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铁道科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中国铁道科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中国铁道科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中国铁道科学》一直是核心期刊,最新第六版也是核心期刊,相当厉害。当前复合影响因子:294 综合影响因子:645 主办: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周期: 双月ISSN: 1001-4632CN: 11-2480/U邮发代号: 82-776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EI 工程索引(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国铁道科学杂志是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发行和同行交流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中国铁道科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中国铁道科学》审稿周期3个月,见刊时间6个月;《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审稿周期1~2个月,见刊时间12~14个月都是经过小编认真整理的权威数据,希望有所帮助

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设备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设备研究开发的技术关键是,结合中国铁路运输的要求和无线列调的特点,研制新型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制式,研究开发相应的系统设备,以及数话同传的话音压缩技术,有线、无线信道传输协议、无线数传协议、规程、纠检错和系统控制结构等,最终为建立中国铁路新型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提供全套技术和设备样机以及工程试验段的实际运营资料、经验。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设备 其研究内容和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为:研制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制式和设备技术条件;结合个别选叫、单双工兼容无线列调车站台、机车台、系统管理器、调度控制中心设备的研制,研究无线数话同传兼容技术和数传技术,开发数据采集接口、数据通信系统控制器、数据终端及相应的软件、解决好数话兼容;研究适合于在瞬时衰落信道上进行移动无线数据传输的纠检错编码方法及其实现技术(调制解调、数传速率、允许误码率和差错控制技术);研制现有无线列调设备增加简单数传功能的方案和样机;研制分析列车车次号实时识别、调度命令和机车工况、运况信息的传输与处理;建立由全套系统设备组成的试验工程段,解决工程开通中的技术问题,总结实际运用数据。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设备是一套既有无线列调话音通信功能、个别选叫、单双工兼容,又具有可靠双向数据传输功能的中国新型无线列调系统设备。它的研制成果改变了截至2013年中国无线列调单一话音通信的现状,满足了铁路运输生产特别是信息管理和安全保障系统的新要求,解决了无线列调增加非话数据业务通信的课题,使中国无线列调进入新的技术发展阶段。在数话兼容、车次号、位置、速度实时传送、机车工况、运况和调度指令与文本的数据传输,集中监测、状态管理、参数设置、场强测试自动配合和数据分组传送与交换等先进新技术应用方面均具有创新性。这些新技术的采用,提高了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而且在无线数传上迈出成功的一步,使我国无线列调的功能和作用加强,总体技术水平提高,在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组织行车调度方面更加有效,在系统技术上登上一个新台阶。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符合欧洲铁路联盟UIC-751-3无线列调增加数据传输功能的新标准,在系统技术和功能上均达到截至2013年前国外铁路无线列调的先进水平,在组网、系统集中管理、软件结构、用户界面方面还具有独创性和特色。通过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设备的研制、沈丹试验工程段的建设和列车车次号(位置、速度、时间)实时传送、调度命令直接下达的具体应用,从无线数据传输的信道特性、网结构、设备软硬件、采集接口与终端、编码、协议规程和无线数传质量、可靠性评估以及工程实际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今后中国列车移动无线数据通信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条件。随着中国铁路运输的发展,特别是调度指挥信息管理系统、调度集中和信号控制的发展,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今后在中国繁忙干线、提速干线的建设和更新改造中作为主型设备推广应用,在保障行车安全特别是提高运输效率方面日益显现重要作用,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长钢轨喷风冷却淬火新工艺及设备对现有铁道部门钢轨喷雾冷却淬火生产质量存在的问题,开展长钢轨喷风冷却淬火技术的研究。采用先风后雾冷却工艺方案,于组织转变的关键阶段采用喷射压缩空气冷却,随后采用冷却速度可调的喷雾冷却,以保证钢轨淬火后得到合适的硬度和金相组织,又便于钢轨淬火后变形的控制,比全喷风冷却节约能源,工艺方案科学、合理。所研制的喷风冷却器和随动装置,设计独特,结构合理,能满足钢轨先风后雾冷却淬火的需要。根据热模拟试验及对钢轨实物淬火加热冷却曲线的测定,证明选用的先风后雾冷却淬火工艺参数合理。U74钢轨,U71Mn钢轨在一定成份范围内,淬火后抗拉强度可达到1176Mpa(120kg/mm2)。BnNbRE钢轨、PD3钢轨在一定成份范围内,淬火后抗拉强度可达到1225Mpa(125kg/mm2),常温冲击韧性比未热处理钢轨提高近1倍。四种喷风淬火钢轨的抗压性能、断裂韧性、疲劳性能、抗磨耗性能及残余应力分布均比未处理钢轨有明显提高和改善,钢轨硬度分布均匀,避免了有害组织的出现,钢轨全长淬火质量稳定可靠。现场铺设使用表明,喷风淬火钢轨比未处理钢轨的使用寿命提高一倍以上,抗剥离掉块和不均匀磨耗明显优于喷雾淬火钢轨。AG型透镜式铁路色灯信号机光系统 信号机是铁路信号系统的重要基础设备,而光系统是信号机的关键部件,其灯光信号显示质量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多年来我国铁路主要采用的透镜式色灯信号机除在材质和机械结构上有所改进外,其光系统,特别是透镜组没有根本性改进。AG型透镜式铁路色灯信号机光系统即是为了增加信号显示距离、改善信号显示效果,以适应列车提速需要而研制的。透镜式色灯信号 确定了菲涅尔透镜组和扁丝信号灯泡方案。并首次成功应用移轴新技术以及AUTOCAD高效方法研制出AG型透镜式色灯信号机光系统。该系统由AT型信号透镜和TX12-25/12-25G型信号灯泡组成。其中,AT212内梯信号透镜与AT139外梯信号透镜构成高柱信号透镜组,AT163内梯信号透镜与AT139外梯信号透镜构成矮型信号透镜组。AG型透镜式色灯信号机光系统通过上海、沈阳铁路局的现场使用,信号显示正常,显示距离明显提高,受到现场和乘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本光系统于2000年12月6日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你还是发表《山东工业技术》吧,这个发表论文不错,如何操作看我百度知道的名字

