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工程材料期刊第14卷怎么样

工程材料期刊第14卷怎么样

发布时间:

工程材料期刊第14卷怎么样

不好发。复合材料学与工程期刊中的文章含金量都比较高,也就是说文章需要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才可以,因此并不好发。复合材料学与工程期刊是国内复合材料行业有相当影响力的科技类刊物,是中文核心期刊、全国建材优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材料类期刊订阅或投稿,建议选择《材料工程》期刊。《材料工程》创刊于1956年,是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办的材料工程应用研究成果的科学技术刊物,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材料工程》主要报道的内容偏重于高新科技领域新材料研究进展,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情况;含实验、材料计算、数值模拟、材料性能及表征等研究方向;有研究论文和评述文章两类文章。《材料工程》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中国国内外航空航天、冶金、石化、机械电子、轻工业、建材工业等相关领域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人员。读者群包括企业领导、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

书名:工程材料 书号:9787302206163作者:钱士强、林文松、刘继华、王伟等定价:23元出版日期:2009-9-1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阐述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性能要求、金属学基础、钢的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常用金属材料、其他工程材料、机械零件的选材等内容。重点介绍金属材料,兼顾非金属材料。每章安排学习要求和习题,帮助读者掌握、巩固、应用学习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学生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院校机械类和相关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主要是为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该课程的目的是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介绍常用的工程材料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材料的化学成分、加工工艺、微观组织结构及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本书致力于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结合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学习基础和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术能力,将原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同时注重引入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采用最新国家标准;体现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力求体系完整,结构合理,信息正确,编写精练。全书共6章,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性能要求、金属学基础、钢的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常用金属材料、其他工程材料、机械零件的选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学院钱士强老师编写第1、6章及1、2节,林文松老师编写第2章,王伟老师编写第3章,刘继华老师编写3、1节,何亮老师编写2、3、4节。全书由钱士强老师统稿。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并引用了国内外相关图书和文献的内容,编者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在规划、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材料学院同仁的关心和热情帮助。编者在此也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如蒙指正,不甚感谢。编 者2009年8月 目录1 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性能要求1 工程材料的分类1 结合键的特性2 材料的分类及用途2 机械零件所受载荷和失效形式1 载荷类型2 失效形式3 失效原因3 工程材料的性能要求1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2 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3 工程材料的工艺性能4 成分-结构-组织-性能关系23习题232 金属学基础1 金属及合金的结构1 晶体的基本概念2 三种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3 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4 实际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5 合金的晶体结构2 金属的结晶1 金属结晶的概念2 结晶过程3 结晶后的晶粒大小4 金属铸锭的结晶组织5 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3 二元合金相图1 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2 二元匀晶相图3 二元共晶相图4 其他二元相图5 相图与合金性能之间的关系4 铁碳合金相图1 相图分析2 铁碳合金的分类3 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4 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关系5 Fe-Fe?3C相图的应用5 金属的塑性变形1 金属单晶体的塑性变形2 金属多晶体的塑性变形3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的影响4 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5 残余内应力6 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1 回复2 再结晶3 金属材料的热加工57习题58目录工程材料3 钢的热处理及表面改性1 钢的热处理原理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2 钢的整体热处理1 钢的退火与正火2 钢的淬火与回火3 钢的表面热处理1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2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3 接触电阻加热淬火4 激光淬火4 钢的化学热处理1 渗碳处理2 渗氮处理3 碳氮共渗5 复合电沉积表面改性技术简介1 电刷镀与化学镀2 高速电喷镀95习题974 常用金属材料1 工业用钢1 钢的分类及编号2 钢中的杂质及合金元素3 结构钢4 工具钢5 特殊性能钢2 铸铁1 铸铁概述2 常用铸铁3 合金铸铁3 有色金属及合金1 铝及铝合金2 铜及铜合金3 钛及钛合金4 轴承合金146习题1495 其他工程材料1 高分子材料1 概述2 工程塑料3 有机纤维4 橡胶5 高分子胶粘剂2 陶瓷材料1 概述2 陶瓷材料的性能3 常用陶瓷材料3 复合材料1 概述2 复合材料的特点3 常用的复合材料4 新型材料1 新型金属材料2 纳米材料3 非晶态合金4 智能材料179习题1816 机械零件的选材1 选用材料的基本原则1 使用性能原则2 工艺性能原则3 经济性原则2 典型零部件选材及工艺分析1 轴的选材及其热处理2 齿轮的选材及其热处理3 箱体及支撑类零件的选材及其热处理188习题189参考文献191图书7书名:工程材料(第3版) 书号:9787302041153作者:朱张校定价:29元出版日期:2003-9-1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根据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工程材料及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新制订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编写。阐述了工程材料结构、组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等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介绍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常用工程材料以及它们的应用等基本知识;讨论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工程材料期刊第14卷

