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发布时间: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公司名称:中国科学院文物鉴定检测修复中心联系人:王老师先生(研究员)电  话:02138888888移动电话:13585886853地  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上海闸北区邮  编:200070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是2010-02-25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1551407755L,企业法人彭卿云,目前企业处于注销状态。《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编辑、出版、发行《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杂志。(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通过爱企查查看《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学会在判断什么样的期刊是正规的,国家级的教育类期刊。比如《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中国校外教育》《新课程》《中国职工教育》等等,或者很多好的师范学院的学报。一般周期的话2-3个月。建议可做咨询几家。可加~作了解~!

所谓国家级指的是主管单位为国家机构和一级学会的期刊,而评职称全国有效以这个做为标准去选择期刊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省或者不同的单位要求都不尽相同,需具体对待。审查速度问题不太好回复,这个和稿件原因,还有期刊本身对稿件的审稿流程来定。正常在1-3个月内回复,壹品优 能为你做到。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期刊官网电话号码

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修缮工程实施时间:1953年至1955年项目主持人:余鸣谦;参加人员:李良姣、李全庆、梁超、何凤兰、姜怀英、汪德庆、李竹君、贾瑞广。山西永乐宫建筑群搬迁保护工程实施时间:1958年至1964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杜仙洲、金荣、王仲杰、刘世厚、陈长林、李惠岩、吕俊岭、张中义、陈继宗、王真、梁超、赵仲华、贾瑞广、张智、崔淑贞、秦秀云、王德庆、律鸿年、姜怀英、何云祥、黎辉、张思信等。北京十三陵昭陵保护维修、复建工程实施时间:1985年至1992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孔祥珍、梁超、崔兆忠、张之平、杨新、贾克俭、袁毓杰、闫明、何流以及北京市文物局的同志。山西云冈石窟保护工程实施时间:1974至1998年项目主持人:余鸣谦;参加人员:姜怀英、贾瑞广、蔡润、李哲元及云冈石窟解廷藩等。北京大学红楼维修加固工程实施时间:1977年至1979年项目主持人:罗哲文;结构设计人:崔兆忠;设备设计人:白丽娟;参加人员:傅连兴、陶宗震、杨玉柱、李建勋、张思信等。天津蓟县独乐寺修缮工程实施时间:1997年至1998年项目主持人:余鸣谦、杨新;参加人员:崔兆忠、孔祥珍、袁毓杰、顾军。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大修工程实施时间:1977年至1980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孔祥珍、梁超、李全庆、孔德垿、李良姣、李竹君、杨玉柱等。河北承德普宁寺大乘阁落架大修工程实施时间:1963年至1999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李全庆、李方岚、孔祥珍等。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88年至1990年项目主持人:孔祥珍。参加人员:袁毓杰。河北定州开元寺料敌塔维修加固工程实施时间:1995年至2001年项目主持人:崔兆忠;审核人:罗哲文;参加人员:贾克俭、张立方、孙刚、甄文宜、鲍雷、程俊峰等。吉林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地保护规划与工程实施时间:2002年至2003年项目主持人:付清远;参加人员:李宏松、顾军、陈超平、葛川、王金华、刘忠平等。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2年项目主持人:崔兆忠;审核人:罗哲文;参加人员:贾克俭。山西善化寺大殿、山门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3年至1998年。项目主持人:李竹君。福建泉州洛阳桥修复工程实施时间:1993年至1996年。项目主持人:杨玉柱;参加人员:许言。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修缮工程勘测、设计实施时间:1981年至1982年项目主持人:梁超;参加人员:杨新、孙致云等。宁夏拜寺口双塔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86年项目主持人:崔兆忠,参加人员:贾克俭、袁毓杰、闫明、孙燕英等。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勘测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78年至1981年项目主持人:姜怀英;参加人员:杨玉柱、贾瑞广、李竹君、梁超、孔祥珍等。青海塔尔寺建筑群一期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2年至1996年项目负责人:姜怀英;参加人员:杨招君、刘江、顾军、李宏松、王金华。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维修加固工程实施时间:1988年至1990年项目负责人:蔡润、王志良。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8年至2006年项目主持人:姜怀英;参加人员:顾军、刘江、王磊、李宏松、胡源、乔梁。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项目实施时间:1994年至2003年项目主持人:李宏松;参加人员:王金华、陈超平、胡源、鲁民、何流等。香港志莲净苑仿唐木构寺庙建筑群复建设计实施时间:1994 年至1996年项目主持人:张之平、张同生;参加人员:杨新、袁毓杰、莫涛、闫明、颜华、孔祥珍、李竹君、宋森才、梁超、杨烈、崔兆忠。北京恭王府府邸保护维修工程设计实施时间:2004年至2005年项目主持人:杨新;子项负责人:丁燕、袁毓杰、闫明;参加人员:张秋艳、永昕群、查群、杨招君等。湖南岳阳楼基础滑坡治理实施时间:1992年至1995年项目负责人:李竹君;基础抗滑工程设计:冯丽娟。青海塔尔寺大金瓦殿维修保护工程设计实施时间:2001年至2002年项目主持人:杨新;参加人员:章忠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设计研究院负责地质及基础勘察。西藏布达拉宫维修保护工程第一期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89年至1994年工程主持人:姜怀英;参加人员:贾瑞广、袁毓杰、陈超平、许言、莫涛。第二期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2002年至2007年工程主持人:张之平;参加人员:颜华、袁毓杰、莫涛、闫明、杨招君、杨新、刘忠平等。新疆伊犁昭苏圣佑庙维修工程勘测、设计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5年项目主持人:丁燕;参加人员:永昕群、闫明、颜华、陈超平。福建泉州德济门遗址保护工程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4年项目主持人:查群;参加人员:付清远、王志良。天安门城楼、城台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7年至2003项目负责人:张之平故宫中和殿区古建筑群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2003年项目主持人:张之平;参加人员:丁燕、肖东、闫明、颜华、袁毓杰。甘肃天水伏羲庙文物保护工程设计实施时间:2002年8月项目主持人:沈阳;参加人员:肖东等。 宁夏西夏陵保护规划实施时间:1999年至2000年项目负责人及文本编写人:付清远;审定人:王景慧、黄克忠;参加人:高洪莉、赵中枢、张文奇。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施时间:2001年至2002年项目主持人:付清远;参加人员:黄克忠、高洪莉。湖南里耶古城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4年至2006年项目负责人:沈阳;参加人员:王金华。内蒙古阿尔寨石窟遗址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7年项目负责人:王金华;参加人员:付清远。内蒙古大窑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4年项目负责及编写人:冯丽娟;顾问:张森水;审定人:付清远,参加人员:葛川、汪英华。黑龙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1年至2002年规划编制主持人:付清远;参加人:陶刚、高洪莉。 1.国家科技支撑课题铁质文物综合保护技术研究实施时间:2006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马清林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孟宪民2.