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论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论文

论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论文

发布时间:

论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论文

古建筑是一件艺术 。。。。。。。。。。。。。。。。。。。。。。

浅谈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建筑发展的关系  每一个历史文化城市都有自己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建筑,这些建筑风格与历史建筑是这个城市的代表符号,是城市古老文明的载体,是此城市区别于彼城市的标志  而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休,留下了这个城市一代一代人生活的印记。它融化在这个城市人们的血液里,就像每个人的血管里流淌着前辈的血液一样。人们的桑梓之情、人们对家乡的追忆,是与家乡的传统建筑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谁也不愿意来到家乡,满眼陌牛,没有一个熟悉的人,没有一座熟悉的房子。城市的历史固然在书本之中,更在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形成的历史文脉里。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又直接关系着城市形象,对于这个城市以外的人们,这个城市留给人们的印象,主要是通过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形成的;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固然在书本之中,更在传统建筑及其牛态环境给人的整体印象里。      每个城市的传统建筑都有其独特的个性,都是一种生态形式。保护好城市传统建筑的精华及其相应的生态环境,这个城市才是从古到今完整的生命体系,这个城市才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富有个性,富有人情味,才是理想的“人居环境”;这个城市的人们,才有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当城市面目千篇一律如克隆出来一般,城市的文化生态已被彻底破坏,城市的传统文脉再也无法再现,这个城市营造的,只是一片文化沙漠。它使市民失去精神家园,无法安心扎根在这个城市;它使这个城市以外的人们,对这个城市毫无兴趣。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建筑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建筑以其独有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人类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水平,以及对未来的理想、追求和向往。可以说,建筑已成为人类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心理的痛  中国古代建筑独具特色,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与西方建筑迥然不同,它运用色彩大胆,浓重、绚丽多彩、金碧辉煌,就像中国京剧脸谱。它从春秋时期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色彩运用和纹饰有严格的制度,形成了不同时代的阶段性特点,而且等级性鲜明。中国古建筑到了宋代就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就更与西方不同,敢于大量运用金色,并通过金色的用量多少来恒量建筑的等级。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世界似乎一下变得更加色彩缤纷。各种建筑理念、建筑流派、建筑样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目不暇接。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伴着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势头,不论大中小城市,到处涌现出充满着“西方气质”的一幢幢现代化办公楼、商业中心,以及一片片住宅小区。这其中虽然不乏成功优秀之作,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在某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老地段,修建大型商业步行街,由于甲方片面追求现代化而无视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割断了城市文脉,像一块不协调的“补丁”缝在了一件完好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品上;据报道,某工程施工现场,在巨大的推上机下,汉代古墓被毁;不论东西南北,现代建筑样式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让人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盲目追求西方建筑风貌,到处欧风四起,西班牙式、法国古典式到处充斥着一片片的高级住宅小区……,这些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呢?  《北京四合院》里有句话,“一旦失去了大片的四合院,北京也就失去了城市的肌理血脉,和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浑厚气息,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二流城市。”据说,老北京的胡同,如今已消失了80%。德国《明星》画刊在一报道中称:“被誉为世界最美丽城市之一的北京,现在与亚洲其它大城市如曼谷和雅加达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八车道的环形路,玻璃外墙的办公大楼和饭店使整个城市改变了模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几千个村庄、小镇和大城市的老房子被夷为平地,随之消失的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性建筑和古建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许多证物。”文中称,“这个国家正在使自己失去过去”“现在中国每一个城市看上去都是一个样”。这话,听着刺耳、看着心痛,但却一针见血地刺中了我们的痛处,引人深思,催人警醒。  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著名古建筑专家马炳坚认为,导致我国现代建筑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丧失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文化大革命左倾思潮的后遗症,二是教育的失误。 发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一个重要罪过就是否定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传统艺术、绘画、建筑、雕刻及其文化内涵给予了全面否定,许多文物古建筑惨遭破坏,采用传统形式进行建筑创作也被视为封建主义复辟。建国初期确立起来的“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这个至今看来仍然正确的建筑创作方针横遭否定,致使“文革”及其以后的建筑创作失去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当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汹涌而来之时,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就显得苍白无力,反映在城市发展和建筑创作上就呈现出西方文化跃居主导地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被挤到次要地位甚至消失,造成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严重的西化倾向。  马所长继续一针见血地指出,“悲剧”产生的另一症结:教育失误。建国五十多年了,我国建筑院校讲授的教材,还都是国外建筑,很少有中国建筑,只有极少数院校讲一点中国建筑史。