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红旗杂志社历任社长名单及简历

红旗杂志社历任社长名单及简历

发布时间:

红旗杂志社历任社长名单及简历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1月在陕西延安改为现名。新华社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区市均设有分社,在台湾省派有驻点记者,在一些重点大中城市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有分支机构,在境外设有180个分支机构。新华社工作始终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属于正部级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历任负责人:· 王观澜   1931年11月 - 1932年8月 任红中社负责人 · 周以栗   1931年12月 - 1932年1月 任《红色中华》报主笔 · 梁柏台   1932年4月— 任《红色中华》报代理主笔 · 杨尚昆   1932年8月 - 1932年底 任红中社负责人 · 李一氓   1932年底 - 1933年春 任红中社负责人 · 沙可夫   1933年春 - 1933年夏 任红中社负责人 · 任质斌   1933年夏 - 1934年夏 任红中社负责人 · 瞿秋白   1934年2月 - 1935年2月 任红中社社长 · 任质斌   1935年11月 - 1936年春 任红中社负责人 · 向仲华   1936年春 - 1937年1月 任红中社负责人 · 廖承志   1937年3月 - 1937年10月 任新华社负责人 · 李初梨   1937年10月 - 1937年11月 任新华社负责人 · 沙可夫   1937年11月 - 1938年4月 任新华社负责人 · 向仲华   1939年初 - 1941年11月 任新华社负责人 · 博古   1941年12月 - 1946年4月 任新华社社长 · 余光生   1946年5月 - 1946年7月 任新华社代社长 · 廖承志   1946年7月 - 1949年6月 任新华社社长 · 胡乔木   1949年6月 - 1949年10月 任新华社社长 · 陈克寒   1949年11月 - 1952年8月 任新华社社长 · 吴冷西   1952年12月 - 1966年6月 任新华社社长 · 熊复   1966年7月 - 1967年1月 任新华社社长 · 胡 痴   1967年1月— 任新华社代理社长 · 王唯真   1967年9月 - 1967年12月 任新华社代理社长 · 张纪之   1967年12月 - 1972年9月 任新华社军管小组组长 · 朱穆之   1972年9月 - 1977年12月 任新华社社长 · 曾涛   1977年12月 - 1982年4月 任新华社社长 · 穆青   1982年4月 - 1992年12月 任新华社社长 · 郭超人   1992年12月 - 2000年6月 任新华社社长 · 田聪明   2000年6月 - 2008年3月 任新华社社长 · 李从军   2008年3月 - 2014年12月 任新华社社长 · 蔡名照   2014年12月 - 至今  任新华社社长