国家级其他项目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族谱校释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崔勇濒危馆藏壁画抢救工程-馆藏壁画保护综合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马清林、郭宏南方地区贴金彩绘石刻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以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保护为例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詹长法、王金华木结构文物建筑变形现状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以应县木塔现状信息采集为例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文化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及防灾体系建设—不可移动文物地震风险评估初步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珍贵古籍及文物资料抢救保护实施时间:2009年课题负责人:赫俊红新疆出土文献的保护与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刘绍刚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项目二期(茶胶寺)实施时间:2005年至2014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3.国家文物局课题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第一阶段要求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碳酸盐石质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实施时间:2006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李宏松文化遗产资源特性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于 冰新疆且末古国出土玻璃的科学分析与综合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成倩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1年课题负责人:刘爱河可移动文物标准体系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高峰4.国家文物局委托课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代码编制规则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李战崎成立国际标准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的可行性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范佳翎馆藏铁质文物保护技术手册实施时间:2009年课题负责人:马清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体系建设预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张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技术与工艺科学化问题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梁宏刚古建筑木构稳定性分析与安全性评定预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王林安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存状况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王金华古代发明创造数字展示项目可行性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张谨5.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按主要研究领域分类)1岩石类(含石窟类)课题(1)重庆大足千手观音金箔的破坏状况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田兴玲(2)安岳石窟圆觉洞地质条件及病害研究实施时间:12-12课题负责人:王金华(3)河南龙门石窟潜溪寺石窟岩体构造特征及渗水机理研究实施时间:8-6课题负责人:张兵峰2广西花山岩画保护工程相关课题(1)岩画渗水病害热红外成像探测及机理研究实施时间:9-9课题负责人:吴育华(2)三维激光扫描和GIS技术在野外大型岩画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时间:5-11课题负责人:黄玉琴(3)石灰岩质文物裂缝注浆材料及工艺研究实施时间:8-8课题负责人:周 霄(4)广西花山岩画颜料脱落及褪色病害保护修复技术研究实施时间:8-8课题负责人:孙延忠(5)花山岩画环境监测方法与指标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刘意鸥(6)天然水硬石灰在岩土文物与遗址加固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时间:2-12课题负责人:李 黎3木构建筑类课题(1) 应县木塔斗栱静动力荷载下力学性能研究实施时间:8-8课题负责人:王林安(2)木结构文物建筑变形现状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以应县木塔现状信息采集为例(二期工程)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颜 华(3)应县木塔二层明层倾斜变形及其对整体结构安全影响研究实施时间:6-12课题负责人:王林安(4)古建筑木材横纹承压增强加固技术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王林安(5)辽代木构建筑大木结构研究实施时间:3-3课题负责人:温玉清(6)木结构建筑不完全落架维修方法研究—以奉国寺大雄殿为例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王雪莹4大运河相关课题(1)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导则及实施方案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李宏松(2)大运河淮安段遗产本体调查方法研究实施时间:8-8课题负责人:于 冰(3)大运河扬州段水利遗产真实性研究实施时间:6-12课题负责人:崔 明(4)大运河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以淮扬区段和南运河为例实施时间:6-12课题负责人:赵 夏5土遗址类课题(1)南越王宫署土遗址保护材料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王云峰(2)北方地区非露天条件下既有土遗址加固材料保护效果评估研究实施时间:6-6高句丽壁画保护工程相关课题(1)高句丽墓葬壁画制作材料分析与病害原因研究-以麻线安子沟等四座墓为例实施时间:8-12课题负责人:成 倩(2)高句丽墓葬壁画微生物的检测研究-以麻线安子沟等四座墓为例实施时间:8-12课题负责人:葛琴雅(3)高句丽墓葬岩土结构前期调查与评价研究实施时间:9-12课题负责人:葛 川7金属类课题(1)室外铁质文物保护材料长期有效性评价研究实施时间:8-8课题负责人:沈大娲(2)沧州铁狮子加固方案支撑节点部位应力状况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永昕群(3)高度矿化青铜器腐蚀特征与成因初步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张治国(4)浙江瓯海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腐蚀与土壤环境关系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马菁毓8其他研究领域课题(1)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建筑保护修复史研究实施时间:6-12课题负责人:温玉清(2)海洋出水陶瓷、金属和木质文物保护前期研究实施时间:7-12课题负责人:李乃胜(3)南海诸岛文物考古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及初步研究实施时间:6-12课题负责人:范伊然(4)天津近现代工业遗产评价与保护体系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王晶(5)国保单位申报标准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刘文艳(6)意大利文化遗产登录制度与我国国保单位评审制度对比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王乐乐 