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物理学报编委

物理学报编委

发布时间:

物理学报编委

李方华,女,73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国际晶体学联合会电子衍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晶体学会理事,日本大版大学超高压电子显微镜中心海外顾问委员会委员,《物理学报》、《物理学报》(海外版)、《物理快报》、《电子显微学报》、JElectron Microscopy(国际电子显微学报)编委等职务。  李方华是凝聚态物理学、电子显微学家。中国电子衍射及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先驱者之一。主要从事衍射物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研究。在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衬度理论和图像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微小晶体结构测定,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测定,以及准晶体学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方华1932年生于香港,1952年被保送到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学习,195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五十年来,她坚定执着,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奋斗不息,科研成就卓著。  李方华从1960年起,开始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她用自己改装的设备开展了电子衍射单晶体结构的分析与研究,在我国最早开展单晶体衍射结构分析和测定晶体中氢原子位置的工作。在填补空白的同时,她还提出一种校正电子衍射动力学效应的方法。  上世纪70年代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李方华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和科研活动。文化大革命后期,她与同事合作,研究钆钴非晶磁膜的结构与磁性的关系,负责测定非晶体的径向分布函数。这一工作填补了国内非晶体电子衍射结构分析的空白,并发展了重量悬殊原子对的简便测定方法。  1973年,李方华敏锐地注意到高分辨电子显微学作为电子显微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正在国外萌芽发展,便开始跟踪这一新学科的进展。文革结束后,她积极推动国内在此领域中的研究工作,成为最早向国内同行介绍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发展动态的人,还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组,开展了高温超导体、半导体、合金、氧化物和矿物等材料的点阵像研究,发现许多新的结构现象。  1982年,李方华到日本大阪大学应用物理系做访问学者,在较短时间内拍摄出合格的显微像。随后,她发现并改正了该实验室显微像计算程序的错误,完成了计算工作,测定了该矿物中轻原子的位置。她的一系列出色工作,在妇女地位甚低的日本引起了震动。  主要成果和贡献  近二十年来,李方华的主要贡献是建立测定微小晶体结构的新方法、建立研究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的新技术、发展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衬度理论、准晶体和晶体之间关系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等。她所建立的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技术,已成功地用来测定了多个未知晶体结构。她所建立的场发射高分辨电子显微像图像处理技术,已应用于半导体晶体中不同类型位错核心的研究。在高温超导体的早期工作中,她利用目前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方法,进行新材料的结构研究,特别是在认定铋系超导体有无公度调制结构方面起了关键作用。李方华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专家们给予高度评价。  作为数理学部为数不多的女院士之一,李方华十分关注女性从事科技工作的问题,她鼓励女学生、年轻的女科技工作者要有信心自强自立,发挥自身优势;在研究所里,李方华以高水平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享有很高威信。  2003年2月27日,李方华以其对科学事业的卓越贡献在巴黎受奖,成为中国首次获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For Women in Science)”的科学家。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女性的骄傲。担任该奖本次评委的教育部副部长韦珏博士对李方华这样评价:她是该领域亚洲最好的科学家。