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福建中学数学编辑部主任是谁

福建中学数学编辑部主任是谁

发布时间:

福建中学数学编辑部主任是谁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婆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工程专家。他8岁进私塾读书,由于所学的都是四书五经和八股文,詹天佑腻烦透了。他最感兴趣的是工程、机械等新知识,用泥巴捏火车,做机器,身上老是装着小齿轮、发条、螺丝刀、镊子等。 一天,小天佑对他家的闹钟突然产生了兴趣。他想:这个方方的东西为什么能嘀嗒嘀嗒走个不停 小天佑决定要打开这个宝贝匣子,看看其中的奥妙。把零件一个一个拆开,一直到把整个闹钟拆到不能再拆为止。一大堆零件怎么按原样装起来呢 詹天佑凭着他那良好的记性,居然一件一件装好了。他也弄清了闹钟的构造与原理。 1871年,清政府派我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容闳负责筹办幼童留学预备班。11岁的詹天佑听到后恳求父母答应去参加考试。詹天佑满有信心地说:“保证马到成功。”考试结果一公布,詹天佑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被录取为第一批出国留学的预备生。 1872年,第一批留洋学生共30人登上征程了,詹天佑第一次乘轮船、坐火车,他对这些洋玩艺儿非常着迷。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制造火车 轮船 在美国,为了学好英语,詹天佑住到美国市民家里。第二年他考进了西海文小学,仅用三年就小学毕业了,两年中学毕业,他考上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专业。 1881年,詹天佑回到祖国的怀抱。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生平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儿童文学作家、诗人、编辑,现任《儿童诗》顾问。曾编过《少年文艺》《少年报》等。在儿童文学界以儿童散文诗占得一席之位。籍贯:江苏无锡主要作品:《友谊花》《小松树》《爬山虎》《阳台上的小客人》等。教育名言:聪明的孩子爱诗,读诗的孩子聪明。教育名言:聪明的孩子爱诗,读诗的孩子聪明。扩展资料人物履历: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上海华丰字模厂工人,曾参加上海工人文化宫文学创作讲习班学习,后调入少年儿童出版社任编辑,《小朋友》编辑室主任,《儿童诗》丛刊副主编,副编审。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艺家协会。著有诗歌《阿布加和中国医生》,散文诗集《远方的礼物》、《阳台上的小客人》,故事集《眼睛会动的布娃娃》,儿歌集《从小养成好习惯》,诗歌《含羞草》散文《峨眉山上的奇遇》。译著《罗姗娜和机器人》(与费正平合作)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少年儿童读物翻译奖,《小鸟在歌唱》(编辑)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儿童文学奖,《虎孩》获全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优秀少儿读物编辑奖,《魔匣》获全国第四届少儿社优秀读物编辑奖。为全国各地中小学建立了不少儿童诗社、儿童诗夏令营。他的书法也为人称道。编辑于 2020-01-24大Blue资深情感咨询师已回答7021人问题为你推荐:专家主播在直播间里在线解答问题,来听听直播中老师的回答太专业了~为你推荐:专家主播在直播间里在线解答问题,来听听心里疑惑解开了,谢谢老师咨询后好多了说的很准,感恩感谢老师指点咨询后心情好多了~老师很耐心的回答问题终于找到解决办法了老师说的很准主播老师人很好推荐大家来看解决了我的问题,很感谢非常感谢老师心情很抑郁怎么办回答真的不错挺专业的强烈推荐大家看看老师回答真的不错查看全部30个回答紫砂壶_三个步骤告诉你怎么分辨紫砂壶根据文中提到的诗歌为您推荐吴云根紫砂壶,买紫砂壶就买紫砂壶名家作品,正宗宜兴原矿,带名家亲笔证书,持壶照,与紫砂壶名家一起学习紫砂壶开壶保养知识。沈阳优旺珠宝有限公司广告总裁商业思维讲师苏老师2020新版个人资料介绍值得一看的苏引华相关信息推荐苏老师2020新版个人资料 商业思维创始人,商业讲师,苏老师专注培训14年,17年创业经验苏老师2020新版个人资料泌阳县志远教育咨询信息服务部广告20条评论热心网友6我4年级,谢谢查看全部20条评论—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曹婉芬紫砂壶价格,紫砂壶真假?宜兴名家教你选购正宗紫砂壶!精曹婉芬紫砂壶价格?多少钱能买正宗紫砂壶?紫砂七老嫡传弟子:周国洪;家藏珍稀原矿泥料,匠心之作!周国洪只走心不走量!自产自销, 少量珍品, 可定制刻字!广告2020-10-31基本生活常识3赞·3,202浏览2020-02-12生活健康小常识252赞·7,877浏览2019-05-22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有哪些?详细!268赞·60,626浏览2019-05-22日常生活小常识大全263赞·16,396浏览2019-05-22生活中有哪些健康小常识254赞·1,194浏览2019-05-22兼职中文老师-2020全新兼职信息本月1202人已咨询相关问题咨询北京倬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告汉语教师_中国十大教育机构本月1202人已咨询相关问题咨询北京倬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告如何看出婚姻好不好?158*****831TA获得超过183个赞关注18播放在幼儿园对于吃饭比较慢的孩子老师该怎么办?睿爸育儿记睿爸:专栏作家,家庭教育指导师,两孩爸爸关注707播放教育惩戒与体罚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前一段时间广州出现了女童被体罚吐血的新闻,引起了全网的愤怒,但是随后新闻又迎来了反转,这一系列事件是5条回答·55人在看哪3所理工大学,工作稳定薪资高,毕业就有铁饭碗?随着我国的互联网不断发展,电子行业也是日益火爆,在大学里只要是与电子相关的专业都成了考生们报考的热门6条回答·215人在看同是数学运算,为什么除法运算比乘法运算更复杂??除法运算比乘法的运算更加复杂,因为除法是乘法的一种逆运算,我们把它做一个类比就能够清除除法,它和乘法4条回答·22人在看朝鲜上大学容易吗?冒险雷探长走访失落古迹,探寻人类未解之谜关注562播放什么事虚拟语气是鹿莱贡献了超过2553个回答关注341播放都知道适量的晒太阳可以补钙,那你知道在每天的什么时间段最适合吗 ?从小就听老人说,小孩要经常晒太阳,能补钙长大个。晒太阳不仅对小孩有好处,大多成年人白天都在室内工作,10条回答·133人在看数学为什么这么难,怎样才能学好数学?数学学习中为何会出现"学困生"?如何甩脱这顶莫须有的帽子?高度的"逻辑性"、"抽象性"是高中数学的代5条回答·48人在看董洁8年不让潘粤明看儿子,孩子和妈妈生活会有哪些问题?在今年的2月5日,我们又在潘粤明的微博上看到他在零点的时候准时为儿子顶顶庆祝生日,同样是一个小牛的图10条回答·51人在看正在加载评论

