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时间艺术杂志在线阅读

时间艺术杂志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

时间艺术杂志在线阅读

可以的

倪妮,1988年8月8日生于南京,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语言传播系,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2011年,倪妮因出演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女主角玉墨一角而进入演艺圈体重49kg

完全看情况,翻几倍也可能;溢价10%也在合理范围。关键看,那款表到底是不是真的少。以及另外那个logo,到底是不是当初就有,还是后画上去的。《时间艺术》的确不错,我只看这一本杂志。杂志主编王寂还有个微信订阅号:表叔王寂。

《摩登时表》 《钟表快讯》 《站西手表》

时间艺术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时间的残渣1991-2011艺术创作手记》(冯峰)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NVZ74-33zew 提取码: naeg    书名:时间的残渣1991-2011艺术创作手记豆瓣评分:1作者: 冯峰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1-12页数: 308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多年的创作手记结集,集中呈现作者几十年的创作理念、方法、作品、哲思等,文字或灵动,或犀利,既能从中透视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困惑,也能从中窥见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作者简介:冯峰,著名的先锋实验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实验艺术系主任。1991年开始从事艺术与设计教育工作,同时进行当代艺术、实验设计、小说等多个领域的艺术创作。作品曾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展出,并在巴黎、北京、广州、深圳、香港、上海等地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览。2010年,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标识性建筑宣政殿、紫宸殿——《时间中的宫殿》设计者(与澳大利亚IAPA合作)。作品载入《新中国美术60年》。

一本杂志的名称

这里指的是有变化,在心理意感受中有节奏。当物体一经活动的时候就具有了时间性,一个人、一个物就是什么也不变化的放在那里都是具有一个空间,当另外的东西和他\它发生了关系,空间就发生了变化,变大或变小。当关系发生了改变,时间就出现了。

网上都可以呀。比如说京东,当当,卓越,都是有的,网 上的东西是比较全面的而且价格合适,也可以去书店看看。应该是有的。

中国艺术时空杂志在线阅读

不参与艺术院校排名,因为本身不是学校(所以低调),没有本科生,是国家艺术最高科研机构。关于强不强,国家最高,理论界最强。 随便叫一个导师都是行业翘楚或者顶级大佬。

