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内外生理学期刊名词汇总

国内外生理学期刊名词汇总

发布时间:

国内外生理学期刊名词汇总

激素定义1:由生物体特定细胞分泌的一类调节性物质。通过与受体结合而起作用:①处理激素之间以及激素与神经系统、血流、血压以及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②控制各种组织生长类型和速率的形态形成;③维持细胞内环境恒定。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 定义2:由特定细胞分泌的对靶细胞的物质代谢或生理功能起调控作用的一类微量有机分子。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通信与信号转导(二级学科微循环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换能作用将各种形式的刺激转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感受器电位不是动作电位,而是去极化或超极化局部电位。例如,视杆细胞的迟发感受器电位是超极化电位第一信号系统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一般称为信号刺激。它可以分为两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的现实的信号叫做第一信号。 重调定重吸收(reabsorption):是人体尿液生成过程中的第2个过程。人体代谢废物由血液运输到肾脏,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等外,血浆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和尿素等经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进一步地吸收,称为重吸收。重吸收的对象是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大部分的氨基酸、维生素和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会被重新吸收到毛细血管中。无机盐中67%的钠离子和一定数量的氯离子被主动转运出去。99%的水会被重吸收。最终原尿仅有1%会成为尿液。

nature、英国生理学杂志

研究生物功能活动的生物学学科,包括, 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整体水平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生理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活机体包括最简单的微生物到最复杂的人体。

国内外生理学期刊名词

1、生理学,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包括个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生理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活机体包括最简单的微生物到最复杂的人体。2、生理学的任务主要是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肌小节是指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包括1/2 I 带 + A 带 + 1/2 I 带,是横纹肌纤维收缩的结构与功能单位。 三联体主要见于骨骼肌纤维内,由一条横小管及其两侧相邻的肌浆网终池组成,横小管膜与肌浆网膜紧密相贴形成三联体结构。三联体的功能是将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和三联体连接传至肌浆网膜,引起钙泵活动,使肌浆网贮存的钙离子迅速大量释放到肌浆内,为肌丝滑动、肌纤维收缩创造必备条件。参考的是组胚的名解

研究生物功能活动的生物学学科,包括, 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整体水平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生理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活机体包括最简单的微生物到最复杂的人体。

国内外生理学期刊名词解释

研究生物功能活动的生物学学科,包括, 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整体水平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生理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活机体包括最简单的微生物到最复杂的人体。