主要栏目:工程经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环保、工程设备、工程材料、工程定额、工程信息、行业导向、工程项目、科技前沿、现代城市、建委巡礼、监理之窗、建材天地、房地产揽胜、名企风采、精英专访、政策与法规、综述与论坛、节能与环保、试验研究、标准与检测、建筑与装修、新型建材、生产技术、工程应用、施工技术、机械与设备、经营与管理、工作研究、山水城市、结构设计优化、工程管理、风险控制、工程监理、投资与财务、施工技术、西部开发。尤其欢迎城市规划、开发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公路桥梁、房地产开发、水利电力、项目管理、造价估价、建筑材料、装修装饰及线路管道等方面文章。

书名:工程材料(第4版) 书号:9787302205661作者:朱张校定价:36元出版日期:2009-9-1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教材课程于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荣获2004年度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与本书相配的《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4版)》及与本书相配的《工程材料教师参考书》、《工程材料多媒体教案》也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系列教材) 本书根据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编定,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学习工程材料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报考机械类专业研究生的考生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本书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郑明新教授主编的《工程材料》第1版(1983年)、第2版(1991年),以及朱张校教授主编的《工程材料》第3版(2001年)的基础上重编的。本书在课程体系和内容上作了较大的改革。由于本书主要供非材料类专业学生使用,因此重点在于阐明各种工程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和应用,以及正确选材和用材的基本知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一些院校和研究单位把“工程材料”作为机械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并把《工程材料》教材作为重要参考书。因此本书加强了材料学方面的内容,以利于加强学生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同时重视材料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引入了大量工程应用实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工程材料》第4版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部分,由第1章、第2章组成,阐述了工程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其内容为工程材料的结构、组织和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金属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因素和规律。第二部分为工程材料知识部分,包括第3章至第7章。介绍了常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其应用知识。同时对功能材料和其他新材料作了介绍,以扩展学生的材料知识面。第三部分为工程材料的应用部分,由第8章至第10章组成。介绍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知识以及工程材料在汽车、机床、仪器仪表、热能设备、化工设备及航空航天器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其中“工程材料的应用”一章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选择地讲授部分内容,其他内容可由学生自学。书中引入了较多的新材料、新技术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书的重点是第2、3章和第9章。本书力求语言简洁,信息量大,内容新颖,科学性、实用性强,书末附有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及工程材料常用词汇表,可供读者阅读有关外文参考教材或文献时查阅。配合本教材,作者另外编写了《工程材料习题及辅导》一书作为《工程材料》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工程材料》各章重点、习题、课堂讨论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等,同时编写了《工程材料教师教学参考书》,制作了《工程材料多媒体教案》光盘,为工程材料课程教师提供了必要的教学资源。以上教学资源都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资助下,作者研制了《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建设了工程材料课程网站。《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本书编写者分工如下:绪论、第1章1、2节、第2章1至4节、第9章3至5节由朱张校编改。第1章3节、第4章、第7章由张弓编改。第1章4节、第5章、第6章由张华堂编改。第2章5节、第3章1、2节、第9章1节、第10章4节由王昆林编改。第2章6节、第8章、第10章2、3节由张人佶编改。第3章3节、第9章2节、第10章1节由姚可夫编改。第3章4节由吴运新编改。第10章5、6节由巩前明编改。附录1、3由张欣整编,附录2由吴运新整编,附录4、5由朱张校整编。书中显微组织照片由丁莲珍、张欣、朱张校提供。郑明新教授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并审阅了全书。全体编者对郑明新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的编写参考了部分国内外有关教材、科技著作及论文,部分照片下载自互联网。