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Chinatown Chinese art club,简称CCAC或CAC)正式成立于2008年5月18日,是国内迄今为止相对学术水平、市场价值最高,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民间自治性文化艺术活动组织之一。在业内有“民间文联”的美誉。截至2010年12月底的统计,该俱乐部拥有正式在册会员81300余人,其中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艺术家、知名学者、专家和具有学术及社会影响力(以国家认证专业资质为主)的社会名流、精英人士达到会员总人数的67%左右,这也成就了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作为当今民间最大的“智库”资源体系存在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常年以各种方式主办或与相关机构合作组织举办各类广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业内乃至国内同行间已经是有目共睹、备受关注与响应的。通过这些活动,俱乐部不但凝聚了更多的文化艺术人脉,同时也为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品牌国际化趋势提供了一个基于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平台模式。  在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每年所举办的活动中都可以成就了一批具有当今时代特点、拥有鲜明艺术个性的中青年艺术家,不但使他们的社会知名度与艺术价值得到相应提升,还使他们在当今国内艺术界乃至国际艺术交流领域的关注度和学术身份、价值得到了较高的认可。  2011年以来,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更加关注并精心打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组织体系的专业化、艺术化、市场化氛围与实效,倾心构建每一个能够突出体现文化艺术性格及引领性的经典,竭诚为所有加盟和准备加盟俱乐部的艺术家在现有平台基础上提供更多、更好、更有特点的高品质、个性化的渠道或阶梯服务。据可靠消息,近期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将正式推出一个名为“玲珑时空的中国艺术”专题活动,这也将是该俱乐部2011年系类活动的重要组成之一。  众所周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最高建筑——奥运新闻转播塔,即“玲珑塔”位于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侧,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设施,也是整个奥运工程的收官之作。是为了满足各国转播商们“希望捕捉到有关奥运最新鲜独特画面”的要求,奥组委决定建设的一座演播塔,并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统一公开竞标。“玲珑塔”主体采用钢结构,外饰玻璃幕墙,演播塔结构平面形式为等边三角形,共分7层,首层为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大厅,2至6层为演播室,顶层塔楼暂定为VIP观光厅,整体总高度132米。  夜幕降临,“玲珑塔”在彩色灯光交替映照下不停变换身姿,秀丽绚烂。  自2008北京奥运会后,国家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及其各类建筑均已对公众陆续开放。只有“玲珑塔”因其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标志性形象及建筑结构、承载量、安保防护等特殊因素,至今仍然仍属“禁区”。除了政府要员与极少数的人士,因政务、外交、播报、安防、维护等工作需要被邀请或经批准,才有进入塔内的机会外,更多的人只有在远处或外围欣赏其挺拔、奇特、美轮美奂的身姿。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奥林匹克公园及其周边景观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人群首选游览目的地之一,据官方统计,目前到奥林匹克公园参观的平均日人流量在12-15万人次之间,节假日与旅游旺季期间平均日人流量可达到30万人次左右,其中高峰日人流量可达到70万人次以上。由于“玲珑塔”自身的建筑高度与地理位置,可以肯定地讲,每个到奥林匹克公园的人,都必不可少地要直接观看到、甚至经过它身边,人们在驻足观赏的同时一定会对塔内环境及登临塔顶鸟瞰全局产生遐想与渴望!但是,至少目前这种愿望是不能够满足的,尤其是它的政治影响力及国家经济建设形象代表性,是无与伦比的:和人们知道的如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威严肃穆的场所相比,“玲珑塔”更加显现了独有的国际化、现代化、经济化强国所具有高端、神秘与权威感;与大都市中高档奢华的宾馆酒店及隐秘于乡村、山林间的豪华度假村、招待场馆相比,“玲珑塔”所处地理位置、自身的绝对高度、俯瞰全局的视觉感受、极尽人性化的配套体系,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绝无仅有的政务、外交、新闻等综合性事务场所!  2008北京奥运会后,国内外大批商业巨头曾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北京市政府提出斥巨资买断或承包“玲珑塔”的经营权,均被我国政府、北京市、有关机构领导否定。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张辉先生凭借其良好的艺术修养、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组织管理经验、广泛的人脉资源、超前的商业理念,经历长达半年多的接洽、申请、汇报、与多家主管单位充分协调一致后,终于在近期赢得了有关领导同志和主管单位的支持:在严格遵守国家及有关主管部门相应法律法规、不与政务使用发生冲突、确保所举办活动文明、安全并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张辉先生与其所代表的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有偿优先独享“玲珑塔”的使用!  “玲珑时空的中国艺术”专题活动正是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活动场地所具有的高端、吸引、凝聚感,召集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与活动过程中周边景观人群攒动、万人关注的优越条件,使之同步形现实与理念融合、使空间与时间聚焦,从而达到每个活动所追求的学术品味、艺术价值提升及文化感染力、宣传影响力的“艺术时空、文化境界”新理念高度与深度!  据悉,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已经确定活动的主体方案,并在积极筹措与组织中,他们将在近期隆重推出的“玲珑时空的中国艺术”专题活动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针对广大的书画、当代美术、工艺美术、摄影等专业的艺术家,为他们中的优秀人士组织个人或群体专场展览展会;二是针对一些长期从事文化艺术行业或产业经营的机构、单位、企业,通过赞助在此举办艺术家或艺术品专场活动提升知名度、行业竞争力和取得一定的高端资源;三是举办高品位文化艺术品商贸和著名文艺界人士沙龙为主的聚会型活动。无论怎么筹划组织,在“玲珑塔”这种管理要求等级很高、极具影响力的地方,都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模式展示给世人。  同时,我们还从管理方了解到,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即便有很强的实力与资本开展相应的筹组工作,仅就“玲珑塔”目前能够给予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充其量每年最多只有120-150天可以使用,按照行内资深人士预计,每年最多也就只有20几位艺术家和2000名左右被邀请并获准参加活动的人士能够走进这里,特有的环境、稀缺的资源、独特的形式,将使这些人一夜成名!  请大家密切关注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与“玲珑塔”的发展趋势!

