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电子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电子版

发布时间: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电子版

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校。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现有王城、育才和雁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100多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6所高校之一。2014年12月5月,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其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属普通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1月1日,原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57年8月25日,刊名为《科学论文集》,是文理综合版,文革前(1957~1964年)共计出刊24期,文革期间停刊。1955年12月22日,学校成立校科学研究委员会,王延青任主任委员。1957年2月27日,校科学研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决定出版《科学论文集》。1959年,《科学论文集》改名为《广西师院》,王延青任主编,陈伯康、贺祥麟任副主编。1959年4月22日,第一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成员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教师1人,干部1人。1960年刊名改回《科学论文集》,文革开始后被迫停刊。当时办公地点:本部办公大楼楼下东头路南。文革后1972年12月复刊,刊名为《广西师院》,是文理综合版,1972年出版3期,1973年出版8期,1974~1977年4年共出版12×4=48期。1972年10月16日,在院革命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广西师院院刊编辑组,梁正任组长,聂启桐、伍行斌任副组长。1977年2月4日,将院刊编辑组和院写作小组合并,成立院刊编辑、写作小组,聂启桐兼任组长,宋子英任副组长。当时办公地点:本部办公大楼大会议室对面(东第一间)。1978年刊名改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季刊。1979年《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1979~1982年4年共出版文科4×4=16期,理科4期(1979年出版2期,1981、1982年各出版1期)。1980年10月6日,第二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陈伟芳任主任委员,成员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17人,干部(编辑)2人。1981年,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始在全国公开发行。1982年12月8日,将学报编辑室(即原来的院刊编辑、写作小组)改为学报编辑部,欧阳柏任主任,宋子英任副主任。1983年,学报自然科学版随学校改名,改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半年刊。1984年,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季刊。1984年9月,副校长王炜炘分管学报工作,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宋子英任学报编辑部主任。1986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开始在全国公开发行,1989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开始在海内外公开发行。1992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为季刊。当时办公地点:1978~1983年上半年在历史系楼上;1983年下半年~1986年上半年在教育系楼下东半边;1986年下半年~1987年上半年在数学系楼下西头;1987年暑假~1990年上半年在分部研究生楼第一栋三楼东头。1991年11月11日,成立第三届学报编辑委员会,王炜炘任主任委员,成员2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2人,副编审2人,讲师1人,干部(编辑)1人。学报编辑部有9人,其中副编审2人,编辑4人,馆员1人,助理馆员1人,处级干部1人。1993年11月,第三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员做了调整,张葆全任主任委员。1994年12月符浩任编辑部主任。1999年9月,王杰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符浩、李启贤任副主编;梁宏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李小玲任副主编。当时办公地点:1990年8月~1997年7月在分部第二栋办公楼东头一楼(现财务处报帐处);1997年8月~2000年3月在文科教学楼前两层办公楼一、二楼中间。2003年2月27日,第四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 梁宏任主任委员,王杰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朱从兵、李启贤任副主编,刘慕仁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李小玲任副主编。学报编辑部有人员10人,其中教授1人,编审1人,副编审3人,编辑2人,助理编辑2人,办公室人员1人。2007年1月4日第五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梁宏任主任委员,钟瑞添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王朝元、李启贤任副主编,易忠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李小玲任副主编。学报编辑部有人员10人,其中教授1人,编审2人,副编审4人,编辑2人,办公室人员1人。办公地点:2000年4月至今在田家炳大楼325~330办公室。

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是两所完全不同的高校,位于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1、广西师范大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前身为创办于1932年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2017年,学校被评为教育部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性高校。2、广西师范学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10月的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现有明秀、长岗、五合、武鸣4个校区,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学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扩展资料:1、广西师范大学概况截至2018年3月,广西师范大学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355人,全日制本科生26831人,硕士生6386人,博士生171人,各类留学生近1600人,成人教育学生16000多人。建制教学学院(部)21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7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35个,学科专业涵盖了除军事学外的12大门类,文科的学科门类、博士点、硕士点及自治区级文科重点学科均位居广西高校前列。2、广西师范学院概况广西师范学院占地面积53亩,学校图书馆藏书49万册,生均纸质图书37册,另有电子图书67万种,合作举办1所独立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4693人,硕士研究生1362人。现有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普通本科专业6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拥有应用数学、测绘地理等院士工作站2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基地中心5个。参考资料:广西师范大学官网-学校简介广西师范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广西师范大学主要是一本院校,广西师范学院是二本院校。广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高校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截至2017年9月,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总面积4100多亩;设有教学学院21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7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二级学科150个、专业授权点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2个,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是广西具有博士授予权的6所高校之一,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有35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与非示范性专业协调发展、教育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其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属普通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1月1日,原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57年8月25日,刊名为《科学论文集》,是文理综合版,文革前(1957~1964年)共计出刊24期,文革期间停刊。1955年12月22日,学校成立校科学研究委员会,王延青任主任委员。1957年2月27日,校科学研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决定出版《科学论文集》。1959年,《科学论文集》改名为《广西师院》,王延青任主编,陈伯康、贺祥麟任副主编。