李方华的获奖,不仅填补了中国在这一奖项上的空白,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物理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获奖情况   科技成就奖  1979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1984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项目为“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直接观测”;  1989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项目为“高分辨电子显微学赝弱相位物理近似像衬理论及晶体结构新现象”  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九完成人(前8名均不从事电子显微学),项目为“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  1991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项目为“准晶体结构和相位子缺陷研究”;  1991年获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物理奖,第一完成人,项目为“高分辨电子显微学中的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1992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1992年获中国电子显微学会桥本初次郎奖(个人奖);  1993年获中国电子显微学会钱临照奖(个人奖);  2003年获“欧来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荣誉称号  1992年被国家机关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4年被国家机关妇工委评为“巾帼建功立业标兵”;  2001年被评为“中科院十大杰出妇女”  李方华是谁?  李方华的名字从今年2月27日开始才广为流传。  这一天,这位71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在巴黎获得了2003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自此,这项被誉为“女性诺贝尔科学奖”的奖项下第一次写上了中国人的名字。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后来这样赞扬李方华:许多人不知道这个奖得来是多么不容易,它是为全世界女科学家设立的最高奖项。她获得这个奖是为中国争了光,是为中国女性争了光。  然而,听到这个消息,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李方华是谁?  记者曾试图从互联网上寻找答案,但是关于她的资料并不多,而且95%以上都是关于她获奖的简单消息,似乎李方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但是,打开中科院网站上关于她的简历,简单的几句话里却透出不寻常的信息:1950年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1956年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一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基础物理学研究工作,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直到现在,她仍然在物理所一线主持研究工作。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基础科研的历程中,李方华是平和而寂寞的,没有喧嚣热闹的生活,没有大江南北的关注,没有官场职务的起伏。在基层科研的岗位上,一个中国女性一干就是50年。  回顾自己的科研历程,李方华十分平静:“对有些人来说,从事基础物理研究的确比较艰苦,需要耐得住寂寞,但我认为它其实对女性很适合。我上学的时候不知道物理学艰难,搞科研的时候又不在乎什么困难,不考虑提职拿奖的杂事,一心一意做就是了。”  “一心一意”的李方华创造性地发展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电子晶体学的理论及分析方法,她是建立并发展我国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开展电子衍射测定物质单晶体结构的第一人,并在国内首次测定出了晶体中氢原子的位置,至今仍被国外同行引用。她与他人合作,开创性地把衍射方法与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相结合进行研究,创建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中新的图像处理理论和技术。她建立了基于最大熵原理的解卷处理技术,为测定微小晶体结构提供了重要途径,这一成果被成功地应用于测定高温超导体等材料的晶体结构。  偶然和必然  李方华的研究方向,一般人开始都听不懂。她走上这条基础物理研究之路,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很小的时候,她就对一些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很入迷,总想搞清楚为什么下雨以后会出现霓虹,为什么一个石头子扔到水里会起涟漪,为什么汽车刹车时人的身体会向前倾等等。上中学之后,她才知道居然有一门学科能把这些现象解释清楚,简直太吸引人了,所以上大学时就毫不犹豫选择了物理系。  留苏回国,开始十几年李方华从事的研究比较杂,与电子显微镜并没有关系。