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湖南教育杂志主编是谁呀

湖南教育杂志主编是谁呀

发布时间:

湖南教育杂志主编是谁呀

个人简介  王树槐 ,男,出生于1968年,湖南湘乡人。199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历任《初中生》杂志和《湖南教育》杂志编辑、发行部副主任,湖南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理事。副编审。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个人爱好  1970年开始收藏,主要收集钱币、邮票、粮票,藏品颇丰,含部分珍品。个人作品  已出版长篇小说《命运之角》,中短篇小说集《豁耳朵白额狼》、《生活在项伯梦里的老杨》、《划过心空的痕迹》,散文集《开花的梦》。散文《父亲的菜园》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命运之角》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一等奖,《豁耳朵白额狼》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二等奖,小说《手套》获建国50周年征文二等奖。   作品主要有:《父亲的菜园》、《生活在项伯梦里的老杨》、《划过心空的痕迹》、《开花的梦》、《命运之角》、《豁耳朵白额狼》。   代表作《父亲的菜园》,已列入四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省级期刊名称 湖南教育 主管单位 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 湖南教育报刊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0-7644CN: 43-1034/G4邮发代号: 42-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湖南教育(上)曾用刊名:湖南教育(综合);湖南教育(教育综合);湖南教育创刊时间:1950

简介: 王树槐 (1945— )湖南双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湖南教育报刊社 1969年7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高级工程师,邵阳市技术监督局副局长。系邵阳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70年开始收藏,主集钱币、邮票、粮票,钱币藏品颇丰,含部分珍品。 作品《父亲的菜园》已列入四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早期乡土作家。笔名曾用韦公,湖南湘阴(今湖南省汨罗市)人。1924年到上海中华书局工作,1925年转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先后主编《教育杂志》、《儿童世界》等,期间曾发表过大量童话和儿童故事,滑稽多趣,惜未结集出版。1926年发表小说《Dismeryer先生》后,开始受人注意。他的乡土小说,比同时代的乡土作家更加活泼风趣,也更深刻圆熟,人物色彩斑斓,口语的运用,尤为成功,《活鬼》、《怂恿》、《陈四爹的牛》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湖南教育杂志主编是谁

