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考古与文物鉴赏论文范文大全

考古与文物鉴赏论文范文大全

发布时间:

考古与文物鉴赏论文范文大全

《原井》,《青海师专学报》1988年4期。《试论我国史前时代的猎头习俗》,《考古与文物》1994年4期。《日本·中国古代の王权の诞生について》,橿原考古学研究所《青陵》第85号,1994年3月。《斧钺の历史的意义について》,橿原考古学研究所研究纪要《考古学论考》第19册,1995年。《简论中国古代“城”的起源问题》,《新疆文物》1995年3期。《关于环壕聚落的几个问题》,《青年考古学家》8期,1996年。《略论史前时代的环壕聚落》,《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三秦出版社,1996年12月。《郑州西山仰韶晚期城址试析》,载刘舜康等主编:《跨世纪科学论坛》,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有角青铜斧钺と有角石斧について》,《古文化论丛——伊达先生古稀纪念论集》,1997年4月。《关于环壕聚落的几个问题》,《文物》1997年8期。《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98年1期。《试论城的起源及其初步发展》,《文物季刊》199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8年10期全文转载。《关于半坡遗址的环壕与哨所》,《考古》1998年2期。《关于半坡聚落及其形态演变的考察》,《考古》1999年6期。《关于西山城址的特点和历史地位》,《文物》1999年7期。《史前城址在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文博》1999年6期。《略论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农业考古》2000年1期。《半坡聚落与黄河流域夯筑城址的发生》,《文博》2000年2期。《尧舜禅让故事与中原社会政治的演进》,《中州学刊》2000年3期。《尧舜禅让的时代契机与历史真实》,《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1年1期全文转载。《史前武器及其军事学意义考察》,《文博》2000年6期。《中原地区龙山城址的聚落考古学研究》,《中原文物》2001年1期。《史前城址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江汉考古》2001年1期。24.《中国原史时代论纲》,《文博》2002年2期。《试论史前城址的社会历史意义》,《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2期。《史前城址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思考》,《中国文物报》2002年6月28日第7版。《尧舜禅让故事的考古学研究》,《中原文物》200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2年11期全文转载。28.《日本学者关于环壕聚落的研究》,《考古与文物》2002年4期。《史前聚落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版)2002年4期。30.《中国史前防御设施的社会意义考察》,《华夏考古》2003年3期。《略论史前聚落的萌芽与发生》,《中原文物》2003年5期32.《关于龙山时代的社会结构与历史进程》,《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庆祝石兴邦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三秦出版社,2003年12月。33.《窑洞式建筑的发生及其环境考古学意义》,《文物》2004年3期。34.《资源开发与史前居住方式及建筑技术进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3期。35.《略论磨制石器的起源及其基本类型》,《考古》,2004年12期第66~75页。《CHINESE ARCHAEOLOGY》VOLUME 5 2005,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36.《略谈考古学文化与社会历史研究》,《中原文物》2005年3期第9~13、32页。37.《资源·技术与史前居住方式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纪念甑皮岩遗址发掘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57~169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38.《旧、新石器时代的演变与居住革命论》,《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感生故事与早期政治权力的更迭》,《中原文物》2006年3期第32~38、57页。《关于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分析》,《西部考古》第1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中国古代斧钺制度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第1期。《略论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多人多次合葬》,《文物》2009年第10期。《枣树沟脑遗址F14及其相关问题分析》,《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2期。《关于喇家聚落的灾难遗迹与广场建筑》,《考古》2007年第5期。《丝绸之路形成的东方因素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4期。《甘肃临潭县磨沟齐家文化墓地》,《考古》2009年第7期(谢焱,钱耀鹏,毛瑞林,周静,朱芸芸)。教学论文:《关于考古学专业的田野考古发掘实习问题》,《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增刊(第一作者)。

你在百度搜索出输入: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论文,注意下面的相关搜索及更多相关搜索,你就会看到的

什么意思啊?写论文?