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致以深切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朱张校 姚可夫 2009年1月于清华大学 目 录目录绪论1 中华民族对材料发展的重大贡献2 材料的结合键3 工程材料的分类8第1章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1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2 合金的晶体结构3 金属材料的组织2 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1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2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3 金属材料的理化性能3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2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4 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陶瓷材料的结构2 陶瓷材料性能特点52第2章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1 纯金属的结晶1 纯金属的结晶2 同素异构转变3 铸锭的结构4 结晶理论的工程应用2 合金的结晶1 二元合金的结晶2 合金的性能与相图的关系3 铁碳合金的结晶3 金属的塑性加工1 金属的塑性变形2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3 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的工程应用4 钢的热处理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3 钢的普通热处理4 钢的表面热处理5 钢的化学热处理6 其他热处理技术7 计算机技术在热处理中的应用8 热处理的工程应用5 钢的合金化1 合金元素与铁、碳的作用2 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3 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的影响4 合金元素对钢的工艺性能的影响5 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6 合金化的工程应用6 表面技术1 电刷镀2 热喷涂技术3 气相沉积技术4 激光表面改性136第3章 金属材料1 碳钢1 碳钢的成分和分类2 碳钢的牌号及用途2 合金钢1 概论2 合金结构钢3 合金工具钢4 特殊性能钢3 铸钢与铸铁1 铸钢2 铸铁4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1 铝及铝合金2 铜及铜合金3 钛及钛合金4 镁及镁合金5 镍及镍合金6 轴承合金216第4章 高分子材料1 塑料1 塑料的组成2 塑料的分类3 常用工程塑料2 合成纤维1 合成纤维的生产方法2 常用合成纤维3 合成橡胶1 合成橡胶的分类和橡胶制品的组成2 常用合成橡胶234第5章 陶瓷材料 1 普通陶瓷 1 普通日用陶瓷 2 普通工业陶瓷 2 特种陶瓷 1 氧化物陶瓷 2 碳化物陶瓷 3 硼化物陶瓷 4 氮化物陶瓷242第6章 复合材料 1 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 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 2 颗粒复合材料复合机制和原则 2 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1 比强度和比模量 2 抗疲劳性能和抗断裂性能 3 高温性能 4 减摩、耐磨、减振性能 5 其他特殊性能 3 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2 陶瓷基复合材料 3 碳基复合材料 4 金属基复合材料 1 金属陶瓷 2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3 细粒和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255第7章 功能材料及新材料1 电功能材料 1 金属导电材料 2 金属电接点材料 3 电阻材料 4 导电高分子材料 5 超导材料2 磁功能材料 1 软磁材料 2 永磁(硬磁)材料 3 信息磁材料3 热功能材料 1 膨胀材料 2 形状记忆材料 3 测温材料4 光功能材料 1 光学材料 2 固体激光器材料 3 信息显示材料 4 光纤5 隐形材料及智能材料6 纳米材料 1 纳米材料及其特性 2 碳纳米材料3 纳米陶瓷材料4 纳米复合材料271第8章 零件失效分析与选材原则 1 机械零件的失效 1 畸变失效2 断裂失效 3 磨损失效 4 腐蚀失效 2 机械零件失效分析 1 零件失效基本原因 2 零件失效分析 3 机械零件选材原则 1 使用性能原则 2 工艺性能原则 3 经济及环境友好性原则286第9章 典型工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设计1 齿轮选材1 齿轮的工作条件2 齿轮的失效形式 3 齿轮材料的性能要求 4 齿轮类零件的选材 5 典型齿轮选材举例2 轴类零件选材1 轴类零件的工作条件2 轴类零件的失效方式3 轴类零件的性能要求4 轴类零件的选材5 典型轴的选材3 弹簧选材 1 弹簧的工作条件 2 弹簧的失效形式 3 弹簧材料的性能要求 4 弹簧的选材 5 典型弹簧选材 4 刃具选材 1 刃具的工作条件 2 刃具的失效形式 3 刃具材料的性能要求 4 刃具的选材 5 刃具选材举例299第10章 工程材料的应用 1 汽车用材 1 汽车用金属材料 2 汽车用塑料 3 汽车用橡胶 4 汽车用陶瓷材料 5 汽车新材料发展趋势 2 机床用材 1 机身、底座用材 2 齿轮用材 3 轴类零件用材 4 螺纹联接件用材 5 螺旋传动件用材 6 蜗轮、蜗杆传动用材 7 滑动轴承材料 8 滚动轴承用材 3 仪器仪表用材 1 壳体材料 2 轴类零件用材 3 凸轮用材 4 齿轮用材 5 蜗轮、蜗杆用材 6 微型机电系统用材4 热能设备用材1 锅炉主要部件用钢 2 汽轮机主要零部件用钢 3 发电机转子用材5 化工设备用材1 化工设备用钢2 化工设备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3 非金属材料4 复合材料6 航空航天器用材1 超高强度钢2 轻金属及其合金3 高温金属结构材料4 先进金属基及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5 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6 先进功能材料329附录1 金属热处理工艺的分类及代号330附录2 常用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说明与应用334附录3 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335附录4 若干物理量单位换算表337附录5 工程材料常用词汇表338参考文献342

