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亚洲经济杂志

亚洲经济杂志

发布时间:

亚洲经济杂志

1《经济观察报》 2《经济参考报》 3《经济日报》 4《财经》双周刊 5《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周5期报,08年1元一期 6《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订阅指南: 邮发代号:45-138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05 邮局订阅电话:11185 出版信息:逢周一出版,每期印刷100版。 发行价格:优惠价每期6元,全年50期,全年订阅价300元 通讯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日报社1809室 邮编:510601 电话:广州(020)37579947 87391621 北京(010)65693425 上海(021)64265507 传真:(020)87399756

澳大利亚流通与市场发育,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1年第十九期。 印度市场发育的经验与借鉴,财贸经济资料,1991年第八期。 美国与加拿大市场的运行与发育,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2年第61期。 澳大利亚的羊毛市场,北京经济瞭望,1993年第六期。 乌拉圭回合基础上的东亚贸易开放研究(合作),世界银行报告,1994年。 中国贸易开放的成本与收益:一般均衡分析(合作),亚洲经济杂志,1997年11卷3期。 贸易自由化与部门战略调整:《中国贸易改革:政策与进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 提高关税政策运用水平:《走向21世纪的中国关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1月。 我国最优宏观关税结构问题研究,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8年第41期。 关税任务计划分配体系科学化的研究,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8年第41期。 我国出口贸易若干问题研究(合作),中国外贸发展与改革,第14集,1999年3月。 中国加工贸易的理论回顾与展望:《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 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外贸、经济增长与体制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中国贸易自由化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论坛》,外文出版社1999年。 日本服务贸易的开放与发展(合作):《世界问题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欧盟农业市场管理模式研究,财贸经济,2000年第6期。 我国出口贸易战略模式的总结与探索,国际贸易论坛,2000年第3期。 世界贸易组织运行机制研究,财经文稿,2000年,第2期。 迈向市场经济前沿-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作用评价(合作),国际贸易,2000年第9期。 举足轻重之欧盟:中国与欧盟贸易战略定位,国际贸易,2001年第5期。 加工贸易,更宽视角下的评判与分析,《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II》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