考古与文物鉴赏课程论文范文大全

我想说的是你为什么到百度上搜。。。。不怕大家都来都考试写一样的。。。。。。。。

《原井》,《青海师专学报》1988年4期。《试论我国史前时代的猎头习俗》,《考古与文物》1994年4期。《日本·中国古代の王权の诞生について》,橿原考古学研究所《青陵》第85号,1994年3月。《斧钺の历史的意义について》,橿原考古学研究所研究纪要《考古学论考》第19册,1995年。《简论中国古代“城”的起源问题》,《新疆文物》1995年3期。《关于环壕聚落的几个问题》,《青年考古学家》8期,1996年。《略论史前时代的环壕聚落》,《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三秦出版社,1996年12月。《郑州西山仰韶晚期城址试析》,载刘舜康等主编:《跨世纪科学论坛》,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有角青铜斧钺と有角石斧について》,《古文化论丛——伊达先生古稀纪念论集》,1997年4月。《关于环壕聚落的几个问题》,《文物》1997年8期。《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98年1期。《试论城的起源及其初步发展》,《文物季刊》199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8年10期全文转载。《关于半坡遗址的环壕与哨所》,《考古》1998年2期。《关于半坡聚落及其形态演变的考察》,《考古》1999年6期。《关于西山城址的特点和历史地位》,《文物》1999年7期。《史前城址在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文博》1999年6期。《略论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农业考古》2000年1期。《半坡聚落与黄河流域夯筑城址的发生》,《文博》2000年2期。《尧舜禅让故事与中原社会政治的演进》,《中州学刊》2000年3期。《尧舜禅让的时代契机与历史真实》,《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1年1期全文转载。《史前武器及其军事学意义考察》,《文博》2000年6期。《中原地区龙山城址的聚落考古学研究》,《中原文物》2001年1期。《史前城址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江汉考古》2001年1期。24.《中国原史时代论纲》,《文博》2002年2期。《试论史前城址的社会历史意义》,《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2期。《史前城址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思考》,《中国文物报》2002年6月28日第7版。《尧舜禅让故事的考古学研究》,《中原文物》200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2年11期全文转载。28.《日本学者关于环壕聚落的研究》,《考古与文物》2002年4期。《史前聚落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版)2002年4期。30.《中国史前防御设施的社会意义考察》,《华夏考古》2003年3期。《略论史前聚落的萌芽与发生》,《中原文物》2003年5期32.《关于龙山时代的社会结构与历史进程》,《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庆祝石兴邦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三秦出版社,2003年12月。33.《窑洞式建筑的发生及其环境考古学意义》,《文物》2004年3期。34.《资源开发与史前居住方式及建筑技术进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3期。35.《略论磨制石器的起源及其基本类型》,《考古》,2004年12期第66~75页。《CHINESE ARCHAEOLOGY》VOLUME 5 2005,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36.《略谈考古学文化与社会历史研究》,《中原文物》2005年3期第9~13、32页。37.《资源·技术与史前居住方式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纪念甑皮岩遗址发掘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57~169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38.《旧、新石器时代的演变与居住革命论》,《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感生故事与早期政治权力的更迭》,《中原文物》2006年3期第32~38、57页。《关于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分析》,《西部考古》第1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中国古代斧钺制度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第1期。《略论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多人多次合葬》,《文物》2009年第10期。《枣树沟脑遗址F14及其相关问题分析》,《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2期。《关于喇家聚落的灾难遗迹与广场建筑》,《考古》2007年第5期。《丝绸之路形成的东方因素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4期。《甘肃临潭县磨沟齐家文化墓地》,《考古》2009年第7期(谢焱,钱耀鹏,毛瑞林,周静,朱芸芸)。教学论文:《关于考古学专业的田野考古发掘实习问题》,《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增刊(第一作者)。

