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山东师范大学期刊预警

山东师范大学期刊预警

发布时间:

山东师范大学期刊预警

都不是只是省属的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1950年10月29日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1981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4月,山东省化工学校并入。学校目前分校本部、长清校区两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约4000亩,建筑面积120多万平方米。 建校57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发扬“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坚持以育人为本,改革发展并举,立足教育,服务经济,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系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6万多名合格人才,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为科教兴国 ,尤其是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人教育工作、科研管理工作、后勤工作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学校教学工作、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语言文字工作等多次获得山东省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现设有24个学院。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培养单位。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1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100多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6000多人,外国留学生150多人。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藏书308万册。建有电子文献检索中心、高速宽带校园教育科研网。设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研究基地(中心)。设有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盐生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现代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城市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地方史研究基地、山东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山东省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山东高校师德建设研究基地、山东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等17个省级研究、培训机构。现有17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其中有8个重点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2个研究基地进入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强化工程。1个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资助实验室。学校主办6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核心期刊5种,尤其是我校与国家科委于1991年共同创办、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英文版),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造就一支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学术科研水平一流、思想道德品格高尚、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5位院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全校在职教职工2602名,其中专任教师1809人,教授、研究员370多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200多人,硕士学位教师780多人。设有5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8个省级学科带头人岗位,12个校内特聘教授岗位。近年来,有1人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分别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77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位教师荣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0人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奖,5人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42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荣获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另外,学校聘请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任兼职教授。 学校具有从严治教的优良教学传统和特色。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以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以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实行选课制,开展按学院招生、辅修专业、双学位、二次挑选专业等试点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9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91项,获奖总数位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2003年起学校本科招生计划全部列入重点批次录取。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硕士研究生考博录取率均超过30%,个别专业达到60%。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加强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重要科研项目120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3项,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项,国家攻关项目6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50余项。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2005年,被SCI收录科研论文167篇,居全国高校第63位;科技论文被国际引用数量居全国高校第55位。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20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学校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200余项,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加强与教育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企业联合建立8个研究所和中试研究基地,与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建立了中国千亩盐生植物园。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社科研究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70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讲学、合作研究,聘请200多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讲学。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47所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自1990年以来,共接收长短期留学生3000多人,成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办学空间,成立了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开展了与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互派留学生等工作,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学校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或示范学校,是山东省基 础教育的名牌学校。 目前,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开拓创新,为建设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 的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注:文中有关数据截止到2007年7月)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邮编:250014 党委办公室电话:0531-86182215、86182217 传真:0531-86180066 校长办公室电话:0531-86180015、86182222 传真:0531-86180017 学生处(学工部)电话:0531-86180906、86180684 招生办公室电话:0531-86180245 86182376 长清校区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1号 邮编:250358 长清校区办公室电话:0531-89611808(传真)

山东师范大学 [英]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1950年10月29日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1981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4月,山东省化工学校并入。学校目前有校本部、长清校区、北校区三个校区,约占地3000亩,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建校56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育人为本,坚持改革发展并举,立足教育,服务经济,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系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了 16万多名合格人才,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为科教兴国、尤其是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被评为全国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山东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现设有22个学院,1个公共教学部。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点一级学科15个,硕士点二级学科122个。64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5个,师范非师范性质兼有的专业8个,非师范专业41个),是国务院、教育部批准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培养单位。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九大学科门类, 形成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700多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 13000余人,外国留学生 200多人。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藏书280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藏书280万册,有中外文期刊 6000种,电子图书 21万册,电子期刊6600种。学校建有电子文献检索中心、高速宽带校园教育科研网。学校设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附设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山东省盐生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现代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城市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地方史研究基地、山东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等14个省级研究、培训机构。设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有8个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进入山东省 “十五” 重点强化建设工程。3个学科被批准设立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编辑出版《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山东师大学报》、《山东外语教学》等6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造就一支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学术科研水平一流、思想道德品格高尚、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5位院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全校在职教职工2253名,其中专任教师1150人,教授、研究员270多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70多人。博士生导师89人,硕士生导师近5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 20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48人,设有8个省级学科带头人岗位,8个校内特聘教授岗位。1人入选全国 “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1人获教育部颁发的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3 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被选为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41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0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位教师获得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另外,学校聘请 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任兼职教授。 学校具有从严治教的优良教学传统和特色。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以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以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实行选课制,开展按学院招生、辅修专业、双学位、二次挑选专业等试点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9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74项,获奖总数及层次位居省属高校首位。自2003年以来学校本科招生计划全部列入重点批次录取。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硕士考博士率均超过30%,个别专业达到6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加强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973” 项目 3项,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项目 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项,国家攻关项目 6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0余项。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达到 2000多万元。2004年被SCI收录科技论文108篇,居全国高校第67位;科技论文被国际引用数量居全国高校第53位。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200多项,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2004年获鲁迅文学奖1项。学校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00余项,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加强与教育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企业联合建立 8个研究所和中试研究基地,与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建立了中国千亩盐生植物园。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70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讲学、合作研究,聘请 200多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讲学。与11个国家和地区的42所院校结为友好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自1990年以来,共接收长短期留学生3000多人,成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办学空间,成立了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开展了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互派留学生等工作,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学校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都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或示范学校,已成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的名牌学校。 目前,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开拓创新,为建设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高水平的山东省重点大学而奋斗。 本资料来源于你可以自己进去看