中国艺术研究院拥有戏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舞蹈研究所、话剧研究所、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红楼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曲艺研究所、建筑艺术研究所、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摄影艺术研究所、工艺美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拥有《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美术观察》、《红楼梦学刊》、《中国文化》、《艺术评论》、《中国摄影家》、《中华文化画报》、《传记文学》、《中国艺术时空》、文化艺术出版社等核心学术刊物和出版单位;拥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亚太地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展览演出中心等中心机构;拥有中国画院、中国书法院、中国篆刻艺术院、中国雕塑院、中国油画院、艺术创作院、文学院、中国紫砂艺术院、中国设计艺术院、中国当代艺术院、中国版画院、秋雨书院、范曾文苑等艺术创作机构;拥有中国工艺美术馆、梅兰芳纪念馆等博物馆;拥有全国唯一独立设置的艺术学科研究生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以艺术类藏书著名,并藏有音响、音像、档案数据20000小时;包括260个剧种,图片80000张,其中包括30000张属1949年以前的戏曲照片。馆藏还有中国各民族乐器和外国乐器2000余件,其中最珍贵的是唐宋时期的古琴,古琴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为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全院现有在职人员近800人,其中研究人员621人,包括高级专业人员29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7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者近200人,这些专家学者都是各艺术学科的带头人或国家重点课题承担者。60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汇集了一大批在各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如张庚、王朝闻、蔡若虹、杨荫浏、缪天瑞、葛一虹、郭汉城、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等,他们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2010年,郭汉城、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资华筠、范曾、刘梦溪七人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聘任的终身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汇集了一大批在各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张庚、郭汉城、黄宾虹、王朝闻、蔡若虹、朱丹、杨荫浏、缪天瑞、葛一虹、郑雪来、吴晓邦、侯宝林、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陆梅林、范治斌等。他们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不仅构成了研究院的学术传统,也成功地完成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思想的奠基礼,积累了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丰富经验。2010年11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举行首批终身研究员聘任仪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人员郭汉城、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资华筠、范曾、刘梦溪等七位著名学者,受聘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终身研究员。全院现有在职人员近8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在职专家学者300余人,包括博士研究生导师7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者近200人。这些专家学者,都是各艺术学科的带头人或国家重点课题承担者。中国艺术研究生院拥有众多著名的艺术学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目前,我院可以担任硕士生导师的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学者有300余人。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访问学者、研究生课程班学员达700余人。长期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德国、法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并接收了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访问学者和进修生,积累了丰富的培养海外学生的经验。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学术研究领域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特点,在科研水平和指导研究生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艺术学的研究中,我院已经取得多项重大学术成果,各学科学术带头人承担了许多国家重点课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美日及港台艺术学界均有合作项目,也得到了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59年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和完成的国家级、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多达300余项。由我院专家编撰的一大批史、论著作,为我国的艺术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华艺术通史》、《中国美术史》、《中外美术交流史》、《中国舞蹈史》、《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国话剧史》、《中国建筑艺术史》、《坛庙建筑》、《中国先进文化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成为各艺术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昆曲艺术大典》、《京剧艺术大典》、《艺术科学总论》、《中国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等一批在研重大课题,对中国的艺术学科建设和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成立30年来,共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近2000人,还培养了一大批各类进修生。我院现在读生总数达800余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现有藏书近百万册。收藏各种艺术门类的报刊、学刊合订本共16万册,每年订阅的国内外期刊260余种、全国各种及地方报纸43种。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精品有善本30000余册;戏曲类收藏的明清戏曲剧本,许多版本十分珍贵,如大量的清代演剧机构南府和升平署的剧本;还收藏许多艺人的手稿,如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十几种手稿均完整保存在馆内。收藏的大量民间曲本大部分为手抄本,许多为清朝著名的书铺如百本张等,这些曲本有子弟书、鼓词、弹词、梅花落、牌子曲及各类杂曲,都是研究清代曲艺的重要资料。另藏音乐类善本书多册;美术类善本多种,主要有《唐诗画谱》、《唐六如画谱》、《汉六朝服饰》、《石涛画谱》等。图书馆还藏有著名藏书家傅惜华、著名音乐家盛家伦所有藏书,以及音乐家冼星海、聂耳的手稿和遗物等。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有一大批珍贵的艺术资料。音响、音像、档案数据20000小时;其中有近7000小时民族民间音乐的录音数据,囊括了北京等20余个省市地区的汉族民间音乐以及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歌舞及舞蹈音乐,各种民族器乐曲,民族乐器的独奏曲。这批数据已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名录”。清末以来的戏曲唱片30000余张,最珍贵的是1080盘戏曲地方录像,包括64个剧种,有的已成为绝响。院藏美术书画作品3000件,书法、印谱5000件,碑帖拓片10万余件。拓片多为汉画像石的拓片,这些拓片都是传世之作。图片80000张,其中包括30000张属1949年以前的戏曲照片。馆藏还有中国各民族乐器和外国乐器2000余件。其中最珍贵的是唐宋时期的古琴,目前古琴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为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是集图书、报刊、音响、音像、乐器、书画、图片等为一体的艺术信息中心,为艺术学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保障。