书名:工程材料 书号:9787302206163作者:钱士强、林文松、刘继华、王伟等定价:23元出版日期:2009-9-1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阐述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性能要求、金属学基础、钢的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常用金属材料、其他工程材料、机械零件的选材等内容。重点介绍金属材料,兼顾非金属材料。每章安排学习要求和习题,帮助读者掌握、巩固、应用学习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学生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院校机械类和相关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主要是为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该课程的目的是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介绍常用的工程材料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材料的化学成分、加工工艺、微观组织结构及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本书致力于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结合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学习基础和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术能力,将原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同时注重引入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采用最新国家标准;体现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力求体系完整,结构合理,信息正确,编写精练。全书共6章,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性能要求、金属学基础、钢的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常用金属材料、其他工程材料、机械零件的选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学院钱士强老师编写第1、6章及1、2节,林文松老师编写第2章,王伟老师编写第3章,刘继华老师编写3、1节,何亮老师编写2、3、4节。全书由钱士强老师统稿。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并引用了国内外相关图书和文献的内容,编者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在规划、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材料学院同仁的关心和热情帮助。编者在此也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如蒙指正,不甚感谢。编 者2009年8月 目录1 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性能要求1 工程材料的分类1 结合键的特性2 材料的分类及用途2 机械零件所受载荷和失效形式1 载荷类型2 失效形式3 失效原因3 工程材料的性能要求1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2 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3 工程材料的工艺性能4 成分-结构-组织-性能关系23习题232 金属学基础1 金属及合金的结构1 晶体的基本概念2 三种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3 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4 实际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5 合金的晶体结构2 金属的结晶1 金属结晶的概念2 结晶过程3 结晶后的晶粒大小4 金属铸锭的结晶组织5 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3 二元合金相图1 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2 二元匀晶相图3 二元共晶相图4 其他二元相图5 相图与合金性能之间的关系4 铁碳合金相图1 相图分析2 铁碳合金的分类3 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4 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关系5 Fe-Fe?3C相图的应用5 金属的塑性变形1 金属单晶体的塑性变形2 金属多晶体的塑性变形3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的影响4 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5 残余内应力6 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1 回复2 再结晶3 金属材料的热加工57习题58目录工程材料3 钢的热处理及表面改性1 钢的热处理原理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2 钢的整体热处理1 钢的退火与正火2 钢的淬火与回火3 钢的表面热处理1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2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3 接触电阻加热淬火4 激光淬火4 钢的化学热处理1 渗碳处理2 渗氮处理3 碳氮共渗5 复合电沉积表面改性技术简介1 电刷镀与化学镀2 高速电喷镀95习题974 常用金属材料1 工业用钢1 钢的分类及编号2 钢中的杂质及合金元素3 结构钢4 工具钢5 特殊性能钢2 铸铁1 铸铁概述2 常用铸铁3 合金铸铁3 有色金属及合金1 铝及铝合金2 铜及铜合金3 钛及钛合金4 轴承合金146习题1495 其他工程材料1 高分子材料1 概述2 工程塑料3 有机纤维4 橡胶5 高分子胶粘剂2 陶瓷材料1 概述2 陶瓷材料的性能3 常用陶瓷材料3 复合材料1 概述2 复合材料的特点3 常用的复合材料4 新型材料1 新型金属材料2 纳米材料3 非晶态合金4 智能材料179习题1816 机械零件的选材1 选用材料的基本原则1 使用性能原则2 工艺性能原则3 经济性原则2 典型零部件选材及工艺分析1 轴的选材及其热处理2 齿轮的选材及其热处理3 箱体及支撑类零件的选材及其热处理188习题189参考文献191图书7书名:工程材料(第3版) 书号:9787302041153作者:朱张校定价:29元出版日期:2003-9-1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根据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工程材料及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新制订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编写。阐述了工程材料结构、组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等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介绍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常用工程材料以及它们的应用等基本知识;讨论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工程材料期刊第14卷第一版

