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订购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订购

发布时间: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订购

此刊仅仅是科技核心期刊,不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76年创刊,是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反映首都师范大学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我国“四化”建设服务,读者对象是国内外高等院校的教师、科研工作者及研究生等。主要栏目:基础理论、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的论文、科学实验的研究报告、学科教育学研究及学术述评、科研动态。资料来源:学术资讯网。上面有最新版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没有水,就没有这个宇宙中最美丽可爱的蓝色星球,更没有一切生物。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资源仅点5%。并且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的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3%。海水又苦又涩,不能供人畜直接饮用,更不能用它进行农业和工业生产。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以后,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缺水状况,11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水资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水可以灌溉、发电、航运、养殖、净化环境,各种工业生产更离不开水;一个人身体中含有的水份大约占到体重的65%,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是不可以一天不吃水,在严重缺水时就将导致机能紊乱,从而造成脱水死亡!可是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却仍然存在着许多水污染现象,许多乡镇企业把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污水都排放到河里,居民也把各种生活垃圾倒进河里,给农作物喷洒的农药经过雨水时冲刷也流进河里,导致水生动物大量死亡。而且浪费水现象随处可见,灌溉农田采用满灌方式,浪费大量水资源,生活中不能一水多用,用完水后不关水龙头……正是由于浪费,许多湖泊河流已经消失了。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曾经水明如镜,碧波荡漾,滋润养育着湖岸人民和花草树木。可是近30年间,由于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猛增,水的需求量也跟着增加,人们拼命地向塔里木河要水,在河岸任意建造抽水泵站、水库,任意掘堤修引水口,使塔里木河的水流量迅减,断了水源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没有了水,罗布泊周边的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土地沙漠化速度不断加快,现在那美丽的罗面泊已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垠的沙漠,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试想:人类们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亲爱的朋友,水是生命之源,当我们把这双罪恶的双手伸向这神圣之地时,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在亵渎这神圣的生命。为了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更为了这个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和谐发展,让我们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杜绝浪费,采用各种节水措施,把水资源循环利用,让这个地球重现昔日的山清水秀!且记:珍惜水资源也就是珍惜生命点评:作者从我国淡水资源的现状,淡水资源与人类息息相关方面论述了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并用事实作论据谴责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并指出破坏水资源就是对人类自身生命的亵渎,从而阐明珍惜资源就是珍爱生命这一主题,本文逻辑较严密,语言精练。(指导教师:王忠根)可能跑题了

不是核心的,2012年新版中文核心目录中是没有的

上nbeater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订购

丁蕾、吴小根、丁洁,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经济地理,2006(5):511-515。李倩、吴小根、汤澍,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旅游学刊,2006,21(12):52-57。赵连泽、吴小根、杨修群等,地球系统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509-514。吴小根、王爱军,人类活动对苏北潮滩发育的影响,地理科学,2005,25(5):614-620。吴小根、丁蕾、丁洁等,江苏区域旅游发展现状评价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44-51。朱晓东、李扬帆、吴小根等编著,海洋资源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吴小根、王爱军、张建新,射阳县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经济地理,2004,24(2):268-271。吴小根、顾江卉、林辰等,南京市八卦洲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64-67。吴小根、丁洁,南京明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刍议,《旅游学研究》第一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1-36。武艺、吴小根,中小学生教育型旅游产品潜力分析—以南京市为例,旅游学刊,2004,19(2):41-44。武艺、吴小根,试论LAC理论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6):544-548。顾江卉、吴小根,金华地域文化特色及其旅游开发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2):191-194。林辰、吴小根、丁登山,峡谷旅游开发研究初探,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67-70。朱晓强、吴小根、王爱军等,江苏省射阳县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发展规划,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2):60-63。张兆干、吴小根、林辰等著,城市旅游,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尤坤元、陈才俊、吴小根等,我国苏北建川潮汐盐沼有孔虫垂直分带的发现和特征,海洋学报,2002,24(1):59-64。吴小根、李海宇、顾江卉,海南岛沿岸近期海平面变化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5):5-8。林承坤、吴小根,2200多年来都江堰的效能为何历久不衰,自然杂志,2001,23(4):193-198。林承坤、吴小根,长江径流量特征及其重要意义的研究,自然杂志,1999,21(4):200-205。金波、吴小根,中国旅游城市体系研究,城市研究,1999,(5):31-34。吴小根、金波、卫建飞、朱大奎,三亚港近期淤积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海洋通报,1998,17(5):51-57。黄巧华、吴小根,海南岛的海岸侵蚀,海洋科学,1997,(6):50-52。吴小根,近40年来海南岛南岸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海洋科学,1997,(1)56-60。王颖、吴小根,海平面上升与海滩侵蚀,地理学报,1995,50(2):118-127。吴小根,太湖的泥沙与演变,湖泊科学,1992,4(3):54-60。吴小根,三亚港泻湖纳潮量变化及其影响分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理专辑),1992,13:51-59。王颖、吴小根,浙闽港湾潮滩与沉积的组合特征,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理专辑),1991,12:1-9。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并不是中文核心期刊;两个期刊是相互独立的期刊。

