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什么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

什么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

发布时间:

什么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工作

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产品设计的信息化、企业生过程的信息化、企业产品销售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建设阶段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建设需求。与传统的建设项目评估相比,由于信息化建设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其评估方法要比传统建设项目复杂得多。

时至今日,信息化已是大家所熟知的词语,并且已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很多人都深刻体会到信息化带来的美好。从2006年到现在,社区信息化已经在一些发达城市取得一定的应用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一些次发达及中小地市对社区信息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需要同时面临更多的问题。由金中公司自主研发的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借助平台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社区组织协助、社会力量参与的社区公共服务新格局。 平台建设给政府事务处理工作带来实际性好处,工作提醒、基层监管、自动汇总报表、信息上传下达、智能决策辅助、减少行政成本等。 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社区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畅通民意渠道,了解民生需求,真正落实为民做实事做好事。

什么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

档案信息化建设核心内容一是“路”----基础设施建设。又称技术平台,主要指档案信息网络系统构建和计算机设施的配置。网络系统包括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计算机设施包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存储器、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设施,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二是“车”----应用系统建设。即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划、规范和本单位的特定需求,借助特定的技术平台,对档案管理应用软件系统进行研制的过程。应用系统要求做到功能齐全、结构完整、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符合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的各项要求。三是“货”----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这是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包括馆(室)藏档案目录数据库数据的输入、存储和管理;馆(室)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及存储和管理,又称“存量档案的数字化”;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形成的现行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又称“增量档案的数字化”。四是“交通规则”----标准规范建设。没有档案管理的标准,就没有档案信息化的科学发展。标准规范建设包括建立和健全适用于信息化环境的档案业务、技术、管理等制度、规则、标准和规范。标准规范必须自上而下制定和完善,层层细化,严格执行。五是“高素质的驾驶员”----人才队伍建设。即配备或培养既懂档案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且责任性强,思路开拓,肯钻研,能吃苦的复合型档案人才。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产品设计的信息化、企业生过程的信息化、企业产品销售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建设阶段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建设需求。与传统的建设项目评估相比,由于信息化建设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其评估方法要比传统建设项目复杂得多。

