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动物学的文献有哪些

关于动物学的文献有哪些

发布时间:

关于动物学的文献有哪些

如果是动物的话你可以去看一下 普通动物学、中国动物志……等等

微生物学基本信息 作 者: 吴柏春,熊元林 主编 出 版 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版 次: 1 页 数: 268 I S B N : 9787562233398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自然科学 >> 生物科学 >> 微生物学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生物学相关专业编写的教材。全书共分十三章,分别介绍了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几大类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微生物的代谢和发酵、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传染与免疫、微生物的生态及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内容体系上力求讲清概念、理清思路、阐述规律、联系应甲、增强教材适用性。 本书每章后配有本章小结、思考题及相关的阅读材料,供读者学习使用。 本书可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和专科教学作为教材使用,亦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目录 第1章 绪论 1 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1 微生物的概念 2 微生物的特点 2 微生物的类群及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1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 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3 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分科 1 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2 微生物学的分科 4 微生物学与生物工程学的关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1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微生物学的贡献 2 微生物的发现 3 微生物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1 巴斯德、科赫在微生物学发展中的贡献 2 其他科学家对科学成果的扩展 4 微生物学与现代生物技术的融合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原核微生物 1 细菌 1 细菌的大小、形态 2 细菌的细胞结构 3 细菌的繁殖 4 细菌的培养特征 2 放线菌 1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 2 放线菌的繁殖 3 放线菌的培养特征 4 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5 几种放线菌 3 蓝细菌 1 蓝细菌的形态 2 蓝细菌的重要特点 4 其他原核微生物简介 1 支原体 2 衣原体 3 立克次氏体 4 螺旋体 5 古细菌 1 古细菌在分类学上的地位 2 古细菌的生活环境 3 几类主要的古细菌 本章小结 阅读材料:生命从不可能开始 思考题 第4章 真核微生物 1 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比较 1 细胞壁和细胞质膜 2 细胞核和染色体 3 细胞器和其他具膜结构体 4 鞭毛和纤毛 2 酵母菌 1 酵母菌和人类的关系 2 酵母菌的形态、大小 3 酵母菌的细胞构造 4 酵母菌的繁殖 5 酵母菌的培养特征 3 霉菌 1 霉菌的形态、构造 2 霉菌的繁殖 3 霉菌的培养特征 4 霉菌与人类的关系 …… 第5章 病毒 第6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第7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8章 微生物的生长 第9章 微生物的控制与菌种保藏 第10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11章 传染与免疫 第12章 微生物的生态 第13章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动物学名图书(一) 作/译者:姜云垒 冯江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9787040200799 [十位:7040200791] 页数:425 重约:660KG 定价:¥40编辑本段内容提要: 《动物学》以动物进化为主线,主要包括绪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以及动物地理分布和动物生态4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生物的分界、动物学及其分科、动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动物分类知识。第1章至第20章分别讲述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各门、纲的主要特征、躯体结构、代表动物、分类、常见种类和经济意义。对各门、纲动物的起源和演化问题,在无脊椎动物总结和脊椎动物总结中一并作了简述。最后两章,简要叙述动物地理分布和动物生态的有关知识。本教材可供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农林院校中的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野生动物资源与保护、水产养殖、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特产园艺、环境保护及食品科学与加工等相关专业的大学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供中等农业学校、职业高中、中学教师和相关科技人员参考。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第二章 海绵动物门 第三章 腔肠动物门 第四章 扇形动物门 第五章 原体腔动物门 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 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节肢动物门 第九章 总担动物 第十章 棘皮动物门 第十一章 半索动物门 第十二章 无脊椎动物门 第十三章 脊索动物门 第十四章 圆口纲 第十五章 鱼类 第十六章 两栖纲 第十七章 爬行纲 第十八章 鸟纲 第十九章 哺乳纲 第二十章 脊椎动物总结 第二十一章 动物的地理分析 第二十二章 动物生态 主编辑本段编辑推荐与评论: 《动物学》以动物进化为主线,主要包括绪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以及动物地理分布和动物生态4部分。本教材可供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农林院校中的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野生动物资源与保护、水产养殖、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特产园艺、环境保护及食品科学与加工等相关专业的大学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供中等农业学校、职业高中、中学教师和相关科技人员参考。编辑本段同名图书(二)基本信息动物学 出 版 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该书封面[1]出版日期: 2008年04月 编 著 者: 王慧 崔淑贞 ISBN 号: 978-7-81117-004-7 中图分类号: Q95 开本: 16 版次: 1-3 页 数: 360 装 帧: 平膜简介 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动物学基础教材,适合用作高等院校《动物学》、《普通动物学》或《现代生物学基础》中动物学部分的课程教材。全书结合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科学、生命科学,尤其是生物系(如生物技术专业等)的特点,力求简明扼要地阐明动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揭示动物生存与发展的规律,阐明各个层次的动物种类、结构、功能、行为、习性、繁殖、发育、进化、分布移动、历史发展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等一系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等。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动物学及其分科 第二节 动物学简史与学科发展态势 第三节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第五节 动物学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繁殖与个体发育 第一节 细胞 第二节 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动物的繁殖与个体发育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原生动物的重要类群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海绵动物门(spongia) 第一节 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海绵动物门分纲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第一节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代表动物——水螅 第三节 腔肠动物门的分纲 第四节 腔肠动物的系统发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扁形动物门的分纲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七章 原腔动物门(Protocoelomata) 第一节 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线虫纲(Nematoda) 第三节 腹毛动物(GaStrotricha) 第四节 轮虫(Rotifera) 第五节 其他原腔动物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Annelida) 第一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环节动物门的分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Moilusca) 第一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第一节 节 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节 肢动物门的分类 第三节 节 肢动物的系统发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一章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第一节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代表动物一一海盘车 第三节 棘皮动物门的分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二章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 第二节 半索动物门的分纲 第三节 半索动物的分类地位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三章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第一节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脊索动物门分类概述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四章 圆口纲(Cyclostomata) 第一节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圆口纲的分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五章 鱼纲(Pisces) 第一节 鱼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鱼纲分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六章 两栖纲(Amphibia) 第一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两栖纲的分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七章 爬行纲(Reptilia)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爬行纲分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八章 鸟纲(Aves) 第一节 鸟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鸟纲分类 第三节 鸟类的迁徙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九章 哺乳纲(MammaIia) 第一节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哺乳纲分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章 动物进化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第二节 动物进化的例证 第三节 进化学说 第四节 动物进化规律 参考文献