研究生物功能活动的生物学学科,包括, 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整体水平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特别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实现其功能的内在机制的一门学科。生理学可分为微生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特别是哺乳动物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的关系密切,他们之间具有许多共同点,可结合在一起研究。通常所说的生理学主要是指人体和高等脊椎动物的生理学。生理学的任务主要是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1、内环境(environmentalism):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环境,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称为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和组织液等。2、稳态(homeostasis):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3、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反馈信号作用的结果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称为负反馈。4、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在反馈控制系统中,若反馈信号能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5、前馈(feed-forward):前馈是指受控部分接受控制部分的指令进行活动之前,控制系统又及时通过另一快捷途径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号,使其活动更加准确,并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6、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7、单纯扩散(simplediffusion):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称单纯扩散,属于一种简单物理扩散,转运物质有O2、N2、CO2、乙醇、尿素等。8、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由细胞膜上蛋白质帮助所实现的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物质跨膜扩散称为易化扩散。9、原发主动转运(primaryactive transport):原发主动转运是由细胞膜或内膜上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泵蛋白,直接水解ATP提供能量而将一种或多种物质逆着各自浓度梯度或者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它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方式。10、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active transport):间接性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分解ATP释放的能量形成的浓度差或电位差将物质逆电位梯度或浓度梯度进行跨膜主动转运的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11、同向转运(symport):同向转运是指转运体同时向同一方向转运两种或更多离子或分子的过程,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12、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ly-gatedchannel):化学门控通道是由化学物质控制其开、闭的通道,如骨骼肌终板膜上的N2型Ach受体。13、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channel):电压门控通道是通道的开关受膜两侧电位差控制的离子通道,如Na+通道、K+通道等。14、机械门控通道(mechanicallly-gatedchannel):机械门控通道是指能感受机械刺激并引起细胞功能改变的通道样结构,如内耳毛细胞顶部的听毛。15、兴奋性(excitability):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16、阈值(thresholdintensity):将刺激持续时间固定,测量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阈强度)。它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重要指标。17、阈电位(thresholdmembrane potential):能诱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称为阈电位。18、静息电位(RP,resting potential):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内负外正的电位差。19、动作电位(AP,action potential):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受到一个适当刺激时,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种短暂可逆的、扩布性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20电紧张电位(electrotonicpotential):细胞膜的电学特性相当于并联的阻容耦合电路,跨膜电流随着距原点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膜电位也逐渐衰减,形成一个规律的膜电位分布,这种由膜的被动电学特性决定其空间分布的膜电位称为电紧张电位。21、局部电位(localpotentia,局部反应,local response):阈下刺激或化学门控通道开放,使局部细胞膜对Na+通透性轻度增加,出现一个较小的膜去极化,称为局部反应,由于此时膜电位距阈电位较近,使局部细胞兴奋性增高。22、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在乙酰胆碱作用下,终板膜Ach受体阳离子通道开放,终板膜发生去极化变化,称为终板电位。23、跳跃式传导(saltatoryconduction):在有髓鞘神经纤维,局部电流仅在发生动作电位的郎飞结与静息电位的郎飞结之间产生,这种传导方式称为跳跃式传导,有髓神经纤维及其跳跃式传导是生物进化的产物。24、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称为去极化。25、超极化(hyperporization阿):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称为超极化。26、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potential):将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其结构基础为肌管系统,关键部位为三联管结构。27、横桥周期(cross-bridgecycling):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摆动、解离、复位和再结合所完成的一次肌肉收缩的基本过程,称为一个横桥周期。28、量子释放(quantalrelease):每个突触小泡中储存的神经递质量通常是相当恒定的,释放时是通过出胞作用,以囊泡为单位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29、钙触发钙释放(calcium-inducedCa2+ release,CICR):由少量Ca2+的内流引起细胞内Ca2+库释放大量Ca2+的过程,称为钙触发钙释放。30、等张收缩(isotoniccontraction):收缩时只发生肌肉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称为等张收缩。31、等长收缩(isometriccontraction):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只产生张力增加称为等长收缩。32、前负荷(preload):肌肉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前负荷。前负荷决定肌肉的初长度。33、后负荷(afterload):在肌肉开始收缩时才能遇到的负荷和阻力,称为后负荷。34、强直收缩(tetanus):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可出现收缩过程中与前次尚未结束的收缩过程发生总和,称为强直收缩。