什么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_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这6个要素按照图示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关系图1)   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2)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3)   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目前,人们通常将信息网络分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种网络的发展方向是:互相融通,取长补短,逐步实现三网融合。4)   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5)   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6)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顶 上边的回答。企业或政府的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一:满足业务数据处理 对中小企业来说,其第一位是满足业务数据处理需要。因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的根本点是业务发展到一定量,手工记帐、统计无法满足老板经营、管理企业的需要。因此,中小企业才开始引入信息系统。 二:最关注投资回报率 中小企业首先面临生存问题,其次资金缺乏,这要求信息化必须能真正解决企业的一些急迫的问题,能够确确实实获得明显的回报,因此在投资建设信息化项目时,它们会更加考虑成本收益分析,即通过信息化企业能够得到什么,是不是合算,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功能是否齐全,是否能够解决企业某些具体实际的管理问题。中小企业不愿意承担由信息化带来的沉没成本,通常它们想通过信息化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而不是降低利润来获得业务流程的优化,不求大而全。总之,企业信息化,它们想如何花小钱办大事,最关注的是投资回报率——产品销路切实的提升、生产成本的降低、市场规模的成长,不会搞一些花瓶工程。 三:产品价格主导信息化需用 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资金匮乏,企业生存也不太稳定,企业老总对于成本的控制相对更严格,普遍注重短期投资回报率,信息化投入非常谨慎,使得它们对IT产品及服务的价格非常敏感,要求的是“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产品再好但价格太高也宁愿放弃,因此价格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考虑因素。而那些价廉物美、性价比高的IT产品因此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四:个性化应用需求较强 中小企业IT应用存在着行业、地区、水平上的差异,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而且每个单位都具有不同管理模式和不同流程的个性化需求,加之中小企业资金、人才的缺乏,导致了中小企业在IT产品的投资和解决方案以及信息化的整体实施上都要求实用性和灵活性,个性化的需求日益明显,不能套用大型企业的标准化产品来实施。 五:更多倾向于全价值链解决方案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网络应用匮乏以及信息实施过程繁杂等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冲击和市场挑战,中小企业不仅仅希望厂商能提供单一的产品和技术,更渴望得到高性价比的全面解决之道,不但能为其提供实用易用、 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还能提供完整良好的售后服务、咨询培训,以购买打包产品、增值服务为主要需求特征。当然产品的品质、厂商的口碑、服务的质量也都是选购的参考条件。 六:“傻瓜安全产品”最受青眯 产品是否具备“简单、易用、快捷、安全”等特点是中小企业信息化选型的重要关注点。中小企业其实并不需要配备结构复杂、使用繁琐的“IT产品”,初次采购成本低廉、性能稳定、易用通用、容易维护的IT产品才是它们最为需要的,通俗而讲就是要把IT产品做成“傻瓜机式”,一键搞定。尤其面对关键客户——老板,给老板服务的软件越简单越好,操作上越傻瓜越好。老板常日理万机,没多余的时间面对着软件中满屏的按钮操作,那即便软件的功能再齐全,如果不能迅速找到他想要看的东西,他也会觉得繁琐、拒绝。 七:先做老板需要的产品 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更是“一把手工程”、“老板工程”。要做成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生意,必须伺候好老总(板),中小企业信息化要从老总的办公桌上做起,要做老总需要的IT产品!如果老板认为不需要,那么产品在中小企业中就很难推广开,也谈不上投资建设。因此首先要把IT(主要指软件)做成能够符合老板的要求,说服老板应用;其次,要保证IT建设顺利推广、被采用,搞好公关营销非常重要,从老板身边的亲朋好友入手,做好客情关系,获得老板的好感,其余就迎刃而解。 八:IT外包日渐盛行 对于流程简单、应用单一、资金匮乏、人才缺乏的中小企业来说,不可能选择使用那些系统复杂度高、使用难度大而又非常昂贵的产品及服务,它们越来越多倾向于依靠IT厂商所提供的社会化、专业化的IT外包服务形式来进行IT建设,以降低IT采购成本、管理成本和维护成本,“多快好省”进行信息化建设。因此,IT厂商要深入中小企业认真了解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强、能够快速实施的解决方案。 九:逐渐关注能否带来持久竞争优势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它们也逐渐希望信息化是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必备的工具,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带来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但也不是只要进行了信息化,就可能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也非常关心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是否一致的问题,一旦信息化的战略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不想一致时,与企业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冲突,企业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中小企业不希望信息化建设过多与企业原有管理体制发生对立,甚至成为“麻烦的制造者”,而是希望和谐共存,最终也给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 总之,所谓“人穷志短”,中小企业会更关注眼前利益,大多会急功近利,不像一些大企业在考虑业务的时候会“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它们的核心需求也就是最关注的是总体拥有成本、投资回报率,这是一个信息化主要焦点。因此IT厂商必须改变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以客户企业为中心,而不是以自身的产品为中心;应以咨询顾问或者使用合作伙伴的身份,帮助中小企业勾勒出IT投资的回收办法和、周期、利益所在等,正确引导和帮助企业理顺内部管理和生产流程,为客户提供最适合的产品,使中小企业真正意识到信息化能带来怎样切实的好处,这是中小企业成功实现信息化也是双方实现共赢的一个前提条件。一般来说,我们公司为中小企业做信息化规划的时候通常建议按一下步骤进行 1、财务信息化 财务清晰是企业的立足之本。首先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标准的工作流程,便于通过财务角度对其他部门进行管控和监督。 2、财务业务一体化 不涉及生产的企业,只需要将进销存和财务进行一体化,能够实现从客户的订单直接到会计凭证,中间全部环节都在系统内操作,完全屏蔽掉了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潜规则等情况。业务一体化也能帮助管理层更好的了解目前企业的运营情况。对涉及生产的企业,将生产、进销存及财务完全一体化之后,能够在各个环节上查下查此环节相关的各种数据。 3、OA,BI等 OA作为无纸化办公的工具,是未来办公的一种趋势,企业基本实现了信息化之后可以开始考虑OA上马。OA对于各种工作流的支持效果还是很好的,但不推荐在信息化前期就是用OA。BI作为商业智能分析工具,是每个企业CEO都需要的辅助工具,有条件之后可以考虑BI上马

