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

发布时间: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

[1] 李志海,丁社红 论会计收入和增值税应税收入的差异[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24)   [2] 张淑红 浅析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之差异[J]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0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尹宗成 浅议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2] 黄建盛 商贸企业纳税评估指标评析[J]福建税务, 2002,(08)   [3] 岳世忠 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对税基为何产生差异[J]发展, 2003,(01)  [4] 周伍阳,杨招军 纳税评估理论溯源及其现状分析[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   [5] 邓露露,李秀娟 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与税收上的“应纳税所得额”[J]工业技术经济, 2001,(06)   6] 刘玮玮 从谨慎性原则看企业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J]广西会计, 2003,(05)   [7] 周伍阳,杨招军 “纳税评估”理论基础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5,(02)   [8] 王敏 关于在税收征管中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4,(06)   [9] 刘美华 论税务监管与会计信息质量[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04)   本站提供会计论文发表 投稿邮箱:  [10] 杨招军,周刚 商贸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整体构思及指标体系[J]经济论坛, 2005,(16)   [1] 杜国良 会计收入与税法收入的差异分析[J] 交通财会, 2004, (12)   [2] 刘荣 会计收入与应税收入差异比较[J] 天津经济, 2007, (10)   [3] 侯华庆 收入在会计与税收方面的差异[J] 税收征纳, 2006, (06)   [4] 姜其城 浅析会计收入与税务收入的差异[J] 东南传播, 2006, (11)   [5] 刘凤良,李伟毅 新准则企业收入的会计与税收制度差异比较[J] 商业会计, 2007, (19)   [6] 吴继红 收入的确认: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及相关思考[J]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6, (01)   [7] 董占涛 会计收入如何调整为应税收入[J] 税务, 2003, (06)   [8] 滕绍娟 新会计准则收入的确认与相关税法的协调[J]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7, (09)   [9] 哈常文 浅谈会计收入如何调整为应税收入[J] 金属世界, 2006, (05)   [10] 冯英 企业收入确认的会计与税务差异[J] 财会通讯, 2006, (10)

⒈推行按揭购房 启动住宅市场 《扬州大学学报 》⒉教育消费热点分析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⒊论人力资源价格三个层次的形成机理 《价格月刊》⒋教育消费新热点:居民教育消费需求增长 《中国第三产业》5.浅析商品房滞销的原因 《机械电子统计》6.人力资源价格的动态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7.高校素质教育之我见 《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8.浅议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9.政治经济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初探 《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增〈〈企业经营形式〉〉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参编11.《政治经济学教程》上下册 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 《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消费》 省级 1997—2000年 已结项《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初探》院级 2000—2001年 已结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创新》省级 已完成

你问的也太泛了吧 去知网自己找吧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

你 代写的 都不知道?代谁写?

1、《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论研究》,《理论探讨》72、《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向度》,《江海学刊》2009.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逻辑》,《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24、《建国后毛泽东资本主义观的演变历程及其特点》,《江海学刊》2006.45、《区域文化刍论》,《江苏社会科学》2006.66、《从“百强县”经验看我国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纵横》2006.77、《论总结大跃进的方法论》,《理论探讨》38、《论湖南自修大学的创新性与革命性》,《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59、《论毛泽东早期干部教育思想的渊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110、《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行机制的构建》,《扬州大学学报》2006.511、《以产业创新为突破口壮大县域经济》,《现代经济探讨》2006.1212、《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广西社会科学》2005.1113、《着力增强学好用好政策的本领》,《群众》2009.714、《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论》,《扬州大学学报》315、《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唯实》116、《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经验》,《南京市委党校学报》117、《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创新》,《群众》718、《大众化的理论与理论的大众化》,《甘肃理论学刊》619、《论周恩来的历史观》,《觉悟》320、《中华苏维埃时期的反腐倡廉教育思想与实践》,《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21、《扬州水文化刍议》,《扬州教育学院学报》322、《试述毛泽东早期“自教育”思想》,《教育史研究》223、《农村也要讲科学发展》,《群众》924、《完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群众》1025、《科教兴国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研究》126、《毛泽东与中央苏区的学校干部教育》,《江西社会科学》827、《对“农村城市化”的异议》,《农业现代化研究》428、《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扬州大学学报》229、《百强县发展经验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启迪》,江苏省委《调查研究》1430、《“郭集现象”解读》(上下篇),江苏省委《调查研究》26-27

《外语学刊》杂志是多语种外语语言研究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全国常用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学刊》旨在为全国外语研究与教学工作者服务,推动外语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发展。本刊欢迎以下稿件:(1).普通语言学(音位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哲学、计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2).俄语、英语和日语三个语种的具体语言研究;(3).修辞学、文体学、翻译理论的研究;(4).外语教学论、教学法的研究;(5).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的研究;(6).语言学著作评介。投稿邮箱: 联系人:黄编辑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在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属于省级需要国家级的有中国校外教育,我来

