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刑事法杂志投稿经验介绍英文

中国刑事法杂志投稿经验介绍英文

发布时间:

中国刑事法杂志投稿经验介绍英文

你好 你的文章要是很好很好的话 最权威得nature和science 祝你好运……

姓名:金在中生日:1986年1月26日星座:水瓶座血型:O型兴趣:唱歌,跳舞,思想,走路特长:歌唱性格:不喜欢乱七八糟的简洁的性格。睡觉的习惯:反身睡。喜欢的女孩:心地好诚实的女孩。喜欢的歌手:Jun Jin,Shin Hyesung,Hwan Hee(FTTS),Kang Ta讨厌的人:自以为是没有概念的人。初恋:初中1年级喜欢的体育:篮球宝物1号:父母会做的料理:泡菜酱汤,豆腐酱汤,拉面,半饭等。习惯:躺著想东西。非常害怕的:蟑螂。喜欢穿的衣服:正装,体闲,运动服都喜欢,随著实况和心情穿不同的。等候室里做的事:照镜子。初吻:小学6年级。在网上喜欢的网页:神起的FANS CAFE。外貌中非常有自信的部分:皮肤想给女朋友的礼物:情侣首饰有了女朋友后一定想做的事:和女朋友一起度过时间也觉得满足了。想给女朋友的告白:在人很多的地方忽然告白说"我爱你" 。10年后自己的模样:歌手,事业者。重新出生的话想要什样:世界征服者---------------瑜卤允浩姓名:郑允浩生日:1986年2月6日星座:水瓶座身高:184cm体重:66kg血型:A型特长:跳舞,唱歌,作词性格:淘气,开朗体力保存方法:睡觉多的一项。座右名:要理解对方。喜欢的漫画主人公:《选拔赛》里的HUANG BO REA OM喜欢的东西:模型车在车里做的事:听音乐喜欢的地方:蓝球场喜欢的衣服:日本时尚衣服东方神起FANS的话想起来的是:红色非常留在记忆里的话:不要放弃兴趣:跳舞,听音乐。WE I TE PLAYING喜欢的歌手:Eugene(SES)KANG TA ,后街男孩宝物1号:家庭喜欢的女孩:可爱活泼,懂事的女孩。讨厌的类型女孩:有鬼计的女孩习惯:坐下来的话10秒睡着会的乐器:现在没有,不过想学架子鼓和钢琴。10年后自己的模样:成为真正的音乐家,成为好的爸爸。会做的料理:拉面,紫菜包饭喜欢的电影:『我的野蛮女友』想给女朋友的礼物:自己作的歌做成CD送礼物。有了女朋友后一定想做的事:一起手牵著手看著烟花想给女朋友的告白:用特别的方法,完美的感动她。----------------秘奇有天姓名:朴有天生日:1986年6月4日星座:双子座身高:180CM兴趣:篮球,兜风特长:唱歌,跳舞性格:单纯但有点奇怪,适当的有点洒娇。喜欢的歌手:金建模, BoA喜欢的女孩:爽快中带点女性的东西。最喜欢的歌:Stsqo Locomplete体力保存方法:睡足觉,有时间的话就会跟团员打篮球。习惯:没有外貌中最有自信的部分:眉毛外貌中想改掉的不符:皮肤初吻:初中时候评介人的3种标准:孝顺,友情,人性。留印象的电影:《国花 香味》想演哪个电影里的主角:《信》未来想生几个孩子:只生一个好好的养要成为大人的时候是什麼时候:有了弟弟后宝物1号:家庭想去的旅游地:非洲喜欢穿的衣服:平凡的休闲服再带上帽子。想给女朋友的礼物:非常刺激的方法给女朋无法忘记的最棒的礼物。有了女朋友后一定想做的事:旅行给女朋友告白:自己写的歌用钢琴弹给她听。重新出生的话:乌龟10年后自己的模样:作曲家---------------细亚俊秀姓名:金俊秀生日:1987年1月1日星座:摩羯座兴趣:钢琴,跳舞,唱歌特长:唱歌性格:耐力和集中力强。喜欢的女孩:自立而又有会洒娇的女孩。睡觉时的习惯:把手放在枕头下面睡觉。喜欢的歌手:KANG TA ,EN SIENG KU喜欢的体育:足球座右铭:担任的事要用全力来做。有自信做的料理:拉面喜欢穿的衣服:短秀加牛仔裤,非常喜欢。