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

发布时间: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玉溪师范学院主办,是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中文期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创建于1985年,现为双月刊,16开本,国内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各科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等在教学和科研上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本刊与全国各高校学报、图书馆及一些专家学者、科学研究所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已加入的国内大型检索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吃人”叙事的历史变形记》 《文艺研究》2014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全文转载; 《人大复印资料》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论新时期初期小说的“人民”话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6期《民间形式向民族形式转型的标志——从“新秧歌剧”到“新歌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8期《如何“现代”,怎样“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评陈军著<戏剧文学与剧院剧场——以“郭、老、曹”与北京人艺为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6期《重新体味“小感触”中的大时代与大境界》,《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12期《当代文学史写作:方法、可能与限度》,《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历史”的镜像:在现代化的视野中》,《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4期《宏大叙事视野里的“鲁剧”地域美学阐释》,《东岳论丛》2014年第3期《民间文化与莫言小说的传奇性》,《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人学:马克思的美学基点及其归宿》,《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敞开与遮蔽:文学史叙述方法及其限度》,《云梦学刊》2004年第6期,《社会科学报》2006年12月6日摘要,全文收入余三定主编《当代学术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全文收入王万森、刘新锁主编《文学历史的跟踪: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述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穿越文化的心灵遇合与理性评判》,《回族研究》2002年第3期《论〈茶馆〉的现代性》,《艺术百家》2005年第2期《新视阈中的可能性探寻》,《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论废名小说中的儒家文化意识》《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论新时期中后期小说中的“结构”意识形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2期《革命时代的生活与文学之美——<这边风景>简论》,《东方论坛》2014年第1期《中国现代性与“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4期《“情”的政治与抒情的政治学:20世纪中国政治抒情诗》,《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诗·革命·历史:革命叙事诗的诗学政治化阐释——兼论李季的叙事诗创作》,《东方论坛》2012年第5期《“五四”启蒙传统的回归与重构——“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之三)》,《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6期《中国现代性悖论语境中的思考与写作》,《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12期。《“新时期”知识分子的认同建构及其叙事表征》,《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人民”话语中的“个体”言说困局——“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之二)》,《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10期。《“人学”话语与“人民”话语的纠结——“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3期。《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叙事的认同危机:语言视角的考察》,《东方论坛》2011年第4期。《叙事的耗散与主体的困境——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叙事的自我建构与认同危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论中国现代散文的语言艺术》,《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充满张力的寓言化叙事》,《鲁迅新论》,姜振昌、刘增人主编《鲁迅新论》(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暴虐”与“复仇”:奴隶时代的心理证词》,姜振昌、刘增人主编《鲁迅新论》(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乡土中国的情感记忆及悖论性生命体验——重读<朝花夕拾>》,姜振昌、刘增人主编《鲁迅新论》(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镜像自我与语言建构的主体》,温奉桥主编《文学的医心》,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拆除深度与意义的重建》,《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1期。《“寻根”作家的认同焦虑与构建“文化中国”的难局》,《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1期。《“日常生活”叙事与跨世纪中国小说的自我认同》,《东方论坛》2010年第2期。《<黄鹂声声带血鸣——孙犁抗日小说研究>的方法论启示》,《东方论坛》2010年第5期。《当前青少年学生文学阅读调查研究》,《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叙事的自我认同及其危机:1980年代与1990年代小说的辩证》,《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构建现代性进程中的乡土中国形象》,《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新世纪小说的影像化叙事批判》《东方论坛》2009年第4期《文学话语与新闻话语的纠结——论新世纪小说的认同危机》,《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传媒景深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景观》,《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新世纪小说的新闻化叙事批判》,《东方论坛》2008年第3期《追索欲望时代的精神可能》,《青岛文学》2008年第5期《反思传统与悼念青春的孤本书写》,《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现代文学批评本体的寻绎及其文化阐释》,《东方论坛》2013年第4期。《论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中的“文史结合”问题》,《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大时代”的文学批评和大视野的历史图绘》,《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天雨海风叙乡愁——读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1期《传奇;莫言小说的叙事资源与美学特征》,《唐都学刊》2005年第1期《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日常生活”叙事: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主体意识》,《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论中国现代散文的“情”“志”之美》,《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论先锋小说的崛起及其艺术影响》,《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充满张力的寓言化叙事——重读〈孔乙己〉》,《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酷虐”与“复仇”:奴隶时代的心理证词》,《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7期《“自我”的镜像:徘徊于建构与解构之间》,《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视角及其归宿》,《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论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的艺术流变》,《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论“文化寻根”小说的渊源及价值取向》,《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诗”与“生活”之间——论中国现代散文的语言个性》,《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寻求“自我”生成的历史基点》,《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镜中飞翔:现代性文化语境中“自我”的重建》,《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故乡记忆与儒禅文化精神》,《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现实处境与突围策略——论90年代女性写作》,《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世俗之相的摹写》,《青岛文学》2000年第5期《对话意识与狂欢化写作》,《鸭绿江》1998年第5期