1981试论鲁迅早期的美学思想 扬州师院学报1983论艺术“化丑为美”的契机 学术月刊“艺术起源于劳动”是科学的命题 复旦学报1984论自然美 学术月刊试论阿Q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的融合 扬州师院学报“美感的先天倾向”浅议 美育1986耗散结构与美的逻辑行程 当代文艺思潮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和辩证思维 文艺研究(合作)1987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与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8卷(1,合作)“阳刚之美”和“崇高”的系统论辨析 江汉论坛儒家美学的“和谐”与基督教神学美学的“和谐” 山东大学学报论王夫之的诗歌美学 扬州师院学报在文学与文化的交汇点上 文学研究参考系统论原则与美学、文艺学的方法论《文学理论方法论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合作)1988古典书法美学的总结——简论刘熙载的书法美学思想 学术月刊文学在生命意识的二律背反中演进 南京社联学刊呼唤真情的理想之歌——论汤显祖的美学思想 文史哲论袁枚的诗文美学 扬州师院学报明清美学主潮概观 晋阳学刊李贽美学思想的近代倾向 学术月刊1989严肃文学的困境和通俗文学的出路 南京社联学刊自然美的系统分析 云南社会科学李渔戏剧美学的古典倾向与近代因素 艺术百家意境探源 扬州师院学报艺术家社会属性的情感存在方式 批评家儒家美学与基督教美学之比较 江汉论坛晚明浪漫思潮与西方近代浪漫主义 学术月刊从符号学看文艺作品的社会属性 天津社会科学叶燮与写实性诗歌美学的总结 天府新论文艺创作社会学新论 学习与探索1990致思与娱乐之间——关于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思考 真善美艺术家的美学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10卷()文艺社会学论纲 扬州师院学报辩证思维与黑格尔的自然美论 人文杂志独抒性灵,趣味盎然——袁宏道游记散文的“趣” 古典文学知识中国十七世纪的“忏悔录”——袁宏道美学观念的蜕变解析江汉论坛艺术家社会学新论 文科教学1-寻找文艺行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文艺行为社会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人本心理学美学与道家美学 学术月刊文艺价值的生态环境及其优化 学习与探索论公安派的美学思想 晋阳学刊中国戏剧美学史的逻辑发展 戏剧近代戏剧美学的开拓——王国维的戏剧美学思想扬州师院学报1991对于文艺中非理性的辩证分析 文论月刊文艺的价值标准及其转换 江海学刊期待视野与文艺接受社会学 天津社会科学价值论美学的新视界 福建论坛中国古典美学作为参照 文论月刊从浪漫主义向古典主义的逆转——王骥德的戏剧美学思想求是学刊探寻当代美学研究深化的契机 福建论坛平民主义戏剧美学的初澜——元代戏剧美学概论 江汉论坛文艺的价值取向及其选择 学习与探索体系建设与分析研究 学术月刊中西方戏剧美学比较论 江汉论坛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意义 学术月刊郑板桥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东岳论丛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崛起——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扬州师院学报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余波——金圣叹的戏剧美学思想艺术百家1992文艺价值的功能及其实现 北京社会科学《讲话》精神与中国古典美学 扬州师院学报在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地带上——文艺价值社会学导论学术论坛对于文艺创造的心理阐释 天津社会科学文艺价值取向的辩证法 学术界探询人类生命活动的诗化哲理 江海学刊“当代艺术与当代人”五人谈 艺术广角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美学 西北师大学报文艺心理社会学导论 晋阳学刊寻找中国当代美学在经济大潮中的位置 东方丛刊新时期文艺美学的建设概观 山东社会科学文化变革与美学转型 文汇报定势与文艺心理效应 学习与探索1993个性化:大众审美文化的内核 福建论坛当代美学研究放谈 学术月刊李贽与莱辛的戏剧本质论之比较 艺术百家王骥德与狄德罗的戏剧艺术真实论之比较 扬州师院学报走向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 思想战线观念转换和理论重建的时代——当代国外文艺社会学鸟瞰宝鸡师院学报文艺创造心理之辨析 南京社会科学现代艺术与价值论美学 北京社会科学古典主义戏剧美学的总结——李渔的戏剧美学思想 学术论丛多角度、多层面的中国美育史研究 扬州师院学报(署名“鲁扬”)文艺心理社会学方法论 学术月刊现代艺术商品化的内在机制 学术界徐复祚与卡斯特尔维屈罗的戏剧功用论比较 学术论坛重建美学和现代艺术的话语系统 学术月刊把握文艺本质的“反映—中介”论视界 中国图书评论1994中国的后现代艺术倾向及其意义 文史哲李渔与黑格尔的戏剧结构论之比较 美学与文艺学研究吕天成与莱辛的戏剧批评之比较 扬州师院学报李渔与歌德关于戏剧舞台性的论述之比较 社会科学辑刊王国维与雨果的戏剧史研究之比较 艺术百家金圣叹的美学思想与儒、佛、禅、道 文艺理论研究理性与文艺变态心理 东岳论丛潘之恒与狄德罗的戏剧表演论之比较 求是学刊美学的功能与学者的使命 文论报中国戏剧美学与佛教、禅宗思想 北京社会科学中国戏剧美学与理学 天津社会科学创造美学的现代建构 社会科学中国戏剧美学的整体思维 东方丛刊当代美学的批判理性 学术季刊中国戏剧美学与《周易》 艺术百家在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表象背后 学术月刊1995中国戏剧美学的圆形思维 齐鲁学刊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新一页 中国文化报文艺学改革的新思路 文艺报(署名“鲁扬”)大众审美文化的复制性 天津社会科学把握文艺本质的“反映—中介”论视界 中国图书评论装饰之道,文化之道 文艺报中国戏剧美学的规范思维 江淮论坛中国戏剧美学的具象思维 江海学刊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创获 社会科学家大众文化语境中的美学话语 求是学刊作为消费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北京社会科学文化视境中的中国戏剧美学——《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引言扬州师院学报消费者,对审美文化发话 