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地球化学论文选题

地球化学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

地球化学论文选题

1960年北京地质学院开始筹建地球化学专业,学校从矿物教研室抽调曹添、於崇文和张本仁三人(均为讲师)为核心(曹任教研室主任、于任副主任、张任党支部书记),负责筹建地球化学教研室和创办地球化学专业。当时缺少教员,从物探系抽调三位从事化探教学的助教,加上由矿产勘探专业未毕业学生中抽调来的几个预备教员,就搭起了教研室的架子,第二年又吸收本校和北京大学五位应届毕业生为新教员。专业建立的当年,就从矿产勘探专业在读生中分别抽一、二、三年级各一个班转地球化学专业学习,第二年就招收了四名研究生。任务之重、困难之大可想而知。然而,由于通过国内外地球化学教育情况调研,确定的办“地球化学及地球化学勘探专业”的目标明确,在短时间内,不仅开出了所有专业课程,包括学生的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稳步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如期于1962年培养出第一批地球化学专业毕业生,于“文化大革命”前送走了4批本科毕业生和一批毕业的研究生;而且还结合教学开展了科学研究,探索了科研方向。后来虽有“文革”和迁校的严重干扰,但通过地球化学教研室这个团结向上集体的长期不懈的努力,到发展到中国地质大学时,地球化学专业已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理工结合的、四个科研方向并存的、系所合一的教学和科研单位。这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为张本仁治学和研究提供了极佳的环境;曹添教授无私忘我的工作精神,于崇文院士勇于攀登求索的风范,成为激励张本仁不断进取的榜样;建设地球化学专业的实践过程,进一步锤炼了他为增强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奋斗的信念和意志。此外,在建设专业的初期,高元贵老院长组织教师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战略措施,对张本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长期不断应用实践,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已成为他观察社会、治学和规范自己思想的武器。张本仁学习《自然辩证法》之后,恩格斯提出的由物质运动形式进行科学分类的观点,就一直萦绕于怀,他反复以此观点衡量地球化学学科的性质。尤其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张本仁对地球化学的基本思想与他们的地球化学教学质量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他总觉得当时地球化学研究元素自然历史(元素在地壳中分布、分配和迁移的历史)的基本思想并未能很好地反映作为地球系统化学的实质,而只是地球系统中化学运动的表现或记录。但是如果将地球化学视为处理地球系统中化学运动的学科,则似乎这种化学运动又非完全独立的,表现为其宏观位移主要是受地球系统中机械或力学运动(构造运动、流体运动)制约的。所以在实践上,地球化学对元素在地壳中分布、分配和迁移规律的阐明,除晶体化学和物理化学因素外,主要地还是依赖于矿物、岩石与地质构造因素。这样就很难使地球化学具有明显不同于地质类其他学科的学科思维与方法论,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常常只是对已被揭示规律的解释,并未能很好发挥地球化学解决地学问题的应有作用。这样的地球化学教学,培养的学生应用地球化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地学问题的能力当然不会高。因此,探索地球科学及地球化学学科本质问题就成了他特别关心的课题。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界重新获得了解世界,尤其西方科学发展的机会。这为张本仁形成自己的地球科学观和地球化学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比较行星学的学习,使他进一步理解了地球的特殊性取决于地球系统的特殊组成与热动力状态,并与它处于太阳系的特殊部位有关,从而认识到系统性质决定其中物质组成形态与过程特征的普遍意义。