进口货狂炎蛊

什么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任务

时至今日,信息化已是大家所熟知的词语,并且已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很多人都深刻体会到信息化带来的美好。从2006年到现在,社区信息化已经在一些发达城市取得一定的应用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一些次发达及中小地市对社区信息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需要同时面临更多的问题。由金中公司自主研发的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借助平台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社区组织协助、社会力量参与的社区公共服务新格局。 平台建设给政府事务处理工作带来实际性好处,工作提醒、基层监管、自动汇总报表、信息上传下达、智能决策辅助、减少行政成本等。 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社区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畅通民意渠道,了解民生需求,真正落实为民做实事做好事。

黄少芳 刘晓鸿 张俊芳 张 瑛 孙 玲 安玉娟 叶育红 李晓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摘 要 加快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紧迫要求,高校数字校园为数字资料档案馆建设提供了契机。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在地质资料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需求和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推进高校地质资料与档案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核心任务和发展对策。关键词 高校 地质资料 信息化 管理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地质事业发展的记录,是珍贵的社会财富,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1]。地质资料包括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地质资料服务于社会,体现了地质工作成果的价值。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开发和利用,以及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工程建设、国防安全等许多行业,都对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广泛的社会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地质资料的管理、开发利用以及社会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地勘行业地质资料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在加快推进。地质学家提出建设“数字地球”,高校也在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加强地质资料与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也是当前高校资料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加快资料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程度,建立数字资料档案馆,是高校资料与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工作目标,也是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和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如何构架和加快推进资料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集群化,是资料档案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1 加快地质资料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1 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驱动了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我国将信息化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和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目标和任务,信息化建设已经贯穿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21 世纪的今天,数字化与计算机技术瞬息万变、飞速发展。在信息化建设迅猛推进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资料与档案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地质资料与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紧随时代的潮流和步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势在必行,使高校地质资料与档案的管理和服务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2 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信息与网络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信息化管理的程度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的效益也成为衡量高校技术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数字校园建设为加快高校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和条件。加强高校信息化管理,建设数字化校园,给高校现有的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带来了巨大挑战,由实物(纸质文件、照片、声像、影像等)馆藏模式转向实物馆藏和馆藏数字化并存,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将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融入高校数字校园建设。3 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地质大学更是肩负着培养地球科学人才的重任。建校 60 年来,培养了大批地学专业人才。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科研工作量的剧增,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地质资料使用需求急剧扩张,对地质资料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野外工作对地形图的使用数量和频次增多,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对地质报告和文献资料的查询检索率直线上升,科研人员对成果资料的调阅使用量骤然上升。因此,常规的手工资料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只有全面推进资料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才能提供更加高效快捷准确的管理与服务。2 高校地质资料与档案管理的现状1 现状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料档案工作是从 1976 年以后逐步恢复的。我校自 1997 年以来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档案管理;2004 年使用了资料档案管理系统建立资料档案目录数据库,逐步替换了手工目录的查询,提高了资料档案检索的速度和准确度,简化了档案检索目录制作过程,大大提高了资料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我校保存的地质资料主要包括归档的科研成果资料、地形图和地质报告、研究生学位论文等。其中有两种属于保密资料,一种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制作的基础测绘成果资料,属于国家秘密;另一种是归属于全国地质资料馆的国家非公开性成果地质资料。近年来,我校在借阅、购买和使用“国家非公开性地质资料”和“国家秘密基础测绘成果资料”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较为规范化的管理制度。