土木工程期刊目录全专业包括:1、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现代结构理论学科2、岩土工程学科3、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学科期刊名称—————种类—————专业东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清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湖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华南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天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同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土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A——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B——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C——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D——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E——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科学通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自然科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核心期刊——全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核心期刊——全专业北京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东北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西北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CSCD——全专业浙江大学学报理科版——CSCD——全专业北方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中国科学基金——CSCD——全专业大连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建筑科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混凝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爆炸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工程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振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振动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地震学报——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噪声与振动控制——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应用数学和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建筑结构——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建筑结构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力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计算结构力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力学与实践——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应用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固体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实验力学——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应用数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工程勘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岩土工业建筑——核心期刊——结构、防灾、现代结构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CSCD——防灾自然灾害学报——CSCD——防灾灾害学——CSCD——防灾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道桥中国公路学报——CSCD、核心期刊——道桥公路——核心期刊——道桥桥梁建设——核心期刊——道桥公路交通科技——核心期刊——道桥现代隧道技术——核心期刊——道桥国外桥梁(改名为:世界桥梁)——核心期刊——道桥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核心期刊——道桥中外公路——核心期刊——道桥河海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水利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土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土力学——CSCD、核心期刊——岩土中国港湾建设——核心期刊——岩土港工技术——核心期刊——岩土长江科学院院报——核心期刊——岩土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核心期刊——岩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核心期刊——岩土岩石学报——CSCD——岩土地质力学学报——CSCD——岩土工程地质学报——CSCD——岩土西南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交通铁道工程学报——核心期刊——交通路基工程——核心期刊——交通城市规划汇刊——核心期刊——交通城市规划——核心期刊——交通中国铁道科学——CSCD——交通管理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科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世界——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中国工业经济——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技术开发——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经济——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现代化——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工业技术经济——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营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与管理研究——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施工技术——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技术——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仿真学报——CSCD——土木建管系统工程学报——CSCD——土木建管中国管理科学——CSCD——土木建管具体发表期刊要求,可以咨询我。