山东师范大学期刊预警中心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1950年10月29日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1981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4月,山东省化工学校并入。学校目前分校本部、长清校区两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约 4000亩,建筑面积120多万平方米。 建校57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发扬“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坚持以育人为本,改革发展并举,立足教育,服务经济,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系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6万多名合格人才,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为科教兴国 ,尤其是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人教育工作、科研管理工作、后勤工作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学校教学工作、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语言文字工 作等多次获得山东省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现设有24个学院。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培养单位。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1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 究生3100多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6000多人,外国留学生150多人。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藏书308万册。建有电子文献检索中心、高速宽带校园教育科研网。设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研究基地(中心)。设有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盐生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现代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城市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地方史研究基地、山东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山东省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山东高校师德建设研究基地、山东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等17个省级研究、培训机构。现有17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其中有8个重点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2个研究基地进入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强化工程。1个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资助实验室。学校主办6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核心期刊5种,尤其是我校与国家科委于1991年共同创办、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英文版),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 权威期刊,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造就一支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学术科研水平一流、思想道德品格高尚、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5位院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全校在职教职工2602名,其中专任教师1809人,教授、研究员370多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200多人,硕士学位教师780多人。设有5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8个省级学科带头人岗位,12个校内特聘教授岗位。近年来,有1人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分别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77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位教师荣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0人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奖,5人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42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荣获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 称号。另外,学校聘请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任兼职教授。 学校具有从严治教的优良教学传统和特色。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以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以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实行选课制,开展按学院招生、辅修专业、双学位、二次挑选专业等试点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9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91项,获奖总数位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2003年起学校本科招生计划全部列入重点批次录取。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硕士研究生考博录取率均超过30%,个别专业达到60%。毕业生就业率 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加强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重要科研项目120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3项,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项,国家攻关项目6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50余项。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2005年,被SCI收录科研论文167篇,居全国高校第63位;科技论文被国际引用数量居全国高校第55位。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20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学校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200余项,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加强与教育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企业联合建立8个研究所和中试研究基地,与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建立了中国千亩盐生植物园。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社科研究管理先 进集体”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70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讲学、合作研究,聘请200多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讲学。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47所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自1990年以来,共接收长短期留学生3000多人,成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办学空间,成立了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开展 了与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互派留学生等工作,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学校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或示范学校,是山东省基 础教育的名牌学校。 目前,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开拓创新,为建设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 的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注:文中有关数据截止到2007年7月)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邮编:250014 党委办公室电话:0531-86182215、86182217 传真:0531-86180066 校长办公室电话:0531-86180015、86182222 传真:0531-86180017 学生处(学工部)电话:0531-86180906、86180684 招生办公室电话:0531-86180245 86182376 长清校区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1号 邮编:250358 长清校区办公室电话:0531-89611808(传真)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1950年10月29日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1981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4月,山东省化工学校并入。学校目前分校本部、长清校区两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约4000亩,建筑面积120多万平方米。 建校57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发扬“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坚持以育人为本,改革发展并举,立足教育,服务经济,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系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6万多名合格人才,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为科教兴国 ,尤其是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人教育工作、科研管理工作、后勤工作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学校教学工作、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语言文字工作等多次获得山东省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现设有24个学院。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培养单位。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1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100多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6000多人,外国留学生150多人。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藏书308万册。建有电子文献检索中心、高速宽带校园教育科研网。设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研究基地(中心)。设有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盐生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现代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城市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地方史研究基地、山东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山东省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山东高校师德建设研究基地、山东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等17个省级研究、培训机构。现有17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其中有8个重点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2个研究基地进入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强化工程。1个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资助实验室。学校主办6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核心期刊5种,尤其是我校与国家科委于1991年共同创办、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英文版),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造就一支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学术科研水平一流、思想道德品格高尚、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5位院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全校在职教职工2602名,其中专任教师1809人,教授、研究员370多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200多人,硕士学位教师780多人。设有5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8个省级学科带头人岗位,12个校内特聘教授岗位。近年来,有1人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分别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77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位教师荣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0人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奖,5人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42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荣获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另外,学校聘请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任兼职教授。 学校具有从严治教的优良教学传统和特色。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以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以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实行选课制,开展按学院招生、辅修专业、双学位、二次挑选专业等试点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9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91项,获奖总数位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2003年起学校本科招生计划全部列入重点批次录取。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硕士研究生考博录取率均超过30%,个别专业达到60%。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加强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重要科研项目120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3项,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项,国家攻关项目6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50余项。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2005年,被SCI收录科研论文167篇,居全国高校第63位;科技论文被国际引用数量居全国高校第55位。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20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学校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200余项,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加强与教育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企业联合建立8个研究所和中试研究基地,与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建立了中国千亩盐生植物园。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社科研究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70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讲学、合作研究,聘请200多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讲学。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47所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自1990年以来,共接收长短期留学生3000多人,成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办学空间,成立了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开展了与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互派留学生等工作,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学校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或示范学校,是山东省基 础教育的名牌学校。 目前,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开拓创新,为建设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 的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注:文中有关数据截止到2007年7月)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邮编:250014 党委办公室电话:0531-86182215、86182217 传真:0531-86180066 校长办公室电话:0531-86180015、86182222 传真:0531-86180017 学生处(学工部)电话:0531-86180906、86180684 招生办公室电话:0531-86180245 86182376 长清校区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1号 邮编:250358 长清校区办公室电话:0531-89611808(传真)