1973年,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李方华的一生,当时的物理所所长施汝为先生安排李方华调研晶体学的发展动态,这使她有机会看到关于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报道,了解到显微像上能直接看见晶体中的原子团,敏锐的李方华对此非常兴奋。但她很快意识到,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分析方法有局限性,要用高分辨电子显微像测定晶体中的原子位置,事先必须对被测结构有所了解。就是从这时起,她开始认真考虑把电子衍射与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相结合的办法。但是,她只能在业余时间看资料,在业余时间思考,更重要的是“我光看光想还是不明白,而国内又没有条件做这方面的实验”。  1977年,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方华听说北京器材公司要进口一台电子显微镜,她就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去参加电子显微镜的安装。那家公司在灯市口,而李方华家住中关村。她每天早上6点钟出发,8点钟到那里,天天“混”进去参加安装,掌握了如何操作。那里的工程师们为之感动,安装验收后将仪器每星期给她用一天。“本来说好是从早8点用到下班,但没人赶我走,我就不睡觉,经常24小时在那里用。第二天早8点他们来人上班我再走。这样我做了一些实验,拍下了一些照片。”这种状态的研究生活,李方华持续了3年多。  到了1980年,大阪大学教授、国际知名电子显微学家桥本初次郎到中国参加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成立大会,李方华回忆:“桥本初次郎先生看了我的墙展论文,感到很有意思。但那时我做的水平毕竟不高啊,他就邀我去他们那里,希望我在那里工作上两年。”然而当时李方华是副研究员,按国家规定不能在国外工作两年,此事便搁下了。但第二年,中科院物理所的领导出访日本,桥本初次郎对他们说:“我正在向日本学术振兴会申请加拿大、英国、瑞典和中国的4位科学家来我们这里共同研究,李方华是排第一位的。”1982年,李方华终于作为访问学者来到大阪大学。从那时起,李方华才有了机会进行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实验和像模拟计算工作。李方华说:“如果我没有用北京市器材公司的设备拍下照片,人家不会邀我去。而在大阪大学的半年,对我后来的研究至关重要。”  在日本,李方华观察到许多显微像衬度的现象和规律,虽然其他专家对此不感兴趣,但是李方华却留了心。回国后,她推导出显微像强度的新方程式,建立了新的显微像衬度理论,为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相结合建立了理论基础。李方华对此总结道:“机会不是一抓就能抓到的,许多机会都是环环相扣的,抓不住上一个机会,也就没有下一个机会。”  在李方华眼中,“偶然”其实就是“机会”,把“偶然”事件转化为“必然”成功的秘诀其实就是不把偶然当偶然。  “除了吃饭睡觉,我都在思考”  “除了吃饭睡觉,我都在思考。”李方花把一切零碎的时间都抓了起来,“不定什么时候就想出来了”。  这种习惯是李方华在北平辅仁女中读初中时养成的。她有一位数学老师叫张立蓉,每隔几星期就将四五个学生叫到家中,布置一些数学题,让她们围在大圆桌上做。布置完题后,老师便忙自己的事去了,并不和大家讨论。李方华对此感触颇深:“每个人脑袋里都是要装东西的,装一些正经八百的问题和装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是大不一样的,张老师让我们集中思考数学问题,锻炼了思维能力,也养成了随时随地思考的习惯。”  为了使成果得到国外承认,必须能用英语写文章、作报告。李方华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学习英语口语和书写。平常炒菜做饭洗衣服时,她都将生词本搁在身旁。走在路上也不停地练习英语句型。她的丈夫经常很担心地提醒她:“小心别撞车啊!”  思考是实验现象和理论之间的桥梁,当观察到实验像和模拟像的衬度随晶体厚度而变化时,她不停地思考如何能证明这些现象有普遍性,最终推导出一个像强度公式,解释了这些被观察到的现象。在研究准晶体结构时,她的学生拍摄到一系列电子衍射照片,这是第一次得到反映从准晶体到晶体之间的连续转变过程的照片。李方华最终用相位子缺陷解释了这个转变过程,然后推导了准晶体与晶体之间关系的表达式。  在长期艰苦的科研工作中,李方华患上了心跳过缓的病症,今年安装心脏起搏器,她在医院里住了很长时间。在医院期间,她依然没有停止工作,停止思考,她还在主持着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和高技术新材料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研究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我一个人能做的事很有限”  在对科学孜孜以求的探索中,李方华的人生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贺信中所说,“几十年来,您一直从事衍射物理、电子显微学、晶体学方面的研究,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她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晶体学会理事、国际晶体学联合会电子衍射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并曾担任中国电子显微学会理事长。她先后指导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各10余名,发表论文200余篇,共获国家级、中科院、中国物理学会等奖励9次。