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京剧杂志2001年第一期

中国京剧杂志2001年第一期

发布时间:

中国京剧杂志2001年第一期

中国京剧刊物出版30周年了。中国京剧杂志创刊于1992年,至今已经过去了30个年头。《中国京剧》是月刊,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主办。本刊面向京剧及全国戏剧、戏曲专业人士,和海内外京剧票友、戏迷,以传扬祖国优秀文化为己任,以弘扬京剧艺术为宗旨,全面介绍研究京剧的历史、文化、知识、现状。《中国京剧》反映京剧院、剧团改革与京剧艺术创新成果,总结京剧创作经验,普及京剧知识,介绍京剧赏新秀。是世界唯一一本以中国国粹艺术---京剧为内容的大型刊物,旨在探讨京剧规律,弘扬京剧文化,普及京剧知识,传播京剧艺术。

作为贵州京剧界领军人物,或许侯丹梅并没有在意自己举手投足对当地的影响。但事实上,正如圈内人士所言,“她的思路和决策甚至可以影响到西部京剧的走势”。2003年,中央电视台《明星贺岁大反串》节目在钓鱼台国宾馆演出,侯丹梅反串关羽的《汉津口》成了压轴戏。在戏曲中扮关羽历来是颇有地位的角色,演出的当天,侯丹梅刻意沐浴净身且洗去了手上的指甲油,以一种对关公的崇敬之情来演绎剧情。只见她一身戎装打扮,脸上一副端庄又不失威严的关公脸谱,完全遮去了平日里所扮旦角的千姿与妩媚。谁也没有想到,看上去清秀雅静的侯丹梅竟然爆出一副男性味道十足的关公扮相,从而赢得了台上台下一片喝彩,也不由让人感叹她“功夫在戏外”的精深造诣来。 侯丹梅身为贵阳市京剧团主持工作副团长的侯丹梅,在均为京剧演员的父母双亲的熏陶下,很小就开始跟着学唱京剧,8岁时还专门进入贵州省少体校学体育,从而得到了极好的形体训练。13岁那年,侯丹梅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学习至1982年毕业。19岁那年,侯丹梅拜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关肃霜为师,幸得恩师精心指点并多次同台演出,技艺日益精进,头角崭露,成为大师颇为得意的弟子之一。专家评价她“扮相俊美,武功扎实,嗓音宽厚清亮,表演细腻传神,颇具关肃霜的风韵”。1986年,侯丹梅从大连回到贵阳探亲,热情的贵阳挽留住了这位还很年轻的京剧演员。翌年,侯丹梅便代表贵州进京参加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那些从未听贵阳人唱过京剧的同行不无取笑的话外音让侯丹梅记得异常清晰:“你们说什么话?苗话呀?”谁知道,侯丹梅一举夺取了最佳表演奖,直让那些身在大本营的佼佼者刮目相看,就连因侯丹梅离开大连京剧团而作出罚款1万元决定的领导也忘了前嫌:“丹梅也是我们大连出去的呀!”1991年,侯丹梅再次来到中国戏曲学院,进入“明星班”深造,刻苦的学习与训练,使她第二年就摘取了第十届中国戏剧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1992年,侯丹梅成为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佼佼者;1998年,成为贵州省省管专家。学无止境的侯丹梅,在2002年10月,第三次回到母校就读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由于她十分珍惜这段宝贵的学习时光,近乎贪婪地汲取其他剧种的表演艺术精华,最终在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班的业务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三入校门不断学习与深造,完全就是侯丹梅生活与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她善于学习并赞赏别人的长处,这成为了她不断进取的源泉:“我在和沈铁梅交流的时候就说,她的演唱和表演非常大气,一点都不……怎么讲,没有丝毫的‘土气’,她把许多精华的东西都吸收了进来,像流行歌曲的气声、京剧的发声方法等都融汇起来了,而且控制得很好,是一位歌唱大家。”这与她扮演的角色的俊美、清亮、细腻如出一辙。2001年,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省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京剧顶尖演员汇聚一堂,侯丹梅以她精湛的表演赢得了票友的极力追捧和同行专家的称赞,当之无愧地摘取了四个大奖之一的“第十三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这是侯丹梅继“梅花奖”后获得的又一个我国戏剧最高荣誉奖,从而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双料王”之一。 