把自己用颜色来表达的话:黑色留记忆的电影:『SHOW TANK 出发』 『泰太尼客号』一定想要见的人:世中皇帝想去的旅游地:法国小时侯的梦:初中3年级为止想成为棒球选手。歌手活动中遗憾的地方:不是很容易分配学业和活动,没有业余的时间学习有点遗憾。常去的网页:去东方神起的主页看FANS们留的言。想给女朋友的礼物:能留回忆的东西。有了女朋友后一定想要做的事:去儿童乐园南亚想给女朋友的告白:借个有钢琴的咖啡厅,想唱为了她的歌。我想的自己前世模样:皇室10年后我的模样:歌手兼作曲家。----------------最强昌珉姓名:沈昌珉生日:1988年2月18日身高:185CM星座:水瓶座兴趣:音乐欣赏,唱歌特长:唱歌,篮球,游泳,打游戏性格:没有心机,不会生气的脾气,不过一但生气的话会很可怕。喜欢的歌手:Brian McKnight,Kang Ta,Shin Hyesung喜欢的女孩:性格好,可爱,会撒娇的女孩喜欢的歌:『给新娘』留印象的书:『哈利波特』宝物1号:家庭尊敬的人:对自己的事付出全部的人。喜欢的衣服:舒服的休闲衣服。喜欢的地方:家附近有湖的公园常在网上找的网页:外国歌手的音乐和可以看MV的音乐网站看人的时候第一个看的地方是:眼睛想去的旅行地:游船旅行有时讨厌自己的时候:想要做的事情做错的时候。自己看来了不起的时候:唱歌的模样。有了钱的话:全部给父母以后想有几个孩子:2~3个想给女朋友的礼物:玫瑰100朵有了女朋友后一定想做的事:牵著手走路。想给女朋友的告白:东方神起的演唱会上,朝著坐在位子上的她跑去告白。--------------------→27::发行1 single →26::发行story book →03 ::代言gia10个月3亿5千万→ ::代言YEPP 系列 MP3[三星]1年3亿→08::受邀参加第十五界台湾金曲奖颁奖典礼→06 ::代言smart校服[SK]7个月5亿5千万→22::发行2 → ::发行SM夏日合辑→15::受邀参加北京"中韩友好之夜"演出→18::发行 story book →20::如约参加在上海举行的"音乐风夏季"--大学生运动会开幕活动演出→09::受邀参加大连服装节开幕式"大连,我永远的爱"演出→14::代言[海泰]3个月3亿5千万→11::发行专辑→10::代言Ting手机[SK],1年7亿→16::发行story book 3 Tri-angle LA之行,发行(acapella )(in story book 3 vcd)出现替换及加入成员的猜测→23::到日本宣传单曲正式进军日本→04::获Net 年度最佳新人MV奖→06::发行圣诞专辑→11::参加台湾V POWER演唱会→12::从香港转机至上海参加"K POP亚洲新人类"记者发布会明确表示,将选出在中国的"第六人。→20::内地发行一辑引进版(星文音像)东方神起2004年主要得奖情况:12月4号,MNET&KMTV 新人裳 ;12月6号,最佳衣着奖男子歌手部门 ;12月9号,海外通讯传媒奖 歌手部门 ;12月10号, SBS汉城歌谣大赏新人赏,本赏 ;12月29号,第11届 韩国演艺艺术赏 新世代组合歌手;12月29号,SBS歌谣大奖,本赏;12月30号,MBC 十大歌手奖→18::在台湾发行专辑[东方神起2005中文神起豪华盘]→04::发行第一本photobook.→20::做为表演嘉宾到中国北京参加"第五届百事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21::在中国北京参加星文通告(签售会+歌友会)→24::国内有售星文引进第二张专辑→21::发行夏日单曲→02::与KangTa,BoA,天上智喜一起到中国参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开幕演出→07::代言意大利知名运动品牌fila(半年三亿五千万韩币)