她受到各种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作特邀报告近40次,多次担任国际性学习班教员,应邀赴美、英、日等国十几所大学和研究单位讲学,获得高度评价。电子显微学方面最高级别的国际期刊《Ultramicroscopy》正在为她的70岁生日出版一个专集,这对一个科学家是一种巨大的荣耀。  面对过去的荣誉和成绩,李方华十分冷静:“没有和我先后合作共事过的合作者们、同事们和学生们的努力工作,我一个人能做的事是很有限的。总之,这些荣誉属于许多人,许多方面。”  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李方华始终坚持以一个普通党员、普通科技人员的身份和大家相处,在工作、生活、经济上,有许多同志曾得到过她的热情帮助和关怀。曾与她在同一个研究所工作过的同事、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沈宝根这样评价她:“她能在国际上获奖,说明了她研究方面的高水平。另一方面,她在科学道德、科学作风上也为世人树立了榜样。她一贯谦虚、热心帮助别人,指导学生也从无保留。”  李方华说,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后备人才。为了多培养一些专业人才,她在去年年底办了一个学习班,今后还计划陆续再办,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及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  今年2月27日,站在巴黎的领奖台上,李方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女科学家可以像男性一样登上科学的顶峰。现在许多年轻的中国人在美国、欧洲或其他国家学习和工作。我希望他们都尽快回到中国,为自己的国家出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赵亚辉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李方华院士:智慧与美丽同行  央视国际 2003年04月10日 16:10  在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中,自古至今,女性在社会中似乎永远也改变不了“弱者的形象”。当李方华院士捧着奖杯和鲜花从法国载誉而归之后,国内众多媒体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女性科学家如何处理科研与家庭生活,也许几个小细节可以给我们一个有启发性的回答。  书桌、买菜与化妆  作为一名女性,李方华深深懂得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她用智慧避开了可能发生的家庭矛盾。在3月20日中科院物理所为她举行的报告会上,她回忆说,“过去房子很小,家里只有一张书桌,不可能让两人同时用。我常常在床上和箱子上推算公式。那个时代,像我这样工作的人很多。”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李方华在家也要工作,她也有自己的事业追求,也需要用仅有的一张桌子。显然,她认为先生比她更需要,自己就“在床上推算公式”了。  物理所了解她家庭状况的人告诉记者,李方华的先生范海福院士是我国乃至国际物理学界的知名科学家,很受国内外同行尊重,但身体比较虚弱,一直是李方华照顾他。如果研究所有福利品需要拿回家,往往是李方华的事情,后勤人员一般情况下都不打扰范海福先生。  在时间安排上,李方华说:“我除了上街买菜,一般不逛商场,把可以利用的时间尽量利用起来。”但物理所有人告诉记者,在日常生活中,李方华非常注重衣着整齐,她是怎样花时间装扮自己的呢?她说:“我不反对女同志化妆,但可以简单点儿,少花点儿时间。走进研究所,就不想家务事。但出了实验室,依然要惦记实验中的事。”  心胸、韧性和智慧  李方华何以获得“联合国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她坦言自己也不清楚。她说:“我申报的材料中,主要介绍了4项研究工作及其特色。至于是哪一项打动了评委,我也不知道。”  她介绍的4项主要研究工作是外行听不懂的4个物理学方面的科学问题:“准晶体与晶体之间的关系”、“测定微小结构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像图像处理研究”、“测定原子分辨率进体缺陷的场发射电子显微像图像处理研究”和“一个新的显微像衬度理论”。她的成果在国际同行中得到广泛认同。  曾经在她实验室工作过的一位研究员说,“李方华的研究一直保持着特色。她不追踪热点,不赶时髦。她所从事的高分辨率显微电子学物质结构研究,在上世纪70~80年代,非常容易与物质超导研究结合,甚至很容易出成果。但她从来不提超导。她抓住自己能力所及并可能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追踪研究。”  李方华在一份报告中介绍说:“文化大革命期间科研工作秩序被打乱,有两年时间我在干校和工厂劳动。幸运的是,1973年所长施汝为先生安排我调研晶体学的发展动态,使我能有机会在图书馆看到关于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报道,了解从显微像上能直接看见晶体中的原子团,这是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她所谈到的4项研究成果看,李方华似乎从那次调研开始,再也没离开过电子显微像。  几十年的追踪和努力,平稳的心态和情绪,使李方华不仅成为了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而且成为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第一位中国人。无疑,这一切缘于她的心胸、努力和智慧。