35、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正常值:成年男性约40%-50%,成年女性约37%-48%,新生儿约55%。36、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将盛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尽管红细胞的比重大于血浆但正常时红细胞下沉缓慢,表明红细胞能相对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这一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37、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大,表示其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小,反之亦反。3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 rate,ESR):将盛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通常以红细胞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正常值在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39、血液凝固(bloodcoagulation):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血凝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白质酶解过程。40、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41、最大复极电位(maximalrepolarization potential):心肌自律细胞动作电位复极3期末所达到的最大膜电位值,称最大复极电位。42、心动周期(cardiaccycle):心动周期是指心室或者心房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可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通常指心室的活动周期。43、有效不应期(effectiverefractory peiiod):从心肌动作电位0期始到3期复极化至-60mv时期内,任何刺激不会使心肌产生动作电位称为有效不应期。44、心指数(cardiacindex):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安静和空腹情况下的心指数称静息心指数。正常成人的静息心指数为0~5L/(min•m2)。45、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正常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平均约5~0L/min。46、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55%~65%。47、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P):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健康青年人安静状态下收缩压约为100-120mmHg。48、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P):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在心舒末期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健康青年人安静状态下舒张压约为60-80mmHg。49、脉压(pulsepressure):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健康青年人安静状态下脉压约为30-40mmHg。50、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circulatiory filling pressure):平均充盈压指让心脏暂时停止跳动,血流暂停,循环系统各段血管压力取得平衡,此时循环系统各处压力相等,正常人约为7mmHg。51、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 pressure,MAP):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我国正常青年人安静时约为100mmHg。52、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 pressure,CVP):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与心脏射血能力呈反变,与静脉回心血量呈正变,判断心功能的指标之一。一般为4~12 cmH2O。53、期前收缩(prematuresystole):在心室肌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心室受到一次人工或窦房结以外的刺激,而产生的一次提前出现的兴奋和收缩,分别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54、代偿间歇(compensatorypause):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55、窦性节律(sinusrhythm):由窦房结自律性兴奋所形成的心脏节律,称为窦性节律。56、抢先占领(preoccupation):窦房结的自动兴奋频率高于其它潜在起搏点,故在潜在起搏点4期自动去极化尚未到达阈电位之前,它们已经受到从窦房结发出,并依次传来的兴奋刺激作用而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过程称为抢先占领。超速驱动压抑(overdrivesuppression):当自律心肌细胞受到高于其固有频率的刺激时,按外加刺激的频率发生兴奋,称为超速驱动。在外来超速驱动刺激停止后,自律细胞不能立即表现其固有的自律性活动,需经一段静止期后才逐渐恢复其自律性,这种现象称为超速驱动压抑。58、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delay):房室交界部位兴奋传导速度缓慢,使兴奋在该部延搁一段时间称为房室延搁。59、异长调节(heterometricregulation):异长调节指由心肌细胞初长度的改变引起心肌收缩强度改变的调节。60、正性变时作用(positivechronotropic action):心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膜上的β受体结合引起的心率增加,称为正性变时作用。61、内向整流(inwardrectification):Ik1通道对超极化时的K+内流比去极化时K+外流具有更大通透性,有如一个整流的二极管,Ik1通道对K+的通透性因膜去极化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内向整流。62、减压发射(depressorreflex,压力感受性反射,baroreceptor reflex):当动脉血压升高时,牵张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动脉血压下降,称为减压反射。轴突反射(axonreflex):当某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感觉冲动一方面沿着传入神经纤维向中枢传导,另一方面可在末梢分叉处沿其它分支到达受刺激部位的微动脉,使微动脉舒张,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这种仅通过轴突外周部位完成的反射,称为轴突反射。64、内呼吸(internalrespiration):血液或组织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内呼吸。65、外呼吸(externalrespiration):外呼吸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通气)和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换气)。66、表面活性物质(surfaceactive substance,surfactant):肺泡Ⅱ型细胞产生的脂蛋白以单分子层形式覆盖在肺泡液体表面,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系数稳定肺泡内压的化学物质,称为肺表面活性物质。67、肺的顺应性(complianceof lung):在外力作用下肺的可扩张性称顺应性,用单位跨肺压的变化所导致的肺容量变化来表示:C=⊿V/⊿P。68、弹性阻力(elasticresistance):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有对抗变形和弹性回缩的倾向,这种阻力称为弹性阻力。在呼吸系,则源于肺、胸廓的弹性组织,是平静呼吸时的主要阻力。69、滞后现象(hysteresis):滞后现象指呼气和吸气时的肺顺应性曲线并不重叠的现象,产生原因是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70、潮气量(tidalvolume,TV):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平均为500 mL。