自己投稿基本是在浪费时间,不会有人理你的稿子,核心期刊的稿子堆成山。发核心期刊一般是通过中介做。

只有WESTLIFE的:久久地,我们迷恋着那悠远绵长的风笛乐声;久久地,我们沉醉于那大片大片的纯绿色草地,因为我们喜欢那夹杂着北大西洋温暖水气,以及清清的草香……而这一切,都属于位于欧洲西部的美丽岛国,爱尔兰。的确,以“绿色”命名(在爱尔兰语中,他们的国名是“绿色”的意思)的爱尔兰的一切总是美得令人屏息。 美丽的国家注定会发生一些美丽的故事。Westlife的故事要从位于爱尔兰西北部的小城Sligo说起,因为那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中Shane、Mark和Kian的家乡。 他们第一次的表演是12岁时在Sligo的Hawkswell剧院完成的,在那次演出中Shane扮演Danny,Kian扮演Kenickie,而Mark扮演Vince,于是,三个小伙子相识了,是上天注定了他们要在一起创造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在Shane、Kian和Mark就读于Summerhill学院的时候,爱尔兰最出色的流行乐队当属Boyzone了,他们是一个以暗含忧郁的歌声迷倒了成千上万少男少女的组合,也是激发着Shane心中明星梦的源泉。他曾经想在大学毕业以后和同窗Mark、Micheal Garret一起组建一支叫SC4的四人乐队,并且他找到了Kian,可爱的金发男孩当时正在玩重金属,但是为了共同的理想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 不久,来自同一学校的Derek Larey和Graham Keighron也加入了乐队,六个人在一起把名字改为IOU,并很快推出了由Shane和Mark共同谱写的第一首单曲,取名 "Together Girl Forever" ,虽然很不幸的,这也是IOU的最后一首单曲,但男孩们的理想却在他们努力的笔下越写越辉煌。 Shane的妈妈Mae Filan一直和Boyzone的经理Louise Walsh保持着联系,但是他当时正忙于Boyzone的繁杂事务,并没有签下这个IOU的打算,不过他们出色的表现却让经验丰富的Louise十分不舍。再三考虑之后,精明的Louise把IOU介绍给了Boyzone的主音Ronan Keating认识,并希望这位万人瞩目的音乐天使把IOU的小伙子们引上成功之路。在听了Shane他们唱了几首BSB的歌以后,Ronan的直觉告诉他,他们会是未来的明星。于是,他和Louise成了IOU的共同经纪人。也许是Shane、Mark和Kian太突出了,遮去了另外三成员全部的光芒,Louise告诉Shane,他只想签下他们三个人。关于感情和命运的抉择总是艰难的,面对着可能失去的友情,犹豫与痛苦是难免的,但是,倾听着未来的呼唤,人们不得不去学会去放弃一些东西,就算是为了更美丽的传奇故事吧。--------------------------------------------------------------------------------拥有了三位成员的乐队也许还少了点什么。不久,他们在一次小型的选拔赛后迎来了另外两位同样血气方刚的年轻人Byran和Nicky。于是,Westside(Westlife的前名)正式诞生了。从1998年的那个火热的夏天起,Westside便开始以现场演唱Boyz II Men、Boyzone与Take That的歌曲的方式向各大唱片公司推销自己。年轻是资本,但也意味着经验的缺乏,因为实力雄厚的大型唱片公司显然并不愿意去做一些不确定因素较多的买卖。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Westside那种来势汹汹的气势终于打动了BMG的资深顾问Simon Cowell,在与BMG签约的那一刻,Simon本人也许并未意识到,他自己已经成了最大的赢家,因为Westside正是那种给一点阳光就可以灿烂的乐队,在Boyzone的巡演上他们作为暖场开始公开演唱,并在Smash Hits杂志社举办的大路秀巡演上一鸣惊人地获得了最佳新人巡演奖。1999年初,Westside意外地发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个和他们同名的乐队,好多西岸的产品甚至电影都以此命名,虽然在聚集很多人气的时候突然改名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已经根本无法阻止那五位年轻的音乐人前进的势头,他们的未来随着新名称“Westlife”的诞生而更加绚烂夺目。 1999年4月9日,Westlife的首支单曲 "Swear it Again" 经过简单的宣传便问世了,此曲一经推出便直达英国单曲排行榜的头名(事实上,他们在亚洲的事业是从1999年6月他们在亚洲推出了Swear It Again EP开始的),事隔不久,第二首单曲 "If I Let You Go" 和第三首 "Flying Without Wings" 又相继坐上了排行榜的头把交椅,这样的成绩让刚刚出道的Westlife不仅超过了他们曾经为之暖场的Boyzone,更使他们成为了英国音乐史上第一支连续推出三首单曲均获冠军的乐队,同时 "Flying Without Wings" 经过对1千万英国人的调查也赢得了1999年最佳年度单曲奖。-------------------------------------------------------------------------------- 故事才刚刚开始,1999年11月,Westlife发行了首张同名专辑 ,4白金与12白金的销售量让他们征服了英国和爱尔兰,全球700万张的惊人销量更让全世界为之震撼和倾倒。整张专辑曲风柔美抒情,虽然带着点可爱的稚气,但是却史无前例地产生了5首冠军单曲,它们是 "Swear It Again" 、 "If I Let You Go" 、 "Flying Without Wings" 、 "I Have A Dream / Seasons In The Sun"(双主打单曲) 和 "Fool Again" ,其中 "I Have A Dream / Seasons In The Sun" 是一首具有双重意义的歌曲,它在排行榜冠军位置停留4周之久,使其成为英国20世纪最后一首冠军单曲和新世纪的第一个N1。在大西洋对岸 "Swear It Again" 在美国的Billboard销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Westlife的小伙子们了不起的音乐天分在流行音乐之乡也得到了证明。 2000年9年,流行天后Mariah Carey邀请Westlife,希望与之合唱Phil Collins在1984年的冠军经典歌曲 "Against the Odds" ,Mariah天籁般的嗓音与Westlife的温柔和声相映成辉,为他们夺下了第6首冠军单曲。 10月份推出的单曲 "My Love" 是Westlife第二张专辑的主打歌曲,这不但为他们再添一首冠军单曲,更让他们打平了The Beatles(六七十年代在全球及具影响力的英国乐队)连续夺冠单曲的记录,成为继Spice Girls(九十年代中期英国最红的流行乐团)之后获得最多连续冠军的流行团体。