铁道科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1979年创刊,1982年公开改进,主要刊登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运输管理工程、机电工程、数学力学、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1992年起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4年被列为美国Ei Page数据库核心期刊。经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评审,《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具有检索我国重要研究成果的导航作用,广泛应用于科研绩效评价活动中,共收录中国出版的中、英文核心期刊1000余种,被誉为“中国的SCI”。

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算中文类最好的 A类期刊吧。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既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是 中文核心期刊,更是 CSCD核心期刊。

上海铁道科技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现代商贸工业》正规国家级期刊,可以去官网详细了解

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设备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设备研究开发的技术关键是,结合中国铁路运输的要求和无线列调的特点,研制新型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制式,研究开发相应的系统设备,以及数话同传的话音压缩技术,有线、无线信道传输协议、无线数传协议、规程、纠检错和系统控制结构等,最终为建立中国铁路新型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提供全套技术和设备样机以及工程试验段的实际运营资料、经验。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设备 其研究内容和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为:研制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制式和设备技术条件;结合个别选叫、单双工兼容无线列调车站台、机车台、系统管理器、调度控制中心设备的研制,研究无线数话同传兼容技术和数传技术,开发数据采集接口、数据通信系统控制器、数据终端及相应的软件、解决好数话兼容;研究适合于在瞬时衰落信道上进行移动无线数据传输的纠检错编码方法及其实现技术(调制解调、数传速率、允许误码率和差错控制技术);研制现有无线列调设备增加简单数传功能的方案和样机;研制分析列车车次号实时识别、调度命令和机车工况、运况信息的传输与处理;建立由全套系统设备组成的试验工程段,解决工程开通中的技术问题,总结实际运用数据。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设备是一套既有无线列调话音通信功能、个别选叫、单双工兼容,又具有可靠双向数据传输功能的中国新型无线列调系统设备。它的研制成果改变了截至2013年中国无线列调单一话音通信的现状,满足了铁路运输生产特别是信息管理和安全保障系统的新要求,解决了无线列调增加非话数据业务通信的课题,使中国无线列调进入新的技术发展阶段。在数话兼容、车次号、位置、速度实时传送、机车工况、运况和调度指令与文本的数据传输,集中监测、状态管理、参数设置、场强测试自动配合和数据分组传送与交换等先进新技术应用方面均具有创新性。这些新技术的采用,提高了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而且在无线数传上迈出成功的一步,使我国无线列调的功能和作用加强,总体技术水平提高,在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组织行车调度方面更加有效,在系统技术上登上一个新台阶。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符合欧洲铁路联盟UIC-751-3无线列调增加数据传输功能的新标准,在系统技术和功能上均达到截至2013年前国外铁路无线列调的先进水平,在组网、系统集中管理、软件结构、用户界面方面还具有独创性和特色。通过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设备的研制、沈丹试验工程段的建设和列车车次号(位置、速度、时间)实时传送、调度命令直接下达的具体应用,从无线数据传输的信道特性、网结构、设备软硬件、采集接口与终端、编码、协议规程和无线数传质量、可靠性评估以及工程实际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今后中国列车移动无线数据通信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条件。随着中国铁路运输的发展,特别是调度指挥信息管理系统、调度集中和信号控制的发展,数话兼容无线列调系统今后在中国繁忙干线、提速干线的建设和更新改造中作为主型设备推广应用,在保障行车安全特别是提高运输效率方面日益显现重要作用,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长钢轨喷风冷却淬火新工艺及设备对现有铁道部门钢轨喷雾冷却淬火生产质量存在的问题,开展长钢轨喷风冷却淬火技术的研究。采用先风后雾冷却工艺方案,于组织转变的关键阶段采用喷射压缩空气冷却,随后采用冷却速度可调的喷雾冷却,以保证钢轨淬火后得到合适的硬度和金相组织,又便于钢轨淬火后变形的控制,比全喷风冷却节约能源,工艺方案科学、合理。所研制的喷风冷却器和随动装置,设计独特,结构合理,能满足钢轨先风后雾冷却淬火的需要。根据热模拟试验及对钢轨实物淬火加热冷却曲线的测定,证明选用的先风后雾冷却淬火工艺参数合理。U74钢轨,U71Mn钢轨在一定成份范围内,淬火后抗拉强度可达到1176Mpa(120kg/mm2)。