71、补吸气量(inspiratoryreserve volume,IRV):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吸入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正常成年人为1500-2000 mL。72、补呼气量(expiratoryreserve volume,ERV):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正常成年人为900-1000 mL。73、深吸气量(inspiratoryvolume,IC):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量称为深吸气量,深吸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74、残气量(residualvolume,RV):残气量指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年人约为1000-1500 mL。75、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residual volume,FRC):功能残气量指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是指补吸气量和残气量之和,正常成年人约为2500 mL。76、肺活量(vitalcapacity,VC):肺活量是一次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正常男性平均约3500mL,女性平均约2500mL。77、肺通气量(ventilationvolume):肺通气量是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等于潮气量×呼吸频率。正常成年人在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12~18次,潮气量平均500mL,肺通气量约为6-9L。78、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79、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VA/Q):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VA)和每分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简写为VA/Q。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84。80、何尔登效应(Haldaneeffect):O2与Hb的结合促使了CO2的释放,而去氧的Hb则容易与CO2结合,这一效应称为何尔登效应。肺牵张反射(pulmonarystretch reflex,黑-伯反射,Hering-Breuerreflex):吸气时支气管、细支气管被扩张,管壁平滑肌层内的牵张感受器受到牵拉刺激而兴奋。牵张感受器的兴奋导致吸气抑制,促使吸气向呼气转化。而肺萎陷或从肺内抽气则引起吸气加强。这一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萎陷反射。生理无效腔(physiologicaldead space):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将留在从上呼吸道至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两者统称生理无效腔。83、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dead space):每次呼入的气体,一部分将留在从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参与以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故这部分呼吸道容积称为解剖无效腔,其容积约为150mL。84、慢波(slow wave,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 rhythm,BER):胃肠平滑肌细胞可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引起电位缓慢起伏波动,即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其频率较慢,称为慢波,也称为基本电节律。慢波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85、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 barrier):单独的黏液或碳酸氢盐的分泌都不能有效地保护胃黏膜免受胃腔内盐酸或胃蛋白酶的损伤,而由黏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成的一个厚约5~0mm的抗胃黏膜损伤屏障称为粘液-碳酸氢盐屏障。86、胃肠激素(guthormones,胃肠肽,gastrointestinal peptides):胃肠激素由胃肠道粘膜下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或胃肠壁的神经末梢释放的多种活性物质的总称。分节运动(segmentationcontraction):当小肠被食糜充盈时,肠壁的牵张刺激可引起该段肠管一定间隔距离的环形肌同时收缩,将小肠分成许多邻接的小节段,随后原来收缩的部位发生舒张,而原来舒张的部位发生收缩,如此反复进行,将小肠的食糜不断被分割,又不断混合,这种运动方式称为分节运动。88、肠-胃反射(entero-gastric reflex):十二指肠内酸、脂肪、渗透压和机械扩张刺激十二指肠壁多种化学或机械感受器,使迷走-迷走长发射或壁内神经丛短反射通过肠抑胃素的作用抑制胃运动和胃酸分泌,使胃排空减慢称为肠-胃反射。容受性舒张(receptiverelaxation):进食时,由于食物对咽、食管等部位感受器的刺激,使胃头区肌肉舒张,胃容量增加,有利于胃容纳食物,这种舒张形式称为容受性舒张。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dynamic effect):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到7-8h),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产热量比进食前有所增加,食物这种使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91、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equivalent of oxygen):通常把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氧热价。92、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sm rate,BMR):在基础状态下,体内能量消耗只用于维持一些基本生命活动,能量代谢较稳定,基础代谢率为单位时间内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耗氧量×氧热价/体表面积×100%。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anterior hypoththalamus area,PO/AH):PO/AH在体温调节中占有重要作用,该部位热敏神经元居多,不仅能感受局部脑温变化,尚能对下丘脑以外的部位发生反应。PO/AH是体温调节中枢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按照设定的调定点进行体温调节。94、自主性体温调节(autonomicthermoregulaton):自主性体温调节是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控机制,增减皮肤血液、 出汗、战栗及改变代谢率,产热与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95、不感蒸发(insensibleperspiration):人即使处在低温环境中,皮肤和呼吸道也不断有水分渗出而被蒸发掉,这种水分蒸发叫不感蒸发。96、发汗(sweating,sensible evaporation):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称为发汗,通过汗液蒸发可有效带走大量体热,发汗可被意识到,是一种反射性活动,中枢位于下丘脑,亦称可感蒸发。97、调定点(set point):视前区-下去脑前部PO/AH神经元的活动设定了一个调定点(set point),即规定的温度值,如C。PO/AH部位的体温调节中枢就是按照这个设定温度来调整体温。98、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GFR):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人肾小球滤过率均为125ml/min。99、滤过分数(filtrationfraction,FF):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正常成年人约为19%。