光明日报文化批判与建设 文论报(合作)1996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体系的品格 文学研究第4辑()塑造新型文化品格:当代学校美育的定位 社科信息传统文化与当代美育的建构 江苏社会科学作为快餐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学习与探索当代审美文化的宗教意识 学术月刊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现代建构扬州师院学报(合作,署名“鲁扬”)当代审美文化的哲学基础 北京社会科学进展与问题:1989-1995文艺学建设概观(上、中、下)文艺研究4,5,中国戏剧美学与儒家思想 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4辑()中国戏剧美学与道家思想 齐鲁学刊当代审美文化的四重背景 求是学刊关于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扬州师院学报审美文化:当前美学研究的一大热点 中国文化报大众文化:一道可口的快餐 岭南文化时报文学鉴赏与接受美学 文学界1997文学语言与审美价值 云南文艺评论快餐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评 当代文坛报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形式 学术月刊何为美学史?——从审美文化研究反观美学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关于文化批判 南京社会科学审美文化与美学史 光明日报什么是审美文化 人民日报当代审美文化的社会心理背景 社会科学辑刊当代审美文化与审美教育 美学与艺术学研究第3集()评当前美学研究的两大热点 哲学动态审美文化的历史进程——兼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通与变江苏社会科学当代审美文化的地域分野和跨地域传通美学与文艺学研究1997年总第4辑()1998当代审美文化与审美教育新概念 益阳师专学报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史观念 云南社会科学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矛盾 北京社会科学审美文化研究的历史观照——审美文化研究的一个方法论浙江学刊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与美学史视界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辑()中西方审美文化之异同 社会科学辑刊文化的多极化与世界的未来 中国文化报马尔库塞的形式主义美学解析 外国美学第15辑()作为广告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当代转型 社会科学报1999从象牙塔到市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学习与探索都市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判 求是学刊审美文化的当代构成 学术月刊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文学传统 甘肃社会科学当代审美文化批判论纲 北京社会科学美学与乌托邦 社会科学辑刊从摇滚乐的文化特质看青年文化 社会科学妇女命运:当代审美文化中的悖论 东方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 社会科学辑刊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理论与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 江海学刊百年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 求是学刊重塑新的话语外壳 青年思想家2000对中国美学的思考 光明日报中国戏剧美学与中国哲学 艺术百家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学术月刊文学传统与科学传统 文学评论新的求索之路,新的学术之梦 江海学刊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 学习与探索作为视觉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中国文化报跨学科研究: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历史要求——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比较 文艺报文学革新的偏离与回归——五四时期文学传统论的功利性倾向北京社会科学错综通变,参伍因革——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论的心理学倾向江苏社会科学青年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判 东方丛刊当代话语的宿命和出路 民族艺术西方审美文化的历史走向 外国美学第18辑()2001金陵王气与江南士风 读书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意义(上) 求是学刊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意义(下) 求是学刊现代性:文学理论重建的基石——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读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话语强权与话语抵抗 中国文化报诗必须适应它所属的世纪——西方古代到近代文学传统论的社会学倾向社会科学辑刊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光明日报关于文学理论的话语权问题 文学评论文学传统与现代性 学术月刊中国审美文化的历史走向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传统 江苏社会科学西方20世纪文学传统论的形式论倾向 文艺研究交互性与文学传统 学习与探索文学传统流变的机制与形态 北京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学术规范——蒋孔阳美学研究方法的启示美学与艺术评论第6辑,复旦大学出版社伦理与宗教:中西文化的两大主题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文学传统论的四大倾向及其现代转换 