科研期刊:《出土文献研究》《文物科技研究》《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工程与科技保护专著:《西藏布达拉宫修缮工程报告》《周萨神庙(世界遗产柬埔寨吴哥古迹)》《大足石刻保护》《中国古代建筑——蓟县独乐寺》《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1-4)》《天衣有缝-纺织品保护修复论文集》《中国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基础工作类专著:《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地方志书目》《新中国出土墓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译著:《艺术品中的铜和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国外文物保护科技编译参考》《国外文物保护机构介绍》《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艺术品中的铜和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文物保护研究论著:《内庭圆明园内工诸作现行则例》《壬寅消夏录》《文物保护科技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科技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地方志书目》《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中国文物科学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孤本、善本出版:《新中国出土墓志》《银雀山汉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吐鲁番出土文书》《敦煌悬泉月令诏条》《尹湾汉墓简牍》《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教育培训主要出版物:全国文物古建研究所所长培训班讲义;“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一、卷二;中意合作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东亚纸质文物保护——第一届东亚纸张保护学会研讨会论文集;文物修复理论——中文版;“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三、卷四;天衣有缝——中国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论文集。 出版物:2010年4月,首届“紫禁城杯”(200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结果揭晓,我院《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艺术品中的铜和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两部图书从全国164种入围图书中脱颖而出,分别评为“200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奖和“200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最佳译著”奖。《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获2002年国家古籍整理图书二等奖《睡虎地秦墓竹简》——获首届全国古籍图书一等奖《吐鲁番出土文书》——1999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第二届古籍整理图书评奖一等奖同年获得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颁发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图书评奖一等奖同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1997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2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评奖一等奖《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获得江苏古籍图书二等奖工程项目:北京大学红楼维修加固工程——获得1981—1982年度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天津蓟县独乐寺修缮工程——获得国家文物局2004年文物保护科技进步二等奖。风化石质文物的渗透加固——1992年4月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三等奖香港志莲净苑仿唐木构寺庙建筑群复建设计——获得2002年优质工程奖第一名获得2000年香港十大优秀建筑奖获得美国建筑学会亚洲惟一大奖(1998年)敦煌莫高窟起甲壁画修复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山东临沂金雀山帛画揭裱技术——获得文化部1985—1986年科技成果三等奖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竹、木、漆器脱水修复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吉林集安长川一号高句丽墓壁画保护——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出土彩绘陶俑的保护处理方法—北周李贤墓彩绘陶俑保护方法的研究——获1985—1986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奖四等奖北周李贤墓壁画的揭取和修复新技术——获1985—1986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奖四等奖AC—I型防紫外线胶片的研制与应用——获1985—1986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研究生院网站“招生信息”下的“联系方式”一栏有。系 别 代码 联系老师 电 话 通讯地址 邮 编外国文学系(外文系) 101 李玲燕 85195585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外国文学所科研处 100732文学系(文学系) 102 张 媛 85195461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文学所科研处 100732少数民族文学系(少文系) 103 莎日娜 85195635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少数民族文学所科研处 100732语言学系(语言系) 104 白长茂 85195385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语言所科研处 100732语言文字应用系(语用系) 105 刘子琦 65592968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南小街51号语言文字应用系 100010历史系(历史系) 201 凌文超 85195806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历史所科研处 100732近代史系(近代史系) 202 杨婉蓉 65250526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 近代史所科研处 100006世界历史系(世界史系) 203 刘 巍 65275905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 世界历史所科研处 100006考古系(考古系) 204 雷 然 85116476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27号考古所科研处 1007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国史系) 205 狄 飞 66572303 北京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当代中国研究所科研处 100009中国边疆历史系(边史系) 206 刘 洋 65598065 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1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100005马克思主义研究系(马研系) 301 杨 静刘晓欣 8519631185195690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研系)1347室 100732哲学系(哲学系) 302 许国荣 65138373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哲学所科研处 100732世界宗教研究系(宗教系) 303 白文飞 85195477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宗教所科研处 100732经济系(经济系) 401 陆 桦 68034303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经济所科研处 100836工业经济系(工经系) 402 谷玉珍 68033728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工业经济所科研处 100836农村发展系(农发系) 403 张 斌 85196477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农村发展所 100732财政与贸易经济系(财贸系) 404 孙 亮 68027440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财贸所科研处 100836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数技经系) 405 沈 嘉 