补充:  你说的是杨帆,超越左右翼。个人认为货币银行方面他不是很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51岁。  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日本经济研究所,获世界经济硕士  9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  89年--93年任国家物价局涉外价格司进出口副处长。  94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工作。  在大学期间专攻国际金融。后在深圳中央银行和中国银行工作过几个月,对于“两币流通”进行了研究;80年代受聘于天津开发区任研究所所长,对于外资企业的考察和工作经验奠定了他的研究的微观基础。90年代他在回到北京,在国家物价局涉外价格司管理外贸价格,几次调整人民币汇率他都参加了算帐。  非 黄达 莫属,元老。  中国嗣翊笱Ы淌凇⒅泄�鹑谘Щ崦��岢?  1925年2月生,天津市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1946年就学于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政治学院财经系,1983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1991年11月至1994年6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作为中国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黄达教授从1950年起就开始讲授货币银行学及有关课程,其研究领域涉及货币银行理论、物价、财政及综合平衡等问题�饕�畚氖占�凇痘拼镂募�芬约啊督鹑?词义、学科、形势、方法及其他》中,1990年以来先后参与主编《中国金融百科全书》、《中华金融词库》等大型辞书。曾两度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黄达教授注重人才的培养,并特别倡导和推动中外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交流。他曾以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中方主席的身份,推动中美之间经济学教育的交流,设立著名的“福特基金项目”。2001年,与1999年度诺奖得主蒙代尔教授共同冠名设立“黄达-蒙代尔经济学讲座”,跟踪经济学尤其是财政金融领域的国际前沿动态,构筑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2002年12月,又与蒙代尔教授共同冠名设立“黄达-蒙代尔优秀博士论文奖”,以激励更多的杰出青年学者为新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白钦先,1940年出生于山西省清徐县,196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在从事一段教育与编辑工作之后,于1978年到198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经济学硕士学位(国际金融专业)。  工作和学习经验:自1984年以来,白钦先教授长期担任辽宁大学金融保险系、国际金融系副主任,国际经济学院副院长,现为辽宁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际金融专业博士研究生主任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特聘教授,辽宁大学、中山大学资源共享,在两校分别任课,任聘博士生导师和金融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太平洋盆地国家财政金融会议国际学术评审委员会中方委员,亚太金融学会(国际)中国理事。  白教授还积极投身于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参与中国或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研究,有关部门也经常咨询其意见或建议,例如他提出的“商业性银行业务与政策性银行业务分离分立”的主张被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所采纳。白钦先热爱高等教育事业,“一次冷静选择,终生无怨无悔”,全身心地投入教书育人事业。他的自勉词:“人正、气正、风正、文正”;“人品、学品,人格、国格,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他提出“先做人,后做事;先做人,后育人;先做人,后做文”的主张,他以“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为最高师德标准。他认为这是一种整体性观察,思考与体验,是一种哲理,是一种境界中的自省。虽然从理论或事实上讲,教育从来都不是万能的,但就教育的根本目标来说,或者就教育的本质而言,至少在理念上是应当追求“万能的”。《经济日报》“神州学人”称白教授“为学求新,为道求真”。他的教育理念是:“师道缘于人品,人道归为自然”。  研究方向:白钦先教授长期从事经济金融学理论教学、教材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教育以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 国际经济、金融学理论,特别是国际经济金融比较研究、政策性金融研究、国家及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外汇的国家风险研究以及改革与科研的方法论研究等方面。在各国金融体制比较研究、政策性金融研究和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研究等领域有开拓性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  科研成果:白教授所著《比较银行学》奠定了该学科理论体系和框架结构的基础,提出了由各国金融发展战略、组织形式、框架结构、业务分工、监督管理、构造方式、运行机制、运转环境(包括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和总体效应等九大金融相关要素有机整体组成的“银行体制”这一理论概念。由于其开创性研究而获国家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和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首届“金晨奖”一等奖。白教授开创了对政策性金融研究的先河,在这一领域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有专著和系列文章发表,任《中华金融辞库》——政策性金融分卷的主编,近年又对政策性金融的经济金融功能和经济学金融学涵义进行了创造性研究,将政策性金融提高到基本经济学、金融学理论高度,在这一领域居国内外领先地位。1997年以来又根据一系列全球经济、金融新形势及一系列危机性事件,提出了国家的“金融安全”、“金融主权”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等新理论观点,引起社会各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白钦先教授1998年5月在“面向21世纪全球金融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郑重提出的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与战略,被称为是1998年中国金融理论界的一件大事,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创新,是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金融观,是提出一个重大的亟待研究的理论课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引起全国经济金融界的强烈反响与热烈讨论,现正深入进行。目前还承担国家教委九五社科重点规划项目《金融体制改革——各国商业银行体制比较》和1999年国家软科学项目《知识创新体系中的资源理论创新——金融资源理论与实践研究》。  获奖情况:两次获得了辽宁大学最高奖——振兴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沈阳市劳动模范。  易纲,男,1958年3月5日生,北京市人,汉族。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80年被北京大学选派到美国留学。1980-1982年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学习,获管理学学士学位。1982-1986年入美国伊利诺大学经济系学习,先后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1986-1991年任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助教,1992年获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终身教职并晋升为副教授,1994-1997年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97年至今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在美期间,易纲先后担任美国伊利诺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1993年发起并组织 (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留英经济学会)“中国走向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1993-1994年与林毅夫、张维迎、海闻等发起并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3年至今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资深研究员。1993年至今任美国学术期刊《中国经济评论》、《亚洲经济期刊》编委。1995年负责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硕士、博士计划的设计,该计划于1996年秋季开始实施。1996主持创建北京大学经济中心经济学双学位计划,该计划于 1996年秋开始实施。  戴国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财政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以及上海金融学会、上海城市金融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理论和银行管理理论。主要学术成果有《中国货币需求分析》、》《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基金管理学》、《商业银行经营创新》、《西方金融创新及其影响》、《论凯恩斯“准繁荣”思想及其对通货膨胀的态度》、《中国股票市场周未效应》等。曾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并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荣誉。  开设课程主要有:研究生课程:《货币银行理论》、《现代倾向性货币金融理论》。本科生课程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亚洲经济杂志

亚洲经济学杂志

应该不错吧,易纲发过

最牛的财经杂志还是胡舒立团队的《新世纪》周刊,其次还有《财经》、《二十一世纪经济报》《第一财经》周刊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来着 品优 刊*网*的回答

你好!我个人比较推荐《21世纪经济报》和杂志类《南风窗》,《财智》也不错!

