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经济与社会发展投稿

经济与社会发展投稿

发布时间:

经济与社会发展投稿

国家级权威媒体招募 在全国范围内招聘纪检、纠风、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工商、税务、质检、林业、畜牧、水利、食品药品、卫生、环保、建设、国土、交通,民政等单位通讯员,优先刊发单位新闻通讯类稿件,优稿优酬。  全国省市范围内特约记者(撰稿人)招聘。 基本要求:55岁以下,富有新闻热情,事业心强,能严格遵守职业准则,能独挡一面采写新闻稿件,专兼职均可,优秀人才条件可适当放宽,符合要求者发放相关工作证明。有意者请讲简历发至邮箱:

需要人家帮你解决感情问题的话,投 知音、爱人、女友等都行,,,你自己写的感情故事/小说什么的文字的话,投 花溪、南风、女友、女报、爱人等比较好,不过,这些杂志社要的风格可能都略带小姿情调。。。青春类的一般在 漂流瓶、少女等上面比较好,,,你自己具体比照下吧。。根据自己的情况上网搜下可以知道得更详细。。祝你好运希望采纳

首先你想发表在核心期刊是要在北大核心CSSCI 还是科技源核心?核心的种类很多种。其次,发表核心期刊,要考虑你自己的职称学历。CSSCI的刊物一般要求最低职称是博士 或者副高。研究生,讲师就比较有难度了。职称低一点的可以推荐北大核心,科技核心等等。最后,的确现在网上征稿的刊物太多了,假刊太多。一般作者很难区分。就连我们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甄别才可以确定是否是正规期刊,网页输入'壹品优"再输入"刊" 从事讠仑文发表行业5年多,积累大量的期刊资源。

经济与社会发展投稿经验

管理类的发表周期会比较长,比正常的核心发表要更长一些,而且对作者自身的文章质量和自身要求都比较高。管理类的核心从投稿到正式录用周期在1-2年的时间。经济类的核心相对来讲要容易一些。

如何提高论文投稿命中率?聚焦职教从网上搜集整理了一些内容,希望有所帮助:1、遴选期刊首先要在学校认定的期刊范围中寻找合适的期刊,一种是能收与你自己“资历”相当的期刊,另一种是和论文主题相近的期刊。可以登录核心期刊索引数据库搜寻,或者到图书馆直接翻阅该刊物的印刷文本。2、自我审稿准备投稿前,作者要认真自审论文稿件,查看是否有雷同、选题是否有学术前沿性、分析论文结构是否严谨、语言是否规范、论文形式是否符合期刊体例等,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或重写。3、选择合适的投稿方式投稿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直接寄发刊物编辑部,寄发刊物的主编、副主编或编辑,请导师或他人推荐等。4、让编辑了解自己投稿后要多和编辑沟通,及时交流信息,掌握进度,让编辑及时了解自己的要求、意图,会大大有利于稿件的处理与发表。5、妥善处理一稿多投不鼓励一稿多投,很多期刊都对此有要求,一经发现,将影响以后该刊对作者文稿的采用。6、以平常心对待退稿投稿不可能百发百中,要冷静查找原因。如果是因为“不适宜本刊选用范围”,则应考虑改投他刊;如果需要修改,则可以根据编辑部的意见将论文修改。