2011 年,根据国家对涉密资料加强安全管理的要求,我馆对地形图等保密资料进行了系统清理核查,在制度上和措施上保障了涉密资料的安全使用。在资料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我校分期分批对馆藏纸质资料档案进行扫描和数字化处理。资料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在保护纸质档案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当前我校资料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馆藏资料的数字化工作采取档案馆自己整理,委托专业扫描公司扫描制作验收后入库的方式。截至目前,我校已投入专项经费近百万元专门用于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配置了存储档案数据的专用服务器及大容量磁盘阵列等设备,馆藏资料档案的数字化率已达 60%。地质资料在环境、工程、城建、交通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用户,根据掌握的情况,不同高校对地质资料的管理形式各有不同。例如在一些设有地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管理部门设在地学专业所属院系。而一些未设地学专业的高校,也有个别科研工作涉及地质资料的使用,在此情况下,对于地质资料的管理还处于缺位,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地质资料的管理,科研人员通过申请获得的地质资料的安全管理处于游离状态。2 发挥的作用和成效资料档案信息化将成为“数字校园”建设总格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高校的资料与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正在大力推进,数字资料档案馆的建设在国内众多高校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资料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为高校的科研、教学和政务管理等提供了更高水平的服务,在服务高等教育的决策咨询、宣传教育、信息传播、考证利用、资料开发利用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 存在的问题虽然高校资料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都在积极推进,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总体上信息化程度还不高,需要加大投入和开发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和推进资料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1)数字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与国土资源行业部门的地质资料管理专业机构相比较,地质类高校的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较低水平。有些高校还处在手工目录查询阶段,馆藏资料的数字化程度较低,还没有构建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和服务平台,与院系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在线数据链接与信息传输和服务系统还不完善。(2)基础建设滞后,发展能力不均衡。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和各类高校的自身发展情况不同,高校资料档案馆的建制和业务发展十分不平衡,与社会同级的资料档案馆相比,多数高校的资料档案馆在基础设施、馆藏资料数字化、信息化和服务平台建设、业务体系构建和人力资源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基础建设的软硬件装备和环境亟待更新和改善,需要领导重视,增加投入,加强基础建设。(3)涉密安全的制约。个别高校由于科研成果资料涉及国防和国家军事安全,涉密级别高。为了安全保密,对资料的管理还在沿用传统的手工和物理方式,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成为涉密安全的壁垒,涉密安全保障技术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的瓶颈。3 加快高校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与信息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如何管好、护好、用好珍贵的地质资料,是资料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高校资料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重视与支持,需要学校各院系和各部门的协作,需要资料管理部门在观念和理念上开拓创新,充分利用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加快数字资料档案馆的建设。1 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建设数字资料档案馆数字资料档案馆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资料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借助网络平台,通过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实现数字资料档案馆是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因此资料档案的信息化工作应该围绕数字档案馆建设,以数字档案资源为对象,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将传统的纸质资料档案实体管理逐步发展成以各种数字资料档案资源为对象的电子文件管理,建立资料档案数据库和网络服务系统,通过集成式数字化业务工作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服务。围绕这一核心目标,近期主要任务有:馆藏资料的回溯性数字化、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全文资料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建库指南和相关标准制定、新归档资料的电子文件入库、资料档案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2 地质资料与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地质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首要工作是进行资料的数字化[2]。对于有些不宜数字化的个别资料与档案,可以实现目录的数字化。资料与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条件,因此要做好地质资料与档案在收集、征集、汇交和接收过程中的数字化建设和电子文件的管理,加强与学校各院系和各部门的沟通联系与协调合作,健全资料档案工作网络,对于在各种科研、教学和行政活动中形成的地质资料与工作档案,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及时进行整理、立卷、归档和入库(包括实物库和数据库)。3 信息资源的网络运行体系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网络运行体系建设是地质资料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基本保障,数字化存储的资料信息资源需要依靠网络体系得以体现并发挥高效作用。局域网环境支持下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实现网络查询浏览等基本功能,更要具备对数字化资料的“收、管、存、用”四项主体功能,还能够保障对资料档案数据的导入导出和对数据的安全管理;以网络化的方式将分散的电子资料档案信息资源进行连接和集成,实现对分布式的资源共享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现代化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来实现资料的网络化管理与服务。4 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体系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数字环境下地质资料信息管理的前提条件,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对资料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地质资料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国际化、标准化、专业化与集成化,地质资料信息标准体系建设要具有兼容性、一致性、可持续性和动态发展性,建立和完善地质资料的规范和标准体系,包括地质资料汇交的规范、网站和数字化资料馆的规范、对软硬件系统的技术规范和元数据规范等[3]。