《人民文学》,《译林》,《小说月报》

民间艺术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武强年画、唐山皮影、蔚县剪纸、雄县花灯、曲阳雕刻、等

民间艺术的功能总的说来,就是美观和实用相结合,既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也美化了生活环境,更满足了人们寄托情感、表达敬意、爱恋和娱乐的精神需要。是美用合一的完美体现。从日常生活中的器物来看,农业生产工具、渔猎养殖工具、手工工具、餐饮厨炊用具、起居生活用品等各种器物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同时,也被创作者经过彩绘、雕刻、染色、凿刻、编织等手段,进行了美化。在海南岛黎族地区保留着较为古老的制骨工艺,骨器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活器物,也曾是人类继木器、石器发明之后又一重要发明,在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黎族骨器中的骨簪、骨梳为骨器中最精美的骨雕。骨器的种类有用于掘土、除草、除灰、食具的骨铲;用于收山栏稻的骨刀;用于脱取山栏稻谷的刮器;用于纺织机的纬刀;用于织鱼网的骨梭;用于刺鱼的骨镖;用于美发、固发的骨簪;用于装饰头发的骨梳;用于装饰和避邪的项链等。餐饮厨炊用具中的碗、盏、碟、勺、筷、茶酒具等各种器物;起居生活用品中的灯、烛、枕具、帽筒、花瓶、镜架、扇子、暖炉等大大小小的对象,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物品。民间的各种器物质朴而且实用,其造型、彩绘、雕刻等装饰,具有极大的亲和性,也是美用合一的实用型艺术品。在乡间的农家,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充满乡土气息、朴实可爱的储物缸(有的用纸浆造成,上绘吉祥图案)、食盒、壶盒、烟具、食器饮具、土陶碗、青花盘、调料盒、诸物罐、油灯、梳篦、具有美感造型的农具,等等。可以说,人们生活在艺术的氛围之中,目力所及之处,都充满了质朴的美,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本身。无处不在的民间艺术陶冶着人们的性情,也培养着一代代中国民众审美的眼光。 民间艺术的功能主要看它在何种场所中使用,如何使用。每一种功能的发挥都具有一定的限定性,这种限定性,规定了民间艺术品的功能归属。具有观赏性和游艺功用的民间艺术是节日期间最受欢迎的项目。观赏类的民间艺术品如年画、剪纸、刻纸、花灯、扇面画、炕围画、屏风、铁画、烙画、彩绘泥塑、面塑、装饰性摆件、各种装饰画、装饰挂件等,往往是那些以审美和装饰为目的,满足精神需求的比较纯粹的美术类艺术品。玩赏、游艺、表演类中的艺术如各类民间传统玩具、皮影、木偶、风筝、空竹、风车,包括用于武术和竞技、庙会和花会表演、游街彩车使用的道具、器械、乐器、装饰品等。这类艺术的特点是要借助人的参与如舞动、张贴、悬挂、穿戴等才能体现其功能,主要用于表演和游艺的仪式及娱乐活动中。 传统社会中,除了日常的男耕女织的生活外,手艺是最常见的一种谋生手段,掌握一门手艺意味着多了一种生活的本领出路,也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肯定。于是,掌握一门手艺,成为对男人的最普通的一种要求,而对女子则有「生女子要巧的」这句老话世代流传。巧,便是对女子的一种肯定。在传统社会中,容言红(工)德,就成为全面衡量女子价值的内容。女子们比剪花、比织布、比刺绣、比针线活儿,比手巧。巧也就是常说的女红,即女子的手工活计如何,是最重要的方面。这一点,在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苗族中,显得尤为突出。到过黔东南苗寨的人,都会惊异于苗家女子那绣满花样的美轮美奂的服装和满身披挂的银饰。在苗族所聚居的清水江流域,十三四岁的苗族女孩子过去都是自已为自已绣制嫁衣,这手艺人人都会。苗族女子的盛装更是繁复华美,一套银饰,从帽子、项链,到手镯、耳环,有时达二三十斤重,刺绣工艺也丰富多样,从十几岁的少女到六七十岁的老妪,皆绣服锦带,其色彩或艳丽或柔暗,无不和谐,令人赞叹!苗族女子如此装扮,因为,苗装和银饰是苗家用来夸富的,是女子用来显示手巧的。