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参考文献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的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拓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充分发挥我国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三是提高文化传播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文化的传播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力。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四是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竟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流涌,让一切有志于文化创造的建设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论文

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体系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其重要根基。从根本上讲,国家文化安全是基于文化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而提出的重要命题。维护文化安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维护文化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对于传统文化的扬弃与继承、对待国外文明成果的吸收与借鉴、构建适应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选择中必须考虑的三个问题。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来说,是一种能够凝聚和整合民族和国家一切资源的根本力量,这种力量的任何形式的丧失,都将危及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安全。正因如此,文化安全就成为能否确保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安全的一种战略安全。维护和捍卫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而实现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可靠的安全保障。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族国家内在的认同性、凝聚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国家不仅有领土、领海、领空的范围,还有民族意识认同范围,这种认同和遵从来源于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观念、制度、信仰、科技、教育等文化构成因素,并且经过不同时代的丰富与历史的积淀而形成。这种认同和遵从正是支撑一个民族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吸收外国先进文明成果是对传统文化的丰富、补充、完善、强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国外有益文化,目的是要开创出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这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长远保障。从外部环境看,全球化一方面带来全球性文化的交流、互补、融合、吸收,另一方面也在加剧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激荡、扬弃、碰撞、改造,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了应对文化全球化环境下的激烈竞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从政策、制度上提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确保自身文化安全的战略措施。例如新加坡政府于1991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5大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植,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俄罗斯于2000年批准实行了《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学说》。日本提出“新文化立国”的口号,等等。在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应当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方法,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以政策、法律、规范、准则等形式,建立起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屏障。只有国家文化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才能确保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因而我们一定要立足中国文化传统与实际,着眼全球文化态势与格局,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来思考中国文化的建设,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章为我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作者均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来源论文发表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一部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在人类社会发展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主要表现为经济、军事实力的较量。人们往往把创造多少财富、占有多少土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从匈奴铁骑的呼啸到罗马帝国的兴盛,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风帆到大英“日不落帝国”的神话,无论是古代封建帝国的扩张,还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无不是倚仗金戈铁马、坚船利炮来攻城略地、开疆拓土、掠夺财富。正如有学者描述的那样,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往往都伴随着刀与剑的搏杀、血与火的印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国家较量中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并非都能产生预期的效果,诸如文化、外交等其他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小视。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政治两极格局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进一步加强。国家竞争中仅凭经济、军事实力已经很难完全取得优势,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国民素质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有学者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把这些与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硬实力”相对应的“柔性”力量,称为“软实力”。认为一个国家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不仅需要有形的硬实力作基础,还要有无形的软实力的强大支撑,否则难以长久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软实力”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情感人,以文化人,让人“服”你,有时能比硬实力发挥更大作用,正所谓“纤笔一支胜似毛瑟三千”。 “软实力”是“soft power”的中文译名,也译为“软力量”,最初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说来,“软实力”指的是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所谓的软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软实力诸多因素中,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它像流淌在人们生命肌体内的一条难断的血脉,能把人们的心联结在一起;它像一台播种机,能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孕育创造的力量。在人类历史上,不少曾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落败的民族,靠着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那些拥有璀璨文化并充分展示了文化力量的民族和国家,必将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绚丽的一笔。 特别是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一方面,文化实力本身就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日益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也就成了一个“硬件加工厂”。 文化如水,看似柔弱,实质坚强。文化,承载了推动国家进步的厚望。 当1000年开始时,强盛的标志是对土地和人口等资源的占有。当1900年开始的时候,强盛实力的标志是对技术和能源、资源的占有。当历史跨入20世纪的最后20年,人们把强盛实力的标志转向包括政治、科学、文化和国民素质在内的综合国力。 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只有有影响力,国之强大才有持续的力量。 正是科学把握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命题,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文化软实力”提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探讨。一般认为,从我国来说,文化软实力是指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现代化事业中形成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文化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它渗透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科技、军事等方方面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及发展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 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由 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近年来,随着社 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 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 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首先, 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 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 力” 的认识也明显不足。 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 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 其次,文化逆差现象严重。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 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 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 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现在 我国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的一个原因,不是我们缺乏形成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而是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 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应从多方面共同入手,加强民众对文化软实力的 认识, 提高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 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 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抓起: 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在发展我国文化“软 实力” 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民族精神中优秀的、 积极向上的优良传 统,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趣味低级、 违反社会发展和科学规律的不良成分, 这样,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面对国外文化的强大 攻势,打造属于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 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 强势推出民族品牌,努力减小文化逆差现象,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 等教育都开设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培养专 业文艺人才。