王海明《新伦理学》的部分反响2010年9月25日,新京报发表吴思先生文章《阅读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他所推荐的图书为王海明的《新伦理学》(详见参考资料 )。2004年3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四川师范大学唐代兴教授研究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的学术专著《优良道德体系论——新伦理学研究》。(详见参考资料 )2002年海南出版社出版湖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周仲秋教授的《平等观念的历程》。该书第八章第十一节标题是“王海明的平等新论”。(详见参考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高瑞泉先生在其终身教授报告会上的演讲“平等如何可能:一个古老理想的现代困境”中,采用了王海明在《新伦理学》中所创立的“基本权利完全平等和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的平等理论。高瑞泉:“平等如何可能一个古老理想的现代困境”,解放日报,2006年9月3日(详见参考资料 )中国《伦理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四期发表孙志海博士批评王海明《新伦理学》的论文:《“论‘行为事实属性’是一个错误概念”》(详见参考资料 )。第五期发表王海明的回答:《“行为事实属性与行为应该属性:孙志海批评之批评”》(详见参考资料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于2009年第一期开始连载唐代兴教授研究王海明《新伦理学》(修订版,全三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出版)的学术专著:《当代新功利主义:新伦理学研究》(详见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编辑部2007年4月21日举办了“王海明《新伦理学》研讨会”;并将其中3篇论文发表在该杂志第2期,组成一个专栏。(详见参考资料 )200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南开大学哲学博士门里牟的博士论文:《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研究》。该书28万字,引用王海明《新伦理学》的引文共计61条,其中一章这样写道:“人性问题异常复杂,几千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在中外哲学史上形成很多观点,直到今天王海明先生的划时代巨著《新伦理学》问世后,围绕人性和道德等许多千百年来令人困惑的问题才一个个被他破解。”(门里牟:《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2003年,著名学者雷永生先生论及王海明《新伦理学》时这样写道:“新世纪的第一个年头,我国伦理学界出了一本新书:王海明先生的《新伦理学》。它以与众不同的框架、内涵及方法,特别是许多新颖的观点,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王海明《新伦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冲破了伦理学的僵化结构,打破了传统伦理学统治的几十年的格局,为伦理学的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引自唐代兴:《优良道德体系论:新伦理学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哲学专辑》中的《伦理学研究》写道:“在伦理学的基础原理研究方面,2001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王海明著的《新伦理学》………该书无论体系结构还是基本观念,均有自己的独特见地,是六经注我之作。” (谭忠诚陈少峰:《伦理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料室2006年统计20年来本系教师著作转引率,王海明的《新伦理学》排名第一。王海明部分学术论文及其转引率情况(数据来自中国知网2011年3月,(详见参考资料 ),部分学术论文电子版请见扩展阅读。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查询