扬州大学学报文艺美学的合法性问题——再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中外文化与文论第9辑,四川教育出版社文学传统的功能与知识增长 江海学刊否定主义美学 文艺研究全球性与现代性 求是学刊全球性:“现代性”的当今形式 社会科学报与时俱进的文艺美学探索──论胡经之文艺美学思想的发展深圳大学学报全球性问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现代性与意识形态性长江学术第3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 社会科学辑刊“全球性”不等于“世界性” 学海我看故我在 河北日报郑板桥民本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美学升华 艺术百家媒介变化与视觉文化的崛起 文艺争鸣2004文学传统与生态意识 社会科学辑刊文学传统与文类学辩证法 学术月刊日新之谓盛德——姚文放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读图时代文类“内爆”的典型文本 文艺理论与批评语言媒介与文学存在的理由 求是学刊文本·话语·主体:文学传统与交互世界 社会科学中国古典美学的至上追求 中国文化研究2005文艺复兴美学对于西方传统戏剧原则的突破和修正西北师大学报面向新世纪的美学理论体系——试论曾繁仁的存在论美学深圳大学学报文化在文学领域中的表达——巴赫金的启示 社会科学辑刊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社会科学战线2006中国20世纪文艺社会学史的宏伟画卷——评周平远《文艺社会学史纲》江西社会科学“须道尊身尊,才是至善”——论王艮的“尊身论” 江苏社会科学“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社会学的搁置与重建——读周平远《文艺社会学史纲》的一点感想中国图书评论鱼化为龙:王艮的平民主义美学思想 学术月刊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回忆《学术月刊》给我的教益 学术月刊2007中国古典美学的创新意识 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文学性:百年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 社会科学辑刊中国文学传统转型的内在机制 河北学刊文学传统重建的现实价值本位 中国社会科学李贽的自然人性论美学思想 学习与探索宋明思想大潮中的泰州学派美学 学术月刊2008“审美”概念的分析 求是学刊消费社会:审美教育何为? 文艺报第三版文学教育与乌托邦理想 文艺报第二版“审美”概念的嬗变及其美学意义 江苏社会科学中国语境与汉语系统中的“文化”概念分析 社会科学战线改革开放30年的学术诠释 社会科学战线2009文学的乡愁与心灵的还乡——读《钱中文文集》 文艺争鸣从文学理论到理论——晚近文学理论变局的深层机理探究文学评论“审美文化”概念的分析 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作为历史性概念的审美文化 求是学刊审美文化的内在构成——对于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关系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战线文学理论与乌托邦之梦 中国社会科学报第6版敬业志学,辛勤耕耘——我与名栏“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的学术交往学习与探索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 学习与探索2010共和国60年文学理论的理想诉求 文学评论论审美文化的历史演进 江海学刊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报B2版历史深度与中国经验: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天津社会科学我们如何进行学术争鸣?——兼答《理论之后的悖论解决——与姚文放先生商榷》 中国文学研究戏剧结构论:李渔与黑格尔的异同 艺术百家王国维的美育四解及其学术意义 文艺理论研究2011审美文化呼唤“中国经验” 社会科学报第5版唯实、求是、图新——《求是学刊》发刊200期感言 求是学刊日新其德:中国古典美学的创新意识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我与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B6版文化政治与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江苏社会科学文化政治三维度 求是学刊文化政治与文学理论的后现代转折 文学评论说“是”谈“非”论“去”——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南京大学学报重写:文学理论建构被遗忘的机制 西北大学学报2012肉体话语、身体美学、身体的审美化——晚近对于经典美学的三次挑战及其学术意义 江海学刊文艺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文化的传承与担当——重建社会理性与价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版“肉体话语”与“文化政治”——伊格尔顿对于经典美学解构与重构的后现代启示录 学习与探索还原葛兰西:也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建构——与陶东风教授商榷文艺研究中国审美文化史的叙述方法 探索与争鸣文化政治的多维分析 文艺论坛文化研究与理论话语的更新 文学评论2013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对于康德的接受与改造 社会科学辑刊文学经典之争与文化权力的博弈 社会科学战线释“表征性解释”——乔纳森·卡勒“文学经典论”的关键性概念求是学刊文学经典之争向文学研究回归的迹象 文艺理论研究从理论回归文学理论——以乔纳森·卡勒的“后理论”转向为例文学评论“多层累的突创”说探源——蒋孔阳创造美学与杜威“突创”论的相关性学术月刊2014确立自媒体的文化信码 中国社会科学报第A08版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向与福柯的话语理论 社会科学辑刊沃尔夫冈·凯塞尔是瑞士人,还是德国人中国社会科学报第B01版生活逻辑与艺术逻辑 人民日报第20版话语转向:文学理论的历史主义归趋 文学评论自媒体:网络话语与文化信码 湖南社会科学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与话语更新 文艺理论研究2015从形式到政治:文类理论的后现代新变 清华大学学报“强制阐释论”的方法论元素 文艺争鸣