我爱童话,因为孩子而炽烈地爱着。孩子们给了我快乐,我用童话把快乐送给孩子。 谢乐军有个别称叫乐乐,朋友都喜欢这样叫他。见到谢乐军是在湖南教育报刊社大楼下,从外表上乍一看,实在难以把他与一个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童话刊物主编的身份联系到一块儿,但是只要一谈起童话,你就会感觉他真真正正是个童话大王。这一点,从他孩子般纯真的笑容和率真的举止就能看出来,童话让我永远保持着一颗真诚友好的童心,他说。不到20岁,谢乐军就开始了童话创作。20年过去了,他陆续创作了两百余万字的童话作品,创作童话对他而言,似乎是永远也掏不完的聚宝盆。我们不无好奇:你怎么总能写出童话来?谢乐军回答说:我的童话源于生活,生活是我文学创作的源泉。从说故事到写故事最初与童话结缘,源于二十年前谢乐军在乡村学校任教时。谢乐军的父亲是湖南省洞口县第二中学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一生好学乐教,在家乡从教三十余年,年届花甲退了下来。当时有顶职的政策,十六岁的谢乐军在父亲的安排下,放弃两个月后参加高考的机会,走上工作岗位,成了洞口县的一名乡村老师。彼时,谢乐军执教的小学坐落在远离村庄的孤零零的山包上,学校里只有6名教师。他自幼酷爱美术,向往当画家,学校教室里雷锋等名人的画像全是他亲手所画。孩子们喜欢我,最先也是画的功劳,他们都爱看我画画,谢乐军跟学生们成了朋友,业余时间,他经常带着学生到野外郊游或写生。上世纪80年代初,乡村小学办学条件较差,课外读物缺乏,物质上的贫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谢乐军每月都会从5元的月薪中拿出相当一部分来订购《好儿童》、《少年文学报》等报刊,为学生朗读报刊上的故事或新闻。可报刊有限的文学故事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不得已,他开始自己编故事。当初谢乐军编故事的素材,都来自学生的生活和自己小时候的记忆。由于父亲爱好诗词歌赋,古典文学功底深厚,受父亲影响,谢乐军从小就喜欢文学。比其他孩子幸运的是,谢乐军小时候就能读到父亲从学校借来的连环画,以及在省文联工作的二叔寄来的《小溪流》等儿童文学期刊,通过阅读,他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视野也愈加开阔。二叔经常回老家写作,给我开'故事会',绘声绘色地读自己的新作以及《鸡毛信》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母亲虽只念过一年半私塾,却识字不少,能阅读书报,再忙也会抽空给我讲些'长发猩猩外婆'、'大力士黄毛爷爷'之类的神话传说。我的爷爷也是个擅长讲故事的老人,他爱讲'黑脸雷公'和我们当地传说的机智人物'谢又万'的故事。二十多年过去了,童年那段美好往事,至今仍镌刻在谢乐军的记忆中。通常,谢乐军会在头天晚上把故事编好,第二天讲给学生们听,偶尔也会边编边讲。谢乐军发现,自己编的故事有时比报刊上的更受学生欢迎。他把自编的故事整理一下,寄给经常订阅的那几本报刊,没想到还真的发表了。最初发表在上海《好儿童》杂志的童话《留金桥》,源于他家乡一个民间传说。那是孩提时代父亲讲给我的,这是一个'行善有好报'的民间故事,谢乐军将这个古老的民间故事进行提炼和加工,发挥想象,赋予其更深刻的含意,让故事获得了新生命。之后的一篇《喜鹊和八哥》的童话,是他根据童年时,亲眼看到屋后梧桐树上八哥抢占喜鹊的窝,两鸟展开生死搏斗,八哥把喜鹊赶走这一趣事,发挥想象改编再创作的。这是他早期的两篇童话。在小学任教期间,谢乐军利用业余时间,陆续创作了童话《三七二十八》、《兔大王与猴医生》、《换鼻子》、《小毛猴取经》、《四方框老师被软禁》等,所表达的主题大多与教育有关,如小孩做事要认真细心,不要盲目追时髦,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人和事,以及教师要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方法等等。至今,谢乐军仍然忘不了那些孩子和那所山村小学。爱童话更爱孩子谢乐军在乡村学校工作了近十年,教过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各门小学课程,也做过少先队辅导员和共青团工作,后还在学区做过管理工作。在那段时间里,他写童话、小说、新闻、通讯及广播稿,陆续发表了三十多万字的作品,成了乡村家喻户晓的名人。他热爱文学,享受文学带来的创作快感,文学也让他的人生迎来转折。一次,我和同事们正在学校吃饭,县教委主任和办公室主任突然来到我们学校,找我谈话,问我能写童话会不会写材料,我当初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说写材料不比文学创作简单,这还能难倒我呀,让教委主任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原来,洞口县教育委员会需要一名文秘,得知乡村学校有一位发稿较多的名人,于是,县教委领导未通知任何人,就驱车前往谢乐军所在的学校,为的是一探这位众人口中笔杆子的庐山真面目。就这样,谢乐军很快被借调到洞口县教育委员会工作。工作一年多后,《湖南教育报》创办,面向全省招聘十多名编辑记者,谢乐军被顺利录用,因工作需要被分到《湖南教育》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两年后,怀着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热爱,谢乐军又参与了《小学生导刊》的筹办。1993年,刚刚创办的《小学生导刊》想开设一个科普栏目,希望以较新颖的科学童话形式向小读者介绍科普知识。当时,《小学生导刊》向几个作家组稿,都感觉不到位,写出的童话不能两全:知识性强的,故事生硬;故事生动的,又没有兼顾到知识点……就在大家心急如焚的时候,谢乐军打算自己试试。凭借着以前做教师时对孩子们心理的把握,他从日常生活中找问题、找灵感,写起了马马虎的系列故事,想不到,童话出来后,马马虎很受小读者欢迎,科学童话专栏居然成了《小学生导刊》的拳头栏目。之后,他又开设乐乐童话专栏,动笔创作了长篇系列童话《奇怪的大王》、《魔术老虎》和《长翅膀的小汽车》,连载时间长达十余年。当时《小学生导刊》期发量最高400多万册,在社会和各中小学校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谢乐军说。