书名:工程材料(第4版) 书号:9787302205661作者:朱张校定价:36元出版日期:2009-9-1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教材课程于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荣获2004年度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与本书相配的《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4版)》及与本书相配的《工程材料教师参考书》、《工程材料多媒体教案》也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系列教材) 本书根据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编定,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学习工程材料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报考机械类专业研究生的考生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本书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郑明新教授主编的《工程材料》第1版(1983年)、第2版(1991年),以及朱张校教授主编的《工程材料》第3版(2001年)的基础上重编的。本书在课程体系和内容上作了较大的改革。由于本书主要供非材料类专业学生使用,因此重点在于阐明各种工程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和应用,以及正确选材和用材的基本知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一些院校和研究单位把“工程材料”作为机械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并把《工程材料》教材作为重要参考书。因此本书加强了材料学方面的内容,以利于加强学生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同时重视材料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引入了大量工程应用实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工程材料》第4版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部分,由第1章、第2章组成,阐述了工程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其内容为工程材料的结构、组织和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金属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因素和规律。第二部分为工程材料知识部分,包括第3章至第7章。介绍了常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其应用知识。同时对功能材料和其他新材料作了介绍,以扩展学生的材料知识面。第三部分为工程材料的应用部分,由第8章至第10章组成。介绍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知识以及工程材料在汽车、机床、仪器仪表、热能设备、化工设备及航空航天器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其中“工程材料的应用”一章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选择地讲授部分内容,其他内容可由学生自学。书中引入了较多的新材料、新技术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书的重点是第2、3章和第9章。本书力求语言简洁,信息量大,内容新颖,科学性、实用性强,书末附有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及工程材料常用词汇表,可供读者阅读有关外文参考教材或文献时查阅。配合本教材,作者另外编写了《工程材料习题及辅导》一书作为《工程材料》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工程材料》各章重点、习题、课堂讨论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等,同时编写了《工程材料教师教学参考书》,制作了《工程材料多媒体教案》光盘,为工程材料课程教师提供了必要的教学资源。以上教学资源都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资助下,作者研制了《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建设了工程材料课程网站。《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本书编写者分工如下:绪论、第1章1、2节、第2章1至4节、第9章3至5节由朱张校编改。第1章3节、第4章、第7章由张弓编改。第1章4节、第5章、第6章由张华堂编改。第2章5节、第3章1、2节、第9章1节、第10章4节由王昆林编改。第2章6节、第8章、第10章2、3节由张人佶编改。第3章3节、第9章2节、第10章1节由姚可夫编改。第3章4节由吴运新编改。第10章5、6节由巩前明编改。附录1、3由张欣整编,附录2由吴运新整编,附录4、5由朱张校整编。书中显微组织照片由丁莲珍、张欣、朱张校提供。郑明新教授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并审阅了全书。全体编者对郑明新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的编写参考了部分国内外有关教材、科技著作及论文,部分照片下载自互联网。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致以深切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朱张校 姚可夫 2009年1月于清华大学 目 录目录绪论1 中华民族对材料发展的重大贡献2 材料的结合键3 工程材料的分类8第1章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1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2 合金的晶体结构3 金属材料的组织2 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1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2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3 金属材料的理化性能3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2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4 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陶瓷材料的结构2 陶瓷材料性能特点52第2章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1 纯金属的结晶1 纯金属的结晶2 同素异构转变3 铸锭的结构4 结晶理论的工程应用2 合金的结晶1 二元合金的结晶2 合金的性能与相图的关系3 铁碳合金的结晶3 金属的塑性加工1 金属的塑性变形2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3 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的工程应用4 钢的热处理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3 钢的普通热处理4 钢的表面热处理5 钢的化学热处理6 其他热处理技术7 计算机技术在热处理中的应用8 热处理的工程应用5 钢的合金化1 合金元素与铁、碳的作用2 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3 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的影响4 合金元素对钢的工艺性能的影响5 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6 合金化的工程应用6 表面技术1 电刷镀2 热喷涂技术3 气相沉积技术4 激光表面改性136第3章 金属材料1 碳钢1 碳钢的成分和分类2 碳钢的牌号及用途2 合金钢1 概论2 合金结构钢3 合金工具钢4 特殊性能钢3 铸钢与铸铁1 铸钢2 铸铁4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1 铝及铝合金2 铜及铜合金3 钛及钛合金4 镁及镁合金5 镍及镍合金6 轴承合金216第4章 高分子材料1 塑料1 塑料的组成2 塑料的分类3 常用工程塑料2 合成纤维1 合成纤维的生产方法2 常用合成纤维3 合成橡胶1 合成橡胶的分类和橡胶制品的组成2 常用合成橡胶234第5章 陶瓷材料 1 普通陶瓷 1 普通日用陶瓷 2 普通工业陶瓷 2 特种陶瓷 1 氧化物陶瓷 2 碳化物陶瓷 3 硼化物陶瓷 4 氮化物陶瓷242第6章 复合材料 1 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 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 2 颗粒复合材料复合机制和原则 2 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1 比强度和比模量 2 抗疲劳性能和抗断裂性能 3 高温性能 4 减摩、耐磨、减振性能 5 其他特殊性能 3 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2 陶瓷基复合材料 3 碳基复合材料 4 金属基复合材料 1 金属陶瓷 2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3 细粒和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255第7章 功能材料及新材料1 电功能材料 1 金属导电材料 2 金属电接点材料 3 电阻材料 4 导电高分子材料 5 超导材料2 磁功能材料 1 软磁材料 2 永磁(硬磁)材料 3 信息磁材料3 热功能材料 1 膨胀材料 2 形状记忆材料 3 测温材料4 光功能材料 1 光学材料 2 固体激光器材料 3 信息显示材料 4 光纤5 隐形材料及智能材料6 纳米材料 1 纳米材料及其特性 2 碳纳米材料3 纳米陶瓷材料4 纳米复合材料271第8章 零件失效分析与选材原则 1 机械零件的失效 1 畸变失效2 断裂失效 3 磨损失效 4 腐蚀失效 2 机械零件失效分析 1 零件失效基本原因 2 零件失效分析 3 机械零件选材原则 1 使用性能原则 2 工艺性能原则 3 经济及环境友好性原则286第9章 典型工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设计1 齿轮选材1 齿轮的工作条件2 齿轮的失效形式 3 齿轮材料的性能要求 4 齿轮类零件的选材 5 典型齿轮选材举例2 轴类零件选材1 轴类零件的工作条件2 轴类零件的失效方式3 轴类零件的性能要求4 轴类零件的选材5 典型轴的选材3 弹簧选材 1 弹簧的工作条件 2 弹簧的失效形式 3 弹簧材料的性能要求 4 弹簧的选材 5 典型弹簧选材 4 刃具选材 1 刃具的工作条件 2 刃具的失效形式 3 刃具材料的性能要求 4 刃具的选材 5 刃具选材举例299第10章 工程材料的应用 1 汽车用材 1 汽车用金属材料 2 汽车用塑料 3 汽车用橡胶 4 汽车用陶瓷材料 5 汽车新材料发展趋势 2 机床用材 1 机身、底座用材 2 齿轮用材 3 轴类零件用材 4 螺纹联接件用材 5 螺旋传动件用材 6 蜗轮、蜗杆传动用材 7 滑动轴承材料 8 滚动轴承用材 3 仪器仪表用材 1 壳体材料 2 轴类零件用材 3 凸轮用材 4 齿轮用材 5 蜗轮、蜗杆用材 6 微型机电系统用材4 热能设备用材1 锅炉主要部件用钢 2 汽轮机主要零部件用钢 3 发电机转子用材5 化工设备用材1 化工设备用钢2 化工设备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3 非金属材料4 复合材料6 航空航天器用材1 超高强度钢2 轻金属及其合金3 高温金属结构材料4 先进金属基及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5 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6 先进功能材料329附录1 金属热处理工艺的分类及代号330附录2 常用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说明与应用334附录3 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335附录4 若干物理量单位换算表337附录5 工程材料常用词汇表338参考文献342