可以到中国知网,输入关键字去找文献。这个比较好的了

《 中兽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刘钟杰,许剑琴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兽医针灸学》(全国高等学校农林规划教材),杨英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实用动物针灸手册》,胡元亮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中兽医学实验指导》(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钟秀会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参考书《 中兽医学》(国家十五重点规划图书),胡元亮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兽医中药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胡元亮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6; 《兽医中药药理学》,陈正伦编著,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1995; 《中医学基础应试指导》,韩俊生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中国针灸学》,程梓农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中药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学敏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中国兽医针灸学》,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编,农业出版社出版,7《针灸学》,王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中医药学》王文建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参考杂志《中医杂志》,《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兽医学杂志》,《中兽医医药杂志》,《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杂志》,《中国兽药杂志》,《中国兽医科学》,《畜牧与兽医》,《中国兽医学报》,《中国针灸》,《中药材》,《中药药理与临床》,《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药通报》,《畜牧与兽医》等等

关于动物实验的文献有哪些

It is now mid-July, the village this evening in celebration of National D Children leaping around the bonfire of joy, when the sounds of the drum with each fireworks off alone in a dark corner, listening to the field of festival concerts, field programs than the programs staged in the village square is more The night was late night 9:00, the weather is cooler, the cicada is no longer It during the day and sing all day, evening fell, the rest, but the rest is often In the thick foliage of the plane trees, suddenly issued a whine like a short, sharp This is the desperate wail of cicadas in a quiet rest, night fanatical hunter green Grasshopper caught Let's stay away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to listen, and went to When caught cicadas are still struggling, the Indus trees on the program is still in progress, but the chorus has changed Now turn night artists Sensitive ears can hear the green leaves of the law of the jungle around at the Grasshopper in a whisper to That sound like a pulley, which was very interesting, vague rustling like dry wrinkled Mute and continuous bass, from time to time issued by a burst of very sharp and rapid, near-metal collision crisp sound, this is the katydid's song and music section, and the rest is the While singing the bass have been strengthened, the concert anyway, or humble, very Although in my ear, there are a dozen Grasshopper concert, but their voice is not strong, my ear's tympanic membrane is not able to capture a weak The Shino frogs and other insects is being produced, however, I can hear a little song is very soft and quiet atmosphere in the vast night, Green Grasshopper, if you pull the piano and then a loud a little bit, then you are even better than the cicada In northern China, it allows the cicada usurp your reputation! In June, I caught many male and female grasshopper in a metal This insect is very beautiful, covered with verdant side there are two pale white ribbon, tall and beautiful, slim shapely light, such as yarn, two large About food, I met the same trouble feeding I'll give them lettuce leaves, they eat a little, but do not I have to find another food, they are probably to be fresh meat, but what what is it? Morning, I walk in front of the Indus suddenly next to a tree behind wha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shrill squeak, I ran, it was a Grasshopper is pecking the belly of the cicadas in the I understand that the battle occurred in the morning cicadas still rest in the Unfortunately cicada alive bites, suddenly hop, the attackers and the attackers one fell down from the Sometimes I even see the Grasshopper is very brave to jump to hunt for cicada, cicada is in consternation flew Like an eagle in the sky in pursuit of the But this looting living birds than insects poor, it is weaker than it offensive things, and the Grasshopper on the contrary, it is offensive is much greater than their own, sturdy and much more animals, and this body size between the melee, the result is no Grasshopper has a strong jaw and sharp pliers, not captives disembowelling very rare, because cicada no weapon to refute, can only whine Green Grasshopper (3) the food of my cage prisoners to find, I use cicadas to feed Dish to eat with relish, so that the rest of the skull and sternum during the two or three stars, this cage full of cicadas meat was eaten, ripped off the wings and mutilation Stomach to be eaten whole, this is a good site, although not much meat, but it seems to taste especially Because in this location, in the crop,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cicada with its beak to suck from the tender branches to take the syrup sweet Because of this sweets cicadas in the stomach than other parts of the more popular? Very likely it will In order to transform the pattern of the food, I returned to Grasshopper eat the sweet fruit: a few slices of pears, a few grapes, a few pieces of They liked to Englishman loves to eat jam for condiments, bloody steak, green grasshopper fond of Maybe this is the first catch cicadas eat the reasons of the stomach, because both the belly meat, there are Is not anywhere to eat the cicada meat stick sugar, so something else to Scarab insects, it did not hesitate to accept, eat wings, head and claws What all this means katydid like to eat insects, especially insects, is not too hard armor It is very fond of meat, unlike mantis only eat Grasshopper this cicada the butcher in the meat and drink blood after eating the sweet pulp of the fruit, sometimes there is no good, and even eat a little Grasshopper also exists the phenomenon of Indeed, in my cage, I have never seen like a praying mantis killing and sisters, to devour her husband's brutality, but if a Grasshopper was dead, the living will not let the opportunity to taste his body, it like to eat a normal This is not because of lack of food, but because of greed only eat dead Putting that point aside, Grasshopper is very harmonious to each other and co-residence with the never quarrel between them at best to face the food a bit hostile I threw them into a pear, a Grasshopper immediately occupy Who bite a piece of delicious food, out of jealousy, it will kick the other Selfishness is everywhere Full, it will give way to another Grasshopper, then it is very One after another, all Grasshopper product to a After the crop is full, the beak tip scratched the soles of the feet and wiped his face and eyes stained saliva claws, and then his eyes closed or lying on the sand in the digestion of Most of the day to rest, especially in hot