谢乐军写的童话一直很受孩子喜欢,能写出这样的童话,主要取决于他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他一直主张孩子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在写童话时,他努力寻找让小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表现,希望为孩子营造快乐的阅读环境。让小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分辨真、善、美,感受爱和阳光的快乐。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更好的中外童话,2000年,谢乐军从内蒙古妇联引进《中外童话画刊》,兼任主编。四年后,他筹办了《幼儿画刊》,致力于推行创作与编辑互动,期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04年,他被湖南省作家协会儿童委员会推荐担任副主任,任职期间,他为我省儿童文学作家办了许多实事,组织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活动:编辑出版了《小虎娃儿童文学精品丛书》,将湖南老中青12位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集中推出,在全国受到关注;今年6月,又推出了《小虎娃儿童文学新人丛书》,将湖南12位从未出过书的颇有潜力的儿童文学作家汇集到一起;2008年,他又促成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大型儿童文学展,成立了湖南儿童文学创作基地,不定期地组织省内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小作者、读者相互交流;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诞辰100周年之际,他还策划了大型纪念活动并组织了首届张天翼儿童文学奖评选工作,积极为小读者推出更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和作家。现在,谢乐军虽担任着繁重的行政事务工作,但仍不忘抽时间创作,并以服务老一辈儿童作家、推出儿童文学新人、培养小作家为使命,辛勤地为儿童文学事业鼓与呼。童话带来的童话缘因为童话,一向不善言辞的谢乐军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事实上,童话不但让他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也给他带来了幸福的家庭。谢乐军告诉我们,跟妻子相识相恋也是童话牵的红线。他的妻子尹慧文也写童话,获过很多奖。妻子写的童话胜过我自己,说起妻子,他脸上流露出了几分自豪感。当初认识她时,她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在离我工作学校500多米远的乡中学教书。当时,曾有好心人想撮合,但她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委婉地拒绝了。好心人认为没戏了,但我却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她跟我有缘。谢乐军甜蜜地回忆着。那时,谢乐军在洞口县青龙学区工作,而尹慧文在青龙中学当老师,由于尹慧文跟谢乐军只有一面之缘,也不太了解,根本没留意过谢乐军,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尹慧文的想法。一年国庆节,尹慧文在同学家做客,看到桌上有一本《小溪流》杂志,顺手拿过来翻阅,忽然她眼睛一亮,原来在一篇《大兔王的奇遇》的童话标题下,谢乐军三个字赫然映入眼帘。看完那篇童话后,尹慧文对谢乐军的印象大为改观。之后,两人便开始通信,请学生做秘密通信员,一起探讨文学与创作,他们合作写了《没有身份证的白天鹅》、《0的故事》等童话,均发表在《小溪流》、《少年文学报》等刊物里。1989年,谢乐军跟尹慧文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儿子小乐乐的出生,更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快乐。小乐乐很喜欢童话,为了给儿子送一份跟童话有关的礼物,谢乐军出版了系列童话集《长翅膀的小汽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思念。谢乐军说,儿子小乐乐有时比他的想象力还丰富,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奇思妙语,比如把坏脾气装上开关啦,把老爸变成儿子上幼儿园、让儿子变成老爸去上班啦,蘑菇长成了摩天大厦等等,这为谢乐军和妻子创作童话带来了很好的素材。经常,一家三口共同创作童话,享受童话带来的乐趣。但对于中国孩子的健康成长,谢乐军不无忧虑: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眼界开阔、知识面也很广,网络功不可没。但网络给孩子们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如上网成瘾,远离文学阅读等。现在的孩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太少,对琴棋书画以及传统节日印象淡薄,反而比较关注和重视西方节日了……他想通过写童话、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能汲取健康成长的养分。他曾在一个月内给留守儿童创作一本卡通书《弹弓侠奇遇》,故事讲的就是一个留守儿童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自强不息、自我保护的故事。谢乐军说,他希望社会能更多地关注帮助留守儿童,希望所有的留守儿童能像一般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创作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中断的思路要很久才能再找到,现在的工作环境不太利于创作,近几年来,谢乐军由于事务繁杂,童话写得少了,尽管这样,谢乐军心中的童话梦仍然不曾泯灭,他一直有这么一个愿望:回到编辑岗位中,再做一本更好的童话刊物,写一点让孩子们喜爱的童话,为了孩子,总有一天我要把这个愿望变成现实。