扬州工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

从麦田文学里看到的 为杂志写稿注意的36个问题 一、 电子邮件投稿应该用什么格式? 主题:投稿栏目、文章名、发表笔名。 内容:文章的全部内容。 落款:您的真实联系地址、邮编、姓名、邮箱地址、固定电话、手机、QQ号码(注明QQ名)、其他您觉得有必要留的联系信息。 除了以上内容,一概不欢迎。 二、 为什么不欢迎使用附件? 大家知道,很多病毒是通过邮件附件传送的,就我知道,很多杂志社的电脑上都装了病毒粉碎机这个软件,就是说在处理电子邮件的时候,有附件的系统一律删除。这意味着您辛苦的文字永远不会被编辑看到。 另外,附件来稿格式不同,往往因为软件问题而打不开,或者,打开是乱码。 所以,为了您自身利益,别使用附件投稿。 三、 来稿之前知道自己的文字适合什么栏目吗? 每个杂志都是由无数个栏目组成的。你在来稿之前,必须确定自己的文章适合哪个栏目。这样,在邮件的主题里列出来,编辑在看稿的时候,也有更强的目的性。此外,这么做,也代表着你对杂志的熟悉程度。编辑在文章归档的时候,也方便。编辑都很懒,喜欢省事省心的作者。 四、 一个月来几篇稿子比较适合? 个人觉得,不要超过三篇。有一次,一个作者一下子给我发来二十多篇文章。从好的方面想,这是作者信任你,将他的文章全部都给你挑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如果你这么多文章都是没发表过的,那是否意味着这些都是被其他编辑筛选下来的?别的编辑不要的文章,我要来干什么? 五、 截稿时间是什么样的概念? 截稿时间分为两种,一是杂志每月交稿时间;二是临时征稿截止时间。对于第一个时间,我个人觉得写手没必要太计较。因为杂志是做长线,你这一期赶不上,放到下一期好了。对于第二个时间,那么就是说,在截稿之前你可以去按照要求来写,但是,一旦过了时间,就没必要再写再投稿了。因为时间一过立即定稿,就算你写得再好,也不会用。个人经验是宜早不宜迟,因为我们在临时组稿的时候,往往时间没到就取得了适合的好稿子而提前定稿了。 六、 字数要求的含义是什么? 简单点来说,能少就不要多。规定多少字那你就写多少字,不可以任性多写几百一千字让编辑删。毕竟,你字少了,只要文章不错,我空出来的版面还可以安排其他一些东西;但是,你字多了,虽然你恼潞芷�粒�蛞晃依恋蒙玖耍�喑隼吹淖质�又痉拍睦铮? 七、 为什么不能有错别字? 一个作者在线问我,我给你的信刚发过去,几千字的文章,你怎么一分钟就看完说不要?你这是什么工作态度?我回答很简单:你的文章我没看就退了,答案是你去注意一下你的文章标题。其实,答案很简单,他的标题上有一个错别字。文章中的个别错别字可以原谅,但是,标题都写错了的作者,你觉得他的文笔和责任心会怎么样?文章中的错别字也别太多。多了,编辑会坏了胃口,不想再将你文章看下去的。所以,恳请各位,在发稿之前,至少将文章读三遍,没必要来考核编辑的改错字能力。请写手注意“像”与“象”,“的、地、得”等的使用区别。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问题。 八、 编辑是否有义务给作者回信? 应该回每一封信,但是,做起来,不现实。虽然我现在依然做到每信必复,但是,我也怀疑我自己能坚持多久。你要问答案?随便你去一个论坛,一天回两百个帖子看看就能理解我的感受。毕竟,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编稿子和做栏目上。我不给你回信,不是不尊重你的劳动,是我实在没时间。大哥,我一天看稿下来,也真得很累。 九、 是否应该要求编辑给自己修改文章? 可以要求,但是,做好编辑拒绝的准备。理由同上。 十、 我请编辑在线看我文章有错吗? 没错。但是,做好编辑拒绝的准备。因为很有可能编辑在看其他的稿子,在和其他的作者做交流等等。你临时插上一脚,编辑怎么可能会随便分心来满足你? 十一、 留用是否代表一定发表? 留用和发表是两个概念。编辑拿了你的稿子,是觉得你这篇适合杂志。但是,我们每一期杂志都会在好稿子中挑选最优秀的稿子。我个人也有稿子在印刷之前被拿下的经历。是否发表,要等杂志定稿后才知道。一般编辑会通知您稿子已用。要是一个月都没通知,那就意味着稿子被毙了,赶快给别家吧。 十二、 是否应该按照编辑要求改文章? 必须。只有编辑才知道栏目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字。在这里别怀疑编辑的能力。一个好作者,必须要学会按照编辑的要求修改自己的稿子。我知道有一个女孩子写稿子还可以,就是对自己太溺爱了。编辑请她自己修改一下稿子,她抛下一句:你觉得我稿子不好,那么就别用啊,我给别人去。大家想想,这样的话说出来之后,编辑以后还会请你写稿子吗? 十三、 是好文章就一定可以上杂志吗? 不一定。好文章也要适合杂志栏目设置。栏目设置之外的文章,再好也没法用。毕竟,杂志不会随便迁就作者开栏目。 十四、 什么是再好杂志也不用的文章? 敏感话题、太颓废故事、畸恋等等等等。杂志要求有十不准。 十五、 网络语言和杂志语言的区别是什么? 比如:“我靠”、“昏倒”等等网络词汇不要随便出现在杂志上。网络上喜欢用的碎句子,杂志也不喜欢。非网络题材栏目,也最好别在文章中用太多的网络专用词汇。其他的自己多看杂志,慢慢领会。 十六、 为什么杂志喜欢用名家的文章? 第一期杂志定稿名单出来后,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你们那么喜欢用名家?为什么不多给普通人机会?我反问了一句,你看过卡拉OK冠军开演唱会的吗?名家之所以是名家,那是他文章里的确有一般写手没有的东西。但是,究其实,我们对待用稿还是坚持只看文章不看人。第一期稿子也毙了很多名家的文字,但是,也发了几个写手的杂志处女作。有这个疑问的人,建议还是多勤奋多努力,学会提高自己。毕竟,所有的名家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别嫉妒别人眼前的光环而忘记别人背后的艰辛。 十七、 投稿需要使用你的幽默感吗? 一个写手给我来稿的时候,信的最上面有一句:字数多了,你删吧,我有点懒。很幽默吗?我相信这个作者在写的时候是微笑的,但是,我的回信很简单:抱歉,我比你更懒。虽然编辑删稿改稿是职责,但是,这么无聊地使用自己的幽默感有必要吗?编辑心情好觉得这是你的幽默,但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当你这是什么? 十八、 谦虚一点有必要吗? 