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发布时间: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注重多学科的融通,根据全面发展、突出重点的研究思路,广泛涉猎了西方美学、文艺学、人才学等多个领域,近些年主要研究人才开发、人才美学、《乐记》和文化产业。教学科研在高校长期进行跨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已经为研究生或本科生开设了人生哲学、古代诗文、文学理论、文学方法论、西方现当代文艺思潮 、西方文论、美学、西方美学、人才美学、文艺美学、中国现当代文论、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管理、人才开发学、领导科学与艺术、行政法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率先进行了“情商点名法”的教改实验,创立了“山型人才”培养模式;组织20多人的教研创新团队,最早进行了大学生潜能开发与情商育成的探索。一、出版专著与主编的著作9部,合作出版10部。1.专著《中国古代文论经典流变——<乐记>的形成史与接受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2.专著《<乐记>与中国文论精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与牛月明教授合作)。3.专著《<礼记﹒乐记>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4.专著《人才开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5.专著《人才与审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6.专著《西方美学论稿》,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7.专著《新世纪人才学》,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版。8.主编《先秦两汉儒家美学与古希腊罗马美学比较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9.主编《大学生潜能开发与情商育成》,齐鲁书社,2001年版。合作出版的有《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人才学30年》、《大学生应用写作》、《教师美育学》、《风采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马列文论导读》、《美育学》、《爱情新诗鉴赏辞典》等。二、发表文章百余篇(第一作者),主要论文60多篇“试论文化产业“产学研”的机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青岛海洋人才高地建设的对策思考”,曲金良主编《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该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出版。“从人是最重要的文化形态看文化强国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8日。“广告艺术符号模式研究”,《艺术评论》,2013年第2 期。“妈祖文化开发应凸显其优秀品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14日。“加强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16日。“人工岛建设的原则与文化元素”,《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2日。“学术大师成长的主观因素”,《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6月10日。“论大学精神的文化内涵”,《中国海洋大学报》,2012年5月10日“人才美学研究的缘起与发展走向”,《文艺美学研究》第五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小雄鹰的故事”,《河北教育》,2011年第6期。“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人才中长期规划研究”,文化产业司编《国家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2010年度)》,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论《吕氏春秋》与《乐记》音乐美学思想的趋同”,《山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建立海洋美学的构想”,《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2011年第4期。“《乐记》动力定型的理论来源与美学阐释”,《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3期。“红色经典作品的市场化生成因素”,《理论学刊》2010年第9期。“SA8000—企业从‘经济型’向‘社会型’转轨的重要标志”,《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王蒙自传》中的王蒙”,《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人生‘须臾’中的永恒与诗意”,《领导科学报》2009年2月2日。“论全面提升CEO的卓越领导力”,《现代领导》,2009年第12期。“文化研究·文化产业与商品生产”,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海滨现代文化名城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研究”,《青岛社会科学》第二辑,2009年。“‘乐由中出’:《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从格式塔视域看<乐记>中的心物同构”,《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4期。“如何开发管理B类员工”,《中国人才》,2008年第7期。“天人相谐的和合阐释”,《文化中国》,2008年第4期,加拿大出版。“中国文论研究的间性拓展”,《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从乐心关系看《乐记》的‘唯乐不可以为伪’”,《齐鲁学刊》2008年第3期。“关于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海洋大学报》2008年9月4日。“论《乐记》的创美主体修养思想”,《理论学刊》,2008年第2 期。“审美诱发潜能的特点和主要形式”,《美与时代》,2008年第11 期。“为什么要阅读文学名著”,《高中生之友》2008年第11期。“企业如何与员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3期。“惟君子为能知乐——从《乐记》知音论看人对动物性的超越”,《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怎样看待火星文”,《光明日报》2007年10月12日。“乐同民心——审美共同性的阐释”,《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中庸美:王蒙文学哲学的精髓”,《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从以美导善看‘惟乐不可以为伪’”,《理论学刊》2007年第2期。