1959年4月22日,第一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成员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教师1人,干部1人。1960年刊名改回《科学论文集》,文革开始后被迫停刊。当时办公地点:本部办公大楼楼下东头路南。文革后1972年12月复刊,刊名为《广西师院》,是文理综合版,1972年出版3期,1973年出版8期,1974~1977年4年共出版12×4=48期。1972年10月16日,在院革命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广西师院院刊编辑组,梁正任组长,聂启桐、伍行斌任副组长。1977年2月4日,将院刊编辑组和院写作小组合并,成立院刊编辑、写作小组,聂启桐兼任组长,宋子英任副组长。当时办公地点:本部办公大楼大会议室对面(东第一间)。1978年刊名改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季刊。1979年《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1979~1982年4年共出版文科4×4=16期,理科4期(1979年出版2期,1981、1982年各出版1期)。1980年10月6日,第二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陈伟芳任主任委员,成员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17人,干部(编辑)2人。1981年,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始在全国公开发行。1982年12月8日,将学报编辑室(即原来的院刊编辑、写作小组)改为学报编辑部,欧阳柏任主任,宋子英任副主任。1983年,学报自然科学版随学校改名,改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半年刊。1984年,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季刊。1984年9月,副校长王炜炘分管学报工作,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宋子英任学报编辑部主任。1986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开始在全国公开发行,1989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开始在海内外公开发行。1992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为季刊。当时办公地点:1978~1983年上半年在历史系楼上;1983年下半年~1986年上半年在教育系楼下东半边;1986年下半年~1987年上半年在数学系楼下西头;1987年暑假~1990年上半年在分部研究生楼第一栋三楼东头。1991年11月11日,成立第三届学报编辑委员会,王炜炘任主任委员,成员2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2人,副编审2人,讲师1人,干部(编辑)1人。学报编辑部有9人,其中副编审2人,编辑4人,馆员1人,助理馆员1人,处级干部1人。1993年11月,第三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员做了调整,张葆全任主任委员。1994年12月符浩任编辑部主任。1999年9月,王杰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符浩、李启贤任副主编;梁宏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李小玲任副主编。当时办公地点:1990年8月~1997年7月在分部第二栋办公楼东头一楼(现财务处报帐处);1997年8月~2000年3月在文科教学楼前两层办公楼一、二楼中间。2003年2月27日,第四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 梁宏任主任委员,王杰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朱从兵、李启贤任副主编,刘慕仁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李小玲任副主编。学报编辑部有人员10人,其中教授1人,编审1人,副编审3人,编辑2人,助理编辑2人,办公室人员1人。2007年1月4日第五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梁宏任主任委员,钟瑞添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王朝元、李启贤任副主编,易忠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李小玲任副主编。学报编辑部有人员10人,其中教授1人,编审2人,副编审4人,编辑2人,办公室人员1人。办公地点:2000年4月至今在田家炳大楼325~330办公室。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第一作者,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索》,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3《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版《心理素质教育实用大全》,副主编,开明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心理教育概论》,主要编写人员,开明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曾令辉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探析,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第37-38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8.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虚拟领域的发展,2006(8),第55-57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9.西部大学生网络主体性调查及其研究,载《高教论坛》,2004(3),第56-60页10.爱国主义教育主客体心理结构分析与优化探讨, 2006(7),第12-14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1.2005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6(1),第80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试论社会转型期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载《学术论坛》,2006(1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心理咨询与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浅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研究专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浅析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境及对策,载《经济问题探索》,2000(9),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我国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栽《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2)1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探析, 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1),第89-91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18.论高校“两课”实验实践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载 《教育与职业》, 2004(20),第17-18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方法,载 《江苏高教》, 2006(3),第81-83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期刊。20.西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状况调查与分析,栽 《当代青年研究》, 2005(6),第14-17页, CSSCI期刊,获全区公共理论课教学优秀专题报告。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代化问题的探索,载《现代高等教育杂志》,2004(7) 高校“两课”实验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探索,载《中外教育科学》,2004(15) 关于高校修订新一轮本科教学计划的几个问题的思考,栽《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5),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网络社会视域下人的虚实和谐发展,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 (6),中文核心期刊虚实场域交融与人的发展多重矛盾 作者:曾令辉;郑永廷 载《社会科学家》2008 第4期,中文核心期刊试析互联网络的属性发展 作者:曾令辉;黄果心 刊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出版日期:2008 第9期“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石丽琴;曾令辉 刊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出版日期:2008 第10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曾令辉;于瑮;黄果心 刊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试论现代文化转型期人的主体性 作者:吕丹;曾令辉;丁莉 刊名:高教论坛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略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 作者:丁莉;曾令辉;吕丹 刊名:高教论坛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阈下人的虚拟自由 作者:曾令辉;郑永廷 载《思想教育研究》2008 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 作者:曾令辉;丁莉;吕丹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第2期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及其本质探究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一点补充 作者:曾令辉 