这种教育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建筑遗产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优秀建筑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几乎被割断,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方面的人才远远跟不上实践的需要,而且从设计到施工都存在人才断层现象,急需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这一问题。    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房地产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怎样营造自己栖息的居住空间和环境,对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日趋加快,不同国家地区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和发展经验,也必将使人们拓展视野,增长见识,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业科技化的步伐。那么未来的建筑又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以后的居住环境又会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之中,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建筑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虽然我们现阶段的建筑特点有所区别,但我想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都是相同的————智能、绿色环保、低碳节能。  智能化建筑  建筑智能化,从技术的角度看,发展到当前已广泛应用的楼宇自动化控制,是一种保证现代化的建筑内全部设备整体正常运转的技术。智能化建筑首先解决的是安全问题和设备管理问题。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保安和防火。通过电脑控制中心的可视电话和指纹识别系统,对来访者的身分加以辨别和确认,杜绝恶意来访者进入建筑或社区。适时的火灾预警系统不仅对发生的火情发生警报,而且在第一时间内通知消防部门,同时启动自动控制设备进行相应的处理。设备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住户对设备的要求;二是物业管理者对设备的要求。  居住建筑智能化对建材饰材的要求是巧妙、实用、合理,富有艺术性、装饰性。厨房设施要求系列化、立体化,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物品储藏量,更巧妙地减少油烟、噪声;传统“躺着”的洗浴设备要求“站立”起来,厨房笨重的水池要精巧化,占地过多的浴缸将被保温、节水、占地面积小的浴房代替;衣柜、书架和桌椅进究立体化、储量大,充分利用空间。  居住建筑智能化对安全的要求,从居住建筑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入手去构造安全环境,要将安全防范的技术及管理问题纳入设计标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居家安全度。国内不少地区已开始采用现代高科技,如多媒体安全防范及综合减灾物业管理系统,与社区及建筑物安全设计相结合,确保建筑物安全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绿色环保建筑  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这一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课题而提出的。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消耗太大,人类不得不面对资源更加匮乏的境地。怎样节约资源,为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建筑师们有两点考虑:一是建筑材料;二是造出来的房子自身消耗的能源要少。从绿色环保建筑的趋势看,一般认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建材和饰材将是市场消费的热点,其中室内装饰材料要求更高,绿色观念更强。具体要求是:绿色墙材,如草墙纸,丝绸墙布等;绿色地材,如环保地毯、保健地板等;绿色板材,如环保型石膏板,在冷热水中浸泡48h不变形、不污染;绿色照明,通过科学设计,形成新型照明环境;绿色家俱,要求自然简单,保持原有木质花纹色彩,避免油漆污染。  现在,世界各国已经兴起一股绿色环保建筑的热潮。我国也已非常重视生态、环保建筑的开发与建设。如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正在加紧建设我国首幢生态办公楼,它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再生能源,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收集雨水再利用,全方位采取节能降耗技术,综合能耗为普通建筑的四分之一,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的20%,室内环境优质,再生建材资源利用率60%。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我们建筑环境的不断优化下,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三.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建筑发展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的矛盾统一关系  按一般的解释,传统文化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现代既指现在这个时代,也指这个时代应具有的一切因素。两者反映在建筑上,应指过去与现在相应的技术及影响技术的思想领域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在建筑中,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体应该说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没有现代,也无所谓传统文化它们是通过互相衬托来得以体现的。关键问题在于,在今天人们要求现代物质享受的同时,如何满足他们内心深处对民族的地域的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在保护传统文化建筑样式、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同时,如何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同时享受到现代化的优越生活条件,这对矛盾统一体如何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得以完美的体现,这确是当今中国建筑界要认真研究讨论的重要问题。  无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在人们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    传统文化与现代在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交织    传统文化与现代在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交织表现在许多方面本文着重探讨建筑与环境的关联以及建筑单体设计中,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特别容易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传统文化建筑如何存留在现代环境中,即与周围现代建筑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规定,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设有保护缓冲区,以期减少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碰撞。缓冲区一旦被确定,区内现有的建筑也应该被严格保护,并保持传统文化风貌。如果在缓冲区内兴建现代建筑,其高度、体量、色调、风格也会受到严格控制。