《花厅墓地浅析》,《东南文化》1997年第3期。 《竹园沟铙:中国青铜编钟发源起的一个关键环节-兼评《先秦乐钟之研究》和Suspended Music: Chime-bells in the Culture of Bronze Age China》,《新史学》第9卷第2期,1998年。 《论三角缘神兽镜所见古代日本对江南文化的吸收》,《东南文化》2000年第1期。 《追寻夏文化:二十世纪早期的国家主义考古学》,《汉学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年。 《试论宁乡出土的商代铜铙》,《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2期。 《认识古代东方文明:评Gina Barnes, Rise of Civilization in East Asia: Archaeology of China, Korea and Japan》,《江汉考古》2002年第1期。 《告别纯真:向戴维·克拉克致敬》,《文景》2008年第5期。 《民族考古学:定义问题》,《江汉考古》2009年第4期。 《内画鼻烟壶:工艺传统的断裂和美术取向的确立》,《艺术史研究》第11辑,2009年。 《喀左铜器群再检讨:从器物学模式到行为考古学取向》,《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 《湘绣的物质文化观察:民艺、工艺和艺术》,《艺术史研究》第12辑,2010年。 《宾福德、过程主义和中国考古学》,《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3期。 《作为南越考古学起点的龟岗和猫儿岗:发现与方法》,《历史人类学学刊》第9卷第1期,2011年。 《社区考古学:遗产保护策略还是考古学研究取向》,《东南文化》2011年第5期。 《弥生铜铎和日本青铜文化的传入》,《南京博物院集刊》第13辑,2012年。 《未被认可的出版物和考古学》,《读书》2012年第3期。 《滇池地区青铜文化漆器管窥:以羊甫头为中心》,《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5期。 “A Digitization Project on Dongjing: Redefining its Concept and Collection”, Microfilm and Digitization Review, 41, 2,

考古与文物鉴赏论文范文大全高中

你在百度搜索出输入: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论文,注意下面的相关搜索及更多相关搜索,你就会看到的

《花厅墓地浅析》,《东南文化》1997年第3期。 《竹园沟铙:中国青铜编钟发源起的一个关键环节-兼评《先秦乐钟之研究》和Suspended Music: Chime-bells in the Culture of Bronze Age China》,《新史学》第9卷第2期,1998年。 《论三角缘神兽镜所见古代日本对江南文化的吸收》,《东南文化》2000年第1期。 《追寻夏文化:二十世纪早期的国家主义考古学》,《汉学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年。 《试论宁乡出土的商代铜铙》,《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2期。 《认识古代东方文明:评Gina Barnes, Rise of Civilization in East Asia: Archaeology of China, Korea and Japan》,《江汉考古》2002年第1期。 《告别纯真:向戴维·克拉克致敬》,《文景》2008年第5期。 《民族考古学:定义问题》,《江汉考古》2009年第4期。 《内画鼻烟壶:工艺传统的断裂和美术取向的确立》,《艺术史研究》第11辑,2009年。 《喀左铜器群再检讨:从器物学模式到行为考古学取向》,《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 《湘绣的物质文化观察:民艺、工艺和艺术》,《艺术史研究》第12辑,2010年。 《宾福德、过程主义和中国考古学》,《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3期。 《作为南越考古学起点的龟岗和猫儿岗:发现与方法》,《历史人类学学刊》第9卷第1期,2011年。 《社区考古学:遗产保护策略还是考古学研究取向》,《东南文化》2011年第5期。 《弥生铜铎和日本青铜文化的传入》,《南京博物院集刊》第13辑,2012年。 《未被认可的出版物和考古学》,《读书》2012年第3期。 《滇池地区青铜文化漆器管窥:以羊甫头为中心》,《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5期。 “A Digitization Project on Dongjing: Redefining its Concept and Collection”, Microfilm and Digitization Review, 41, 2,

我最近上网浏览,新发现一个文秘网:中国党政文秘网 。里面各种文章应有尽有,天下公文一网打尽;同时,设有”文章交易”,给代写、改写材料;更有强大的免费区范文,供人参考。我感觉还不错,你可以去看一看,相信,里面会有你想要的内容!!