亚洲经济杂志怎么样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_百度翻译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网络 亚洲经济学季刊; 亚洲经济学期刊;进行更多翻译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_百度翻译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网络 亚洲经济学季刊; 亚洲经济学期刊;进行更多翻译

1,英国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中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即使光翻看杂志里的插图,也会发现,这是本带着英国式的幽默,但又处处用事实说话,比如曲线图,比如表格……严肃又不失诙谐的时事经济杂志。《经济学人》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但是每期也有一两篇针对科技和艺术的报导,以及一些书评。除了常规的新闻之外,每两周《经济学人》还会就一个特定地区或领域进行深入报道。  《经济学人》的文章一般没有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杂志的写作风格十分有特色,注重于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在杂志创刊之初,“经济主义”(economism)意思是经济保守主义,但是今天该杂志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上的立场都是倾向自由主义的,反对政府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过度的介入。不过当然不同的作者立场也会有所不同。《经济学人》的文章也以妙语闻名,几乎每一篇的口吻都带嘲讽与幽默。一些人甚至说,只要作者知道如何开玩笑,无论其政治立场,他的文章都可以在《经济学人》上发表。  《经济学人》刊题的白色字体和鲜红的底色,秉承了杂志创始人詹姆士·威尔逊一贯倡导的朴实无华的作风。《经济学人》中的文章干练、精简、诙谐,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主编认为,“写出来的文章,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  《经济学人》读者定位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杂志认为自己的读者都受过高等教育,因此对很多经济名词、专业术语,从不屑于做解释,比如“看不见的手”、“微经济理论”,有时候,大段地引用“法文”,使用拉丁语,也不翻译。  《GQ》  《新科学家》  《FHM》  《自然》  2,美国  《时代》  《新闻周刊》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远东经济评论》  《福布斯》  《财富》  《读者文摘》  《旗帜周刊》  《国家地理》  《Wired》  《花花公子》  《科学美国人》  《发现》  《科学》  《纽约客》  3,中国大陆  《应用写作》  《新发现》  《半月谈》  《求是》  《南风窗》  《新民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  《新周刊》  《时代邮刊》  《中国企业家》  《城市画报》  《新闻周刊》  《了望东方》  《中国青年》  《凤凰周刊》  《意林》  《读者》  《青年文摘》  《米老鼠》  《科幻世界》  《漫友》  《童话大王》  《少年漫画》  《看电影》  《艺术与设计》  《时尚》  《瑞丽》  4,香港  《亚洲周刊》  《一本便利》  《壹周刊》  5,台湾  《新新闻》  《商业周刊》  《天下杂志》  《世界腕表杂志》  [编辑本段]中国热销杂志排行榜   《爱人》半月刊 1000000 份  《中国国家地理》960000份   《女友校园CUTE》月刊 820000 份   《女友家园LOVE》月刊 780000 份   《都市丽人》月刊 762700 份   《瑞丽服饰美容》月刊 680000 份   《都市文萃》月刊 620000 份   《瑞丽伊人风尚》月刊 600000 份   《卫视周刊》半月 600000 份   《健康之友》月刊 584537 份  [编辑本段]日本热销杂志排行榜  日本以时尚杂志闻名世界,大概120种时尚杂志,以下为热门杂志  GAL系  《ViVi》《PINKY》《Sweet》《Scawaii》《Glamorous》  《JELLY》 《Glitter》《WoofinGirl》《BOAO》《Blenda》《ElleGirl》《HappieNuts》  少女街头系  《nonno》《mina》《seventeen》《soup》《PS》  《popteen》《zipper》 《mini》《ranzuki》《kera》  《spring》《seda》《cutie》《egg》《cawaii》  《nicola》《street》 《anan》《jille》《fruits》  《looks》《love berry》《fine》《spy girl》《steady》  《hanachu》《nadesico》《honey girl》《haco》  欧美田园系  《装苑》《smart》《vogue》《spur》《ginza》  《figaro》 《elle》《fudge》《high fashion》《luire》  《nikita》《意大利原版》《bazaar》  优雅OL派  《cancam》《ray》《more》《with》《oggi》  《style》 《miss》《anecan》《classy》《baila》  《voi》《luci》《grazia》《very》《saita》  《voi prink》 《25ans》《lee》《in red》《domani》  《image》《precious》《grace》《ミセス》《story》  《rapty》 《ryuryu》  男装系列杂志  《smart》《mens nonno》《street》《ollie》《popeye》  《fine boys》 《huge》《boon》《cool trans》《bidan》  《invitation》《fine》《mens voi》《gq japan》《tune》  《street jack》 《411》《mens ex》《begin》《warp》  《uomo》《samurai》《mens club》《egg》《joker》  《cazicazi》《cover》《mens brands》《mens digger》  这样排名方便你看,你自己注意找下就可以了  网上介绍的比我说详细点啊