对于等级稍低的保护建筑,其缓冲带可用绿化带来代替,这样同样可以减少碰撞,且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古城镇整体的保护,同样需要与周围现代化城市之间设置缓冲带,可利用现存的大片农田或水系,使现代化城市与古城镇之间有一个过渡,并充当城市之间的绿色肺叶。  现代建筑如何立足于传统文化环境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在一个非常有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某一传统文化地段上兴建一个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但也是非常引人人胜、让建筑师为之兴奋的题目,它完全不同于北京香山饭店那样具有理想化的环境。这时我们不应排斥现代化,但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同时,更应注意地域、传统文化、文化、民俗对建筑的影响与渗透。这如同《易经》中的太极图,它包含着向心、互含、互否的特性。在现代化建筑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建筑的精位,在传统文化的精神享受中如何使人体验现代化带来的舒适,将是建筑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现代建筑如何立足于传统文化环境之中,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实现。如通过建筑形式上的神似与形似;建筑色彩、体量及材料上的协调;提取建筑符号;有时甚至也可采取完全对比的手法,来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使现代建筑立足于传统文化环境之中。  四.传统建筑的保护和现代建筑的设计  一般地,对于传统建筑,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可分别确定为: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③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些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国家各级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法规,使我们的保护工作有据可循。但实际上,广大建筑师真正面对的是现存大量的、还没有被赋予各级政府保护单位的、却具有极高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例如:我国目前在进行规模空前的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然会触及到如何解决与传统民居的相互交融、以及传统民居自身保护与再生问题,这些问题已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深刻思考。  对于这些大量存在的保护建筑,我们更应考虑它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即如何赋予它们以新的生命。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有的保护建筑可通过功能上的转换;有的可进行内部设备更新,改善使用者的生活环境等手段,在体现传统文化建筑的历史、人文等方面价值的同时,更能体现它们存在的现实意义,赋予传统文化建筑更强的生命力。特别对于目前存在的大量传统民居,一方面要保护其特有的历史、地域及人文上的风貌,保护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对其内部进行现代化设施更新,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传统建筑的生命力。    现代建筑单体设计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不是应该考虑对传统文化有个交待。首先应看现代建筑所处位置,如果其处于新型城市或不那么具备历史文脉的地段,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要素的表达就不一定作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浦东是上海近几年开发的城市新区,这里的建筑争奇斗艳,尽显现代建筑风采。但如果能表现出中国建筑特有的气质,则会使其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如位于东方明珠旁的金茂大厦被许多人所称道,不仅仅因为它具有优美、现代及超俗的气质,还可以让人隐约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神韵。  应该说中国古典建筑是很真实的,它的建筑表皮和结构形式是完全统一的,就连我们所称道的建筑装饰部件其实也具有某种实用价值,这就非常不同于西方建筑。中国古典建筑有许多内涵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体会,并把其神韵通过某种手段表现出来,而不是刻意追求,应是一种自然流露,让人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我们强调不能一概地否认传统文化,但也不能死抱传统文化停步不前,我们应保护好传统文化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思考怎样创造有自己特点的东西。不能盲目追求西方的东西,而应该为我所用,中国的东西就是中国的,为什么要千篇一律?但是用什么手段来表达民族的精神,却是值得每一位建筑师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五.给我们的启示    城市建筑及其生态环境承担着塑造城市形象、传递历史文脉、提升市民精神、拉动经济腾飞的重任,城市形象又以其文化个性为依托。而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不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是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城市越有个性,就越有存在的价值。  保护传统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拉动城市经济腾飞。在为市民造就良好城市环境的同时,良好城市环境也造就出高素质的市民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历史文脉完整体现了,城市个性形象确立了,游客自然纷至沓来,旅游业自然兴旺,财源自然滚滚而至。经济效益由良好的城市形象派生而出。为此,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首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中国古代建筑反映了历代文化的内涵及其深厚的哲学思想,而当代建筑,通常体现的是一种时代飞速发展的标志。如今,历史的车轮已步入21世纪,随着我国建设步伐的加快、综合实力的增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崛起、交通网络的逐步扩大完善,各类大中小型城镇亦在规划建设之中。在这一发展新时期,我们应该努力寻求一条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创作道路。首先,应对建筑风格比较典型、完整的古建筑群,设立特殊保护区域,对其进行修复、加固和保护。其次,在规划建设现代建筑体系时,应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气候、民族、风俗习惯、古建筑特点等情况,从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内涵,获得创作的灵感和题材,建造出既是传统的、民族的,又是现代的建筑物,从而实现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像写一首短诗、一篇散文、一段札记那样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用一则材料、几段短语就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资料,较多的层次,严密的推理来展开论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构思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必须编制写作提纲,以便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