都德(1840—1897)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出身法国南方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就独自谋生。先在一所小学校里担任学生自修辅导员。后来到巴黎,从事文艺创作,过着清苦的青年文人生活。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磨坊文札》以都德故乡普罗旺斯的日常生活为题材,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的苦恼和不幸,抒发作者对家乡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怀恋之情。《小东西》半自传式地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的经历,以俏皮和幽默的笔调描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1873年,他发表的又一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集》,就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都德一生写过近百篇短篇小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 普法战争以后是都德长篇小说的多产时期,共创作了十二部长篇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揭露资产阶级家庭生活腐朽的《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以及刻划巧于钻营的资产阶级政客形象的《努马卢梅斯当1881)等。 都德在文学理论上,对左拉的许多自然主义的创作观点表示赞同。但是,他在创作实践中,却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在实验室里纯客观地记录人类的活动和无动于衷地描写社会现实。正像他在《小东西》里所说的那样,“我的故事只是借用拉封丹的寓言,再把我自己的经历加进去罢了。”都德的作品都“加进”了“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的欢乐、忧郁、愤怒和眼泪。他对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世态人情,作了幽默的嘲讽和温和的批判,作品的基本倾向是进步的。 《磨坊书简》是一本优美的小书。远离巴黎的喧闹浮华,在美丽的普罗斯旺乡间,作者用谦卑而静默的心灵感受着这块土地上的一切:纯朴、美丽、贫困、忧伤……。下面是《磨坊书简》中的部分摘要: “在我们的四周,群星依然静静地运行着,驯服得宛如一个庞大的羊群; 此刻我不禁想象着群星中的一颗星星,它是最美丽的,是最明亮的,只因迷失了路,来到这儿枕着我的肩膀睡熟了…… 每当西北风或北风刮得不太厉害的时候,我就置身于几乎与海水相平 的两堆岩石之间,与海鸥、河鸟、海燕为伍。在那里,我几乎整天都沉溺在一种因凝望大海而产生的麻木和妙不可言的沉默状态中。你是否理解这种神秘的灵魂的陶醉?一个人无须思考,也无须幻想。你的整个心灵都同你分离了,它在飞翔,它在扩散。仿佛就是潜水的海鸥,是阳光下荡漾于两堆巨浪之间的泡沫,是渐渐远去的巨轮上的一缕白烟,是挂着红色风帆的采集珊瑚的小船,是一粒水珠,是一抹烟雾,万物俱在,唯独没有自己……” 都德(1840~1897) Daudet,Alphonse 法国作家。1840年5月13日生于普罗旺斯,1897年12月15日卒于巴黎。1857年到巴黎,在其兄历史学家艾尔莱斯特·都德的帮助下开始文学创作。1860年进莫尔尼公爵办公室工作,有机会回到南方及阿尔及利亚等地游历。短篇小说颇有成就,最有名的是《磨坊文札》与《月曜故事集》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写过 12 部长篇小说 ,以《 小东西》、《达拉斯贡的达达兰》和《萨福》等最为出色。都德是左拉自然主义的信徒,也写过《富豪》、《努马·卢梅斯当》和《不朽者》等揭露第二帝国时期社会现实的小说,不过他的作品以讽刺和怜悯的笔调为主,不像左拉的小说那样大刀阔斧、气势磅礴。42岁起患神经官能症,在后15年中带病坚持创作。 都德的作品带有他的出生地普罗旺斯地区的特色。其中《磨坊文札》根据他自己的所见所闻叙述了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小东西》可以说是他的自传,尤其是第一部主人公埃赛特在法国南方的经历更是如此。因为写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所以格外真实动人。 《达拉斯贡的达达兰》是一部漫画式的小说。主人公达达兰是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庸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便胡思乱想要创造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对世界之大毫无印象,到阿尔及利亚猎狮,结果把毛驴当成狮子,又上了的当,打死了一只修道院驯养的瞎眼狮,结果大吃官司,出尽洋相又赔光钱财,好不容易回到故乡,却被家乡人当成英雄来欢迎。达达兰因此成了夸夸其谈、一事无成的庸人的典型。都德利用这部小说善意地讽刺了法国南方小城的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刻画了南方人爱慕虚荣、浮夸怠惰的性格。

