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发布时间: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从屈原到司马相如(《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宫怨体的滥觞——《长门赋》(《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天子游猎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司马相如简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研究情况综述(《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4期)从题材、主题和作者意识论《水浒》写的是农民起义——与欧阳健等同志商榷(《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司马迁为何被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离骚》当作于楚怀王中期(《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司马相如与司马迁(《天府新论》1985年第4期)论魏延(《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论《三国演义》的主题(《天府新论》1985年第6期)追踪晋宋颉颃《聊斋》——论《阅微草堂笔记》(《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第2期)《儒林外史》与《镜花缘》(《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1期)论吴月娘——《金瓶梅》人物论之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论陈宫(《许昌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从纯文学研究到多元化研究——《三国演义》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再谈《三国演义》的地理错误(《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6期)论毛本《三国演义》(《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论《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李笠翁批阅三国志》简论(《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5期)“三国文化”概念初探(《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3期;《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三国演义》中的益州人士(《今日四川》1994年第3期)谈谈我对《三国演义》的整理(《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6期)《三国演义》电视剧面对的五大矛盾(《电视研究》1995年第4期;《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第1期)《三国志》的诞生和流传(《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1期)再谈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2期)《隋唐志传》非罗贯中所作(《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4期)《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3期)三国文化对巴蜀的影响(《今日四川》1997年第4期)巴蜀文学第一位大家司马相如(《今日四川》1998年第1期)独具一格的汉赋名家王褒(《今日四川》1998年第2期)在矛盾中追求超越的扬雄(《今日四川》1998年第3期)盛唐诗风先驱陈子昂(《今日四川》1998年第4期)一九九七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天府新论》1998年第3期)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4期)李白:惊天动地的豪情(《今日四川》1999年第1期)杜甫:社稷襟怀黎庶情(《今日四川》1999年第2期)薛涛:扫眉才子冠蜀中(《今日四川》1999年第3期)苏轼:不朽的文学精灵(《今日四川》1999年第4期)《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2期)《三国志宗僚》考辨(《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一九九八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天府新论》1999年第5期)《三国》三题(《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陆游:梦绕魂牵巴蜀情(《今日四川》2000年第1期)虞集:元代诗文大家(《今日四川》2000年第2期)世纪课题: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2期)张扬个性凸显真情──评《明清小品:个性天趣的显现》(《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3期)一九九九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7期)再谈貂蝉是虚构人物(《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8月25日)大将风度,千古传颂——《单刀赴会》赏析(载《三国漫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二虎相争,惊心动魄——《裸衣斗马超》赏析(载《三国漫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三国》叙事学研究的开拓之作——评《三国演义叙事艺术》(《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2期)新时期《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蒲松龄的三国题材著述(《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2期)二○○○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关羽崇拜研究》序(《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元刻讲史平话集》读后(《博览群书》2001年第10期)智慧忠贞,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西游记》作者补论(《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罗贯中笔误小考(《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关系三论(《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新时期《三国演义》研究的进展——第十五届《三国演义》讨论会论文集前言(《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3期)高屋建瓴开拓创新——评《三国演义源流研究》(《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3期)枭雄与明君——论刘备形象(《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四川文物》2003年第4期)用市民意识改造的英雄——论张飞形象(《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3年第0期)《三国演义大辞典》前言(《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三国演义》版本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4年第0期)蜀汉政权与罗江(《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三国演义》版本研究的新进展(《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5期)文学史料的归纳与解读——元代至明初小说和戏曲中白银的使用(《文艺研究》2005年第1期)多一些辨证思维——古代小说作家生平研究刍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论关羽形象(《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再论元代至明初小说戏曲中货币的使用(《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三国演义》思想内涵三辨(《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现实精神·浪漫情调·传奇色彩——论《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3期)中国和日本:《三国演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与金文京合撰,《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三国演义》刘蜀后期人物三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对中国古小说思维的文化思考——评段庸生《中国文言小说思维》(《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小说《三国志》之精髓与主题——2006年7月在日本《三国志》研讨会上的报告(《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净化之美——《三国演义》美学风格一议(《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画出人间孔子(《中国文化报》2006年10月30日)再论曹操形象(《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诸葛亮形象三辩(《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2期;《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说商兑(《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为诸葛亮析疑辩诬(《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三国演义》:“说大事”的影响力(《解放日报》2007年12月28日)论赵云(《现代人才》2008年第2期)《赵庆元学术文存》序(载《赵庆元学术文存》卷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省级刊物刊物在划分级别的时候,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就是关于学报的:普通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都统一划归为省级刊物。因为学报的学术性,要比刊物的学术性高,所以其级别也是一个特例刊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主办: 内江师范学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四川省内江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1-1785   CN: 51-1621/Z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曾用刊名:内江师专学报;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创刊时间:1986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创办于1986年,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内江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A4开本,理科7个印张(112页),文科8个印张(128页),文理科各6期,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671-1785,国内统一刊号为:CN 51-1621/Z。 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根本方向,坚持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的统一,注重学术质量,注重社会效益,鼓励创新。努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反映教学科研成果,传递科研信息,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学风建设。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