如下:第一位:李耕李耕(1885-1964),字砚农,原名李实坚,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堂号菜根精舍。出生于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一个民间绘画世家,幼年从父学习中国画,绘丹青绣像、寺庙壁画。生前系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文史馆员等。擅长古典人物、山水花鸟画,兼通书法、诗文、金石、雕塑、弦琴等。其画气势雄健,挥洒自如,形成“李耕画派”。被誉为“20世纪古典人物画第一家”,与齐白石并称“北齐南李”。第二位:郭风郭风(1917~2010),原名郭嘉桂。回族。福建莆田人。1936年毕业于莆田师范,1944年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历任县小学、中学、福州高级工业学校、福建师大教师,《星闽日报》编辑,《福建文艺》《园地》《热风》杂志副主编。省文联秘书长、副主席,省作协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中国作协理事、全委会名誉委员。第三位:林兰英林兰英(1918年2月7日—2003年3月4日),福建莆田人,半导体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林兰英从福建协和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48年赴美留学,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的迪金森学院数学系学习。1955年博士毕业后,进入纽约长岛的索菲尼亚公司任高级工程师进行半导体研究;1957年1月回到中国,并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60年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成立后,林兰英担任该所研究员。第四位:欧元怀欧元怀(1893-1978)字愧安。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人。1915年赴美国,先后在美国西南大学文理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22年毕业回国,历任厦门大学教育主任兼总务长、上海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和校长、上海市工部局华人教育处教育委员、贵州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等职。解放初任“华东师范大学筹备委员会”事务委员,并被邀为上海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欧元怀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曾因创办大夏大学,成绩显著,贡献杰出,美国西南大学特赠予荣誉博士学位。第五位:林景亮林景亮,土壤学家,长期致力于土壤科学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为福建农学院创办了红壤开发利用研究所。将土壤生态学理论与红壤改良利用相结合;在闽东南建立的试验基地,对指导农业生产起到示范推广作用,为红壤的开发和改良利用作出了贡献。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历任浙江省化学肥料管理处技师江西省农业院技士福建省农业改进处技正福建省农事试验总场副场长兼土壤肥料系主任、福建省省立高级农校校长福建省立农学院副教授福建农学院教授、农学系副主任、土壤农业化学系主任、红壤开发利用研究所所长等职。

【个人简介】詹天佑,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卒于1919年4月24日,号眷诚,字达潮,广东南海人,原籍江西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少年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亲眼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而产生悲观情绪,但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1878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几经周折,终于转入了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正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詹天佑刚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的把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这便是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英国和俄国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国和俄国的使臣们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京”指北京,“张”指张家口)铁路的修筑。京张铁路修筑成功后,1909年通车。1910年,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兼工程师,1912年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负责兴建粤汉及川汉铁路。此后一直定居在汉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51号)。同年成立“中华工程师学会”,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民国成立后,于1913年获政府委任为交通部技监,1914年获颁授二等宝光嘉禾章。1916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参崴和哈尔滨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中国代表。4月因病回汉口,4月24日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同年在青龙桥车站竖立一座詹天佑全身站立铜像。

福建中学数学编辑部主任

刘祖希刘祖希,1980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200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2001年至2006年工作于苏州市第一中学。2006年调入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任上海教育出版社市场营销、图书策划部主任。主持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工作,担任《新青年教师文库》(数学卷)总策划。主要社会兼职有:《青少年科技报》中高考数学顾问,“中环杯”中小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活动命题人,“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全国青少年数学活动命题人,全国数学建模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长三角地区召集人。在国家级、省级教育类期刊发表80多篇论文,主编图书20余部。任念兵目前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中数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罗建宇1981年8月出生于湖南永州,2002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原湘潭师范学院)数学系,理学学士,中学一级教师,江苏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教务处副主任,苏州市双十佳教坛新秀,张家港市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在中数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指导学生习作发表4篇。曾获张家港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张家港市新长征突击手、张家港市十佳班主任、张家港市科协系统先进个人、杨舍镇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苏州市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苏州市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二等奖。丁益民1981年11月出生于江苏姜堰,200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理学学士,中学一级教师,2004年8月至2010年任教于江苏泰州民兴实验中学,2010年8月调至江苏苏州实验中学,泰州市高中数学学科基地专家组成员,苏州市教科院高考研究中心组成员,苏州首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成员,苏州高新区名师工作室成员,苏州高新区学科带头人,苏州高新区教学能手。在《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国内数学期刊发表文章9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江苏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0年),苏州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4年),泰州市高中数学教师优质课二等奖(2009年),苏州市把握学科能力竞赛区一等奖、大市二等奖(2011年,2014年)。田富德1981年10月出生于福建大田,2004年毕业于漳州师范学院数学系,中学一级教师,同年任教于福建省大田第一中学,2013年调至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06年国庆始任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数学通讯》论坛版主。在中数期刊发表文章80余篇,2010年获“三明市优秀教师”、“大田县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2012年被聘为三明市名师工作室成员,2013年被评为三明市骨干教师。多次参与三明地区重点中学统一考试命题工作,指导学生多人次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一等奖、福建省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代银1982年7月出生于安徽淮南,200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安徽省淮南市第三中学教务处主任。在中数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2007年获“淮南市第三届教坛新星”,2009年获“淮南市首届教科研先进个人”,2010年获“淮南市第三届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彭翕成彭翕成,工作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作十余部,主要有《数学哲学》、《绕来绕去的向量法》、《仁者无敌面积法》、《动态几何教程》、《数学教育技术》、《师从张景中》等。热衷于事数学科普写作,其科普风格既由浅入深,娓娓道来,又能平中见奇,展现给人新的视角,其博文在网络上影响甚大,粉丝众多。胡晋宾目前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工作。梅磊目前在湖北武汉黄陂六中工作。肖向兵目前在中科大出版社工作.史嘉目前在安徽亳州一中工作.宋书华宋书华(1981—)出生于江苏东台,200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8月----2013年6月任教于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7年在特级教师翁玉中的指导下参与学校的竞赛培训工作,2010年独立负责2013届的数学竞赛辅导工作,指导的学生有多人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国家一等奖和江苏省一等奖。部分荣誉:武进区先进教育工作者、武进区评优课一等奖。在国家级、省级数学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2013年6月创立常州九章数学书吧,该书吧是江苏省内唯一的一家专营数学书籍的概念书店。积极开展图书策划、教育培训业务,在江苏省有一定影响力。