应该不错吧,易纲发过

亚洲经济期刊

你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里面收录了国内外各个学科的权威期刊,专业性很强。还有许多免费的资源,希望能帮到你。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亚洲经济杂志

一是美国的《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号称是全球工商和财经新闻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一般每周出版五天,每天的版面为对开50版左右,多时达54版,少时40多版。2000年的平均日发行量达9万份1,是美国仅有的两家全国性日报中近年来发行量最大的一家(另一家是《今日美国报》),也是全球最著名的经济类报纸之一。 其发行量分别高于美国另两家最有影响的日报——《纽约时报》(2万份)2 、《华盛顿邮报》(2万份)3 ——近一倍或两倍多。《华尔街日报》(欧洲版)发行于欧洲大陆、英国、中东和北非。《亚洲华尔街日报》由卫星传送到新加坡、日本、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印度尼西亚和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印刷点出版发行。该报现有编辑、记者650人;国内有11个记者站,国外有36个记者站;在美国国内有17个印刷点,全球有14个印刷点。4    《华尔街日报》于1889年7月8日下午创办于纽约的金融街——华尔街,即墙街(Wall Street)。1882年,一位名叫查尔斯•道(Charles Dow)的经济金融记者与同事爱德华•琼斯(Edward Jones)合伙成立了道•琼斯公司,收集并定期向股票经纪人发售有关工商行情的消息。由于生意兴隆,他们又在道•琼斯公司的基础上于1889年创办了《华尔街日报》。该报从创刊之日起,天天发布经济信息和股票指数,百余年来从未中断。自此,以道•琼斯命名的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使两人名声大噪,而他们创办的这份当初只售两美分如今卖到一美元的报纸,也跻身于全球最有影响的报纸之列。据调查,该报读者的平均收入为147,000美元,这近二百万读者代表着一支相当大的购买力,也代表这一股巨大的“政治势力”。这一点也足以证明《华尔街日报》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5    二是英国的《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这是一份以浅桔红色纸张精致印刷的大报。该报的口号是“世界工商报纸”。它将自己定位为主要的国际工商英语报纸,目标是为读者提供最佳的全球工商信息、分析和评论。该报现在每周出六天,每天出版对开40余版,一般分为A、B两大叠。A叠为国际、国内各方面的新闻与评论版组;B叠为“公司与市场”版组。周六出版周末版。《金融时报》属于英国皮尔逊传播公司,于1888年2月13日在英国伦敦创刊发行,迄今已有113年的历史。这份报纸在创办初期只有四页;早期读者只是伦敦城里的金融界人士。1893年该报首次以浅桔红色纸印刷,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现在,这份报纸售价每份85英镑。2000年该报日平均发行量5万份,其中在北美的发行量为5万份,盈利8100万。6 该报的国际版每天在鲁贝、法兰克福、马德里、斯德哥尔摩、香港、东京、纽约和洛杉矶等地与英国本地版同时开印。该报自称在全球160个国家中的读者为1300万人。据1995年“欧洲工商阅读调查”对欧洲行政主管阅读习惯的抽样调查表明,《金融时报》的受欢迎程度远高于其他英语工商期刊。那些每年飞行6次以上的“空中飞客”阅读《金融时报》的比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国际出版物。    此外还有一家《日本经济新闻》报(Nihon Keizai Shimbun),简称《日经》,是日本最有影响的全国性综合经济报纸。《日本经济新闻》出版早刊、晚刊报纸。早刊平均每天二三十个版,晚刊平均十余版。早刊售价110日元(84美元),晚刊售价50日元(38美元)。1999年该报早、晚刊日均发行量合计4万份,在日本的日报中位列第四。7 其中百分之七八十发行到一般居民家庭,百分之二十几发行到企业和机关团体。《日本经济新闻》是日本共同通讯社的正式加盟会员。一般的国内外新闻由共同社提供。与此同时,《日本经济新闻》也配备有国内外采访通讯网,在国内设有通讯支社和通讯点;在国外设有支局,派驻国外记者。    该报1876年12月2日创刊于东京,其前身最早是《中外物价新报》。当时只是“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为提供商业行情而创办的一份周刊小报;1885年7月改为日报,开始转变为以经济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日报。1924年10月改为“套报”版制,开始出版早、晚刊报纸。战后,1946年3月改名为《日本经济新闻》。 该报在日本经济界倍受重视,是各财团、企业和商业公司管理人员的必读报纸,也是日本公司职员可以在上班时间内阅读的惟一报纸。日本的小企业主也大都订阅此报。