不是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不是核心期刊,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如果该期刊被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了。比如,既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订购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刊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主办: 浙江师范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浙江省金华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1-5035CN: 33-1011/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60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

肯定是杭州师范大学稍微比浙江师范大学好学费方面都是差不多的成教的话环境杭州师范大学有2个校区一个在下沙一个在仓前都是很新的学校环境设备都是一流的而浙江师范大学是在金华地理位置就不是很好

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两个都是比较优秀的师范大学,优势也各有不同。一、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档次对比。浙江师范大学:该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111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推研免试资格学校,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与丽水学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二、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学费对比。浙江师范大学:学校收费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局批文和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办法,新生入学时按学年制学费标准预交学费,按学年结算。师范类本科专业4000元/年,非师范类本科专业4400元/年,音乐表演专业9000元/年,其他艺术类本科专业7000元/年,高职专科专业6000元/年。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杭州师范大学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学年开始时,学费按浙江省物价部门核定的预收标准进行预收,学年结束后结算。杭州师范大学文史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理工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三、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师资力量对比。浙江师范大学:截止2018年2月,浙江师范大学在职教职员工2830余人,专任教师157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320余人,副高职称教师6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9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7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44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0人。杭州师范大学:截至2015年12月,教职工2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498人、教授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7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749人、共享院士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1人 ,享受国务院津贴1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五个一批”人才2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9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6人。建设成果截止2018年2月,该校共获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41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312项,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重点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科研经费总量达18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67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突破。共获得各级各类社科项目281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49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7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总体在省内高校中属领先水平。共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0项,在全国高校中连续三年排名居前。共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17部,发表学术论文60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近2300篇,权威、一级刊物996篇。获人文社科横向项目590项,经费3892万元。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45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530项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获得235项,比上个五年翻了五番。发表三大索引论文2532篇,其中Ⅱ区以上的论文达459篇。授权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专利206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27项。共获横向企业合作项目458项,共计经费5011万元。承担横向合作项目800余项,在超精密加工装备及核心技术研究、信息化服务、LED芯片研发、氟化学品开发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截止2018年2月,该校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实现技术开发类的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突破。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相比,浙江师范大学综合实力较强。 浙江师范大学(英文名: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本部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占地面积33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学校前身为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6年;1965年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正式定名“浙江师范大学”。学校下辖19个二级学院,设有61个专业以及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该校为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之一,拥有多个省部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并长期承担中国教育院非高层培训工作。 杭州师范大学(英文名: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杭州市,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8年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13年更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校有仓前、下沙、文一路、玉皇山、古荡湾等校区。是拥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医学四大主干学科,教师教育与艺术教育具有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具有一定优势、理学学科部分见长、各类新兴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逐渐形成了以“勤慎诚恕,博雅精进”为校训的优良传统和“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鲜明办学特色。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于1960年4月,系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技术、体育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始终坚持“双百”方针,严把学术质量关,所刊发的文章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一直有较好的反响。读者对象主要为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自然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人员。收录情况是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核心版(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网、中国台湾华艺数据库(CEPS)、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全文收录。 刊名: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 苏州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江苏省苏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0-2073CN: 32-1226/N邮发代号: 28-9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60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

复合影响因子:126 综合影响因子:056 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刊名: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 江苏师范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江苏省徐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2095-4298CN: 32-1834/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徐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83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订购网址

论物理教育的人文意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科学素养说”和中学科学教育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 课程理论:教师专业化的主旋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 公众科学素养与STS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 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后现代课程观和创新思维的自组织理论基础,全球教育展望,02, STS教育: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科学,2003, 后现代视点下的科学教育,全球教育展望,2003, 从知识观解读课程三维目标,全球教育展望,2005, 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全球教育展望,2006, 中学科学教育要关注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教育科学研究,2006,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述评,全球教育展望,2007, 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滥觞与演变,全球教育展望,2007, 理解科学教育,浙江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和科学本质观现状调查及认识,全球教育展望,2007(8) 生成性教学设计的多维观照,全球教育展望,2007(10) 科学哲学观的改变对科学教育的影响,全球教育展望,2008(2)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科学出版社, 物理教学丛论,科学出版社,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浙江大学出版社,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指导,浙江大学出版社, 高中新课程国家教材(物理2),科学教育出版社, 高中新课程国家教材(物理3-3),科学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100问,浙江教育出版社, 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科学课程与教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新编科学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学实验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策略与有效模式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FFB011147 0 教育部,2003 12 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研究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2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3 13 浙江省名师成才之路研究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2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1 14 中学《科学》课程学生知识、能力和态度综合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 教育部DAB030309 自筹0 2000-2006 15 在基础教育中系统开设技术教育课程的研究 教育部FHB060316 自筹 2006-2008 2 1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研究 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 12 中学物理教师培训教学内容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浙江省教育厅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 独立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科教学论研究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4年) 14 高师科学教学论课程改革研究 浙江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4年12月) 独立5 STS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7年8月) 2/56 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 12 已毕业各类研究生数量:12在读研究生数:11人优秀研究生2人考取博士生3人