《东夷的史前史及其灿烂文化》,《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论文199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试论我国中原地区国家形成的道路》,《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3期。《“饕餮纹”一名质疑及其宗教意义新探》,《文博》1985年第3期。《共工氏主要活动地区考辩》,《人文杂志》1985年第2期。《大河村类型文化与祝融部落》,《中原文物》1986年第2期。《东山嘴原始祭坛与中国古代的社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4期。《应该怎样研究上古的神话与历史――评<诸神的起源>》,《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从方法论看<诸神的起源>的失误》,《光明日报》1988年6月28日。《史前东夷族的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年第6期。《略论“中原龙山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中国原始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出版社。《夏商周文化中的东方渊源》,《华夏文明》第二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文明と国家――东夷民族の文明起源》,(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研究论集》第51号(1990年)。《祭祀·战争与国家》,《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5期。《从符号到文字――关于中国文字起源的探讨》,《考古与文物研究》,三秦出版社1996年。《试论陶文“ ”“”与大火星及火正》,《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6期。《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国家的形成――从聚落到国家》,《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炎黄尧舜时期的战争:早期国家形成的机制之一》,《炎帝文化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岳麓书社出版社2002年。《邦国、王国与帝国》,《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试论商代“虎食人卣”类铜器题材的含义》,《纪念商承祚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良渚文明研究》,《浙江学刊》2003年增刊。《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现状与思考》,《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三秦出版社,2003年。《商族的起源及其早期迁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三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甲骨文亳邑新探》,《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先商的文化与年代》,《中原文物》2005年第1、2期连载。《先商社会形态的演进》,《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2期。《商代王都的“社”与“左祖右社”之管见》,《安金槐先生纪念文集》,大象出版社,2005年。《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中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早商王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四集。

文物鉴赏与考古新发现论文范文大全

提要:中国地大物博,拥有着灿烂文明的五千年历史,出土的文物数不胜数。其中北宋官窑瓷器款识多达数种,因为专门为宫廷用瓷而制造的,所以产量很少,因而流传至今的瓷款也极少。关键词:北宋 官窑 五大名窑 特点 造型 釉色 烧制 支钉一.揭秘北宋官窑中国陶瓷的发展源远流长,瓷都景德镇更是名扬中外,到了宋代,瓷器的发展到达了黄金鼎盛时期,其中五大名瓷汝、官、哥、钧、定更是争奇斗艳,各领风骚,其中由官窑烧造的贡御瓷器更是工艺先进,制作精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北宋,瓷器可分为官窑和民窑。首先简单说下民窑,当时生产者看重的是实用、使用价值,生产者考虑了成本,所以工料就不是很讲究。但官窑却不同,官窑是为宫廷而制作的,制作时不计成本,精益求精,窑址的地和生产技术也是严格保密,工艺精美绝伦,因而流传下来的瓷器很多都是稀世珍品。很多人就产生疑问,北宋制作的官窑的地方在哪?是景德镇吗?随着时代的变迁,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①。至今官窑到底在何处是一个谜团,等待后人的探索与发现。二.北宋官窑瓷款的特点②造型别致制作精巧 以这张图为例子进行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此制品的上下两端都好似喇叭一样,上端略微比下端要大些,中间鼓出且上面有等距离排列的四根齿状的棱角,中间鼓出的地方下面有条凹槽,底部随着四根棱角的地方有淡淡不明显的三角形突起。这样的造型对于瓷器的制作是一种挑战,像一般的瓷器,我们常见常见的都是类似与家中装饰的花瓶一样,造型上很单一,而北宋官窑瓷器就造型精致,气度不凡,给人眼前一亮,别致新颖的感觉。釉色美丽烧制精湛上图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汝窑制作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壶,釉色是淡淡的情色,像一面镜子一样,晶莹光亮,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光泽闪亮。此青色釉彩是天青釉,又被成为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给人的感觉虽朴素但却高雅清新,给人以脱俗之感。此天青釉因为其价格昂贵,所以只有官窑会使用,一般民窑不会以此作为原材料。和一般的瓷器相比,其烧制水平也高超,瓷器表面光滑,没有半点瑕疵,光亮照人,内部也没有小的气泡。试问现在我们现在还能见到这样美丽的釉色精湛的烤制技术吗?即使在景德镇也很难再见到这样的珍物了。釉层厚度极为薄从以上两图的断面,我们可以看到,北宋官窑瓷器的釉层的厚度很薄,这在一般的瓷器上是很难遇见的,并且想要模仿也是难。并且断处呈现的是流畅的线状,这也是其独有的特点(赝品呈现的是不连续的齿状)。现今有些人为了赚取不义之财,制作假的文物变卖,如果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瓷器釉色的厚度和断处的裂缝来判断它是不是北宋官窑的真品。4.底部的支钉痕迹北宋官窑的制作采用烧钉制作,器底留有细小的支钉痕;支钉烧大多为3个、5个或6个。并且从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支钉痕小,形如芝麻,呈白色。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凡传世的北宋汝窑瓷器物的器底都有支钉痕迹,无一例外。 三.总结这学期通过在复旦大学选修《中国文物鉴赏》,我对文物这一方面更感兴趣,尤其是北宋官窑及其瓷器。历史传承,在对北宋官窑瓷的了解研究中,同时对北宋宫廷生活有了一些推测和估计,可以联想到当时宫中歌舞升平奢华的生活。也透过瓷器看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智慧,相信有些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生活的我们也无法想到,无法达到的。