载《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09 第4期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及其本质探究,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09 第4期非智力因素对学困生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施明;曾令辉;林春晓 载《广西教育》2009 第17期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认同, 作者:曾令辉;黄果心;丁莉 载《思想教育研究》2009 第3期,中文核心期刊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秦璐;曾令辉;兰岚;邱尹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第4期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和谐发展:评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的学校管理工作,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2010 第2期构建学校德育文化软实力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2010 第34期“新中国成立60年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学术论坛综述,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第22期,中文核心期刊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作者:谢春红;曾令辉 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数学课引入思想教育的时机, 作者:曾令辉 载《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 第3期构建学校德育文化软实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A版》2010 第12期90后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问题与对策, 作者:邱尹;曾令辉;秦璐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第2期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规清理工作进展顺利, 作者:赵遵国;王慧;曾令辉 载《人大研究》第9期90后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问题与对策, 作者:邱尹;曾令辉;秦璐 载《教育科学文摘》2010 第5期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10第8期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N8 ,中文核心期刊90后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对策探究:以南宁市某中学学生为例, 作者:莫喻然;曾令辉;唐英毅;朱斌;施明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第3期论建设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依据及意义, 作者:谢春红;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获奖情况: 2002 年度获“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2003 年获第四届广西区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05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2003 年被评为广西师范学院“重点骨干教师” 2004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第一届“师德标兵”称号 2004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 2002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2002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迎评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获第二届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获广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以反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具有光荣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它创刊于1957年8月25日,当时刊名为《科学论文集》,为文理科综合版。1959年,《科学论文集》改名为《广西师院》,并成立了第一届学报编辑委员会。1960年改回《科学论文集》,文革后被迫停刊,1972年复刊,又名《广西师院》。1978年改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仍为文理综合版。1979年文理分离,成为独立的季刊。1984年正式改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起在国际范围内公开发行,1995年起,成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期刊网》上网期刊。创刊50多年来,学报依托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专业点和学术力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理论研究,为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繁荣和积累祖国的优秀文化,发现和培养学术人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是以“立足本校、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服务广西”为理念,努力开拓创新,严格质量管理,进行高标准、高品位、有特色的目标建设,为中国学术期刊增光添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了探索真理、繁荣学术研究,始终坚持开拓创新、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刊思想。办刊特色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师范性。学报刊载的论文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各个专业领域,主要刊载哲学、经济学、法学、语言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论文。常设栏目有:经济研究、哲学研究、法律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含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特色栏目)、语言研究、教育研究(含课程研究、教学论研究、教育经济史研究等子栏目)、历史研究(含太平天国史研究、经济史研究、世界史研究等子栏目)等等。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建设,逐渐形成了一些在国内具有特色的栏目,如“经济法研究”、“美学研究”、“文选研究”、“课程研究”、“太平天国研究”、“桂林文化城研究”、“东南亚研究”、“宗法研究”等等。同时,学报努力破除封闭办刊的模式,注重策划意识,加大组稿力度,实施优稿优酬、特稿特酬的用稿制度,着力组发国内外相关国家级、省部级等基金项目稿,发表了大量国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教授的优秀论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刊物转载,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由于办刊品位较高,编辑规范,印制精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多次获得出版管理部门和期刊组织的表彰。1991年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同年获“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 2005年获“广西十佳社科期刊”,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2007年入选南京大学CSSCI核心期刊目录扩展版。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经期刊定量分析及学科专家评审,正式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行列,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组织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官网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第一作者,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索》,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3《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版《心理素质教育实用大全》,副主编,开明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心理教育概论》,主要编写人员,开明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曾令辉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探析,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第37-38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8.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虚拟领域的发展,2006(8),第55-57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9.西部大学生网络主体性调查及其研究,载《高教论坛》,2004(3),第56-60页10.