65137561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数技经所科研处 100732投资经济系(投资系) 406 程 翼 63908826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806 投资系 100037城乡建设经济系(城乡系) 407 刘美芝 58934029 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城乡建设系 100835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政策系) 408 刘克龙 81360225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行政楼225室 102488金融系(金融系) 409 徐义国 85195336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1号楼 金融研究所211室(金融系) 100732系 别 代码 联系老师 电 话 通讯地址 邮 编法学系(法学系) 501 崔燕云 64054224 北京市沙滩北街15号法学所科研处研处 100720政治学系(政治学系) 502 张 宁 85196398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政治学所科研处 100732社会学系(社会学系) 503 殷 维 85195556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社会学系 100732民族学系(民族系) 504 孙 懿 68938538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民族所科研处 100081人口与劳动经济系(人口系) 505 张彦海 85195417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人口与劳动经济所科研处 100007新闻学与传播学系(新闻系) 506 王 颖 65980298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泰达时代中心10层1013室 100026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城环系) 507 何 丽 65252160 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 100005社会发展系(社发系) 508 张晨曲 65124692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博源宾馆604室 100006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系(俄欧亚系) 601 张林山 64039106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科研处 100007日本研究系(日本系) 602 林 肖 64039045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日本所科研处 100007拉丁美洲研究系(拉美系) 603 刘亚楠 64039017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拉丁美洲所科研处 100007西亚非洲研究系(西亚非系) 604 丁 燚 64039168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西亚非洲所科研处 100007美国研究系(美国系) 605 许安结 85083507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美国研究所309室 100720欧洲研究系(欧洲系) 606 蔡雅洁 85195736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欧洲所科研处 100732亚洲太平洋研究系(亚太系) 607 朴光姬 64063922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亚太所科研处 100007世界经济与政治系(世经政系) 608 李春姬 85195777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世界经济与政治所科研处 100732法律硕士 801 郝倩倩 6400551081360816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00720102488工商管理硕士 802 孙晓晖 6473123764747082 北京市望京中环南路甲1号214室 招生就业部 100102社会工作硕士 803 林莉云 81360065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图书馆B105室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 102488公共管理硕士 804 白玲玲 64720837 北京市望京中环南路1号 100102金融硕士 805 张菀洺孙 晓 81360067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图书馆B107室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 102488税务硕士 806 赵 娜 81360069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税务硕士教育中心(图书馆B109室) 102488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807 刘 强 81360060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教育中心 102488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期刊官网电话多少

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修缮工程实施时间:1953年至1955年项目主持人:余鸣谦;参加人员:李良姣、李全庆、梁超、何凤兰、姜怀英、汪德庆、李竹君、贾瑞广。山西永乐宫建筑群搬迁保护工程实施时间:1958年至1964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杜仙洲、金荣、王仲杰、刘世厚、陈长林、李惠岩、吕俊岭、张中义、陈继宗、王真、梁超、赵仲华、贾瑞广、张智、崔淑贞、秦秀云、王德庆、律鸿年、姜怀英、何云祥、黎辉、张思信等。北京十三陵昭陵保护维修、复建工程实施时间:1985年至1992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孔祥珍、梁超、崔兆忠、张之平、杨新、贾克俭、袁毓杰、闫明、何流以及北京市文物局的同志。山西云冈石窟保护工程实施时间:1974至1998年项目主持人:余鸣谦;参加人员:姜怀英、贾瑞广、蔡润、李哲元及云冈石窟解廷藩等。北京大学红楼维修加固工程实施时间:1977年至1979年项目主持人:罗哲文;结构设计人:崔兆忠;设备设计人:白丽娟;参加人员:傅连兴、陶宗震、杨玉柱、李建勋、张思信等。天津蓟县独乐寺修缮工程实施时间:1997年至1998年项目主持人:余鸣谦、杨新;参加人员:崔兆忠、孔祥珍、袁毓杰、顾军。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大修工程实施时间:1977年至1980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孔祥珍、梁超、李全庆、孔德垿、李良姣、李竹君、杨玉柱等。河北承德普宁寺大乘阁落架大修工程实施时间:1963年至1999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李全庆、李方岚、孔祥珍等。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88年至1990年项目主持人:孔祥珍。参加人员:袁毓杰。河北定州开元寺料敌塔维修加固工程实施时间:1995年至2001年项目主持人:崔兆忠;审核人:罗哲文;参加人员:贾克俭、张立方、孙刚、甄文宜、鲍雷、程俊峰等。吉林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地保护规划与工程实施时间:2002年至2003年项目主持人:付清远;参加人员:李宏松、顾军、陈超平、葛川、王金华、刘忠平等。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2年项目主持人:崔兆忠;审核人:罗哲文;参加人员:贾克俭。山西善化寺大殿、山门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3年至1998年。项目主持人:李竹君。福建泉州洛阳桥修复工程实施时间:1993年至1996年。项目主持人:杨玉柱;参加人员:许言。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修缮工程勘测、设计实施时间:1981年至1982年项目主持人:梁超;参加人员:杨新、孙致云等。宁夏拜寺口双塔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86年项目主持人:崔兆忠,参加人员:贾克俭、袁毓杰、闫明、孙燕英等。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勘测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78年至1981年项目主持人:姜怀英;参加人员:杨玉柱、贾瑞广、李竹君、梁超、孔祥珍等。青海塔尔寺建筑群一期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2年至1996年项目负责人:姜怀英;参加人员:杨招君、刘江、顾军、李宏松、王金华。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维修加固工程实施时间:1988年至1990年项目负责人:蔡润、王志良。