板块构造学说与研究成果,不仅将他的视野从矿物、岩石、矿床的狭窄“井口”扩宽到整个地球、太阳系,乃至宇宙,而且使他看到壳幔相互作用及物质再循环对地壳形成、消减、运动的重大意义,以及地球放射性能量衰减对全球构造体制演化的约束意义。历史地球化学的研究揭示了生物圈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同大气圈、水圈和地表环境发展和演化的密不可分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有了这些认识基础,结合吸收当时哲学界有关地质运动为几种基础运动相互作用构成的高层次运动的合理部分,于80年代初他形成了自己的地学哲学观与地球化学基本观点的初步框架,通过十多年的再实践与发展完善,于1992年正式以论文形式发表了他的这一思想体系(地球科学,1992,第17卷,增刊)。张本仁的地学哲学观的要点为: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物质运动的科学。地球系统物质运动(含固体地球部分的地质运动)应为力学(固体力学与流体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形式的运动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复杂的高层次运动。这种运动的载体应为地球系统物质客体,包括地球系统中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和生命物质,以及由它们组成的不同层次的层圈和地质体。为了深入研究地球系统物质运动中含有的力学、物理学和化学形式的运动,已经先后形成了构造地质学(固体地球的力学)及大气和海洋动力学、地球物理学(含大气和海洋物理学)与地球化学(含大气和海洋化学)。虽然目前尚无独立的生物地质学,但其有关内容已包容于生物地球化学、古生物学和生物成矿研究领域。同时为了深化地学各级问题(大到地球、地圈,小到矿物形成)的研究,又需多学科,尤其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及生物地质学有机结合的综合研究,以利于由不同运动形式侧面全面认识和解决地学问题。根据上述地学哲学思想,就可较深刻地把握住地球化学研究地球系统物质化学形式运动的学科本质。1973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地球科学地球化学学科委员会给出了有关地球化学的新定义:“地球化学是关于地球和太阳系化学成分和化学演化的科学领域,它包含着所有支撑它的科学的化学方面”。这标志着地球化学已由早期的探索元素(原子)自然历史的阶段,跨入了研究地球系统化学的新阶段。上述由运动形式对地球化学学科本质的认识,可以为地球化学的新定义提供很好的诠释。在上述地学和地球化学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吸收现代地球化学各个研究领域的新思想和新成果,张本仁概括出的5个地球化学基本观点为:地球化学系统观点,强调系统性质对其中化学作用特征和元素行为的制约;寓于地球系统物质运动中的化学运动同力学(构造)、物理学和生物学运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观点,强调不同形式运动的相互作用;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与物质循环观点,强调圈层物质组成、热动力状态和能量差异是推动壳、幔和地球发展的动力,圈层间物质循环是追索壳、幔和地球演化的线索;历史地球化学观点,强调圈层与整个地球化学演化的不可逆性和螺旋式上升发展;各类地质体的化学物相、化学组成、物相反应关系及相应参数为地球物质化学运动记录的观点。对于以上5个地球化学基本观点,他分别赋予了以下主要方法论的意义:研究一个区域的地球化学问题时,必须以该区域岩石圈或壳幔体系的组成和热动力状态为约束;自觉地以研究其他运动形式学科的客观资料与成果来约束地球化学的研究和构思,同时,要善于将地学和地质问题剖析为地球化学性质的问题来研究,以发挥地球化学学科的优势和专长;善于以圈层相互作用和物质循环为主线,开展地学问题的地球化学研究;以历史地球化学理论和观点为指导,坚持圈层和地球化学演化的发展论和阶段论;善于从化学和物理化学观点揭示地质体中的地球化学运动的记录,形成地球化学研究的构想。20世纪90年代,张本仁致力于开拓应用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固体地球科学某些问题的探索,就是以上述思想的基本框架为指导,并不断充实与改善这一思想和方法论体系的过程。