爱国主义教育主客体心理结构分析与优化探讨, 2006(7),第12-14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1.2005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6(1),第80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试论社会转型期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载《学术论坛》,2006(1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心理咨询与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浅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研究专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浅析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境及对策,载《经济问题探索》,2000(9),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我国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栽《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2)1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探析, 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1),第89-91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18.论高校“两课”实验实践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载 《教育与职业》, 2004(20),第17-18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方法,载 《江苏高教》, 2006(3),第81-83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期刊。20.西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状况调查与分析,栽 《当代青年研究》, 2005(6),第14-17页, CSSCI期刊,获全区公共理论课教学优秀专题报告。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代化问题的探索,载《现代高等教育杂志》,2004(7) 高校“两课”实验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探索,载《中外教育科学》,2004(15) 关于高校修订新一轮本科教学计划的几个问题的思考,栽《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5),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网络社会视域下人的虚实和谐发展,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 (6),中文核心期刊虚实场域交融与人的发展多重矛盾 作者:曾令辉;郑永廷 载《社会科学家》2008 第4期,中文核心期刊试析互联网络的属性发展 作者:曾令辉;黄果心 刊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出版日期:2008 第9期“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石丽琴;曾令辉 刊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出版日期:2008 第10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曾令辉;于瑮;黄果心 刊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试论现代文化转型期人的主体性 作者:吕丹;曾令辉;丁莉 刊名:高教论坛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略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 作者:丁莉;曾令辉;吕丹 刊名:高教论坛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阈下人的虚拟自由 作者:曾令辉;郑永廷 载《思想教育研究》2008 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 作者:曾令辉;丁莉;吕丹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第2期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及其本质探究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一点补充 作者:曾令辉 载《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09 第4期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及其本质探究,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09 第4期非智力因素对学困生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施明;曾令辉;林春晓 载《广西教育》2009 第17期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认同, 作者:曾令辉;黄果心;丁莉 载《思想教育研究》2009 第3期,中文核心期刊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秦璐;曾令辉;兰岚;邱尹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第4期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和谐发展:评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的学校管理工作,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2010 第2期构建学校德育文化软实力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2010 第34期“新中国成立60年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学术论坛综述,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第22期,中文核心期刊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作者:谢春红;曾令辉 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数学课引入思想教育的时机, 作者:曾令辉 载《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 第3期构建学校德育文化软实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A版》2010 第12期90后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问题与对策, 作者:邱尹;曾令辉;秦璐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第2期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规清理工作进展顺利, 作者:赵遵国;王慧;曾令辉 载《人大研究》第9期90后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问题与对策, 作者:邱尹;曾令辉;秦璐 载《教育科学文摘》2010 第5期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10第8期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N8 ,中文核心期刊90后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对策探究:以南宁市某中学学生为例, 作者:莫喻然;曾令辉;唐英毅;朱斌;施明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第3期论建设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依据及意义, 作者:谢春红;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获奖情况: 2002 年度获“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2003 年获第四届广西区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05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2003 年被评为广西师范学院“重点骨干教师” 2004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第一届“师德标兵”称号 2004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 2002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2002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迎评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获第二届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获广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广西师范大学主要是一本院校,广西师范学院是二本院校。广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高校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截至2017年9月,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总面积4100多亩;设有教学学院21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7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二级学科150个、专业授权点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2个,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是广西具有博士授予权的6所高校之一,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有35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与非示范性专业协调发展、教育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其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属普通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1月1日,原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57年8月25日,刊名为《科学论文集》,是文理综合版,文革前(1957~1964年)共计出刊24期,文革期间停刊。