阿尔丰斯·都德 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Daudet,1840-1897),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身于法国南方尼姆城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在小学里担任监学(类似自修课辅导员),独自谋生。 1857年他17岁时带着诗作《女恋人》(1858)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1866年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的出版给他带来小说家的声誉。 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抒发深厚的乡土感情。其中有几篇是美丽的童话,例如《塞甘先生的山羊》,叙述塞甘先生的一头温和而漂亮的小山羊,酷爱自由,不满足于后园的青草,偷逃到附近小山上漫游,勇敢地和狼搏斗,直到精疲力竭被狼吞噬。《高尼叶师傅的秘密》描述塔拉斯孔城开设面粉工厂后使当地磨坊的风车都停顿下来,但高尼叶师傅磨坊的风车却照旧运转不休,原来他用生石灰冒充麦子磨成粉。他的苦心却博得了居民的同情。 《磨坊书简》发表两年后,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1868)出版。 《小东西》半自传式地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的经历,以俏皮和幽默的笔调描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它集中表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含泪的微笑。因此,都德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最后一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都德的短篇具有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独特风格。1878年、1896年又先后发表了《故事选》与《冬天故事》。 普法战争以后是都德长篇小说的多产时期,共创作了十二部长篇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揭露资产阶级家庭生活腐朽的《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以及刻划巧于钻营的资产阶级政客形象的《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福》(1884)、《不朽者》(1888)等。都德在《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中塑造了一个自吹自擂的庸人的典型形象,小说以漫画的手法讽刺资产阶级中某些人虚张声势的英雄主义。 《雅克》叙述一个贫苦男孩的生活经历和奋斗过程,与《小东西》类似。 在《富豪》中,作者写一个暴发户到巴黎后遭到破产以至身亡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勾画了第二帝国时期丑恶的的社会风尚。 《努马•卢梅斯当》写的是一个善于钻营的政客如何爬到部长的高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政客的典型形象。 《不朽者》主要是讽刺最高科学机构法兰西学院,书中的主人公只是一个平庸的学究,他毕生努力奋斗,终于混进了法兰西学院,成了被称为不朽者的院士,但他的论著却被发现是假科学。 《萨福》写一个浪漫女子萨福的庸俗的爱情故事,曾受到法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拉法法格的批判。都德是位多产作家,除著有大量小说外,1888年还发表了《一个作家的回忆》和《巴黎的三十年》两部回忆录。他的剧本《阿莱城的姑娘》(1872)曾由法国音乐家谱成歌剧。 他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一个剧本和四个短篇集。长篇中较著名的除《小东西》外,还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和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小弟弗罗蒙与长见黎斯雷》(1874)。都德赞同左拉的自然主义创作论,但并不是无动于衷地描写现实。 他的近百篇短篇小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 都德在文学理论上,对左拉的许多自然主义的创作观点表示赞同。但是,他在创作实践中,却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在实验室里纯客观地记录人类的活动和无动于衷地描写社会现实。正像他在《小东西》里所说的那样,我的故事只是借用拉•封丹的寓言,再把我自己的经历加进去罢了。都德的作品都加进了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的欢乐、忧郁、愤怒和眼泪。他对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世态人情,作了幽默的嘲讽和温和的批判,作品的基本倾向是进步的。 他的创作倾向,总的说来,是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批判的。不过他的社会视野不够宽广,批判不够深刻,揭露的锋芒往往限于社会世态和人情习俗,而对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到不幸的普通人的同情则又近乎悲天悯人。