-------------------------------------------------------------------------------- 在11月这样一个收获的金色季节,Westlife的小伙子们推出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 ,面对着来自英伦三岛的超级女子组合Spice Girls同期第三张专辑 的巨大挑战,爱尔兰人不屈的灵魂让他们创造了奇迹——英国专辑销售排行榜冠军,在全球更超过上一张专辑销出800万张!Westlife已经完全取代了昔日的Take That和Boyzone,成为欧洲地区乃至全球最炽手可热的偶像组合。 成功并不容易,五个人付出的艰辛也是常人不知道的。 一个多月以后,新单曲 "What Makes A Man" 上市,虽然首周销量达到230,747张,仍然没有拿下冠军。但是,歌中那种爱情的悲哀与浓浓的感伤情怀却打动着千万人的心,使这首歌在单曲销售榜前十名盘踞数月之久,成为Westlife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单曲,并得到金唱片殊荣。 2001新年伊始,朝气蓬勃的五个年轻人打点好行装,开始了他们为期半年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出色的现场演出回报着长期以来热忱支持他们的忠实歌迷。 2001年的火热之夏,Westlife来到了同样热情的拉丁美洲,并且在为拉美地区发行的 专辑中专门录制了两首西班牙文歌 "En Ti Deje Mi Amor" 和 "Con Lo Bien Que Te Ves" 。-------------------------------------------------------------------------------- 故事依然在继续着。在 2001年3月5日 ,Westlife翻唱了Billy Joel的名曲 "Uptown Girl" ,这首单曲不仅又赢得了排行榜冠军,证明了他们世界顶尖乐队的地位,同时也打破了自己的 "What Makes A Man" 的首周销售记录,一周售出292,318张,面对着巨大的成功,他们将这首单曲的所得利润全部捐给了福利机构Comic Relief,身为明星的男孩子们依然怀有一颗充满爱与温暖的朴实心灵。 2001年11月5日,他们推出了第三张新专辑中的首支主打单曲 "Queen Of My Heart" ,并以傲人的销量,成功的拿下了11月12日的单曲排行榜冠军。这首歌曲以史诗般的曲风,呈现了Westlife杰出的唱腔和完美的和音,成为了他们第9首冠军单曲和第10首Top 3单曲,从此打平了Spice Girls的冠军单曲纪录,然而这一切还远远没有结束。 2001年11月12日,在全世界歌迷的的翘首祈盼下,Westlife推出了自己的第三张专辑 ,发行仅一周便以300,000多的销量打败了歌坛天后Madonna的精选专辑成为冠军,这也是他们的第二张冠军专辑。新专辑共收录了19首世界当红词曲创作者们的杰作,其中有7首歌曲完全由团员们自己创作。音乐的类型和表现与以前的作品相比,内容更为丰满,除了高超的技巧和成熟的唱功外,又加入了灵魂式的唱腔。浪漫抒情的歌曲依然是Westlife专辑的传统特色,而多首快板歌曲更衬托出了Westlife年轻人的活泼动感。 转眼间,又是一年的圣诞节假期,Westlife把刚刚发行的专辑中一首带有灵魂式唱腔的歌曲 "Angel" 重新混音,并拍摄了录影带,以此作为所有歌迷的圣诞礼物! 在2002年2月18日发行的新专辑同名单曲 "World of our own" 立刻空降英国单曲冠军位置。目前,Westlife获冠军最多乐队排名中名列第3位。The Beatles以17首列第一;第二位的Cliff Richard有12首;Westlife以10首冠军曲列第三;接着是ABBA有9首第四;Rolling Stones有8首第五。 面对这样的成绩和压力,第三张专辑 的第三支单曲 "Bop Bop Baby" 在2002年5月20日发行了,遗憾的是这首由团员们自己创作的歌曲,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卖,虽然团员们花了很多心理去拍这首歌曲的MV,还极力配合宣传,但遗憾的是只拿到了英国单曲销量排行榜第五名。对于拿惯了冠军的他们,相信会有不小的打击,所以说任何人的事业都不会一番风顺,真正的成功要靠每一步艰辛的努力!-------------------------------------------------------------------------------- 时间过得真快,2002年末,Westlife准备发行他们的首张新歌精选专辑 ,里面收录了他们出道至今发行的所有单曲,其中包括11首英国冠军单曲,以及六首新歌。 也许你有疑问,只有10首冠军单曲阿,怎么会是11首?2002年11月4日精选专辑的首只单曲 "Unbreakable" 如期在英国发行,并轻而易举拿下了单曲排行榜冠军,成为乐团第11首冠军单曲,这证明了一切!我不想说在欧洲音乐史上,能有Westlife这样成绩的人屈指可数,但是能像他们这样团结在一起迎来共度难关的的确不多。 2003年,乐团平均年龄23岁,两位团员结婚,Shane也马上就要在圣诞节结婚了。这就是他们转型的原因,人总是要成长的,他们也不能抱着原有的成绩不放,想要继续走下去,改变就是唯一的途径!-------------------------------------------------------------------------------- Westlife并没有像谣传的那样,因为成绩不好而解散,而且带着新单曲 "Mandy" 再次回到大家的视线中,这首单曲在2003年11月17日发行之后立刻让他们第12次坐上冠军宝座,并为他们的事业带来了事业上的重大转机。经过了近1年的低迷,显然这一次 "Mandy" 取得冠军对于Westlife是至关重要的,团员们和歌迷都受到了巨大的鼓舞。 Mandy是一首Westlife翻唱的老歌,曾在1971年被歌手Barry Manilow演绎,并收录在专辑Brandy中。1975年Mandy这首歌取得了第11位的好成绩,这首歌也成为Barry的第二畅销单曲。Barry的演绎也相当到位,所以当westlife想要重新诠释这首当时的经典歌曲时,其实是相当有难度的。但是事实证明他们确实成功了,发行首周便重回冠军宝座! 接下来就是在2003年11月24日发行第五张专辑 ,从专辑的名称你就能看出他们转型的决心!并在首周以150,000张的销量拿下英国专辑排行榜冠军,成为他们的四张冠军专辑!并把Michael Jackson的专辑从冠军位置上拉下来。 好消息接踵而来,2003年12月7日 "Mandy" 以136分,在英国全民投票评选中,赢得了2003年度最佳单曲的殊荣,而且是击败了2003年红极一时的本土男子组合Busted。时隔两年( "Flying Without Wings" 与 " My Love " 分别是1999年和2000年的年度最佳单曲)Westlife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他们仍然是英国人气最高的歌手!-------------------------------------------------------------------------------- 美丽的绿色国度,美好的青春时光,花一般的传奇被五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越写越灿烂。毫无疑问地,Westlife一定还会拥有好漫长好绚丽的未来。 或许,他们还会不断地发掘自己在电影,时装,创作方面的潜能; 或许,所有的故事都将在今天开始,所有的故事都将从今天继续……

