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微波的论文

关于微波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微波的论文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and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三)摘要(Abstract)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四)关键词(Key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工作原理炉腔时和计算机定时。基本功能是选择设定工作时间,设定时间过后,定时器自动切断微波炉主电路。微波加热的原理简单说来是: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即使在外电场不存在时也是不重合的)组成的,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用微波加热的食品,因其内部也同时被加热,使整个物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也快。它以每秒5亿次的频率,深入食物5cm进行加热,加速分子运转。

关于微波的论文选题

写一下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微波的实质,生活中微波的作用做好能把对未来微波的使用做一个大胆的猜想,一定要符合科学(不要反物理哦)

有邮箱我发过来

关于微波的论文2000字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人体吸收,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 一般来说,手机待机时辐射较小,通话时辐射大一些,而在手机号码已经拨出而尚未接通时,辐射最大,辐射量是待机时的3倍左右。这些辐射有可能改变人体组织,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别放枕头边 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的赵玉峰教授介绍,手机辐射对人的头部危害较大,它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能性障碍,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和脱发等症状,有的人面部还会有刺激感。在美国和日本,已有不少怀疑因手机辐射而导致脑瘤的案例。去年7月,美国马里兰州一名患脑癌的男子认为使用手机使他患上了癌症,于是对手机制造商提起了诉讼。因此,人们在接电话时最好先把手机拿到离身体较远的距离接通,然后再放到耳边通话。此外,尽量不要用手机聊天,睡觉时也注意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边。 莫挂在胸前 许多女孩子喜欢把手机挂在胸前,但是研究表明,手机挂在胸前,会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即使在辐射较小的待机状态下,手机周围的电磁波辐射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心脏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的人尤其要注意不能把手机挂在胸前。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导致女性月经失调。另外,电磁波辐射还会影响正常的细胞代谢,造成体内钾、钙、钠等金属离子紊乱。 手机中一般装有屏蔽设备,可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含铝、铅等重金属的屏蔽设备防护效果较好。但女性为了美观,往往会选择小巧的手机,这种手机的防护功能有可能不够完善,因此,女性朋友最好不要把手机挂在胸前。 放在裤袋会杀精 据6月28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匈牙利科学家发现,经常携带和使用手机的男性的精子数目可减少多达30%。有医学专家指出,手机若常挂在人体的腰部或腹部旁,其收发信号时产生的电磁波将辐射到人体内的精子或卵子,这可能会影响使用者的生育机能。