书法鉴赏文章摘要:一种特殊的书体和一种特殊的画法的形成,都有它的来源,如这一家的作品,它的艺术风格,为别一家所承继,前者的艺术风格,就成为后者艺术风格的来源。一种特殊的书体和一种特殊的画法的形成,都有它的来源,如这一家的作品,它的艺术风格,为别一家所承继,前者的艺术风格,就成为后者艺术风格的来源。这个来源,或者是同时代的,或者是前时代的。这一个艺术风格既从那一个艺术风格而来,而在形式上、性格上或多或少的保留了前一个风格的某些共同之点,这就是流派。如我们得着一幅明祝枝山的草书,懂得书法流派的人,不加思索地就能说出祝的草书是从唐怀素的草书而来,兼受宋黄山谷草书的影响。因此,祝枝山的草书是怀素与黄山谷的流派。有人或许要问,流派与书画鉴别有无关系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再举一例:唐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在鉴别上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张旭的真笔,此帖是仅有的,无法对比。同时帖的本身,张旭自己也未书款。说它是张旭的真笔,是根据明人董其昌的鉴定。因为董其昌曾见过张旭所书的“烟条诗”、“宛陵诗”,他说与此帖的笔法相同。这二诗现在已经见不到了,连刻石拓本,也不知道是否尚有流传?因而董其昌所依赖根据,到现在就无从来作为根据了。这一卷草书《古诗四帖》的笔势,是一种特殊的形体,从晋代到唐代的书体中,都没有见过,但是从它的时代性来看,却为唐人的格调,在没有其他证据之前,所能认识到的第一步只能到此为止。据历来的叙说,颜真卿的书体是接受张旭的笔法,从唐怀素的《自序》和《藏真帖》都曾谈到颜与张旭的书法关系。因此,一些鉴别《古诗四帖》的专家特别注意到唐颜真卿所书的《刘中使帖》。《刘中使帖》与这一卷草书《古诗四帖》的后面一段有其特殊的共同性,再从两者的笔势和性格的关系来看,显示着《刘中使帖》的笔法。是从草书《古诗四帖》的笔法所成,而不是草书《古诗四帖》的笔法从《刘中使帖》而来,这是很明显的。因为两者成熟的阶段相同,而成熟的先后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行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此外,据北宋的大书法家黄山谷说,五代杨凝式的书体,与张旭、颜真卿颇仿佛。现在流传杨凝式的墨迹如《神仙起居注》、《夏热帖》,它的形式与笔势,也与这一卷草书《古诗四帖》相近。这一切说明《古诗四帖》是这一种书体的先导者,因而可以承认董其昌的鉴定是可信的。认识的依据,正是两者的流派关系,两者之间的特殊性和共同性的贯通。利用这方面的认识,对鉴别所起的作用在于:第一,说明某些作品的时代;第二,说明某些作品的时期。但是任何医生的良方都不能包治百病,即使我们掌握了书画家的流派,也未见得就能把每件书画作品分出它们的真伪和是非来。然而,对于书画鉴别者来说,它却是我们入门的第一步台阶。下面就对书画家的流派作一简单的叙述和介绍。1.书法我国文字起源于何时,虽难确定,但根据考古材料的证明,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字体。它是古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文字。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发现在河南安阳城北五里的小屯村。