[1] 陈计, 二次根式的三角代换, 中学数学教师(丛刊), 1982年第1期, 42-[2] 陈计, 艾尔兑斯——莫迪尔不等式的推广, 数学通讯, 1984年第1期(总第149期), 27-   [3] 陈计, 反向Fermat问题的推广, 数学通讯, 1984年第5期(总第153期),   [4] 陈计, Kummer判别法的增补, 工科数学, 1984年第2期(总第2期), 55-   [5] 陈计, 朱尧辰不等式的推广,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85年第3期(总第77期),   [6] 陈计, 初等对称函数的一个不等式, 厦门数学通讯, 1986年第1期, 15-16,   [7] 陈计, 一个不等式的推广, 数学教学研究, 1986年第4期(总第16期),   [8] 陈计, 关于Hardy不等式, 玉溪师专学报(综合版), 1987年第3期(总第10期), 57-   [9] 陈计, 王振, 罗承辉, 关于几个猜想的讨论, 玉溪师专学报(综合版), 1987年第6期(总第13期), 39-   [10] 陈计, Polya-Szego不等式的多边形推广, 数学通讯, 1987年第6期(总第190期),   [11] 陈计, Heron公式的指数推广及其应用, 数学通讯, 1987年第12期(总第196期), 3-   [12] 王挽澜, 王鹏飞, 陈计, 一些新不等式的注,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年第1期(总第7期), 15-   [13] 陈计, 林祖成, 关于若干平均值不等式的推广,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年第2期(总第8期),75-   [14] 陈计, 何明秋, 涉及两个三角形的不等式, 数学通讯, 1988年第1期(总第197期), 3-   [15] 陈计, 舒海斌, Ostle-Terwilliger不等式的推广, 数学通讯, 1988年第3期(总第199期), 7-   [16] 陈计, 马援, Neuberg-Pedoe不等式的四边形推广, 数学通讯, 1988年第5期(总第201期), 5-   [17] 陈计, 王振, Garfunkel-Bankoff不等式的一个证明, 数学通讯, 1988年第10期(总第206期), 7-   [18] 陈计, 王振, Barrow-Lenhard不等式的指数推广, 数学通讯, 1988年第12期(总第208期), 7-   [19] 陈计, 王振, Heron平均和幂平均的不等式, 湖南数学通讯, 1988年第2期(总第43期), 15-   [20] Ji Chen, Zhen Wang, The power mean and the Heron mean inequalities, Crux Mathematicorum, V14 (1988), N 4, 97-   [21] 陈计, Mitrinovic-Djokovic不等式的推广, 中学数学教学(上海), 1988年第4期, 18,   [22] 陈计, 张焕明, 费恩斯列尔哈德维格尔不等式的一个类似, 数学教学研究, 1988年第5期(总第27期), 26-   [23] 王挽澜, 李广兴, 陈计, 关于平均值的比的一些不等式,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88年第6期(总第42期), 83-   [24] 张在明, 陈计, 刘竞欧,Woodall不等式的一个证明, 六盘水师专学报, 1989年第1期, 86-   [25] 陈计, 刘竞欧, 关于圆形区域的最初几个Heilbronn数,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89年第1期(总第3期), 6-   [26] 陈计, Mitrinovic-Djokovic不等式的推广,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89年第1期(总第3期), 115-   [27] 陈计, 李广兴, Erdos-Florian不等式的加强(英文),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89年第2期(总第4期), 12-   [28] Ji Chen, An extension of Oppenheim's area inequality for triangles, Crux Mathematicorum, V15 (1989), N 1, 1-   [29] Ji Chen, Zhen Wang, A generalization of Lenhard's inequality, Crux Mathematicorum, V15 (1989), N9, 257-   [30] 陈计, 马援, 涉及两个单形的一类不等式, 数学研究与评论, V9 (1989), N2, 282-284; 几何不等式在中国,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第一版, 397-   [31] 陈计, 李广兴, 多边形中的不等式, 湖南数学通讯, 1989年第3期(总第50期), 32-   [32] 李广兴, 陈计, 樊畿不等式的推广, 湖南数学通讯, 1989年第4期(总第51期), 37-   [33] 陈计, 胡波, Klamkin不等式的推广, 数学教学研究, 1989年第4期(总第32期), 2-   [34] 李文志, 陈计, 一道有奖征解题的推广,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年第4期(总第12期), 13-   [35] 陈计, 王振, 关于Erdos和Fejes Toth的猜想, 数学通讯, 1989年第5期(总第213期), 3-   [36] 陈计, Barrow-Oppenheim不等式的推广及其应用, 数学通讯, 1989年第6期(总第214期), 3-   [37] 陈计, 高海明, 一道征解题的拓广和加强, 数学通讯, 1989年第8期(总第217期), 4-   [38] 陈计, 刘竞欧, Catalan不等式的指数推广, 数学通迅, 1989年第11期(总第220期),   [39] 陈计, Guggenheimer不等式的指数推广, 数学通讯, 1989年第12期(总第221期),   [40] Ji Chen, Bo Hu, The identric mean and the power mean inequalities of Ky Fan type, Facta Universitatis(Nis), Series: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cs, 4 (1989), 9-   [41] 王振, 陈计, Ky Fan不等式的推广(英文),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0年第1期(总第5期), 23-   [42] 胡波, 陈计, Heron平均和幂平均的樊畿型不等式,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0年第2期(总第6期), 32-   [43] 陈计, 王振, 关于对数平均的下界,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总第50期), 100-   [44] 刘启铭, 陈计, 关于Beckenbach不等式的推广,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总第50期), 117-118,   [45] 陈计, 关于单位分数的一个定理的初等证明,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总第50期), 119-   [46] 陈计, Makowski-Berkes不等式的变形, 数学教学研究, 1990年第2期(总第36期),   [47] 陈计, Padoa不等式的加权推广(研究通讯2), 湖南数学通讯, 1990年第3期(总第56期),   [48] 王振, 陈计, n(≥5)边形的最大面积一般不能用边长的根式表示,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年第1期, 38-   [49] 陈计, 关于多边形面积的Oppenheim不等式的推广(英文),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1年第1期(总第7期), 17-   [50] Mitrinovic, Pecaric, Volence, 陈计, 专著《几何不等式新进展》的补遗(I)(英文),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1年第2期(总第8期), 79- (定价: 00元)   [51] 王振, 陈计, 关于Erdos-Mordell不等式, 数学通讯, 1991年第7期(总第240期), 28-   [52] 陈计, Janous不等式的初等证明, 数学通讯, 1991年第11期(总第244期),   [53] 陈计, 《几何不等式》中译本序,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9月第一版, 1- (定价: 20元)   [54] Zhen Wang, Ji Chen, A generalization of Ky Fan inequality, M Balkanica, 5 (1991), 373-   [55] 陈计, Bencze不等式的加强,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1期(总第28期), 37-38,   [56] 陈计, 王振, 一个分析不等式的证明,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2年第2期(总第10期), 12-   [57] 李国富, 陈计, 次数k≤10的Steinhaus循环的计算,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2年第2期(总第10期), 15-   [58] 陈计, 关于Kooistra不等式的推广,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3期(总第23期), 43-46,   [59] 王振, 陈计, Mitrinovic-Djakovic不等式的推广(英文), 数学季刊, 1992年第4期, 95-   [60] 陈计, 埃德温·福特·贝肯巴赫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 玉溪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5期(总第42期), 34-   [61] 陈计, 关于Gerber不等式的加强, 福建中学数学, 1992年第5期(总第75期), 8-   [62] 陈计, Janous不等式的一个加强, 福建中学数学, 1992年第6期(总第76期), 8-   [63] 陈计, 《几何不等式》书评, 数学通讯, 1992年第5期, (总第250期),   [64] 陈计, Janous猜想的简单证明, 数学通讯, 1992年第9期(总第254期), 16-   [65] 陈计, 泰国提供给第31届IMO的预选题2创作的一些看法, 数学通讯, 1992年第10期(总第255期), 39-   [66] 陈计, 一个三角不等式的加强, 湖南数学通迅, 1992年第6期(总第71期), 27,   [67] 陈计, 一个三角不等式的加强, 中学数学(武汉), 1992年第8期(总第126期), 23-   [68] 陈计, 关于三角形的一个不等式的新证, 中学数学(武汉), 1992年第10期(总第128期),   [69] 陈计, 两个新发现的三角不等式, 中学数学(武汉), 1992年第12期(总第130期),   [70] 陈计, 一个几何不等式的加强, 中学数学(苏州), 1992年第10期(总第113期),   [71] 陈计, 关于三角形的不等式族,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2年第10期(总第139期), 29-   [72] 陈计, 一个新的三角不等式,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2年第12期(总第141期), 23-   [73] 陈计, 王振, Neuberg-Pedoe不等式与Oppenheim不等式, 初等数学研究论文选,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年10月第一版, 303- (定价:00元)   [74] 陈计, Erdos-Klamkin不等式的推广(英文),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3年第1期(总第11期), 98-   [75] 王振, 陈计, OYZ不等式的初等证明,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3年第2期(总第12期), 25-   [76] 王振, 陈计,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平方和,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3年第1期(总第142期), 34-   [77] 陈计, 谈一个三角不等式的加强及其它,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3年第7期(总第148期), 29-   [78] 陈计, 两个三角形不等式链的加细,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3年第11期(总第152期), 15-   [79] 何明秋, 陈计, 平面凸图形内n点问题,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3年第12期(总第153期), 23-   [80] 陈计, 一个三角不等式的加强, 数学通讯, 1993年第1期(总第258期), 22-   [81] 陈计, 从Garfunkel的猜想谈起, 数学通讯, 1993年第9期(总第266期), 22-   [82] 陈计, 两个新的三角不等式, 上海中学数学, 1993年第2期, 37-   [83] 陈计, 一个新的三角形不等式链, 中学数学(武汉), 1993年第2期(总第132期), 2,   [84] 陈计, 何明秋, 三角形内八点问题, 中学数学(武汉), 1993年第8期(总第138期), 26-   [85] 王振, 陈计, Mitrinovic-Djakovic不等式的另一个扩展(英文), 数学季刊, 1993年第3期, 108-   [86] 陈计, 