英国的实验报告指出,老鼠被手机微波辐射5分钟,就会产生DNA病变;人类的精、卵子长时间受到手机微波辐射,也有可能产生DNA病变。 专家建议手机使用者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大衣口袋里。有些男性把手机塞在裤子口袋内,这对精子威胁最大,因为裤子的口袋就在睾丸旁边。当使用者在办公室、家中或车上时,最好把手机摆在一边。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皮包里,这样离身体较远。使用耳机来接听手机也能有效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与脑瘤的关系 目前,中国的手机拥有量已达1亿多部,据预测,2002年以后,中国的手机拥有总量将会超过美国。 但是,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样,如此钟爱手机的中国人对于手机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健康隐患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或者说,没有人愿意正视这一严肃的问题。 罕见脑瘤疑为手机辐射所致 在解放军304医院的神经外科病房,笔者见到了一位脑瘤患者。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首都脑胶质瘤治疗中心李安民教授称,这位患者患了一种罕见的恶性脑瘤———学名“脑胶质瘤”———被怀疑是由于长期的手机辐射引起的。 在304医院李教授的办公室里,他向笔者做了具体介绍。李说,患者是一位40多岁的机关干部,使用手机的历史已有8年,而且使用频率很高,平时习惯用左手接听手机。大约一年前患者感觉记忆力不好、头晕、头疼。经过检查,在患者的大脑左半球顶叶发现了一个鹅蛋大小的脑胶质瘤。 李教授还说,除此之外,普通的胶质瘤呈团块状,像月亮一样边界清晰;这名患者的瘤子呈弥散型,界限不清楚,如同大米里掺了沙子。李教授由此推断:“这有很大可能由手机辐射引起的脑胶质瘤。”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病因,李教授从桌子上拿起一个头盖骨标本指给笔者看:“患者肿瘤生长的部位恰恰是手机天线电磁波辐射最集中的区域,而通常情况下,脑胶质瘤很少会发生在这个部位。”这一脑瘤混合体 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难度比普通的脑瘤大得多。刚来304医院时,患者已经下不来床,说话也很困难。运用化疗等办法,经过近1年时间的治疗,病人目前已经大有好转,但能否治愈还很难说。 “辐射等于把脑子煮熟了” 英国学者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手机放到线虫的抚育箱里,手机发出的电磁辐射作用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线虫就像用水煮过一样。李教授说:“尽管颅骨可以屏蔽一部分微波,但电磁辐射的穿透力很强,微波穿透颅骨后作用于脑子,等于把脑子煮熟了。” 有关研究证实,使用手机时,会有40%至60%的辐射量直接渗透到脑部一寸到一寸半的深度,而且手机辐射会不停地在脑子里累积。 李教授简单介绍了手机辐射可能致脑瘤的发病过程:脑细胞由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细胞受到辐射加热会死亡,这时胶质细胞就会增殖。增殖出来的胶质细胞如果有一部分属于异常,那部分就是癌变。 上大学的时候,李安民教授实习的地方在这个城市的电视发射塔下面。当时全年级200多名学生中很多人夜里睡不着觉,一脱离那个环境就恢复了正常,大家都觉得这事挺邪门儿。 电视塔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辐射,只是在辐射量上不同罢了。李教授通俗地解释说:“晚上,人的脑细胞本来是安静的,可有个东西老在不停地摇它,人就肯定睡不着。” 手机辐射到底会不会引发脑瘤?手机电磁辐射的危害有多大? 长期从事电磁辐射研究的王生教授认为,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能证明脑瘤是由于电磁辐射引起的,但电磁辐射如果超过一定强度、持续一定时间就对人体有害,这是国际上公认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的研究人员,曾对100多名公司职员进行调查,发现使用手机能引起神经方面的不良反应。