这个地方曾是殷商时代的故都。最初发现的时候,由于洹水堤岸坏了,冲出了许多甲骨,抛弃在地面上。又有人在耕地时也发现了这种东西。可是当时人们不认识它,多不注意。后来有人称它为龙骨,用为药物。到了光绪二十六年,一个有心人王懿荣捡出了百多片带到北京,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从此遂为考古家研究的依据,确定它在我国文化史上的价值。这种甲骨文字,多是用来记载卜筮的辞语的。古代尊尚鬼神,遇事都要占卜,拿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刮去表皮的一些障碍物,就将卜辞刻在上面。因为它都是记载殷商时代的事迹,所以知道它是殷商时代的遗物,因此也叫殷墟书契。大的字体有一寸见方,小的像谷粒,可都非常精致。甲骨文字大都有一个先写后刻的过程。有用墨写或朱写在玉片、骨片、陶片上的,也有刻好后再填朱方式一直沿用到西周便绝大多数甲骨文只刻不填。从书法上看,钟明善先生在《中国书法简史》中认为:“甲骨文字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瘦硬挺拔的细笔道的;一类是浑厚雄壮的粉笔道的。甲骨文是刀刻的,刀有钝、锐,骨有细、硬、疏松之别,所成笔画就有粗有细,有方有圆。由刀刻形成的笔画多方折,笔画交叉处剥落粗重,给后世书法、篆刻留下了不少用笔、用刀的方法。从结体上看,甲骨文错综变化,大小不一,但均衡、对称、稳定之格局已定。从章法上看,或则错落疏朗,或则严整端庄,且因骨片大小和形状不同而异,都显露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给现代书法章法求新上以有益的启示。罕见的殷人墨迹:玉片、陶片、兽骨上的墨书、朱书,横竖画起笔笔画粗圆如点漆,自然藏锋,住笔尖细如横针、悬针;转折处圆润自然,尤其宝贵。当然后期甲骨文字中也有些笔道纤弱无力的作品,不足取法。”很明显钟明善认为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书法。理由是以前的图书符号并不全有用笔、结字、章法的书法三要素。甲骨文的发现,一方面给书法界开拓了新天地,很多书法家去学习借鉴,另铸新风,书趣古朴,情味别具一格。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甲骨文虽然古雅可爱,但字体不易认识,不适宜临摹,究属少数人的爱好。钟鼎文指三代钟鼎彝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始于汉代。汉武帝时候,有人在汾阴得到一个宝鼎,献给皇帝,朝廷还因此改了年号,叫元鼎,这是公元前116年的事。周以前的钟鼎文字,简单质朴,铭文很短,大都只有两三个字,辞句很深奥,一般的人难以读通。到了周代,器既日增,铭文也长,三四百字以上的屡见不鲜,文词也很典雅。就字体来说,周初金文,从笔画到结字都与殷商甲骨文、金文相近。此期作品,以清道光年间歧山出土的康王时重器《大盂鼎》的铭文为其代表。其它如武王时《利簋》铭文,《大丰簋》铭文;成王时《令簋》、《大鼎》、《令尊》铭文;康王时《麦鼎》铭文等也属于这一类。把这类铭文与商《骨匕刻辞》、《帝辛四祀卣》和墨书陶片等去对照,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许多相同之点。