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以亲切的略带幽默的眼光观察他们。他的观察细致入微,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某些有独特意味的东西,又以平易自然的风格加以表现,并把自己的感情深深注入字里行间。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关于《磨坊文札》 成名后的都德,在普罗旺斯乡间购买了一座山上的旧磨坊,告别喧嚣的巴黎,隐居在此,写作了他著名的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 有趣的是,都德这本集子的《前言》竟然是那座磨坊买卖交易过程的记录,颇具历史现场感: ……当地业主,在他本人作出了法律保证与经济担保的条件下,明确宣称并无任何债务、特殊权益以及抵押的情况,当众出售并转让下述产业,给当事的承受方阿尔封斯·都德先生,诗人家住巴黎,此产业为一座风力磨面粉的磨坊,地处罗纳河山谷……一个杉树成群、橡树四季常青的小山冈之上;该磨坊业已荒置二十多年,不能再用来磨粉,现已布满了野葡萄藤、苔藓、迷迭香以及一直爬上了风翼的其他攀升植物。 尽管该产业的状况如上所述,且其大转轮已经破损,平台的裂缝中已长满了青草,但都德先生声称,此磨坊正合他意,他可以以此作为他进行文学创作的地方,自愿承担一切后果,对卖方无任何要求,不言而喻,修缮概由他本人自行解决。 此次交易由当事双方商定价格,诗人都德先生已经用通行的货币,将售款如数交付事务所……交易过程有公证人当场目睹……各有关人士签字…… 交易签约在邦佩里古斯特事务所举行,奥诺哈主持其事,在场的有吹短笛的老艺人法郎赛·玛玛依,有人称基克的持十字架的白衣修士路易塞…… 这是我迄今见过的最别致的《前言》!这个《前言》引发了我无限遐想……我对都德先生的写作甚至写作状态产生了极大兴趣。 都德先生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在接下来的一篇《安居》中,都德先生迫不及待地向读者描绘他的磨坊新居: 一大群兔子……足足有二十来只,在平台上围坐成一圈,正靠月光暖和暖和它们的小爪子呢……我刚把天窗打开半扇,呼噜一声,这支露营部队就东逃西散了,一个个露着白色的臀部,高高地翘着尾巴,溜进了矮树丛中。我却巴不得它们再回到磨坊里来。 都德先生的“房客”,还有一只“阴阳怪气”的猫头鹰,据说是个“喜欢沉思冥想的家伙”,倒是与都德先生相安无事。他接着描写磨坊的白天: 房门大开,阳光灿烂。 一片郁郁葱葱、翠色悦目的松树林,从我的磨坊前一直伸展到山坡下。天际,阿尔比尔山峻峭的顶脊清晰可见……万籁俱寂……只是在远处,偶尔传来一声笛音,薰衣草丛中一声鸟叫,大路上骡子的一声铃铛声。如此优美的普罗旺斯景色…… 然后,都德先生不无得意地对他的读者或者友人写道: 现在,您要我怎么来对您那个嘈杂而昏暗的巴黎表示惋惜痛心呢?我住在这个磨坊里是何等的舒适自在啊!这是我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一个角落,一个充满芳香、煦和温暖的小天地,它远离报刊媒体、车马喧嚣与乌烟瘴气!……在我身边,有这么多美妙的东西!在这里才安居八天,我脑子里就已经联想翩翩,思如潮涌……您看,就在稍前的昨天傍晚,我亲眼看到羊群回到山脚下农庄时的情景,我向您发誓,我是绝不会用这幅景色来换取您这个星期之内在巴黎所观看的那些首场演出的。 就是这样一位归居田园、满心甜润的都德,他写下的又怎能不是一个个好的故事。 《繁星》,写一个牧童爱慕田庄主人的女儿斯苔法奈特,但他只能怀着这没有希望的恋情孤独地待在放牧的高山上。一个偶然的机会,斯苔法奈特来到高山上为他送粮食,突遇山洪爆发而不得不在高山牧场上过夜;牧童怀着纯净的柔情,自持操守,与自己心目中的仙女度过了一个星光灿烂、充满诗意的夜晚。 《高尼勒师傅的秘密》,是在高尼勒师傅的风力磨坊即将被蒸汽磨坊取代的历史变迁中,在一种哀而不伤的基调上,突出描写了普罗旺斯人淳朴友爱的乡风人情——村人知道了高尼勒师傅风车空转的秘密,重又回到高尼勒师傅的磨坊磨麦子,直到高尼勒师傅死去。 读着《磨坊文札》会有种感觉,就是:其中每一篇小说都染上了都德先生沉醉田园的微醺的酒意,读者也随着都德先生坠入甜蜜梦乡,那里处处呈现着童话的纯净和牧歌的天真…… 即使是像《波凯尔的驿车》那样写老实的磨刀匠娶了漂亮放荡的女人而被人嘲笑的故事,那人性的缺陷与弱点也透出质朴与淳厚;即使是写《三遍小弥撒》那样讽刺宗教善男信女的篇什,妙趣横生中也蕴藉着温情。而像《赛甘先生的山羊》那样一篇探讨自由、冒险与生命代价的付出的寓言,都德也能将严峻深刻的主题写得清新有趣、天真烂漫、精致隽永。 可以说,《磨坊文札》是都德归居田园的怀乡之作,他的温柔的目光遍抚普罗旺斯的山冈、草木、牛羊,他的精致的文笔写出了此地的人情、人性、风俗,一个从没到过普罗旺斯的人,读了此书,都会有恍如置身其中的感受,都要陶醉在那美好的乡间。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田园牧歌般的《磨坊文札》又是一种知识分子写作,这印象是在与法国另一位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相比较得来的: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们、《项链》那样的环境,都是赤裸裸的一派世俗(或曰现实)景象,可没有都德式温情脉脉的面纱笼罩。这里且不论优劣短长,只是说,都德短篇小说有他独特的气质,他笔下的世界是一个被作家的柔情蜜意过滤了的世界,恬静、清朗、精致,就连苦难也是安稳的,丝毫没有峥嵘、乖戾之气。 不知道都德的磨坊生涯是否结束于普法战争,抑或在其后才开始?若在战前,那就更可理解都德的《最后一课》何以如此沉郁悲怆;若在战后,那是对作家心灵的最大安慰。 本书的翻译者柳鸣九先生,是中国法语界的权威,他的著述与翻译以及主持的大项目可以列出长长一串。而翻译《磨坊文札》,即有他青年时代的系念,又因不急不缓、徐徐译来,他颇为谦虚地说:自己觉得倒也译出了一点原汁原味。 但我特别注意到的却是,柳鸣九先生在译后记中所表达的对于都德的田园的向往。谁不向往呢?阳光下,那像一只大蝴蝶停在绿油油的小山冈上的都德先生的磨坊……