“人才开发中的大人才观”,《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选》,红旗出版社,2007年出版。“大乐与天地同和”,《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从‘天下皆宁’看文艺价值的指归”,《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人才战略与人才开发”,《教育人才研究》2006年第3期。“从先秦古籍通例谈《乐记》的作者”,《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从审美文化看人才美学”,《光明日报》2005年6月7日。“康德美学的哲学出发点”,《光明日报》2004年4月13日。“美是有神性的”,《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二人合作)。“试论中世纪文化及其本质特征”,《理论学刊》2003年第5期。“创新:为‘见异思迁’ 正名”,《联合日报》,2002年1月15 日。“郎吉弩斯与“崇高”辨析”,《济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论柏拉图的艺术管理思想”,《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柏拉图的艺术美论”,《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柏拉图美学之再阐释”,《齐鲁学刊》,2001年第5期。“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康德崇高美之我见”,《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论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创造的辩证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卷2001年第7期。“试论大学生潜能开发和情商育成的动因及其重要性”,《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生涯设计的原则及其意义”,《山东教育》,2001年第3期。“试论教师的潜能开发能力”,《山东教育》,2001年第5期。“‘山型人才’及其培养”,《联合日报》,2001年6月5日。“试论贺拉斯《诗艺》的理论体系”,《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学会做人·培养能力·勇于创新”,《 光明日报》2000年8月16日。“试论孔子的情商思想”,《孔子研究》2000年第4期。“走出心灵的困境,《香港现代教学论坛》2000年第2期。“影响人才自我开发的主观原因及其对策”,《中国知识经济文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下岗职工的心理调整与人才再开发”,《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论文选粹》,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命运归因探析”,《光明日报》1999年8 月27日。“怎样提高作文能力”,《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3日。“海德和维纳的归因理论与人才开发的归因”,《中国人才》1999年第1期。“凝聚力差的原因及其对策”,《行政与人事》,1998年第1期。“大学生心理冲突导致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第三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自学成才与人才资源开发”,《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2期。“寻美向导”,《大众日报》,1997年12月8日。“审美:诱发潜能的加速器”,《中国人才》1997年第4期。“狮羊效应与羊狮效应”,《中国人才》,1996年第1期。“人才鉴别的测不准原理”,《中国人才》,1996年第2期。“苏格拉底的人格美及其艺术美论”,《语文函授》1996年第3期。“谈谈《阑尾》的怪诞与滑稽美”,《语文函授》1996年第2期。“优化组合尚未实现”,《人民日报》,1995年4月19日。“试论青少年潜能的开发”,《山东青少年研究》1995年第4期。“‘模仿说’嬗变略述“,《齐鲁学刊》,1994年第3期。“形象大于思想与形象小于思想新探”,《语文函授》1994年第1期。“文学概论疑难问题十五解”,《高教自学考试》1993年第8期。“历史感·方法论·文艺本质”,《齐鲁学刊》1992年第3期。“对自然美奥秘的探究”,《山东社会科学情报》1992年第5期。“经济大潮对文艺创作的呼唤”,《语文函授》1992年第6期。“深化与改革文学理论教学的几点尝试与设想”,《语文函授》1991年第3期。“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感”,《语文函授》1990年第4期。“消遣的价值”,《齐鲁学刊》1990年第6期。“对宗教的美学思考”,《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0年第3期。“‘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之我见”,《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审美价值与主体性”,《齐鲁学刊》1989年第5期。“对现实主义的再思考”,《语文函授》1989年第6期。三、2008年以来主持完成的项目与在研项目2008年主持完成了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人才美学:人才开发的新视域》。2008年主持完成了山东省高校教改项目《人才开发学研究》。2010年主持完成了国家文化部重点招标课题《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人才中长期规划研究》。2011年主持完成了教育部规划项目《<乐记>与中国文论精神》。2011年主持完成了中国人才研究会项目《国家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研究》。2011年主持完成了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乐记>的形成史与接受史研究》。2011年主持青岛市发改委重大招标课题《青岛市海洋人才高地建设问题研究》。2012年主持山东省蓝黄两区重大招标课题《山东省引进海外海洋人才对策研究》2012年主持中国人才研究会项目《文化创意人才创新能力研究》。2012年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加快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2013年主持青岛市社会科学重点委托项目《文化强国梦及其对策研究》。2014年主持青岛市“十三五”前期规划重大课题研究项目《青岛市“十三五”提升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4年主持青岛市西海岸(国家)新区委托课题《陆海统筹发展实验区建设战略及对策》