超过量迷幻药试大象 1962年,美国科学家测试迷幻药对大象的反应,向一头大象发射注射器,里面装着的迷幻药份量是人类最高份量的3000倍,大象中枪后大声狂叫,然后蹲下,即使科学家企图用解药救它,但它仍在1个小时内死亡。科学家总结:“大象似乎对迷幻药反应高度敏感。” 注射药品企图令死人复活 1930年代,加州大学科学家科尼什企图令死人复活,上下摇动尸体,希望令尸体恢复血液循环,同时注射肾上腺素和抗凝血剂。这个实验惹起大学争议,科尼什转到家里做实验,利用吸尘机制成心肺机器,一名死囚当时自愿接受实验,但遭当局反对,忧虑若实验成功,监狱便要释放他。 开灯播音乐测张眼睡觉 1960年,爱丁堡大学睡眠专家奥斯瓦尔德想知道人类是否可以张开双眼睡觉,要求自愿人士躺在沙发上,用胶纸贴着他们双眼,令他们不能闭上眼睛,然后在他们面前放一排光灯,又在他们腿部接驳电极电痛他们,更向他们耳朵大声播放音乐。3名勇敢的自愿人士接受实验,但即使重重障碍,电子大脑摄影图显示,他们全部人12分钟内就睡着了。 火鸡模型拆件测性欲 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科学家沙因和黑尔测试雄性火鸡的性欲,把它关在房间中与一只栩栩如生的雌性火鸡模型朝夕相对,结果发现它对着模型也能激起性欲。科学家又想知道雄性火鸡什么情况下才对雌性火鸡模型失去兴趣,于是把模型的尾巴、脚、翼逐样拆除,最后拆剩鸡头,但雄性火鸡仍然性欲旺盛,冲向模型想做爱。作者白泽表示:“最后模型只余下一枝竹撑着鸡头,雄性火鸡仍感兴趣。事实上,它喜欢一枝竹撑着鸡头多过无头身体。” 另外,一本名为《ElephantsonAcid》的书亦收录了20种历来最古怪的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 制20双头短命狗 1954年,前苏联科学家德米科夫成功研制出一只有两个头的狗,震撼全球。他利用外科手术,在莫斯科市郊实验室把一只小狗的头、两肩和两只前腿移植到一头成年德国狼狗的颈上,之后15年,他造了20只两头狗,但由于组织排斥,最长命的一只也只活了1个月。 斩头狗懂眨眼 192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布鲁康伦科发明了一部心肺机器,成功令被斩头的狗头仍有生命。他1928年展示实验结果,把狗头放在台上,然后拍着,狗头作出畏惧反应,用光照狗头双眼,眼睛会眨眼。 孕育人与猩猩混种 1927年,前苏联科学家伊万诺夫试图孕育人类和猩猩的混种动物,于是前往非洲秘密进行实验,两次尝试利用人类精子为一只雌性黑猩猩进行人功授孕,但不成功。 黑猩猩与人类一起成长 1931年,心理学家凯洛格测试一只黑猩猩婴儿在人类养育下会否像人类,结果黑猩猩婴儿的语言能力令人失望,连与它一同玩耍的人类婴儿语言能力也受影响,最后终止实验。