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8年至2006年项目主持人:姜怀英;参加人员:顾军、刘江、王磊、李宏松、胡源、乔梁。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项目实施时间:1994年至2003年项目主持人:李宏松;参加人员:王金华、陈超平、胡源、鲁民、何流等。香港志莲净苑仿唐木构寺庙建筑群复建设计实施时间:1994 年至1996年项目主持人:张之平、张同生;参加人员:杨新、袁毓杰、莫涛、闫明、颜华、孔祥珍、李竹君、宋森才、梁超、杨烈、崔兆忠。北京恭王府府邸保护维修工程设计实施时间:2004年至2005年项目主持人:杨新;子项负责人:丁燕、袁毓杰、闫明;参加人员:张秋艳、永昕群、查群、杨招君等。湖南岳阳楼基础滑坡治理实施时间:1992年至1995年项目负责人:李竹君;基础抗滑工程设计:冯丽娟。青海塔尔寺大金瓦殿维修保护工程设计实施时间:2001年至2002年项目主持人:杨新;参加人员:章忠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设计研究院负责地质及基础勘察。西藏布达拉宫维修保护工程第一期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89年至1994年工程主持人:姜怀英;参加人员:贾瑞广、袁毓杰、陈超平、许言、莫涛。第二期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2002年至2007年工程主持人:张之平;参加人员:颜华、袁毓杰、莫涛、闫明、杨招君、杨新、刘忠平等。新疆伊犁昭苏圣佑庙维修工程勘测、设计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5年项目主持人:丁燕;参加人员:永昕群、闫明、颜华、陈超平。福建泉州德济门遗址保护工程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4年项目主持人:查群;参加人员:付清远、王志良。天安门城楼、城台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7年至2003项目负责人:张之平故宫中和殿区古建筑群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2003年项目主持人:张之平;参加人员:丁燕、肖东、闫明、颜华、袁毓杰。甘肃天水伏羲庙文物保护工程设计实施时间:2002年8月项目主持人:沈阳;参加人员:肖东等。 宁夏西夏陵保护规划实施时间:1999年至2000年项目负责人及文本编写人:付清远;审定人:王景慧、黄克忠;参加人:高洪莉、赵中枢、张文奇。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施时间:2001年至2002年项目主持人:付清远;参加人员:黄克忠、高洪莉。湖南里耶古城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4年至2006年项目负责人:沈阳;参加人员:王金华。内蒙古阿尔寨石窟遗址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7年项目负责人:王金华;参加人员:付清远。内蒙古大窑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4年项目负责及编写人:冯丽娟;顾问:张森水;审定人:付清远,参加人员:葛川、汪英华。黑龙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1年至2002年规划编制主持人:付清远;参加人:陶刚、高洪莉。 1.国家科技支撑课题铁质文物综合保护技术研究实施时间:2006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马清林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孟宪民2.国家级其他项目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族谱校释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崔勇濒危馆藏壁画抢救工程-馆藏壁画保护综合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马清林、郭宏南方地区贴金彩绘石刻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以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保护为例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詹长法、王金华木结构文物建筑变形现状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以应县木塔现状信息采集为例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文化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及防灾体系建设—不可移动文物地震风险评估初步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珍贵古籍及文物资料抢救保护实施时间:2009年课题负责人:赫俊红新疆出土文献的保护与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刘绍刚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项目二期(茶胶寺)实施时间:2005年至2014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3.国家文物局课题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第一阶段要求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碳酸盐石质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实施时间:2006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李宏松文化遗产资源特性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于 冰新疆且末古国出土玻璃的科学分析与综合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成倩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1年课题负责人:刘爱河可移动文物标准体系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高峰4.国家文物局委托课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代码编制规则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李战崎成立国际标准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的可行性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范佳翎馆藏铁质文物保护技术手册实施时间:2009年课题负责人:马清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体系建设预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张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技术与工艺科学化问题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梁宏刚古建筑木构稳定性分析与安全性评定预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王林安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存状况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王金华古代发明创造数字展示项目可行性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张谨5.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按主要研究领域分类)1岩石类(含石窟类)课题(1)重庆大足千手观音金箔的破坏状况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田兴玲(2)安岳石窟圆觉洞地质条件及病害研究实施时间:12-12课题负责人:王金华(3)河南龙门石窟潜溪寺石窟岩体构造特征及渗水机理研究实施时间:8-6课题负责人:张兵峰2广西花山岩画保护工程相关课题(1)岩画渗水病害热红外成像探测及机理研究实施时间:9-9课题负责人:吴育华(2)三维激光扫描和GIS技术在野外大型岩画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时间:5-11课题负责人:黄玉琴(3)石灰岩质文物裂缝注浆材料及工艺研究实施时间:8-8课题负责人:周 霄(4)广西花山岩画颜料脱落及褪色病害保护修复技术研究实施时间:8-8课题负责人:孙延忠(5)花山岩画环境监测方法与指标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刘意鸥(6)天然水硬石灰在岩土文物与遗址加固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时间:2-12课题负责人:李 黎3木构建筑类课题(1) 应县木塔斗栱静动力荷载下力学性能研究实施时间:8-8课题负责人:王林安(2)木结构文物建筑变形现状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以应县木塔现状信息采集为例(二期工程)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颜 