同学,我把模板发给你看看。

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相关的论文题目可以看下品学论文网的,我的硕士小论文就是求助品学论文的老师搞定的,真的是非常效率加专业,很快就给我了,论文的修改过程也很顺利,投稿到录用来回只用了一个多月,比起同学发表的文章来说真的是超级速度了。

这类还比较难

海洋地球化学论文选题

去看下(分析 _化学_进 展、合成_ 化学)等等的吧~

中国海洋大学链接:  提取码: k34h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环境地球化学论文选题

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地球上地球化学场的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球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匀,一般通过食物、水、空气影响人体。当其含量变化(过高或过低)超出人体生理调节适应的范围时,人体健康即受影响,出现一些与地球化学场有关的疾病。在人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中,微量元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已知的起关键性作用的元素有:Fe、Mn、F、Zn、Cu、Mo等14种人体必需的元素和Hg、Pb、Cd等有害元素。不同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有其各自的生物学作用及有害性。例如,氟是一种能增进骨骼和牙齿强度的元素,若缺乏氟,则龋齿发病率增高,若氟过量,又会引起斑釉齿;钼对生命的存在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土壤缺钼时,则食管癌流行,在高钼区,则痛风症多发。各微量元素间又能相互拮抗和协同人体的生物学作用。元素含量指标和病种指标的确定所谓元素含量指标是指人体为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对必需元素的需要范围和对有害元素的承受范围。在环境中,这些元素的含量不足或过量,都会有碍于健康,引起疾病。为此,需对这些元素确定其最低允许浓度和最高允许浓度,即元素含量指标。表6-1-1给出了某地区水系沉积物中一些元素的含量指标。它的确定是以某地区的地表土壤中元素丰度为健康基准含量,考虑到人体内的平衡作用以及水系沉积物与土壤的差异,将必需元素的基准含量的4倍和1/4倍分别作为过量和缺乏的含量限,对于有害元素,根据其毒性程度分别以基准含量的2倍、4倍、8倍作为对健康有影响的含量限。表6-1-1 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含量指标王成,1987。区域地球化学在人体健康问题上的应用,浙江地质科技情报,第3期。表6-1-2是用浙江土壤区域化探普查结果确定的地球化学病种指标。从表中可看出,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其组合在人体内的生物作用不同,在环境中,其过量或缺乏都会引起地球化学病。这些引起地球化学病的元素及其组合称为地球化学病种指标王成,1987。区域地球化学在人体健康问题上的应用,浙江地质科技情报,第3期。。表6-1-2 地球化学病种指标(据王成,1987)注:*本病发生在40~60岁绝经期妇女。实例(1)渡口市及其周围环境质量评价渡口市是一座新兴的中型工业城市,市区及其外围基岩广为出露。基岩区域地球化学测量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根据区内不同类型岩石中元素分布的统计资料(图6-1-1),对渡口地区进行了初步的地球化学区划。依基岩中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含量差别,该区可大致划分为五个环境地球化学区(图6-1-2)。图6-1-1 渡口地区不同类型岩石中主要微量元素的丰度(据刘英俊等,1987)图6-1-2 渡口地区地球化学分区略图(据刘英俊等,1987)第Ⅰ区位于测区东、南及西北部,是大片闪长岩类分布的地区。该区的地球化学特点是,元素组合比较简单,元素含量变化幅度不大,且多数低于地壳同类岩石的平均丰度。含量较高的元素主要是Cd、G a、Ba,其次是Co、Cr、Pb,其他元素含量均较低。第Ⅱ区位于测区东南部,区内有面积不大的前震旦纪变质岩呈带状分布。地球化学特点是,元素种类少,含量低,除Cd、Ba、Co外,其他元素含量均接近或低于地壳同类岩石的平均丰度。第Ⅲ区位于测区西北部,出露地层为以石灰岩为主的早古生代地层。经光谱半定量分析,微量元素均未能检出。通过定量分析,发现Co、Cd、Pb、As的含量稍高,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大大地低于地壳同类岩石的平均丰度。第Ⅳ区位于测区中部,有各类火成岩出露,富集了各种铁族元素和稀有、放射性元素。根据不同岩石类型中元素组合的不同,可将本区分为四个亚区,依次是玄武岩亚区(1)、正长岩亚区(2)、辉长岩亚区(3)和花岗岩亚区(4)。第Ⅴ区位于测区西南和东部,出露地层为中生代煤系地层。许多元素含量虽未形成异常,但多数含量偏高。