科研项目1、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大开发与西藏农牧区的发展》 (02AMZ002)课题组成员;2、2008年度北京市科委“博士论文资助专项”项目《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京郊白村调查研究》,(ZZ08042)课题主持人;3、2007年度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暑期调研项目《西藏农牧区的发展现状》课题主持人;4、2008年度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暑期调研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课题主持人。 论 著[1]论文《大学生就业功利化的社会学分析》载《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2]论文《论布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及其意义》载《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3]论文《从“商品”到“符号”—— 一种意识形态的分析》载《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5期;[4]论文《论布希亚对消费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分析》载《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5]论文《市场经济条件下西藏农村经济的发展》载《中国藏学》2009年第1期;[6]论文《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民化发展》载《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7]论文《“旅游兴县”不是梦》载《中国土族》2007年夏季号;[8]论文《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族妇女教育观念转变浅探》载《甘肃民族研究》2008年第10期;[9]论文《社会变迁与文化调试》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民族出版社,2009年;[10]论文《城市化进程中村级集体经济的变迁》载《2007年首都高校挂职锻炼博士生和博士后建言献策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11]论文《村级经济集体改制的社会学分析》载《我做田野 故我存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12]论文《赫哲族三十年变迁》载《中国少数民族三十年变迁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其他学术活动2006年11月赴江苏省吴江市参加 “费孝通江村调查70年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并作论文发言;2008年8月赴青海西宁参加中共中央党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讨会”;2009年7月赴昆明参加第十六届世界人类学大会并在“西藏社会变迁”专题会议中作论文发言;2010年7月赴海拉尔参加“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研讨会并作论文发言 获 奖2007年5月,论文《农民工流动的社会网络分析》获中央民族大学首届“费孝通社会调研学术论文大赛”二等奖;2008年11月,论文《村级集体经济产权改制的社会学分析》获中央民族大学第四届“博学杯”学术论文大赛二等奖;2008年12月 获中央民族大学“优秀研究生学术科研奖”;2009年4月 获中央民族大学“吴文藻奖学金”二等奖。

《“吃人”叙事的历史变形记》 《文艺研究》2014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全文转载; 《人大复印资料》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论新时期初期小说的“人民”话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6期《民间形式向民族形式转型的标志——从“新秧歌剧”到“新歌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8期《如何“现代”,怎样“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评陈军著<戏剧文学与剧院剧场——以“郭、老、曹”与北京人艺为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6期《重新体味“小感触”中的大时代与大境界》,《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12期《当代文学史写作:方法、可能与限度》,《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历史”的镜像:在现代化的视野中》,《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4期《宏大叙事视野里的“鲁剧”地域美学阐释》,《东岳论丛》2014年第3期《民间文化与莫言小说的传奇性》,《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人学:马克思的美学基点及其归宿》,《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敞开与遮蔽:文学史叙述方法及其限度》,《云梦学刊》2004年第6期,《社会科学报》2006年12月6日摘要,全文收入余三定主编《当代学术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全文收入王万森、刘新锁主编《文学历史的跟踪: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述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穿越文化的心灵遇合与理性评判》,《回族研究》2002年第3期《论〈茶馆〉的现代性》,《艺术百家》2005年第2期《新视阈中的可能性探寻》,《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论废名小说中的儒家文化意识》《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论新时期中后期小说中的“结构”意识形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2期《革命时代的生活与文学之美——<这边风景>简论》,《东方论坛》2014年第1期《中国现代性与“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4期《“情”的政治与抒情的政治学:20世纪中国政治抒情诗》,《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诗·革命·历史:革命叙事诗的诗学政治化阐释——兼论李季的叙事诗创作》,《东方论坛》2012年第5期《“五四”启蒙传统的回归与重构——“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之三)》,《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6期《中国现代性悖论语境中的思考与写作》,《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12期。《“新时期”知识分子的认同建构及其叙事表征》,《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人民”话语中的“个体”言说困局——“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之二)》,《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10期。《“人学”话语与“人民”话语的纠结——“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3期。《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叙事的认同危机:语言视角的考察》,《东方论坛》2011年第4期。《叙事的耗散与主体的困境——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叙事的自我建构与认同危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论中国现代散文的语言艺术》,《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充满张力的寓言化叙事》,《鲁迅新论》,姜振昌、刘增人主编《鲁迅新论》(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暴虐”与“复仇”:奴隶时代的心理证词》,姜振昌、刘增人主编《鲁迅新论》(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乡土中国的情感记忆及悖论性生命体验——重读<朝花夕拾>》,姜振昌、刘增人主编《鲁迅新论》(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镜像自我与语言建构的主体》,温奉桥主编《文学的医心》,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拆除深度与意义的重建》,《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1期。《“寻根”作家的认同焦虑与构建“文化中国”的难局》,《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1期。《“日常生活”叙事与跨世纪中国小说的自我认同》,《东方论坛》2010年第2期。《<黄鹂声声带血鸣——孙犁抗日小说研究>的方法论启示》,《东方论坛》2010年第5期。《当前青少年学生文学阅读调查研究》,《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叙事的自我认同及其危机:1980年代与1990年代小说的辩证》,《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构建现代性进程中的乡土中国形象》,《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新世纪小说的影像化叙事批判》《东方论坛》2009年第4期《文学话语与新闻话语的纠结——论新世纪小说的认同危机》,《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传媒景深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景观》,《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新世纪小说的新闻化叙事批判》,《东方论坛》2008年第3期《追索欲望时代的精神可能》,《青岛文学》2008年第5期《反思传统与悼念青春的孤本书写》,《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现代文学批评本体的寻绎及其文化阐释》,《东方论坛》2013年第4期。《论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中的“文史结合”问题》,《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大时代”的文学批评和大视野的历史图绘》,《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天雨海风叙乡愁——读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1期《传奇;莫言小说的叙事资源与美学特征》,《唐都学刊》2005年第1期《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日常生活”叙事: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主体意识》,《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论中国现代散文的“情”“志”之美》,《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论先锋小说的崛起及其艺术影响》,《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充满张力的寓言化叙事——重读〈孔乙己〉》,《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酷虐”与“复仇”:奴隶时代的心理证词》,《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7期《“自我”的镜像:徘徊于建构与解构之间》,《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视角及其归宿》,《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论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的艺术流变》,《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论“文化寻根”小说的渊源及价值取向》,《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诗”与“生活”之间——论中国现代散文的语言个性》,《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寻求“自我”生成的历史基点》,《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镜中飞翔:现代性文化语境中“自我”的重建》,《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故乡记忆与儒禅文化精神》,《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现实处境与突围策略——论90年代女性写作》,《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世俗之相的摹写》,《青岛文学》2000年第5期《对话意识与狂欢化写作》,《鸭绿江》1998年第5期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玉溪师范学院主办,是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中文期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创建于1985年,现为双月刊,16开本,国内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各科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等在教学和科研上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本刊与全国各高校学报、图书馆及一些专家学者、科学研究所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已加入的国内大型检索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是多少