国内外生理学期刊名词缩写

Sarcotubular system 肌管系统① Transverse tubule ( T管 )传导兴奋② Sarcoplasm reticulum (SR) JSR(Cisterna): 终池 Ca2+ pool Ca release channel LSR: Ca2+ pump 钙泵SR是肌质网。JSR是junctional SR, 连接肌质网。LSR是纵行肌质网

GC是糖皮质激素的缩写

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名词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外国文学评论期刊的重点词汇汇总

classical literature 古典文学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现代文学 popular literature 大众文学 light literature 通俗文学 folklore 民间文学 saga (river) novel 长篇小说 short novel, long short story 中篇小说 short story 短篇小说 love story 爱情小说 deterctive story 侦破小说 mystery story 怪诞小说 whodunit 推理小说 humorous story 幽默小说 historical novel 历史小说 essay 随笔 book of travels 游记 reportage 报告文学 criticism 评论 best seller 畅销书 anthology 选集 the complete works(of) 全集 edition, printing 版 masterpiece 杰作 copyright 版权, 著作权 deluxe binding 精装 flat stitching 平装 smyth sewed 线装 humanities 人文学科 writer 作家 book 书 volume 卷 theatre 戏剧 (美作:theater) drama 话剧 comedy 喜剧 tragedy 悲剧 farce 滑稽剧 play 剧本 the three unities 三一律(一个情节,一个地点,一个时间) playwright 编剧 act 幕 scene 场 plot 情节 intrigue 错综复杂的剧情 story 故事 episode 逸事 ending, denouement 结局 poetry 诗歌 poet 诗人 poem 诗 epic poetry 史诗 epopee 叙事诗 ode 颂歌 sonnet 十四行诗 verse, stanza (诗)节 line (诗)行 rhyme 韵脚,押韵 metrics 韵律学,格律学 prose 散文 novel 小说 biography 自传 allegory 寓言 science fiction 科幻,科学幻想小说 satire 讽刺诗 essay 杂文 composition 学术著作 rhetoric 修辞学 oratory 讲演术 declamation 朗诵技巧 improvisation 即席讲演 criticism 批判主义 critic 批评家 wit 才智,创作才能 eloquence 文才 lyricism 抒情性