侯丹梅侯丹梅还是贵阳市政协常委、全国先进工作者、省第八和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历数近20年来所获得的沉甸甸的奖项与荣誉,侯丹梅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几分欣喜来。虽然,当年像打游击一样东家住一宿、西家歇一夜的窘迫仍然挥之不去,如今与其成就极不相称的居住条件和收入也与其开支相去甚远,而然,让侯丹梅难能可贵地守住这份清贫的,还不是那些昔日的荣光,而是那至高无上的永远的信念和对事业永不停息的追求。2004年正月初九早上10点钟,年初二在北京演出完才回来的侯丹梅仍是一脸的倦容,她抱歉地告诉记者:这几天有点失眠。联想起年前在少年宫舞台上苦练而无法接受采访的情形,记者也不忍心占用她太多的时间。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她有六七次提到各级领导对她以及贵阳市京剧事业的支持,那份感激自在言语当中;她还特别提到,贵阳市文化局创作研究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陈泽恺老师,为她量身定制了大量的剧作,其中大型新编古代故事剧《巾帼红玉》让侯丹梅夺取了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作为领军人物,或许侯丹梅并没有在意自己举手投足对当地京剧界的影响。她所要面对的,是“作为我来讲,也担心送出去培养的人不回来,好几个条件较好的就留在北京不回来了,必须想办法把年轻的有才华的人才留下来。”侯丹梅冥思苦想的,是我们自己的队伍、贵阳的京剧艺术市场、贵州的京剧票友,还有那些年近30而无栖生之处的非常优秀的京剧青年演员。怎样才能将贵阳建成全国一流的京剧园地和繁荣的市场?怎样才能让贵州的票友不出远门就能欣赏到更高水平的京剧表演?怎样才能帮助那些青年演员守住清贫、抵挡住物质的诱惑进而选择事业与成就?当年也曾经悄悄地下了户口直奔事业的理想之地而去的侯丹梅,无论怎样的似火焚心也理解他们的选择并进而坚定了自己决意带出一支高水平队伍、为建设贵阳京剧繁荣的未来而准备的宏大构想,她就像一颗停留在山谷上空的耀眼明星,发动着自己所有的能量,想穷尽一切可能,带着贫困的西部里这支选择了命运与理想的队伍冲到京剧演艺界的前列去。 “一个剧团长期只练不演不行。”为了克服只练不演可能带来的临场经验不足以及怯场等问题,最近几年,他们几乎每年都要到温州去做商业演出。当地的经纪人除了支付所有费用外还能赚上一把,而这些吃苦耐劳的演员们每天只能得到数十元的“练兵”酬劳。每天的演出,所有演员都是上午上了妆之后要到晚上演完才能卸妆,通常都是浓妆重彩10多个小时,仅此就可看出“练兵”的艰辛与不易。实战锻炼的目的,侯丹梅是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这些事情能够发生在贵阳——既可提高我们自己的水平,又可以满足当地票友的需求,还能够让投资人拥有满意的回报。应该说,京剧在西部地区的生存和发展,客观上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是,侯丹梅却无怨无悔地放弃了许多调入发达地区剧团的机会、回绝了上百次高薪相许跳槽的利诱,而在贵州扎下了根。她说:“上海、北京各有一位京剧老艺术家获得过全国先进荣誉,只有我是年轻的,我已经很知足了。”在侯丹梅身后,有些形形色色的脸谱栖息在自己父母的光泽里,“好在他们的父母都比较富裕”,他们都在为走向明天而撑过今天。一种看不见的牺牲,被这些年轻的国粹追随者们演了一遍又一遍。为了已经开工建设的全国一流的贵阳大剧院建成之后有与之相匹配的高水准演出,心存高远的侯丹梅勾勒着一个让京剧走出国门的梦想——到京剧从未打进去过的百老汇一展国粹雄风。如今,所有的方案、500万元的投资都已悉数到位。到那时,作为文化艺术的使者、以京剧来代表贵州的侯丹梅,也许就不再只是轰动香港或者是台湾杂志专辑里的侯丹梅了。说到打入百老汇的意义,侯丹梅还告诉记者:“投资京剧演出,其实收益蛮不错的。”也许这还是一次破冰之旅,但它将给贵阳的京剧事业带来一个繁荣的、市场的、全新的希望。侯丹梅侯丹梅与《巾帼红玉》打造全新的梁红玉大宋山河图的序幕一经拉开,舞台上顿时红烟滚滚,军旗飘摇。宣告了金兵进犯,马踏中原的紧张气氛。开场布景是木雕楼宇,大气宏伟。梁红玉的扮演者侯丹梅以一身木兰装束从容亮相,一手持枪一手持鞭,还未开嗓即赢得观众的一片喝彩。戏中的梁红玉不仅风姿绰约,更集阴柔与阳刚之美于一身。铁甲戎马激战时的强悍;为子缝衣时的柔情缱绻;遭遇纨绔子弟调戏时的刚毅;与韩世忠相恋时的温柔羞涩……侯丹梅演绎得丝丝入扣。《巾帼红玉》是为侯丹梅量身定造的一出戏。她塑造的梁红玉,一改传统戏曲武旦形象,以女人的角度来描绘这位巾帼英雄。文武兼备、唱念做打均在表演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台上的侯丹梅完成一个颇具难度的动作后,一旁的观众小声嘀咕道:“40多岁了,真看不出来。”