科研项目:  主持:   奥古斯丁美学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1立项,已结项。   第53批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二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2013年立项。   20世纪中国“美学热”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研究项目,2015年立项。  参与:   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评价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12年立项。   西方美学通史1-2卷,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负责人,2014年立项。  3 抗战题材影视剧生产与消费调查研究,中国文联部级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执笔,2013年立项 (已结项) 。   新时期湖北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路径研究,湖北省文化厅委托项目,研究报告执笔,2011年立项(已结项)。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武汉大学“70后团队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12年立项。 学术论文:《艺术作为救赎的阶梯——奥古斯丁的音乐美学思想新探》,《基督教文化学刊》2015年总第33辑。  《“无利害性”原则源于奥古斯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8月4日。  《社会学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美学热”》,《文艺研究》2014年第6期。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中国审美现代性肇端的社会学考察》,《东亚人文学》(韩国),2014年总第28辑。  《宗教经验与文学创作——以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为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美学研究方法论的反思—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的启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  《形式游戏在审美文化产品评价活动中的功能问题 》,《江汉论坛》2013年第10期。  《政党、民族、全球——抗战题材影视剧中社会历史意识的变迁》,《文艺新观察》,2013年第5期。   《后极权主义时代的主流影像叙事——以<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为例》,《东北亚文化研究》(韩国),2013年总第37辑。  《艺术与货币:消费社会中的审美伦理》(第二作者),《洛阳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年第4期。  《当学术研究作为一种职业》,《新文学视野》(笔谈),2013年第3期。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的危机》,《文艺争鸣》2012年第7期。  《奥古斯丁的“情感”理论》,《云梦学刊》2012年第3期。  《浅谈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评价机制中的几个问题》,《长江学术》(笔谈)2012年第2期。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网络玄幻小说》,《兰州学刊》2012年第11期。  收入欧阳友权编:《网络与文学变局》,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  《培植“艺术心”:丰子恺的艺术教育思想》,《第二届丰子恺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数是美的依据——奥古斯丁美学思想新探》,《外国美学》2012年总第20辑。  《浅析普罗提诺思想中的审美与灵魂的回归理论》,《哲学门》2011年总第24辑。  《奥古斯丁与现代美学的兴起》,《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6期。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美学》2012年第3期全文转载  《电视、身体、审美——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电视娱乐节目管窥》,《理论月刊》2011年11期。  《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学批评生态与“类型文学”的兴起》,《兰州学刊》2011年第7期。  《浅论老子“道论”的美学内蕴》,《中国文化研究》2011春之卷。  《“摹仿说”探源》,《长江学术》2011年第4期。  《缪斯与上帝的相遇—生存论视域中的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悲剧的诞生〉中的形而上学问题》,《兰州学刊》2010年第2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科研项目:  主持:   奥古斯丁美学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1立项,已结项。   第53批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二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2013年立项。   20世纪中国“美学热”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研究项目,2015年立项。  参与:   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评价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12年立项。   西方美学通史1-2卷,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负责人,2014年立项。  3 抗战题材影视剧生产与消费调查研究,中国文联部级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执笔,2013年立项 (已结项) 。   新时期湖北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路径研究,湖北省文化厅委托项目,研究报告执笔,2011年立项(已结项)。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武汉大学“70后团队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12年立项。 学术论文:《艺术作为救赎的阶梯——奥古斯丁的音乐美学思想新探》,《基督教文化学刊》2015年总第33辑。  《“无利害性”原则源于奥古斯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8月4日。  《社会学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美学热”》,《文艺研究》2014年第6期。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中国审美现代性肇端的社会学考察》,《东亚人文学》(韩国),2014年总第28辑。  《宗教经验与文学创作——以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为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美学研究方法论的反思—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的启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  《形式游戏在审美文化产品评价活动中的功能问题 》,《江汉论坛》2013年第10期。  