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王博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王博

发布时间: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王博

教育与工作经历07-至今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讲师09-06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金融学专业博士07-07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金融学系,助教09-07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硕士主讲课程与研究生指导:主要教学课程: 本科生课程,《金融信托与租赁》 本科生课程,《金融理论与实务前沿》 本科生课程,《中国资本市场案例》 研究生课程,《融资租赁导论》 研究生课程,《产业组织理论》 研究生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科研课题:2011年-至今,独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基于金融史学和政治经济学视角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2009年-至今,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子课题负责人。2009年-至今,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际金融危机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方略”子课题负责人。2010年,独立主持南开大学文科创新项目“全球失衡与中国金融的外部调整问题研究”。(已结题)2010年,独立主持中国保监会项目“保险精算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已结题)2008年-2010年,独立主持南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已结题)2006年-2011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深化财税、外贸、金融和投资体制综合改革”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题)主要著作:译著《结构化衍生产品手册 第二卷》,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参编教材 中国精算师考试用书,刘澜飚主编,范小云、王博副主编,《经济学基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12月。

是 我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王志强

《〈名公书判清明集〉法律思想初探》,《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南宋司法裁判的价值取向》,《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清代的丧娶、收继及其法律实践》,《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论清代的地方法规:以省例为中心》,《中国学术》2001年第3辑《清代成案的效力及其运用中的论证方式》,《法学研究》2003年第3期Case precedent in the Qing China, 18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 (2005)《制定法在中国古代司法判决中的适用》,《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中英先例制度的历史比较》,《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清代巴県銭债案件の受理と审判―近世イギリス法を背景として》,《中国诉讼社会史の研究》(夫马进编,京都大学出版会,2011年)《中国法律史叙事中的“判例”》,《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英文版:“Precedent” in the Narrative of Chinese Legal History,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 N2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

《中国社会科知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道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答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报刊职能《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回答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1979年成立。编辑、翻译出版七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承办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创刊 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5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0年创刊 季刊 季中月1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0日出版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3年创刊 季刊 季末月25日出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7年创刊 双月刊 双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15日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创刊 季刊 季 更多8条 

中国人民大学把《中国社会科学报》归为核心期刊。还有《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也算。

科学出版社编辑王倩

个人专著3部:《隐形的壁垒——大众传媒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媒介中的成长——小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教师传媒素养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编、副主编与参编《实用新闻写作》《新闻报道通论》等学术著作、教材6部。在《新闻记者》、《当代传播》、《青年记者》、《东岳论丛》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代表性作品有:《文化比较视野中的传媒价值取向》、《中西新闻写作的文体差别》、《中西新闻选择的差异比较》、《继承·沟通·融合——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传媒的文化选择》《媒介素养教育——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儿童媒介接触与使用中的家庭因素研究》、《信息时代的媒介依赖与媒介识读》、《在新传媒环境下如何加强儿童媒介启蒙》、《新时期宏观报告文学的心理、文化透视》、《“葛宏案”凸显地方党报生存之困》、《地方上星台节目发展趋势的判断分析》、《三网融合背景下山东报业的规模化发展之路》、《新闻出版产业的集聚趋势分析》等。撰写的调研报告《产业化进程中山东报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全国地方上星台节目比较研究》、《全国电视谈话节目比较研究》等被相关决策部门采用。 先后为本科生主讲《新闻编辑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专业主干课程和《新闻策划研究》《新闻与传播专题》等选修课程。截至2015年,在新闻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两个学位点共培养四十余名硕士研究生。所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全国新闻学子论文大赛”、“全国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山东新闻奖”等国家级或省级论文评比、新闻作品评比中获奖,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学校一二等奖学金、研究生科研创新奖励基金及省优秀毕业生、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等奖励。 曾获得山东师大“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山东师大教学能手、山东省高校三八红旗手、山东省社科普及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山东省记者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家庭教育“十一五”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级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山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山东师大研究生优秀教学奖等奖励。

王倩1,中共党员,毕业于南京晓庄学院地理科学系,2006年8月起任教于扬州市新华中学。大学期间刻苦钻研,为从教打下扎实基础,先后通过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三级,并连年荣获校级“优秀团干部”、“三好学生”和一等奖学金,0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系双月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  《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所发表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对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及学术成果的水平,促进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在不同时期不断推出新人新作,成为当代我国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摇篮。经过20多年办刊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形成了实事求是、严谨平实的独特风格。《中国社会科学》倡导学术问题的自由讨论,鼓励学术创新,注重学术规范。在编辑工作中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依靠严格的审稿制度保证刊物的学术水平。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被学界誉为我国最高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据已有的期刊评价体系的测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名列同类期刊首位,其一流学术地位也为专家评价所认同。《中国社会科学》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并连续两次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

  • 索引序列
  •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王博
  •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王志强
  •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
  • 科学出版社编辑王倩
  •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