关于动物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口蹄疫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 (一)病原 口蹄疫病毒属于鼻病毒属,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级。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纳米,最小颗粒直径为7-8纳米。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我国流行的口蹄疫主要为O、A、C三型及ZB型(云南保山型)。据观察,一个地区的牛群经过有效的口蹄疫疫苗注射之后,1-2月内又会流行,这往往怀疑是另一型或亚型病毒所致。这是因为该病毒易发生变异。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冰冻情况下,血液及粪便中的病毒可存活120-170天。阳光直射下60分钟即可杀死;加温85℃15分钟、煮沸3分钟即可死亡。对酸碱之作用敏感,故1%一296氢氧化钠、30%热草木庆、1%一2%甲醛等都是良好的消毒液。 (二)进行特点 牛尤其是犊牛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骆驼、绵羊、山羊次之,猪也可感染发病。本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疫区发病率可达50%-100%,犊牛死亡率较高,其他则较低。病畜和潜伏期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畜的水疱液、乳汁、尿液、口涎、泪液和粪便中均含有病毒。该病人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本病传播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但春秋两季较多,尤其是春季。风和鸟类也是远距离传播的因素之一。 (三)症状 该病潜伏期1-7天,平均2-4天广捕牛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O一41℃。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井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也会很快破溃,然后逐渐愈合。有时在乳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该病型叫良性口蹄疫。有些病牛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这种病型叫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达25%~50%。犊牛发病时往往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率很高。 (四)病理变化 除口腔和蹄部病变外,还可见到食道和瘤胃粘膜有水疱和烂斑;胃肠有出血性炎症;肺呈浆液性浸润;心包内有大量混浊而粘稠的液体。恶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 (五)诊断 口蹄疫病变典型易辨认,故结合临床病学调查不难作出初步诊断。其诊断要点为:①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呈良性经过;②大量流涎,呈引缕状;③口蹄疮定位明确(口腔粘膜、蹄部和乳头皮肤),病变特异(水泡、糜烂);④恶性口蹄疫时可见虎斑心;⑤为进一步确诊可采用动物接种试骏、血清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等。 (六)口蹄疫与牛瘟区别:牛瘟传染猛烈,死亡率高;瘤柘膜可见糜烂但蹄部无病变;胃肠炎严重;真胃及小肠粘膜有溃疡。口蹄疫与牛恶性卡他热区别:恶性卡他热常散发;口腔及鼻粘膜有糜烂,但不形成水疱;常见角膜混浊。 (七)防治口蹄疫宜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检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尚可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千克体重o,5--1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2周。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患良性口蹄疫之牛,一般经一周左右多能自愈。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可对症治疗:①口腔病变可用清水、食盐水或O.1%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1%一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也可涂撒中药冰珊散(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50克,共研为细末)于口腔病变处;②蹄部病变可先用3%来苏水清洗,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甘油、青霉素软膏等,用绷带包扎;③乳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一3~3硼酸水清洗,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患恶性口蹄疫之牛,除采用上述局部措施外,可用强心剂(如安钠咖)和滋补剂(如葡萄糖盐水)等。

这时我论文的前言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制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集中在培养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优化细胞培养环境、改变细胞特性、提高产品的产量与保证其质量上[1]。细胞贴壁培养技术是大规模培养技术中常用的一种[2],贴壁培养是指细胞贴附在某种基质上进行增殖的培养方法,适用于一切贴壁细胞[3]。其操作过程有常规化培养和管道化培养两种,本文通过对常规化培养与管道化培养两种培养方式操作工艺流程的比较,所得细胞参数的不同,为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做依据。[1] 邹寿长,李干祥,杨葆生,徐秀英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01,5(2):102-[2] 丁锡中 基因工程药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生物工程进展,1998,18(3):2-[3] 刘轶,朱国强动物细胞培养及微载体技术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29 (2):203-

传说,龙是一种神异生物。各地传说丰富。龙是汉民族所敬奉的图腾,是吉祥雄伟的象征。龙的普通级别类型是有两个杈角、蛇身、四足、鳞片、腥味浓烈,非标准类型还有独角龙等。龙的原型有“新中国龙”化石里的美丽瓦窑龙,有双角。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习俗。中国历代正史记载的龙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传说文献更是庞大。古代最著名话题有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观龙并令画工当场绘像且令文臣对此吟诗作赋。有的地方还传说天击恶龙的故事。龙的传说是中国民间一个文化仓库。应该区分传说与文学。传说是大众传说的,可考察真假,文学是个人创作的,无所谓真假,性质不同,当然,古代一些作品如《太平广记》、《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兼顾传说和文学。现代知名话题有锁龙井故事、日本大阪市瑞龙寺的龙骨标本、1934年营川坠龙事件、1944年松花江陈家围子村坠龙事件、1988年出土的邯郸石龙、1995年上海延安路高架龙柱传说、2000年山东昌乐县黑山子村坠龙说法、2007年出土的有双角新中国龙、2007年高邮湖龙吸水视频原始版、2010年西安上空出现2条盘旋的龙等。无论是否有龙,这些话题知名度较高是客观事实。