一般投稿都是过3审。最后一审叫终审。就是这个过了就可以出现在杂志上面拉。所以你希望很大,改改发过去吧

物理化学学报编委

教育经历:1978-1982:湖南大学化工学院,工学学士1985-1988:成都科技大学化学系,理学硕士1992-1995:四川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工作经历:1982-1985:四川自贡东新电碳公司1988-现在:成都科技大学化学系、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担任国际刊物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Chemistry编委 (Editorial Board)和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学报”杂志编委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担任四川省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近年主要从事溶剂化理论,电子转移动力学和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研究工作,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项目9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系统收录承担本科生 "物理化学"及研究生"量子化学"等课程教学任务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二等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及省级一等奖

李浩然 男,1964年1月生于湘潭,现任浙江大学理学部常务副主任。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化学工程学士,前后在湘潭大学工作过四年,1989年及1995年,先后获浙江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留校。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为化学学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2002年同时成为化工学科化学工程专业精细化工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2003年为化学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计算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编委,浙江省化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石油学会常务理事。2012年9月在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选为副主任委员。在医药化工的绿色化学研究方面,承担着多项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合同,长期为化工医药企业服务,将前沿高新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同事一起先后完成了维生素E、维生素A、b-胡萝卜素、维生素H、虾青素及其中间体异植物醇、b-紫罗兰酮、烯炔醇、甲氧基丙烯、对甲酚、去氢芳樟醇及芳樟醇等大型产业化项目,使我国维生素E、A居世界前列。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2项、二等3项。申报发明专利30多项,授权20多项,2007年11月荣获中国发明协会第三届“发明创业奖”。“维生素及类胡萝卜素的绿色合成新工艺及产业化”获201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物理学报编委终审

初审,外审,复审,终审,最关键的是后面的。我投过两次物理学报,两次都没过一次是外审被毙,另一次更惨,投了一两周就退稿信到了不过上两次写得都比较差以后一定写得自己满意了才投仅仅是过来初筛

如果通过终审了一般上稿没问题了但是每个期刊都有它用稿的周期的它都会一期压着一期往后推所以可能是你的稿子排版到后面的期档了不要急可以电询一下耐心等待一下吧祝贺你上稿希望对你有帮助希望获得满意答案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

张剑锋,男,1963年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2001年5月至12月,和2004年6月至12月在荷兰Delft理工大学,2008年9月至12月在美国Stanford大学从事客座研究工作。1989至2002年在大连理工大学任教,1995年起任教授。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2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张剑锋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入选者。主要从事勘探地球物理和油气藏的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兼任《地球物理学报》、《勘探地球物理进展》编委。

《地球物理学报》在历届中国科学院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2年和1996年该刊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科技)。1948年创刊以来,历届主编傅承义、顾功叙、翁文波和现任主编刘光鼎院士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历届编委会委员均为知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本届编委中有院士13名,有8名国外编委,以及港、台地区的编委。目前本刊已被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在科技兴国方针指引下,我们努力将《地球物理学报》办成国际性学术期刊,努力为地球物理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物理学报编委主任

刘向明,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南民族大学校学科带头人。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美国传记研究院主席JMEvans进一步提名刘向明为Greatest Minds之一,称誉他为21世纪成就的开拓者。

刘向明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人事心理学专家 清华远程成都中心主任 清华继教院MBA总裁班特约教授 世界大学生组织职前培训顾问 SIFE大学生公益组织心理辅导专家 CCTV-2年度雇主调查评审专家 教育背景: 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产业/组织心理学硕士(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荷兰CBI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士 曾服务于: GE-阿尔斯通,担任华能项目人力资源部经理 沃尔玛商业咨询公司,担任特别项目经理 梅塞尔(中国)集团,担任华南区人力资源总监、总裁助理 部分内训经历: 思科《培训体系建设》 百安居《管理技能与领导能力》 诺基亚《管理开发及生涯规划》 华润集团《管理技能与领导能力》 长虹集团《组织效能管理》 分众传媒《培训体系建设》 长江飞利浦集团《管理技能及领导能力》 林德集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花王集团《组织效能管理》 远东集团《管理技能及领导能力》 建发集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招聘面试》 中地集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效能管理》 置信集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建设》、《胜任力模型开发》 通威集团《项目管理与体验营销》 百江投资《团队管理与领导技能》 天华投资《全面绩效管理》 深长城房产《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招聘面试》、《管理开发》 蓝光集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技能与领导能力》