《政党、民族、全球——抗战题材影视剧中社会历史意识的变迁》,《文艺新观察》,2013年第5期。   《后极权主义时代的主流影像叙事——以<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为例》,《东北亚文化研究》(韩国),2013年总第37辑。  《艺术与货币:消费社会中的审美伦理》(第二作者),《洛阳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年第4期。  《当学术研究作为一种职业》,《新文学视野》(笔谈),2013年第3期。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的危机》,《文艺争鸣》2012年第7期。  《奥古斯丁的“情感”理论》,《云梦学刊》2012年第3期。  《浅谈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评价机制中的几个问题》,《长江学术》(笔谈)2012年第2期。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网络玄幻小说》,《兰州学刊》2012年第11期。  收入欧阳友权编:《网络与文学变局》,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  《培植“艺术心”:丰子恺的艺术教育思想》,《第二届丰子恺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数是美的依据——奥古斯丁美学思想新探》,《外国美学》2012年总第20辑。  《浅析普罗提诺思想中的审美与灵魂的回归理论》,《哲学门》2011年总第24辑。  《奥古斯丁与现代美学的兴起》,《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6期。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美学》2012年第3期全文转载  《电视、身体、审美——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电视娱乐节目管窥》,《理论月刊》2011年11期。  《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学批评生态与“类型文学”的兴起》,《兰州学刊》2011年第7期。  《浅论老子“道论”的美学内蕴》,《中国文化研究》2011春之卷。  《“摹仿说”探源》,《长江学术》2011年第4期。  《缪斯与上帝的相遇—生存论视域中的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悲剧的诞生〉中的形而上学问题》,《兰州学刊》2010年第2期。

2002年至今,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工作,现任学院副院长。论文:《技术工具论的表现形式及悖论分析》(第二作者)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2、7转载《座架的发生与此在的生存》宁夏大学学报6《交互主体性问题由理论向实践维度的转向》 河北学刊 4《判断力批判视野中的范式问题》洛阳师范学院学报6《工程哲学的实践哲学基础》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3期《海德格尔前后期空间思想的内在联系》人文杂志 2005年第1期《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的困境分析》西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与李约瑟问题》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第4期,陕西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013《动物之动物性与人之人性》—海德格尔的动物学研究及其意义 人文杂志2007年3期《海德格尔和卡西尔在瑞士达沃斯的辩论》世界哲学200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B6)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主体伦理学中伦理责任人的缺失》浙江学刊2008第2期《从他人的先验构造到让他人存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第3期《海德格尔视野中现代性的时间根源》安徽大学学报2008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B6)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从范式理论的发展与困境看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合流 》河南大学学报 2008第3期《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中的人文向度》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第4期《现代休闲悖论及其克服》湖北大学学报2009第2期《暴力的政治及其无力》人文杂志2009第5期《牟宗三对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误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第1期《精神现象学从绝对的绝对开端》现代哲学2010第1期《从马尔库塞的绝望和海德格尔的暴政看应对现代技术之困境》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年第1期《海德格尔本真概念的三重意蕴》复旦学报2010第1期《叔本华悲观主义伦理学的形而上学根源和实践根源》哲学研究2010年第6期著作:《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与时—间性问题研究》(24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译著:海德格尔《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20万字)2006年(版权问题未能出版)海德格尔《真理的本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和泰阿泰德篇》(22万字) 华夏出版社,2008年9月海德格尔《物的追问——康德先验原理的学说》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6月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1、崔岩,1999年第4期,《评唐太宗的音乐观》,《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60-63页。2、崔岩,2003年第3期,《也谈太原“黄坑”葬俗的宗教属性》,《洛阳大学学报》,第22-24页。3、崔岩,2003年第3期,《以隋唐为例驳“<通鉴>不载文人”说》,《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87-90页。4、崔岩,2006年第4期,《论唐代科举制策试的匡时济俗功能》、《扬州大学学报》,第18-21页。5、乔治忠、崔岩,2006年第6期,《韵文述史 审视百代——论清高宗的咏史<全韵诗>》,《文史哲》(CSSCI),第69-74页。6、乔治忠、崔岩,2006年第9期,《清代历史地理学的一次科学性跨越——乾隆帝《题毛晃<禹贡指南>六韵》的学术意义》,《史学月刊》(CSSCI),第5-11页。7、崔岩,2007年第1期,《噶尔丹死亡问题考辩》,《清史研究》(CSSCI),第110-113页。8、崔岩,2007年第3期,《土尔扈特蒙古回归日期再探讨》,《卫拉特研究》,第27-30页。9、崔岩,2008年第5期,《乾隆帝御制诗史学价值探微》,《求是学刊》(CSSCI),第132-137页。