中国刑事法杂志投稿经验介绍

直接他们发邮箱。不知道得不得行,我刚发文章到他们邮箱。中介太不靠谱了。

自己投稿基本是在浪费时间,不会有人理你的稿子,核心期刊的稿子堆成山。发核心期刊一般是通过中介做。

中国刑事法杂志投稿经验介绍怎么写

(截至2011年6月)一、专著、教材(独著、合著、主编、参编) 刑法学(法大简明教材,第四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刑法学(法大精品教材,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罪犯风险评估与管理——加拿大刑事司法的视角,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1月版。 犯罪学教科书(本校教材,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中加社区矫正概览,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版。 犯罪学(统编教材,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版。 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Handbook of Restorative Justice, Willan Publishing 中国监狱学会20年(1985-2005),法律出版社2006年2月版。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版。 限制对人身自由的限制——中国行政性限制人身自由法律处分的法治建设,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 刑法概论(教材),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年5月版。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4月版。 外国监狱制度概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与改革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5月版。 监狱法学(北大教材,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中国监狱改革及其现代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7月版。 中国预防犯罪通鉴,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5月版。 监狱学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六害”治理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8月版。 监狱法学(本校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与对策,群众出版社1995年4月版。 中国犯罪原因研究综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贪污贿赂罪的原因与对策,群众出版社1992年5月版。二、论文(包括合著) 刑事法治:精妙与局限之间如何坚守,《人民检察》2011年第11期。 恢复性司法理论与实践,《刑事司法指南》2010年第3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被剥夺自由人的人格尊严与待遇——《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0条评析,载《刑事诉讼法学前沿问题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监狱行刑需要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社区矫正概念的反思与重构,《犯罪与改造研究》2010年第2期。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罪犯教育感化的影响及其现代启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10期。 社区矫正:用语的改变与意义的翻新,载《犯罪、刑罚与人格——张文教授七十华诞贺岁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中国法治30年——监狱法篇,载《中国法治30年:回顾与展望》,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监狱工作社会化的作用与中国实践,《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罪犯探亲:对罪犯权利的人性化回应,《人民公安报》2008年7月9日第4版。 当前中国监狱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韩文),《矫正研究》(韩国)2008年(总第39号)。 恢复性司法视角下之少年司法构建,载《恢复性少年司法理论与实践》,群众出版社2007年7月版。 减刑制度的价值分析及其改革思路,《中国司法》2007年第1期。 恢复性司法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12期。 监狱学教学:寂寞与辉煌的变奏,《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4期。 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多元视角:监狱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审视与探讨,《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2期。 开放式处遇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中国监狱学刊》2006年第1期。 中国法制建设与人权保障,载《新世纪中国人权》,团结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我国假释制度之改革与完善,载《纪念监狱法施行十周年文集——回眸十年读华章》,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 我看累犯不得假释,《法制日报》2005年5月29日第3版。 严打的刑事政策分析,载《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法律出版社2005年3月版。 论放逐刑,《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恢复性司法的积极意义,《法制日报》2004年10月28日第7版。 建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文化机制,载《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司法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青少年犯罪研究会2004年8月正式出版。 惩罚和教育改造罪犯是监狱的双重使命,《检察日报》2004年3月31日第8版。 以罪犯为本体,《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3期。 我国缓刑制度之改革与完善,《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2期。 理性认识恢复性司法的预防思想,《检察日报》2004年1月20日第6版。 监狱学研究的方法论,《中国监狱学刊》2004年第1期。 罪犯权利观的现实指导意义,《法制日报》2003年12月26日第3版。 中国监狱改革之基本构想,载《刑事一体化的本体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社区矫正是有益尝试,《人民日报》2003年9月5日第5版。 为什么要保护罪犯的权利,《法制日报》2002年10月22日第12版。 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日本札幌学院法学》第19卷第1号(2002年9月)。 学者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监狱制度,《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9期。 劳教司法化是大势所趋,《法制日报》2002年5月29日第3版。 刑事执行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5期。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载《法大刑法学研究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禁止奴役和强迫劳动,《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4期。 禁止酷刑,《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期。 刑罚轻重的根据,《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价值,《安徽职业警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监狱工作与监狱立法,《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5期。 把犯罪预防的措施落实到基层,载《走向21世纪的“枫桥经验”——预防犯罪实证研究》,群众出版社2000年3月版。 中国监狱现代化的方法论选择,《政法论坛》1999年第5期。 新世纪中国监狱定位问题初探,《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5期。 监狱工作与监狱理论研究20年改革述评,《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第1-2期。 理性化及其局限——监狱行刑观念的价值定位,载《刑事法学要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8月版。 现代化、监狱现代化与现代化文明监狱,《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年第7期。 我国现行监狱工作方针的价值基础,《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2期。 监狱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启示,《法律科学》1997年第5期。 监狱效能与宏观环境,《政法论坛》1997年第4期。 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与刑事立法一体化,《中国监狱学刊》1997年其4期。 世纪之交的中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贪污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载《反贪污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红旗出版社1996年9月版。 论行刑社会化,载《监狱学概论参考资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 “行刑社会化”概念探析,《江西法学》1992年第3期。三、主编文集 恢复性司法论坛(2007年卷,总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恢复性司法论坛(2006年卷,总第二卷),群众出版社2006年1月版。 恢复性司法论坛(2005年卷,总第一卷),群众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自己投稿基本是在浪费时间,不会有人理你的稿子,核心期刊的稿子堆成山。发核心期刊一般是通过中介做。