王振, 广义Heron平均和幂平均的不等式,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年第4期(总第28期), 6-   [87] 王振, 陈计, 一个三角形不等式的再加强(研究简讯40), 湖南数学通讯, 1993年第6期(总第77期),   [88] 陈计, 关于一个几何不等式的探讨(一), 福建中学数学, 1993年第6期(总第82期), 10-   [89] 陈计, 王振, 最初几个Heilbronn数的计算, 福建省初等数学研究文集,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3年7月第一版, 49- (定价: 20元)   [90] 陈计, 胡波, 指数平均和幂平均的樊畿型不等式, 福建省初等数学研究文集,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3年7月第一版, 53-   [91] Ji Chen, Xei-Zhi Yang, On A Zirakzadeh inequality to the triangles inscribed one inthe other, U B P E F, S: M, 4 (1993), 25-   [92] 陈计, 王振,一个分析不等式的反向,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4年第1期(总第13期),13-   [93] 陈计, Bager第二图的改进,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4年第2期(总第14期), 10-   [94] 陈计,余切和下界的改进, 福建中学数学, 1994年第1期(总第83期),   [95] 陈计, 黄军华,两个三角不等式的加细, 湖南数学通讯, 1994年第1期(总第78期), 44-   [96] 黄军华,陈计,一个三角不等式链的加细(研究简讯56), 湖南数学通讯, 1994年第5期(总第82期), 44-   [97] 王振,陈计,第25届IMO第1题的讨论,数学通讯,1994年第1期(总第270期), 33-   [98] 陈计,王振,Neuberg-Pedoe不等式的四面体推广, 数学通讯, 1994年第2期(总第271期),22-   [99] 陈计,对一个三角形不等式的加细(标题文摘), 数学通讯,1994年第6期(总第275期),   [100]陈计,两个三角形不等式的加细(标题文摘), 数学通讯,1994年第6期(总第275期), 22-   [101]陈计, 关于∑sin3A-∑cos3A的下界,数学通讯, 1994年第10期(总第279期), 25-   [102]陈琦, 陈计,凸图形和覆盖问题, 中学数学(武汉), 1994年第3期(总第145期), 33-   [103]陈计, 关于Carlitz-Klamkin不等式,中学数学教学(合肥), 1994年第6期(总第90期),   [104]王振, 陈计,两个猜想不等式的加强及其它,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4年第7-8期(总第160期), 51-   [105]陈计,一个几何不等式的别证, 初中生数学学习, 1994年第7-8期(总第117-118期),   [106]王振, 陈计, 从一道Putnam竞赛题谈起,数学竞赛, 第18辑,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年4月第一版, 27- (定价: 70元)   [107]陈计,从三角形的圆心距谈起, 数学竞赛, 第19辑,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年4月第一版, 82- (定价: 70元)   [108]陈计, 王振,一个三角形不等式族的完善, 数学竞赛, 第21辑,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年4月第一版, 105- (定价:70元)   [109]王振, 陈计,一个三角不等式的简证及应用,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5年第1期(总第15期),70-   [110]陈计,季文,某些分析不等式的矩阵类似,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5年第3期(总第17期),21-   [111]石世昌, 陈计,三元二次初等对称平均对幂平均的分隔及其应用,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2期(总第34期),2-   [112]陈计, 王振,Garfunkel-Kuczma循环不等式的推广, 安徽教育学院(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2期(总第62期), 8-   [113]陈计,关于三角形的一个不等式, 中学数学(武汉), 1995年第3期(总第157期),   [114]陈计,关于四边形旁切圆半径的不等式, 福建中学数学,1995年第3期(总第89期), 10-   [115]王振, 陈计,初等对称函数的一个不等式, 湖南数学年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专辑),V15(1995),N4(Summary N32),3-   [116]陈计,关于三角形重心的垂足三角形, 湖南数学年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专辑),V15(1995),N4(Summary N32),42-   [117]陈计,几个樊畿型不等式, 湖南数学通讯, 1995年第5期(总第88期), 30-   [118]陈计,一道全俄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推广与改进,数学通讯,1995年第9期(总第290期), 28-   [119]陈计, 单墫,一个角平分线不等式的推广, 数学通讯, 1995年第11期(总第292期),17-   [120]朱再宇, 陈计,关于锐角三角形的一个不等式,中国中学数学教师优秀论文集(第二卷),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5年5月第一版, 177- (定价:80元)   [121]Zhen Wang, Ji Chen, Another extension of the Mitrinovic-Dokovic inequality, U BP E F, S: M, 6 (1995), 25-   [122]陈计,有关四面体的一个不等式的加强, 中学数学教学(合肥),1996年第1期(总第97期),   [123]陈计,关于中线的若干估计(研究简讯), 湖南数学通讯,1996年第1期(总第90期),   [124]陈计, 王振, Oppenheim不等式推广的简单证明,数学研究与评论, V 16 (1996), N 1, 62-64;几何不等式在中国,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第一版, 213-   [125]陈计, 庞火茂, 陈聪杰,角平分线构成的三角形, 数学通讯, 1996年第3期(总第296期), 29-   [126]陈琦, 陈计,关于三角形半径的一个不等式链,中国中学数学教师优秀论文集(第三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6年3月第一版, 95- (定价:00元)   [127]王振, 陈计, 互补型Ky Fan不等式的推广, 初等数学前沿(第一辑),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4月第一版, 56- (定价:60元)   [128]王振, 陈计, Zirakzadeh不等式的推广,初等数学前沿(第一辑),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4月第一版, 104-   [129]王巧林, 陈计, 叶中豪,编后记, 初等数学前沿(第一辑),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4月第一版, 470-   [130]陈计, 陈聪杰,三角形中的线性不等式, 几何不等式在中国,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第一版, 87- (定价:40元)   [131]陈计, 陈聪杰,三角形中的负一次不等式, 几何不等式在中国,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第一版, 111-   [132]Zhen Wang, Ji Chen, Guang-Xing Li,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Ky Fan inequality, U B P E F, S: M, 7 (1996), 9-   [133]陈计, 庞火茂, Bager第三图的完善,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7年第1期(总第23期), 12-   [134]王振, 陈计, 盛宓杰,Bager第四图的完善,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7年第3期(总第25期),74-   [135]陈计, 陈聪杰, Bager第五图的完善,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7年第4期(总第26期), 49-   [136] 陈计, 王振,一个三角形不等式的推广和加强,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2期(总第46期), 1-   [137]陈计, 夏时洪,虞立军,Bager第六图的完善,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8年第3期(总第29期),52-   [138] 陈计,黄勇,夏时洪,关于Neuberg-Pedoe不等式高维推广的一个注记,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总第128期), 197-   [139] 许康华,陈计,Euclid平面上8点间的不同距离,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9年第4期(总第34期), 16-   [140] 陈计,通用数学软件及其网址,科学,1999年(第51卷)第5期,61-   [141] 田廷彦,陈计,凸四边形的边长与直径的不等式,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0年第2期(总第36期), 43-    [142] 陈计,量词对7种联结词的分配律 --计算机自动推理的1个实例,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1年第3期(总第41期),60-   [143] 季潮丞, 陈计, 一道越南竞赛题的推广,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07年第6期, 44-   [144] 季潮丞, 陈计, Gordon不等式的推广,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08年第5期,   [145] 季潮丞, 陈计, 浅谈不等式与恒等式的关系,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09年第12期,26-   陈计翻译的文著目录   [1] Albert W Marshall, Ingram Olkin 著; 陈计, 曹冬极 译; 张在明 校,不等式优超方法引论, 玉溪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4期(总第23期), 86-   [2] R E Woodrow 编选; 陈计提供, 初等数学问题选, 福建省初等数学研究文集,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3年7月第一版, 235-   [3] H Harborth, A Kemnitz著,陈计 编译,Fibonacci三角形, 数学通讯, 1994年第5期(总第274期),41-   [4] S Vajda著, 陈计 编译,广义Fibonacci数列简介, 数学通讯, 1994年第12期(总第281期), 24-   [5] O Bottema著, 陈聪杰,陈计, 陈胜利 译, 关于R, r与s的不等式, 初等数学前沿(第一辑),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4月第一版,378- (定价: 60元)   陈计指导的学生论文目录   [1] 杨任尔, 曹冬极, 对数平均的推广(英文),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89年第2期(总第4期), 105-   [2] 王呈斌, 章建成, 关于SOP数的估计,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0年第2期(总第6期), 125-   [3] 连加志, Garfunkel-Kuczma不等式的多边形推广, 数学通讯, 1992年第1期(总第246期), 22-   [4] 徐一萍, 反调和平均与幂平均的Ky Fan型不等式(英文),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2期(总第22期), 10-   [5] 杨任尔, 一个三角形不等式的加强, 数学通讯, 1992年第11期(总第256期), 20-   [6] 杨任尔, Child不等式与Kooistra不等式的加强, 初等数学研究论文选,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年10月第一版, 359-   [7] 丁义明, 再谈自生数, 数学通讯, 1993年第4期(总第261期), 35-   [8] 丁义明, 自守数,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3年第2期(总第12期), 39-   [9] 陈聪杰,一个几何问题的解与推广,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5年第3期(总第17期),76-   [10] 丁义明, 裘伟平,连加志, Kaprekar映射周期轨的衍生性, 初等数学前沿(第一辑),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第一版,24-