是!玉溪师范学院前身为玉溪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78年,92年改名为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与玉溪师范学校、玉溪成人教育中心合并,成立玉溪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代码是11390,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玉溪师范学院(Yuxi Normal University)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是一所以师范专业为基础,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共同发展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为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单位。截至2020年5月,学校有两个校区:本部校区和西院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14亩。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是玉溪师范专科班,1978年经云南省批准成立,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玉溪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溪师范学校、玉溪成人教育培训中心(教育资源)合并的基础上建立玉溪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779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40%,博士占比14%,硕士及以学历占比74%。省级教学名师5人,云南省万人计划文化名家2人,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4人。学校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市级学术带头人16人,兴玉文化名家1人,兴玉教学名师1人。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院系专业截至2020年5月,学校设置有14个学院,开设57个本科专业。2022年2月,学校新增信息安全专业。质量工程截至2020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云南省级特色专业4个;云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法学专业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2个。                                    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云南省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艺术设计,地理科学,泰国语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5月,学校有云南省级高校B类一流学科1个,云南省级重点学科3个,云南省级硕士授权点建设学科3个。云南省级硕士授权点建设学科:艺术学、体育学、化学云南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环境化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美术系学校荣誉截至2020年5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1年1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合作交流截至2020年5月,学校与周边泰国、缅甸、老挝等国院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交流关系,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保加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高校拓展,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互派师生进行学术文化交流。学校建有国外实习基地30个,国外汉语言文化中心4个,是首批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和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截至2020年5月,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玉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联合创建“玉溪互联网大学”,与玉溪市旅发委合作创办“玉溪文创学院”,与新华网联合创办“创客学院”,与玉溪市纪委监委合作共建“玉溪纪检监察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与学校合作共建“聂耳艺术研究中心”。                                    科研机构截至2020年5月,学校有云南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云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玉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建有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濒危语言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玉溪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23个校级科研单位。学术期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玉溪师范学院主办,是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中文期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创建于1985年,已加入的国内大型检索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馆藏资源根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玉溪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各类纸质图书文献资料83万多册。馆内订有中文期刊700多种、报纸146种、原版外文期刊24种。电子图书约88万册,电子期刊5万余种。有各类数据库14个:中文数据库6个;外文数据库3个;视频数据库2个;有自建数据库3个;光盘有4555份;磁带有818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不是核心期刊。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