中国刑事法杂志投稿经验

(1)《中国法文化散论》,150千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2)《中西近代法文化冲突》,是我国系统全面研究中外法律文化冲突的第一部专著,计180千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出版,国家图书室收藏。(3)《中国检察制度考论》,是我国系统全面研究检察制度演进发展及其规律的第一部,计281千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国家图书馆收藏。(4)《法与司法的演进及改革考论》,计260千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1)《新中国检察审判制度演进研究》一书(`96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一等奖),系与雷铣合著,本人单独完成第一章至第九章的全部,计377千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国家图书馆收藏。(2)《中国狱政法律问题研究》一书(国家“八五”社科项目暨中华社科基金项目),系与郭成伟等合著,本人单独完成第一章第一至第三节、第六章及第七章,计50千字,1995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3)《司法教育的考察与比较》(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副主编,80%作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1、“峨眉鞠氏宗祠碑”,《峨眉文史》第五辑,第168---169页。2、“我国古代用法律保护文物的史实考述”,《四川文物》1987年第四期,第55---57转54页。3、“四川的东汉崖墓”,《上海文化艺术报》1988年5月20日,第四版。4、“论元杂剧与元代法制”,《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第79---88页。5、“建国以来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12期,第1---8页。6、“中国传统法文化的价值”,《人民日报(海外版)》1991年12月3日第2版。7、“我国古代对宝器的珍藏和保护”,《中国文物报》1991年9月15日第3版。8、“招标投标法律文件的编制及审查”,《法制日报》1993年4月25日第3版。9“银行贷款担保的法律意义及种类”,《法制日报》1993年5月2日第3版。10、“涉外贸易合同的承诺生效时间及其风险”,《法制日报》1992年1月27日第3版。11、“我国古代治吏惩贪得失谈”,《中国检察报》1991年12月5日第3版。12、“邱氏鼠药案”,《中国检察报》1993年2月24日第4版。13、“先秦的债考论”,《中原文物》1991年第4期。14、“中国近代新刑法体系建构及刑事立法冲突”,《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第41---48页。15、“新发现的清末京师城市管理法规研究”(上下),《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4年第2(第78---83页)、第3期(第76---80页)。16、“中国清末诉讼审判机制转变及其曲折”(上下),《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第4期。17、“澳大利亚司法考察”,《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第61---69页。18、“中国司法传统评析”,《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6年增刊,第69---73页。19、“晚清社会法文化观念的冲突演变”的学术论文(`96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一等奖),计19千字,1995年第1期发表于国家古籍整理规划小组主办、张岱年先生主编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国家一级杂志。20、 “法文化继承与现代化的几点思考”,《研究生法学》,1990年第2期,第55---59页。21、“官当制度考论”,《研究生法学》,1989年第2期,第75---78转第19页。22、“论中国封建法文化的结构、渊源体系及其运行规律”,《研究生法学》,1992年第1期,第69---74页。23、“中国法文化近代化变革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研究生法学》,1992年第2期,第72---75页。24、“司法审判民主化选择的理论与实践(一)(二)”,《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57---65页)、第2期(第34---44页)。25、“检察制度本源刍探”,《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5期,第106---120页。26、“检察制度在中国的形成”,《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3期,第113---120页。27、“民国检察制度的演变”,《澳门检察》2001年6月第2期,第34---53页。28、“中国不能再乱说不”,《(日)联合新报》,1998年4月23日,第7版。29、“宋菊如、于恩英案件的法律问题”,《(日)联合新报》,1998年6月18日,第22版。30、“一党专制、党在国上与中国的现代化”,《(日)联合新报》,1998年7月2日,第7版。31、“日本的反腐败与中国的反腐败”,《(日)联合新报》,1998年7月16日,第6版。32、“中国民主制度选择的几个问题(一)(二)”,《(日)联合新报》,1998年8月6日,第6、第7版;8月13日第6、第7版。33、“中国司法考试制度建构的思考”,《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130---136页。34、“中国司法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法律人才与司法改革——中日法学家的对话》,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第139---151页。35、“中国宪政必由之路——乡村基层民主宪政建设刍议”,《宪法论坛(第一卷)》,中国民航出版社,2003年,第299---306页。36、“日本对清末刑事制度改革的影响”的学术论文,已译成日文,计25千字,收于《日中文化交流丛书—法律制度》一书,1997年1月由日本大修馆书店出版。37、“The Report on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n China”,22千字,1998年5月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犯罪防止研究所第109期学术论会上发表交流。38、“司法审判民主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二),3万余字;学院学报2000年第1、第2期。39、“检察在中国百年的命运”,《检察实践》2000年第3期。40、“中国の检察制度”,日文,日本早稻田大学《比较法学》第32卷第1号(通卷第62号),1998年。41、The Corruption of Chinese prison staff and its effects on Criminal Re—education,发表于国际矫正学术交流年会1995,澳大利亚,霍巴特。42、“中国现行宪政问题及修宪改革的方向”,(日)《联合新报》,1998年7月9日第7版。43、“中国检察制度的创建与日本法律家”,(日)《日中法律家交流协会报》,1998年3月15日,第19号第32---36页。44、“中国的检察制度”,(日)早稻田大学比较法研究所机关志《比较法学》,1998年7月,第32卷第1号(通卷第62号),第315—327页。45、 “中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检察理论研究集粹》,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第二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优秀论文奖(本届未设一、二、三等奖)。46.“清末预备立宪的史实考论”,与陈金全教授合作,《湘潭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47.“新中国审判制度曲折发展的史实考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48.“先秦债及其法律调整的源流探索”,与陈金全教授合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49.“先秦时期债流转的史实探析”,与陈金全教授合作,《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50.“先秦儒家信的思想初探”,与车才洪合作,《政法论丛》,2005年第6期。51.“陪审制和参审制的考察与比较”,《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2期。