陈景润(1933~1996)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身高71米。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引用。

福建史志编辑部主任是谁

福建中学数学编辑部副主任

1983年获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应用数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基础数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得数学、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还有应用统计学、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学位点,课程论(数学)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和数学、计算机应用2个函授本科专业,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本科专业,现有各类在校生2000多人。学院设有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统计系 ,以及函数论、代数、几何、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教育、信息与计算、软件工程、计算智能、软件理论与图形图像、体系结构、网络与信息安全等12个教研室;设有公共计算机教学部、公共数学教学部和数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教育研究所;建有计算机基础、网络、数学、软件、硬件等本科教学实验室,学院的实验中心已成为福建省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福建省计算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还有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实验室)和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实验室),主办面向基础教育的月刊《福建中学数学》(CN35-1084101)。学院重视本科教学工作,1996年以来,《深化改革,努力提高基础课高等代数的教学质量》、《高师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开拓与建设》、《适应高科技发展需要的新课程设置及学分制改革》等三个教学改革项目分别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为福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4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先后获得福建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数学与计算机师范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从2008级起开设”数学与计算机双师型人才实验班”。 数学学科 2010 年入选福建师范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并开设数学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旨在培养造就数学学科和应用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省级骨干校长:陈志彬省级骨干教师:陈炜清、张东雄市级学科带头人:李亚珍、陈更新市级骨干教师:语文:何惠珍、吴韶红数学:何贵辉、陈跃佳、庄惠平、张远芳英语:李亚珍、何丽兰、李 雪、李艳红、骆振耀、赵惠钦政治:江锦清、庄智强历史:吴佳添、黄玉清、戴榕泉、林汉森地理:洪丽萍、王 斌物理:周庆堂、柳海宗、杨冬萌化学:陈建辉、庄长达生物:刘志雄信息技术:朱 鹏通用技术:陈夏阳体育:王少军县级骨干教师:语文:许 蓉、陈国坚、施细琼数学:王建鹏、陈开芳英语:林志民政治:庄丽宣地理:王培坚物理:姜江波化学:何惠彬生物:黄炎锋、陈丽蓉信息技术:黄仲瑾音乐:郑福元体育:郑志刚美术:陈彬彬