科研项目1、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大开发与西藏农牧区的发展》 (02AMZ002)课题组成员;2、2008年度北京市科委“博士论文资助专项”项目《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京郊白村调查研究》,(ZZ08042)课题主持人;3、2007年度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暑期调研项目《西藏农牧区的发展现状》课题主持人;4、2008年度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暑期调研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课题主持人。 论 著[1]论文《大学生就业功利化的社会学分析》载《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2]论文《论布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及其意义》载《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3]论文《从“商品”到“符号”—— 一种意识形态的分析》载《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5期;[4]论文《论布希亚对消费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分析》载《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5]论文《市场经济条件下西藏农村经济的发展》载《中国藏学》2009年第1期;[6]论文《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民化发展》载《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7]论文《“旅游兴县”不是梦》载《中国土族》2007年夏季号;[8]论文《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族妇女教育观念转变浅探》载《甘肃民族研究》2008年第10期;[9]论文《社会变迁与文化调试》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民族出版社,2009年;[10]论文《城市化进程中村级集体经济的变迁》载《2007年首都高校挂职锻炼博士生和博士后建言献策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11]论文《村级经济集体改制的社会学分析》载《我做田野 故我存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12]论文《赫哲族三十年变迁》载《中国少数民族三十年变迁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其他学术活动2006年11月赴江苏省吴江市参加 “费孝通江村调查70年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并作论文发言;2008年8月赴青海西宁参加中共中央党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讨会”;2009年7月赴昆明参加第十六届世界人类学大会并在“西藏社会变迁”专题会议中作论文发言;2010年7月赴海拉尔参加“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研讨会并作论文发言 获 奖2007年5月,论文《农民工流动的社会网络分析》获中央民族大学首届“费孝通社会调研学术论文大赛”二等奖;2008年11月,论文《村级集体经济产权改制的社会学分析》获中央民族大学第四届“博学杯”学术论文大赛二等奖;2008年12月 获中央民族大学“优秀研究生学术科研奖”;2009年4月 获中央民族大学“吴文藻奖学金”二等奖。

玉溪师范学院的学报是校内资料,主要是对近期校内发生事物得报道,不定期发放。应该不属于核心。

1、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学院);2、审美教育研究所(中文系);3、语言及语言教育研究所(英语系);4、旅游规划研究所(旅游与经济管理系);5、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所(地理系);6、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现代信息技术中心);7、科学与发展研究所(教育系);8、云南玉溪生物化学技术研究所(化学系);9、新材料研究所(物理系)。10、区域经济研究所(旅游与经济管理系)11、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院)重点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旅游饭店管理实验室。校级研究所: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玉溪师院大学生美育与素质拓展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环境化学”、“LUPA开放源代码”两个实验室。 学院学报《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玉溪师范学院主办,是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中文期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创建于1985年,月刊,大16开本,国内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各科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等在教学和科研上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 馆藏资源玉溪师范学院图书馆建于2000年3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3月的原玉溪师专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为54㎡,共6层,有读者阅览座位1300多个。馆藏各类纸质图书文献资料达585021册。馆内订有中文期刊1067种、报纸146种、原版外文期刊24种。数字资源较丰富。有电子图书135103册。有各类数据库14个:中文数据库6 个;外文数据库 3个;视频数据库2个;有自建数据库3个;光盘有4555份;磁带有818份。各类数字资源通过图书馆主页免费为校园网用户提供24小时开放服务。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码