《中国京剧》(月刊)创刊于1991年,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主办。《中国京剧》现不属于核心期刊,属于第一批学术期刊,是普刊,维普收录。具体可咨询《中国京剧》编辑部:010-64294508

中国京剧杂志2001年第一期出版

你可以拨打北京的114或者118114查询,或者到中华戏曲网看看。

还是核心期刊。

《中国京剧》(月刊)创刊于1991年,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主办。《中国京剧》现不属于核心期刊,属于第一批学术期刊,是普刊,维普收录。具体可咨询《中国京剧》编辑部:010-64294508

中国京剧杂志2001年第一期作品

你可以拨打北京的114或者118114查询,或者到中华戏曲网看看。

耿其昌,中国京剧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12岁登台演出,曾演出过几十出优秀的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京剧,并担任主要角色。曾赴西欧、北美演出,为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中文名耿其昌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47年3月25日职 业演员毕业院校中国戏曲学校主要成就第三届中国京剧节金奖代表作品《红鬃烈马》、《白帝城》、《四郎探母》、《逍遥津》目录1 人物概述2 艺术经历3 饰演角色4 梨园夫妻5 艺术特色6 获奖情况7 社会任职8 活动年表人物概述编辑耿其昌,男,1947年3月25日(农历丁亥年闰二月初三日)出生,北京人。中国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老生。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连续多次参加CCTV春晚京剧演唱。耿其昌 (10张) 他的妻子是我国著名京剧演员李维康。艺术经历编辑10岁考入中国戏曲学校,习老生耿其昌。开蒙老师为陈斌雨先生,在戏校时曾先后受到雷喜福、贯大元、王连平、茹富兰、宋继亭、郭仲霖等著名京剧前辈的亲授。学过《定军山》、《击鼓骂曹》、《四郎探母》、《逍遥津》、《捉放曹》、《空城计》、《武家坡》、《莲花湖》等文武老生戏。八年戏校严格、规范的训练,使耿其昌在文武两个方面都打下了雄厚坚实的传统基础。毕业之后,又先后向王瑞芝、王金璐、叶盛长、于世文、李世霖、刘曾复、陈大濩等京剧前辈学习。1966年毕业留校。1968年分配到北京京剧团《沙家浜》剧组,担任乙组郭建光一角。同时扮演《智取威虎山》一剧中的主人公杨子荣。曾主演《逼上梁山》等戏。1978年调到中国京剧院。他先后主演过《红鬃烈马》、《逍遥津》、《连营寨》、《四郎探母》,并排演了《李清照》和现代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耿其昌曾赴西欧、北美演出,为文化交流作出贡献。饰演角色编辑耿其昌从12岁登台演出,曾演出过几十出优秀的传统耿其昌演唱《野猪林》选段戏、新编历史剧、现代京剧,并担任主要角色。传统戏如:《四郎探母》(杨四郎)、《红鬃烈马》(薛平贵)、《白帝城》(刘备)、《打登州》(秦琼)、全部《将相和》(蔺相如)、《坐楼杀惜》(宋江)、《浔阳楼》(宋江)、《失空斩》(诸葛亮)、《定军山》(黄忠)、《打金砖》(刘秀)、《逍遥津》(汉献帝)、《乌盆计》(刘世昌)、《捉放曹》(陈宫)、《群英会》(鲁肃)、《游龙戏凤》(正德皇帝)、《汾河湾》(薛仁贵)等等。新创编历史剧如:《逼上梁山》(林冲)、《李清照》(赵明诚)、《李凤姐》(正德皇帝)、《宝莲灯》(刘彦昌)、《恩仇恋》(赵泉生)、《瘦马御史》(钱南园)等。现代戏如《革命自有后来人》(李玉和)、《红灯记》(李玉和)、《奇袭白虎团》(严伟才)、《沙家浜》(郭建光)、《智取威虎山》(杨子荣)、《节振国》(节振国)、《戴诺》(文帅)等。梨园夫妻编辑有一对夫妇,多年来活跃在京剧舞台上,他们同年生,同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后改为中国戏曲学院),同年毕业,单位都是中国京剧院,在同样的舞台上,他们很难得地40多年来用同样的调门,你一句"怕你一去不回还",我一句"快马加鞭一夜还",深情款款地配唱着铁镜公主和杨四郎,唱着王宝钏和薛平贵……几十年来,他们合作演出或单独演出了几十出大戏,塑造了表演剧照 (19张) 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秦香莲、陈世美"、"正德皇帝、李凤姐"、"虞姬"、"诸葛亮"、"杨开慧"、"谢瑶环"……如此机缘巧合的两个人,就是李维康和耿其昌。舞台上,他们一生一旦、珠联璧合;生活中,他们如影随形、相濡以沫,共同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体味着"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酸甜苦辣。岁月虽能够销蚀掉许多痕迹,但有些东西却是历久弥新,在时间中积淀存留,在李维康和耿其昌的记忆中就保留着许多让他们无法忘记的细节。一句耳语温暖一生11岁的李维康和耿其昌同年步入中国戏曲学校,同班学艺,两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李维康聪明伶俐悟性好,扮相俊俏,在二年级时便"小荷露出尖尖角",得到了学校最强师资的全方位培养,青衣、花旦、刀马旦,几十出戏都得以演出和实践;传统戏、现代戏,戏戏出彩儿,尤其是演起青衣更是形美神聚、灵气十足。