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两个都是比较优秀的师范大学,优势也各有不同。一、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档次对比。浙江师范大学:该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111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推研免试资格学校,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与丽水学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二、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学费对比。浙江师范大学:学校收费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局批文和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办法,新生入学时按学年制学费标准预交学费,按学年结算。师范类本科专业4000元/年,非师范类本科专业4400元/年,音乐表演专业9000元/年,其他艺术类本科专业7000元/年,高职专科专业6000元/年。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杭州师范大学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学年开始时,学费按浙江省物价部门核定的预收标准进行预收,学年结束后结算。杭州师范大学文史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理工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三、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师资力量对比。浙江师范大学:截止2018年2月,浙江师范大学在职教职员工2830余人,专任教师157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320余人,副高职称教师6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9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7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44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0人。杭州师范大学:截至2015年12月,教职工2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498人、教授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7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749人、共享院士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1人 ,享受国务院津贴1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五个一批”人才2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9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6人。建设成果截止2018年2月,该校共获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41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312项,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重点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科研经费总量达18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67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突破。共获得各级各类社科项目281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49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7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总体在省内高校中属领先水平。共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0项,在全国高校中连续三年排名居前。共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17部,发表学术论文60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近2300篇,权威、一级刊物996篇。获人文社科横向项目590项,经费3892万元。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45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530项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获得235项,比上个五年翻了五番。发表三大索引论文2532篇,其中Ⅱ区以上的论文达459篇。授权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专利206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27项。共获横向企业合作项目458项,共计经费5011万元。承担横向合作项目800余项,在超精密加工装备及核心技术研究、信息化服务、LED芯片研发、氟化学品开发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截止2018年2月,该校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实现技术开发类的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突破。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浙江师范大学

肯定是杭州师范大学稍微比浙江师范大学好学费方面都是差不多的成教的话环境杭州师范大学有2个校区一个在下沙一个在仓前都是很新的学校环境设备都是一流的而浙江师范大学是在金华地理位置就不是很好

丁蕾、吴小根、丁洁,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经济地理,2006(5):511-515。李倩、吴小根、汤澍,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旅游学刊,2006,21(12):52-57。赵连泽、吴小根、杨修群等,地球系统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509-514。吴小根、王爱军,人类活动对苏北潮滩发育的影响,地理科学,2005,25(5):614-620。吴小根、丁蕾、丁洁等,江苏区域旅游发展现状评价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44-51。朱晓东、李扬帆、吴小根等编著,海洋资源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吴小根、王爱军、张建新,射阳县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经济地理,2004,24(2):268-271。吴小根、顾江卉、林辰等,南京市八卦洲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64-67。吴小根、丁洁,南京明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刍议,《旅游学研究》第一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1-36。武艺、吴小根,中小学生教育型旅游产品潜力分析—以南京市为例,旅游学刊,2004,19(2):41-44。武艺、吴小根,试论LAC理论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6):544-548。顾江卉、吴小根,金华地域文化特色及其旅游开发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2):191-194。林辰、吴小根、丁登山,峡谷旅游开发研究初探,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67-70。朱晓强、吴小根、王爱军等,江苏省射阳县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发展规划,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2):60-63。张兆干、吴小根、林辰等著,城市旅游,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尤坤元、陈才俊、吴小根等,我国苏北建川潮汐盐沼有孔虫垂直分带的发现和特征,海洋学报,2002,24(1):59-64。吴小根、李海宇、顾江卉,海南岛沿岸近期海平面变化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5):5-8。林承坤、吴小根,2200多年来都江堰的效能为何历久不衰,自然杂志,2001,23(4):193-198。林承坤、吴小根,长江径流量特征及其重要意义的研究,自然杂志,1999,21(4):200-205。金波、吴小根,中国旅游城市体系研究,城市研究,1999,(5):31-34。吴小根、金波、卫建飞、朱大奎,三亚港近期淤积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海洋通报,1998,17(5):51-57。黄巧华、吴小根,海南岛的海岸侵蚀,海洋科学,1997,(6):50-52。吴小根,近40年来海南岛南岸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海洋科学,1997,(1)56-60。王颖、吴小根,海平面上升与海滩侵蚀,地理学报,1995,50(2):118-127。吴小根,太湖的泥沙与演变,湖泊科学,1992,4(3):54-60。吴小根,三亚港泻湖纳潮量变化及其影响分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理专辑),1992,13:51-59。王颖、吴小根,浙闽港湾潮滩与沉积的组合特征,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理专辑),1991,12:1-9。

  • 索引序列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订购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订购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订购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订购网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