通过对渡口地区不同岩石类型及其所含化学元素的分析对比可知,在测区东南部,岩性及其化学元素组合相对比较简单,沉积岩和前震且纪变质岩分布面积较大,地形高差比测区西北部小,岩石遭受的侵蚀作用也相对较小,三叠纪含煤层虽已开采,但现有资料表明,对环境影响不大,其他矿产资源尚未大规模开采,人为地造成各种化学元素迁移的因素少,环境质量相对较好。在测区西北部、中部和东北部,岩石类型及其化学元素组合比较复杂,各种火成岩广泛出露,影响人体的元素较多,较大的地形高差使岩石受到较甚的剥蚀作用,攀枝花共生矿正在进行大规模开采,选矿、冶炼过程正在大量排放“三废”,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使各种化学元素发生迁移,不断地转入生态环境,使环境质量降低。目前急需制订一合理方案,进行综合治理[1]。(2)北京地区高氟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地矿部物化探科技情报网,1987。物化探技术在城市工程中应用经验交流会论文集。北京地区的高氟区分布在13个区县80个乡的360多个村,氟斑牙和氟骨症患者达20万人。患氟斑牙,不仅影响牙齿的美观,而且影响咀嚼功能,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患氟骨症,轻则腰腿、关节痛,重则四肢变形,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自由伸曲,严重者使劳动力丧失,甚至生活上不能自理。图6-1-3 北京山区水系沉积物中全氟含量异常示意图(据地矿部物化探科技情报网,1987)氟中毒与含氟矿物、岩石的关系在北京地区,发现的含氟矿物主要有萤石、磷灰岩、黑云母、金云母和角闪石等。萤石中氟含量为7%,磷灰石中氟含量为4%,云母、角闪石中氟含量为n×102×10-6~n×104×10-6。北京山区水系沉积物全氟异常图表明,全氟异常(异常下限为800×10-6)与中性岩、基性岩、片麻岩、酸性岩和萤石矿有着密切的关系,异常是由这些岩矿石中含氟矿物相对富集所引起的(图6-1-3)。经试验,昌平上庄一带富含磷灰石的闪长岩、辉长岩附近,全氟异常高达27400×10-6。过80目筛的辉长岩、闪长岩样品,用蒸馏水浸泡三天,其水溶液中氟含量为3mg/L,比正常饮用水中氟含量(5mg/L)还低。因此可认为,由中、基性岩和片麻岩中的磷灰石引起的全氟异常与氟中毒无关。酸性岩与氟中毒有密切关系。酸性岩中全氟含量较高,可高达n×103×10-6,这是因为酸性岩中,磷灰石常与金云母等含氟矿物伴生并含有萤石矿物,往往有萤石脉分布,酸性岩经风化后,所含的氟很容易被水溶出而进入地下水。在地下水与地表水滞流的特定的水文地质环境中,水与含氟矿物接触时间长、接触面积大,地下水中的氟含量超标,这种环境中的裂隙水、孔隙水的含氟量可达1mg/L以上,最高达0mg/L。萤石矿与氟中毒关系更为密切。萤石全氟含量高达7%,萤石风化物的全氟含量也较高,可达7%。在萤石矿附近,由于萤石及其风化物碎屑沿水系运移,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全氟异常,萤石及其风化物中的氟可被水溶出,造成饮用水中氟含量的增多。高氟区与平原低洼区碱性环境的关系 硅酸盐矿物是土壤的主要组分。硅酸盐矿物在物理化学风化作用下,形成碎屑及次生硅酸盐矿物——粘土矿物,在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下,不断地向沉降地带运移,形成平原区的巨厚松散堆积物。F-和O-及OH-的同晶取代作用使硅酸盐矿物中普遍含氟,另外,土壤胶体和粘土矿物对氟有吸附作用,使土壤中的氟含量增高,以致各地土壤的全氟含量相近,约200×10-6。当处在碱性环境时,土壤里难溶的氟化物在羟基的作用下,使其中的氟以离子状态活跃在土壤中,土壤胶体和粘土矿物所吸附的氟,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被释放,使土壤中氟的活动性增加。此时,土壤里的氟离子随地下水流动而迁移到低洼地带,经强烈的蒸发,不断地在地表富集,形成高氟环境。因此,在碱性环境区,浅层地下水氟含量往往较深层地下水的高,长期饮用浅层高氟水,就会引起严重的氟中毒。另外,在碱性环境的土壤里,活性氟易被植物吸收,例如,大兴小皮营和前甫的黄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氟含量超过标准2~3倍。若长期食用高氟食物,会使人体内骨氟含量增加,造成严重的氟骨症。图6-1-4 北京地区饮水中氟含量异常示意图(据地矿部物化探科技情报网,1987)高氟区与地下热矿化水分布的关系 氟与地下热矿化水关系密切。当地下热矿化水在深部循环时,溶滤俘获了一定数量的源于岩浆中的化学成分,使其富含氟、氡、镭、偏硼酸、硫化物及可溶性二氧化硅等。北京地区地下热矿化水的氟含量在5~0mg/L之间。温泉和热水井中流出的热矿化水的扩散,各种用途的深水井不断增多,部分水井未严格封孔,使不同层的地下水连通混染,可造成饮水中的氟含量超标。北京的已知地热区,如延庆胡家营(1号异常)、海淀温泉一带(8号异常)、昌平小汤山一带(9号异常)、昌平太平庄一带(13号异常)、朝阳区北太平庄一带(14号异常)、房山良乡一带(16号异常)和廷庆康庄一带(2号异常)饮水中氟含量均超标准(图6-1-4)。总之,通过对北京地区高氟区与地质环境关系的研究,初步认为北京地区氟中毒区有以下四种类型:①萤石矿中氟溶出引起的氟中毒区;②酸性岩含氟矿物溶出引起的氟中毒区;③平原低洼地区碱性环境下活性氟积聚引起的氟中毒区;④地下热矿化水浸染漫延引起的氟中毒区。