东阳液体壁纸 东阳 液

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论文

会影响现代的建筑风格,有建筑些设计师比较怀旧,喜欢用古代的建筑风格,而且一些建筑材料也会模仿古代建筑,甚至完全仿造,大概就是这样了。 其实现在的大多数建筑是在原先的基础上改造,也是一种对于历史的继承,无论怎么样,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是对于后代影响深远的!

古建筑是一件艺术 。。。。。。。。。。。。。。。。。。。。。。

浅谈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建筑发展的关系  每一个历史文化城市都有自己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建筑,这些建筑风格与历史建筑是这个城市的代表符号,是城市古老文明的载体,是此城市区别于彼城市的标志  而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休,留下了这个城市一代一代人生活的印记。它融化在这个城市人们的血液里,就像每个人的血管里流淌着前辈的血液一样。人们的桑梓之情、人们对家乡的追忆,是与家乡的传统建筑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谁也不愿意来到家乡,满眼陌牛,没有一个熟悉的人,没有一座熟悉的房子。城市的历史固然在书本之中,更在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形成的历史文脉里。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又直接关系着城市形象,对于这个城市以外的人们,这个城市留给人们的印象,主要是通过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形成的;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固然在书本之中,更在传统建筑及其牛态环境给人的整体印象里。      每个城市的传统建筑都有其独特的个性,都是一种生态形式。保护好城市传统建筑的精华及其相应的生态环境,这个城市才是从古到今完整的生命体系,这个城市才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富有个性,富有人情味,才是理想的“人居环境”;这个城市的人们,才有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当城市面目千篇一律如克隆出来一般,城市的文化生态已被彻底破坏,城市的传统文脉再也无法再现,这个城市营造的,只是一片文化沙漠。它使市民失去精神家园,无法安心扎根在这个城市;它使这个城市以外的人们,对这个城市毫无兴趣。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建筑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建筑以其独有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人类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水平,以及对未来的理想、追求和向往。可以说,建筑已成为人类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心理的痛  中国古代建筑独具特色,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与西方建筑迥然不同,它运用色彩大胆,浓重、绚丽多彩、金碧辉煌,就像中国京剧脸谱。它从春秋时期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色彩运用和纹饰有严格的制度,形成了不同时代的阶段性特点,而且等级性鲜明。中国古建筑到了宋代就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就更与西方不同,敢于大量运用金色,并通过金色的用量多少来恒量建筑的等级。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世界似乎一下变得更加色彩缤纷。各种建筑理念、建筑流派、建筑样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目不暇接。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伴着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势头,不论大中小城市,到处涌现出充满着“西方气质”的一幢幢现代化办公楼、商业中心,以及一片片住宅小区。这其中虽然不乏成功优秀之作,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在某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老地段,修建大型商业步行街,由于甲方片面追求现代化而无视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割断了城市文脉,像一块不协调的“补丁”缝在了一件完好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品上;据报道,某工程施工现场,在巨大的推上机下,汉代古墓被毁;不论东西南北,现代建筑样式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让人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盲目追求西方建筑风貌,到处欧风四起,西班牙式、法国古典式到处充斥着一片片的高级住宅小区……,这些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呢?  《北京四合院》里有句话,“一旦失去了大片的四合院,北京也就失去了城市的肌理血脉,和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浑厚气息,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二流城市。”据说,老北京的胡同,如今已消失了80%。德国《明星》画刊在一报道中称:“被誉为世界最美丽城市之一的北京,现在与亚洲其它大城市如曼谷和雅加达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八车道的环形路,玻璃外墙的办公大楼和饭店使整个城市改变了模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几千个村庄、小镇和大城市的老房子被夷为平地,随之消失的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性建筑和古建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许多证物。”文中称,“这个国家正在使自己失去过去”“现在中国每一个城市看上去都是一个样”。这话,听着刺耳、看着心痛,但却一针见血地刺中了我们的痛处,引人深思,催人警醒。  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著名古建筑专家马炳坚认为,导致我国现代建筑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丧失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文化大革命左倾思潮的后遗症,二是教育的失误。 发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一个重要罪过就是否定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传统艺术、绘画、建筑、雕刻及其文化内涵给予了全面否定,许多文物古建筑惨遭破坏,采用传统形式进行建筑创作也被视为封建主义复辟。建国初期确立起来的“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这个至今看来仍然正确的建筑创作方针横遭否定,致使“文革”及其以后的建筑创作失去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当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汹涌而来之时,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就显得苍白无力,反映在城市发展和建筑创作上就呈现出西方文化跃居主导地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被挤到次要地位甚至消失,造成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严重的西化倾向。  