个人事迹先写自己的简介,再写自己曾在什么职位担任什么

彭达彰(1908—1987) 崖头镇沽泊姚家村人。1937年1月入伍,是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马列学院、中央政治研究室学习和工作。抗战胜利后,投入到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之中。全国解放后,历任东北农垦总局党委书记、东北林业总局领导小组副组长和党委副书记、中央办公厅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中央直属机关临时党委书记兼临时纪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等职。1987年病故。 王程明(1926—1988) 崖西镇西藏村人。1944年l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6月入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战士、通讯班长、文化教员、连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建国后历任青年科长、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第四十三军副政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革委会主任,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88年7月病逝。 张从周(1917—1988) 寻山镇寻山所村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他参加组织胶东著名“一一.四”革命暴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在山东和东北革命根据地工作。从1958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力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科学院机关党委副书记,中国计量科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地质部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枝术科学部副主任等职。1988年2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张启良(1923—1989) 崂山镇崂山屯村人。1942年9月入伍,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荣成县独立营战士,东海军分区教导营班长、排长,胶东军区警备四旅和六师司令部参谋,华东九纵二十六师七十七团连长,二十七军八十师二三九团司令部作战股股长,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七军二三九团副参谋长,二十七军八十师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八十师炮兵三十六团第一副团长兼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军务处处长,守备六十四团团长,江苏省军区独立一师师长、政委,浙江省温州军分区政委,省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员,温州市委书记、浙江省第五届政协常委等职。参加过济南、淮海、渡江、上海和抗美援朝等战役。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1989年4月病逝。 王骏超(1915—1989) 成山卫镇三村人。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6月,他参加了党领导的“青年剧团”(后改名为河山话剧社荣成分社),他是该团的负责人之一。1937年11月,在党领导的“民族解放先锋队”任组长。1940—1947年,先后任东海中学校长、胶东中等教材编委会负责人、胶东教育工作队队长、烟台第一中学校长、烟台联合中学校长等职。1947—1958年,先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研究室编辑组长、秘书处副处长、行政处处长、办公室副主任、部机关党委副书记。1958—1966年,先后任吉林省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党委第一书记,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吉林省科委副主任、党委第一书记,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副院长、党组成员。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1977—1978年,任辽宁省地震局局长、党组书记,《红旗》杂志社科教研究评论部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1989年12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车吉林(1922—1990) 荫子镇西板石村人。1940年2月入伍,194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作战参谋、团参谋长。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七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二十七军司令部作训处副处长,八十师二三九团团长,八十师副师长、参谋长,二十七军炮兵副司令员,西藏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江苏省徐州、南通、淮阴、苏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江苏省军区司令部参谋长等职。参加过周村、潍县、济南、淮海、上海和抗美援朝第二、五次战役,金城防御战等战斗,荣获三级独立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1990年10月病逝。 吕景林(1905—1990) 崖头镇吕家村人。1940年8月参加工作,194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荣成县政府教育科科员,伟德山区副区长、区长,副县长,文登专署建设科科长、副专员、地委委员,山东省济南水利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山东省水利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山东省水利厅农田水利局局长,山东省泰安水利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山东省水利学校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山东省水利厅顾问等职。1982年12月离职休养。1990年因病在泰安市中心医院逝世。 林玉兰(1932—1990) 女,崖西镇前高家庄村人。1947年6月入伍,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华东野战军前卫第六总院文工队队员、前卫政治部文工团团员,华东野战军第四野战医院和第四兵团后勤部卫生部文化教员,解放军第六兵团卫生部政治处、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司令部干事,华东训练团政治处书记。1962年10月到中央广播事业局对外部工作,历任拉美部编辑、党支部书记和政治处副主任。1980年任中央广播事业局纪律检查办公室主任、广播电视部机关纪委副书记。1985年10月任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法规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法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直属一分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主任编辑等职。1990年2月22日病逝。 宋惠(1919—1990) 黄山镇庵里村人。193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区委组织、宣传委员。1938年2月至1939年4月,历任中共文登、荣成、威海边区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长,中共东海特委、地委组织部长。1941年4月在十八集团军战地服务团、中共山东分局巡视团做党的工作。1945年7月,任中共威海市委书记、威海警备区政治委员,后又任第四野战军中原支队二大队党委书记兼政委。建国后,历任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湖南省土地改革委员会秘书长,中共湖南湘潭地委书记、湘潭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南局农村办公室主任。1956年9月,任石油工业部办公厅政策研究室主任、办公厅副主任、办公厅顾问、石油部党组成员兼机关党委书记等职。1990年9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刘崇申(1922—1991) 成山卫镇北盐滩村人。1945年1月入伍,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华东九纵二十六师七十六团二连战士,华东九纵二十六师七十六团八连排长、连指导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八十师二三八团三营营长,八十师战车团副参谋长,八十师二三九团团长。1964年5月任二十七军八十师副师长、师长。1978年5月任二十七军副军长。1981年1月离休。1991年5月病故。 周建华(1928—1992) 斥山镇沟姜家村人。1945年1月入伍,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独立二团文化干事,胶东军区第五师连副指导员,第三十二军九十四师连指导员,华东军区装甲兵政治部报社记者,战车五团宣教股副股长,《人民装甲兵》杂志编辑,军委装甲兵政治部宣传部助理员、副科长、副部长,军委装甲兵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部长,解放军装甲兵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北京第二医学院军代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宣传组组长等职。参加过莱芜、青岛、漳州、厦门、金门等战役,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1992年病逝。 王明光(1917—1992) 荫子镇后荫子夼村人。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入伍。入伍后历任荣成县第五区中队战士,三区中心站站长,荣成县公安局侦察员、代理执行股长,海阳县公安局审讯干事、秘书、股长、副局长,威海市公安局副科长,北海行暑公安局副局长,华东公安部侦察处副处长,华东公安边防保卫局副局长,华东军区公安司令部侦察处处长,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保卫处处长,第九一六仓库政委,后勤部第十四分部副政委,第十六分部政委等职。1977年按副军职待遇离职休养。1988年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1992年8月病逝。

回答 你的基本情况,工作经历,工作业绩 提问 主要是工作业绩,08年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熟悉各项技术操作,疫情发生后参加疫情控制工作,参加郫都区采核酸检测工作,2021年注射疫苗接种工作至今然后就是其他急诊科基本工作 谢谢 回答 对,这些都挺好的 一定要写上 我的意思是,你按照上面的格式自己写,毕竟很多内容自己清楚 提问 不知道怎么写更多更好 回答 不用写那么多,其实这种东西就是存个档而已 提问 好的 更多9条 