福建史志编辑部主任是谁呀

1甘满堂简介甘满堂,男,1969年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社会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甘满堂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校聘以科研为主关键岗二级(2010-2012),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劳工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研究。[1]2主要教育背景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福建地方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唐文基教授,研究方向为“福建社会经济史研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结构研究”,师从李强教授,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福建省南安市成功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合作导师林志扬教授)从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兼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顾问。“2007年暑期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研究课程班”,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时间:2007年7月23—8月3日。“第七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课程”,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社会学理论研究所、(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时间:2010年7月28日—8月6日。3主持的研究课题1、2000年9月—2002年11月,主持省教育厅课题:《新时期城市社区理论与福州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之研究》,经费0.3万元。2、 —6,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文化教育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3T054。3、2003.9—2004.9,主持福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课题:《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经费1.5万元。4、2—10,主持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福建省“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经费2.0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4009。5、2004年12月—2005年6月,主持福建省委专项课题“建设‘和谐福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子课题:《福建省建设和谐社会的现状与基础》,此课题后列入福建省科技厅2005年重大软科学课题。6、2005年6月—2008年6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经费6.5万元,项目批准编号:05CSH005。2009年3月结题鉴定,等级为“良好”。7、2006年7月—2007年7月,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加强福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6B113。8、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2008年终身教育研究课题”《构建村级社区学习中心的实践案例研究》(一般项目)负责人。9、2009年7月,《员工乡土社会网对民营企业管理影响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5批二等资助(以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申请),经费3万。10、2009年8月,《当代闽台农村宗教信仰比较研究》获得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B106。11、2009年10—2010年6月,主持《泉州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升研究》,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经费4万元。12、闽侯县“上街南屿南通”、“青口尚干祥谦”、“甘蔗荆溪竹岐”三镇组团区域发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闽侯县发改局委托。13、11—12,主持“Traditional Religious Culture and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A Case Study of Private Entrepreneur Community in Southeast China”,(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CRCS),经费5万美元。14、2011年7月—2013年7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的社会政策研究》,经费15万元,项目编号为:11BSH011。15、2011年6月30日-7月2日,主持第八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灵性资本与社会公益。16、2012年7-8月,受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委托,开展福建省“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17、2012年11月-12月,受中国人民大学委托,在福州市、长乐市等地开展“城乡居民互助与志愿服务”调查。4获奖情况学术成果类1.论文《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论文《“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一作者),获得2009年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3.专著《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获得2009年福建省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个人荣誉类1.2007年10月,家庭获得福州市委文明办组织的福州市第二届读书月“十大书香门第”的称号。2.2009年获福建省委宣传部、人事厅、社科联组织评选的福建省第五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提名奖。3.2009年获得福州大学第五届“十佳青年教职工”称号。5教学改革项目1、校级教改课题《福州大学两课教学网站建设》(第一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00年9月立项2002年9月结题)项目负责人。2、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第三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2004年2月立项。3、校级精品课程《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4年12月。 4、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应用社会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5年11月。5、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第五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8年6月。6、校级精品课程《文化人类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10月。 [1]6著作情况1.《中华姓氏通史·孙姓》,20万字,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版。2.《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22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版。3、《海峡西岸和谐社会建设》,42万字,海风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7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学术期刊论文1.《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社会》2000年第9期。2.《加入WTO后的中国贫困问题》,《发展研究》2000年第11期。3.《对城市外来农民工街头非正规就业现象的剖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8期。4.《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本文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6.《清代闽西客家商人》,《客家》2001年第1期。7.《明清时期的徽商与福建》,《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8.《宗教·民间信仰·村庙信仰》,《福建宗教》2002年第6期。9.《网络时代的信息霸权与网络文化殖民主义》,《开放导报》2002年第9期。10.《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福州市社区调查为中心》,《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1.《网络社会的社会控制》,《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2.《解读客家传统村落社会——读刘大可著〈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13.《“议行分设”与业主委员会发展前景》,《中国房地产》2003年第7期。14.《永定县高陂镇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调查报告》,《东南学术》2003年增刊。15.《创建节水型社会的社会学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16.《“数字小区”与业主网络“虚拟家园”》,《现代物业》2004年第2期。17.《闽侯傅筑泰山庙迎神赛会调查》,《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18.《大学生与六合彩——以福州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19.《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0.《城市小区物业管理自治的发展前景与实践困境》,《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1.《城市小区物业自治的实践困境与出路》,《中国房地产》2004年第10期。22.《社会学“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3.《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福建的基础与现状》,《福建理论学习》2005年第5期。24.《茶村纪事》,《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25.《构建和谐福建的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政策建议》,《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26.《福建沿海非法移民发生机制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27.《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28.《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29.《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30.《岗位安全与城市户籍——当前城市农民工社会性需求的三大层次及应对措施》,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31.《对地下六合彩误区的社会统计学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7期。32.《循环经济与环保型社会构建——基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33.《化解民工欠薪那些路可行》,《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2期。34.《同在蓝天下的渴望——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4期。35.《福建村庙文化》,《福建宗教》2007年第1期。36.《闽北茶神张三公》,《农业考古》2007年第2期。37.《从偷电到私吞水费潜逃》,《现代物业》2007年第6期。38.《村民自治组织发展与村级治理——以福建乡村调查为例》,《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39.《情牵故土?功能主义——林耀华的福州乡村研究》,《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0.《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科学发展观与福建社会建设实践》,《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模式》,《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传统饮食商业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第4期。《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转摘。46.《农村劳动力升级转移与流出地社会经济激发式发展——以福建省沙县依托沙县小吃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乡村草根组织与社区公共生活》,《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台湾民间信仰与农村社区生活》,《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台湾发展“有机茶”的经验与福建茶叶品质提升之路》,《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社会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2009年第8期《“差生”:外来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对公办学校外来工子弟学生形象的实证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稳定与农民增收》,《台湾农业探索》2009年第4期。《走近上街天主教村落社区》,《福建宗教》2009年第5期。《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民俗研究》(CSSCI)2010年第1期。《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拆迁改造的受益者》,《学习月刊》2010年第1期。《福州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第二作者),《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福建论坛》(CSSCI)2010年第2期。《福州“小小区” 自管之路》,《现代物业》2010年第2-3期。《海外侨民与侨乡村级社区可持续发展―以福州长安村为例》《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0年第3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综合竞争力》2010年第5期。《传统社区资源动员与农民有组织抗争——对东南沿海农村抗争性集体行动的一种解释框架》,《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工荒:高离职率与无声的抗争——对当前农民工群体阶级意识的考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宗教与世界》(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内刊)2010年第6期。(二)文集论文1.《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调查报告》,康晓光、洪大用等著《NGO扶贫形式研究调查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2.《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吕良弼主编《五缘文化力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建设——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招标课题研究报告》,福建省发展与改委员会编《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2005年。4.《农村民主建设调查(上)》,载王碧秀主编《科学和谐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5.《社会互动集体行动社会运动》,载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6.Folk Religio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 ,Religious Experiences in China, Oct-2007,University of Wales P《海峡西岸城市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网络民意与社会民意》,载《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4月。9.《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海外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载李其荣主编《海外华人与中国发展》(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3月。《风险社会》,李斌主编《社会学概论》(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载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缘·两岸情——加强新形势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研讨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三)报纸论文1.《关注城市农民工的贫困问题》,《中国改革报》2002年7月1日。2.《城市农民工贫困与保障问题之对策》,《中国社会报》2004年2月12日。3.《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4月8日。4.《村民集体致富需要好干部》,《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5月31日。5.《第三届两岸三地高校社会学研讨会综述》,《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7月26日。6.《转型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建议》,《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10月11日。7.《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8.《民工欠薪问题的制度化解决之道》(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2月6日。9.《多方并举破解“工荒”》(专家视线),《福建日报》 2006年3月3日。10.《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4月24日。11.《构筑农村宜居环境》(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5月22日。12.《增强保障为农解忧》(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6月26日。13.《发展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9月11日。14.《重视乡村老年协会的作用》(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11月13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年9月1日。《建立健全物业自治机构》,《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12-15。(四)中国社会经济史论文(2000年以前学术论文)1.《以茶制夷-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中止对英国贸易之目的》,《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2.《漫话明清福建商帮》,《炎黄纵横》1997年第3期。3.《明清福建民间溺杀女婴习俗形成原因及影响》,《福建史志》1997年第4期。4.《明清福建商人在国内活动探略》,《福建论坛》1998年第2期。5、《悄然兴起的福建高校饮茶风》,《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6、《在麦当劳喝茶》,《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5.《闽海豪商蒲寿庚》,《福建乡土》1998年第2期。6.《清代中国茶叶外销口岸及运输路线的变迁》,《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7.《清代福建地痞无赖与福建社会》,《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8.《说榕》,《福建乡土》1999年第3期9、《周恩来与福建事变》《福建党史月刊》98年增刊。10.《简论郑成功的情报工作的特色》,《郑成功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1、《元代建宁喊山造茶诗赏析》,《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 [1]8教学改革论文1.《浅谈我校〈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0年第2期。2.《“道德重整”与高校“两课”教学》,《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3、《创建“金色阳光”网站,推进两课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1年第1期。4、《做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督导》,《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2期。5、《多校区大学新区校园生活归属感研究——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4期。6、《建设适应东南强校发展目标的校园文化》,《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7年第4期。