马所长继续一针见血地指出,“悲剧”产生的另一症结:教育失误。建国五十多年了,我国建筑院校讲授的教材,还都是国外建筑,很少有中国建筑,只有极少数院校讲一点中国建筑史。这种教育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建筑遗产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优秀建筑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几乎被割断,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方面的人才远远跟不上实践的需要,而且从设计到施工都存在人才断层现象,急需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这一问题。    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房地产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怎样营造自己栖息的居住空间和环境,对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日趋加快,不同国家地区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和发展经验,也必将使人们拓展视野,增长见识,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业科技化的步伐。那么未来的建筑又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以后的居住环境又会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之中,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建筑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虽然我们现阶段的建筑特点有所区别,但我想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都是相同的————智能、绿色环保、低碳节能。  智能化建筑  建筑智能化,从技术的角度看,发展到当前已广泛应用的楼宇自动化控制,是一种保证现代化的建筑内全部设备整体正常运转的技术。智能化建筑首先解决的是安全问题和设备管理问题。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保安和防火。通过电脑控制中心的可视电话和指纹识别系统,对来访者的身分加以辨别和确认,杜绝恶意来访者进入建筑或社区。适时的火灾预警系统不仅对发生的火情发生警报,而且在第一时间内通知消防部门,同时启动自动控制设备进行相应的处理。设备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住户对设备的要求;二是物业管理者对设备的要求。  居住建筑智能化对建材饰材的要求是巧妙、实用、合理,富有艺术性、装饰性。厨房设施要求系列化、立体化,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物品储藏量,更巧妙地减少油烟、噪声;传统“躺着”的洗浴设备要求“站立”起来,厨房笨重的水池要精巧化,占地过多的浴缸将被保温、节水、占地面积小的浴房代替;衣柜、书架和桌椅进究立体化、储量大,充分利用空间。  居住建筑智能化对安全的要求,从居住建筑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入手去构造安全环境,要将安全防范的技术及管理问题纳入设计标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居家安全度。国内不少地区已开始采用现代高科技,如多媒体安全防范及综合减灾物业管理系统,与社区及建筑物安全设计相结合,确保建筑物安全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绿色环保建筑  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这一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课题而提出的。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消耗太大,人类不得不面对资源更加匮乏的境地。怎样节约资源,为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建筑师们有两点考虑:一是建筑材料;二是造出来的房子自身消耗的能源要少。从绿色环保建筑的趋势看,一般认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建材和饰材将是市场消费的热点,其中室内装饰材料要求更高,绿色观念更强。具体要求是:绿色墙材,如草墙纸,丝绸墙布等;绿色地材,如环保地毯、保健地板等;绿色板材,如环保型石膏板,在冷热水中浸泡48h不变形、不污染;绿色照明,通过科学设计,形成新型照明环境;绿色家俱,要求自然简单,保持原有木质花纹色彩,避免油漆污染。  现在,世界各国已经兴起一股绿色环保建筑的热潮。我国也已非常重视生态、环保建筑的开发与建设。如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正在加紧建设我国首幢生态办公楼,它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再生能源,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收集雨水再利用,全方位采取节能降耗技术,综合能耗为普通建筑的四分之一,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的20%,室内环境优质,再生建材资源利用率60%。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我们建筑环境的不断优化下,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三.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建筑发展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的矛盾统一关系  按一般的解释,传统文化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现代既指现在这个时代,也指这个时代应具有的一切因素。两者反映在建筑上,应指过去与现在相应的技术及影响技术的思想领域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在建筑中,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体应该说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没有现代,也无所谓传统文化它们是通过互相衬托来得以体现的。关键问题在于,在今天人们要求现代物质享受的同时,如何满足他们内心深处对民族的地域的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在保护传统文化建筑样式、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同时,如何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同时享受到现代化的优越生活条件,这对矛盾统一体如何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得以完美的体现,这确是当今中国建筑界要认真研究讨论的重要问题。  无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在人们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    传统文化与现代在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交织    传统文化与现代在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交织表现在许多方面本文着重探讨建筑与环境的关联以及建筑单体设计中,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特别容易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传统文化建筑如何存留在现代环境中,即与周围现代建筑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规定,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设有保护缓冲区,以期减少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碰撞。