比如要求手机使用者和不使用者同时按按纽,测试他们的反应情况,使用手机的人比不使用的人动作需要的平均反应时间延长,与此同时,反应正确的次数则要少。 该监测所所做的一项“移动电话手机对健康的影响调查”进一步表明,长期使用手机会引起胸闷、恶心、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同时对睡眠质量有不良影响,每天使用时间过长会引起多梦,并可能导致失眠。 国内外的很多报道认为,手机电磁辐射引起的普遍现象是神经衰弱,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手机挂腰间 将导致不孕?! 近4年来,吴丽惠在和平医院主持不孕病症门诊观察发现,患者几乎都有使用手机的习惯。她建议手机使用者,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如不要将手机挂在胸前、挂在腰上或塞在大衣口袋里。有些男性会把手机塞在裤子口袋内,而这对精子威胁最大,因为裤子的口袋就在睾丸旁边。不管是在办公室、家中或车上,手机最好摆在一旁,按下接听键后也不要马上接听,应稍等1、2秒后再接听。 吴丽惠表示,手机对人体的伤害虽不易测量,但目前不断有手机危害人体的报告及论文出现。英国的实验报告指出,老鼠被手机微波辐射5分钟,就会产生DNA病变;人类的精、卵子如长时间受到手机微波辐射,也不排除产生DNA病变的可能,并因此影响生育机能。 手机辐射:比想象中的可怕 三九健康网 和讯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手机释放的电磁辐射对脑细胞的影响比以往估计高出两成。 据新华社报道,研究由西班牙马德里孔普卢滕塞大学应用物理学系进行,负责人塞巴斯蒂安教授指出,现有方法得出的数据,低估了辐射对人体组织的影响,因为一般用于量度电磁辐射SAR指数的模型是圆形,与真实的人类细胞不同。 这次实验证明,使用与实际形状跟人类细胞较相似的模型、如圆筒形和榄球形细胞模型时,电磁场的强度会较高。 研究人员分别透过圆筒形、榄球形和圆球形细胞模型,来测量手机造成的电磁场强度。结果显示,圆筒形和榄球形模型内的电磁场强度,高于圆球形模型一成半至两成。 塞巴斯蒂安说:“既然电磁场的强度较预期大,对健康的影响也会相应提高。我们估计,电磁辐射的遗害会不断累积,在十至十五年后,很可能出现更多因手机普及而导致的癌症个案。” 用手机患眼癌机会率高三倍 别对手机危害置之不理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日前,本报转发了一幅新华社图片。画面中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正打手机,其原意是表现上海手机已经接近普及。但是来自佳木斯大学物理学教授谢宜臣先生却为此专门赶到报社。谢教授称,当心手机辐射,尤其是孩子。 谢教授认为,目前关于手机辐射危害的争议,其实仅仅是量的讨论,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谢教授称,有些媒体为了追求与众不同曾片面报道“打手机对健康无损”,这是不负责任的。 人们正是根据微波的致热效应,发明了微波炉。有人会理直气壮地说:“没看见谁的大脑被手机微波烤熟呀!” 谢教授解释说,这是由于功率的不同,然而由于手机在使用时紧贴头部,发射的微波非常集中,因此反复长时间地使用手机,必将引起局部病变。关于手机辐射引发眼癌、脑癌的报道屡见不鲜,值得一提的事,最新一期的欧洲防癌杂志发表了专家对1617名脑癌症患者的研究报告,长期使用手机的人患眼癌的机会比不用的人患脑癌的几率高出80%。 更有人可能会说:“我都用了这么多年手机了,什么事都没有。”对此伦敦大学研究人类大脑神经细胞的科学家盖布尔指出,手机致癌有一个很长的潜伏期,人们很难一下子看到它的危害,致使许多人对使用手机的危害置若罔闻。 大量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能量转化为非致热效应的那部分能量对人体危害更为严重。英国的实验报告指出,老鼠以手机微波照射五分钟就会产生DNA病变,对人类的危害可想而知。 鉴于手机辐射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共识,世界各国均对手机辐射制定了安全标准,英国政府明令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日本政府规定出售手机必须连同手机防辐射装置一同出售等等。