李维康不仅业务上十分出众,政治觉悟同样先进,在班里集班长、团支书耿其昌、李维康夫妇、生活委员三职于一身,毕业前还入了党,而且还参加了北京市"学毛选"先进标兵的代表大会,当时在社会上已是小有名气。同处一班,也许李维康太过突出,耿其昌就显得稍许平常,但班里戏目的男女主角却也都是由两人担纲。虽然一直合作,但为人单纯的他们,和周围同学一样,一心奔着学习、学艺,何况时处年少,也没有恋爱之想。俗话说:"树大风自来"。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年仅18岁的李维康就因过于"突出"、 "先进",与所谓的黑帮划在一起,整天陪斗,被人贴大字报……不但没有人理她,有人甚至还恶语相对:"你是黑标兵!修正主义苗子!"从此,李维康被外界孤立了,承受着孤独、压抑,一身苦楚无处述说。最让人胆寒的一次经历是这样的,"有一次,在主楼墙根喊嗓子的时候,一块大砖头猛然从我眼前掉下来,非常近。我想如果当时它砸到我,今天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就在掉下来之后我马上一抬头,4楼的一个小窗户开着呢,到底是谁这样狠毒呢?这事后来我也就不追究了。"李维康说自己一直都比较单纯,对身边的人,对这个社会都存一颗宽容之心。她说"文革"那时候,自己虽然满脑子都是疑问:"大字报写的不是事实,怎么会这样呢?"心里却也有着一个固执的念头"世道不会老这样,也许再过几年就好了"。一次,"造反派"来揪人,李维康被圈在批斗之列,当时正值七八月份,烈阳毒辣,他们被揪出去在太阳底下晒,挨批斗。耿其昌和几个常在一起合作演戏的同学,实在看不过去,耿其昌就拿着喇叭为李维康"伸冤":"李维康仅是个学生,不应该连她一起揪出来。"在那样的境况下,有人肯为自己说话,李维康心存感动。有一次,孤独的李维康在一个寂静的角落里看书,深知李维康为人耿其昌、李维康夫妇的耿其昌走过去悄悄跟她说:"别害怕,这是他们嫉妒你。"李维康说这句话让她一生感到温暖。在那样孤立、无助的情况下,每个对她好的人她都记住了,当然也记住了耿其昌。一张纸条缘定终身随着李维康的境况有所好转,与耿其昌的接触机会更多了。有一次,耿其昌偷偷地给李维康写了个纸条,大概内容就是希望和她做朋友。正值青春年少,谈恋爱也属人之常情,但李维康当时思来想去还是给耿其昌回了个条儿,上面写着"要把青春献事业"。几个月过去,耿其昌再给李维康写了张纸条--"我在你心中是什么位置?",李维康对耿其昌一直心存感激且情意真诚,于是这次回复了他一个"特殊位置"。慢慢的,他们彼此用纸条传递情感,简单的方式却包含着浓浓的纯真爱意。虽是恋爱了,可属于两个人共处的时间却不多。"那时中国京剧团(现中国京剧院)在魏公村那边,耿其昌所在的北京京剧团(现北京京剧院)在虎坊桥,他每星期中总有一天从南边赶到西边去找我,一起谈谈相互的学习、演出情况和生活。晚上他再赶末班车回来,日子久了,其昌还为此做了一首诗:"久走两城间,有人把心牵。霞童晚我起,月老早我眠。"李维康和耿其昌,作为一个戏剧演员,上午要练功、吊嗓子,下午还要学习,晚上就是演出,每周都要演两到三场,两个人基本上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时间。从1967年"特殊位置"的确立到1975年踏入婚姻殿堂,耿其昌形容与李维康恋爱过程为"八年抗战"。结婚的时候,朋友送了一副玫瑰红色的窗帘,老师亲手为新婚燕尔的他们剪了个大红喜字儿贴上,挺喜庆、挺显眼的,由于仍处"文化大革命"后期,由此还挨了"资产阶级情调"一批。一种默契相伴永远李维康、耿其昌夫妇虽然各自有各自的艺术特点和代表剧目,但二人一生一旦、珠联璧合的默契合作更是圈内人和戏迷中齐眉举案的佳话。李维康和耿其昌11岁就考入中国戏耿其昌、李维康夫妇曲学校,一年以后开始去中南海紫光阁、怀仁堂合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人演出一些著名传统剧目,此后两人就一直合作至今。李维康和耿其昌的身材搭配很合适,到了台上观众觉得很"养眼";他们俩的嗓子也一样,原来都是升F调,后来岁数大点了,就降到F调,两人的调门一直能很好地配到一起,要是其中一个降了调,另一个没降,观众听起来就不舒服了。"我们俩合作中也许有着诸多的巧合,但最主要的是我们的艺术观点一致,都十分尊重传统,同时又能创新。"耿其昌认为俩人的创作道路和对京剧表演事业的信念相同,舞台默契由此而生。耿其昌说,同样唱京剧的夫妻搭档也有好几对,有的是花脸配青衣,有的是武生配花旦,像他们这样一生一旦几十年同台合作演出的例子还真少见。先是耿其昌发现自己降了半个调门,过了没多久,没想到李维康也降下来了半个调门,这真是"夫唱妇随"了,看来,他们真要一生一世天衣无缝地配唱下去了。再说说他们之间更多的相同点--两个人都"师从百家",在中国戏曲学校都曾师承过十几位富连成和老中华戏校的老一辈艺术家的传艺,系统扎实地学了8年的的基本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又都没再"拜师",而是继续"师从百家",向当时的戏剧前辈和名家讨教学习,一个是熔梅、程、张于一炉,一个是兼容余、谭、马、奚派各家之长;两个人对京剧艺术都痴心不改,很多原先唱京剧的人纷纷改行,名利双收,但他们对此都极其淡然;两个人都愿意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如李维康尝试使用过西洋电声乐以及编钟、埙、古筝、琵琶等传统民乐器为京剧唱段伴奏。两人倡导拍摄过京剧MTV,耿其昌还主演过京剧电视剧艺术片《瘦马御史》,在第三届京剧节上获得了金奖,李维康也因成功演绎了电视剧《四世同堂》里"韵梅"一角而荣获金鹰奖最佳女主角。他们说,这样做是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艺术,是赋予古老的京剧新的艺术生命的一种大胆尝试。在舞台上,他们是一对默契的搭裆,生活中,他们是一对知心爱人。生活随拍 (20张)30年来,李维康和耿其昌一直是如影相随,患难与共。1995年,李维康动了一场大手术,耿其昌一直陪守在妻子身边。