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有关王阳明思想的论文

有关王阳明思想的论文

发布时间:

有关王阳明思想的论文

心怀光明 “我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王阳明临终前说的一句话。 以前就欣赏王阳明,但对他的了解实在不多,只知道他是明代的一位哲学家,是程朱理学的继承人。在我的心中,王阳明应该是一届书生模样,或者是一隐者,要么弱不禁风,要么道骨仙风,我能想象的他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这段时间在看《明朝那些事儿》,其中用了很多的笔墨在写这一个人——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看后才知道,王先生可不是简单的一介文弱书生,他不光饱读诗书,还带兵打仗,不光参禅悟道,还为国家建功立业。他被后人称以“四家”,即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朱熹倡导“存天理,去人欲”,主张格物穷理。而王阳明经过十九年苦炼,终于渐修顿悟,得出了“天理即人欲”,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他认为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这是一个关于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王阳明的学说也引来了一大群“粉丝”,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便高举阳明心学旗号,当时的军神东乡平八郎随身带着一块腰牌,上书“一生俯首拜阳明”。他的心学对张居正、康有为、孙中山等影响深远。现代更有一位教育家极力推崇他的“知行合一”,并改名为陶行知。王阳明,他的一生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光明磊落、无愧天地。他功勋卓著,却不图功名利禄,他四处讲学,却不分门弟贵贱,他一生历经坎坷,却意志坚定,他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他反对贪欲与邪恶,坚信正义与良知。“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一旦通晓了这个道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王阳明在临终之前,他的门人守候在他身旁,问他还有什么遗言。王阳明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留下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我这里改用保尔·柯察金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蝇营狗苟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违背良知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心怀光明,死而无憾!”答案补充 楼主可以自己添油加醋说些道理凑够800字的希望能帮上楼主的忙啦~~

感兴趣,有谁知道的,给说说?

《传习录》是其学说的经典之作《王文成公全集》《明朝一哥王阳明》《明朝那些事儿》

你说的那个片段是先生在山中看花落,之后和他的弟子说的那些话吗?

关于王阳明思想的论文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我认为王阳明已经看破功名,踏入佛家思想,历史上的王阳明不仅是个文化人,而且还会打仗,所以他的才智能力很高。

《传习录》是其学说的经典之作《王文成公全集》《明朝一哥王阳明》《明朝那些事儿》

王阳明思想论文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通过探讨研究实验得出结论真理,高中生要认真做化学物理实验,

围绕实践检验真理写

王王阳明的思想论文1500字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阳明先生是明朝中叶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大明王朝由胜转衰的转变期,同时也是程朱理学日趋僵化和空虚的时期。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哲学和教育思想,同时融入了佛教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心学”思想。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以及万物一体之仁等。阳明先生一生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尤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不仅开设传统的“读书”课开启学生的心智。他还提倡在教育教学方面增设加“歌、诗、礼、德”等方面的内容。类似于今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方针。阳明先生在数百年前就强调让学生在美妙动听的音律中学到知识,这样既有利于调节学生情感的作用,还能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他特别注重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每天清晨都要亲自检查学生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合规。阳明先生认为“乐、嬉、游”是心之本体,教育教学既要引发学生深厚的兴趣,还要顺应学生情趣爱好之规律,以达到“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的良好效果。这是当时许多想通过科举考试体制望子成龙的家长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时下的中国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十分迫切。他们老早就给孩子小小的肩头压上了千斤重担,一个个争着给自己的小孩报上许多课外辅导班或所谓的兴趣爱好班。校内校外的老师们给孩子们布置了大量的课外作业,有的孩子每天晚上不到十二点都不能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有的孩子一周七天没有一天休息的时间。额外的负担让处于身心发育期的孩子们不堪重负,苦不堪言。其实嬉戏玩乐原本就是孩子们的天性,谁也无权剥夺孩子们玩乐的权利。家长应当正确引导他们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老师们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寓教于乐,努力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心怀光明 “我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王阳明临终前说的一句话。 以前就欣赏王阳明,但对他的了解实在不多,只知道他是明代的一位哲学家,是程朱理学的继承人。在我的心中,王阳明应该是一届书生模样,或者是一隐者,要么弱不禁风,要么道骨仙风,我能想象的他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这段时间在看《明朝那些事儿》,其中用了很多的笔墨在写这一个人——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看后才知道,王先生可不是简单的一介文弱书生,他不光饱读诗书,还带兵打仗,不光参禅悟道,还为国家建功立业。他被后人称以“四家”,即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朱熹倡导“存天理,去人欲”,主张格物穷理。而王阳明经过十九年苦炼,终于渐修顿悟,得出了“天理即人欲”,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他认为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这是一个关于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王阳明的学说也引来了一大群“粉丝”,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便高举阳明心学旗号,当时的军神东乡平八郎随身带着一块腰牌,上书“一生俯首拜阳明”。他的心学对张居正、康有为、孙中山等影响深远。现代更有一位教育家极力推崇他的“知行合一”,并改名为陶行知。王阳明,他的一生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光明磊落、无愧天地。他功勋卓著,却不图功名利禄,他四处讲学,却不分门弟贵贱,他一生历经坎坷,却意志坚定,他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他反对贪欲与邪恶,坚信正义与良知。“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一旦通晓了这个道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王阳明在临终之前,他的门人守候在他身旁,问他还有什么遗言。王阳明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留下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我这里改用保尔·柯察金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蝇营狗苟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违背良知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心怀光明,死而无憾!”答案补充 楼主可以自己添油加醋说些道理凑够800字的希望能帮上楼主的忙啦~~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王阳明哲学思想论文

王阳明的思想精髓是心学,他的思想其实来源于儒家的亚圣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人人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就像是我们的四肢一样,先天地存在我们的内心。在宋程朱理学之后,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论影响下,王阳明在历经人间的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在茫茫大荒的贵州龙场悟道,开创了他的心学理论。王阳明的心学,不同于儒家的其他的思想,强调心的作用:王阳明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们的内心之中。万事万物都是依靠人的认识而存在的。王阳明说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举了个例子告诉学生,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有人说这是唯心主义,其实不然,王阳明的意思是说,人认识了这个事物,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才发生价值,否则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没有被我所感知。就相当于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她漂亮的像天仙一样,但是我没有看见她,她就不在我的心里,这个美女于我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一旦我看到这个美女了,她美丽的倩影在我的心里投下了层层涟漪,她的美对我产生了价值和意义。所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哲学内涵并非是心产生了万物,而是心认识了万物,万物对于我才产生了价值。王阳明的心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强调心的作用,强调人的生命洒脱活泼的灵明的体验。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心境澄澈,则心无挂碍,才能达到大境界。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 索引序列
  • 有关王阳明思想的论文
  • 关于王阳明思想的论文
  • 王阳明思想论文
  • 王王阳明的思想论文1500字
  • 王阳明哲学思想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