文学与传媒学院有专兼职教师6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20人、硕士27人。另有享受国家级特出津贴专家2人、省管优秀专家3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曾宪梓教育基金一等奖和三等奖获得者3人。基本形成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思想素质、业务水平优良的教师队伍。 姓名 职务职称 专业与研究方向 张宝明 博士,硕士生导师 ,洛阳师范学院副院长,省管优秀专家,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启蒙思想史 张凌江 文学院院长,博士,硕士生导师,曾宪梓教育奖三等奖获得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女性文学研究 李少咏 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 赵海彦 教授,博士,科研处处长 ,省青年骨干教师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刘继保 教授,博士,洛阳师范学院学报主编 ,省青年骨干教师 中国古代文学红楼梦研究 丁喜霞 教授,博士,设备处副处长 ,省青年骨干教师 语言学古代汉语 朱青 教授 文艺学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鲁晓霞 教授,新闻系主任,写作教研室主任 ,省级优秀教师 写作学新闻写作 王建国 副教授,博士,中文系主任 ,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王文参 教授,博士,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研究 李军 副教授,博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解放区文学研究 刘艳萍 副教授,博士 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研究 来德强 博士 语言学古代汉语 赵爱武 博士 语言学古代汉语 吕豪爽 副教授,博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 吴雪玲 副教授,博士 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研究 尹雪华 副教授,博士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高慎涛 副教授,博士 古代文学佛教与文学研究 李政学 副教授,博士 文艺学古代文学批评史研究 马春华 博士 语言学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 袁 园 博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 司全胜 博士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研究

洛阳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12——1977,先后任陆一军战士、副班长。1977——1983,先后任洛阳印刷厂彩印车间党支部委员、包装公司团委副书记(其间:1982,洛阳工学院学习)。1983——1985,洛阳市八一纸袋厂厂长、党委副书记。1985——1988,洛阳市皮革工业公司经理、党委委员。1988——10,洛阳市皮革工业公司经理、党委书记(其间:1989,参加深圳大学外经外贸专业学习)。10——02,偃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02——1994,偃师县委副书记、县长(其间:1993,参加河南大学行政管理研究生班学习)。1994——12,偃师市委书记(其间:09,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2——06,平顶山市副市长。06——2006,濮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06——03,濮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03——01 ,开封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2016年1月,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文学与传媒学院有专兼职教师6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20人、硕士27人。另有享受国家级特出津贴专家2人、省管优秀专家3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曾宪梓教育基金一等奖和三等奖获得者3人。基本形成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思想素质、业务水平优良的教师队伍。 姓名 职务职称 专业与研究方向 张宝明 博士,硕士生导师 ,洛阳师范学院副院长,省管优秀专家,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启蒙思想史 张凌江 文学院院长,博士,硕士生导师,曾宪梓教育奖三等奖获得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女性文学研究 李少咏 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 赵海彦 教授,博士,科研处处长 ,省青年骨干教师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刘继保 教授,博士,洛阳师范学院学报主编 ,省青年骨干教师 中国古代文学红楼梦研究 丁喜霞 教授,博士,设备处副处长 ,省青年骨干教师 语言学古代汉语 朱青 教授 文艺学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鲁晓霞 教授,新闻系主任,写作教研室主任 ,省级优秀教师 写作学新闻写作 王建国 副教授,博士,中文系主任 ,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王文参 教授,博士,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研究 李军 副教授,博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解放区文学研究 刘艳萍 副教授,博士 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研究 来德强 博士 语言学古代汉语 赵爱武 博士 语言学古代汉语 吕豪爽 副教授,博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 吴雪玲 副教授,博士 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研究 尹雪华 副教授,博士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高慎涛 副教授,博士 古代文学佛教与文学研究 李政学 副教授,博士 文艺学古代文学批评史研究 马春华 博士 语言学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 袁 园 博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 司全胜 博士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土木党委书记是路书记是个女的,你上学校网站有各系部情况的,可以找到你想知道的