据我所知山东师范大学不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对于是不是"985工程"我还不是很清楚不过我觉得这所大学挺不错的

山东大学期刊预警名单

数据库201个电子图书:中文80万册,外文77万册电子期刊:中文9556种,外文(全文)8万种电子论文:中文315万篇,外文190万篇 山东大学图书馆是CALIS和CASHL文献传递网的首批成员馆,是CALIS山东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CASHL学科中心,并已经与国内外多个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关系,凡图书馆读者均可通过图书馆的CALIS、CASHL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来获取CALIS、CASHL中心及其国内外文献机构收藏的丰富文献。 山东大学图书馆还参加了山东省图书馆与驻济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协议。 文理分馆: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中心校区(250100),电话88364902,传真88564902政法分馆:济南市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250100),电话88375178医学分馆: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250012),电话88382147,传真88382148工学分馆: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250061),电话88392327,传真88392074兴隆山分馆: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250002),电话86358029软件园分馆:济南市舜华路中段1500号山东大学软件园校区(250101),电话88390903 政法分馆开放时间:8:00-22:00 兴隆山分馆开放时间:8:00~21:30(冬季) 8:00~22:00(夏季) 文理分馆开放时间  房间号 名称 开放时间 101 新书借书处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13:30~20:00(夏季下午)14:00~20:00 201(309) 外文图书借阅处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夏季下午)14:00~17:30 209 中外文工具书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夏季下午)14:00~17:30 211 二楼借书处(社科) 周一至五8:00~20:00周六至日8:00~17:00 311 三楼借书处 周一至五8:00~20:00周六至日8:00~17:00 401 刘国钧图书借阅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夏季下午)14:00~17:30 409 刘国钧图书借阅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夏季下午)14:00~17:30 文理分馆蒋震图书馆(特藏部)开放时间  房间号 名称 开放时间 DB106DB112 期刊库 预约借阅 DB113 报纸库 预约借阅 D410 信息共享大厅 周一至周日:8:00~22:00 D418 新书阅览室 周一至周日:8:00~22:00 D506 特藏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夏季下午)14:00~17:30 D510 特藏一库 预约借阅 D516 特藏二库 D520 特藏三库 D501 特藏四库 D601 过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日:8:00~22:00 D606 报纸阅览室 周一至周日:8:00~22:00 D610 现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日:8:00~22:00 D618 文科研究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20:00(夏季下午)14:00~20:00周六:8:00~11:00 14:00~17:00 D703 赠书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夏季下午)14:00~17:30 D714 学位论文库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夏季下午)14:00~17:30 D724 山大人书库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夏季下午)14:00~17:30 医学分馆开放时间  房间号 名称 开放时间 106 专业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13:30-22:00(夏季下午)14:00-22:00周六:8:00-11:00 14:00-17:00 112 近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 8:00-12:0013:30-17:00(夏季下午)14:00-17:30 大厅中门 过刊库 周一至周五 8:00~12:0013:30-17:00(夏季下午)14:00-17:30 206 现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13:30-22:00(夏季下午)14:00-22:00周六:8:00-11:00 14:00-17:00 209 科技借书处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13:30-20:00(夏季下午)14:00-20:00周六:8:00-11:00 14:00-17:00 216 新书借书处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13:30-20:00(夏季下午)14:00-20:00周六:8:00-11:00 14:00-17:00 309 社科借书处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13:30-20:00(夏季下午)14:00-20:00周六:8:00-11:00 14:00-17:00 304 研究生学位论文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夏季下午)14:00-17:30 314 电子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13:30-22:00(夏季下午)14:00-22:00周六:8:00-11:00 14:00-17:00 404 