笔画大都首尾尖细,中间较粗,“父”、“有”、“民”、“吏”、“十”、“辛”等字收笔一画,起笔尖细,行笔渐重按成肥笔,落笔又归尖细,形成这时金文特有头尖、腹大、尾尖短的蝌斗尾巴形笔画。“天”、“三”、“四”、“令”等字,往往有起笔圆重,行笔渐细的笔画,犹有蝌斗遗意。同时,铭文中字的体形大小不匀,斜正不一,多具变化。可见金文是由甲骨文发展起来的。西周自昭王起至宣王、幽王止,金文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其书法的主要特点是:⑴笔画圆匀。起笔、收笔、转换大多为圆笔。使后人学习篆书必须用藏锋、裹锋、中锋运笔才能得到篆书笔意。这种圆转、藏锋的笔画就是后来隶书、楷书中圆笔笔法的由来。草书的使转也从中得到启示。⑵结体比周初金文更紧密、平正、稳定、富有规律性。如铭文中有四个“武”字,结构完全一样,重心平稳,上下呼应,有避有就,可以说是结构紧凑的好范例。⑶从章法上看,除最末一行稍显拥挤处,通篇之中纵成行,行距小;横有列,字距大,为后来汉隶碑版如《曹全碑》一类章法开了先河。其中有界格的《大克鼎》、《小克鼎》、《宗妇簋》章法尤为严整规范。《虢季干白盘》字距、行距都很大,显得特别疏朗开阔,是西周金文章法中最有特色的一个。春秋战国五百年间,东方诸国的书法,如鲁、杞、纪、祝、齐、戴、燕、晋、苏、曾、陈、郑、蔡等,都较多继承了成熟的西周书法的特点。西方的秦国亦继承了西周金文的书法特点,并产生了划时代的优秀书法作品:《石鼓文》。石鼓文是十个馒头形石头,每石刻一篇有韵的诗。诗的体裁类似《诗经》的四言诗。刻石的年月,自唐宋以来,就议论不定,有人说刻于周初,有人说刻于后周。唐人以为周文王或周宣王,宋人始提出为始皇以前的说法。近代学者认为是秦刻石者甚多,但仍有文公、穆公、襄公、献公诸说。唐兰先生根据那时的铭刻、文学、语汇、文字及书法的发展,证实石鼓的制作为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论证全面,很有说服力,如无新的提法,似已成为定论。《石鼓文》用笔圆劲挺拔,圆中见方。结体有略趋方正之势,促长取短,务取其称。字距行距开阔均衡整齐,疏朗若晴空星月。字大逾寸,近于大篆。雄强浑厚,朴茂自然,为“书家第一法则”,不为过誉。后来李斯整理的小篆,就由此脱化而来。历代临摹者很多。《秦公簋》和《秦公钟》的铭文与《石鼓文》相似。其它如虢、虞的书法亦与《石鼓文》相近。此外尚有字体委婉流动、结构疏密均有意夸张、纵长的徐《洗儿钟》、《子库钟》、中山王墓出土的铭文等。还有参差错落,结体狂怪的《楚公钟》、《楚王恙鼎》铭文等。至于兵器文字如鸟虫书。《越王州句剑》铭文属于篆书美术字一体;玉器铭文、古空文字、货币文字、符节文字,简册遗墨等又各具特点,往往一字数形,在书苑中形成了百花争妍的盛况。一字数形,后人称为奇字,什么叫奇字呢?就是和古文不一样的书体。《说文解字》上举了一些例子,大多是古丈的别体字,或增减它的笔画,或变异它的形体。《汉书·杨雄传》说刘歆的儿子刘棻曾经跟杨雄学奇字,就是指的这种书体。从文字上的功用上讲,这种各具特色的书体和一字多形的现象,恰好给书法提供了极可宝贵的资料。秦始皇时定书体为八种,谓之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处书,八曰隶书。虫书又叫鸟虫书、鸟篆,以鸟虫头起笔,以虫身屈曲为线的篆书美术字,是战国《越王州句剑》铭文一类书体的延续;刻符如《新妻》、《阳陵》皆为小篆;摹印为方正的小篆,开汉印篆体的先河;用于门榜,封简题字署书,刻于兵器的书,都是大篆、小篆或隶书应用范围的变化而已。所谓的“秦书八体”,以汉字形体而论,不外乎是大篆、小篆、隶书三体。