4861字。抄的时候自行删减把《德伯家的苔丝》描绘了一个纯洁女人的悲剧性毁灭。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地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勤劳善良、美丽纯朴的农家姑娘,同时在她身上又有着可贵的坚强、自尊和大胆反抗厄运的品格。为了摆脱穷困,她的母亲打发她去有钱的“本家”亚雷家做工,结果遭到亚雷的蹂躏,失去了“清白”。此时的她不公要面对生活的贫困,还要抵御“道德”的压力。她来到牛奶场当女工和来自城里的具有“自由思想”的安玑·克莱尔真心相爱了。新婚之夜,苔丝为了忠实自己的丈夫,向克莱尔讲述了自己以往的“过失”。表现了很高的道德的勇气。当丈夫不能谅解,幸福已经破灭时,她又忍住痛苦,咬紧牙关,毅然地独立谋生。在对待亚雷的态度上,苔丝也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价格尊严。亚雷百般引诱,她不为之所动,并明确表示厌恶。最后,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死这个毁了她一生的仇人。这一切也导致了苔丝悲剧性的一生,并让她最终走向了毁灭。《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因素是深刻而又复杂的,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单独去论述都是有危险的。所以本文在论述时,就试从苔丝女性悲剧的社会、性格及其必然性等方面,对苔丝的女性悲剧进行探讨。苔丝女性悲剧的社会因素女性主义认为自从女性传统地位丧失以后,特别是人类文明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妇女生活便进入父权主义一统天下的漫漫长夜。女性作为男子的附属物和点缀物,其自然属性沦为被奴役的对象,女性被当作一个不完整的存在而遭到以男性为权力核心的社会的压迫。她们在社会上找不到立足之地:她们为寻找自我和刻社会承认而付出的种种努力最终多以悲剧而告终。在不同的社会层次和心理程度上沦为男权文化的牺牲品。哈代的创作时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动荡的时期。当时英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由此而产生了各种尖锐的矛盾和危机。《苔丝》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一些最严峻的问题的关切和同情。哈代在书中描绘了新兴的工业化和都市文明给古老、乡土的威塞克斯地区带来了冲击,揭露了禁锢众思想、强调贞洁、压抑妇女社会地位的虚伪道德。主人公苔丝所受的压迫是双重的。在自给自足的小家经济不能维持的条件下,她为了生活,不得不忍受农业资本家的剥削,并受到富家子弟的污辱。但是,使她陷入绝境的是当时社会的道德偏见。代表这种偏见的克莱尔对她的遗弃,使她精神上遭到更沉重的打击,失掉了生活的信心,终于成为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牺牲品。在人与环境激烈的冲突中,苔丝的命运必然是悲惨的。苔丝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侵袭到农村并毒化社会气氛的维多利亚时代。她虽然勤劳善良、聪明美丽;但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无权无钱的工人,社会地位低下,自然会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压迫和凌辱。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那些自食其力的占有少量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农民,都不得不随之破产。苔丝家中的老马被邮车撞死后引起了家中经济生活的改变。在无路可走之下,苔丝不得不委身亚雷。可见,苔丝的悲剧命运和她的经济贫困紧密相连。这是其一。其二,不公正的法律制度也是导致苔丝悲剧的一个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法律制度都是以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承认剥削阶级压迫人民的权力为前提的,是为维护其反动统治服务的。亚雷在乡野称霸,为非作歹,却受到法律的保护,而苔丝却被判处死刑。这正说明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反动性,表明下层阶级的小人物在社会中是不可能得到公正待遇的。其三,苔丝的毁灭与伪善的宗教也紧密相连。亚雷这个伪善的人物揭露了伪善的教。他是依靠商业致富的资产者和暴发户,是一个“肉欲的人”。他设下圈套引诱了苔丝,却利用《圣经》的典故把责任推到苔丝身上。后来他还居然变成了一个劝人行善的牧师。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只是反动统治阶级麻醉、欺和愚弄劳动人民的一种工具。马克思曾经指出:“基督教带有假仁假义的烙印。”宗教为资产阶级凌辱和玷污妇女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其四,苔丝也是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牺牲品。