1955年12月22日,学校成立校科学研究委员会,王延青任主任委员。1957年2月27日,校科学研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决定出版《科学论文集》。1959年,《科学论文集》改名为《广西师院》,王延青任主编,陈伯康、贺祥麟任副主编。1959年4月22日,第一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成员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教师1人,干部1人。1960年刊名改回《科学论文集》,文革开始后被迫停刊。当时办公地点:本部办公大楼楼下东头路南。文革后1972年12月复刊,刊名为《广西师院》,是文理综合版,1972年出版3期,1973年出版8期,1974~1977年4年共出版12×4=48期。1972年10月16日,在院革命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广西师院院刊编辑组,梁正任组长,聂启桐、伍行斌任副组长。1977年2月4日,将院刊编辑组和院写作小组合并,成立院刊编辑、写作小组,聂启桐兼任组长,宋子英任副组长。当时办公地点:本部办公大楼大会议室对面(东第一间)。1978年刊名改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季刊。1979年《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1979~1982年4年共出版文科4×4=16期,理科4期(1979年出版2期,1981、1982年各出版1期)。1980年10月6日,第二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陈伟芳任主任委员,成员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17人,干部(编辑)2人。1981年,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始在全国公开发行。1982年12月8日,将学报编辑室(即原来的院刊编辑、写作小组)改为学报编辑部,欧阳柏任主任,宋子英任副主任。1983年,学报自然科学版随学校改名,改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半年刊。1984年,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季刊。1984年9月,副校长王炜炘分管学报工作,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宋子英任学报编辑部主任。1986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开始在全国公开发行,1989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开始在海内外公开发行。1992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为季刊。当时办公地点:1978~1983年上半年在历史系楼上;1983年下半年~1986年上半年在教育系楼下东半边;1986年下半年~1987年上半年在数学系楼下西头;1987年暑假~1990年上半年在分部研究生楼第一栋三楼东头。1991年11月11日,成立第三届学报编辑委员会,王炜炘任主任委员,成员2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2人,副编审2人,讲师1人,干部(编辑)1人。学报编辑部有9人,其中副编审2人,编辑4人,馆员1人,助理馆员1人,处级干部1人。1993年11月,第三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员做了调整,张葆全任主任委员。1994年12月符浩任编辑部主任。1999年9月,王杰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符浩、李启贤任副主编;梁宏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李小玲任副主编。当时办公地点:1990年8月~1997年7月在分部第二栋办公楼东头一楼(现财务处报帐处);1997年8月~2000年3月在文科教学楼前两层办公楼一、二楼中间。2003年2月27日,第四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 梁宏任主任委员,王杰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朱从兵、李启贤任副主编,刘慕仁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李小玲任副主编。学报编辑部有人员10人,其中教授1人,编审1人,副编审3人,编辑2人,助理编辑2人,办公室人员1人。2007年1月4日第五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梁宏任主任委员,钟瑞添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王朝元、李启贤任副主编,易忠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李小玲任副主编。学报编辑部有人员10人,其中教授1人,编审2人,副编审4人,编辑2人,办公室人员1人。办公地点:2000年4月至今在田家炳大楼325~330办公室。

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校。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现有王城、育才和雁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100多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6所高校之一。2014年12月5月,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其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属普通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1月1日,原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电子版下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第一作者,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索》,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3《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版《心理素质教育实用大全》,副主编,开明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心理教育概论》,主要编写人员,开明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曾令辉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探析,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第37-38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8.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虚拟领域的发展,2006(8),第55-57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9.西部大学生网络主体性调查及其研究,载《高教论坛》,2004(3),第56-60页10.爱国主义教育主客体心理结构分析与优化探讨, 2006(7),第12-14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1.2005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6(1),第80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试论社会转型期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载《学术论坛》,2006(1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心理咨询与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浅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研究专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浅析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境及对策,载《经济问题探索》,2000(9),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我国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栽《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2)1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探析, 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1),第89-91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18.论高校“两课”实验实践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载 《教育与职业》, 2004(20),第17-18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方法,载 《江苏高教》, 2006(3),第81-83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期刊。20.西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状况调查与分析,栽 《当代青年研究》, 2005(6),第14-17页, CSSCI期刊,获全区公共理论课教学优秀专题报告。