考古与文物鉴赏论文范文

《关于968年京兆府国子监里的〈佛道图文碑〉》,《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3期;《对“道教”、“美术”、“史”的思考》,《美术与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走回图像》,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5期;《汉代铜镜所见有关道教和神话的图像》,载《湖北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文论集》,2010年;《汉代铜镜にみえる神话および道教の図像について》,载《道教美术の可能》,日本勉诚出版株式会社,2010年;《主题を细部に——汉代美术作品二种に对する再检讨》,载《名古屋大学中国哲学论集》第9号,2010年;《以大足为中心的四川宋代道教雕塑》,载《雕塑》,2010年;《神化的碑文及新样的造像》,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6期;《“知识”的集合体:再论马王堆汉墓“铭旌”帛画》,载《中外美术研究》第1期,香港,2009年8月;《依据叠印痕迹寻证马王堆3号汉墓“大一将行”图的原貌》,载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2009年5月;《中国道教雕塑》,载《雕塑》双月刊,连载5期,2009年;《对涉及三种宗教的三件耀县北魏造像碑的再认识》,载《西部美术考古》,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略说中国早期美术史与考古学的交融》,载《朵云》第67期,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陕西佳县白云观壁画概述》,载《中国书画》,2008年7月;《药王山<;谢永进造像碑>;的年代与摩尼教信息解读》,载《考古与文物》,2008年6月;《从“太原番木瓜”说读图的误区》,载鲁迅美术学院学报《美苑》,2008年6月;《依据图像还是文字——以北魏雷氏造像碑的断代为例》,载《民族艺术》,2008年6月;《山西浮山县老君洞道教图像的调查与初步研究》,载中山大学出版社《艺术史研究》第9辑,2007年12月;《论〈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载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7年8月;《论山西龙山石窟开凿于唐代贞元年间》,载文物出版社《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2006年8月;《唐代道教美术年表》,载中山大学出版社《艺术史研究》第7辑,2005年;《敦煌壁画艺术略谈》,载《敦煌与丝路文化学术讲座》第二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三宝与五圣:唐代道教石窟及殿堂的主像构成》,载《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马车画法与制图方式:从甲骨文到画像石》,载《艺术史与艺术理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论文怎么写:1、当时青铜器的数量及总体情况;2、多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化的继承和发展;3、其特点:铸刻文字的青铜器和青铜农具的种类数量;4、青铜器的使用范围;

请参考一些核心期刊,类似《考古》、《文物》、《考古与文物》

什么意思啊?写论文?

  • 索引序列
  • 考古与文物鉴赏论文范文大全
  • 考古与文物鉴赏课程论文范文大全
  • 考古与文物鉴赏论文范文大全高中
  • 文物鉴赏与考古新发现论文范文大全
  • 考古与文物鉴赏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