应该不错吧,易纲发过

亚洲经济期刊排名

TOP 1《读者》《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TOP 2《知音》《知音》杂志创刊于1985年。高举“人情美,人性美”的旗帜,坚持“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精品办刊意识。 《知音》杂志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纪实类杂志,创刊以来,一直坚持真实、及时、生动、独家地报道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报刊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发行量一路攀升,不断创造出辉煌。 《知音》中国期刊界的知名品牌,发行量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最新排名第六位。1985年1月创刊时为月刊,1999年1月在全国同类期刊中率先改为半月刊。TOP 3《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地理》原名为《地理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其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此书无论是从收藏、观赏、阅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极具阅读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身。无论对于从事专业地理的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的地理爱好者或者中小学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作为旅游爱好者,你需要一本了解各地景观的杂志。作为收藏家,你需要珍藏具有权威性的地理杂志。作为人文爱好者,你可以不出远门就会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俗。作为一名摄影达人,你将需要专业并且美观的杂志。作为历史的爱好者,你将需要权威的历史发展途径的杂志,最为一名商业人士,需要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杂志提高自身修养的杂志。那么《中国国家地理》将带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你所看不到的世界。TOP 4《南风窗》《南风窗》杂志1985年创刊。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探索与判断,强调建设性与分寸感的务实新闻操作,形成了特有的品质和气质,形成了对社会问题特有的解读和视角,形成了特有的文采风格,因而,吸引了中国社会的主流人群,并得到读者认可,巳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南风窗》与共和国同行,深切关注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以开放的心态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形势,紧密追踪中国政经领域和社会文化变革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难点、汇聚主流精英和人民大众的声音,提供有建设性的思考,形成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精神合力。TOP 5《新周刊》《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创办于1996年8月18日,已形成包括《时代周报》、《香巴拉》、广州新锐贰千广告有限公司和广东飘壹代书刊发行有限公司在内的媒体方阵。创刊十五年来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最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是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它始终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撞击与概念,引导读者关注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趋势。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新周刊》所有特点中,到今天仍然有意义的一条,是具有收藏价值。你要问,为什么要具有收藏价值?这和中国人到现在买杂志不是买了就扔的消费习惯有关,所 谓“中国特色”,这就是在杂志市场的典型表现之一。所以我们以具备书的特征的形态给读者,首先是暗合这种消费心态。准确地说,我们在刊物和书之间找到了一 种合适的形态。 市场上可能有上百种影响产品形态的因素,剥离出来,一一分析,才能知道自己存在的市场逻辑。书的特征是上架子,《新周刊》目前仍是被收藏的同类杂志的老 大,我们完成了书都未必做得到的特点,如内容丰富,版式,图片及纸张等,表现形态超越了书。TOP 6《家庭》《家庭》原名《广东妇女》,创办于1982年,1983年1月起更名为《家庭》,1999年1月,增出下半月版,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以恋爱、婚姻、家庭为报道和研究对象的综合月刊。 《家庭》本着在婚姻家庭领域里倡导精神文明、促进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的变革、竭诚帮助读者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一办刊宗旨,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和读者第一意识,注意刊物的思想力度和内容的厚实,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家庭》品牌日益深入人心,发行到海外2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一直稳居文化综合类期刊前茅。世界期刊联盟公布《家庭》的发行量在全球文化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八。TOP 7《财经》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财经》杂志的领衔栏目“封面文章” 因深度报道堪称具有史实记录价值。其他重要栏目如“经济全局”、“资本市场”、“财经观察”、“观点评述”、“产业纵深”、“公司透视”等,每有真知灼见迸发,为业内好评。TOP 8《博物》《博物》是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的杂志,《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是在CNG同一品牌下,依据读者定位不同而产生的两本杂志,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益的补充。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实的世界。杂志是一本面向青少年学生的自然人文综合知识类刊物,它提倡博物学的复兴,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知。它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图文并茂,紧跟时代。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博物学强调主体的情感渗透,要去亲身体悟自然之整体性和玄妙。博物学以宽广的视野把自然看成一种密切联系的有机体,而我们人类只是此有机体的一部分。博物学将导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艺术。TOP 9《Vista看天下》《Vista看天下》创刊于2005年,短短四年中,成长为中国第一本发行量超50万的新闻周刊,创造了中国媒体的“看天下模式”。 在《Vista看天下》中,没有沉重的表达,没有板起的面孔,只有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言说,将过去10天发生在全球的最精彩故事呈送给读者。 《vista 看天下》主要以政治、历史、社会(包括财经)为主要内容,回顾精彩历史事件,报道和评论时政热点。也有关于文娱和日常生活常识及最新科技小发明介绍的文字,以及一些世界新闻趣图。《vista 看天下》的亮点主要是在于其对所陈诉的历史或政治事件十分客观,尽量让读者能以一个独立的观察者身份去省视一些事件,而不会受到撰稿者的主观感情左右,也就是说《vista 看天下》中所包含的撰稿者主观情绪很少。但对于一些主流道德观念所公认的事件评论,字词中也能感受到作者的讽刺,但仅仅只是一点,相较于一些报纸杂志不负责任地作一些偏激言论哗众取宠、不惜歪曲事实拿含混的字词误导读者来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vista 看天下》也不是一本因没有激烈言辞而显得很乏味的杂志,其向读者所展示的世界,正如其名字一样,能让人有透过这扇明窗一览天下的感觉。TOP 10《青年文摘》《青年文摘》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创刊于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为半月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单期发行145-150万册。 《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国、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的文摘类综合刊物,刊物集萃来自报纸、期刊、图书等大众媒体的名篇佳作,旨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丰富生动、健康向上的精神空间。刊物分上下半月刊(上半月刊红版,下半月刊绿版)、彩版( 半月刊 )。