没必要,除非你硬要让编辑相信你写得很烂。谦虚是美德,但是,你自己将自己的文章说得一无是处,那么,还给编辑看什么?对自己有信心一点,兄弟。 十九、 引用和抄袭的概念是什么? 引用只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小片断,一个闪光点。但是,你拿人家的文章来改头换面说是自己的,自己心里亏不亏?我在征求职场故事的时候,收到不下于二十篇讲自己在应聘的时候,地上有张纸屑、有个拖把、有一毛钱等等,因为自己做了举手之劳的事情,而被老板看中,一跃而成为公司上层精英。我不管这个故事真还是假,但是,大家N年前就看过有这样的故事出现,现在又拿出来,你说算是引用还是抄袭? 二十、 为什么我们不欢迎文章发表之前贴网络? 文章不是不可以贴网络,但是,在发表之前你贴网络了,谁可以保证你的文章不被抄袭?我知道的一些地方小报经常在网络上拿文章拼自己版。我自己的随笔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本来一家杂志已经决定发了,但是,在定稿之前发现当地的报纸上抢先登了出来。开始怀疑我一稿多投,但是,我自己压根就不认识这家报纸。我能说什么?自己撤稿了。 二十一、 一稿多投的概念是什么? 一篇文章给两家以上的媒体。从我个人的角度上讲,做写手写文章,非常希望可以一搞多投,而且我也这么做过。但是,我现在做编辑了,自然要为杂志的利益角度上考虑。毕竟,我们不希望自己做出来的杂志都是别人吃过的剩饭。对于一稿多投的作者,一般我们会选择放弃。别到时候解释自己不知道,这个是行规,不知道也要接受处罚。 二十二、 需要如此宣传你自己吗? 一个作者给我来稿的时候,文章最后附着自己文章发过哪个杂志第几期,洋洋洒洒十多条;还有一个作者将自己牡媒本��惶跆趿谐隼矗�忧�魑牡狡笠倒せ岜热�N铱锤遄又�螅�醯煤芷婀郑�矣植徽衅福�愀嫠呶艺饷炊嘧鍪裁矗磕愀�依锤澹�植皇峭都蚶�K凳祷埃�话惚嗉�疾幌不妒盏秸庋�男牛�盏搅耍�驳毙�翱础1鹚滴颐钦庋�撕α四愕淖宰穑��牵�憧匆肚愠切次恼滦枰�嫠弑鹑俗约悍⒐�谋灸钠诼穑坑媚愕奈恼滤祷埃�灰�磕愕穆睦�⒀浴? 二十三、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询问稿费标准? 你是一线写手,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是编辑主动请你写文章,那么你可以在写作之前问清楚稿费标准多少。如果不是,是你自己投稿,那么,在文章发表之前最好别问。毕竟,我想文章是否能发是最重要的。一般我们都会向大家公布一个稿费标准,比如100-400,我建议一般作者别在文章还不怎么样的时候,就向编辑问这个栏目多少钱那个栏目多少钱。说实话,你没这个资格。 二十四、 可以和编辑成为文章之外的朋友吗? 可以。编辑也是人。很多时候,适当地和编辑聊聊文章之外的话题,能彼此更好地沟通。而且,就为个人而言,也很喜欢彼此之间可以分享除了文章之外的属于朋友之间的友谊和快乐。但是,编辑要是在上班时间,最好别随便打搅。 二十五、 和编辑QQ交流说什么都可以吗? 不可以。有一个作者给我来信,在QQ上说他向我的两个信箱里发了三次信,但是,都被退回来。随后,说了一句,你用的是什么破邮箱?说实话,平时我们彼此交流还不错,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为好。你的信发不出来,难道就是我的邮箱有问题?就算是我的邮箱有问题,也轮不到你来指责啊。 二十六、 编辑和你QQ上说话很简洁代表什么? 说明编辑忙,你最好别打搅。很多人问,你既然忙,那么你开QQ做什么?其实,这个问题问得很幼稚。你手机是不是一天到晚开着?我要是没事就打你的手机和你穷聊,你会很开心?并且,我们开QQ,很多时候是在和别的作者在做交流。 二十七、 公布多个邮箱地址就需要每个邮箱都将相同的文字发一次吗? 绝对不需要。我在网络上本来只公布一个投稿邮箱,后来因为一些朋友说投稿不很方便,所以,我又公布一个邮箱。但是,现在我每次收信都发现很多作者将一篇文章同时发问两个邮箱。我一天基本上收到稿子大概在一百五到两百之间,公布两个地址后,邮件暴涨。在这么多稿子中,有时候我真很难区别出来哪些稿子是发了两次的。有一次我看稿子,觉得文章似曾相识,莫非是抄袭?就在要将这个作者打进冷宫的时候,才想起来,似曾相识的原因是因为早上看过他这篇发到我网易的邮箱,晚上看到的,是他发到我搜狐邮箱的文字。 二十八、 编辑误会你怎么办? 不着急,别激动,要相信,是误会,肯定会有解释清楚的时候。等几天给编辑信箱里发一封解释事情的邮箱说清楚自己的真实情况,我想编辑不会太不近人情的。但是,如果你四处散播编辑误会你这样的消息,那么,就算编辑有心想冰释前嫌,最后可能还是选择算了。 二十九、 一个杂志内部我需要联系几个责编? 一个足够了。很多杂志规定,一个作者只能联系一个编辑。这个是行规,愿意不愿意,都要遵守。除非编辑明确告诉你,他们不介意一个作者联系多个编辑。 三十、 不满意现有的责编就可以随便换编辑吗? 在你的文章没在这家杂志发表出来,那么你可以选择新编辑,但是,选择了新编辑必须要告诉对方自己为什么要离开过去的编辑。如果你的文章已经在过去的责编手里发表了,那么很抱歉,就算你们合作再不愉快,也不可以随便换。真要想换,打电话给主编,陈述理由,主编同意后,方才可以更换。 三十一、 我直接给主编邮箱发稿好不好? 不好。一般主编都不亲自参加组稿,所以,除非你是主编私交非常好的朋友,否则,最好别发,因为,发了也等于白发。 三十二、 可以请本杂志内非自己责编的其他编辑看文章吗? 最好别。别的编辑手里的作者请问看文章,有时候我真犹豫,因为,我不知道看了该怎么说。我说好,人家责编未必觉得好;我说不好,可是人家责编喜欢怎么办?再说了,你的责编知道我看了你的文章,他会怎么想?要是以为我是在抢作者,那不在编辑之间制造误会么? 三十三、 想写非自己责编负责的版面文章怎么办? 给自己的责编发过去,我想任何责编都会帮你转的。但是,人家已经申明谢绝非自己作者参与的栏目,那么你就别写了。因为你写了,发给自己责编,不是叫责编为难吗? 三十四、 有问题我直接打电话找编辑谈好不好? 好。我个人觉得,作者应该多主动和编辑交流。编辑给你回信,往往只说你文章问题一个大概,你自己主动打电话给编辑,交流会更顺利直接明了。 三十五、 我可以向编辑索取杂志吗? 可以。但是,我们自己手里的杂志也是一定的,不是谁要都可以送一本的,一般是先来先得。所以,编辑说对不起的时候,那只能说明要求太晚了,他手里已经无杂志可送了。但是,你只要在杂志上发过文章,一般编辑以后都会按月给你寄杂志的。 