缓冲区一旦被确定,区内现有的建筑也应该被严格保护,并保持传统文化风貌。如果在缓冲区内兴建现代建筑,其高度、体量、色调、风格也会受到严格控制。对于等级稍低的保护建筑,其缓冲带可用绿化带来代替,这样同样可以减少碰撞,且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古城镇整体的保护,同样需要与周围现代化城市之间设置缓冲带,可利用现存的大片农田或水系,使现代化城市与古城镇之间有一个过渡,并充当城市之间的绿色肺叶。  现代建筑如何立足于传统文化环境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在一个非常有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某一传统文化地段上兴建一个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但也是非常引人人胜、让建筑师为之兴奋的题目,它完全不同于北京香山饭店那样具有理想化的环境。这时我们不应排斥现代化,但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同时,更应注意地域、传统文化、文化、民俗对建筑的影响与渗透。这如同《易经》中的太极图,它包含着向心、互含、互否的特性。在现代化建筑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建筑的精位,在传统文化的精神享受中如何使人体验现代化带来的舒适,将是建筑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现代建筑如何立足于传统文化环境之中,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实现。如通过建筑形式上的神似与形似;建筑色彩、体量及材料上的协调;提取建筑符号;有时甚至也可采取完全对比的手法,来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使现代建筑立足于传统文化环境之中。  四.传统建筑的保护和现代建筑的设计  一般地,对于传统建筑,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可分别确定为: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③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些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国家各级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法规,使我们的保护工作有据可循。但实际上,广大建筑师真正面对的是现存大量的、还没有被赋予各级政府保护单位的、却具有极高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例如:我国目前在进行规模空前的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然会触及到如何解决与传统民居的相互交融、以及传统民居自身保护与再生问题,这些问题已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深刻思考。  对于这些大量存在的保护建筑,我们更应考虑它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即如何赋予它们以新的生命。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有的保护建筑可通过功能上的转换;有的可进行内部设备更新,改善使用者的生活环境等手段,在体现传统文化建筑的历史、人文等方面价值的同时,更能体现它们存在的现实意义,赋予传统文化建筑更强的生命力。特别对于目前存在的大量传统民居,一方面要保护其特有的历史、地域及人文上的风貌,保护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对其内部进行现代化设施更新,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传统建筑的生命力。    现代建筑单体设计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不是应该考虑对传统文化有个交待。首先应看现代建筑所处位置,如果其处于新型城市或不那么具备历史文脉的地段,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要素的表达就不一定作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浦东是上海近几年开发的城市新区,这里的建筑争奇斗艳,尽显现代建筑风采。但如果能表现出中国建筑特有的气质,则会使其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如位于东方明珠旁的金茂大厦被许多人所称道,不仅仅因为它具有优美、现代及超俗的气质,还可以让人隐约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神韵。  应该说中国古典建筑是很真实的,它的建筑表皮和结构形式是完全统一的,就连我们所称道的建筑装饰部件其实也具有某种实用价值,这就非常不同于西方建筑。中国古典建筑有许多内涵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体会,并把其神韵通过某种手段表现出来,而不是刻意追求,应是一种自然流露,让人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我们强调不能一概地否认传统文化,但也不能死抱传统文化停步不前,我们应保护好传统文化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思考怎样创造有自己特点的东西。不能盲目追求西方的东西,而应该为我所用,中国的东西就是中国的,为什么要千篇一律?但是用什么手段来表达民族的精神,却是值得每一位建筑师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五.给我们的启示    城市建筑及其生态环境承担着塑造城市形象、传递历史文脉、提升市民精神、拉动经济腾飞的重任,城市形象又以其文化个性为依托。而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不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是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城市越有个性,就越有存在的价值。  保护传统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拉动城市经济腾飞。在为市民造就良好城市环境的同时,良好城市环境也造就出高素质的市民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历史文脉完整体现了,城市个性形象确立了,游客自然纷至沓来,旅游业自然兴旺,财源自然滚滚而至。经济效益由良好的城市形象派生而出。为此,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首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中国古代建筑反映了历代文化的内涵及其深厚的哲学思想,而当代建筑,通常体现的是一种时代飞速发展的标志。如今,历史的车轮已步入21世纪,随着我国建设步伐的加快、综合实力的增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崛起、交通网络的逐步扩大完善,各类大中小型城镇亦在规划建设之中。在这一发展新时期,我们应该努力寻求一条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创作道路。首先,应对建筑风格比较典型、完整的古建筑群,设立特殊保护区域,对其进行修复、加固和保护。其次,在规划建设现代建筑体系时,应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气候、民族、风俗习惯、古建筑特点等情况,从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内涵,获得创作的灵感和题材,建造出既是传统的、民族的,又是现代的建筑物,从而实现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古代建筑论文1000