BnNbRE钢轨、PD3钢轨在一定成份范围内,淬火后抗拉强度可达到1225Mpa(125kg/mm2),常温冲击韧性比未热处理钢轨提高近1倍。四种喷风淬火钢轨的抗压性能、断裂韧性、疲劳性能、抗磨耗性能及残余应力分布均比未处理钢轨有明显提高和改善,钢轨硬度分布均匀,避免了有害组织的出现,钢轨全长淬火质量稳定可靠。现场铺设使用表明,喷风淬火钢轨比未处理钢轨的使用寿命提高一倍以上,抗剥离掉块和不均匀磨耗明显优于喷雾淬火钢轨。AG型透镜式铁路色灯信号机光系统 信号机是铁路信号系统的重要基础设备,而光系统是信号机的关键部件,其灯光信号显示质量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多年来我国铁路主要采用的透镜式色灯信号机除在材质和机械结构上有所改进外,其光系统,特别是透镜组没有根本性改进。AG型透镜式铁路色灯信号机光系统即是为了增加信号显示距离、改善信号显示效果,以适应列车提速需要而研制的。透镜式色灯信号 确定了菲涅尔透镜组和扁丝信号灯泡方案。并首次成功应用移轴新技术以及AUTOCAD高效方法研制出AG型透镜式色灯信号机光系统。该系统由AT型信号透镜和TX12-25/12-25G型信号灯泡组成。其中,AT212内梯信号透镜与AT139外梯信号透镜构成高柱信号透镜组,AT163内梯信号透镜与AT139外梯信号透镜构成矮型信号透镜组。AG型透镜式色灯信号机光系统通过上海、沈阳铁路局的现场使用,信号显示正常,显示距离明显提高,受到现场和乘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本光系统于2000年12月6日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茅以升(1896—1989),市科协第一、二届委员会主席,全国科普首届副主席,中国科 协副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一至三届理事长,《中国科技报》研究会第一、二届理事长。江苏省丹徒县人。1916年毕业于河北省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工程系;1917年获美国康奈尔 大学硕士 学位;1919年获美国卡利基理工学院首名工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任副主任;1982年获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衔。 � 茅以升是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是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1937年11月 , 由他设计并监造的双层公铁两用钱塘江大桥建成,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中国近代大桥设计和建 造的局面。为此,中国工程师学会于1941年授予茅以升荣誉奖章。 � 茅以升是铁道科学研究院的奠基人,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自1950年起,他担任铁道科学 研究院院长32年,使该院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的铁道科技研究试验中心,是国务院批准的 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茅以升80岁高龄时还亲自招收研究生。 � 茅以升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20世纪30年代,他在建造钱塘江大桥的过程中,掌握了这门 新兴的学 科,并在1938—1941年间开课,是我国第一个讲授土力学课的人。1948年在上海发起成立“ 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1952年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组织成立了土力学小组,举办学 术交流和普及讲座。1957年,茅以升主持成 立了全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委员会,并成为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的团体会员,为 我国土力学界在国际上取得了应有的地位。� 茅以升从事工科教育30余年,曾任河海工程大学首任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4次出任唐山 交通大学校长。他开创了“学生考先生”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他重视继续教育,坚持理论联 系实际,终身致力于教育革命,发表了《工科教育之研究》、《教育的解放》等20多篇论著 。 � 茅以升是市科协及其前身的创建者和领导者。1952—1986年,他先后当选市科联第一、二 届主任委员,市科协筹委会主任委员和市科协第一、二届主席。1981年他自荐担任北京市科 技 进修学院第一任院长。1982年4月主持制定了《首都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1984年出 任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首任会长。他为市科协的建设投入了满腔热情和巨大的精力。� 茅以升是最早从事科普事业的科学家之一,曾发表有关科普工作的论著和科普文章70余篇 。他撰写的《没有不能造的桥》一文 ,于1981年获全国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 � 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博士论文《桥梁桁架之次应力》获“斐蒂士”金质奖章。� 1979年,他获卡利基—梅隆“卓越校友”奖章,被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 � 茅以升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委,1952年任九三学社副主席,1984年当选全国政 协副主席。