纠正关于《父亲的菜园》作者的简介。王树槐 (1968~)湖南湘乡人。199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历任《初中生》杂志和《湖南教育》杂志编辑,湖南教育书店经理,湖南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理事。副编审。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长篇小说《命运之角》,中短篇小说集《豁耳朵白额狼》、《生活在项伯梦里的老杨》、《划过心空的痕迹》,散文集《开花的梦》。散文《父亲的菜园》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命运之角》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一等奖,《豁耳朵白额狼》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二等奖,《划过心灵的痕迹》获首届张天翼儿童文学奖,小说《手套》获建国50周年征文二等奖。

湖南文学杂志主编是谁呀

男,汉族,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人,出生于1965年元月,湖南省作协会员,《别饿坏了那匹马》的作者,现为职业自由撰稿人,主要从事小说、散文、故事、纪实等多种文体的创作,作品以感人见长,在圈内有“催泪专家”之称。 迄今为止,以本名和多个笔名在《湖南文学》、《知音》、《家庭》、《故事会》等多家刊物发表过各类文学作品500多篇,累计200多万字,有数篇被《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等刊物转载,并被多家出版社收录进文学作品集中。其中《想讨一本书》收入到《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别饿坏了那匹马》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另有多篇获奖,《三个女人一件衣》、《善心如水》、《留下一张笑脸》连续三年被评为“最有影响力的故事”,其中《三个女人一件衣》获首届中国故事节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奖。个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广东卫视、河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过。 网络上流传的主要作品有:《别饿坏了那匹马》,《想讨一本书》,《谢谢你的生日》,《善心如水》,《捡酒瓶的男孩》,《最好的奖励》,《那夜她心静如水》,《爱在墨脱》,《留下一张笑脸》,《征文征出的生死情》等。 目前该作者在新浪博克中的唯一自我简介:许申高,湖南澧县人(并非网上误传的江西人),属失地农民,仍居乡下。以自由撰稿为生。自由多,撰稿少,日子过得很农民。  编辑本段二、江西省作家  70年代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荷塘乡万里村深塘中,典型农民后裔,受祖母朱冬秀影响颇深。1990年毕业于江西省永新师范学校。大学文化。国家公务员。中共党员。曾在莲花县南岭中学、莲花县教育局、中共莲花县委宣传部等工作过,并在地方开过火锅店、音乐茶吧等。1992年底至1993年,曾南下广东打工。2001年2月至2006年2月,根据县委有关文件精神外出锻炼,并受聘于温州百强民企杰豪集团有限公司,任公司副总经理兼企划部经理、公司企业报总编。2006年3月回到故乡莲花,创办萍乡星宇实业有限公司,并任公司总经理。 自1987年发表第一首歌词以来,迄今,他共在《词刊》、《歌曲》、《儿童音乐》、《北方音乐》、《音乐世界》、《祁连歌声》、《流行歌曲》、《心声歌刊》、 《音乐周报》、《中国原创音乐报》、《电脑音乐报》 《旅游网络音乐报》、《音乐教育与创作》等全国40余家专业音乐(或音乐文学)刊报发表创作歌词300余首,并有30余首歌词(含已被谱曲)在全国各级各类征词征歌赛中获奖,电台录音或在中央电视台演播。1999年,出版第一部歌词集《不喊再见》。系《中国当代歌词选》(1989年版)最年轻的入选者,全国第一张校园词报《井冈山词报》创办者,有歌词入选《2003中国年度最佳歌词选》、《2005年中国歌词精选》等,并有歌词作品获“2005年歌词佳作”奖、中国音乐家协会词曲新作“晨钟奖”(2005年),第四届国际合唱比赛节组委会“相约厦门”征歌多个等级奖等。先后为江西省永新师范学校、江西萍乡钢铁厂、中国杰豪鞋业有限公司、楠溪江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等写过校歌、厂歌、形象推广歌曲歌词,其中《微笑的理由》(杰豪企业形象歌)获浙江省“十佳”企业形象歌曲奖,被誉为“江西最有实力的青年词作家”之一,中国音协《歌曲》杂志、陕西《黄土地词报》、江西《心声》歌刊杂志社、吉林《长白山词林》月刊、《北京电脑音乐报》等国内数家专业音乐传媒对他的歌词创作业绩予以了隆重介绍。 1996年开始,他由歌词转入现代散文创作,先后在《星火》、《创作评谭》、《江西日报》、《神剑》、《当代青年》、《人生与伴侣》、《涉世之初》等全国数十家文学刊报发表散文作品150余篇,并有作品被《青年文摘》、《禅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台湾《世界论坛报》等选载,《江西青年报》曾为其开辟过个人作品专版。有散文作品曾获萍乡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文艺作品奖,其最新个人散文集《带你去天堂》也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表诗歌100余首,连续多年参加市、省“谷雨诗会”,并有诗入选《中国当代儿童诗选》、《江西新诗派诗选》、《百年中国新诗流派作品金库》等。2001年,在由浙江省作协主办的“中国奥康杯”全国(含日本、新加坡等)诗歌大奖赛中,获第2名,并出席在温州市体育中心举办的大型颁奖晚会。 文艺创作之余,他坚持新闻写作,先后在《人民日报》、《江西日报》、《萍乡日报》等发表各类新闻作品600余篇,有新闻作品曾获《人民日报》华东六省一市“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优秀奖”,多次被评为全市对外宣传报道工作一等奖,并先后被《消费日报》、《中国皮革》杂志、《江西日报》、《萍乡日报》等聘为特约记者(或特约通讯员)。 此外,1997年他执行主编过江西地方志丛书《莲花县教育志》(黄山书社出版,50万字),2001年还主编过《中国服饰文化》创刊号,2005年,由他亲手创办并担任主编的杰豪鞋业有限公司企业内刊《杰豪人》,被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第四届全国优秀企业内刊一等奖”。《创作评谭》“今日写作”专栏、《萍乡日报》副刊“萍乡作家辞典”专栏等推出过他的作品和创作简介。其传略入编《莲花县志》之《人物卷》。 迄今共发表创作歌词300余首,并有30余首歌词(含已被谱曲)在全国各级各类征词征歌赛中获奖,电台录音或在中央电视台演播。 曾为众多单位写过校歌、厂歌、形象推广歌曲歌词,多家传媒对他的歌词创作业绩予以了隆重介绍。 ,国家公务员,中共党员。曾在莲花县南岭中学、莲花县教育局、中共莲花县委宣传部等工作过,并在该地方开过火锅店、音乐茶吧等。 1987年发表第一首歌词 1990年毕业于江西省永新师范学校。 1992年底至1993年,曾南下广东打工。 1996年开始,他由歌词转入现代散文创作,先后在全国数十家文学刊报发表散文作品150余篇,并有作品被《青年文摘》、《禅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台湾《世界论坛报》等摘选。 1997年他执行主编过江西地方志丛书《莲花县教育志》。 1999年,出版第一部歌词集《不喊再见》。系《中国当代歌词选》(1989年版)最年轻的入选者。 传略入编《莲花县志》之《人物卷》。 迄今共发表创作歌词300余首,并有30余首歌词(含已被谱曲)在全国各级各类征词征歌赛中获奖,电台录音或在中央电视台演播。 在《人民日报》、《江西日报》、《萍乡日报》等发表各类新闻作品600余篇,有新闻作品曾获《人民日报》华东六省一市“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优秀奖”。 曾为众多单位写过校歌、厂歌、形象推广歌曲歌词,多家传媒对他的歌词创作业绩予以了隆重介绍。