日常生活里,耿其昌处处体现了作为丈夫的细心与关爱:出门上车来搀扶,超市购物把袋提。 谈到夫妻相处之道,他们说他们实行的是比较前卫的AA制--工资放在一起供日常之用;演出费公平分配,一人一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金库;如果要添置什么东西,就一人出一半费用。耿其昌解释说:"其实,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受了什么西方思想的影响而'西化'了,而是真的没有时间为了生活琐事浪费精力,比如1984年到1997年这段时间,是我和维康演出最为繁忙的一段时期之一,那时维康任京剧二团的团长,带领剧团常年在全国各地演出,最多时我们一年能演出150场左右;团里80多人,方方面面也都需要花时间打理。所以我们实行的AA制生活目的是是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到事业上,抓紧时间为观众献上更精彩的剧目,为京剧振兴多出一把力。"李维康说:"耿其昌为人诚实得都有点憨了,但我就是欣赏他的老实,孝顺,清清白白,艺如其人。我们俩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是相互支持对方,为了事业都不扯对方的后腿的结果。当然谁的生活都有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有付出才能有得到,人们常说舍得舍得,不舍就不得。"无论是舞台搭裆,还是生活伴侣,李维康和耿其昌都是令人羡慕的,他们还有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女儿。毕业于北大的女儿,现供职于一家大型金融公司,难得的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代,女儿保持了一颗纯净、贤良、忍让的心,事事与人为善,从不与人一争短长,这也是李维康、耿其昌除了京剧艺术成就,在为人父母的又一人生安慰。他的《四郎探母》、《李清照》、《恩仇恋》、《宝莲灯》等剧均系与夫人李维康合演,二人搭配默契,相得益彰,传为剧坛佳话。艺术特色编辑他嗓音高亢脆亮,唱念韵味纯正,是老生行当中能文能武的出色人才。耿其昌宗法余派(余叔岩),兼学其他流派的精华。演唱风格婉约、豪放兼而有之,朴素大方、韵味醇厚。表演上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气质好,风格新,能文能武,引人注目。获奖情况编辑在1985年文化部举办的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中,主演了现代戏《恩仇恋》,饰赵泉生,获演员一等奖。《瘦马御史》一剧参加了2001年12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京剧节,获得金奖,耿其昌同时获得个人表演一等奖——优秀表演奖。社会任职编辑政协第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活动年表编辑1976年5月11日至6月29日,农历丙辰年四月十三日:参加中国上海京剧团赴日本访问演出团,演出剧目《智取威虎山》。1984年6月3日,农历甲子年五月初四日:参加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主办的“全国著名中青年京剧演员交流汇演”,演出剧目《龙凤呈祥》。耿其昌、李维康夫妇在央视86年春晚1986年2月8日,农历乙丑年十二月三十日,耿其昌、李维康夫妇获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一九八六年春节联欢晚会。耿其昌在晚会上与刘斌演唱《今日痛饮庆功酒》。1988年1月30日,农历丁卯年十二月十二日:参加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北京电台、石家庄地区京剧团等五单位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举办奚派艺术专场演出,演出剧目《白帝城》。1990年12月20日,农历庚午年十一月初四日:参加北京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演出剧目《四郎探母》。1992年2月11日2月16日,农历壬申年正月初八日:参加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上海京剧精品展演。1999年2月15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参加吉祥九九——1999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出节目《中华大拜年》。1999年10月4日、6日,农历己卯年八月廿五日、廿七日:参加北京人民剧场举行的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人民剧场戏曲演出,演出剧目《龙凤呈祥》、《四郎探母》。2000年3月28日,农历庚辰年二月廿三日:参加大型京剧演唱会暨上海京剧院庆祝建院45周年系列演出开幕式,演出剧目《大·探·二》。2000年12月30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五日,19时45分:参加怀仁堂2001年新年京剧晚会,演出剧目《空城计》选段。2001年1月1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七日,下午:参加中国京剧院在北京人民剧场举行的“新世纪演唱会”。