1、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学院);2、审美教育研究所(中文系);3、语言及语言教育研究所(英语系);4、旅游规划研究所(旅游与经济管理系);5、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所(地理系);6、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现代信息技术中心);7、科学与发展研究所(教育系);8、云南玉溪生物化学技术研究所(化学系);9、新材料研究所(物理系)。10、区域经济研究所(旅游与经济管理系)11、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院)重点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旅游饭店管理实验室。校级研究所: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玉溪师院大学生美育与素质拓展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环境化学”、“LUPA开放源代码”两个实验室。 学院学报《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玉溪师范学院主办,是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中文期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创建于1985年,月刊,大16开本,国内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各科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等在教学和科研上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 馆藏资源玉溪师范学院图书馆建于2000年3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3月的原玉溪师专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为54㎡,共6层,有读者阅览座位1300多个。馆藏各类纸质图书文献资料达585021册。馆内订有中文期刊1067种、报纸146种、原版外文期刊24种。数字资源较丰富。有电子图书135103册。有各类数据库14个:中文数据库6 个;外文数据库 3个;视频数据库2个;有自建数据库3个;光盘有4555份;磁带有818份。各类数字资源通过图书馆主页免费为校园网用户提供24小时开放服务。

没有基本功,怎么又精细活呀。没有地基,怎么盖高楼呀。

王海明《新伦理学》的部分反响2010年9月25日,新京报发表吴思先生文章《阅读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他所推荐的图书为王海明的《新伦理学》(详见参考资料 )。2004年3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四川师范大学唐代兴教授研究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的学术专著《优良道德体系论——新伦理学研究》。(详见参考资料 )2002年海南出版社出版湖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周仲秋教授的《平等观念的历程》。该书第八章第十一节标题是“王海明的平等新论”。(详见参考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高瑞泉先生在其终身教授报告会上的演讲“平等如何可能:一个古老理想的现代困境”中,采用了王海明在《新伦理学》中所创立的“基本权利完全平等和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的平等理论。高瑞泉:“平等如何可能一个古老理想的现代困境”,解放日报,2006年9月3日(详见参考资料 )中国《伦理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四期发表孙志海博士批评王海明《新伦理学》的论文:《“论‘行为事实属性’是一个错误概念”》(详见参考资料 )。第五期发表王海明的回答:《“行为事实属性与行为应该属性:孙志海批评之批评”》(详见参考资料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于2009年第一期开始连载唐代兴教授研究王海明《新伦理学》(修订版,全三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出版)的学术专著:《当代新功利主义:新伦理学研究》(详见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编辑部2007年4月21日举办了“王海明《新伦理学》研讨会”;并将其中3篇论文发表在该杂志第2期,组成一个专栏。(详见参考资料 )200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南开大学哲学博士门里牟的博士论文:《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研究》。该书28万字,引用王海明《新伦理学》的引文共计61条,其中一章这样写道:“人性问题异常复杂,几千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在中外哲学史上形成很多观点,直到今天王海明先生的划时代巨著《新伦理学》问世后,围绕人性和道德等许多千百年来令人困惑的问题才一个个被他破解。”(门里牟:《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2003年,著名学者雷永生先生论及王海明《新伦理学》时这样写道:“新世纪的第一个年头,我国伦理学界出了一本新书:王海明先生的《新伦理学》。它以与众不同的框架、内涵及方法,特别是许多新颖的观点,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王海明《新伦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冲破了伦理学的僵化结构,打破了传统伦理学统治的几十年的格局,为伦理学的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引自唐代兴:《优良道德体系论:新伦理学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哲学专辑》中的《伦理学研究》写道:“在伦理学的基础原理研究方面,2001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王海明著的《新伦理学》………该书无论体系结构还是基本观念,均有自己的独特见地,是六经注我之作。” (谭忠诚陈少峰:《伦理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料室2006年统计20年来本系教师著作转引率,王海明的《新伦理学》排名第一。王海明部分学术论文及其转引率情况(数据来自中国知网2011年3月,(详见参考资料 ),部分学术论文电子版请见扩展阅读。

  • 索引序列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查询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是多少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