编辑部部长 官大

郑渊洁,地球人。1955年6月出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浮山。男,汉族,童话作家、战士、工人 ,《东方少年》杂志编辑,《中国盲童文学》主编,《大灰狼画报》、《童话大王》撰稿人,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合同制作家。 50后作家。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一个人写一本月刊23年世界纪录保持者。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下级军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绍兴。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在北京长大。读过小学四年级。服过5年兵役。在工厂看过5年水泵。最高学历证书为汽车驾驶执照。1977年选择用母语写作作为谋生手段。1985年创刊至今的《童话大王》和《皮皮鲁》半月刊是全部刊登郑渊洁一人作品的杂志,创刊22年总印数逾亿册。其作品字数超过一千万字。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是他笔下的人物。家人:父亲郑洪升,母亲刘效坤,儿子郑亚旗,女儿郑亚飞。郑渊洁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下级军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绍兴。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1961年郑渊洁随父母迁入北京。在北京马甸小学就读,二年级靠一篇《我长大想当掏粪工》的作文,被老师赵俐大肆表扬,推荐到校刊上,自此郑渊洁恬不知耻真以为自己写作最好。到四年级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郑渊洁中断学业,之后在遂平干校学习时,因为老师要求写《早起的鸟有虫子吃》,郑渊洁唱反调写《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再加上数学老师发难,于是拉响鞭炮,被开除了。从此郑渊洁没有上过一天学。其实际最高学历为小学四年级,虚假学历为小学毕业。1970年至1976年郑渊洁服兵役,在向塘当空军地勤维修飞机。郑渊洁从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创作了首篇童话《黑黑在诚实岛》,经过母亲刘效坤,《山西青年》副总编辑杨宗等人帮助发表于《儿童文学》。1984年郑渊洁异想天开想写一本只刊登自己一人作品的杂志,无奈上级不同意,1985年郑渊洁分别给共青团山西省委和宁夏人民出版社说明,想请他们办这事情,经过讨论后,共青团山西省委捷足先登创办专门只刊登个人作品的《童话大王》月刊。自此郑渊洁在文学界声名鹊起,《童话大王》也成为郑渊洁童话专刊。1987年每期销量突破100万册。皮皮鲁,鲁西西,大灰狼罗克,舒克和贝塔已经成为亿万小读者心目中的明星。1992年,郑渊洁的“有头脑”又遭遇了一次创业冲动。当时,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找他合资开公司,郑渊洁以无形资产入股50%,成立了郑渊洁少儿用品开发有限公司。市面上开始出现他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等品牌的牙膏、书包、鞋子、服装、文具。全国各地都开了专卖店,郑渊洁到处去剪彩——公司给他安排在王府井的董事长办公室他根本没怎么去。 “一开始特别红火,可是后来就不行了——到处全是假冒的。假的就有质量问题,有了质量问题,所有消费者不找这个公司,就找我郑渊洁。打假?我也参与打假,有一次,福建假冒生产的皮皮鲁鞋子把小孩脚给硌了,我去打假,可当地工商部门都向着当地人。环境不行,没有游戏规则,所以我心里没底,想还说不定会出什么事。” 后来公司准备上一个大项目,学迪斯尼的路子,在北京通县盖一个皮皮鲁乐园。这个主意把郑渊洁吓坏了。“我说千万别,万一再把小孩腿弄断了……” 10年后,合作合同到期,郑渊洁拒绝再玩。“只不过我们没有想到十年那么快就过完了。”郑渊洁的童话也遭到盗版商觊觎。崔永元说过:“有一次在前门饭店开研讨会,他去了。听说比这重要得多的会他都懒得去。轮到他发言,一阵慷慨激昂。他说盗版害苦了他,他的全集征订数为零(到处是盗版),新一期《童话大王》还没写完街上就卖开了。他去抓盗版者,盗版者请来当地公安对付他。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人借他的书稿看,不久盗版书就上了市。弄得他谁都不敢相信。那天主办者岔开了他的话,写东西的,谁还没被盗版过呢,但郑渊洁觉得不一样,因为他没别的手艺。家里连人带狗,就指着这点稿费过呢。”1995年,郑渊洁写了第1部成人荒诞小说《我是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揭露社会阴暗面”成了他的后期创作风格。2004年,为了潜心写作而隐居的郑渊洁终于开始频频在媒体面前亮相,2005年在新浪开了“勃客郑渊洁”。【人物性格】[编辑本段]郑渊洁不轻视名利。性格自闭。心胸不开阔。易怒。爱听鼓励话。闻过不喜。宠辱都惊。喜走独木桥。患有强迫症,临床表现为像对待父母和领导那样对待孩子。成功秘诀:只听鼓励话,远离其它话。近期做法:删除博客上一切不喜欢听的话,只保留鼓励话。他顽固地认为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生活禁忌:吸二手烟时过敏(凡在距离我一米之内吸烟者,都将被我认定为谋杀我的人,不共戴天)。饮食习惯:分餐制;早餐后吃一根香蕉;午餐晚餐后各吃一个苹果;不食辣。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现代汉语词典》 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1983年6月30日首次当爸爸【《童话大王》半月刊】[编辑本段]1984年,郑渊洁产生了一个想法:不愿意自己的作品和其他作家的作品出现在同一本刊物上。1985年,专门刊登郑渊洁作品的《童话大王》杂志创刊,《童话大王》是郑渊洁童话专刊,全部刊登郑渊洁一人的作品。《童话大王》是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的家,创办20年来在海内外影响颇大,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纯文学月刊,月发行量最高时逾百万。这种由一人作品支撑的持续20年大发行量纯文学月刊在古今中外文学、出版史上尚无先例。《童话大王》是一本适合全家所有人阅读的刊物,老少咸宜。郑渊洁的作品被《童话大王》杂志垄断,其他任何报刊都没有郑渊洁作品。《童话大王》在邮局订阅和零售,每本96页,定价3元,月初出版,订阅代号22-89。国外订阅:北京399信箱,国外订阅代号:6093M。2005年5月是《童话大王》创刊20周年的日子,7月,《童话大王》改半月刊,上半月是作品版,下半月是漫画版《皮皮鲁》画册(原来是2005年1月出版的独立期刊,由亚旗创办),2007年4月下半月改作文版。2008年1月改版,每本定价5元,页数增加到128页。【郑渊洁作品集】[编辑本段]郑渊洁童话全集《郑渊洁童话全集》是郑渊洁童话作品的总汇,共33卷,每卷20万字。《郑渊洁童话全集》囊括了郑渊洁从1978-2000年所有精彩童话作品,并且收录了他的所有随笔。学苑出版社出版皮皮鲁总动员郑渊洁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张秋林社长是朋友了,他决定将他大部分的作品交给张社长出版。《皮皮鲁总动员》收录了皮皮鲁的所有故事并且串联了许多童话,还收录了部分《郑渊洁的100个第一次》、郑渊洁与郑亚旗对话录、舒克舌战贝塔。郑渊洁长篇小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我是钱(原名《奔腾验钞机》)《我是钱》是郑渊洁1995年创作的16万字长篇小说,原名《奔腾验钞机》。故事由6张不同面值的钞票的自述构成,人类生活中只有钞票能随便进入每个家庭观察人们的一切,这使得钞票可以近距离和人类成员作亲密接触,获悉人类成员的一切秘密。《我是钱》涉及的人物众多,场景宏大。《我是钱》出版后已多次印刷。白客《白客》是郑渊洁2000年创作的20万字长篇小说。高考落榜的孔若君利用电脑和数码相机编制了能更换现实生活中人头的软件,由此引发一系列离奇、惊险的事件。作品涉及爱情、犯罪、城乡差别、法律,演艺界等等。出版后已经多次印刷智齿《智齿》是郑渊洁2001年创作的25万字长篇小说。梁功辰是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一次,他在医生的劝告下拔除智齿后,丧失了写作才能。已经和他签约出版下一本书的出版社心急如焚,梁功辰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智齿和写作究竟有什么关系?智齿和人类的智慧有什么关系?《智齿》出版后已多次印刷。鬼车《鬼车》是郑渊洁2002年创作的15万字长篇小说。某汽车销售公司技师苗我白的妻子崔文然是出租车司机,惨遭歹徒杀害。此后,苗我白在夜间总是能听到汽车报警器的鸣叫,而其他人听不到。一天深夜,苗我白在听到报警器鸣叫后,下楼察看究竟。他见到了崔文然死后幻化成的复仇鬼车。于是,苗我白同 鬼车一起开始寻找杀害崔文然的凶手。故事由此展开,情节恐怖曲折。《鬼车》出版后多次印刷,是畅销书。金拇指《金拇指》是郑渊洁2001年创作的19万字长篇小说。女一号欧阳宁秀是下岗工人,家境贫寒。一次同学聚会改变了她的命运。偶然的发现使她得知自己的某个大拇指是能洞悉股市未来行情的金拇指。金拇指给她的家庭、友谊、生命制造的悲欢离合可谓登峰造极。《金拇指》出版后已多次印刷。病菌集中营《病菌集中营》是郑渊洁2000年创作的16万字长篇小说。某医院化验科化验员丁永辉救了一个名叫袁猎猎的病菌的命,从此丁永辉和袁猎猎成为朋友。丁永辉由此知道每座医院都是病菌集中营,而病菌只有依附人体才能生存,当它们依附人体时,被依附的人就生病了。袁猎猎在帮助丁永辉治愈了一位病人后,要求丁永辉帮它的同胞找依附对象。丁永辉决定让全国的病菌统统去贪官身上登陆。可怎么才能知道谁是贪官呢?贪官知道真相后,必然要置丁永辉于死地。出版后已经多次印刷。 【郑渊洁语录】[编辑本段]100分把童年变成100岁。 ——摘自《我是钱》当官的乐趣不在于说对了部下听,而在于说得不对部下也得听。 ——摘自《飞马牌汽车》 不会摇尾巴的狗在这个世界上是无法生存的,除非你不当狗。 ——摘自《狗王梦游》 电视台如果说真话就是光临观众家的天使,如果说假话就是夜入民宅的小偷流氓强盗。 ——摘自《机器猴传奇》 腰缠万贯是另一种穷。一贫如洗是另一种富。 ——摘自《狗沟》 有人高兴,就必定有人痛苦。有人痛苦,就必定有人高兴。这就是人类。这就是生命。 ——摘自《名画风波》越是丑陋的人,越怕别人说他丑陋;越是完美的人,越爱说自己不完美。 ——摘自《郑渊洁童话全集》第14卷 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 ——摘自《我是钱》 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摘自《我是钱》 吝啬的真实含义不是舍不得花自己的钱,而是舍得花别人的钱。 ——摘自《异人》 在游戏规则不健全的地方,最不保险的事就是买保险。 ——摘自《流星暴雨》 写回忆录的本质是自己给自己整理遗容。 ——摘自《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老虎没有虎性就不吃人的。人没有人性就吃人了。——摘自《郑渊洁童话全集》第16卷 撑死的鱼比饿死的鱼多。涝死的花比旱死的花多。富死的人比穷死的人多。 ——摘自《异人》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的最佳手段是推行廉政 ——摘自《病菌集中营》 “理屈词穷”已经过时。如今是理屈词富的时代。越是没理的人越喋喋不休。 摘自《大灰狼罗克》

