辑是一项集体活动,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参与,资料往往来自不同部门,而不同部门对数据的统计口径不统一,难免出现不同部门提供的资料相互矛盾的情况。再者责任编辑分工不同,每人负责不同的部类,各编各的稿件,忙于自己范围内的事情,容易忽视编辑之间的信息沟通,就可能造成年鉴内容的重复和矛盾。因此,责任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应加强沟通,对涉及到的同一个问题、同一组数据,全书必须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年鉴作为工具书的权威性。第四,责任编辑应结合实际选稿。选择适合年鉴特点的稿件是每一位责任编辑的职责,这就要求编辑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结合本地的地情和特色选取资料,不能由编辑个人的主观意愿决定。对于地方综合性年鉴,其选条标准应坚持“新、大、特、鉴”原则。“新”就是选择新信息,“大”就是选择主流信息,“特”就是选择特色事物,“鉴”就是选择启迪事物。没有编辑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没有高质量的编辑工作,就很难全面保证稿件的质量,也就很难保证有高质量的年鉴付印和出版。 作为一名年鉴编辑,因成天埋首案头,与数字、文字打交道,单调枯燥,除需有较好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外,还必须有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道德情操和勤奋拼搏、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情况。 四、严格把好出版关。 地方综合年鉴采取“多家供稿,一家主办”的工作模式,因此年鉴从撰稿到出版成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涉及上百人。出版是年鉴成书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一道工序。有的编辑认为出版是出版社的事,与他们无关,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年鉴作为一种出版物,必须贯彻国家对图书、期刊杂志的有关法规,如《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以及编纂工作的各项具体规定等,以此全面提高年鉴的编校质量。编辑交给出版社的稿件与成书格式相差甚远,需要用排版软件重新排版,在排版时的调整极易出错,因此校对工作就尤为重要。校对是对年鉴编辑加工、减少和消灭差错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工序,通过校对,弥补编辑的疏漏,它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校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年鉴的出版质量。通常采用三校(初校、二校、三校)制,在出版社完成初校、二校后,由编辑对稿件进行校对,再由出版社完成三校,这样环环相扣,就能减少差错率。在校对时,要求年鉴工作者除了在内容上下功夫提高编纂质量外,提高装帧和印刷水平,也是提高年鉴编纂质量的重要环节,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当然,年鉴质量问题远远不止笔者所说的这几个方面,它贯穿年鉴编辑的全过程,涉及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一部精品年鉴,必须将年鉴的质量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年鉴质量是我们每一个年鉴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才能日趋完善。

年鉴杂志不能少读后感四年级

自己写,不然以后怎么办

我们一般要写1000字。

1、杂志名:《特别关注》。 2、主要内容:这本杂志以全新的视角,广泛的内容,精彩的笔墨,风趣的格调,独到的见解向读者打造了一本茶余饭后、爱不释手集历史、政治、文学、人生哲理、幽默诙谐与一体的能激扬人生智慧,抚慰读者心灵的床边案头优选杂志。共设有十个板块:特别报道,家事,国事,天下事,开心事,史事,心事,男人的事,书中事。3、读书感悟:人生离不开读书,读书是生命的本钱,有了它便可以品味生活,追求梦想,实现高远的抱负,创造精彩的人生。假期有幸阅读了《特别关注》杂志,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明代顾宪成有一副大家非常熟悉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知识爆炸、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寻找一份内容涵盖“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杂志实属不易。《特别关注》做到了!一册杂志在手,尽览天下风云。                《特别关注》的“特别报道”通过犀利的剖析,让读者对时事政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特别关注》的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蕴藏真理,提醒读者要学会珍惜。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既有厚度又有深度的杂志。

  • 索引序列
  • 年鉴杂志不能少读书
  • 年鉴杂志不能少读
  • 年鉴杂志不能少读后感
  • 年鉴杂志不能少
  • 年鉴杂志不能少读后感四年级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