哲学·政治、法律·经济、语言·文学、教育·心理、历史·文化、艺术研究、图书·情报·文献、中学教学研究、学生论坛以及理科基础研究、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和体育等。专题研究栏目:哲学社会科学版有明清小说研究、范长江研究、张大千研究专栏,自然科学版有数学建模专栏。本刊自1986年创刊以来,已经逐步形成较为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好评,并引起国外同行的注意。1997年被列为《全国报刊索引》来源的核心期刊。2002年被列为CNKI期刊全文数据收录期刊,并上中国期刊网。2003年4月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查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组织委员会颁发的《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并在“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

打开智慧之窗1-4册(合作编译),安徽科技出版社1991年汉字与古风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汉字文化学简论,贵州教育出版社1994年汉字古俗观奇──先民衣食住行新视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汉字与古代人生风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汉字文化综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合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异体字字典(副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无意的辉煌──汉字文化百谈(合著),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年汉字体态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古文字诂林(第一册至第十二册)(常务编委),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04年汉字的世界(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金文引得·春秋战国卷(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零距离看远距离——字词春秋,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金文今译类检·殷商西周卷(主编之一),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新汉字读本(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新概念成语词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甲骨文今译类检(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金文新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铁砚斋学字杂缀,中华书局2006年汉字——中国文化的元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异体字大系——篆书编(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文字中国》丛书五册(主编),大象出版社2007年汉字艺术(合著),大象出版社2007年字辨百题,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8年字脉:撩起汉字的面纱(主编),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一~三册(主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8-2011年。汉字的风景(合著),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1年中国出土简帛文献引得综录·郭店楚简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商周金文数字化处理系统(策划、总制作之一)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年战国楚文字数字化处理系统(策划、总制作之一)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从部分女旁字看汉民族古代风俗,民间文艺季刊1989年1期汉字中所见几个先民崇拜物,国风第1卷第5期《异体字手册》评介,辞书研究1989年4期汉字异体流变说(合著),汉字文化1989年4期从若干以弓箭形象构形的汉字看先民的弓箭崇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5期试论《说文解字》递训的价值,辞书研究1990年3期漫谈汉字形义联系的文化蕴涵,语文学习1992年11月“鱼”与“余”,语文学习1993年6月汉字品格与书法艺术,书法研究1994年1期在语言与文学的交接点上──语象论,书城杂志1994年4期“宇宙”说源,语文学习1994年5月试论汉字表义字素的意义变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2期汉字方形美学价值论,语言文化学刊15辑甲骨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考古与文物1997年1期论汉字体态的汉语范型, 