郑渊洁,地球人。1955年6月出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浮山。男,汉族,童话作家、战士、工人 ,《东方少年》杂志编辑,《中国盲童文学》主编,《大灰狼画报》、《童话大王》撰稿人,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合同制作家。 50后作家。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一个人写一本月刊23年世界纪录保持者。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下级军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绍兴。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在北京长大。读过小学四年级。服过5年兵役。在工厂看过5年水泵。最高学历证书为汽车驾驶执照。1977年选择用母语写作作为谋生手段。1985年创刊至今的《童话大王》和《皮皮鲁》半月刊是全部刊登郑渊洁一人作品的杂志,创刊22年总印数逾亿册。其作品字数超过一千万字。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是他笔下的人物。家人:父亲郑洪升,母亲刘效坤,儿子郑亚旗,女儿郑亚飞。郑渊洁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下级军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绍兴。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1961年郑渊洁随父母迁入北京。在北京马甸小学就读,二年级靠一篇《我长大想当掏粪工》的作文,被老师赵俐大肆表扬,推荐到校刊上,自此郑渊洁恬不知耻真以为自己写作最好。到四年级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郑渊洁中断学业,之后在遂平干校学习时,因为老师要求写《早起的鸟有虫子吃》,郑渊洁唱反调写《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再加上数学老师发难,于是拉响鞭炮,被开除了。从此郑渊洁没有上过一天学。其实际最高学历为小学四年级,虚假学历为小学毕业。1970年至1976年郑渊洁服兵役,在向塘当空军地勤维修飞机。郑渊洁从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创作了首篇童话《黑黑在诚实岛》,经过母亲刘效坤,《山西青年》副总编辑杨宗等人帮助发表于《儿童文学》。1984年郑渊洁异想天开想写一本只刊登自己一人作品的杂志,无奈上级不同意,1985年郑渊洁分别给共青团山西省委和宁夏人民出版社说明,想请他们办这事情,经过讨论后,共青团山西省委捷足先登创办专门只刊登个人作品的《童话大王》月刊。自此郑渊洁在文学界声名鹊起,《童话大王》也成为郑渊洁童话专刊。1987年每期销量突破100万册。皮皮鲁,鲁西西,大灰狼罗克,舒克和贝塔已经成为亿万小读者心目中的明星。1992年,郑渊洁的“有头脑”又遭遇了一次创业冲动。当时,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找他合资开公司,郑渊洁以无形资产入股50%,成立了郑渊洁少儿用品开发有限公司。市面上开始出现他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等品牌的牙膏、书包、鞋子、服装、文具。全国各地都开了专卖店,郑渊洁到处去剪彩——公司给他安排在王府井的董事长办公室他根本没怎么去……

  • 索引序列
  • 福建中学数学编辑部主任是谁
  • 福建中学数学编辑部主任
  • 福建史志编辑部主任是谁
  • 福建中学数学编辑部副主任
  • 福建史志编辑部主任是谁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