白鼠俗称“小鼠”、尖嘴鼠,由于颜色纯白而得名。我国饲养小白鼠历史最早,据记载,公元307~1641年就有人捕获野生小鼠进行饲养,并作为古代僧侣们的祭物。据资料介绍,从18世纪开始,小鼠开始成为实验动物,有的也进行观赏饲养。  一、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学地位  小白鼠是野生鼷鼠的变种,隶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种。我国目前饲养最广泛的是1946年从印度某研究所引入到云南昆明饲养的品种,又名昆明种。50年代由昆明引到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以后输送到全国各地饲养。  (二)形态特生  小白鼠经过人们长期选择,定向培育,已形成许多品种类型。一般人们把它分为普通常用小白鼠和满足特殊需要的特种小白鼠两种。特种小白鼠有高癌鼠、低癌鼠、糖尿病鼠及先天性肌肉萎缩病鼠等。有的将小白鼠根据不同杂交方法和获得遗传特性而划分为近交品系、突变品系、远交和杂交群等。1972年以前,国际上公认的小白鼠近交系已有250多个。各品种小白鼠形态特征略有差异,但基本上相差不多。普通小白鼠体长约8厘米,尾略短或略长于体长,面部尖实,嘴前部有长长的触毛,耳耸立呈半圆形,眼睛大,嘴尖,被毛有纯白色和白斑色。90日龄昆明种小白鼠,体长9~0厘米,一般雄鼠大于雌鼠,尾有四小白鼠经过人们无数代的定向选择,生活习性有了一定的改变,环境适应性较差。如果把它们放回到室外环境,往往会因缺乏竞争力而难以生存。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小白鼠,胆小怕惊,温顺,较易捕捉。当它受惊时,尾巴挺直并猛力甩动。夜间比白天活跃,喜群居。白日常集群而卧,下午4~5点钟以后活动加强,尤其在晚上更加活跃。当人在晚上进入鼠舍,即可听到小鼠不停地活动与啃咬所发出的沙沙响声。小白鼠喜阴暗、安静的环境,对环境温度、湿度很敏感,经不起温度的骤变和过高的温度。夏季温度过高常影响种母鼠的受胎率和仔鼠生长发育。冬季室温过低,不仅会影响种鼠的生长繁殖,且易发生多种疾病。小白鼠最适宜的室温是�18~22℃,相对湿度为50~60%时较理想。此外,小白鼠尚有在干燥角落营巢的习性。  白化小白鼠怕强光,在比较强烈光照下,哺乳母鼠易发生神经紊乱,可能发生吃仔鼠的现象。受到噪音的刺激,也会吃仔鼠。雄鼠好斗,性成熟的雄鼠放在一起,常发生互斗咬伤。雄鼠具有分泌醋酸氨臭气的特征,是引起饲养室内特殊臭气的原因。小白鼠为杂食性动物,可供利用的饲料很多,但作为实验动物饲养,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小白鼠和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来制定合理的日粮标准。健康小白鼠一般能活存18个月至20个月,最长的可活至二年半。但年老的小鼠常体弱毛稀,多死于各种疾病,尤以肿瘤为多。  (一)饲养设施  经过长期入工饲养的小白鼠,对环境的适应性差,不耐冷热,要求生活在清洁无尘,空气新鲜,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50~60%,噪音85分贝以下,氨浓度20PPm.通风换气8~12次/小时的环境中。因此,它对饲养房舍的建筑、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目前,国外饲养实验小白鼠多采用全封闭式的饲养设施,室内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全部自动控制。国内饲养条件,尽管因陋就简,也要满足小白鼠对生活环境的基本要求。此外,笼具是小白鼠的生活场所,也是从事饲养人员每天都得操作的用具,因而笼具的结构、质量、式样以及重量等,是否合乎科学饲养要求,这对动物的生长繁殖,改善工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和提高工作效率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1.鼠舍  饲养小白鼠的房舍不宜过大,以20~25平方米为宜。这样有利于鼠群的调整及房舍的消毒。如果是平房,每幢房舍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至少不少于15米,这样既可保证周围环境的宽敞,又可较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除饲养房舍之外,还应合理设计辅助设施。例清洁消毒室,饲料、笼具、垫料贮藏室以及工作人员的更衣室、消毒室等。  2.鼠罐  当前在国内使用的有白瓷罐。泥瓦罐和塑料罐3种,还包括配备相应的罐盖。白瓷罐外形呈桶状,上口直径22厘米,下底直径18厘米,罐高吸厘米。其优点是上口较大,空气流通,夏季小白鼠居住凉爽,因其不渗水,不易引起铁鼠架的腐蚀。缺点是冬季保温性能差,笨重不易操作。泥瓦罐外形呈鼓状,有二个耳把。上口直径16厘米,下底直径15厘米,中间直径18厘米,罐高17厘米。优点是冬季保温性能好,使用轻便,价格便宜。具有防潮、暗光、价廉以及减少疾病传播等优点,是我国饲养小白鼠的传统用具。缺点是易渗水,腐蚀铁架,长期使用时,鼠粪和鼠尿熏染的臭气大。经过洗刷煮沸消毒,其臭味仍不易除去,有的破损率较大,过于笨重。塑料罐外形呈桶状,上口直径23厘米,下底直径19厘米,罐高14厘米,罐口上缘有卷边,罐重约150克。原料为聚乙烯塑料。其优点是使用轻便,不吸水,耐磨损,便于洗刷消毒,易干燥,贮存方便,耐腐蚀,耐用,破损少,老化后仍可回收,劳动强度轻。各种罐盖的外形结构及其大小都是按照鼠罐上口边缘的外形大小用铁丝编制而成。