语言文字学刊第一辑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2月部首意义三论,辞书研究1998年2期甲骨契刻与汉字体态的规整化,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1998年10月读《甲骨文诂林》兼论古文字考释工具书的编纂,辞书研究1999年5期隶书字形趋扁因由考,中国文字研究1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电脑对汉字的影响,语文建设2000年6期“氓”“流氓”与“盲流”,语文建设2000年12期《左传》“族”字考,语苑集锦――许威汉先生从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拉氏与孔氏,语文建设2001年2期从《左传》释《春秋》用语看“春秋笔法”的性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古文献与古文化研究专号“公子”的来历,语文建设2001年4期“贴”“帖”辨,语文建设2002年9期简说“古文字三级字符全拼编码检字系统”,辞书研究2002年第1期试论古文字信息化处理中“字”的处理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3期古文字信息化处理基础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语言研究2002年第3期金文原形字整理与金文字库建设,中国文字研究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汉字方形的书法美学内涵,书法2003年3期从出土文献书迹看“捺”的成因,中国文字研究4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常用字字理分类教学构想,语文论丛第8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名正·言顺·事成——由“萨达姆·邓·非典”引起的思考,《给城市洗把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说楚简帛文字中的“宀”及其相关字,中国文字研究5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应当注重异体字的历时特性,异体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也说“严在上,翼在下”之“翼”,考古与文物2005古文字论集三甲骨文部首改良刍议,载中国文字研究7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只”字新考——兼说楚简帛文字“人”的一个变体的形成因由,中国文字研究8辑,大象出版社2007年9月试说楚简新见字理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3期古文字在国际标准字符集中的编码与古文字通用数字化平台建设,杭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古文字异体字辑证,中国文字研究9辑,大象出版社2007年12月《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字形收录缺失拾零,辞书研究2008年2期说楚简文字中的*及其相关字,中国文字研究10辑,大象出版社2008年6月战国出土文献字频的初步研究,中国文字研究11辑,大象出版社2008年12月简说古文字异体字的发展演变,中国文字研究12辑,大象出版社2009年6月楚简帛文字内部差异初步研究,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第二十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5月网络时代古文字图书编辑一种探索——“文字网”关联书系编后,编辑学刊2009年3期简说部首的“识字”功能,语文学习2009年5期甲骨文字形规整化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5期字频视角的古文字“四书”分布发展研究,古汉语研究2009年4期西周春秋金文字频研究,语言科学2010年1期字频视角的古文字“四书”分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4期甲骨文结构的特殊现象:(韩)汉字研究(创刊号),2009年12月字频视角的甲骨文构件定量研究,(韩)汉字研究(2辑),2010年6月甲骨文字表《屯南》《花东》字形补遗,中国文字研究13辑,大象出版社2010年10月简论甲骨文字频的两端集中现象,语言研究2010年4期, 2010-10“吾大夫恭且俭,靡人不俭”补释,中国文字研究14辑,大象出版社2011年11月用数字化“激活”出土古文献宝藏,光明日报2011年11月9日楚简帛文字笔迹分析方法刍议 ——以《郭店楚简·五行》第10、11简文字异写分析为例,中国文字研究15辑,大象出版社2011年10月偏旁视角的先秦形声字发展定量研究,语言科学2012年1期出土古文字文献语料库建设刍议,(韩)汉字研究(3辑),2011年6月*为“曰”字避复草写说,中国文字研究1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汉字:浸润着历史的精灵,秘书工作2012年5期楚简帛文字信息呈示摭谈,第三届中日韩(CJK)汉字文化国际论坛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楚简“用字避复”刍议,古文字研究29辑,中华书局2012年10月西周金文用字避复再研究,(韩)汉字研究(3辑),2012年12月甲骨文同辞同字镜像式异构研究,中国文字研究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 《关于汉字古文字进入 ISO/IEC 10646 工作进程的建议》,国家语委 2003 年 11 月 20 日采纳。《关于确立古文字字库标准的可行性报告》,国家语委 2002 年 3 月 20 日采纳。《解决 GBK 生僻字输入难的对策研究》,国家语委 2001 年 3 月 20 日采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