铁道车辆投稿经验总结

一、铁道车辆的基本特点 1、自导向-特殊的轮轨结构; 2、低运行阻力-除坡道、弯道、空气对车辆的阻力外,运行阻力主要来自走行机构中的轴与轴承以及车轮与轨面的小摩擦阻力; 3、成列运行-由于以上两个特点决定它可以编组、连挂; 4、严格的外形尺寸限制 二、铁道车辆的组成部分 1、车体:容纳运输对象,安装和连接其他四个部分 2、走行部:即转向架,承受来自车体和线路的荷载,缓和作用力 3、制动装置: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机车及每个车辆都有制动装置 4、连接、缓冲装置:连接机车和车辆、车辆与车辆;传递纵向牵引力和冲击力;缓和机车和车辆间的动力作用

年终总结如何写? 年终总结,顾名思义,即总结一年以来的工作得失,以利于发扬成绩,纠正失误,再接再厉,继续前进。按年终总结的本意写年终总结,应该实事求是地摆出成绩,不避失误,通过总结得与失发现工作上的规律,促进工作更好地开展。本着这样的宗旨来写年终总结,说成绩就不会夸夸其谈,道失误就不会轻描淡写,谈打算就不会海阔天空。尤其是对失误问题,只有实实在在地摆在桌面上,找到要害处,写到总结里,交了“学费”的教训才会被汲取,同样的失误才不会一犯再犯,激起民怨。其实,这才是年终年结的“点睛之笔”。 要做好年终总结工作,余以为必须做到“五忌、五体现”: 一忌事无俱细,体现突出重点的原则。全年工作方方面面,大小事情很多,无需事无俱细地对所有工作进行总结,芝麻西瓜一起抓。重点应该是本单位、本部门承担的任务指标完成情况,队伍建设情况,以及为完成指标克服困难所采取的措施等。用事实和数字说话,做到有理有据。 二忌成绩注水,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总结成绩必须是事实成果的汇总归类和条理化,既不能人为拔高,注水膨胀,也不能把别人成果拿来共享,把年初工作计划变换口气当成绩来总结,更不能笔下生花,无中生有,闭门造车。 三忌简单罗列,体现依事说理的原则。工作总结不仅仅是工作量的罗列汇总,而是要通过总结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来认识所做的工作。要通过对全年的工作总结得出一般性规律,形成有益的经验,达成一致的认识,使其对今后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对他人具有借鉴作用,没有经验体会的总结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四忌回避问题,体现一分为二的原则。总结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发展和提高。“成绩不讲跑不掉,问题不讲不得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要客观地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正视缺点,以警示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避免在将来的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切忌“一路颂歌,满地鲜花”。 五忌单一行为,体现全员参与的原则。有总结才会有提高,才会有进步。工作总结不能靠办公室一个部门来做,也不能由秘书一个人来完成,而应该由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共同来做,领导干部本人也不能例外。只有大家都来总结,才能做到人人长经验,个个有提高,才能促进整体工作的协调健康发展。 文秘杂烩网

  • 索引序列
  • 中国铁道科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 中国铁道科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铁道科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上海铁道科技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 铁道车辆投稿经验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