三十六、 作者和编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互为上帝的关系。编辑没有了作者,那么编辑水准再高也没办法展现;作者没有了编辑,那么文章写得再好也只能自娱自乐。所以,编辑要尊重作者的劳动,作者也要理解编辑的辛苦。你可以是天下所有编辑的作者,但是,我们不能强求我自己是编辑手里的唯一的作者。除了和自己责编搞好关系之外,也别轻易得罪非自己的责编的其他编辑。你想啊,你得罪了别的编辑,编辑们在一个办公室坐着,你真以为编辑会因为你而和同事闹矛盾?一般的结果是,你得罪了其他编辑,你的责编也无奈要放弃你。IT撰稿人的基本素质 一般来说IT类媒体对撰稿人没有什么过高要求,编辑只看稿子不看人,你只要对电脑操作有很多别俱一格的技巧或者经验,确实能给读者带来有用的知识,你是初中毕业他也用你的稿。你虽是电脑博士,你的稿子太深奥了不太适合现在流行的IT媒体,也不会发表你的,你还是投向学术报刊好。目前中国以《中国电脑教育报》《电脑报》为代表的流行IT媒体是以实用和经验技巧为主,以作者的需求为导向,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如果你不掌握这个方向,你成不了一个合格的IT撰稿人。 IT类稿件投向哪 目前有三类IT类媒体需要作者的稿件:第一类是传统的IT类报刊杂志,第二类是专门的光盘读物或者IT类报刊杂志的随刊光盘,第三类是一些IT类的网站需要稿件。作为IT撰稿人当然可以选择向这三类需要稿件的地方投稿。 不过请注意:各类媒体在给作者的稿费上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一类的IT类报刊杂志发的稿件都会给作者稿费,而光盘稿件和网站稿件会不会给你稿费,要看做光盘和网站的具体规定。就是报刊杂志类,也有高有低,办得成功的有名气的IT类报刊杂志,给作者的稿费就高,一般会在每1000字70元到200元之间,《中国电脑教育报》,一般的报刊杂志也就每1000字30~80元不等。如果你的稿子确实比较好,我还是建议你投向稿费稍高一点的媒体,别明珠暗投了,把好东西买一个不值钱的价。 完稿之后,你千万不要用邮寄信件的形式投稿,我估计现在没有几个编辑会看那些纸质的稿件,往你的email信箱的通讯簿里多存一点各报刊的email地址吧,在他们办的刊物上面或者网站上面很容易找到的。但是你一定要注意哟,现在大多数IT媒体不同的版有不同的编辑来管理,你写的稿子适合哪一个版发表,首先你自己要搞清楚,乱投版面,你的稿很可能石沉大海哟。 写作内容从哪里来 特别是最初投稿的作者,你的第一篇稿子的内容来源于你学电脑的经验总结和知识的积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菜鸟是无法写出稿子的,能写出电脑稿子的一般最差也得是个老菜鸟。所以IT撰稿人一定要注重平时电脑知识的积累与总结。 如果你真想把IT自由撰稿作为一种长久的爱好或者暂时的职业,那么你初次投稿一定要注意不能马虎,最好写出有一定份量的力作,能让编辑记住你的名字,IT撰稿很难搞屡败屡投能成功的。 如果你的写作真的很突出,已经让编辑记住你大名,那么你可能会接到编辑的约稿。一般来说写约稿就象编辑出的题一样,比写自己知道的东西要难很多,因为编辑布置的东西不见得是你很熟悉的,但是编辑的约稿最好还是不要推托,这关系到你今后能否在他的版面上发稿。 再头脑灵活的人,写稿子多了也有内容枯竭的时候,也就是没有什么选题可写了。这时编辑可能也要你帮他去找选题。目前找选题一般有这么几种方法:1、在BBS社区上看看菜鸟们都提了些什么问题,而菜鸟们提的问题有时就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内容;2、当然新闻组上也有很多讨论,可以给撰稿人带来灵感,3、在各大软件下载区看看有什么最新的软件新的版本,这些软件有什么新的功能,有的话,赶快下载来试试写出来,迟了被别人抢了先手。4、看看各大网站又推出什么新花样的服务,有的话马上写出来,越快越好,迟了写出来没有人发你的文章。5、最近是不是出现了什么大型的软件升级版出来了,有的话快的写新功能新体验,6、是近是不是有新的硬件产品出来了,有的话快点写测评,7、巴不得电脑新病毒越多越好,一篇查杀新病毒的所谓安全文章又面市了,8、上面几项都没有找到的话,那只好看看别人写过的内容了,看看别人写的还有什么漏掉的东西没写过,或者写了但没有写清楚写完善,再把它清楚一下完善一下。 什么才算好稿件 那什么东西才是好的稿子,能吸引编辑的眼球呢?第一是新,特别是别的媒体没有发过的你所投的媒体也没发不过的稿子最受欢迎。第二是实,也就是稿子一定要实用,现在受读者喜欢的IT媒体基本上发的东西都很实用,如果编辑认为你写的这个东西太抽象了理论性太强了,吸引不了读者的眼球,你投了也是白投。理论性强的东西不要投流行的IT媒体,请投学术刊物(就是那些不仅不会给你稿费,而且你在上面发文章还要自己掏钱交版面费的那种没几个人看的某大学或某研究机构的学报:))。第三是特,这个特字,就是你的稿件一定要有特色,因为光写新的东西不见得有那么多新的东西供你写,你写别人写过的选题也行,但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特点,比如写网线怎么做已经是个很老的选题了,但我也写了个做网线的选题:如何用网线通电话,一下子就吸住了编辑的眼球,发在电脑报上,100多元的稿费又进了帐。 IT撰稿人的软件硬件准备 纯粹为了写稿,那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能把你写的稿子通过互联网发出去就可以了。但是这里面有个让撰稿人为难的事就是图片的处理。图片分三种,第一种要利用外部的设备来获取图片,如硬件图、cmos图等,第二种图要绘制,如网络结构图,软件流程图,第三种,就是用得最多的屏幕窗口图。我现在分别说说这三种图如何用最经济的办法完成。 对于第一种要利用外部的设备来获取图片,我们有没有为了写一篇只有一到两百元稿费的稿子而专门去买一个几千元的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没必要,现在每个城市提供数码照相服务的很多,我们把要用到图片的硬件拿到数码影楼去照照相,又不要它打印出来,把图像压缩一下用软盘带走,很方便,我已多次采用这种方法获取图片每次成本没有超过10元。 