摘 要 以水化学数据为依据,应用相关分析,结合地质、水文勘探资料,对煤矿酸性矿排水( AMD) 的水化学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煤矿 AMD 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形成,只要条件适宜,不管是高硫煤还是低硫煤均可产生酸性水; 低 pH、高 Eh、高 TDS 及高硬度是煤矿 AMD 的重要特征,水中的 SO42 -与其 EC 之间以及 Fe3 +/ Fe2 +比值与其 Eh 值走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水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来源较复杂,如 Ni、Cu、Co、Zn 等来源于黄铁矿的氧化溶解,但 Pb、Sr 等主要来自 AMD 对煤系地层中煤及岩石中矿物的淋滤作用。任德贻煤岩学和煤地球化学论文选辑一、引言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因含煤地层中所含硫化物( 主要为黄铁矿) 的赋存环境变化而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可导致产生酸性矿排水( AMD) 。AMD 的低 pH 值和较高的矿化度特征,说明其有很强的溶解性和侵蚀性,这种矿排废水能携带大量的重金属及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环境。煤矿酸性矿井水在我国分布广泛,北方主要分布在陕、晋、鲁和内蒙等省区,南方分布在川、桂、贵、浙、闽等省区。目前,对 AMD 的研究多集中在金属矿床、矿尾库等的酸性矿排水治理方面,而对含煤地层环境下产生的 AMD 的水化学数据中所蕴含的丰富环境地球化学信息的解读还不多见。煤矿 AMD 的化学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应地区的物质组成、主要水—岩反应和水中组分的相互作用等环境信息,对这些信息的研究可了解煤矿AMD 的产生、变化过程及可能产生的环境效应,为煤矿环境治理及模拟预测提供可靠依据。笔者通过对福建省永安及上京两个矿区的井下现场勘查,系统采集和测试了煤层、顶底板岩石、黄铁矿以及矿井中的酸性水样品,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数据,试图总结煤系酸性水的水化学特征,并探讨其中所反映的环境信息。二、研究区地质环境区内地层主要由上石炭统船山组、下二叠统栖霞组、文笔组、童子岩组、上二叠统翠屏山组及第四系残坡积物层组成。下二叠统童子岩组为主要含煤地层,由一套海陆过渡相岩性组成,以泥质岩为主,次为粉砂岩和砂质岩,砂岩多为钙质胶结。普遍含形态各异、含量不等的菱铁矿和黄铁矿结核。童子岩组内由下而上分为第 1、第 2、第 3 段,其中第 1 和第 3 段为含煤段。在永安矿区,第 3 段为主要含煤段,自上而下有 0 ~11 号煤层,其中 1 号、2 号、5 +6 号、9 号为主采煤层。在上京矿区,第 1 段为主要含煤段,煤层自上而下为 22 ~ 49 号煤,其中 33、34、38、45、48 等 16 层煤层为可采煤层。研究区沟谷发育,植被茂盛,海拔最高点标高为809m,最低点为300m。本区为亚热带潮湿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和气温分别为1565mm、9℃,气温最高2℃,全年相对湿度平均79%。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下部栖霞灰岩富水性较强,但远离煤层(距煤层200m左右),正常情况下对煤层没有影响。大气降水是矿坑水的直接或间接补给水源。另外煤系构造裂隙发育,但富水性弱,岩性为砂岩,钻孔涌水量Q=57~5L/s,渗透系数K=073~15m/d。裂隙水水质为HCO3-Ca-Mg和HCO3-SO4-Cl-Mg型,总矿化度016~15g/L,属低矿化度具侵蚀性水。三、样品采集与检测为全面了解永安矿区童子岩组内整个含煤地层酸性水的情况,在永安矿区东坑仔矿的0号、1号、9号和上京矿区小华煤矿的34、38、48号等主采煤层的顶底板、煤和水及部分黄铁矿进行采样。在井下现场测定了水样温度、Eh值和pH值,其余水质项目按取样标准处理后送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测定。用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水中阳离子及痕量元素含量;离子色谱法(IC)测定氯离子、氟离子、溴离子、硝酸根离子和硫酸根含量;采用容量法测定碳酸根、重碳酸根、氢氧根的浓度。对煤样、煤层顶底板岩样及黄铁矿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等离子质谱分析。四、结果与讨论井下AMD的环境特征在井下调研时发现,大量褐红色氧化铁沉淀物与酸性水伴生,可视其为存在酸性水或曾经有酸性水产出的标志。酸性水常常出现在松散、破碎的煤层顶板处及平巷上部的采空区下方,这些现象表明酸性水明显受环境条件的控制,这可能与含氧水的进入有关。在无破碎区,地表水中有限溶解氧在缓慢的下渗过程中,被浅部地层中的物质消耗,不足以氧化较深部的含硫矿物而产生酸性水。