作品中安玑就是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体现者,他虽然是个有开明思想的知识分子,但他心理深层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他自己也有过放荡行为,并得到苔丝的原谅,但他却不肯原谅原本无辜的苔丝。本阶级的印记仍深深地烙在他的灵魂深处:认为“身份不一样,道德观念也不一样。”还用传统的贞操观来看待一个女人的纯洁与否,对苔丝没有丝毫的同情,置苔丝于痛苦绝望之中,使苔丝又被迫回到亚雷的身边。安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虚伪的资产阶级道德把苔丝推向了悲剧的深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直接给苔丝带来不幸的亚雷,不仅是粗鲁卑俗、胡作非为的乡间恶棍形象,而且是虚伪的宗教和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代表。苔丝再次和亚雷见面的时候,亚雷居然已经当上了牧师,向农民滔滔不绝地宣讲圣经。作者通过亚雷形象的塑造,毫不留情地暴露了英国社会的黑暗和宗教的虚伪。由此可见,苔丝的悲剧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因此苔丝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苔丝女性悲剧的性格因素亚里士多德曾不无歧视地为女人下了这样的定义:“女人之为女人是因为她们的身体缺少某些性质,也因为这些天然的缺陷而遭受痛苦。”对女性而言,在以男性利益为主导的社会里,即像是以惊人的毅力付出令人难以承受的牺牲,也很难维护自己的人格。她们或是沦为男性的享乐工具,或是被奚落、冷淡和伤害。苔丝是哈代塑造的一个全新的妇女典型。她有着双重性格。一方面她敢于反抗传统道德和虚伪的宗教;另一方面又不能长度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特别是后者与她的悲剧命运直接相关。首先,造成苔丝悲剧的性格方面的因素是大自然赋予她的纯朴,这本能的纯朴使她不能与人面兽心的亚雷相处,也使她不能向心爱的人隐瞒自己的“污点”,因为她没有沾染多少文明,所以也就缺乏功利的计谋。她的纯朴的本能超过了人人与生俱来的保存自己的本能,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她的悲剧,自己是家民的女儿苔丝的祖先曾经是显赫富有的贵族,但到19世纪后期,家族衰败,到她父亲这一辈时,家境变得贫寒。在偶然得知家族背景后,苔丝的父亲为自己的高贵出身而得意洋洋,朴实的德北太太也为丈夫的出身而沾沾自喜。与此相反,苔丝却厌恶父母的庸俗,鄙视这种高贵出身,坚持认为自己是家民的女儿,是先靠自己劳动谋生的,“我本是爹妈养的,我的美貌是我妈给的,她不过是一个挤牛奶的女工罢了”;同时苔丝坚持姓平庸的德北(Durberfield)姓,而不愿姓高贵的德伯(Durberville)姓;当克莱尔提议苔丝改姓德伯,以提高她身躯地位时,苔丝断然拒绝了,以上这些都充分表现出苔丝的质朴,纯真,鄙视门第观念,以劳动为荣的高尚品德。苔丝吃苦耐劳,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她的家境贫寒,又是家里的老大,所以很早就帮母亲操持家务,任劳任怨。为了家庭,她宁愿牺牲自己。当一家人流落荒野,处于危难之中时,她毅然选择了与亚雷再次同居,但此时她并未因丰裕的物质生活而受到腐蚀,自始自终心中只有克莱尔。苔丝对爱情忠贞不渝,她对克莱尔的要求,不找他少写。为了他,她不惜剪掉自己的眉毛,把脸裹起来,把自己扮成一个丑女。这些都表明苔丝对克莱尔的忠贞不二;她对克莱尔非常崇拜,认为他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男性,是智慧的化身,把他看作天神一般。苔丝蔑视宗教,对宗教持有怀疑态度,当她失身后,改变了对宗教的看法,她不管教规,自行给其私生子洗礼,当牧师不承认此洗礼并不允许按教义埋葬死婴时,她说:“那么我不喜欢你了,我永远也不上你的教堂去了。”从此与宗教断绝了联系。在苔丝当时所处的19世纪后期,法律禁止男子与死去妻子的姐妹结婚,但她蔑视这一法律,认为这一教规跟她早已毫无关系,所以希望丈夫与妹妹日后能共同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苔丝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残存于农民身上的某些旧道德和宿命观点使她在反抗传统道德时出现了软弱的一面。她在受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迫害的同时,又用这一道德标准来静观自己,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她把自己看作一个罪恶的化身”, “她老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注意她的情形,不敢抬头见人“,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苔丝正是这样用一张自己织成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起来。其实,她的自我束缚意识有其深刻的历史基础,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苔丝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个人,必然会形成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她的思想和行动也必然会受到时代和社会意识的制约。苔丝认为自己失身后,已是一个罪人,没有资格也不配作克莱尔的妻子。