这个很多 。 要不你把你邮箱发给我。

东方建筑一般就指中国古代建筑,日本韩国古建筑都是受中国影响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记录了下来。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可有多种。分别代表着一定的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个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主要有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之外)。硬山顶(亦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还有攒尖顶(所有坡面交出的脊均攒于一点)等等。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无论它是源于古人对杉树枝形还是对其他自然界物质的模仿。这种艺术性的曲线先陡急后缓曲,形成弧面。不仅受力比直坡面均匀,而且易于屋顶合理的排送雨雪。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主次分明。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唯园林建筑与此迥异,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当是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 与西方古建筑相比,中国古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偏爱木材,几前年来一直如此,并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这种榫卯结合的形式,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遗址中已有发现,表明它在距今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已很少见到了。二是“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三是“抬梁式”(也称为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些建筑物还采用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墙倒屋不塌”这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充分表达了上述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这种结构主要以柱梁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之用,并不承受上部屋顶的重量,因此墙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并可以随时按需要而改动。正因为墙壁不承重,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而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 由于木材建造的梁柱式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它可以把巨大的震动能量消失在弹性很强的结点上。这对于多地震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有许多建于重灾地震区的木构建筑,上千年来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如像高达67米多的山西应县辽代木塔,为现存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天津蓟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高达23米,这两处木构已经近千年或超过了1000年。后者曾经经历了在附近发生的八级以上的大地震,1976年又受到唐山大地震的冲击,还安然无恙,充分显示了这一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的优越性。这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但是这样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适应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如像那些亭亭如盖,飞檐翘角的大屋顶,即是为了排除雨水、遮阴纳阳的需要,适应内部结构的条件而形成的。两千多年前的诗人们就曾经以“如翚斯飞”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大屋顶的形式。在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柱子的处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头内倾,让柱脚外侧的“侧脚”呈现上小下大的形式,还把柱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使之呈现出柱头外高内低的曲线形式。这些做法既解决了建筑物的稳定功能,又增加了建筑物外形的优美曲线,把实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适用与美观的统一佳例。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屋顶的形式丰富多彩,有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十二角形的、圆形的、半圆形的、日形的、月形的、桃形的、扇形的、梅花形,圆形、菱形相套的等等。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等等。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叉等种类。还有的把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新样式。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个村镇、一个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最前有影壁或牌楼,然后是山门,山门以内有前殿、其后为大殿(或称大雄宝殿),再后为后殿及藏经楼等。