华(3)应县木塔二层明层倾斜变形及其对整体结构安全影响研究实施时间:6-12课题负责人:王林安(4)古建筑木材横纹承压增强加固技术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王林安(5)辽代木构建筑大木结构研究实施时间:3-3课题负责人:温玉清(6)木结构建筑不完全落架维修方法研究—以奉国寺大雄殿为例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王雪莹4大运河相关课题(1)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导则及实施方案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李宏松(2)大运河淮安段遗产本体调查方法研究实施时间:8-8课题负责人:于 冰(3)大运河扬州段水利遗产真实性研究实施时间:6-12课题负责人:崔 明(4)大运河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以淮扬区段和南运河为例实施时间:6-12课题负责人:赵 夏5土遗址类课题(1)南越王宫署土遗址保护材料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王云峰(2)北方地区非露天条件下既有土遗址加固材料保护效果评估研究实施时间:6-6高句丽壁画保护工程相关课题(1)高句丽墓葬壁画制作材料分析与病害原因研究-以麻线安子沟等四座墓为例实施时间:8-12课题负责人:成 倩(2)高句丽墓葬壁画微生物的检测研究-以麻线安子沟等四座墓为例实施时间:8-12课题负责人:葛琴雅(3)高句丽墓葬岩土结构前期调查与评价研究实施时间:9-12课题负责人:葛 川7金属类课题(1)室外铁质文物保护材料长期有效性评价研究实施时间:8-8课题负责人:沈大娲(2)沧州铁狮子加固方案支撑节点部位应力状况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永昕群(3)高度矿化青铜器腐蚀特征与成因初步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张治国(4)浙江瓯海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腐蚀与土壤环境关系研究实施时间:7-7课题负责人:马菁毓8其他研究领域课题(1)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建筑保护修复史研究实施时间:6-12课题负责人:温玉清(2)海洋出水陶瓷、金属和木质文物保护前期研究实施时间:7-12课题负责人:李乃胜(3)南海诸岛文物考古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及初步研究实施时间:6-12课题负责人:范伊然(4)天津近现代工业遗产评价与保护体系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王晶(5)国保单位申报标准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刘文艳(6)意大利文化遗产登录制度与我国国保单位评审制度对比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王乐乐 科研期刊:《出土文献研究》《文物科技研究》《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工程与科技保护专著:《西藏布达拉宫修缮工程报告》《周萨神庙(世界遗产柬埔寨吴哥古迹)》《大足石刻保护》《中国古代建筑——蓟县独乐寺》《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1-4)》《天衣有缝-纺织品保护修复论文集》《中国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基础工作类专著:《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地方志书目》《新中国出土墓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译著:《艺术品中的铜和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国外文物保护科技编译参考》《国外文物保护机构介绍》《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艺术品中的铜和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文物保护研究论著:《内庭圆明园内工诸作现行则例》《壬寅消夏录》《文物保护科技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科技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地方志书目》《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中国文物科学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孤本、善本出版:《新中国出土墓志》《银雀山汉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吐鲁番出土文书》《敦煌悬泉月令诏条》《尹湾汉墓简牍》《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教育培训主要出版物:全国文物古建研究所所长培训班讲义;“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一、卷二;中意合作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东亚纸质文物保护——第一届东亚纸张保护学会研讨会论文集;文物修复理论——中文版;“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三、卷四;天衣有缝——中国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论文集。 出版物:2010年4月,首届“紫禁城杯”(200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结果揭晓,我院《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艺术品中的铜和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两部图书从全国164种入围图书中脱颖而出,分别评为“200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奖和“200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最佳译著”奖。《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获2002年国家古籍整理图书二等奖《睡虎地秦墓竹简》——获首届全国古籍图书一等奖《吐鲁番出土文书》——1999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第二届古籍整理图书评奖一等奖同年获得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颁发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图书评奖一等奖同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1997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2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评奖一等奖《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获得江苏古籍图书二等奖工程项目:北京大学红楼维修加固工程——获得1981—1982年度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天津蓟县独乐寺修缮工程——获得国家文物局2004年文物保护科技进步二等奖。风化石质文物的渗透加固——1992年4月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三等奖香港志莲净苑仿唐木构寺庙建筑群复建设计——获得2002年优质工程奖第一名获得2000年香港十大优秀建筑奖获得美国建筑学会亚洲惟一大奖(1998年)敦煌莫高窟起甲壁画修复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山东临沂金雀山帛画揭裱技术——获得文化部1985—1986年科技成果三等奖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竹、木、漆器脱水修复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吉林集安长川一号高句丽墓壁画保护——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出土彩绘陶俑的保护处理方法—北周李贤墓彩绘陶俑保护方法的研究——获1985—1986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奖四等奖北周李贤墓壁画的揭取和修复新技术——获1985—1986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奖四等奖AC—I型防紫外线胶片的研制与应用——获1985—1986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cctv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期刊官网