苔丝认为失身是一种罪恶,因此“失身“这一罪恶长期折磨着刀子,压抑着她。她认为在肉体上亚雷才是她真正的丈夫,也就是说,在名义上她是安玑·克莱尔太太,但实际上是亚雷·德伯太太······这些都充分反映出苔丝的道德保守性。尽管人物性格在控悲剧中越来越重要,但导致悲剧结局的决定性力量往往不是性格本身,而是原始形式或变化了的形式的命运。苔丝以失去自我为前提,对克莱尔极度崇拜,极度忠贞。在前面,苔丝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中已提到了一些内容,文中她说:“我一定象你一个可怜的奴隶一样,绝对地服从你,就是你让我死,我也不违背你。”“你所想的也就是我所想的——我对于一件事自己并没有主意,只是你怎么想,我也怎么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保守性,加重了苔丝命运的悲剧性。苔丝命运悲剧的必然性苔丝的悲剧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和不可知的命运造成的在作品中,哈代通过设置许多偶然巧合的情节让人感到苔丝的一生好像都由命运作祟,是命运把她一步步推向悲剧的结局。其实不然,因为偶然性与必然性紧密相连,偶然性是许多社会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交叉点,是必然性的一种反映。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苔丝,其悲剧命运是社会规律的必然反映。哈代在作品中用“一道深不可测的鸿沟”暗示了苔丝的悲剧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他通过法律判处苔丝死刑的描写,把主人公毁灭的真正原因从神秘的命运移到了现实世界。卢那察尔斯基曾指出:天命是由种种社会情况、疾病、灾难等幻化出来的,同时它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可见,导致苔丝悲剧的不是盲目的无从追究责任的命运,而是环境和社会的力量,也是必然的。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硕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竖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能怕表现出的仅仅是片刻的省略、激情和灵感,是他有超越平时的自己。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当不幸和苦难降临时,苔丝仍然做殊死的抗争,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超越它们,显示出超常的精神力量、惊人的生存欲望和抗争精神,把人的生存本质、人的自由意志和生命力提升到超然的高度。虽然命运使纯洁的苔丝被资产阶级虚伪的伦理道德打入深渊,也仍未就此屈服。其悲剧色彩也就更加浓重。通过对苔丝这一女性悲剧形象的阅读,我们对当代妇女解放运动和新女性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综观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可以发现,6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最初阶段,是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女权阶段”。女性渴望在历史的线性时间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要求在象征秩序中获得同男人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如选举权、同工同酬,职业认可。中期的新一代女性主义者,已不再局限于争取上述权利。她们一反初期注重平等的态度,转而强调女性与男性的“性差异”,并以此差异否定男性象征秩序。倡导女性的经验由女性自己来书写。进入80年代以后,出现了以强调“女人”为特征的新女性主义。它不再固着于男女间的对抗和女性一元论。而是提出了多元论。强调男女文化话语的互补关系;注重女权、女性、女人的统一性。伍尔夫说:“一个人,如果是个纯粹的男人或是妇人,那将是天大的不幸。无论任何人,都应当是一个具有妇人味的男人或是一个具有男人味的女人。”那么,发展双性气质,形成双性化人格,构建“统一的双重性别角色”当成为文明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最终奋斗目标。哈代以满怀的同情和高度的良知给我们展示了苔丝这一饱受社会压迫的女性悲剧形象。他饱蘸同情的笔触所到之处,让我们窥见了男权中心社会里妇女的生存状态。而他所塑造的苔丝这一令人心疼和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与其说是地域性解读,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更是启示,对当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同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 索引序列
  • 国内外生理学期刊名词汇总
  • 国内外生理学期刊名词
  • 国内外生理学期刊名词解释
  • 国内外生理学期刊名词缩写
  • 外国文学评论期刊的重点词汇汇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