吴宪对于国际生物化学和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是卓著的,由之赢得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声望和在中国科学界的地位。他在国际上,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生物化学家协会会员、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会会员、荷兰《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顾问委员、原德国自然科学院名誉院士、美国亚拉巴马州科学院院士、美国自然科学荣誉学会(Sigma Xi Society)会员,以及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营养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48-1949年)和热能需要量委员会委员(1949-1950年)。他的名字被收入《国际医学名人录》(International Who's Who in World Medicine)、《美国科学名人录》(American Men of Science,第九版)、《中国名人录》(Who's Who in China)、以及《科学家传记大辞典》(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等书。美国学者里尔顿·安德森(J·Reardon-Anderson)将他誉为“中国化学的巨人”,并评价道:“毫无疑问,吴宪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最伟大的化学家,或者说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他在1919年发表他的第一项研究时,在中国还没有任何一类的化学研究。”到1949年,“化学研究已发展到全国时,对这一事业,没有人比吴宪贡献得更多。”作为一名科学大师,吴宪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学术研究和发展中国科学事业。 吴宪一生发表研究论文l63篇,专著3种。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临床生物化学、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营养学以及氨基酸代谢等方面,此外,还涉及到性激素、抗生育等方面。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仅作一般性介绍。(一)临床生化方面吴宪以1919年的博士论文《一种血液分析系统》为基础的一系列工作,为现代临床血液化学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具有历史性的创新意义,在国际上长时间被广泛采用。其中关于血糖测定的方法被国际上沿用长达70年,为此他被誉为国际血液分析的权威。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测验血中的非蛋白氮组分对病人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例如仅一次尿酸测定就需耗血25毫升。而福林—吴的新方法只需10毫升就足以进行包括尿素、肌氨酸、肌氨酸酐、尿酸和糖的测定(其中只需一滴血就能测定血糖)。除了血液外,他还对尿、唾液和脑脊液持续进行了多年的分析和探讨。(二)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方面这是吴宪在1922-1923年间与范斯莱克(当时是协和访问教授)、麦克林(F.C.Mclean)等的合作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在等量渗透(osmotic equality)、唐南平衡(Donnan equilibrium)与钾钠不扩散的基础上,在每一呼吸循环中,为电解质与水、血浆与血细胞之间的迁移做出了解释。这项工作成为生化文献中的经典性工作。(三)蛋白质变性的研究这是吴宪在协和期间主持的一项较大规模的研究,以解决这一当时国际上尚未解决的问题。l924—1940年间,他与其同事严彩韵、邓葆乐(C.Tenbroeck)、李振翩、林国镐、林树模、陈同度、黄子卿、刘思职、杨恩孚、周启源、徐嘉祥、王成发等陆续发表“关于蛋白质变性的研究”专题系列论文l6篇,相关论文l4篇,并于l929年第l3届国际生理学大会上首次提出了蛋白质变性理论,认为蛋白质变性的发生与其结构上的变化有关,但这一理论在当时未能引起重视。以后,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他于l931年在《中国生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上正式提出了“变性说”,用种种事实表明,天然可溶性蛋白质(即球蛋白)的长肽链一定是由氨基酸的各种极性基团被分子内的某种次级键按一定方式连接而形成有规律的折叠,使蛋白质分子具有一种紧密的构型(现在称为构象)。蛋白质的这种次级键一旦被物理、化学的力破坏,构型就被打开,肽链则由有规律的折叠而变为无序、松散的形式,即发生了变性。蛋白质变性学说尽管被一度忽视,但最终赢得了国内外学者的验证和好评。诚如著名蛋白质化学家豪若威兹(Felix Haurowitz)在1950年评论,这是“关于蛋白质变性的第一个合理学说”,他认为这个理论至少比其他人早发表了5年。