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如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衬托出主要建筑的庄严雄伟。这类建筑,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建筑群的大小,一般都采用此种布局手法。从一门一殿到两进、三进以至九重宫阙,庞大帝京都是这样的规律。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善。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与之相反,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举凡风景园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等,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和自然的条件等灵活布局。例如民居甚至寺庙、官衙,凡位于山脚河边者,总是迎江背山而建,并根据山势地形,层层上筑。这种情况最适宜于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多的地点。这种布局原则,由于适应了我国广大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需要,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着,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的园林更是灵活布局,曲折变化的实例。山城、水乡的城市、村镇布局也根据自然形势、河流水网的情况,因地制宣布局,出现了许多既实用又美观的古城镇规划和建筑风貌。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大凡宫殿、坛庙、寺观等建筑物多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或其他颜色的瓦)衬托着绿树蓝天,再加上檐下的金碧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

古代建筑的论文

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的比较一提及古希腊的建筑,我会很自然的联想到帕提农神庙,而古罗马建筑,我又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圆形斗兽场。在这两个典型建筑代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特点。从这些特点中我们探索出形成这种建筑的文化渊源,从而进行两种建筑之间的比较。

随便翻看一部中国古建筑旅游就有。

内容摘要: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 键 词:古代建筑 亲和 木构架 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  ②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  ③王镇华华夏意象——中国建筑的具体手法与内涵中国文化新论·艺术篇·美感与造型,三联书店1992,P

现代建筑史论文

盲目了,不知如何来入手,那就我来浅谈中外建筑史论文3200字

王受之,1946年出生于广州,设设理论和设计史专家。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1980年代曾担任过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和学院的工业设计研究室副主任,1987年作为美国富布赖特学者,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西切斯特学院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学院从事设计理论研究和教学,1988年开始在美国设计教育最权威的学府——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担任设计理论教学,1963年升任为全职终身教授,负责全院的现代设计理论和现代设计史教学。1997年担任美国全国艺术和设计院校委员会年度会议理论组召集人,1998年作为联合国开发总署专家在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主持设计理论和设计史讲学班。王受之曾经多次担任重要设计比赛的评委工作,包括香港设计师协会“设计98”年展评委、1997年香港回归的国家艺术大展评委。王受之是中国的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高等艺术设计院校的客座教授。王受之所著设计理论和设计史著作相当多,其著作成为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设计专业教科书中主要参考书,共中包括在大陆出版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和设计》,还包括台湾出版的《世界现代设计》、《世界现代平面设计》、《现代世界艺术的发展》,他参与撰写的《战后美国史》曾经获得1992年国家社会科学著作的金奖。他的《设计史论丛书》包括《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平面设计史》、《世界当代艺术史》、《世界时装史》、《世界广告史》、《世界工业产品设计史》、《美国插图史》等,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与香港天一艺术设计出版公司联合出版。

未来主义运动是意大利在20世纪初期出现于绘画、雕塑和建筑设计的一场影响深刻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对于平面设计来说,笔者认为未来主义体现在它的众多的未来主义

  • 索引序列
  • 论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论文
  • 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论文
  • 古代建筑论文1000
  • 古代建筑的论文
  • 现代建筑史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