例如在网络化的环境下对资料档案信息的采集,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多方面需求,实现存取海量信息的有效性,必须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元数据标准。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料档案信息资源多样性的情况下,只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制作,才能使多元的资料档案信息资源得以顺利存储、管理、使用。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行,电子公文、电子资料档案的接收、归档、管理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5 提高法律意识,建立完善安全的保障制度在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环境下,强化安全措施,建立严密的安全制度和保护屏障是非常重要的[4]。针对涉密资料的管理,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形成一套职责明确、程序严谨、措施得力的资料档案管理服务机制。尤其是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等涉密地质资料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的涉密资料安全保密制度,通过保密宣传、制度约束和强化安全管理等措施,维护国家安全权益。6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地质资料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对人员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以及熟悉和掌握开发地质资料档案信息系统的能力。既要广开门路吸引人才,还要对在职人员进行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的培训,建立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管理队伍。7 创新思维,做好规划,逐步推进高校地质资料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与校内多部门协调配合、互动合作的系统工程[5],基于目前地质类高校的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还不高,起点较低,全面建设数字资料档案馆,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需求分析,学习借鉴其他单位的经验和技术,做好信息化建设和数字资料档案馆的规划,构建本校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架构,逐步推进高校地质资料管理与信息化建设。4 结语资料与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数字资料档案馆,既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资料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新任务,更是事业发展的趋势。当前,地质专业类高校的资料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无论在硬件基础设施,还是系统平台等软环境建设方面,距离要实现的目标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要紧随时代的步伐,乘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信息化举措的东风,突破思维约束,运用现代管理的理念和信息技术,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使高校地质资料与档案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参 考 文 献[1] 茹湘兰 我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初步设想 [J]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1,(4):19 ~ 22[2] 姜作勤 地质工作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J] 地质通报,2004,(23):9 ~ 10[3] 李裕伟 地矿工作信息化工程的若干基本问题 [J] 国外地质科技,1998,(1):1 ~ 6[4] 李淑云,卫双囤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J] 山西档案,2011,(S1):46 ~ 47[5] 邓琦 做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J] 黑龙江档案,2011,(1):88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企业创新日益加快,信息化规划无疑将成为企业创新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剂。信息化建设不仅要让企业实现信息化,而且也要让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后实现幸福。1月29日,亚太本土最大的管理软件厂商用友集团在其新三年战略规划暨业务策略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了全新的企业经营愿景——创建“幸福企业”,即将高效、创新、绿色三方面保持持续竞争力看做企业幸福的评估指标。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表示,信息化建设是打造“幸福企业”的法宝,用友2010年将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持续推动这一全新企业理念的成熟落地,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幸福”起来。“幸福企业”的提出为广大企业构建自己的未来经营战略提出方向,并提供评估的标准和方法。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阐述“幸福企业”的内涵表示,高效、创新、绿色是“幸福企业”的三大要素,“中国企业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三大要素都扮演了不可取代的核心推动力量。”而要建设“幸福企业”,需要科学的方式和长期的坚持,企业信息化是众多决定因素中最不可忽视的动力。用友公司高级副总裁郑雨林表示,“幸福企业”将是用友的2010年年度市场主题,“帮助广大企业利用信息化工具和服务,在创新、效能、绿色三方面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幸福’。”ahwhw916

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有六点1信息技术应用2信息资源3信息网络4信息技术和产业5信息化人才6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

一把手工程、精通业务的团队、可靠的系统。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_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这6个要素按照图示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关系图1)   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2)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3)   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目前,人们通常将信息网络分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种网络的发展方向是:互相融通,取长补短,逐步实现三网融合。4)   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5)   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6)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 索引序列
  • 什么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工作
  • 什么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
  • 什么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
  • 什么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任务
  • 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