张国鼎:教授,河南省优秀教师。主要研究领域:财政经济、工程管理。主持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四部,在研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为省软科学重点课题。主讲《财政与税收》、《税收实务》、《建筑工程预算》等课程。 李 平:教授,博士,工程管理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及风险管理。河南省教育厅技术学术带头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个人会员。主持和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9项,其中“工程项目行为风险及激励机制的研究”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工程项目风险预测与优化的研究”获洛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ISTP、CSSCI论文8篇,科技论文“Research on forecast model of schedule risk for project of uncertain Network”获河南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出版专著1部,主编、参编教材各1部。主要承担本、专科生《管理学》、《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吴现立:教授。硕士研究生,工程管理系副主任,市级优秀教师。主要研究领域:工程造价、工程投融资。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编或参编公开出版教材6部。主持的省级科研成果“中国大陆与美日及香港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和计价模式比较研究”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多次参与市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投资评估工作。承担本科生《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 徐江平:副教授,博士。工程管理系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与产业经济。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ISTP论文2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参编教材3部,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分别获得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三等奖,河南省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奖项。洛阳市工业强市研究会常务理事,洛阳市“十二五”规划编写专家组成员。 吕玉辉,副教授,博士。工程管理系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工程经济、项目管理和评价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主持省部级项目两项,是2个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参与市级项目5项,主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期刊及核心期刊8篇。主要承担本科生《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建筑经济学》、《工程管理专业英语》等课程。 董萍,高工,博士,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节能、工程检测等。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河南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一项,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2项,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一项,省测绘局一等奖一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论文1篇,ISTP检索4篇,主讲《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检测技术》等课程。现为河南省评标专家、洛阳市发改委评标专家、洛阳市财政局采购中心评标专家。 马腾,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投资项目预决策分析、项目投融资。先后发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4项、地厅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多个项目获奖;作为副主编公开出版教材4部。承担本科生《西方经济学》、《工程项目投融资》等课程。

舒云星,男,1962年生,教授,博士。河南省劳动模范,洛阳市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洛阳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获东南大学学士学位、清华大学硕士学位、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EI收录十余篇。主编教材7本,参编教材3本,其中《硅酸盐工业控制实训》为教育部规划教材,主编系列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等2本,并任该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参加完成国家七·五 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参加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和参加完成省级科研项目7项,其中2项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洛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和参加省级教研项目3项,其中1项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水泥厂预分解窑故障处理仿真系统》已经推广到十余所院校。主持的模拟电子技术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杨尚森,男,1964年生,教授,硕士。