地质勘探资料表明,本区煤系由以铝、硅酸盐矿物为主的泥岩、粉砂岩及砂岩组成,地层中碳酸盐岩组分相对很少,CaCO3仅以脉状或钙质胶结物形式产出。有关黄铁矿氧化动力学实验表明[1],在有碳酸盐岩存在时,产酸能力受到抑制。Holmstrom[2]等的研究表明,尾矿是否产生酸性排水和释放重金属主要取决于碳酸盐矿物的含量,而不是硫化物的含量。永安矿区煤中总硫含量小于1%,为低硫煤,但却产生了pH值低达75的酸性水,这一事实表明不管是高硫煤还是低硫煤均可产生酸性水。煤层AMD的水化学特征所取水样有3种类型:煤层酸性水样、煤层非酸性水样、地表水样。各水样的化学组成检测结果见表1,样品中除JS8为地表水外,其余为井下矿排水。根据矿井原钻孔资料,未经淋滤的地层裂隙水的水质为HCO3-Ca-Mg和HCO3-SO4-Cl-Mg型,总矿化度016~15g/L。而经淋滤煤层后形成的酸性水的组成变化很大,按库尔洛夫表达式计算后,水质类型变为SO4-Ca-Mg(如DS2)和SO4-Mg-Fe-Ca(如HS5)型水,TDS为64~398g/L,为高矿化度水。表1 永安矿区煤层矿井水水化学常量组分含量w单位:mg·L-1注:-为未检出;表中硬度以CaCO3计。由表1可以得出本区煤矿酸性有如下特点:(1)pH值变化范围较大,可从5点几至2点几,而在pH≤00的水中,HCO-3含量均为未检出。根据水中碳酸系统平衡关系,此时水中的碳酸盐组分以H2CO3或游离CO2形式存在,即水的总碱度趋于零,具有较强的侵蚀性。(2)酸性水具有SO42-高、总硬度高和TDS高的三高特征。SO2-4含量在阴离子中占绝对优势,表1中HS7水样硫酸根离子浓度达9mg/L,煤矿酸性水水化学类型一般为SO2-4-Ca、Mg(Fe、Al)型。酸性水使地层中碳酸盐类及铝硅酸盐类矿物大量溶解,而造成水的高硬度和高TDS,TDS>1g/L。如,HS7的TDS达5mg/L。酸性水中硫酸盐是其矿化度主要贡献者,水中SO2-4离子浓度与其电导率(EC)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图1)。(3)煤矿酸性水的Eh范围在600~800mv,是一种高氧化态水,水中的多价态元素以高价态存在,如Fe3+、V5+、Mn4+、Cr6+等。检测结果表明,Fe3+/Fe2+比值在多数情况下与环境的Eh值有良好的相关性(图2),Eh随Fe3+/Fe2+值增加而增加,Fe3+/Fe2+比值在井下酸性水环境中起到决定电势作用。图1 电导率与SO42-含量走势相关图图2 Eh与Fe3+/Fe2+走势相关图AMD中微量组分来源分析造岩矿物及矿石矿物中的微量元素通常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而天然水中微量元素的分布通常受环境中水—岩相互作用控制。对永安矿区酸性矿坑水样中50多种微量元素进行了ICP—MS测定。对7个矿井水样中含量100×10-9以上的微量元素与水样中的主要特征元素进行了相关分析(表2)。综合分析上述数据,并结合煤、岩及黄铁矿样品的XRD分析结果,可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pH值与大多数组分呈负相关,说明各组分的溶解度随介质pH的降低而增大,尤其对Fe和Al溶解度影响较大。同时也可能与它们在pH增大时易形成氢氧化物胶体而沉淀有关。胶体形成后对其他微量元素的吸附产生共沉淀是pH对微量元素含量的一个间接影响。(2)Ni、Co、Zn、Y等与Fe、SO2-4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大于94,说明它们的来源与黄铁矿的氧化溶解密切相关。Ni、Co、Zn均为过渡元素,常在黄铁矿中与铁形成类质同象替代,而在黄铁矿风化过程中被释放进入溶液;与Fe、SO2-4有较高相关性的还有Na、Cu、Mg、Mn元素,这些元素在地球化学上与铁元素常亲密共生,说明黄铁矿是其部分来源,或是黄铁矿的氧化溶解对它们的释放迁移有重要影响。(3)水中Pb-K和Pb-Al的相关系数分别为77和64,而与Fe和SO2-4的相关系数较低,分别为39和41。ICP-MS对煤、岩、矿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煤样品中的Pb含量高于同层位中黄铁矿的Pb含量,且由于本区为低硫煤,因此黄铁矿对矿井水中Pb的贡献相对较小,即本区酸性水样中的Pb除来源于黄铁矿的氧化溶解外,还来源于地层中的含铅矿物,如钾长石、黑云母的水解反应:任德贻煤岩学和煤地球化学论文选辑(4)锶是广泛存在于地下水中的一种微量元素。它在造岩矿物中的分配主要受钙和钾的互带性控制[3],Sr2+主要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含钙、钾的铝硅酸盐矿物中,随着含锶的钙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等矿物的水解,锶被释放而进入地下水中。本研究水样中锶含量在几百~上千μg/L,Sr与C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79,与K的相关系数仅为27。本水样中的锶可能主要来源于钙长石的水解反应。赵广涛(1998)[4]对崂山矿泉水的研究得出Ca-Sr的相关系数为6636,而K-Sr的正相关则不明显。这一结论与本文结果较为吻合,但是否具有代表性还有待研究。