红旗杂志社历任社长名单

[1]张启华,女,汉族,1946年3月生于上海市,祖籍四川绵竹。现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兼任机关党委书记。曾任《红旗》杂志社哲学历史编辑部主任、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兼《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兼研究生院国史系主任。现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中共党史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研究》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两个课题的首席专家。社会兼职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编辑本段教育背景 1963 年 9 月至 1968 年 7 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学习,学历本科。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研究员[2]1979 年 3 月至 1980 年 9 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哲学专业学习。编辑本段工作经历 12 — 10 在山西省岢岚县林场劳动锻炼, 10 — 5 在该县文化馆工作。 5 — 11 在山西省妇联工作。 11 — 11 在红旗杂志社( 1988 年改为《求是》)工作, 4 任哲史部副主任, 6 任该部主任, 5 评为编审。 11 — 1 在当代中国研究所工作,历任五室主任、科研部主任兼副秘书长, 3 任副所长。 1 —今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任副主任。编辑本段研究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9 — 1978 年部分,毛泽东研究。编辑本段科研项目 1.我党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历史考察(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即将完成); 2.中共党史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正在进行); 3.中共党史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正在进行)。 4.现主持中共党史第二卷修改工作。编辑本段研究成果近期论文 《对建国后党史主线的一点认识》 ( 《中共党史研究》,《新华文摘》转载 ) 《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犯的错误》 ( 《中共党史研究》,《新华文摘》转载 ) 《历史的失误与历史的前进》 (《百年潮》) 《论对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光明日报》)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求是》)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伟大开创者》 (《求是》) 《总结历史,开辟未来》 (《人民日报》) 等。主要专著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毛泽东的创举——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编》 (合著,任主编) 《新中国国史读本》 (合著,任主编) 《读懂毛泽东》 (2001年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 《论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发展一般规律》 (合著) 。 《一个伟大的女性——燕妮·马克思》 《史哲集》编辑著作 主编著作 《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文集》 《光辉的四十五年》 《纪念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论十大关系>发表、中共八大召开四十周年学术论文集》 《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建设》等书。 副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卷》。[3]

据2010年5月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二周年庆典大会对外公布的执行委员会主席:张辉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王炜杨延文于魁智刘戈赵忠祥邰丽华胡宝利于丹王楠秘书长:杨澜常务副秘书长:张尚敏执委会主席特约事务顾问组成员:冯远刘大为李荣海张海赵长青王仲胡博毕建勋杜觉民张忠义

红旗杂志社历任社长名单照片

“三胡”指的是胡乔木、胡绳、胡华。  胡乔木出生于1912年,1930年入清华大学、1933年入浙江大学,均肄业。“九一八”之后参与领导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海霞》,193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1937年到延安,主编《中国青年》,1941年任毛泽东秘书。编辑《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参加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8年任新华社总编辑、社长,中宣部副部长。建国后撰写《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参加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编辑《毛泽东选集》1-4卷,审定《邓小平文选》。  胡绳出生于1918年,1934年入北京大学,1937年后,历任生活书店、《读书月报》、《大众生活》编辑。抗战时任中共南方局文委委员,《新华日报》社编委。1946年后,任中共上海市工委文委委员,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1949年后,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55年后,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1975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副秘书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胡华出生于1921年,1937年肄业于浙江高等师范,1938年入陕北公学,1946年任华北联合大学史地系副主任,1947年开设《中国外交史》课程。1949年后,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主任、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中国现代史组副组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学编委。编写出版过《中国近代革命史讲话初稿第一、二、三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历史概要》等。

胡绳(1918年1月11日-2000年11月5日),原名项志逖、笔名蒲韧、卜人、李念青、沈友谷等,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祖籍安徽歙县,籍贯是浙江钱塘,出生于江苏苏州。早年就读于苏州中学,1934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37年后,历任武汉《全民周刊》等刊物编辑,《鄂北日报》社主编,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生活书店编辑,《读书月报》主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香港任《大众生活》编辑。1942年后,在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新华日报》社编委。1946年后,任中共上海市工委文委委员,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1949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材编写组组长,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55年至1966年,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1975年后,先在国务院研究室及毛泽东选集工作小组工作,后任毛泽东著作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00年11月5日8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2岁。 著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童稚集》、《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理性与自由》、《历史和现实》、《枣下论丛》、《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出版有《胡绳文集》、《胡绳全书》。