写一下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微波的实质,生活中微波的作用做好能把对未来微波的使用做一个大胆的猜想,一定要符合科学(不要反物理哦)

环境问题没有国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涉及全球,危及人类生存。这必然要求全世界共同参与环保,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为了人类的未来和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协作,建立全球环境新秩序。环境保护部行政体制与人事司司长陈亮在其著作《人与环境》有关章节中,系统论述了如何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建立全球环境新秩序。  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沙化和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发展,真正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刻了。世界著名自然灾难专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物理学教授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Seven Years To Save the Planet: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一书中提出:“从现在起到2015年,人类只剩7年时间来拯救地球”,他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说,“未来7年里,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达到稳定状态,否则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包括战争、瘟疫、干旱、洪水、饥荒、飓风等在内的各种灾祸将轮番席卷地球”,从而使人类遭遇末日劫难。挪威国际极地秘书处执行秘书长奥拉夫·奥尔海姆认为,一个更为明显的事例是,由于气温升高,北海航道已经浮出水面,届时从远东前往欧洲将缩短1/3的航程。“由此,冰层覆盖面积多少已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变成了经济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此外,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海平面上升问题将会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而受此影响最大的将会是亚洲地区。”“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已不仅是一场危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场‘气候战争’之中。”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近百年来(1906~2005年)升高了74℃,预计到21世纪末将上升1~4℃。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引起的。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暖的一年。近50年来中国降水分布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西部和华南地区降水增加,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有频率增加、强度增大的趋势。夏季高温热浪增多,局部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干旱加剧,南方地区强降水增多,西部地区雪灾发生的几率增加。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据科学家的研究,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加;降水分布不均现象更加明显,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海平面上升趋势进一步加剧。”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科学家蒂莫西·伦托说:“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因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而继续上升,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地球的主要物理学基础发生变化,并使地球进入危险状态。”科学家研究领导小组提出,包括北极冰融化、格陵兰岛冰盖变薄、西部南极冰床崩塌、大西洋一些特定环流消失、“恩索(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循环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导致的异常天气事件增多、印度洋夏季季风消失、西非季风中断、亚马逊热带雨林枯萎消退和泰加林(北方针叶林)的枯萎消退等九大因素的“爆发点”有可能在今后100年内出现。不过,科学家认为,通过实时监测和模拟数据可以制订早期预警体系,仍有可能通过温室气体减排等措施避免它们的出现。  当然,也有学者对是否存在人为的气候变暖持不同观点。气候物理学家S弗雷德·辛格、丹尼期·T艾活利在其《全球变暖——毫无来由的恐慌》(Unstoppable Global Warming,Every 1500 Years)一书中写道:“有证据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中,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充其量扮演了一个次要的角色。相反,如果我们往回追溯到100万年历史的气候变化历程中,我们会发现,温和、适度的全球变暖只是1500年(±500年)气候周期自然变化的一部分。”对气候变化的长周期性,逐步为一些科学发现所证实,它是太阳系运动的客观规律性反应,如果我们了解了1500年的气候变化周期,就会觉得近期气候变暖完全是人为的说法或导致人类末日灾难的危险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是荒谬的。丹斯加德和奥斯切格于1984年写的《格陵兰岛深层冰芯揭示的北大西洋气候振荡变化》认为:“温和的气候周期,与太阳活动的关系,其精确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几乎可以说是令人吃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在11年前写的《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一书中,根据中国地理学家长期研究结果,指出以往7000年间中国气候曾多次呈现寒暖交替,而至当时为止的气候变化离历史上的气温上限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观点不断为地质物理学家发现和勘探以及海洋暖流变化所佐证,并将进一步得到证实。  无论气候变化呈长周期性循环规律与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的气候变化报告的结论谁是谁非,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活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行动,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签署的《环境宣言》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有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综观环境问题,主要原因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伦理等方面出现了偏差和问题,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是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利益对立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人性扭曲的结果。资本逻辑通过自身活动建构的国际经济秩序维持自身的利益存在。尽管网络化使社会更加透明和公开,但资本逻辑使不同利益集团更加竞争和对抗,世界尽管多极化,但各国都必须考虑相互间的竞争和合作的利害关系。这正如中国古代春秋战国纷争之世,谁能占领道德和科技的制高点,谁能率先实现人类的梦想——共产主义,也可称之为“生态共产主义”,谁就能引领世界潮流。在决定结果的诸多因素中,有两点是决定性的:一是教育,二是经济。只有教育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一部分人口能够脱离体能性劳动,而从事脑力劳动,进行精神再生产时,这个社会才会步入良性循环。因此,在当前资本不会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情况下,要努力地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建立一个全球环境新秩序,相互协作,“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涉及全球,危及人类生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必须面对共同的环境问题,这必然要求全世界共同参与环保,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共同的地球家园。