2001年12月16日,农历辛巳年十一月初二日:《瘦马御史》参加文化部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并获金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奖、优秀舞台美术奖、荣誉表演奖。2002年2月11日,农历辛巳年十二月三十日:参加2002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出节目《四郎探母》选段。2003年2月1日,农历癸未年正月初一日,19时30分:参加中国京剧院在政协礼堂举行的《迎新春名家演唱会》,拉开中国京剧院2003年演出季的序幕。2004年1月21日,农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参加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出节目《坐宫》。2005年11月3日、5日,农历乙酉年十月初二日、初四日:参加佛山中华之声——2005年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演出节目《珠帘寨》选段。2006年1月23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廿四日,晚:参加2006年新春京剧晚会——李瑞环同志改编剧目专场演出。2006年1月28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廿九日:参加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出节目《李清照》。2006年2月3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六日,晚:参加北京北展剧场2006百花迎春戏曲晚会,演出节目《珠帘寨》。2006年6月18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廿三日:参加政协礼堂杜近芳收丁晓君为徒仪式。2006年9月9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十七日,20时:参加第三届中国威海人居节“三角之夜”中国京剧名角名段演唱会。2006年9月30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初九日,19时30分:参加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专场,演出剧目《四郎探母》。2006年10月23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初二日:参加长安大戏院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演唱会。2006年11月17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廿七日:参加2006年“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艺术家专场。2006年11月25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初五日,晚:参加纪念奚延宏诞辰72周年演唱会,演出节目《打渔杀家》。2007年2月18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一日,19时30分:参加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的《红色经典》演唱会、《名家名段》演唱会。2007年3月28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初十日,晚:参加廊坊市《和谐之声》大型戏曲晚会。2007年4月20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初四日,19时15分:参加逸夫舞台高一鸣作品演唱会,演出节目《瘦马御史》选段。2007年4月28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十二日:参加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的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戏曲文艺晚会,演出节目《四郎探母·坐宫》。2007年5月1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十五日,16时30分:参加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京剧名家名段朗诵会——《千斤话白》。2007年5月12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廿六日:参加外交部京剧学会2007年联谊会。2007年9月20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初十日:参加在天津举行的华夏神韵——第三届中国民族戏曲优秀剧目大汇演。2008年2月12日,农历戊子年正月初六日,13时30分:参加梅兰芳大剧院2008年雪灾赈灾义演。2008年5月22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十八日,晚:参加四川汶川地震“孩子你并不孤独——梅兰芳大剧院赈灾义演晚会”,演出剧目《沙桥饯别》。2010年12月28日,农历庚 寅年十一月廿三日:梅兰芳大剧院领衔主演《盛世中华》