书名:工程材料 书号:9787302206163作者:钱士强、林文松、刘继华、王伟等定价:23元出版日期:2009-9-1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阐述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性能要求、金属学基础、钢的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常用金属材料、其他工程材料、机械零件的选材等内容。重点介绍金属材料,兼顾非金属材料。每章安排学习要求和习题,帮助读者掌握、巩固、应用学习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学生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院校机械类和相关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主要是为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该课程的目的是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介绍常用的工程材料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材料的化学成分、加工工艺、微观组织结构及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本书致力于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结合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学习基础和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术能力,将原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同时注重引入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采用最新国家标准;体现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力求体系完整,结构合理,信息正确,编写精练。全书共6章,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性能要求、金属学基础、钢的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常用金属材料、其他工程材料、机械零件的选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学院钱士强老师编写第1、6章及1、2节,林文松老师编写第2章,王伟老师编写第3章,刘继华老师编写3、1节,何亮老师编写2、3、4节。全书由钱士强老师统稿。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并引用了国内外相关图书和文献的内容,编者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在规划、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材料学院同仁的关心和热情帮助。编者在此也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如蒙指正,不甚感谢。编 者2009年8月 目录1 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性能要求1 工程材料的分类1 结合键的特性2 材料的分类及用途2 机械零件所受载荷和失效形式1 载荷类型2 失效形式3 失效原因3 工程材料的性能要求1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2 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3 工程材料的工艺性能4 成分-结构-组织-性能关系23习题232 金属学基础1 金属及合金的结构1 晶体的基本概念2 三种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3 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4 实际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5 合金的晶体结构2 金属的结晶1 金属结晶的概念2 结晶过程3 结晶后的晶粒大小4 金属铸锭的结晶组织5 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3 二元合金相图1 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2 二元匀晶相图3 二元共晶相图4 其他二元相图5 相图与合金性能之间的关系4 铁碳合金相图1 相图分析2 铁碳合金的分类3 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4 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关系5 Fe-Fe?3C相图的应用5 金属的塑性变形1 金属单晶体的塑性变形2 金属多晶体的塑性变形3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的影响4 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5 残余内应力6 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1 回复2 再结晶3 金属材料的热加工57习题58目录工程材料3 钢的热处理及表面改性1 钢的热处理原理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2 钢的整体热处理1 钢的退火与正火2 钢的淬火与回火3 钢的表面热处理1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2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3 接触电阻加热淬火4 激光淬火4 钢的化学热处理1 渗碳处理2 渗氮处理3 碳氮共渗5 复合电沉积表面改性技术简介1 电刷镀与化学镀2 高速电喷镀95习题974 常用金属材料1 工业用钢1 钢的分类及编号2 钢中的杂质及合金元素3 结构钢4 工具钢5 特殊性能钢2 铸铁1 铸铁概述2 常用铸铁3 合金铸铁3 有色金属及合金1 铝及铝合金2 铜及铜合金3 钛及钛合金4 轴承合金146习题1495 其他工程材料1 高分子材料1 概述2 工程塑料3 有机纤维4 橡胶5 高分子胶粘剂2 陶瓷材料1 概述2 陶瓷材料的性能3 常用陶瓷材料3 复合材料1 概述2 复合材料的特点3 常用的复合材料4 新型材料1 新型金属材料2 纳米材料3 非晶态合金4 智能材料179习题1816 机械零件的选材1 选用材料的基本原则1 使用性能原则2 工艺性能原则3 经济性原则2 典型零部件选材及工艺分析1 轴的选材及其热处理2 齿轮的选材及其热处理3 箱体及支撑类零件的选材及其热处理188习题189参考文献191图书7书名:工程材料(第3版) 书号:9787302041153作者:朱张校定价:29元出版日期:2003-9-1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根据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工程材料及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新制订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编写。阐述了工程材料结构、组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等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介绍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常用工程材料以及它们的应用等基本知识;讨论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书名:工程材料(第5版) 书号:9787302249078作者:朱张校、姚可夫、王昆林、吴运新定价:36元出版日期:2011-2-23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根据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工程材料及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制定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编写。阐述了工程材料的结构、组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等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介绍了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常用工程材料以及它们的应用等基本知识;讨论了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等内容。