同时,由于国内资源环境的严重性,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以及国外所取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成果,凸显了中国加强国际环境合作的必要性、迫切性。  环境安全问题是长期的、具有潜在性的问题,诺曼·迈尔斯指出,“如果世界环境问题像心脏病突发那样危害我们,我们就会高度重视生态系统并努力使之恢复。相反,环境问题像癌症那样静静地在暗地里侵害我们肌体,不易察觉,也没有抵制,直到它们深层的损害非常明显时才最终爆发出来。”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涉及全球,危及人类生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必须面对共同的环境问题,这必然要求全世界共同参与环保,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共同的地球家园。同时,由于国内资源环境的严重性,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以及国外所取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成果,凸显了中国加强国际环境合作的必要性、迫切性。  中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中国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实施了一批国际合作项目,积极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协议的签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1年6月18日、19日,中国发起并在北京举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并发表了《北京宣言》,提出保护环境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必须建立一个有助于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持续和持久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应以主权国家平等的原则为基础,发达国家必须率先行动保护全球环境,并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其面临的问题,以优惠或非商业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化技术,发展中国家应通过相互间的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对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做出贡献。1992年联合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后,中国政府制定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方向。要按照“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明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指导思想。作为发展中大国,要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坚持“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条件下,捍卫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量力而行地逐步承担“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各项事务,按照“相互帮助、协力推进”的原则,努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积极签署一系列维护世界资源环境的公约并加大履约力度,承担一个发展中大国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共同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认真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努力控制和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并于2008年10月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全球气候近50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为此,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应对举措。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底子薄,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享有减排达标的“豁免权”,要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加强国际合作时,要注重环境安全,坚决维护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环境安全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社会“继续生存还是自我毁灭”的问题,是一个比国家领土安全更严峻的安全问题。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加强环境保护国际交流和合作中,一方面,必须维护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任何国家和地区不能以环境保护为由干涉中国内政,不得借此提出任何形式的援助或发展资金等附加条件,尤其是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全球环境新秩序还未建立的情况下,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际资源环境公平公正,切实维护国家的环境权益;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承担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的环境责任。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支撑不了现行的发展模式,不减排、不转型也不行,发达国家设计好的不公平的国际规则,导致我们生态成本难以转移出去。即使可以我们也不能转移,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和平与和谐,不能搞生态殖民主义。  为了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全球科技合作和攻关,迎接科技自由时代的来临。要充分发挥人类创造性,整合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消除技术壁垒,实现科技共有共享。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水电、核电、潮汐发电等清洁能源;加强合成材料研究,开发利用纳米技术,尽快实现合成材料的持久耐用和可循环利用;加强核聚变能和平利用的研究和开发。美国已建成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激光束的核聚变实验装置,准备探索以核聚变利用核能的可能性。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相比核裂变,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更大,而且几乎不会带来放射性污染等环境问题,其原料可直接取自海水中的氘,经过计算,1升海水中提取出的氘进行核聚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00升汽油燃烧释放的能量,来源几乎取之不尽,是理想的能源方式,如太阳能就是核聚变。但核聚变瞬间产生的温度超过1亿千瓦时,人类已经可以实现“不受控制”毁灭性、破坏性的核聚变,如氢弹爆炸。但是要想其能量被人类有效利用,必须能够合理地控制核聚变的速度、规模、材料等,实现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为了和平利用核聚变能,2006年11月21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的参加方签署了《联合实施协定》,并在2007年由参加方批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建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艾克斯附近的卡达拉奇,费用估计为50亿欧元,建造期大约持续10年,预计建成后运行20年,运行费用同样为50亿欧元。核聚变能源利用有可能为人类提供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和平利用核聚变能源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目标;加强航天技术开发,探索太空和利用月球、火星等其他星体资源;加强雷电和氢氧分离的研究,有朝一日人能够经济有效地使水分离为氢气和氧气,使用氢气这种最为清洁的能源,那将是人类的福音,可以为实现马克思所说的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提供永无枯竭、清洁循环的物质支撑,迎接科技自由时代的来临。