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代化问题的探索,载《现代高等教育杂志》,2004(7) 高校“两课”实验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探索,载《中外教育科学》,2004(15) 关于高校修订新一轮本科教学计划的几个问题的思考,栽《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5),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网络社会视域下人的虚实和谐发展,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 (6),中文核心期刊虚实场域交融与人的发展多重矛盾 作者:曾令辉;郑永廷 载《社会科学家》2008 第4期,中文核心期刊试析互联网络的属性发展 作者:曾令辉;黄果心 刊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出版日期:2008 第9期“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石丽琴;曾令辉 刊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出版日期:2008 第10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曾令辉;于瑮;黄果心 刊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试论现代文化转型期人的主体性 作者:吕丹;曾令辉;丁莉 刊名:高教论坛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略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 作者:丁莉;曾令辉;吕丹 刊名:高教论坛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阈下人的虚拟自由 作者:曾令辉;郑永廷 载《思想教育研究》2008 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 作者:曾令辉;丁莉;吕丹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第2期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及其本质探究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一点补充 作者:曾令辉 载《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09 第4期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及其本质探究,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09 第4期非智力因素对学困生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施明;曾令辉;林春晓 载《广西教育》2009 第17期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认同, 作者:曾令辉;黄果心;丁莉 载《思想教育研究》2009 第3期,中文核心期刊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秦璐;曾令辉;兰岚;邱尹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第4期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和谐发展:评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的学校管理工作,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2010 第2期构建学校德育文化软实力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2010 第34期“新中国成立60年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学术论坛综述,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第22期,中文核心期刊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作者:谢春红;曾令辉 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数学课引入思想教育的时机, 作者:曾令辉 载《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 第3期构建学校德育文化软实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A版》2010 第12期90后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问题与对策, 作者:邱尹;曾令辉;秦璐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第2期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规清理工作进展顺利, 作者:赵遵国;王慧;曾令辉 载《人大研究》第9期90后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问题与对策, 作者:邱尹;曾令辉;秦璐 载《教育科学文摘》2010 第5期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10第8期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N8 ,中文核心期刊90后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对策探究:以南宁市某中学学生为例, 作者:莫喻然;曾令辉;唐英毅;朱斌;施明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第3期论建设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依据及意义, 作者:谢春红;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获奖情况: 2002 年度获“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2003 年获第四届广西区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05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2003 年被评为广西师范学院“重点骨干教师” 2004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第一届“师德标兵”称号 2004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 2002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2002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迎评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获第二届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获广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是两所完全不同的高校,位于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1、广西师范大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前身为创办于1932年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2017年,学校被评为教育部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性高校。2、广西师范学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10月的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现有明秀、长岗、五合、武鸣4个校区,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学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扩展资料:1、广西师范大学概况截至2018年3月,广西师范大学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355人,全日制本科生26831人,硕士生6386人,博士生171人,各类留学生近1600人,成人教育学生16000多人。建制教学学院(部)21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7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35个,学科专业涵盖了除军事学外的12大门类,文科的学科门类、博士点、硕士点及自治区级文科重点学科均位居广西高校前列。2、广西师范学院概况广西师范学院占地面积53亩,学校图书馆藏书49万册,生均纸质图书37册,另有电子图书67万种,合作举办1所独立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4693人,硕士研究生1362人。现有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普通本科专业6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拥有应用数学、测绘地理等院士工作站2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基地中心5个。参考资料:广西师范大学官网-学校简介广西师范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题名 作者 刊名 发表日期 认识矛盾 解决矛盾 实现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统一 熊高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01-25 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 熊高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6-30 论画面图像的新闻属性——传播语境下的影像信息理性思考之一 熊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7-25 论画面图像的艺术特性——传播语境下的影像信息理性思考之二 熊高; 曾志伟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0-25 论画面图像的信息缺失——传播语境下的影像信息理性思考之三 熊高; 李志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25 电视新闻写作规律初探——视觉传播下的新闻写作思考之一 熊高 河池学院学报 2009-02-15 电视新闻节目写作文本探析——传播视觉下的电视新闻写作思考之二 熊高; 贺威 河池学院学报 2009-06-15 电视新闻节目语言规律探析——视觉传播下的电视新闻写作思考之三 熊高 河池学院学报 2009-08-15 思维科学视阈下的新闻写作规律探析 熊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0-25 就业导向视角下的文化产业管理 熊高 河池学院学报 2010-08-15 就业导向视角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熊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10-25 就业导向视角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构建——面对专业热、就业冷的思考之三 熊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25 传播学视阈下的文化媒介的属性(上) 熊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0-25 传播学视阈下的文化媒介属性(中) 熊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25 传播学视阈下的文化媒介属性(下) 熊高 河池学院学报 2012-06-15 视觉传播下对电视专题片的再认识 熊高 视听 2012-09-15 视觉传播下对电视纪录片的再认识(上) 熊高 视听 2012-12-15 视觉传播下对电视纪录片的再认识(下) 熊高 视听 2013-01-15 “读图时代”视阈下的影视文化比较研究(上) 熊高; 段圣伟 河池学院学报 2013-02-15 “读图时代”视阈下的影视文化比较研究(下) 熊高; 段圣伟 河池学院学报 2013-06-15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以反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具有光荣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它创刊于1957年8月25日,当时刊名为《科学论文集》,为文理科综合版。