红旗杂志社历任社长

求是杂志社是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社长和总编辑都是正部长级

[1]张启华,女,汉族,1946年3月生于上海市,祖籍四川绵竹。现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兼任机关党委书记。曾任《红旗》杂志社哲学历史编辑部主任、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兼《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兼研究生院国史系主任。现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中共党史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研究》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两个课题的首席专家。社会兼职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编辑本段教育背景 1963 年 9 月至 1968 年 7 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学习,学历本科。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研究员[2]1979 年 3 月至 1980 年 9 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哲学专业学习。编辑本段工作经历 12 — 10 在山西省岢岚县林场劳动锻炼, 10 — 5 在该县文化馆工作。 5 — 11 在山西省妇联工作。 11 — 11 在红旗杂志社( 1988 年改为《求是》)工作, 4 任哲史部副主任, 6 任该部主任, 5 评为编审。 11 — 1 在当代中国研究所工作,历任五室主任、科研部主任兼副秘书长, 3 任副所长。 1 —今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任副主任。编辑本段研究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9 — 1978 年部分,毛泽东研究。编辑本段科研项目 1.我党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历史考察(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即将完成); 2.中共党史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正在进行); 3.中共党史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正在进行)。 4.现主持中共党史第二卷修改工作。编辑本段研究成果近期论文 《对建国后党史主线的一点认识》 ( 《中共党史研究》,《新华文摘》转载 ) 《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犯的错误》 ( 《中共党史研究》,《新华文摘》转载 ) 《历史的失误与历史的前进》 (《百年潮》) 《论对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光明日报》)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求是》)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伟大开创者》 (《求是》) 《总结历史,开辟未来》 (《人民日报》) 等。主要专著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毛泽东的创举——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编》 (合著,任主编) 《新中国国史读本》 (合著,任主编) 《读懂毛泽东》 (2001年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 《论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发展一般规律》 (合著) 。 《一个伟大的女性——燕妮·马克思》 《史哲集》编辑著作 主编著作 《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文集》 《光辉的四十五年》 《纪念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论十大关系>发表、中共八大召开四十周年学术论文集》 《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建设》等书。 副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卷》。[3]

正部级。

求是杂志社,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中共中央机关刊,党中央新闻机构,副部级。 社长就是副部级。

红旗杂志社历任社长是谁

郑季翘(1912—1984),五台县沟南村人。1932年在太原加入了社会科 学家联盟,即参加了革命工作。1935年在清华大学参加了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和1936年2月成立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共北方局的部署,和大批“民先”队员爱国学生一道,转移到太原奔赴前线,参加华北抗战。同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西北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宣传部干事、组织部科长、干训队政治主任、晋绥边区办事处主任,晋察冀边区救国报社社长、晋察冀日报副总编辑、晋察冀中央局研究室研究员、北平解放三日刊编辑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西省大同市委宣传部长,察哈尔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秘书长,《红旗》杂志社编缉常委。吉林省委候补书记、书记,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共吉林省委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郑季翘是中国共产党第入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郑季翘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在学生时代,却热切地追求革命真理。先后加入“社会科学家联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党直接领导的进步群众组织,编辑《清华周刊》、《台风》等进步刊物,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在战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期间,他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从事统战、宣传和政策研究等多种工作,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贡献了全部精力。建国以后,他长期担负理论宣传统战的领导工作,在贯彻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方面成绩显著。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亲自撰写了一些有影响的文艺理论文章,受到文艺界、理论界的重视。十年动乱期间,郑季翘同志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在吉林省的帮派势力作了针锋相对的抵制和斗争,受到“四人帮”的打击。他在粉碎“四人帮”后,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担任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期间,带病坚持工作,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1984年4月1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七十二岁。

祁念曾1963年至1968年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1969年至1980年陕西省宝鸡铲车厂新闻干事,1981年至1991年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副教授。1992年至1993年广东惠州晚报总编辑,1993年至1996年深圳市深圳晚报总编室主任,1996年至2002年深圳市深圳商报新闻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教授。近年来,出版诗集《人生之恋》、《春天的歌》、《站立的河流》,散文集《红烛之歌》、《艺术家的脚步》,长篇报告文学《千秋业》,论文集《新时期文学》、《新闻探索与实践》等。

据2010年5月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二周年庆典大会对外公布的执行委员会主席:张辉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王炜杨延文于魁智刘戈赵忠祥邰丽华胡宝利于丹王楠秘书长:杨澜常务副秘书长:张尚敏执委会主席特约事务顾问组成员:冯远刘大为李荣海张海赵长青王仲胡博毕建勋杜觉民张忠义

胡绳(1918年1月11日-2000年11月5日),原名项志逖、笔名蒲韧、卜人、李念青、沈友谷等,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祖籍安徽歙县,籍贯是浙江钱塘,出生于江苏苏州。早年就读于苏州中学,1934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37年后,历任武汉《全民周刊》等刊物编辑,《鄂北日报》社主编,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生活书店编辑,《读书月报》主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香港任《大众生活》编辑。1942年后,在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新华日报》社编委。1946年后,任中共上海市工委文委委员,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1949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材编写组组长,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55年至1966年,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1975年后,先在国务院研究室及毛泽东选集工作小组工作,后任毛泽东著作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00年11月5日8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2岁。 著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童稚集》、《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理性与自由》、《历史和现实》、《枣下论丛》、《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出版有《胡绳文集》、《胡绳全书》。

  • 索引序列
  • 红旗杂志社历任社长名单及简历
  • 红旗杂志社历任社长名单
  • 红旗杂志社历任社长名单照片
  • 红旗杂志社历任社长
  • 红旗杂志社历任社长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