一、来稿要有新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学术价值。请提供打印稿;属于基金项目的文章,请在文稿首页左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二、稿件题目一般不超过17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目能概括文章要旨,且须简明、具体、确切。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不得使用非规范字,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外文(包括在内容提要、关键词之中)。请将题目译成英文,姓名用汉语拼音表示。三、正文前要有“内容提要”、“关键词”。内容提要:要求客观反映文稿的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字数一般在200字左右。关键词:要求选用3-5个反映文稿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正文一般8000字左右。四、参考文献为尾注,注释为脚注。请准确区分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是对文稿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在正文中用数字加圆圈(如①②)按先后次序标出;参考文献是写作时所参考的文献目录,在正文中用圆括号如(林毅夫等,1999)标注,并与文尾所列参考文献相对应。论(编)著依次给出:著(编)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期刊文章依次给出:作者、篇名、刊名、年份、期数。体例如下: 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宋林飞主编:《蓝皮书2004:江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吴敬琏:《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五、文尾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职称或职务、学位、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电话等。六、使用防抄袭系统。为提高稿件的质量,杜绝个别作者稿件抄袭的现象,凡投向我刊的稿件,编辑部将视具体情况使用由CNKI提供的防抄袭系统,对稿件进行抽查甄别。七、根据著作权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凡投至本刊的稿件,本刊均视为作者承诺专投本刊,作者在两个月内不得另投他刊,否则将承担一切法律后果。来稿一律不退,两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一、来稿要有新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学术价值。请提供打印稿;属于基金项目的文章,请在文稿首页左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二、稿件题目一般不超过17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目能概括文章要旨,且须简明、具体、确切。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不得使用非规范字,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外文(包括在内容提要、关键词之中)。请将题目译成英文,姓名用汉语拼音表示。三、正文前要有“内容提要”、“关键词”。内容提要:要求客观反映文稿的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字数一般在200字左右。关键词:要求选用3-5个反映文稿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正文一般8000字左右。四、参考文献为尾注,注释为脚注。请准确区分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是对文稿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在正文中用数字加圆圈(如①②)按先后次序标出;参考文献是写作时所参考的文献目录,在正文中用圆括号如(林毅夫等,1999)标注,并与文尾所列参考文献相对应。论(编)著依次给出:著(编)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期刊文章依次给出:作者、篇名、刊名、年份、期数。体例如下: 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宋林飞主编:《蓝皮书2004:江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吴敬琏:《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五、文尾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职称或职务、学位、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电话等。六、使用防抄袭系统。为提高稿件的质量,杜绝个别作者稿件抄袭的现象,凡投向我刊的稿件,编辑部将视具体情况使用由CNKI提供的防抄袭系统,对稿件进行抽查甄别。七、根据著作权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凡投至本刊的稿件,本刊均视为作者承诺专投本刊,作者在两个月内不得另投他刊,否则将承担一切法律后果。来稿一律不退,两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

浅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前言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二.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总是和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一个是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人口问题。从环境问题本身来看,它的产生似乎同人口增长没有什么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但是,自从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几乎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加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给我们这个地球增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同样是摆在人类眼前的事实。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出口商,他们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产、生活垃圾和废物的处理不当造成的,人口增长在其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则是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增加,这使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生存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在这些国家中,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好似一对苦难的孪生兄弟,而这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又相当复杂。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为了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致遭受根本性的破坏,人类的选择又显得十分有限。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有必要明确一点,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人类目前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背于人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目标的。意识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人类已经开始努力改进以往的不利做法,并力图去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种种阻力,人口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发展中国家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妥善地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这使今后的种种努力显得更为艰巨,也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三.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一)人口与土地与粮食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1952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6.2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8亩。当时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5.5亩。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却是中国50多年的最高水平。19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比1952年下降了一倍多。1952-1997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近2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亿5千万,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剧。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亩以下。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到本世纪末,很可能突破2亿。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且表现在对土地环境的污染破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徘徊不前。由于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迫使农民高强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使土地的结构遭到破坏、肥力下降、板结贫脊。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中国的粮食生产在过去的50多年里有惊人的提高。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为2264亿斤,人均产量416斤;1997年总产量增长到9883亿斤,人均产量约为800斤。在这期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但是由于同期人口总数从5.4亿增长到12.36亿,使人均产量增长不到1倍。目前,农业生产是困扰中国政府的一大问题。政府年年强调粮食播种面积,但我们仍然感到粮食供给处于紧张状态。中国的粮食亩产现已接近世界最高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已远不如过去,因此,为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就必须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二)人口与森林和草原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森林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的人口增长对木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对木材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薪柴的需求。这种需求驱使人们对森林的大量坎伐。据统计,在全国140个森林局中,已有61个局处于过度采伐状态,25个局的森林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曲格平,李金昌,1991年)。目前,中国的用材、薪柴、纸浆和其他林业经济产品的供应都很紧张。与此同时崐,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耕地的需求,加剧了开荒毁林的过程。随着牧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草原出现了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象,其后果是草原的沙漠化。中国的沙漠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将有8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使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多达50多亿吨,涉及11个省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区。黄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为世界第一。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也达到了1公斤以上,为世界第四。长江上游多为红色土壤,土层最薄的地区只有4厘米,土层下则是坚硬的岩石。森林的开采、草原的沙化和水土的流失与人口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减少牧业和林业人口,实现人口的产业结构转变,是缓解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三)人口与矿产和能源中国是世界上能源储藏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各种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有不少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居前列。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由于人口迅速增长,高耗能工业广泛建立及能源价格长期偏低,使中国的能源供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各种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中国农民滥采矿藏的问题十分严重,这无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冲击。为保证矿产能源的长期和有效供给,提高开采效率和减少开采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四)人口与水资源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利用难度较大。原因在于:一是时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二是时间分配不尽人意,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夏季,而且年际变化大。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人口的增长使水资源短缺现象更为突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相当于人均水资源减少了一倍多;与此同时,生活、生产用水量急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大片的缺水现象。以北京市为例,1962年前,北京市的水资源是供过于求,此后,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使用水量急剧上升,1970年基本上处于供需平衡状态,此后,水资源危机开始出现,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北京市生产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2、人口的增长间接地使水资源总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导致“围湖造田”,破坏了地表水;二是人口增长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减少了地下水的总储量。由于超采地下水,一些城市发生了地面下沉,一些沿海城市还出现了海水侵入,影响了地下水的质量。3、人口经济活动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的废水排放量约为350-400亿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业废水平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水体。地下水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大部分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的硬度逐年上升。四.总结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是关键问题