1959年,《科学论文集》改名为《广西师院》,并成立了第一届学报编辑委员会。1960年改回《科学论文集》,文革后被迫停刊,1972年复刊,又名《广西师院》。1978年改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仍为文理综合版。1979年文理分离,成为独立的季刊。1984年正式改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起在国际范围内公开发行,1995年起,成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期刊网》上网期刊。创刊50多年来,学报依托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专业点和学术力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理论研究,为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繁荣和积累祖国的优秀文化,发现和培养学术人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是以“立足本校、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服务广西”为理念,努力开拓创新,严格质量管理,进行高标准、高品位、有特色的目标建设,为中国学术期刊增光添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了探索真理、繁荣学术研究,始终坚持开拓创新、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刊思想。办刊特色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师范性。学报刊载的论文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各个专业领域,主要刊载哲学、经济学、法学、语言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论文。常设栏目有:经济研究、哲学研究、法律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含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特色栏目)、语言研究、教育研究(含课程研究、教学论研究、教育经济史研究等子栏目)、历史研究(含太平天国史研究、经济史研究、世界史研究等子栏目)等等。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建设,逐渐形成了一些在国内具有特色的栏目,如“经济法研究”、“美学研究”、“文选研究”、“课程研究”、“太平天国研究”、“桂林文化城研究”、“东南亚研究”、“宗法研究”等等。同时,学报努力破除封闭办刊的模式,注重策划意识,加大组稿力度,实施优稿优酬、特稿特酬的用稿制度,着力组发国内外相关国家级、省部级等基金项目稿,发表了大量国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教授的优秀论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刊物转载,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由于办刊品位较高,编辑规范,印制精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多次获得出版管理部门和期刊组织的表彰。1991年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同年获“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 2005年获“广西十佳社科期刊”,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2007年入选南京大学CSSCI核心期刊目录扩展版。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经期刊定量分析及学科专家评审,正式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行列,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组织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

广西师范大学主要是一本院校,广西师范学院是二本院校。广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高校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截至2017年9月,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总面积4100多亩;设有教学学院21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7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二级学科150个、专业授权点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2个,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是广西具有博士授予权的6所高校之一,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有35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与非示范性专业协调发展、教育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其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属普通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1月1日,原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广西师范学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第一作者,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索》,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3《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版《心理素质教育实用大全》,副主编,开明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心理教育概论》,主要编写人员,开明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曾令辉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探析,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第37-38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8.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虚拟领域的发展,2006(8),第55-57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9.西部大学生网络主体性调查及其研究,载《高教论坛》,2004(3),第56-60页10.爱国主义教育主客体心理结构分析与优化探讨, 2006(7),第12-14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1.2005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6(1),第80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试论社会转型期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载《学术论坛》,2006(1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心理咨询与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浅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研究专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浅析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境及对策,载《经济问题探索》,2000(9),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我国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栽《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2)1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探析, 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1),第89-91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18.论高校“两课”实验实践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载 《教育与职业》, 2004(20),第17-18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方法,载 《江苏高教》, 2006(3),第81-83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期刊。20.西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状况调查与分析,栽 《当代青年研究》, 2005(6),第14-17页, CSSCI期刊,获全区公共理论课教学优秀专题报告。