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机类专业学生用书,也可供报考机械类专业研究生的考生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本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教材课程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荣获2004年度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与本书相配的《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5版)》及与本书相配的《工程材料教师参考书(第5版)》、《工程材料多媒体教案(第5版)》也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院校机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工程材料》课程的任务是从机械工程的应用角度出发,阐明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了解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介绍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在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根据机械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结构零件进行合理选材及制定零件工艺路线的初步能力。由于能源、材料和信息是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学习并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对于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外许多高等院校已把《工程材料》(或称《机械工程材料》)课程设置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书中介绍的材料牌号采用了最新的国家标准。考虑到读者对材料新牌号尚不熟悉,因此保留了部分材料的旧牌号,文中用括号表明。例如不锈钢牌号20Cr13(2Cr13)、铝合金牌号5A05(LF5),其中20Cr13、5A05为新牌号,2Cr13、LF5为旧牌号。本教材体系科学合理,内容丰富新颖,理论性强,概念清晰,语言简洁,条理性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例丰富。本书介绍的材料种类多,牌号新,材料知识面广,较为完整。本教材适用面广,可作为高等院校各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学习参考书。书末附有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及工程材料学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可供读者阅读有关外文参考教材或文献时查阅。配合本教材,作者另外编写了《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5版)》一书作为《工程材料(第5版)》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第5版)》各章重点、习题、课堂讨论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等,同时编写了《工程材料教师参考书(第5版)》,制作了《工程材料多媒体教案(第5版)》光盘,本书编写者分工如下:绪论、第1章1、2节、第2章1节至4节、第9章3节至5节由朱张校编改。第1章3节、第4章、第7章由张弓编改。第1章4节、第5章、第6章由张华堂编改。第2章5节、第3章1、2节、第9章1节、第10章4节由王昆林编改。第2章6节、第8章、第10章2、3节都由张人佶编改。第3章3节、第9章2节、第10章1节由姚可夫编改。第3章4节由吴运新编改。第10章5、6节由巩前明编改。附录1、3、4、7、8由朱张校整编,附录2、5由张欣整编,附录6由吴运新整编。书中显微组织照片由丁莲珍、张欣、朱张校提供。郑明新教授对本书编写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并审阅了全书。全体编者对郑明新教授表示衷心感谢。本书的编写中引用了有关材料牌号方面的最新国家标准,参考了部分国内外有关教材、科技著作及论文,部分照片下载自互联网。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致以深切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朱张校 姚可夫 2011年1月于清华大学 工程材料(第5版)目 录目录绪论1 中华民族对材料发展的重大贡献2 材料的结合键3 工程材料的分类8第1章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1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2 合金的晶体结构3 金属材料的组织2 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1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2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3 金属材料的理化性能3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2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4 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陶瓷材料的结构2 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52第2章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1 纯金属的结晶1 纯金属的结晶2 同素异构转变3 铸锭的结构4 结晶理论的工程应用2 合金的结晶1 二元合金的结晶2 合金的性能与相图的关系3 铁碳合金的结晶3 金属的塑性加工1 金属的塑性变形2 金属的再结晶3 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的工程应用4 钢的热处理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2 汽车用塑料3 汽车用橡胶4 汽车用陶瓷材料5 汽车新材料发展趋势2 机床用材1 机身、底座用材2 齿轮用材3 轴类零件用材4 螺纹联接件用材5 螺旋传动件用材6 蜗轮、蜗杆传动用材7 滑动轴承材料8 滚动轴承用材3 仪器仪表用材1 壳体材料2 轴类零件用材3 凸轮用材4 齿轮用材5 蜗轮、蜗杆用材6 微型机电系统用材4 热能设备用材1 锅炉主要部件用钢2 汽轮机主要零部件用钢3 发电机转子用材5 化工设备用材1 化工设备用钢2 化工设备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3 非金属材料4 复合材料6 航空航天器用材1 超高强度钢2 轻金属及其合金3 高温金属结构材料4 先进金属基及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5 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6 先进功能材料335附录1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新、旧国家标准性能名称和符号对照表336附录2 金属热处理工艺的分类及代号(摘自GB/T 12603-2005)337附录3 常用钢的临界点341附录4 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摘自GB/T 17616-1998)342附录5 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343附录6 常用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说明与应用(摘自GB/T 16475-1996)345附录7 若干物理量单位换算表346附录8 工程材料常用词汇表347参考文献351工 材料的发放领用是材料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料人员和领用人员要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此项工作。0基本要求:1 及时:领用人及时办理领料手续,保管员及时审核领料手续是否符合要求,及时核对库存材料能否满足需要;及时备料,发放,同时也应及时记帐。2 准确:领用人员准确按材料使用计划和施工预算上的品种、规格、质量和数量的要求领料,保管员准确按其明细给予发放。3 节约:大材不小用、长材不短用、优材不劣用;有保存期要求的材料要按“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原则,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对回收再利用的材料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先旧后新,合理使用。0 操作程序:1 根据施工计划和施工预算编制好材料需用计划,力求做到全面、准确,作为施工用材料的依据。2 施工班组组长按班组用料单所列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填写领料单,由项目部料具员核准,依据班组用料单和领料单的材料明细可一次性或分批发给。