表2 永安酸性煤矿坑水中特征组分及微量元素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五、结论(1)煤矿AMD可产生于高硫煤或低硫煤层中,含氧水沿破碎带入渗和地层中相对少量的碳酸盐岩是产生煤矿AMD的重要条件。(2)低pH、高矿化度和高硬度是煤矿AMD的水化学的典型特征。水中的硫酸盐是其矿化度的主要贡献者;煤矿酸性水中的SO2-4含量与其电导率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Eh随Fe3+/Fe2+比值的增加而增加,Fe3+/Fe2+比值决定着煤矿酸性水的电势。(3)煤矿AMD中含有众多重金属及其他微量元素。其中Ni、Co、Zn、As等主要有害微量元素来源于黄铁矿的氧化分解,而Pb、Sr等则来源于酸性水对地层中物质的溶滤作用。煤矿酸性水的酸度大大增加了环境中有害化学物质的出溶率和迁移性。参 考 文 献[1] Nicholson R V,Gillham R W,Reardon E J Pyrite oxidation in carbionate buffered solution: Experimental Kineti- Geochim Cosmochim Acta,1988,52: 1007 - 1085[2] Holmstrom H,Salmon U J,Carlsson E et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of sulfide-bearing tailings at Kristineberg,north- ern Sweden,a few years after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1,( 273) : 111 - 133[3] 文冬光,沈照理,钟佐 水-岩互相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理论及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4] 赵广涛,李玉瑛,曹钦臣等 青岛西北地区矿泉水的水化学特征与形成机理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8,28( 1) :135 - 141Th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information of the coal mine acid mining drainageYUE Mei1,2,ZHAO Feng-hua1,REN De-yi1( Department of Resource & Earth Sciences,University of China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100083,China;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s & Technology,Huainan 232001,China)Abstract: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 and its formation of the coal acid mining drainag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pot investigation,samples examination,applied the co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and combined w ith the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 background informa- Coal AMD formed in the specific substance and environment And w hen the con- dition is meet,the AMD can be produced in both high or low sulfur in the Low pH and high Eh,TDS,hardness are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coal AMD There are good relation betw een SO2 -4and EC,Fe3 +/ Fe2 +radio and E Some trace elements and harmful heavy metal such as Ni、Cu、Co、Zn in the AMD come from pyrit dissolution w hile some others like Pb、Sr are mainly come from the AMD eluviation to the coal and Key words: coal AM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 trace elements; correlation analysis( 本文由岳梅、赵峰华、任德贻合著,原载《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 年第 32 卷第 3 期)