美国生化学家佛拉顿(J.S.Fluton)在其关于生物化学历史的专著中对此这样记载道:“这一假说被广为接受,并在不久得到进一步实验的支持,但是它还未能表明维持天然蛋白质构象中的化学力问题,这个问题后来由默斯凯(A.Mirsky)、波林(L.Pauling)和哈金斯(M.Hugyins)提出的维持蛋白质构象的‘氢键’理论而得到解决。”此外,国内有学者认为,从他对血红蛋白与球蛋白的研究结果表明,吴宪似乎在50年前就已接触到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为蛋白质大分子高级结构研究开了个头。总之,他的工作“为蛋白质大分子高级结构的研究写下了有价值的一页”。(四)免疫化学吴宪l927年开始了这方面研究后作出不少领先的成绩。他和李振翩、郑兰华、萨本铁、周田、李冠华、刘思职、王成发等在15年中进行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研究,其中,他在国际上首创了标记手段。他用带色基团的血红蛋白,继而又用碘化清蛋白作为标记抗原,这种方法比用同位素作标记进行类似的研究要早许多年。利用这一方法,吴宪等人在其他蛋白质存在的同时进行了抗原、抗体沉淀物的定量分析,从而确定了抗原与抗体的定量关系,以后又进行了纯抗体的分离并证实了抗体的“一元论”。(五)营养学1927年起,吴宪与严彩韵、陈同度、万昕、张昌颖等对我国食物进行了大量而系统的分析研究,他们还对素膳和荤膳大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通过数十代大白鼠遗传、饲养实验,比较了纯素膳与荤杂膳的营养价值及其对动物的生长、生殖、基础代谢、自发性活动以及寿命的影响,由研究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与西方相比,中国一般人民体质弱和身材矮小的原因主要不是种族和遗传上的,而是由于膳食质量差。只要加强营养,完全可以得到改善,这就从理论上否认了外国人对中国人体质问题的种种偏见。1989年,他编著出版了我国现代最早的营养学专著——《营养概论》。30年代,他还在对我国食物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编著了我国第一部《食物成份表》。吴宪关于营养学的研究不仅有学术意义,而且对当时的中国有一定现实意义。(六)氨基酸代谢这是他晚年(1948—1953年)在美国进行的研究。为了研究人类生物学,他用N15标记氨基酸和其它有关的化合物,对之进行了一系列代谢实验,于1949年发表了该系列的第一篇论文。l953年以后,由于健康原因,此项工作未能得以继续,然而,在退休后他仍一边自学高等数学,一边将其所学得的微积分法和质谱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分析测定,从而提出了一项普遍原则,用以说明在这些实验中所得的关于排泄的数据,并于1959年发表了最后的三篇论文。除了上述工作外,由吴宪组织进行的关于激素和抗生育的研究也都很有价值。吴宪具有十分敏锐的观察力,他有把重要事物从不重要事物中辨别出来的才能,并且在任何讨论中都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他能迅速及时地把握住当时国际研究的前沿工作,以及对中国社会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高水平的研究,并能不断创新。同时,他还有高超的实验研究技能。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入都感到他思想敏锐、见识深濬、敢于探索。亦师亦友的著名美国生物化学家范斯莱克这样评价吴宪:“只有当亲眼看到他的工作时,你才能充分领略到他才智上的异彩和技术上的完美。他是当今生物化学中伟大的并且具有真正独创性的领袖之一。”就由吴宪在国内主持的研究来看,他的研究思路似从两条路线发展的:一条路线是纯基础理论性研究,以追求高水平、探索真知为目的。主要从组成生命体的基本要素蛋白质入手,研究其性质、结构(变性研究)、生物机能(免疫研究、氨基酸代谢),以及与之有关的种种特性,以期望最后上升到解决人类基本生命机制的研究。在这条路上,他本着“科学没有国界”的原则。另一条路线是带有应用性的基础研究,是以用科学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目的,主要从分析北京人的膳食和各种食物入手,进而研究素膳,到设计提出优化的营养,希望由此最终能提高中国人的身体素质,这条路径体现出他“科学救国”的良好愿望。他的研究生涯是在这两条路径上几乎同时发展的,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但对营养的研究结果与他的希望无疑存在着偏差,因为解决中国人身体素质(营养)问题绝不是单靠科学就能达到目的的。随着日本的侵华,政局的恶化,他也逐渐清楚地认识到了这点,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泄气住手,而是愈来愈多地关注社会问题。尽管他的科学研究最终因日军的侵略全部中断,但已为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生化研究开了路。 吴宪不仅在科学上追求真知,而且把发展中国科学事业视为自己的义务。众所周知,协和是美国洛氏基金会出资兴办的当时亚洲一流的高水平学校,从院长到教授最初都是外国入。作为协和最早的一位中国籍主任,他是协和教育委员会(Education Division)成员、教授会(Committee of Professors)和执行院长任务的三人领导小组(即执行委员会Administrative Committee,l935—1937年间组成)成员。他积极参加治校工作,为该院中国同仁和师生向校方争取福利、改进教学而尽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信赖。