一、《京剧猫》是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优秀动画片之一,是目前唯一选入“中国梦”的文化类少儿动画。二、2019年8月,《京剧猫》入选“壮丽七十年 荧屏庆华诞”--“视听中国全球播映”活动主推片目。三、第六届互联网牛耳奖。

在海韩帝国可以看的,更新的也很快,v+这个321524,在航空公司以及各机票售票处,未能在乘坐飞机后7日内领取行程单的旅客,可以在购票站补打行程单。2、购票后至飞机起飞后的30天内打印行程单服务有效。机场领取行程单的旅客,务必在起飞后30天内领取。3、飞机起飞后的30天以后申请打印行程单服务无效。超过30天无法打印行程单。这时需要联系承运人(航空公司)或购票的销售商协商解决。4、在指定bai的机场柜台行程单领取,一般的航空公司都会在机场设置机行程单领取柜台。5、如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咨询机场工作人员,他们会给你详细的解答。1、为保护您的合法权益,在网上预订机票,须注意查看网站上是否具备工商局颁发的网上电子标识,电信主管部门颁发的ICP证号,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颁发的国际证书。2、正规的经营航空客运代理业务的旅du行社或票务代理公司除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颁发的IATA执照号码。(2)具有民航局颁发的经营航空客运代理业务的许可。只有国内客票代理权的公司不可经营国际票务业务。(3)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民航预订终端系统。(4)具有经过民航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培训合格的票务专业人员。RTHTHRTH3、为保证查到正确的票价,请询价时告知准确的去程、回程日期,并要求书面确认报价。4、航空公司会不时推出促销价格和有关信息,敬请经常留意'最新消息'栏目。5、为避免机位紧张时订不到座位,最好尽可能提前将机位订好。预订机位是不收费的,届时如决定不购票可通知订票取消。