盖面上有填装饲料及饮水瓶的同斗,其孔大小,以逃不出仔鼠为原则。  3.鼠盒  小型盒长37厘米,宽26厘米,高17厘米。鼠盒可用于一公多母配种生产使用,也可用作待发小白鼠或饲养试验用鼠。利用鼠盒饲养小白鼠,其活动面积较大,但铁皮制作的盒底,容易被鼠的粪尿腐蚀。鼠盒盖的制法与要求同鼠罐。  4.鼠架  鼠架有木制及铁制两种。现在多为铁制的,材料多选用三角铁和薄铁皮(或塑料板)焊接而成。鼠架的大小根据条件、饲养数量等情况而定。一般的尺寸为高171厘米,长160厘米,宽50厘米,连同架盖分为五层。除顶盖外,每层鼠架可容纳鼠罐12个,每个鼠架分4层,共容纳鼠罐48个。目前国外已推广使用能够拆开的活动鼠架,用不锈钢制成,有很好的防腐性能。  5.饮水器  饮水器是饲养小白鼠的必备用具。常用的有玻璃瓶、塑料瓶和乳头式自动饮水器3种。其中以玻璃瓶使用最为广泛,一般采用容量250毫升和5吗毫升两种型号的玻璃瓶,瓶口使用生理盐水瓶上的瓶塞,从中间打孔插入铝管或玻璃管,其内径为0.5厘米,外径0.7厘米。  6.铺垫物  垫料,能吸附水分、动物的排泄物,维持笼内和动物本身的清洁卫生,垫料应不含挥发性、刺激性物质,无毒性,不会干扰动物实验。垫料的原料常用锯末、木刨花、木屑、碎玉米芯等。垫料的原材料常会携带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使用前要经加工处理、消毒灭菌、除虫等。欧洲国家多用白杨木屑做垫料,而美国多用碎玉米芯,考虑到了材料的毒性因素和取材的难易。目前我国实验动物垫料尚未标准化,多采用混合木屑,其成分和毒性都不确定,可喜的是,现已开展了相关的研究,莎适合国情的标准化垫料,指日可待。  仪器采购指南:微波消解 离心机 旋转蒸发仪  (二)饲料  小白鼠属杂食动物,胃容量较小,一般为l~1.5毫升。小白鼠有随时采食的习性,夜间更为活跃。小白鼠的饲料消耗量,随着生长发育和生产繁殖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在饲养管理上,须加注意。妊娠雌鼠,饲料消耗量逐渐增加。在产后第一天,饲料消耗量几乎没有增加,第二天开始上升,产后l~12天,仔鼠体重小,需乳量不大,但体重增加的速度较快。产后12~21日龄,仔鼠开始睁眼,体重增大,需乳量和饲料量也随之增多。由于乳量不能满足需要,每日平均增重减少。21日龄离乳到35日龄内,每天饲料消耗量由4克增到5.5~6克,体重增加最快。日龄达35天以后,逐渐稳定。对小白鼠的给饲,一定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对睁眼和刚离乳的仔鼠,应加喂营养较高的颗粒料或软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为增加雌鼠的泌乳量,整个哺乳过程,都应加喂葵花籽,以满足哺乳仔鼠的正常发育。  小白鼠的食量虽小,但对饲料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必须保持营养物质的平衡稳定,富有蛋白质等,否则对其发育、繁殖和抗病能力会造成严重影响。小白鼠对鱼肝油等维生素都很需要,口粮中长期缺乏这些营养物质时,仔鼠生长缓慢,出现死亡。此外,小白鼠的饲料不立经常更换,在饲料品种不稳定的情况下,易引起小白鼠生长停滞,繁殖率下降等现象。纯系小白鼠对营养成分要求高,对营养变化也极为敏感,如�DBA/2纯系小白鼠需要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饲料。因此应根据不同品系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如生产用种鼠(杂种鼠)和纯系小白鼠的饲料,所含蛋白质成份高于待发小白鼠及一般非生产小白鼠的饲料。一些对营养物质有特殊要求的小白鼠,需要高蛋白饲料,应在饲料中注意调整和补充。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场的两种饲料配方如下,以供参考。  配方1 配方2  白面��25%,麸皮�18%,酵母粉�1%, 白面�25%,麸皮18%,酵母粉1%,  玉米面�20%,骨粉�3%,高梁面�15%, 玉米面20%,骨粉3%,高梁面15%.  鱼粉��4%,食盐��1%,�豆饼面�22% 鱼粉�4%,食盐�1%,豆饼面22�%,  鸡蛋��1%,鱼肝油�1% 骨肉粉2%.鱼肝油1%。  由于各地实际情况的差别,饲料配方也不尽相一致。但在制定小��料形式应采取烘烤的块料。块料严格按照配方比例制作。制出的块料及时送烤料室烘烤。温度不宜超过80℃�,时间要适宜,否则维生素等易遭破坏。烤料室的热源采用高温蒸气为好。配料时是先将鱼肝油与各种饲料混合,然后再加鱼粉(或骨肉粉)、矿物质饲料及酵母粉等。烘制好的饲料,应妥善存放,以免受潮发霉或被其他动物啃咬污染。一旦块料生霉变质,应停止喂给。  (三)管理  1.不同鼠群的管理  不同的鼠群,管理方式、方法或要求是不同的。核心种鼠群担负着为生产鼠群提供种鼠的任务。管理上要求比较细致。当采用一种公鼠与五只种母鼠循环配种时,种公鼠与种母鼠在同一鼠罐中同居10天,然后将怀孕种母鼠单罐饲养,再使种公鼠与另一鼠罐的种母鼠同居10天。依此类推,循环往复进行。根据需要和培育方向,有计划地配种、留种。留种时按1:1的比例进行选留,多余仔鼠予以淘汰。选留的仔鼠,要延长哺乳期至23天,离乳时体重要求达13克以上。保证向生产种鼠群提供优质后代。生产种鼠群交配繁殖频繁,尤其种母鼠的负担重,体质消耗大,要保证供给充足的营养,定时补充少量的葵花籽、麦芽和拌有鸡蛋的软料,保证供给清洁饮水。按照选种、选配的要求,将一只种公鼠与一只种母鼠放在同一鼠罐中进行配种繁殖。配种后20天仍未受孕者,可采取鼠罐之间倒换各公鼠的方法,提高种母鼠的受孕率,并及时作好配种、产仔、离乳等项登记及统计工作。