经济与社会发展杂志投稿

需要人家帮你解决感情问题的话,投 知音、爱人、女友等都行,,,你自己写的感情故事/小说什么的文字的话,投 花溪、南风、女友、女报、爱人等比较好,不过,这些杂志社要的风格可能都略带小姿情调。。。青春类的一般在 漂流瓶、少女等上面比较好,,,你自己具体比照下吧。。根据自己的情况上网搜下可以知道得更详细。。祝你好运希望采纳

1,广西金融研究Journal of Guangxi Financial Research简 介: 本刊是由广西金融学会主办,以理论结合实际为特点的广西唯一的金融类月刊。期刊紧密配合形势,及时反映经济金融领域,尤其是广西地区经济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成为发现与造就金融人才的园地。 期刊分类: 月刊 创刊年份: 1979 国内刊号: CN 45-1032/F 国际刊号: ISSN 1002-6452 邮发代号: 定 价: 5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 广西金融学会 编辑单位: 《广西金融研究》编辑部 社 长: 罗跃华 主 编: 罗跃华 主 任: 黄伟立 2,市场论坛Market Forum简 介: 本刊是由广西发展计划委员会主管、由广西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及广西宏观经济学会联合主办,专门从事国民经济发展与改革,宏观经济理论及实践问题探讨,注重学术性、理论性、指导性、服务性与知识性。 期刊分类: 月刊 创刊年份: 1979 国内刊号: CN 45-1114/F 国际刊号: ISSN 1004-079X 邮发代号: 48-131 定 价: 5元/期 主管单位: 广西发展计划委员会 主办单位: 广西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编辑单位: 《市场论坛》编辑部 社 长: 蒋升 主 编: 蒋升 主 任: 郑信芳 3,经济与社会发展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简 介: 本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及实用性的办刊原则,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立足广西,面向实际,坚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为政府决策服务,为改革发展服务”作为办刊的宗旨。 期刊分类: 月刊 创刊年份: 1978 国内刊号: CN 45-1319/C 国际刊号: ISSN 1672-2728 邮发代号: 定 价: 10元/期 主管单位: 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 广西社会科学院 编辑单位: 经济与社会发展杂志社 社 长: 林志杰 主 编: 罗远贵 主 任: 4,沿海企业与科技Coastal Enterprises and Science & Technology简 介: 本刊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广西社会科学院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面向广大创业者、待业青年、中小投资者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士,主要汇集投资少、见效快、利润稳、风险小、操作简、控制易的投资新特项目,传递最新市场资讯,提供行业诊断分析。创刊九年来,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容赢得了国内外专家、读者及广大商家企业的普遍赞誉,并在我国华南、华东、华中、西南一带占有广阔市场。目前,月发行量已突破20万份。是理性创业投资者不可或缺的必备刊物,也是商家企业招商引资、树立形象、发布信息的首选媒体。她集权威性、实用性、可读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是广西乃至全国唯一一本定位商机、服务商机、指导创业的科技财经类综合性刊物,国内畅销杂志之一。 期刊分类: 月刊 创刊年份: 1996 国内刊号: CN 45-1227/N 国际刊号: ISSN 1007-7723 邮发代号: 48-86 定 价: 4元/期 主管单位: 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 广西社会科学院企业文化研究中心 编辑单位: 《沿海企业与科技》杂志社 社 长: 蔡定国 主 编: 王书柏 主 任: 廖大宁