接收商品的现代艺术品的捐赠;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合作,生产、监制与经销文物仿制品、艺术品和纪念品。下设两个科,一个外事办公室,一个艺术品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7人。主任:张延平副主任:王惠恩、李向平、陈淑杰(外事办公室) 中国历史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最初设立于1956年。新馆落成后,为加强对中国通史陈列的指导,1961年文化部聘请历史学界、考古学界和文物博物馆界的一流专家组成了新的学术委员会。当时的委员有十五人:吴晗、夏鼐、邓拓、尹达、齐燕铭、徐平羽、王冶秋、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张政烺、邓广铭、王振铎、郭宝钧、贾兰坡,吴晗为主任委员,夏鼐为副主任委员。这个学术委员会基本上是由馆外专家组成。为便于组织本馆的学术活动,1962年又成立了科学研究委员会,在学术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当时的科学研究委员会由十三人组成,主任委员:龙潜,副主任委员:陈乔、韩寿萱,委员;沈从文、贾兰坡、王振铎、郭宝钧、王镜如、李石英、李遇寅、尹伯休、史树青、耿宗仁。1966年,文化革命运动开始,学术委员会停止了活动。 199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重新建立了学术委员会。委 员:(按姓氏笔划排列)孔祥星、王宏钧、王冠英、王晓田、孙 机、史树青朱凤瀚、李 季、谷长江、佟伟华、杜耀西、俞伟超黄燕生主任委员:俞伟超副主任委员:孔祥星秘书:黄燕生 中国历史博物馆在1963年成立了文物征集鉴定委员会,龙潜任主任委员,陈乔、韩寿萱任副主任委员,委员有:沈从文、尹伯休、李石英、王镜如、史树青、杨宗荣、耿宗仁、贾立德、王宏钧、陈鹏程、张兰会、石光明。1966年,文化革命运动开始,文物征集鉴定委员会的工作陷于停顿。1988年,本馆恢复文物征集鉴定委员会,由俞伟超任主任委员,史树青、杜耀西任副主任委员。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列)马秀银、孔祥星、王宏钧、王冠英、王晓田史希光、史树青、孙 机、孙其刚、朱凤瀚吕长生、李先登、李 季、李知宴、谷长江邵文良、佟伟华、杜耀西、信立祥、俞伟超耿东升、蒋文光、傅金凯、董 琦、董德义主任委员:史树青副主任委员:孔祥星中国历史博物馆秘 书:关双喜 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指示;开展经常性的党务工作;负责党委与各党支部之间的承上启下工作;发展党员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负责馆内中层负责人的考核、管理、培训及承办任免手续;开展工会、共青团、妇女、统战工作;完成党委交办的其他任务。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3人主任:万金丽工会副主席:王宝庆团委书记:佟春燕 人事处负责我馆机构编制、人才资源的引进、开发、利用和流动调配管理及专业人员职称评审、聘用管理;负责科级领导干部的考核、管理、培训及承办任免手续和职工的考核、鉴定、奖惩;负责职工文化教育、岗位培训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及管理工作;承办职工工资、福利和出国、出境人员的政治审查;承办人事争议调解,信访接待工作;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和人事统计、分析工作。负责离休干部、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下设两个科室:人事劳资科、离休干部退休人员管理科。现有工作人员7人。处长:金祥(主持)副处长:邵宝成人事劳资科科长:(空缺)离休干部退休人员管理科科长;王清海 展览部是中国历史博物馆重要业务部门之一,承担本馆常设展览“中国历史陈列”及各类专题展览的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和美术制作,并围绕“中国历史陈列”及各类专题展览进行历史学、中国历史、文物考古、博物馆学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承接社会各类展览的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和美术制作。展览的运行机制采用项目管理制,展览项目的全过程,由展览项目负责人统筹组织实施。2000年至2001年,“中国历史陈列”筹展工作全面启动,召开了三次学术研讨会,为编撰陈列大纲提供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坚实的理论平台。展览部正在积极编撰《中国历史陈列》陈列大纲框架,开始陈列形式设计、美术制作的调研工作。并以《中国历史陈列》为蓝本,编写多卷本《文物中国史》。近年来,展览部还承担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特展”、“靖江藩王遗粹——桂林出土明代梅瓶展”、“大唐丰韵——唐代社会生活展”、“金色宝藏——西藏历史文物特展”、“世界遗产——中国大足石刻大型展览”、“声震神州——滇、桂、黔铜鼓大观”、“张大千作品回顾展”、“饶宗颐教授书画作品展”、“契丹王朝——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华展”、“中国历史博物馆九十周年纪念展览”等专题展览的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和美术制作;参加了“法国—中国周”大型文化宝活动的文物珍宝馆设计;还为中国历史博物馆设计制作大量工艺品下设5个科室:陈列设计一室、陈列设计二室、陈列设计三室、美术设计室、美术制作室。现有工作人员31名,其中研究馆员3名,副研究馆员16名。主任:董琦副主任:安家瑗 中国历史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科研工作管理机构。正式组建于2000年10月,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馆各种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及审批后的检查执行等工作。负责本馆馆级学术著作及相关书籍的出版。出版《中国历史文物》杂志。开展馆校联合办学和馆际学术研究,培养科研后备力量。学术研究中心组建以来,对我馆十余年文物科研方面的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统计,组织完成了我馆向国家文物局《2001年文物科研项目》和《2001年文博社科重点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博物馆近期的学术著作和馆级研究丛书计划,积极筹备《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的改版工作。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已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中国历史文物》。现有工作人员7人,其中研究馆员2名,副研究馆员3名,馆员1名。主任:王冠英 副主任:孙彦贞 保管部成立于建馆之初,主要负责文物的征集、登编和管理,及文物照相、书画装裱及临摹,并对馆藏文物进行科学研究。近年来,保管部清理了本馆征集品、部分端门文物库房等处的文物藏品,完成了馆藏文物基本藏品的帐、卡、物核查工作,对藏品信息进行科学化管理,编辑出版了《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捐赠文物集萃》等书籍,举办了“打击文物走私成果展”、“火炮展”。并精选藏品,参加了“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等展览。下设5个科室:藏品室、征集室、登编室、摄影室、临摹装裱室。现有工作人员43人,其中研究馆员1名,副研究馆员8名。主任:关双喜副主任:盛为人 社会教育部是在原群众工作部的基础上新组建的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开展公关活动,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向社会宣传、推销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展览,协助展览部做好展览的策划宣传工作;主动联系外宾和团体参观;介绍宣传我馆学术动态及重大业务活动;负责陈列室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讲解工作;配合重要展览,组织面向社会的与展览相关的专题讲座;开展电教工作和社会志愿讲解员的培训,用多种形式开展普及性的教育活动,包括编写、出版普及读物。社会教育部下设3个科室:公关工作室、讲解工作室、教育工作室,现有工作人员13人,其中副研究馆员4人。副主任:黄琛(主持工作)、王春红 考古部是中国历史博物馆重要科研部门,其职能主要是:承担国家重点考古项目,开展田野、水下、航空摄影考古调查发掘;围绕考古学中的重大前沿课题,开展综合性考古研究;承担馆内下达的科研课题和馆藏文物的专题研究以及文物展览。近年来,在田野考古方面,进行了山西垣曲商城的大规模发掘。河南渑池班村遗址的多学科综合考古发掘和研究、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汉代道教遗址群的大规模调查发掘;在水下考古方面,完成了对辽宁绥中海域元代沉船的发掘和南海西沙群岛海域的考古调查;在航空考古方面,开展了对洛阳汉魏故城、祁山古墓群和内蒙赤峰古城址的航空考古调查。此外,还筹办了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下设3个研究室:田野考古研究室、水下考古研究室、航空考古研究室。现有工作人员19人,其中研究馆员5名,副研究馆员5名,馆员6名。主任:信立祥 副主任:张威、杨林 对外展览部是在2001年8月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并入中国历史博物馆后,以原建制为基础组建的。