综合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13:30-22:00(夏季下午)14:00-22:00周六:8:00-11:00 14:00-17:00 工学分馆开放时间  房间号 名称 开放时间 101 过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13:30~20:00(冬季)14:00~20:00(夏季) 104 社科借书处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13:30~20:00(冬季)14:00~20:00(夏季)周六8:00~11:00 14:00~17:00 201 第一图书阅览室(当天借还)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13:30~22:00(冬季)14:00~22:00(夏季)周六:8:00~11:00 14:00~17:00 206 科技借书处大厅、书库三层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13:30~20:00(冬季)14:00~20:00(夏季)周六8:00~11:00 14:00~17:00 科技借书处书库二层 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6:30(冬季)14:00~17:00(夏季) 科技借书处书库四层 科技借书处书库五层 212 现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 8:00~12:0013:30~22:00(冬季)14:00~22:00(夏季)周六:8:00~11:00 14:00~17:00 312 电子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 8:00~12:0013:30~22:00(冬季)14:00~22:00(夏季)周六:8:00~11:00 14:00~17:00 401 第二图书阅览室(当天借还)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13:30~22:00(冬季)14:00~22:00(夏季)周六:8:00~11:00 14:00~17:00 软件园分馆开放时间  房间号 名称 开放时间 205 软件园分馆借书处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20:00(冬季)14:00~20:00(夏季)周六:8:30~12:00 13:30~17:00(冬季) 14:00~17:30(夏季)周日:8:30~12:00 13:30~20:00(冬季) 14:00~20:00(夏季) 210 报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21:30(冬季) 14:00~21:30(夏季)周六:8:30~12:00 13:30~17:00(冬季) 14:00~17:30(夏季)周日:8:30~12:00 13:30~21:30(冬季) 14:00~21:30(夏季) 215 电子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21:30(冬季) 14:00~21:30(夏季)周六:8:30~12:00 13:30~17:00(冬季) 14:00~17:30(夏季)周日:8:30~12:00 13:30~21:30(冬季) 14:00~21:30(夏季)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山东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山东大学图书馆(sdu-lib)人人网公共主页:山东大学图书馆 山东大学图书馆热情欢迎并诚恳征求该校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向图书馆捐赠图书、手稿及有关山东人文历史等山东地方文献和其它类型文献,各机构、团体和各界人士编辑出版的正式出版物等。特别欢迎该校师生(校友)的学术专著,这部分学术专著将专门入藏于“山大人书库”,泽被馆藏嘉益学子。山东大学图书馆将向捐赠人出具捐赠证书。 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图书将被纳入馆藏: 内容符合校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范围; 国际性或全国性的会议论文集和成套期刊。 适合大学及以上程度; 为正式出版物,根据情况酌情接受一些具有较高学术及收藏价值的非正式出版物。如一些地方文献、地方志、族谱等。 私人收藏的古籍、善本或有收藏价值的手稿等。 本馆尚未入藏,或虽有入藏可增加复本者,复本以2-3册为宜。 本校师生(校友)本人的著作,将有一册(套)入藏于“山大人书库”,其余复本将存放于相关分馆,供读者借阅。 下列图书不予入藏: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及著作权法之规定的图书。 破损严重且不成套图书。 内有划线、注记、眉批的图书(若为海内外孤本或名人批注,则不在此限) 内容陈旧,基本上不具学术参考价值之书。 其它不符合本馆馆藏发展政策的图书。 山东大学图书馆对捐赠图书管理之原则: 捐赠以无偿和不附带任何条件,图书馆根据本馆的藏书发展政策和有关入藏标准确定是否收藏为原则。对于入藏的捐赠图书,图书馆及时进行分类编目,对珍贵图书将设立赠书专架(柜),对大量及珍贵文献可设立专室珍藏,并以捐赠人的名字命名。 对于不符合收藏标准的捐赠图书资料,图书馆将以适当的方式转赠其他单位。 盗版及残旧图书直接淘汰。

山东医药山东外语教学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理科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山东大学期刊预警名单官网

山东医药山东外语教学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理科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山东大学期刊预警名单公示

山东医药山东外语教学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理科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大部分院校的期刊目录可在其官网上找到。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各种期刊目录在“学术研究”中;山东大学的各种期刊目录在“科学研究”----“编辑出版”中;西安理工大学期刊目录在“科学研究”----“学报编辑部”中;上海大学的各种期刊目录在“科学研究”的“出版期刊”中……

  • 索引序列
  • 山东师范大学期刊预警
  • 山东师范大学期刊预警中心
  • 山东大学期刊预警名单
  • 山东大学期刊预警名单官网
  • 山东大学期刊预警名单公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