生产繁殖群中离乳后的幼鼠转入待发鼠群饲养。待发鼠群在管理上一定要将雌雄分开,并根据不同日龄、体重、品系等将它们分别放入铁盘中饲养。大型铁盒装15克以下幼鼠60只,25克以上幼鼠30只。不同铁盒中的待发鼠不可混养,以防相互打架咬伤。此外,要严防小鼠逃出盒外,严格淘汰患病的畸形小鼠,待发母鼠盒内严禁混入公鼠。饲养人员每天都应将幼鼠的转入、待发鼠的发出、死亡、淘汰等情况做好登记。����  2.不同季节的管理  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饲养情况也不同。春秋季节昼夜温差大,有时相差15℃左右,小白鼠易于引起肺炎、仔鼠腹泻以及鼠痘等疾病,要做好鼠舍的保温工作。秋季应给鼠罐内添加稻草,注意调节鼠舍内的温度和通风换气,保持鼠舍内空气新鲜。为了防止小鼠肠道寄生虫病的蔓延,一定要做好驱虫消毒工作。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38℃以上,小白鼠往往食欲下降,种母鼠的受孕率低,仔鼠生长发育缓慢,死亡淘汰增高。降温防潮是夏季饲养管理中的主要问题。适当减少鼠群的密度,减少种母鼠的带仔数,加强鼠舍的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和温湿度适宜。夏季饲料易发霉变质,要把喂饲小白鼠的各种饲料保管贮存好,保持饲料新鲜。饲喂量要适当,少给勤添,不能剩料,保证供给清洁新鲜的饮水。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寒风刺骨,要抓好小白鼠的冬季管理。首先要做好入冬前的准备工作。从物质上准备好垫料、检修门窗及通风保温设备,淘汰老年体弱的种鼠,做好检虫驱虫和消毒工作。其次,做好保温防寒工作,最好有取暖设施,增加鼠舍温度,并保持温度相对恒定。关好门窗,防止贼风侵袭。冬季门窗关闭,要搞好通风换气和粪尿污物清除,注意食物卫生。  3.一般管理原则  饲料饲养。饲料配方要满足小白鼠的营养需要,保持相对稳定,补充0.5~l%的鱼肝油,以满足小白鼠对维生素A.D的需要,否则出现母鼠受孕率低,产仔率下降以及吃食仔鼠等现象。小白鼠是昼伏夜动的动物,采食以夜间为主。因此,鼠罐、盒盖的同斗内要经常保持足够的新鲜干燥饲料。在小白鼠大群饲养中,每周应有2天以上给小白鼠添加饲料,保证不间断地供给小白鼠饲料。小白鼠一昼夜的饲料量见表。小白鼠的备用饲料应严防野鼠、蟑螂等污染。霉雨季节,小白鼠的干块饲料要少做勤做,以防发霉变质。供给青饲料时,如发麦芽,麦芽生好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风干之后饲喂。  小白鼠一昼夜的饲料量(单位:克)  小白鼠���������� 饲料  ���干块料� 麦芽每克约19粒 �葵花籽每克约12粒  成年�5~6����3~5������ 5~1  幼年�1~3����5~25���� 1~5  清洁卫生。小白鼠的饲养房要保持室外整洁,门窗、墙壁、地面等无尘土,无蜘蛛网,最好是室内每月用0.1%的新洁尔灭喷雾消毒1次,室外用3%来苏尔消毒一次。鼠架每周要用消毒药液的湿布擦洗一次。垫料要保持清洁干燥,放在专用的房间内贮存,严格防止野鼠、猫、狗等窜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垫料可采用高压蒸气等方法消毒灭菌。鼠罐、鼠金中的垫料更换次数每周不得少于2次。饮水瓶要每月定期煮沸消毒1次,或用0.2%过氧乙酸浸泡3分钟消毒。饲料最好也使用高压蒸气等方法消毒。  控制温湿度。小白鼠对环境变化很敏感,湿温度过高或过低会直接影响小白鼠的生长发育、生产繁殖,甚至导致小白鼠发生疾病。因此,要保持温湿度相对稳定。饲养小白鼠的适宜温度是18~22℃。若高于35℃时,明显影响母鼠的受胎和仔鼠的生长,若低于18℃时,引起幼鼠的发病或死亡。此外,小白鼠最忌温度忽高忽低,要保持温度相对稳定。这是饲养好小白鼠的一个关键。饲养小白鼠适宜的湿度为50~�60%。当温度较低,室内易干燥,可采取在地面上洒水或用温布拖地方法,增加室内的湿度。饲养小白鼠,通风也很重要。通风可以调节室内温湿度,保持空气新鲜。如果密度较大,加上粪尿臭气的蒸发,尤其是冬季关闭门窗,室内空气极易污染,致使小白鼠抗病力下降,易感染疾病,这对小白鼠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害。对于工作人员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加强鼠舍的通风调节,装置电动排风扇,每天定时排风,或者选择风和日暖的时候,打开门窗,自然通风。  严格防疫。小白鼠对外来刺激敏感,尤其对鼠症病毒非常敏感,一旦发病就无法控制。在小白鼠的饲养管理中,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严格防疫制度,减少鼠群感染的机会,保持鼠群的健康。凡从外地引进的小��白鼠,必须在隔离检疫房内隔离观察饲养1个月,确认无病时才能与原鼠群一起饲养。饲养管理人员进入鼠舍必须经过消毒池(垫)。穿戴好工作衣、帽、口罩和工作鞋,离开鼠舍时要脱去外衣、帽等,并要洗手消毒。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小白鼠饲养房。严格执行消毒防病措施,严防野生动物如野鼠、蟑螂等进入小白鼠饲养设施内。  4.管理日程  饲养小白鼠工作,每周应按计划进行,使其生活保持规律性。每周的工作日程安排如下表。  ���� 小白鼠管理日程  星期� 工作内容  一� 添加块料,检查种鼠出生登记及分离  二� 换窝,整理室内外卫生  三� 灌换水瓶,整理青饲料并饲喂  四� 同星期一工作内容  五� 同星期二工作内容  六� 同星期三工作内容