中国京剧杂志2001年第一期出版的画

雷晟雷晟档案仙剑主美 个人主页其他作品-1&cl=2&fr=ala0&word=%C0%D7%EA%C9

还是核心期刊。

你可以拨打北京的114或者118114查询,或者到中华戏曲网看看。

中国京剧杂志2001年第一期作品欣赏

还是核心期刊。

中国京剧刊物出版30周年了。中国京剧杂志创刊于1992年,至今已经过去了30个年头。《中国京剧》是月刊,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主办。本刊面向京剧及全国戏剧、戏曲专业人士,和海内外京剧票友、戏迷,以传扬祖国优秀文化为己任,以弘扬京剧艺术为宗旨,全面介绍研究京剧的历史、文化、知识、现状。《中国京剧》反映京剧院、剧团改革与京剧艺术创新成果,总结京剧创作经验,普及京剧知识,介绍京剧赏新秀。是世界唯一一本以中国国粹艺术---京剧为内容的大型刊物,旨在探讨京剧规律,弘扬京剧文化,普及京剧知识,传播京剧艺术。

  • 索引序列
  • 中国京剧杂志2001年第一期
  • 中国京剧杂志2001年第一期出版
  • 中国京剧杂志2001年第一期作品
  • 中国京剧杂志2001年第一期出版的画
  • 中国京剧杂志2001年第一期作品欣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