(截至2011年6月)一、专著、教材(独著、合著、主编、参编) 刑法学(法大简明教材,第四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刑法学(法大精品教材,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罪犯风险评估与管理——加拿大刑事司法的视角,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1月版。 犯罪学教科书(本校教材,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中加社区矫正概览,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版。 犯罪学(统编教材,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版。 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Handbook of Restorative Justice, Willan Publishing 中国监狱学会20年(1985-2005),法律出版社2006年2月版。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版。 限制对人身自由的限制——中国行政性限制人身自由法律处分的法治建设,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 刑法概论(教材),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年5月版。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4月版。 外国监狱制度概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与改革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5月版。 监狱法学(北大教材,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中国监狱改革及其现代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7月版。 中国预防犯罪通鉴,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5月版。 监狱学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六害”治理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8月版。 监狱法学(本校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与对策,群众出版社1995年4月版。 中国犯罪原因研究综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贪污贿赂罪的原因与对策,群众出版社1992年5月版。二、论文(包括合著) 刑事法治:精妙与局限之间如何坚守,《人民检察》2011年第11期。 恢复性司法理论与实践,《刑事司法指南》2010年第3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被剥夺自由人的人格尊严与待遇——《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0条评析,载《刑事诉讼法学前沿问题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监狱行刑需要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社区矫正概念的反思与重构,《犯罪与改造研究》2010年第2期。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罪犯教育感化的影响及其现代启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10期。 社区矫正:用语的改变与意义的翻新,载《犯罪、刑罚与人格——张文教授七十华诞贺岁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中国法治30年——监狱法篇,载《中国法治30年:回顾与展望》,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监狱工作社会化的作用与中国实践,《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罪犯探亲:对罪犯权利的人性化回应,《人民公安报》2008年7月9日第4版。 当前中国监狱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韩文),《矫正研究》(韩国)2008年(总第39号)。 恢复性司法视角下之少年司法构建,载《恢复性少年司法理论与实践》,群众出版社2007年7月版。 减刑制度的价值分析及其改革思路,《中国司法》2007年第1期。 恢复性司法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12期。 监狱学教学:寂寞与辉煌的变奏,《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4期。 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多元视角:监狱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审视与探讨,《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2期。 开放式处遇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中国监狱学刊》2006年第1期。 中国法制建设与人权保障,载《新世纪中国人权》,团结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我国假释制度之改革与完善,载《纪念监狱法施行十周年文集——回眸十年读华章》,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 我看累犯不得假释,《法制日报》2005年5月29日第3版。 严打的刑事政策分析,载《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法律出版社2005年3月版。 论放逐刑,《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恢复性司法的积极意义,《法制日报》2004年10月28日第7版。 建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文化机制,载《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司法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青少年犯罪研究会2004年8月正式出版。 惩罚和教育改造罪犯是监狱的双重使命,《检察日报》2004年3月31日第8版。 以罪犯为本体,《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3期。 我国缓刑制度之改革与完善,《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2期。 理性认识恢复性司法的预防思想,《检察日报》2004年1月20日第6版。 监狱学研究的方法论,《中国监狱学刊》2004年第1期。 罪犯权利观的现实指导意义,《法制日报》2003年12月26日第3版。 中国监狱改革之基本构想,载《刑事一体化的本体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社区矫正是有益尝试,《人民日报》2003年9月5日第5版。 为什么要保护罪犯的权利,《法制日报》2002年10月22日第12版。 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日本札幌学院法学》第19卷第1号(2002年9月)。 学者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监狱制度,《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9期。 劳教司法化是大势所趋,《法制日报》2002年5月29日第3版。 刑事执行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5期。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载《法大刑法学研究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禁止奴役和强迫劳动,《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4期。 禁止酷刑,《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期。 刑罚轻重的根据,《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价值,《安徽职业警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监狱工作与监狱立法,《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5期。 把犯罪预防的措施落实到基层,载《走向21世纪的“枫桥经验”——预防犯罪实证研究》,群众出版社2000年3月版。 中国监狱现代化的方法论选择,《政法论坛》1999年第5期。 新世纪中国监狱定位问题初探,《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5期。 监狱工作与监狱理论研究20年改革述评,《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第1-2期。 理性化及其局限——监狱行刑观念的价值定位,载《刑事法学要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8月版。 现代化、监狱现代化与现代化文明监狱,《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年第7期。 我国现行监狱工作方针的价值基础,《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2期。 监狱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启示,《法律科学》1997年第5期。 监狱效能与宏观环境,《政法论坛》1997年第4期。 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与刑事立法一体化,《中国监狱学刊》1997年其4期。 世纪之交的中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贪污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载《反贪污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红旗出版社1996年9月版。 论行刑社会化,载《监狱学概论参考资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 “行刑社会化”概念探析,《江西法学》1992年第3期。三、主编文集 恢复性司法论坛(2007年卷,总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恢复性司法论坛(2006年卷,总第二卷),群众出版社2006年1月版。 恢复性司法论坛(2005年卷,总第一卷),群众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法学投稿经验介绍英文