关于微波的论文题目

用HT46X23设计微波炉控制器实例分析    微波炉控制器的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首先是炉腔温度比较高,控制器附近温度也会比较高,达到60℃~70℃;另一方面,微波辐射对单片机抗干扰的要求也很高,在做多次快速开关门试验中,当少量微波泄露时,对控制器有一定的辐射,以及反复开通和关断大功率负载会产生较强的干扰。所以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十分重要,在多年的家电产品设计中,经常用盛群半导体(Holtek)的48系列及46系列8bit单片机设计微波炉控制器,无论在适应工作环境还是抗干扰等方面都完全满足要求,在成本及供货等方面比国外芯片也有更明显的优势。    本文通过实际产品为例,以产品功能要求、方案确定和芯片选型、硬件设计、软件规划及编写等几部分介绍如何用单片机设计微波炉控制器。     功能要求    设计产品首先了解产品的要求,了解越详细设计反复修改就越少,特别是关于影响芯片选型及输出控制等跟硬件直接相关的部分。本文介绍的微波炉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如下:  微波加热,功率有10档。  烧烤加热,功率有2档。  热风烘烤加热,温度多档。  混合加热,有三种组合模式:烧烤加微波、烘烤加微波、烘烤加烧烤。  自动解冻,重量选择有20档。  自动菜单,6大类,各类分别有重量选择。  显示:88:88数码管,四周带14个图标。  按键:有功能选择键、启动键、取消键、热风烘烤键,时钟及定时键,自动菜单各功能键,总共11个。  编码开关:调节加热时间。  另有蜂鸣器、门检测和门灯控制。     方案确定和芯片选型    了解产品的详细要求后,需要确定具体的实现方案,首先是选择合适的单片机。选择合适的型号主要要看两个方面: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要选择合理的单片机首先必须了解单片机的各系列及各款的资源,再了解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下面分别从硬件和软件来说明怎样根据要求选择单片机。在选择单片机时,整个产品的方案也基本确定。  硬件相关资源  硬件相关的资源是指外围硬件相关的如I/O数量、特殊驱动、工作电压等。  首先,选择合适的单片机系列。看供电电压及工作温度抗干扰能力等是否满足要求。盛群的MCU在系统振荡频率小于4MHz时供电电压供电范围为 2V~5V,当8MHz时则为3V~5V,要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最好用5V电压供电,当供电电压较高时,MCU内部所有逻辑电平幅值较高,容差电压大,干扰更强才能改变其逻辑状态。工作温度,选择Holtek的48和46系列工业级单片机,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完全能满足微波炉控制器工作温度的要求。在选择合适的系列时,还要看特殊资源的要求,如中断口、PWM、蜂鸣器驱动、A/D转换等;在此产品的具体要求中,需要检测炉腔的温度以及在产品中需要对交流风扇调速,温度检测需要A/D转换,交流风扇调速控制需要有过零中断,所以,在这个产品中选择了46系列单片机。但此产品不需要LCD驱动、高精度A/D转换及比较器等资源,则不选择HT46R6X、HT46R5X、HT46R1X等系列,而选择HT46R2X系列。  再就是选择的具体I/O要求和什么样封装的单片机,在Holtek单片机中同型号的单片机有多种封装,如HT46R23有DIP28或SOP28封装,也有DIP24或SOP24封装,其I/O分别为23个和19个。  根据前面提到的功能要求,其I/O的需求列举如下:  继电器驱动:微波、烧烤、热风烘烤、门灯/转盘、散热风扇共5个输出ports。  蜂鸣器驱动:1个输出ports  按键有11个:11个输入port  门状态检测:1个输入port  编码开关检测:2个输入port  显示数码管:5个COM,9个段,需14输出port  过零中断检测:1个中断输入port  温度检测:1个A/D输入port    简单加起来总共需要20个输出port,16个输入port。考虑复用I/O,将9个数码驱动段和5个公共端同时做输入检测;温度检测只能用A/D口 PB0,过零检测只能用单独的中断PA5来检测,所以总共需要22个I/O,所以选择28PIN的HT46R2x可以满足要求。

首选你的定一个论点吧,确定你文章讨论的什么。然后把微博带来的影响都写出来,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比如:极大的提高了信息获取速度,给人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等等。再把微博带来的弊端简单写一下,比如:如果有人散播谣言同样也会传播的很快,网上的水军引导舆论等等。最后写出你的结论。