环境地球化学论文选题方向

女友最近被分配到妇产科护士,最近被发送到前台做接待。 这一天,一位绅士来到问:“你有没有儿童折扣这个吗?” 她有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并要求老护士杨姐姐。 杨姐姐一个男人严肃地回答说:“我们这里一般不打折!” 男人问:“好了,我们怎么能打折吗?” 妹妹的思想想说的话:“除非会员卡金卡,所以你可以发挥20%的折扣!男人连忙问:”黄金怎么办? “,杨周二表示:”如果在一年内,我来世三次以上的儿童,可以处理。 “完整性 文本净发电量做天成理论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世界,它是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而且为人类生活和繁衍提供空气、水、土地和食物等客观条件,还为人类生产劳动和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人类通过劳动和创造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并建立了现代文明。与此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在急剧地恶化,污染日益严重,多种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面临枯竭。公害事件频繁发生,环境问题日趋紧张。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和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促使人类去认真思考和认识地球环境科学和人类未来的问题,从而促进了众多基础学科与环境科学的融合。在地球科学领域中,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随着地球化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特别是对生态保护及人类的生态需求应用加强,地球化学领域逐步提出了环境地球化学、水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概念并加以应用研究,近20年来又兴起了一门新的边缘学科——生态地球化学。生态地球化学是研究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地球化学分布、分配特征及在地球系统中(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循环过程和迁移转化条件、机理,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预测的科学,是生态学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产物。生态地球化学(Ecological Geochemistry)一词最早出现于1988年在俄罗斯召开的第四届“当代条件下地球化学勘查理论与实践”会议文集中(杨忠芳,2005)。西方文献中很少提到生态地球化学这一名词,更多的是环境地球化学或生物地球化学,但生态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技术已经贯串在许多研究领域。生态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是元素地球化学循环原理。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将地球表层看作一个由许多生态系统组成的整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运动,构成了各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模式。生态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是查明这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成因及来源,研究它们在地球各大层圈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评价其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应用地球化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的生态系统进行预测预警,并提出治理建议。生态与环境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大量研究表明生态环境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生态地球化学衔接和融通土地学、土壤学、生物学、环境学和农学等学科领域,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着力于解决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地球化学问题,成为新世纪地学研究的亮点。鲁西北平原作为山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生态地球化学的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生态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客观全面地评价鲁西北平原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的现状,深入研究生态环境与地质背景的联系,将有助于提高区内地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依据。

婴儿正常的博士论文题目纸,只要它是原来要收费,企业界不能。谁愿意释放你写论文吗?我已经不知道怎么写,后来我的同学给我介绍了找到(世界图书馆),他们帮我做。嗯,你可以去到下一个。 ☆论文选题论文的写作,首先选择科目。选题是完成的论文写的成功的关键。因为选择题的第一步是完成论文写的,它实际上是决定写什么“的问题,这是确定科研方向,要坚持与主题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详细☆造纸格式()论文题目。(二)作者的名字。(三)的摘要。典型的中国抽象的,如果英语要求附上英文摘要,摘要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该是围绕主题,画面清晰焦点。一个高层次的概述全篇的精髓一般为200-300字。 BR />(四)关键词也被称为关键字,所选的单词或术语,用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从纸张。一般3-8词语的重大打印来到另一个新线的左下角的总结。(E)的文本:1,介绍2,这个理论;三,结论。(f)对参考文献中列出的纸张背面主体的目的是表明,笔者科学的态度和尊重以前劳动的结果,特别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的“致谢”,以方便读者。☆论文写作论文的身体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介绍理论和结论。开始论文的一部分原因,目的和意义,阐明研究的主要动机,写作,提出问题,概述了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的内容,一般要求语言简洁,醒目开门见山一个简短的帐户的过程中确定的主题和相关背景材料,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完整的文字与图像分离的方法的指导☆纸后的第一次会议指导老师,考生将根据老师的要求,的丰富或现有的写作思路上形成论文写作的轮廓。对于作家,轮廓的质量水平直接相关了论文写作的有效性。豪不夸张地说,写论文大纲,它等于完成论文写作任务的一半。

好, 个,。 做的。

地球科学论文选题

地球科学前沿,有关地理,地球环境之类的都行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质各专业大一时候的基础课,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科学的一些知识,包括所谓的天文、地理等,主要是培养我们的地质思维。我想论文可以写的东西很广,选择余地比较大,如地球的构造、在太阳系的地位,生物的进化史,岩石地质年代及各时期特征,地形地貌的成因与地质作用等等。

  • 索引序列
  • 地球化学论文选题
  • 海洋地球化学论文选题
  • 环境地球化学论文选题
  • 环境地球化学论文选题方向
  • 地球科学论文选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