法学,好专业,我不知道你的研究方向,如果翻译量大的话,我了解到有一种教CAT的计算机辅助软件,但它并不代替人翻,人机配合,找个英语专业的帮忙,很不错的!

投稿须知一、所投稿件或其主要内容必须是未在其他公开出版物以及互联网上使用过。二、所投稿件必须是署名作者本人实际完成,不存在任何违学术规范情形,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三、同意《法学研究》编辑部在不改变稿件基本观点和实质性内容的前提下,在刊发前对稿件进行加工修改。四、授予《法学研究》对刊用稿件自刊发之日起一年的专有使用权。作者承诺在此期间内未经《法学研究》编辑部书面许可不结集出版或在互联网上发表。经本刊编辑部许可或者超出专有使用权期限,在其他出版物上发表、转载的,须特别注明“本文首发于《法学研究》”。五、授权《法学研究》在所投稿件刊发后将该文的电子版提交学术期刊光盘版和数据库使用,并许可《法学研究》结集出版(稿酬中已含使用费)。六、所投稿件如获采用,同意《法学研究》在支付稿酬时代扣代缴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所投稿件如系项目成果,同意《法学研究》不支付稿酬。编辑部赠送样刊6册。七、本刊不收取审理费、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八、中英文注释体例及违反学术规范处理办法,请参照“注释体例”、“英文注释体例”及“违规处理办法”。 违规处理办法第一条为抵制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端正学术风气、净化学术环境,制定本处理办法。 第二条作者向本刊投稿应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剽窃他人的学术观点或成果。 (二)抄袭他人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 (三)重复发表本人在其他公开出版物(包括互联网)上已发表的作品或其主要内容。 (四)篡改或伪造调查数据。 (五)伪造注释。 (六)在对学术成果未作实质性贡献的情况下署名,或盗用他人名义署名。 (七)其他违反学术界公认的学术规范的情形。 一经发现投稿有上列情形的,本刊将在五年之内不再受理该作者的任何稿件。 第三条对于本刊拟采用的稿件,作者应在与本刊签订的《稿件使用合同》中慎重承诺该稿件不存在违反学术规范的情形。 在签订《稿件使用合同》后、实际发稿前发生可能影响稿件采用的新的情况的,作者应该及时通知本刊。 第四条作者采用欺手段致使本刊刊发的稿件存在剽窃、抄袭、重复发表、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盗用他人名义署名等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情形的,作者应当赔偿由此给本刊造成的一切损失。本刊还将视具体情况作以下处理: (一)根据情节轻重在五至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再受理该作者的任何稿件。 (二)在本刊上对作者提出公开批评,向全国各法学期刊通报,并建议作者工作单位、资助机构、经费来源机构、合作机构、评奖机构等取消因该稿件的发表所带来的一切荣誉与利益。 匿名及专家审稿制度第一条 为避免人情稿、关系稿,避免稿件审读工作受到不当干扰,进一步提高刊物稿件质量,本刊实行主编负责制下的匿名审稿制度。第二条 匿名审稿制度是本刊审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对稿件的审读意见是本刊最终决定是否采用特定稿件的重要参考。第三条 设立匿名审稿专家库。专家库由法学各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第四条 下列稿件采用匿名审稿制度:(一)境外作者的投稿。(二)著名学者的投稿。(三)本院学者的投稿。(四)与编辑存在师生、亲属等特殊关系的作者的投稿。(五)编辑部认为需要匿名审稿的其他情况。第五条 采用匿名审稿的稿件,在隐去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其他有关信息后,由编辑部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两名稿件所涉学科的专家对稿件进行审读。第六条 采用匿名审稿的稿件,专家审读意见不公开。第七条 涉及特殊学科、研究对象或研究方法的稿件,编辑部认为有必要聘请特定领域专家审读的,采用专家审稿制度。第八条 专家审稿比照匿名审稿的程序进行。

  • 索引序列
  • 中国刑事法杂志投稿经验介绍英文
  • 中国刑事法杂志投稿经验介绍
  • 中国刑事法杂志投稿经验介绍怎么写
  • 中国刑事法杂志投稿经验
  • 法学投稿经验介绍英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