比做工,比心灵手巧,就是靠这一针一线的手上功夫。不言而喻,女子的价值和自信全部包括在这盛装之中了。 民间艺术是满载着情感的载体,是表达情意的信物,手工制作中的一针一线,融入了浓浓的亲情和深深的爱意。婚姻是人生大礼,也是人生礼仪中最讲究、与民间艺术发生联系最多的庆典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父母作主,媒人之约,青年男女过去并无恋爱结婚的自主权,封建礼教的枷锁紧锢着人们的婚恋行为。于是,在异性交往受到礼俗限制、不能自由恋爱的封建社会中,情侣间信物的交换和赠送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民间被称为定情物的东西,常是那些属于民间工艺美术范畴的精致的绣帕、鞋垫、荷包、烟袋、兜肚、腰带、手工鞋一类。由于是送给情郎的礼物,所以女子在绣制时格外精心在意。在民间乡俗中,媒人拿着女子的绣活儿为其寻婆家的事是相当常见的,女子寻夫的要求也尽在她的活计之中表述出来。封建社会衡量淑女贤妇的标准是容、言、功、德四方面,妇女的聪颖贤慧又往往以她的手工活计功夫展现出来,针线经纬之中,注入了妇女们全部的情感,送给情郎作信物最适合不过。流传广泛的陕北民歌「绣荷包」唱的就是以绣荷包为信物送给情郎作见证的歌。「十二月歌」,唱的是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时,姑娘要为情郎哥作一双牛鼻鞋的风俗,既以鞋显示女红手艺的精湛,更主要是以此表达爱情。歌中唱到:斜体:「七月里,豆角角白,咱给五哥做上一双鞋,做上一对牛鼻鼻鞋,得得劲劲你吒(看)妹妹来。」这首歌把情侣之间的爱恋和情感表达得非常贴切,这是民间艺术作为情感信物的典型,这也是爱情的象征。 中国虽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神灵,但是对各路神祗的祭拜广泛存在,更确切地说,中国人对神的态度是敬之、礼之而不是神化之。与民间宗教和信仰有关的装饰艺术品,通常是各种材质的神像,其中有些是由巫术的道具演化而来,是美化了的巫术操作工具,它们是沟通人和神的媒介,是人藉以表达对神灵礼敬的载体。明堂(中厅)是具有宗教意味的神灵居所,商周时期就以明堂作为敬神之所了。常见的各类神像和三星像、八仙、财神等就常供奉在此。在民居的厅堂供桌上面摆放的佛像、「福禄寿」三神像或神龛中供奉的土地神像、天地神像等是民间宗教艺术的主要题材。过去,民间戏班常在演戏开始前,也要对行业神进行祭拜,这是行业神祭拜的规矩,是戏曲行当必须有的礼仪,也是神灵崇拜、天地崇拜心理的体现。在民间各类神庙中,我们熟悉的送子娘娘、药王像、天师像、钟馗像、灶王像、水陆画等都是常见的神灵像,而礼馍、河灯、甲马纸、月光祃(月光娘娘,也是观音娘娘)、「泥泥狗」(象征子嗣的塑像)、祭祀仪式上使用的装饰品、灵厝(也称棺罩)、纸扎人物等都属于这一类媒介的共生性产物。 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具有美化和装饰作用,这类艺术品主要集中在庭院建筑和居室的陈设中。庭院是中国家族和家庭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居室则是更为具体的家庭生活处所。这两种环境空间,由大到小,展示了中国民间生活艺术的不同品类和它们所生存的背景。而具有装饰和美化作用的民间艺术就生存在院落和室内陈设之中。院落建构是造型与结构的艺术,它们包括了多种建筑构件的排列、组合、装饰与美化。如飞檐斗拱、瓦当、门楼、牌匾、砖雕、门鼓、门饰、影壁、照壁、风水楼、神龛、花墙、花窗、门楣等、上马石、拴马桩、门蹲狮、院中其他雕刻装饰等。室内陈设中,正厅的陈设注重观念的表达和装饰性,是满足「精神上的实用」的艺术品,表现为观赏性为主的艺术形式,以摆设为多。我们常见的有各式雕花的木制品、石雕的神龛、古色古香的天地桌(也称八仙桌)、古式家具,它们简洁大方并具有建筑美感。每逢年节,这里的气氛也是最为庄重的。用年画、剪纸、其他艺术形式装扮年节气氛是室内陈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厅的供桌上方,还常挂有「松鹤延年」、「八仙庆寿」等吉祥画。桌裙和门帘通常是刺绣品和蓝印花布、蜡染布、织锦等手工作品,上面或绣或画上吉祥图案。古意十足的箱柜、灯具、几案、屏风等等,延续了传统的造型、色彩及装饰图案,至今仍在民间大量存在。