经济与社会发展投稿邮箱

《求索》主管单位: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刊号: ISSN 1001-490X 国内刊号: CN 43-1008/C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CSSCI期刊 期刊类型: 月刊期刊地址: 长沙市德雅村7号(410003)投稿邮箱:《江西社会科学》征稿主管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刊号:ISSN 1004-518X国内刊号:CN 36-1001/C期刊级别:北大核心/CSSCI期刊期刊类型:月刊投稿邮箱:期刊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330077)《社科纵横》(新理论版)主办单位:甘肃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9106国家统一刊号:CN 62——1110/C投稿邮箱:《统计与决策 》主管单位:湖北省统计局 报刊刊期:月刊 主办单位:统计与决策杂志社 报刊版面: 编辑出版:统计与决策杂志社 邮政编码:430071 创刊日期: 国内统一刊号:CN42-1009/C 互联网址:国内邮发代号:38-150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487 期发行量:5000 国外发行代号:DK42008 投稿邮箱:《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月刊主办: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月刊是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组织编写的教育刊物。刊物始终坚定地站在基础教育改革前沿,倡导生命化教育写作,关注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关注儿童文化,以平民立场办刊,以成全教师的发展为宗旨。国际刊号:ISSN 1672-6847国内刊号:CN 35-1268/C投稿邮箱:《甘肃社会科学》主办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甘肃社会科学》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际刊号:ISSN 1003-3637国内刊号:CN 62-1093/C邮发代号 54-2,投稿邮箱:《湖北社会科学》国内统一刊号:CN42-1112/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8477 投稿邮箱:《教学与管理》《教学与管理》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全国综合教育类“核心期刊”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5872,国内统一刊号CN14-1024/G4,四封彩色印刷,内文80页。《教学与管理》创刊于1984年,创刊伊始为季刊,1997年扩容为月刊,2000年扩容为半月刊,2001年扩容为旬刊。投稿邮箱:《教育理论与实践》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教育学会编辑单位:《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国内统一刊号:CN 14-1027/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633X邮发代号:22-31国外发行代号:BM6049投稿邮箱:《教育研究与实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160X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041/G4 邮发代号:38-144投稿邮箱:《开发研究》【期刊名称】:开发研究【主办单位】: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出刊周期】:双月【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161【国内统一刊号】:CN 62-1005/C【收录情况】:《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中国科技期刊网收录期刊【邮发代号】:54-48【发行情况】:国内外公开发行【投稿邮箱】: 《兰州学刊》《兰州学刊》是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以科学性、思想性、前沿性为指导,主要刊登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论文,并设有一定的研究专栏。 主办: 兰州市社科院;兰州市社科联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语种: 中文 开本: 大6开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492国内统一刊号:CN 62-1015/C邮发代号 54-71国内统一刊号:投稿邮箱:《中国成人教育》国际刊号:ISSN 1004-6577国内刊号:CN 37-1214/G4邮发代号: 24-96投稿邮箱: 《中国医院管理 》刊名: 中国医院管理 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主办: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文开本: 大16开国际刊号:ISSN 1001-5329国内刊号:CN 23-1041/C邮发代号 14-76投稿邮箱:

《经济学家》杂志是由我国经济学界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倡议创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所属的西南财经大学承办的大型经济理论刊物。 《经济学家》杂志由80余名专家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共同商讨办刊方针。西南财经大学刘诗白教授任主编,北京大学肖灼基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王永锡教授和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任副主编。 《经济学家》主要发表经济学界新近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的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及其机制的研究;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及反映我国经济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当代国外各派经济理论的介绍和评价等等。 《经济学家》设置的主要栏目有:中国经济学论坛、理论经纬、改革探索、比较与借鉴、研究报告、金融研究、财税研究、农业研究、学者风范、新观察。 《经济学家》1995年6月评为四川省十佳社科期刊,同年12月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提名奖。1998年被全国经刊联授予“首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1999年9月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0年8月获四川省第二届优秀期刊奖。2001年,我刊又再次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社会科学学术基金会 主编:刘诗白 ISSN:1003-5656 CN:51-1312/F 地址:四川省成都外西光华村55号 邮政编码:610074 在线投稿:

你问的也太泛了吧 去知网自己找吧

  • 索引序列
  • 经济与社会发展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投稿经验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杂志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投稿邮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