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代化问题的探索,载《现代高等教育杂志》,2004(7) 高校“两课”实验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探索,载《中外教育科学》,2004(15) 关于高校修订新一轮本科教学计划的几个问题的思考,栽《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5),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网络社会视域下人的虚实和谐发展,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 (6),中文核心期刊虚实场域交融与人的发展多重矛盾 作者:曾令辉;郑永廷 载《社会科学家》2008 第4期,中文核心期刊试析互联网络的属性发展 作者:曾令辉;黄果心 刊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出版日期:2008 第9期“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石丽琴;曾令辉 刊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出版日期:2008 第10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曾令辉;于瑮;黄果心 刊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试论现代文化转型期人的主体性 作者:吕丹;曾令辉;丁莉 刊名:高教论坛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略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 作者:丁莉;曾令辉;吕丹 刊名:高教论坛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阈下人的虚拟自由 作者:曾令辉;郑永廷 载《思想教育研究》2008 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 作者:曾令辉;丁莉;吕丹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第2期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及其本质探究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一点补充 作者:曾令辉 载《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09 第4期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及其本质探究,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09 第4期非智力因素对学困生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施明;曾令辉;林春晓 载《广西教育》2009 第17期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认同, 作者:曾令辉;黄果心;丁莉 载《思想教育研究》2009 第3期,中文核心期刊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秦璐;曾令辉;兰岚;邱尹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第4期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和谐发展:评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的学校管理工作,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2010 第2期构建学校德育文化软实力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2010 第34期“新中国成立60年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学术论坛综述,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第22期,中文核心期刊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作者:谢春红;曾令辉 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数学课引入思想教育的时机, 作者:曾令辉 载《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 第3期构建学校德育文化软实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A版》2010 第12期90后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问题与对策, 作者:邱尹;曾令辉;秦璐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第2期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规清理工作进展顺利, 作者:赵遵国;王慧;曾令辉 载《人大研究》第9期90后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问题与对策, 作者:邱尹;曾令辉;秦璐 载《教育科学文摘》2010 第5期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10第8期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N8 ,中文核心期刊90后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对策探究:以南宁市某中学学生为例, 作者:莫喻然;曾令辉;唐英毅;朱斌;施明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第3期论建设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依据及意义, 作者:谢春红;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获奖情况: 2002 年度获“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2003 年获第四届广西区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05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2003 年被评为广西师范学院“重点骨干教师” 2004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第一届“师德标兵”称号 2004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 2002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2002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迎评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获第二届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获广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主要著作及教材:1、《迈入生意场——当代中国农村商人阶层形成的资本与惯习》,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独著。主要论文:1、治理理论下的城市社区多元共治模式的建构,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2、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广西经济,103、城市贫困监测的效用缺失及其优化,求索(中文核心),84、论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反贫困意义,广西民族研究(中文核心),35、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评述,思想战线(中文核心),26、布迪厄的阶层场域论与阶层的形成,学术论坛(中文核心),17、阶级阶层形成理论探析,学术探索,28、广西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分析,南方人口(中文核心),39、加强城市贫困监测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基础,学术探索,110、论民族休闲生活方式的变迁,江汉论坛(中文核心)1211、关于企业社会力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中文核心),812、东西部差距之根源,生态经济(中文核心),313、论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一般内涵及实现途径,江汉论坛(中文核心),414、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与消除贫困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5、城市贫困监测:内涵、要素、任务及意义,理论月刊,916、论我国社会发展中大资源开发利用的五大原则 ,软科学(中文核心),4主要课题:农村教育与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广西教育十五科学规划课题(2005A017);地方性师范院校管理类非师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广西新世纪教改项目;管理学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广西师范学院教改课题。主要学术获奖: 主要社会兼职:广西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广西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广西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 开课情况:讲授《管理学》《城市管理学》《公共管理前言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校。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现有王城、育才和雁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100多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6所高校之一。2014年12月5月,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其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属普通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1月1日,原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广西师范学院。

  • 索引序列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电子版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官网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电子版下载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