材料工程期刊怎么样

IOP会议录:材料科学与工程   (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出版社)网页链接

1.复合材料学报 无机材料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功能材料 材料导报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 材料工程

源于网络翻译,仅供参考iop conference serie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词汇iopinput-output processor 输入-输出处理器; intraocular power 眼内度数; irrespective of percentage 不受损失百分比限制conference会议; 讨论; 讨论会; 大会; 举行或参加会议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学engineering工程, 工程师行业; 操纵,管理; 土木工程,工事; 开车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材料工程期刊怎么样的

不好发。复合材料学与工程期刊中的文章含金量都比较高,也就是说文章需要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才可以,因此并不好发。复合材料学与工程期刊是国内复合材料行业有相当影响力的科技类刊物,是中文核心期刊、全国建材优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材料类期刊订阅或投稿,建议选择《材料工程》期刊。《材料工程》创刊于1956年,是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办的材料工程应用研究成果的科学技术刊物,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材料工程》主要报道的内容偏重于高新科技领域新材料研究进展,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情况;含实验、材料计算、数值模拟、材料性能及表征等研究方向;有研究论文和评述文章两类文章。《材料工程》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中国国内外航空航天、冶金、石化、机械电子、轻工业、建材工业等相关领域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人员。读者群包括企业领导、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

  • 索引序列
  • 工程材料期刊第14卷怎么样
  • 工程材料期刊第14卷
  • 工程材料期刊第14卷第一版
  • 材料工程期刊怎么样
  • 材料工程期刊怎么样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