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篇获教育厅科技论文二等奖;主持及参加完成省市科研、教研项目8项,其中获洛阳市科技进步奖4项,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1项;主编教材10余部,其中《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Illustrator10实例教程》为教育部规划教材。主持完成校园网规划与建设,开发了办公系统、教务系统、统一信息平台等网络应用系统。多次获院教学质量优秀奖,主持《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VB程序设计》三门院级精品课程。高春玲,女,1966年生,副教授,硕士。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社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列教材专家编审委员会委员,院“三育人”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多次获院教学质量一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加完成省市科研、教研项目8项,主编教材4本。武 新,女,1962年生,教授,硕士。洛阳市优秀教师。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学位,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获河南省教育系统2005年度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多次荣获校教学质量一等奖。发表科研论文20篇。主持和参加科研、教研项目14项,其中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获河南省冶金建材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编和参编教材5本,其中《微机接口与汇编语言实训》等两本为全国规划教材。李京秀,女,1964年生,教授,硕士,教研室主任,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洛阳市优秀教师。获西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主编和参编教材3本。发表论文20篇。参加完成省科技厅鉴定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教育厅教研项目1项,主持完成的“模拟电子技术”CAI课件,获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主持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为院级精品课程。李 蒙,男,1973年生,讲师,博士研究生,教研室主任。获河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在中国矿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参加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参编教材1本。发表论文20余篇,被EI、ISTP收录4篇,8篇为核心期刊。石念峰,男,1976年生,副教授,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计算机与通信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优秀教师,洛阳市优秀专家。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协同设计方向和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8篇被EI、ISTP收录,发明专利2项。2008年至今,主持省级项目4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横向项目6项,参与完成省级项目10项、市厅级项目2项、横向项目2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奖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王国强,男,1976年生,博士,教研室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图像光照处理方法的研究、特征表示、特征提取和降维算法的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4篇被EI、ISTP收录。刘保罗,女,1976年生,博士,教研室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混合系统的安全性验证方向的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3篇被EI收录。李传锋,男,1976年生,讲师,获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院优秀教师、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参加完成科研教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17篇,编写教材2部。董锦凤,女,1962年生,副教授,西安机械学院硕士毕业。洛阳市优秀教师,院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获院教学质量一、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主持完成省市科研项目4项,其中“全套财务及合同管理系统(软件)”获河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二等奖,《毕业设计指导(电类)》获河南省教育系统科研成果二等奖(著作类)。白桂梅,女,1964年生,副教授,硕士。院“三育人”先进个人,获院教学质量一、二等奖,发表论文11篇,参加完成省市科研教研项目5项,编写教材3部。张红霞,女,1966年生,副教授,硕士。洛阳市业务能手,院优秀教师,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数据结构”课程获院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16篇,参加完成省市科研教研项目6项,编写教材2部。苗专生,男,1957年生,高级工程师,硕士。第四届西工区政协委员,发表学术论文7篇,编写教材1部。王 勤,女,1966年生,副教授。院优秀共产党员,曾获洛阳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优秀一、二等奖,参加完成的“高等学校多媒体咨询系统”获洛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编写教材7部。宋志芳,女,1958年生,副教授。院优秀教师,发表论文6篇,参加完成“基于虚拟测试技术的新型动平衡机”项目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参加河南省火炬计划等其它项目4项。李雅萍,女,1968年生,副教授,硕士。获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主持完成的“工商行政管理综合业务系统”、“立式通用数控淬火机床控制系统”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编写教材2部。邹红文,女,1963年生,副教授,硕士。

  • 索引序列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洛阳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