主要负责对外文物展览(含赴港、澳、台展览),筹办文物复制品对海外的展览和销售。对外仍使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名称。对外展览部的前身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三十年来在二十七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近百项中国文物展览,观众达三千多万人。近年来,完成了国家文物局交办的许多重大外展项目,如赴美国、西班牙《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赴美国《中国考古黄金时代展》、赴法国《中国考古发现展》、赴日本《世界四大文明·中国文明展》、赴日本《中国国宝展》等大型展览。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明,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蜡相馆下设三个科室:展览室、联络室、包装运输科。现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副研究馆员4名,馆员3名。主任:杨阳副主任:殷稼 (博物馆藏品科技保护中心)文物科技保护部是在1952年成立的文物修整室的基础上组建的。2001年6月,由原科技部的器物修复室和文物保护实验室组成“博物馆藏品科技保护中心”。其主要职责是:从事各类文物保护、修复科研课题研究;进行各类文物分析、检测、鉴定、修复、复制、保护处理及环境监测;是国内外文物保护学术交流与合作重要场所和国内重点大学文博与文物保护专业学生实习基地。近年来,科技部为“中国通史陈列”、“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中国古代科技展”、“大唐丰韵”等专业展览及出国文物展览,保护、修复、复制了大量的文物,并协助地方文博单位工作。还选派高级修复专家到香港、台湾指导、协助工作,修复战国青铜器30多件。下设两个科室:文物保护实验室、器物修复技术室,现有工作人员13人,其中副研究馆员7名,馆员3名。副主任:潘路 图书资料信息中心是在原图书馆的基础上扩充而成,承担本馆各类图书资料的采集、编目、典藏、借阅,为陈列展览和科学研究提供相关资料,编辑各类专题书目及索引,修复馆藏古籍文献,与国内外博物馆及其他学术机构进行资料交换。同时还负责中国历史博物馆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承担我馆的网络规划和信息管理职能。图书资料信息中心建设有图书资料管理和信息管理两个局域网,现拥有2台服务器,18台终端机。1999年开始实现书刊采编的自动化管理,2000年开通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网站。近十年来,先后编印了《中国历史博物馆古籍善本书目》、《馆藏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论文目录》、《馆藏中国历史人物像索引》。2000年编辑完成《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普通古籍目录》。下设3个科室:采编室、典阅室、信息室。现有工作人员18人,其中研究馆员1名,副研究馆员3名。主任:黄燕生副主任:左润华 负责全馆后勤、行政,为博物馆提供后勤保障。下设3个科室:总务科,机电科,房管科。现有工作人员36人。处长:马如连 副处长:唐国强资产财务处中国历史博物馆资产财务处是对全馆预算经费、财产物资管理的职能部门。下设2个科室:会计科、资产票务科。现有工作人员17人。处长:沈玉莉 基建工程处主要负责本馆大楼的维修、改造;古建维修;后方基地建设等工作。并参与筹建国家博物馆工程的工作。下设两个科室:计划设备科、综合管理科。现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3名。处长:杨英法 副处长:刘政军端门管理处端门地区管理处主要负责端门地区的国有资产管理,负责文物古迹的安全,定期对古建进行保养和修缮。对地区附近的环境卫生实行门前三包,并配合公安机关保持地区政治稳定和维护地区良好社会秩序。下设两个科室:保卫科,行政科。现有工作人员9人。 中国历史博物馆综合服务开发中心主要负责馆内的创收工作,开发具有我馆特色的文物复仿制品、宣传品、纪念品等,并参与端门地区的经营管理。近年来,中心在馆内销售各类图书、旅游品、文物复仿制品等;开发成立了“博文斋”工艺品商店;在端门地区举办各类展览,并行使地区管理职权。下设两个部:历博经营管理部,端门经营管理部。现有工作人员16人。主 任:丁卫民副主任:李建森 负责保卫中国历史博物馆大楼和文物的安全;利用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对大楼及文物进行二十四小时监控;负责展厅开放期间文物及观众安全工作的综合管理;组织领导、监管检查义务消防工作;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有关治安、刑事案件;负责委员首长和外宾来访参观的安全工作;负责传达室传达安全保卫的工作。下设三个科室:保卫科,警防科、技术科。现有工作人员29人。处长:陈国强副处长:刘树理、余建南

看你的水平了,要是写的不怎么样的话,比较困难,审核无法通过,我以前是在佳诚论文网上找他们带我发表的,花了点钱,不用管了。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中国文物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文物科学与文物科技综合性学术季刊,每季末出版,2006年创刊,现已出版24期。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人文社主管主办: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快捷分类:历史考古 哲学与人文科学出版发行:北京  季刊  A4期刊刊号:, 11-5285/K创刊时间:2006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所谓国家级指的是主管单位为国家机构和一级学会的期刊,而评职称全国有效以这个做为标准去选择期刊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省或者不同的单位要求都不尽相同,需具体对待。审查速度问题不太好回复,这个和稿件原因,还有期刊本身对稿件的审稿流程来定。正常在1-3个月内回复,壹品优 能为你做到。

中国文化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中国文化研究院由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等多位香港学者倡立,得到香港特区政府关注与支持,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早在1998年4月就饶教授等的倡议批覆:「对于筹办中国文化研究院的建议,我们什表支持。」并责成行政长官办公室、教育统筹局、民政事务局、库务局、政府产业署等政府部门协助建院事宜。 中国文化研究院于1999年3月18日正式注册,参与筹建的人士有饶宗颐教授、李业广律师、方心让教授、梁振英议员、胡从经教授等。 中国文化研究院成立初期,有幸得到本院理事会成员李业广主席、区永熙先生及孙大伦博士赞助支持本院的日常行政经费,中国文化研究院才得以运作,并发展至今天。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裴闯)记者从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香港特区政府支持,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创建的教育网站《灿烂的中国文明》2日正式开通中文简体字版。 据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理事会主席李业广介绍,《灿烂的中国文明》最初是为了加强香港青少年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而设立的。 这个网站结合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近千位专家学者的力量,将中国文化的精华编纂成18个系列200个专题。网站力求以新兴信息手段全方位展示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自2003年8月发布以来,浏览人数已经超过3400万人次。 为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便内地民众浏览网站,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经过长期筹备、耗资数百万港元制作了网站的中文简体字版。在推出简体字版过程中,网站删除了部分香港地方地理和粤语内容,并对与内地表述习惯不同的用词进行了修正。 据悉,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正在与各国文化协会等相关机构合作,探讨在合适时机推出《灿烂的中国文明》网站的英、法、西、日、韩等多种文种版本,以使更多的外国朋友和华裔子弟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完)(责任编辑:朱彦荣) 相关新闻/图片: · 2005年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单项奖榜单出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索引序列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期刊官网电话号码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期刊官网电话多少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期刊官网
  • 中国文化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