对于第二种要绘制的图片,我强烈给大家推荐Visio2002 这是一款非常适合撰稿人用的图片绘制软件,它可以非常方便地绘制网络结构图流程图等等, 对于第三种软件的窗口图,我看也没有必要用什么抓图软件了,我只用一个键盘上的printscreen键,再加上windows中的画图程序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最后就是一定要装上个winzip或者winRAR了,因为图片多的话,就必需要用它们把图打一下包,然后用附件发给编辑了,如果你是第一次投稿与编辑不熟,不要把你的文章放要附件里,没有编辑会打开一个不熟悉的人的附件看的,你可以把稿子的文本写在邮件正文,把图放在附件里,如果编辑看到你的正文对你的稿子感兴趣的话,他自然会打开你的附件看你的图片,如果用DOC格试投稿注意不要进行图文混排,一般把文图分开,在文中注明图1图2之类的,再把图片命名为图1.bmp、图2.Bmp与之对应,这样很方便编辑。 《网友世界》杂志社(Net Friends Magazine)是一本面向初中级用户的新锐杂志,附多媒体光盘一张,现向全体电脑爱好者们征集优秀稿件。一、投稿信箱 网事风云: 上网进行时: 菜鸟乐园: 冲浪工具: 冲浪技巧: 局域网与宽带: 红客路线: 设计一族: 老鸟传道: 流行数码: 新游民部落: 网人网语: 小白菜聊天室: E博士信箱: 综合投稿信箱: 游戏匣子,动感前线,新视线: 电脑E友,巨乐部,动漫XP: 二、文章撰写注意事项:为了使您的文章写的更加规范,请在写文章时注意以下点要求:文中涉及到英文单词时,注意首字母大写,如:windows(错误)、Windows(正确)。介绍软件名称以及版本号时,要注意在软件名和版本号之间要加一个半角的空格,如:Windows2000(错误) 、Windows 2000(正确)。 介绍软件大小时,注意单位写清楚、写规范,如:353K(错误)、 353KB(正确)、353M(错误)、353MB(正确)。当所介绍的内容有较强的步骤性时,可以用“首先,其次,再次”或“第一步,第二步……第N步”的方式来描述。如果使用阿拉伯数字做步骤编号,要特别注意,数字后的分隔点要用句点,而不要用顿号,如:1、2、3、(错误) (正确)。 由于文章排版时会自动进行首行缩进,所以写文章时,请将段首的缩进空格删除(不要段首加空格)。 文章如需要配图时,请在文章相关位置加上图号,图号书写要规范,图号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如:打开窗口(如图1),启动界面如图2所示,不要直接写成(图2)或(图二)。为了便于排版人员方便找到图片位置,在文中插入图片的地方加一排星号,以求醒目。 为了说明更加具体,如果有需要,最好在图片中做一定的注释(由于图片是单独核算稿费的,如果图片符合要求,并有必要注释,稿费标准会适当增加)。 图片的文件名最好以文章名的缩写+阿拉伯数字命名,如果图片编号为个位数,要求在前面加一个零补位。如:一篇名为《电子邮件任我发》的文章配图,图片名应为:邮件if(正确)、if(错误)、图if(错误)、图一if(错误)。 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建议增加一些小提示,小技巧之类的内容。 写完文章后,要多检查几遍,注意文中标点的正确使用、语句连贯性以及错别字问题,尤其是“的、地、得”的问题。 投稿时文章以TXT文本文件格式保存,图片以TIF或BMP格式单独保存。将文章和图片用WINRAR或WINZIP压缩后,发到相应的投稿信箱。发信时,主题要注明“投稿:文章名”。信中要写明通信地址、邮编、真实姓名、笔名、QQ、MSN等个人信息和联系方法,以便我们及时与你联系。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简介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

扬州大学,简称扬大。学校坐落于长江、古运河之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中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也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后成为南通学院的一部分)。1992年5月1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联合组建扬州大学。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0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包括接受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和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资格。截至2014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4091亩,校舍建筑面积117万多平方米;7个校区位于市区中部,首尾相连;学校拥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30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9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1000多人;学校固定资产总值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亿元。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是什么

你问的也太泛了吧 去知网自己找吧

在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属于省级需要国家级的有中国校外教育,我来

国内的汉斯出版社就不错,开源期刊的,你可以去试试。

  • 索引序列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 扬州工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是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