挺好发的。《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是内江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全国高师十佳学报、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全文收录期刊,热忱欢迎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同仁不吝赐稿。栏目设置:哲学社会科学——特色栏目:“明清小说研究”、“张大千艺术研究”,常设栏目:哲学研究、政治法律研究、经济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教育学研究、艺术研究等;自然科学:理论研究(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心理学、计算机等)、应用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和体育研究等。

从屈原到司马相如(《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宫怨体的滥觞——《长门赋》(《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天子游猎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司马相如简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研究情况综述(《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4期)从题材、主题和作者意识论《水浒》写的是农民起义——与欧阳健等同志商榷(《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司马迁为何被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离骚》当作于楚怀王中期(《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司马相如与司马迁(《天府新论》1985年第4期)论魏延(《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论《三国演义》的主题(《天府新论》1985年第6期)追踪晋宋颉颃《聊斋》——论《阅微草堂笔记》(《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第2期)《儒林外史》与《镜花缘》(《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1期)论吴月娘——《金瓶梅》人物论之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论陈宫(《许昌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从纯文学研究到多元化研究——《三国演义》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再谈《三国演义》的地理错误(《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6期)论毛本《三国演义》(《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论《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李笠翁批阅三国志》简论(《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5期)“三国文化”概念初探(《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3期;《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三国演义》中的益州人士(《今日四川》1994年第3期)谈谈我对《三国演义》的整理(《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6期)《三国演义》电视剧面对的五大矛盾(《电视研究》1995年第4期;《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第1期)《三国志》的诞生和流传(《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1期)再谈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2期)《隋唐志传》非罗贯中所作(《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4期)《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3期)三国文化对巴蜀的影响(《今日四川》1997年第4期)巴蜀文学第一位大家司马相如(《今日四川》1998年第1期)独具一格的汉赋名家王褒(《今日四川》1998年第2期)在矛盾中追求超越的扬雄(《今日四川》1998年第3期)盛唐诗风先驱陈子昂(《今日四川》1998年第4期)一九九七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天府新论》1998年第3期)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4期)李白:惊天动地的豪情(《今日四川》1999年第1期)杜甫:社稷襟怀黎庶情(《今日四川》1999年第2期)薛涛:扫眉才子冠蜀中(《今日四川》1999年第3期)苏轼:不朽的文学精灵(《今日四川》1999年第4期)《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2期)《三国志宗僚》考辨(《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一九九八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天府新论》1999年第5期)《三国》三题(《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陆游:梦绕魂牵巴蜀情(《今日四川》2000年第1期)虞集:元代诗文大家(《今日四川》2000年第2期)世纪课题: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2期)张扬个性凸显真情──评《明清小品:个性天趣的显现》(《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3期)一九九九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7期)再谈貂蝉是虚构人物(《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8月25日)大将风度,千古传颂——《单刀赴会》赏析(载《三国漫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二虎相争,惊心动魄——《裸衣斗马超》赏析(载《三国漫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三国》叙事学研究的开拓之作——评《三国演义叙事艺术》(《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2期)新时期《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蒲松龄的三国题材著述(《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2期)二○○○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关羽崇拜研究》序(《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元刻讲史平话集》读后(《博览群书》2001年第10期)智慧忠贞,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西游记》作者补论(《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罗贯中笔误小考(《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关系三论(《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新时期《三国演义》研究的进展——第十五届《三国演义》讨论会论文集前言(《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3期)高屋建瓴开拓创新——评《三国演义源流研究》(《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3期)枭雄与明君——论刘备形象(《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四川文物》2003年第4期)用市民意识改造的英雄——论张飞形象(《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3年第0期)《三国演义大辞典》前言(《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三国演义》版本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4年第0期)蜀汉政权与罗江(《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三国演义》版本研究的新进展(《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5期)文学史料的归纳与解读——元代至明初小说和戏曲中白银的使用(《文艺研究》2005年第1期)多一些辨证思维——古代小说作家生平研究刍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论关羽形象(《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再论元代至明初小说戏曲中货币的使用(《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三国演义》思想内涵三辨(《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现实精神·浪漫情调·传奇色彩——论《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3期)中国和日本:《三国演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与金文京合撰,《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三国演义》刘蜀后期人物三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对中国古小说思维的文化思考——评段庸生《中国文言小说思维》(《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小说《三国志》之精髓与主题——2006年7月在日本《三国志》研讨会上的报告(《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净化之美——《三国演义》美学风格一议(《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画出人间孔子(《中国文化报》2006年10月30日)再论曹操形象(《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诸葛亮形象三辩(《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2期;《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说商兑(《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为诸葛亮析疑辩诬(《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三国演义》:“说大事”的影响力(《解放日报》2007年12月28日)论赵云(《现代人才》2008年第2期)《赵庆元学术文存》序(载《赵庆元学术文存》卷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哪找

差距很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是核心(cssci),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只是普通刊物,两者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投到编辑部

哲学·政治、法律·经济、语言·文学、教育·心理、历史·文化、艺术研究、图书·情报·文献、中学教学研究、学生论坛以及理科基础研究、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和体育等。专题研究栏目:哲学社会科学版有明清小说研究、范长江研究、张大千研究专栏,自然科学版有数学建模专栏。本刊自1986年创刊以来,已经逐步形成较为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好评,并引起国外同行的注意。1997年被列为《全国报刊索引》来源的核心期刊。2002年被列为CNKI期刊全文数据收录期刊,并上中国期刊网。2003年4月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查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组织委员会颁发的《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并在“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差距很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是核心(cssci),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只是普通刊物,两者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投到编辑部

挺好发的。《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是内江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全国高师十佳学报、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全文收录期刊,热忱欢迎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同仁不吝赐稿。栏目设置:哲学社会科学——特色栏目:“明清小说研究”、“张大千艺术研究”,常设栏目:哲学研究、政治法律研究、经济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教育学研究、艺术研究等;自然科学:理论研究(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心理学、计算机等)、应用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和体育研究等。

  • 索引序列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哪找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