《一幅壮锦》(原名《一幅僮锦》)是195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映的一部动画片,并在1960年获得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一幅壮锦》讲述的是壮族母亲和三个儿子住在山间,一家人靠织锦和砍柴为生。母亲花费三年织好的一幅长锦被风吹走,三个儿子在寻锦的路上,经历的各种传奇故事。其动画故事改编自萧甘牛于1955年发表在《民间艺术》杂志上的民间故事《一副壮锦》。故事的原型是在壮族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流传在各个民族之间的民族传说,例如瑶族牛生日的传说,维吾尔族的阿凡提,壮族的刘三姐。旨在发扬人心中的光明,教人向善。《一幅壮锦》也是基于这种精神而被创作出来。动画片上映的时间正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动画产业最为精彩的十年中。动画的工艺上当然无法跟今天,用电脑制作的动画成品媲美。但是,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动画背景的勾勒,不仅符合少数民族的特色,在人物形象的展现上,不千篇一律,各有各的特征展现。这不得不让人感慨,动画产业的先驱者们的匠心精神。民间创造的传说,大都给予了广大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人有旦夕祸福,事有阴晴圆缺,困境咬牙坚持,顺境不得意忘形。将这些正能量的内核放在故事里,这其实也凝聚了广大人民的智慧。就像《一幅壮锦》这个故事中,母亲妲布,为了一幅长锦,耗费了三年的时间。一家四口,本就靠着织锦和砍柴过活,母亲织锦的收入因为长锦,不得不中断,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难免抱怨,老三最为孝顺,一直鼎力支持母亲的愿望。这些人物性格的设计,都很符合逻辑。老大憨厚愚笨,老二偷奸耍滑,老三孝顺勇敢。虽然老大老二都有缺点,但是,老大砍柴并不偷懒,老二还是遵从长父为兄。动画片的结尾也做了修改,老大老二因为胆怯,没有替母亲将壮锦找回来,沿街乞讨,最后还是选择归家,一家人得以团圆。