关于微波的论文怎么写

用HT46X23设计微波炉控制器实例分析    微波炉控制器的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首先是炉腔温度比较高,控制器附近温度也会比较高,达到60℃~70℃;另一方面,微波辐射对单片机抗干扰的要求也很高,在做多次快速开关门试验中,当少量微波泄露时,对控制器有一定的辐射,以及反复开通和关断大功率负载会产生较强的干扰。所以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十分重要,在多年的家电产品设计中,经常用盛群半导体(Holtek)的48系列及46系列8bit单片机设计微波炉控制器,无论在适应工作环境还是抗干扰等方面都完全满足要求,在成本及供货等方面比国外芯片也有更明显的优势。    本文通过实际产品为例,以产品功能要求、方案确定和芯片选型、硬件设计、软件规划及编写等几部分介绍如何用单片机设计微波炉控制器。     功能要求    设计产品首先了解产品的要求,了解越详细设计反复修改就越少,特别是关于影响芯片选型及输出控制等跟硬件直接相关的部分。本文介绍的微波炉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如下:  微波加热,功率有10档。  烧烤加热,功率有2档。  热风烘烤加热,温度多档。  混合加热,有三种组合模式:烧烤加微波、烘烤加微波、烘烤加烧烤。  自动解冻,重量选择有20档。  自动菜单,6大类,各类分别有重量选择。  显示:88:88数码管,四周带14个图标。  按键:有功能选择键、启动键、取消键、热风烘烤键,时钟及定时键,自动菜单各功能键,总共11个。  编码开关:调节加热时间。  另有蜂鸣器、门检测和门灯控制。     方案确定和芯片选型    了解产品的详细要求后,需要确定具体的实现方案,首先是选择合适的单片机。选择合适的型号主要要看两个方面: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要选择合理的单片机首先必须了解单片机的各系列及各款的资源,再了解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下面分别从硬件和软件来说明怎样根据要求选择单片机。在选择单片机时,整个产品的方案也基本确定。  硬件相关资源  硬件相关的资源是指外围硬件相关的如I/O数量、特殊驱动、工作电压等。  首先,选择合适的单片机系列。看供电电压及工作温度抗干扰能力等是否满足要求。盛群的MCU在系统振荡频率小于4MHz时供电电压供电范围为 2V~5V,当8MHz时则为3V~5V,要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最好用5V电压供电,当供电电压较高时,MCU内部所有逻辑电平幅值较高,容差电压大,干扰更强才能改变其逻辑状态。工作温度,选择Holtek的48和46系列工业级单片机,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完全能满足微波炉控制器工作温度的要求。在选择合适的系列时,还要看特殊资源的要求,如中断口、PWM、蜂鸣器驱动、A/D转换等;在此产品的具体要求中,需要检测炉腔的温度以及在产品中需要对交流风扇调速,温度检测需要A/D转换,交流风扇调速控制需要有过零中断,所以,在这个产品中选择了46系列单片机。但此产品不需要LCD驱动、高精度A/D转换及比较器等资源,则不选择HT46R6X、HT46R5X、HT46R1X等系列,而选择HT46R2X系列。  再就是选择的具体I/O要求和什么样封装的单片机,在Holtek单片机中同型号的单片机有多种封装,如HT46R23有DIP28或SOP28封装,也有DIP24或SOP24封装,其I/O分别为23个和19个。  根据前面提到的功能要求,其I/O的需求列举如下:  继电器驱动:微波、烧烤、热风烘烤、门灯/转盘、散热风扇共5个输出ports。  蜂鸣器驱动:1个输出ports  按键有11个:11个输入port  门状态检测:1个输入port  编码开关检测:2个输入port  显示数码管:5个COM,9个段,需14输出port  过零中断检测:1个中断输入port  温度检测:1个A/D输入port    简单加起来总共需要20个输出port,16个输入port。考虑复用I/O,将9个数码驱动段和5个公共端同时做输入检测;温度检测只能用A/D口 PB0,过零检测只能用单独的中断PA5来检测,所以总共需要22个I/O,所以选择28PIN的HT46R2x可以满足要求。

写一下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微波的实质,生活中微波的作用做好能把对未来微波的使用做一个大胆的猜想,一定要符合科学(不要反物理哦)

我是学计算机的

  • 索引序列
  • 关于微波的论文
  • 关于微波的论文选题
  • 关于微波的论文2000字
  • 关于微波的论文题目
  • 关于微波的论文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