最牛的财经杂志还是胡舒立团队的《新世纪》周刊,其次还有《财经》、《二十一世纪经济报》《第一财经》周刊

报刊代号 报刊名称 发报刊局 刊期 出版日期 单价 4-414 应用概率统计 上海市报刊发行局发报 双月刊 双月16日00 4-476 上海投资 上海市报刊发行局发报 月刊 当月09日 ¥00 4-597 经济展望 上海市报刊发行局发报 月刊 当月01日 ¥00 4-712 中国货币市场 上海市报刊发行局发报 月刊 当月05日¥00 4-742 上海商业 上海市报刊发行局发报 月刊 当月10日 ¥00 4-331 财经研究 上海市报刊发行局发报 月刊 当月03日 ¥00 2-635 中国金融家 北京市发报刊局 月刊 当月08日 ¥00 2-666 首席财务官 北京市发报刊局 月刊 当月10日 ¥00 2-707 国际融资 北京市发报刊局 月刊 当月01日 ¥00 2-721 新财经 北京市发报刊局 月刊 当月03日 ¥00 2-728 中国证券期货 北京市发报刊局 月刊 当月15日 ¥00 2-831 商务周刊 北京市发报刊局 半月刊 每月05、20日 ¥00 2-841 中国统计 北京市发报刊局 月刊 当月17日 ¥00 2-844 会计研究 北京市发报刊局 月刊 当月15日 ¥00 2-845 财贸经济 北京市发报刊局 月刊 当月10日 ¥00 2-881 财务与会计(综合版)北京市发报刊局 月刊 当月01日 ¥50 2-882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北京市发报刊局 月刊当月15日 ¥50 2-883 中国财政年鉴 北京市发报刊局 全年刊 01月15日 ¥00 2-884 中国会计年鉴 北京市发报刊局 全年刊 01月15日 ¥00 2-887 中国财政 北京市发报刊局 半月刊 每月05、20日 ¥00

1《经济观察报》 2《经济参考报》 3《经济日报》 4《财经》双周刊 5《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周5期报,08年1元一期 6《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订阅指南: 邮发代号:45-138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05 邮局订阅电话:11185 出版信息:逢周一出版,每期印刷100版。 发行价格:优惠价每期6元,全年50期,全年订阅价300元 通讯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日报社1809室 邮编:510601 电话:广州(020)37579947 87391621 北京(010)65693425 上海(021)64265507 传真:(020)87399756

  • 索引序列
  • 亚洲经济杂志
  • 亚洲经济学杂志
  • 亚洲经济杂志怎么样
  • 亚洲经济期刊
  • 亚洲经济期刊排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