什么是民间艺术? 泛指劳动者自己,而非专业美术工作者创造点,在乡村城镇中由民间艺人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美术如:年画、剪纸、木雕、皮影、石雕、砖雕、泥塑、玩具、陶瓷等。他们和民俗生活密切相关民间群众喜闻乐见,体现出清新,质朴的艺术风格。 主要种类:武强年画、唐山皮影、蔚县剪纸、雄县花灯、曲阳雕刻、等这些民间艺术大都具有色彩鲜艳,造型虽已体材吉利,构图饱满和简朴,粗犷古拙强烈、浑厚、率真的气质、成仙之北方的性格。 1、年画色彩的特点:色彩明艳、明快、强烈、宋代出现明朝盛行。 年画:是我国民间岁末欢度春节喜庆丰收预示来年光景美好的一种最普及得民俗艺术品。 河北武强年画:是传统民间木刻版画一种,以木刻版,套色印刷。构图饱满,线条刚强有力,设色浓郁,艳而不媚,色彩以红、黄、绿为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武强年画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采用杜木刻板、采用黑、红、绿、黄、紫、粉几套色水印的木牌画。手工刻板,手工拓印,绘、刻、印紧密结合,古朴而精美。其构图饱满,线条粗放,色彩强烈,装饰性强,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画面结构紧凑,主题突出,人物场景简练。刻版以阳刻为主,兼施阴刻,线条稳健、流畅。运用黑白对比手法,不失其古朴、雅拙的风格。色彩用原色,单纯而富有变化,强烈而又调和,形成了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2、民间剪纸基本类型:单色、染色、套色、阴文剪纸、阳文剪纸。通过剪刻染等方法塑造个中形象。剪纸历史久远,据著《西阳杂祖》记载,唐代就有”剪纸的小幡“之说。 3、剪纸的用途和分类:窗花、喜花、花样 剪纸的艺术特色:题材广泛,制作简便,构图富于变化,造型洗练,线条明快,色彩明快形式优美,否有强烈的装饰感。多用象征手法 、长寿、吉祥内容.创作方法: (1)确定体裁内容 (2)选择最能表现物象特征的角度画单线设计稿,注意形象的平面化 (3)把单线稿变成双线稿 (4)把双线稿放在纸上用大头针别好后一起剪刻。 4、风筝: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也是民间玩具,在河北流传相当广泛。基本结构是用细竹扎成骨架,糊上纸或丝织品并施彩绘而成。 风筝的种类:硬翅风筝、拍子风筝、直串风筝、软翅风筝、筒形风筝、折装风筝。 样式:禽、鸟、鱼、虫、人物。 起源:汉初韩信 5、阿福:民间泥塑,一般宜细眉善目、面带微笑的胖娃娃的形象出现,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们求富托付盼福的感受。 6、彩陶:在中国现存原始艺术中最早以色彩图形与造型相结合成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7、皮影戏:是傀儡戏的一种影人是平面制作,最初用纸刻制后来用驴、牛、羊等动物皮剪刻,制作成关节能动的人或物象,染色后由人操作动作,靠灯光映现在白布屏幕上演出,又称“影子戏” 唐山皮影:刻制精细,造型优美装饰性强。 中国木偶类别:仗类木偶、铁枝木偶、布袋木偶、提线木偶。 8、版画:在不同材质的版面上经过加工制作,制成印版辅与油墨或色彩,印出的作品。 9、染纸:主要表现形式为将较薄的吸水纸经过折叠、扎、卷、夹搓、揉等方法,并通过并通过、点、晕、刷、挤、捏、洗垂、泼等染色技法而形成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的装饰纹样。 10、折纸:以简化、夸张、变形为表现手法 11、戏剧脸谱: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人物面貌,揭示人物性格类型,脸谱既是中国戏剧舞台上特有化妆手段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分为净角脸谱和丑角角脸谱。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某种颜色象征某一人物的品格,这种颜色作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直觉得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颜色,各种色彩有不同的作用象征。黄、勇、凶暴。紫 刚正稳练沉着。蓝 刚强、勇有心计。绿顽强暴躁。白阴险-狡诈。红忠贞英勇。黑正直无私、刚正不阿、金银神圣。 12、绘画日记:绘画日记形式把一天中最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将会为你的学习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又培养了绘画造型能力。 14、水彩点染以水为媒介通过渗化来进行色彩变化。 15、头饰的作法很多,一般要经过剪、画、粘、贴的过程完成,最后将做好的头饰粘在带箍上,带箍长短要与自己头的大小合适。有的头饰也可以直接戴在头上。 16、面具是表演用的道具,所以形象要大胆、夸张。把一块硬卡纸经过撕、剪、贴、画线等方法,做成各种艺术造型,拉上皮筋即可。 17、绣花样是河北广大农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绣花样可以做成帽子、门帘、坐垫、鞋子、书包。 中国民间艺术 中国民间工艺品 中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工艺品大都与民间传说有关,材质有陶瓷、泥塑、布艺、木头、灯彩、吊饰、 丽江木刻 、桦皮工艺、漆器工艺、 兽皮工艺、 砚石工艺、竹编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 土家族黄杨木雕、瓷器、风筝、剪纸、麦杆画、年画、铅笔屑画、唐卡、拓真画、银 饰、纸编画、苏绣、鱼皮衣等。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和民族饰品用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中国民间艺术网站在此特别分类选择一些精品介绍给大家,供欣赏和参考。 中国民间绘画艺术 中国民间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民间绘画艺术已逐步发展为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又富有生活韵味的民间性的现代民间绘画。中国民间艺术网站在此特别分类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介绍给大家,供欣赏和参考。

