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航空科学技术杂志投稿

中国航空科学技术杂志投稿

发布时间:

中国航空科学技术杂志投稿

好投的话,汉斯的国际航空科学技术还行吧

国际航空科学技术,汉斯的核心刊

不是核心的,查出来的结果显示当中,没标注是核心。如果是核心的话,在核心刊那里会标注的。

中国航空科学技术杂志

推荐《中国航天》,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希望有所帮助:《中国航天》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专业性情报期刊,每月19日出版。《中国航天》侧重于宣传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各国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撰文,为提高技术水平发表真知灼见;为广大热爱、关心、支持航天事业的有识之士提供一块献计献策的园地。《中国航天》的主要读者为各部门(包括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和航天爱好者。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中国人民航空、中国航天、航空学报、航空动力学报、宇航学报、航空模型、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飞行力学、航天控制

好投的话,汉斯的国际航空科学技术还行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航空知识》

航空科学技术杂志投稿

国际航空科学技术,汉斯的核心刊

好像不是,官网上没有标明收录为什么的核心啊

好投的话,汉斯的国际航空科学技术还行吧

中国航空科学技术杂志官网

中国航空科学技术杂志邮箱

刊名: 航空学报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主办: 中国航空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期: 月刊 合作:正刊论文网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6893CN: 11-1929/V邮发代号: 82-14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航空学报创刊时间:196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SA 科学文摘(英)(2011)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EI 工程索引(美)(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覆盖范围: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医药卫生、经济、教育和图书情报等学科的8000余种中文期刊数据资源。 分类体系: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所有文献被分为7个专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和图书情报。 7大专辑又细分为27个专题: 数理科学 化学 天文和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机械和仪表工业 经济管理 一般工业技术 矿业工程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冶金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原子能技术 教育科学 电器和电工技术 电子学和电信技术 自动化和计算机 化学工业 轻工业和手工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图书情报 航空航天 环境和安全科学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原创我觉得我国航空发展现状主要从军用飞机和民用(简单说一下)客机来说军用飞机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能够独立批量制造第三代战机(歼10就是一个例子,已建制服役。枭龙就不说了。歼10水平已可以算三代或三代半了,有良好的气动布局,电传操作,单发,多外挂点(能同时挂四枚反舰导弹)等其综合性能达到了美国的F16 C/D的水平(但还不如),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发和生产第三代战机的国家才几个,美俄英法等),但其发动机还没有完全用上自己的第三代战机的发动机,虽然我们的"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已经研制成功但其还不能很好地和歼10搭配所以还要俄罗斯的AL-31发动机(如果俄罗斯不许可,我们就不能向其他国家出售歼10)但现在正在向这方面努力,不久的将来,歼10就可以完全用上自己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战机的心脏(发动机始终都是我们国家战机发展中的大问题,我们只是有了第三代涡轮风扇发动机‘太行’,但还不是很成熟,我们还得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与研发,不然第四代战机的发动机的研发又要出现和歼10一样的问题,而拖慢整个战机的研发进程)一般发动机要比战机先研究出来另外,我们在发动机的矢量喷口技术还较缺乏这项技术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突破,那么歼14的机动性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那就不叫第四代战机了另外在雷达,航电技术,和隐身技术(如珠海航展上亮上的无人战机模型'暗箭'虽然只是模型,既然展出了,就有一定的实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F-22的雷达搜索范围可达400公里,它就能先人发现)我们国家在无人战机方面投入在不久的将来会大大增加,看到'翔龙'(很像全球鹰)就知道了预警机(如空警-2000和空警-200)有了,但是其雷达搜索能力和相关技术还是不足,在战场上指挥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电子对抗机,还很少听到说电战机电子对抗,抗干扰能力还有待大大提升轰炸机(包括战略轰炸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也想买俄罗斯的"图23"逆火式轰炸机)随着前不久大飞机的立项,(军用大飞机的研发在西安,民用在上海)到2020年中国的大飞机在继‘运10’下马后将再次登上历史舞台。能否制造出大型飞机,还需要整合中国的技术,我相信中国的大型客机,战略轰炸机(远程)都会在2020年出来。来和别国竟争,来保卫我们的国家。ARJ-21支线飞机正在总装,马上就要试飞了。另外那些想说的,参考楼上和其它的就行了。我在上面所说的,是我近来通过看一些新闻与报纸和杂志总结出来的,但还有很多缺限和不足。但因为时间有限,有的东西我就不说了。希望大家多交流。谢谢。

  • 索引序列
  • 中国航空科学技术杂志投稿
  • 中国航空科学技术杂志
  • 航空科学技术杂志投稿
  • 中国航空科学技术杂志官网
  • 中国航空科学技术杂志邮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