是一个上海的滑稽戏演员。用几个词可以形容他无智慧,所以他演出只能手舞足蹈,还不能逗乐观众,在滑稽戏行业也是狗屎一坨。无修养,所以他才说出自己喝咖啡高雅,北方人吃大蒜粗俗。无文化,所以他走不出去,只能窝在浙沪。无胆量,所以他永远不说关于上海和浙江的负面新闻。无道德,为傍大款抛弃妻子。很自大,所以在日本的综艺节目里说自己是中国最著名的。很无耻,所以对日本人比对北方人的态度还好,这不是无耻是什么?很可笑,所以他总让人家笑,这个笑不是他逗的别人笑,而是他非常的可笑。很丑陋,在达人秀中对北方的参赛者非常苛刻。

《湖南文学》杂志社是2004-12-27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大道186号。《湖南文学》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0000770057409L,企业法人黄斌,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湖南文学》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湖南文学》杂志;经营广告业务。(在许可证书核定的范围和期限内开展经营活动)。在湖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98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湖南文学》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湖南教育杂志主编是谁啊

这四个字来历应该是那种名人提上去的东西

这个在新闻出版总署查不到,只能查科教新报 这个期刊感觉不是很正规。如果要发教育刊物可以联系我,见我的用户名,163的邮箱,保证期刊正规,全文上知网。

我院院长美如花,魏院美美哒(๑•̀ㅂ•́)و✧

婚庆杂志的群是在内地还是比较好的?它是根据教育学校。

湖南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呀

(一)论文邓爱民,毛浪,田丰,蔡佳,鲍钦何 我国ITS物联网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工程科学,2012(3),校重点DENG Ai-min,Mao Lang,Tian Feng,Optimal Model and Its Algorithm for Multi-echelon MSW Recycling Network D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ciences(ICM2011), S 2011, Index by EI Compendex&ISTPDENG Ai-min,CAI JResearch on Slotting Optimization in Automated Warehouse of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C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 2011, Index by EI Compendex&ISTPDENG Ai-min, TAO B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land Shipping and Comprehensive T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an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TMEE2011)N2011, indexed by EI Compendex邓爱民,傅志明,杨葱葱,吴鹏飞 模糊需求下基于二层规划的三级供应链协调模型,湖南大学学报(自科版):2011(4):88-94,EI收录Deng Ai-Min, Tian Feng, Mao Lang, Cai J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broad,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 June 25-27, 2011, indexed by EI Compendex邓爱民,杨葱葱,付志明 基于可拓方法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评价研究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0(4):86-90,CSSCI收录邓爱民,张凡,熊剑,吴鹏飞 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应急物流能力评价 统计与决策, 2010 (6) :174-176 ,CSSCI收录邓爱民,潘再阳 模糊需求下三级闭环供应链协调的收入共享契约研究 科技与管理, 2010(1):72-76邓爱民,熊剑,张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订单融资风险预警模型情报杂志, 2010(11):/23-28, CSSCI收录邓爱民, 毛超, 周彦霆 带软时间窗的集配货一体化VRP改进模拟退火算法优化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5)186-194,EI收录邓爱民,王晓明,陈兴,汪利君 城市中转型配送中心布局优化研究 湖南大学学报(自科版):2009(1):89-94,EI收录Deng A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land Water Transport between Chinaand G 6th ASEM Forum o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Wrap-up Meeting on ASEMWaterN N Home SpeakersDeng Aimin,Wang Min,Mao C Optimiza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Network Layout Based on Genetic A The First World Congress on Global Optimization in Engineering & Science (WCGO2009), ISTP收录Liu Liguo, Deng Aimin, Mao Chao, Yang C An Improve Simulation Annealing Algorithm to Vrp With Pick-Up and Fuzzy Time W The First World Congress on Global Optimization in Engineering & Science (WCGO2009), ISTP收录邓爱民, 周艳辉 论长株潭两型社会城市群物流园区规划建设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1):85-88, CSSCI收录邓爱民,周彦霆, 毛超,任红强 集配货一体化VRP问题具有记忆功能的模拟退火算法优化研究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55-59, CSSCI收录邓爱民,聂治坤,刘利国,毛超 不确定性供应链的鲁棒优化研究综述 统计与决策, 2009 (21) :160-164, CSSCI收录聂治坤,邓爱民,张凡 “两型”社会下长株潭一体化的产业发展 2009首届两型社会建设论坛,2009-3,长沙邓爱民,王敏,潘再阳 长株潭“两型社会”绿色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研究 2009首届两型社会建设论坛,2009-3,长沙邓爱民,毛超,刘利国,杨葱葱, “两型社会”下长株潭城市群生活垃圾回收物流优化 2009首届两型社会建设论坛,2009-3,长沙蔡勇, 邓爱民,周中定, 周艳辉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德物流企业并购形式的演变 现代管理科学,2008 (2) :31- CSSCI收录邓爱民,任红强,王晓明, 周彦霆 风险预警体系研究评述 现代管理科学, 2008 (2) :67-, CSSCI收录齐晶, 邓爱民, 张娟 连锁零售业战略采购现状分析 现代管理科学, 2007 (11) :64-Zhongding Zhou,Xuemei Miao,Aimin DA Predictive Model on Subscriber Number of Mobile Digital Content,The Sixth Wuha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2007,V2, 1247- ISTP收录Zhongding Zhou,Xuemei Miao,Aimin D Optimal Pricing of Tariff Package For Mobile E-content,The Six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2007,V2,1254- ISTP收录邓爱民,王少梅,汪利君 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版), 2006,30 (3) :481-484,EI收录邓爱民,王少梅, 曾科 标杆管理法在企业物流组织结构变革中的应用实践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20 (2) :61- CSSCI收录邓爱民,王少梅,郑宏宇 城市配送形成机理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18 (6) :819-, CSSCI收录邓爱民 德国物流产业特征分析物流世界: 2004 (3) :75-78 Deng Aimin,,Chen S Traffic Location Analysis of ChongqingC 2006 International Forum on Metroplitan Regions Development, 4, ISBN 978-7-5426-2442-0Fu Chenghong, Deng A LogisticsParkIndustrial Cluster D 2006 International Forum on Metroplitan Regions Development, 4, ISBN 978-7-5426-2442-0Deng Aimin, Xie Shiying, Wang 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Factors of Strategic AllianceFormation in Logistics Firms in C Sixth AsiaPacific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onference, 12,ISBN 962-8286-11-0Deng Aimin, Sun Guozheng , Zeng KBenchmarking Method and an Example of Transforming EnterpriseLogistic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 C Sixth AsiaPacific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onference, 12,ISBN 962-8286-11-0Deng Aimin, Zheng Hongyu, Wang LJudg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gistics Sixth AsiaPacific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onference, 12,ISBN 962-8286-11-0Deng Aimin,Zheng Hongyu ,Wang L Logistical S Sixth AsiaPacific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onference, 12,ISBN 962-8286-11-0Deng Aimin, Wang Lijun , Zheng H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ogistics RSixth Asia Pacific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onference, 12,ISBN 962-8286-11-0 Deng Ai-min, Liu Dongxu, Sun G The Evolution of the Logistics Organization of World Enterpriseand the Practice in C Sixth AsiaPacific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onference, 12,ISBN 962-8286-11-0 Deng Aimin, ChenX The Prediction of Automobile Quantity of HuiZ Sixth AsiaPacific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onference, 12,ISBN 962-8286-11-0Fu Chenghong, Deng A Found the Paths for Networking and Modernizing of the Logistics Facility and Equipment in C Sixth AsiaPacific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onference, 12,ISBN 962-8286-11-0YeQuan Liu, Deng A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Logistics Cost Reducing M Sixth AsiaPacific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onference, 12,ISBN 962-8286-11-0Liu Dongxu, Deng Aimin, HAASIS, H-D The Green Logistics Strategy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Development Theories in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Strategy of Ports (ICLSP),2004/YeQuan Liu, Deng Aimin, HAASIS, H-D The Enlighten from the Advanced Style and Method of the Supply Chain in German,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Strategy of Ports (ICLSP),2004/WanTao, Deng Aimin, HAASIS, H-D Reverse Logistics and Its Obstacle Analysis,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Strategy of Ports (ICLSP),2004/Fu Chenghong, Deng Aimin, HAASIS, H-D Research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Park,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Strategy of Ports (ICLSP),2004/Xie Shiying, Deng Aimin, HAASIS, H-D Logistics Informative Proc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Strategy of Ports (ICLSP),2004/Cui Zhenyu, Deng Aimin, HAASIS, H-D: The Simple Analysing of Developing of Lean Logistics in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Strategy of Ports (ICLSP),2004/孙国正,邓爱民,何发智,王少梅国外物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2(11):38-39邓爱民,田流 信息时代的工程设计特征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02(2)37-Deng Aimin,He Zheng,Wang Shaomei, Sun G Forecasting on Port Logistics and Software T The 7th Joint 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2000/(二)著作[1]现代物流系列丛书主编(6本),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 2003;[2]国内外物流经典案例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 2000;[3]物流工程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 2002;[4]现代物流管理主审,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 2009;[5]现代工程机械系列丛书主编(10本),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 2003;[6]商品混凝土机械,独著,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

是人

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室内设计学会湖南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建筑师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城乡规划协会理事湖南省建筑管理科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建筑厅专家库专家湖南省第二届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设计艺术家》杂志主编 《新建筑》杂志编委 《中外建筑》杂志编委《湖南大学学报》编委 《中国建筑教育》杂志编委

  • 索引序列
  • 湖南教育杂志主编是谁呀
  • 湖南教育杂志主编是谁
  • 湖南文学杂志主编是谁呀
  • 湖南教育杂志主编是谁啊
  • 湖南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