艺术时代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德国] 瓦尔特·本雅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密码:k5y9    书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者:[德国] 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王才勇豆瓣评分:3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年份:2002-1页数:195内容简介: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它把艺术人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的“祭坛”上拖了下来,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

《20世纪中国艺术史》(吕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提取码:7s1z书名:20世纪中国艺术史作者:吕澎豆瓣评分:3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年份:2013-12页数:1242内容简介:《20世纪中国艺术史》从晚清鸦片战争爆发导致的后果开始切入艺术问题的研究,考察了西方艺术对中国的影响,尤其描述了辛亥革命后艺术领域里发生的变化:留学运动、西学教育、传统主义者对西方艺术的态度,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艺术的政治化倾向等。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决定性地影响了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中国艺术的基本样貌。此时,港台尤其是台湾的艺术构成了中国艺术家与世界文化共同体保持联系的重要链条。1976年之后的中国艺术虽然多少让人联想到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主义运动,但更是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时期艺术家和批评家们的种种努力引人注目,在某种程度上为其后的90年代艺术融入“全球化时代”的潮流奠定了基础。在重新修订的第三版里,作者补充了不同时期的资料,并通过对新世纪的艺术及其生态的概述,将90年代后期的艺术问题做了更有启发性的延伸,提供了一个更具有历史上下文的比较结构,以便读者能够发现新的历史问题。作者简介:吕 澎1956 年出生于重庆。1977—1982 年在四川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读书;1982—1985 年任《戏剧与电影》杂志社编辑;1986—1991年任四川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1990 —1993 年任《艺术 · 市场》杂志执行主编;1992 年为“广州双年展”艺术主持;2004 年,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9 年,第53 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策展人【联合策展人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2010 年,“改造历史:2000-2009 年中国新艺术”策展人。2010 年,伦敦Louise Blouin Foundation “溪山清远——中国当代新绘画”策展人。2011 年,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主办的“溪山清远——中国当代新绘画”策展人;2011 年,“2011 成都双年展”总策展人兼当代艺术展策展人【联合策展人阿基莱 · 伯尼托 · 奥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2013 年,第55 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历史之路”策展人;数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个人展览的策展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

  • 索引序列
  • 时间艺术杂志在线阅读
  • 时间艺术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 中国艺术时空杂志在线阅读
  • 民间艺术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 艺术时代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