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文献有哪些

折射反射散射全反射波的衍射波的干涉高中人教版物理选修3-4中都有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呀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冢之一,约占世界总种数的10%左右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地理区在我国交汇、我国未遭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是形成我国野生动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世界受危动物中,我国受危的兽类有128种,占我国兽娄的6%;鸟类183种,占我国鸟类的6%;爬行类96种,占我国爬行类的6%;两栖类29种,占我国两栖类的4%,对野生动物的过度的捕猎和对野生动物生境的破坏,是造成我国野生动物受危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主要是通过对野生动物物种的保护、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法律保护等途径来实现的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不要猎杀动物来做成美味的食物,或取下它们的毛做成毛皮大衣,地毯,更不要拿下它们的角来当药材那是很残忍,又糟蹋生命的行为森林是动物的家,我们不能够任意的破坏坚持记录身边野生动物和鸟类的情况,生态环境情况,很多专业的野保工作者非常需要这一类的资料。自己不参与捕猎、贩卖、购买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和制品,发现这类行为坚决举报,这个不用多说了。我们生活在台湾这一块美丽又漂亮的宝岛上,有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存活,可是由於现代人生活富裕,把一些非常珍贵的野生动物抓来煮食或做成药材来补身体,使得一些非常少见的野生动物已经面临绝种的危机,要保护这些快要绝种的野生动物,我们可以做一些比较具体的保护方法:例如:不滥垦、滥伐,留下一片绿地给野生动物们休息;立法保护野生动物,禁止乱杀野生动物,如果有人违反规定,就加以处罚;还有一些商人专门在卖动物的标本和肉,这是很不应该的,如果我们拒买那些标本和动物的肉,这样一来,商人无利可图,自然就不会杀害那些野生动物了。一: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最重要的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不要乱砍乱伐,破坏草坪,不要随意堆放垃圾,不要滥用农药和杀虫剂,保护水源和空气也是保护宝栖息地的一部分。二:其次不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动物,见到违法者立即向野生动物协会反映拿出我们的爱心和勇气,劝阻亲人和周围和人拒食野味,不去野味餐馆用餐,对于用珍稀野生动物做的制品,如皮衣、药品、补品等,也应坚决抵制。团结起来积极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从家庭做起,培养尊重一切生命的道德观,加强法制教育,树立公民意识,对违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现象要抵制,举报,监督。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冢之一,约占世界总种数的10%左右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地理区在我国交汇、我国未遭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是形成我国野生动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世界受危动物中,我国受危的兽类有128种,占我国兽娄的6%;鸟类183种,占我国鸟类的6%;爬行类96种,占我国爬行类的6%;两栖类29种,占我国两栖类的4%,对野生动物的过度的捕猎和对野生动物生境的破坏,是造成我国野生动物受危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主要是通过对野生动物物种的保护、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法律保护等途径来实现的 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不要猎杀动物来做成美味的食物,或取下它们的毛做成毛皮大衣,地毯,更不要拿下它们的角来当药材那是很残忍,又糟蹋生命的行为 森林是动物的家,我们不能够任意的破坏 坚持记录身边野生动物和鸟类的情况,生态环境情况,很多专业的野保工作者非常需要这一类的资料。自己不参与捕猎、贩卖、购买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和制品,发现这类行为坚决举报,这个不用多说了。 我们生活在台湾这一块美丽又漂亮的宝岛上,有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存活,可是由於现代人生活富裕,把一些非常珍贵的野生动物抓来煮食或做成药材来补身体,使得一些非常少见的野生动物已经面临绝种的危机,要保护这些快要绝种的野生动物,我们可以做一些比较具体的保护方法:例如:不滥垦、滥伐,留下一片绿地给野生动物们休息;立法保护野生动物,禁止乱杀野生动物,如果有人违反规定,就加以处罚;还有一些商人专门在卖动物的标本和肉,这是很不应该的,如果我们拒买那些标本和动物的肉,这样一来,商人无利可图,自然就不会杀害那些野生动物了。 一: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保护野生动物最重要的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不要乱砍乱伐,破坏草坪,不要随意堆放垃圾,不要滥用农药和杀虫剂,保护水源和空气也是保护宝栖息地的一部分。 二:其次不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动物,见到违法者立即向野生动物协会反映 拿出我们的爱心和勇气,劝阻亲人和周围和人拒食野味,不去野味餐馆用餐,对于用珍稀野生动物做的制品,如皮衣、药品、补品等,也应坚决抵制。团结起来积极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从家庭做起,培养尊重一切生命的道德观,加强法制教育,树立公民意识,对违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现象要抵制,举报,监督。

关于动物的杂志有哪些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动物学杂志》,猫谜 ,宠物派,秀谜

《野生动物》杂志由国家林业局主办,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协办,是中国唯一一份关于野生动物科普宣传与保护管理相结合、以科普宣传为主的国家级杂志。

1、畜牧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学报 3、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5、中国兽医杂志 6、草业学报 7、中国草地(改名为:中国草地学报) 8、草地学报 9、动物营养学报 10、蚕业科学 11、黑龙江畜牧兽医 12、草业科学 13、中国家禽 14、动物医学进展 15、中国饲料16、畜牧与兽医 17、饲料工业 18、中国畜牧杂志 19、饲料研究 20、中国畜牧兽医

  • 索引序列
  • 关于动物学的文献有哪些
  • 关于动物实验的文献有哪些
  • 关于动物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 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文献有哪些
  • 关于动物的杂志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