作为生化教授与科主任,他始终具有不断发展的战略眼光:他重视学术交流,早在1922年协和外籍教员成立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会北京分会(Society for Experiment Biology and Medicine,Peking Branch)时,他就参加了该会的学术活动,他曾先后邀请美国著名生物化学家范斯莱克、科恩(A.E.Cohn)和黑斯廷斯等教授来科任访问教授,进行讲学和合作研究,并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实验课的设置,一到校就开设了实验课,编写实验讲义,并在多年实践基础上与周启源(1903—1986年)合著了《生物化学实验》一书(吴宪用英文写成,由周启源译成中文),于l941年由中华医学会编辑委员会出版,向全国医校推广使用,以促进其他医学院校生化实验的进步。他对生物化学的分支与教学也有创新,首次提出了“物理的生物化学”(Physical biochemistry,现称生物物理化学)的概念,以物理化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于生物化学问题的解释和研究,从分子水平基础上考虑生物的化学问题。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和国际生物化学的发展,他在l934年出版了用英文写的《物理生物化学原理》,(在此以前国内外尚未见有这类著作),作为协和本科医前期一年级生物化学的课本,并亲自讲授,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他严格选择师资和重视培养青年,除了医学院学生外,他还先后吸引了十余位刚回国的青年化学家到实验室工作,并接受培养进修生和研究生20余人,据他的学生估计,到50年代,“中国的生化教师和研究人员有70%以上曾在协和医学院受过训练。”他们后来或在教学、或在研究单位担任领导任务,并在教学和研究工作第一线献身,大都已为我国生物化学或其他化学学科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科在20年代至40年代前期出人才、出成果,在国内外声誉卓著。吴宪的科学成就及领导才能为他带来了许多声誉,而他也认真对待这些,义无反顾地为发展中国科学事业出力献策。1926年,他在协和医学院协助林可胜成立了中国生理学会,并自其成立起就参与负责该会的具体工作,担任理事会委员(到1940年)、书记兼会计(1929-1931年)、会长(1931-1935年)、《中国生理学杂志》常务编委(1927-1941年),与林可胜等其他学者积极配合,把学会办得非常出色。中国生理科学在30年代引起当时国内外科学界的瞩目,与中国生理学会的推动作用有相当的关系。除此而外,吴宪还是中国科学名词编审委员会化学组委员(1921-1927年)、中国化学会创始期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志》编委(1935-l937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科学研究补助金和奖励金审查委员会委员(1932-l938年)、中华医学会特组营养委员会主席(年代不详)、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通讯研究员(起讫年代不详)、该院第一届评议会评议员(1935-1940年)及第一批院士(1948年3月)。在所有上述职务(团体)中,他都是尽职尽责地去工作。为支持抗战,发展战时中国的科学事业,l944年3月,他冒着极大的风险,离妻别子,只身悄悄离开了日军占领下的北平,经过长途艰苦跋涉抵达大后方重庆,筹建和领导中央卫生实验院的营养研究所。当时物质匮乏,条件艰苦,实验设备简陋,但他总是亲临实验室指导实验,有时直到深夜。在他的大力筹组下,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研究所从原来的十几人扩展到拥有几十位学者。抗战胜利后,吴宪负责筹建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他暂选北平先农坛为院址,在重重困难下,积极罗致人才、筹措经费、添置研究设备。他还利用出国开会之机途经美国考察,与当时正在美国的老友侯德榜商谈由永利公司资助,在黄海化工研究所内建“人类生物学研究所”的计划。为实现这一计划,他一方面在美国四处奔走,筹款购置精密仪器运回国,与麻省理工学院商议培养一些中国学生,并将所收集的图书资料寄回国内,以为日后建所之用;另一方面以访问教授身份,在美国大学进修先进的实验研究技术,以便迎接回国后新的研究时期的到来。由于种种原因,他回国建所的计划未能实现,但直到晚年,他仍未放弃这一打算,只因疾病缠身,未能如愿。诚如吴宪的长子吴瑞所言:“发展中国科学事业是我父亲一生的愿望。”作为科学大师,吴宪的工作意义不仅仅在于发展科学本身,正如安德森在《变化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吴宪国际声望建立得既早而且还由他后来的工作持续着,这使他得到参加国际会议的邀请,成为西方科学团体的成员,并在各种知名科学家的名单中。经常的旅行和同外国科学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帮助他成为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

  • 索引序列
  • 物理学报编委
  • 物理化学学报编委
  • 物理学报编委终审
  •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
  • 生物物理学报编委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