文化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文化的长期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水平提 供了后备军。 我国文化 “软实力” 的发展还处于初始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 步解决。 在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论文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一部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在人类社会发展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主要表现为经济、军事实力的较量。人们往往把创造多少财富、占有多少土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从匈奴铁骑的呼啸到罗马帝国的兴盛,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风帆到大英“日不落帝国”的神话,无论是古代封建帝国的扩张,还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无不是倚仗金戈铁马、坚船利炮来攻城略地、开疆拓土、掠夺财富。正如有学者描述的那样,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往往都伴随着刀与剑的搏杀、血与火的印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国家较量中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并非都能产生预期的效果,诸如文化、外交等其他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小视。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政治两极格局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进一步加强。国家竞争中仅凭经济、军事实力已经很难完全取得优势,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国民素质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有学者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把这些与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硬实力”相对应的“柔性”力量,称为“软实力”。认为一个国家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不仅需要有形的硬实力作基础,还要有无形的软实力的强大支撑,否则难以长久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软实力”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情感人,以文化人,让人“服”你,有时能比硬实力发挥更大作用,正所谓“纤笔一支胜似毛瑟三千”。 “软实力”是“soft power”的中文译名,也译为“软力量”,最初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说来,“软实力”指的是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所谓的软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软实力诸多因素中,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它像流淌在人们生命肌体内的一条难断的血脉,能把人们的心联结在一起;它像一台播种机,能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孕育创造的力量。在人类历史上,不少曾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落败的民族,靠着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那些拥有璀璨文化并充分展示了文化力量的民族和国家,必将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绚丽的一笔。 特别是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一方面,文化实力本身就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日益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也就成了一个“硬件加工厂”。 文化如水,看似柔弱,实质坚强。文化,承载了推动国家进步的厚望。 当1000年开始时,强盛的标志是对土地和人口等资源的占有。当1900年开始的时候,强盛实力的标志是对技术和能源、资源的占有。当历史跨入20世纪的最后20年,人们把强盛实力的标志转向包括政治、科学、文化和国民素质在内的综合国力。 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只有有影响力,国之强大才有持续的力量。 正是科学把握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命题,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文化软实力”提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探讨。一般认为,从我国来说,文化软实力是指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现代化事业中形成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文化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它渗透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科技、军事等方方面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这样的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国家,只有国家真正强盛了,文化软实力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并且根本不需要自己去推广,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别的国家的认同。现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长正是建立在国家实力增长的基础上的,要是在改革前,国家想推广也很难让人接受的。文化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自身实力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不是想推广就推广得了得。印度的文明也很独特很悠久,他们国家现在也在不予余力的推广自身文化,但你看到它得到多大的认同呢。文化不是一件商品,有个性就能有市场。要不能人类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有独特个性的文化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及发展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 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由 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近年来,随着社 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 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 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首先, 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 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 力” 的认识也明显不足。 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 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 其次,文化逆差现象严重。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 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 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 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现在 我国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的一个原因,不是我们缺乏形成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而是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 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应从多方面共同入手,加强民众对文化软实力的 认识, 提高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 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 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抓起: 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在发展我国文化“软 实力” 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民族精神中优秀的、 积极向上的优良传 统,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趣味低级、 违反社会发展和科学规律的不良成分, 这样,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面对国外文化的强大 攻势,打造属于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 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 强势推出民族品牌,努力减小文化逆差现象,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 等教育都开设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培养专 业文艺人才。文化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文化的长期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水平提 供了后备军。 我国文化 “软实力” 的发展还处于初始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 步解决。 在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论文3000

我说 哥们 这篇论文你还有么 我现在需要 呜呜 跪谢了先

必须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传播力,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软硬同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的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文化的传播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力。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论文

提高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途径和方式主要是以下三点:  1.全方位传播,让世界认识中国。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汉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与思想底蕴。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而是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的信息时代。在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掌握话语权。因此,我们要建立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使我们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更多体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精品介绍给世界。  2.多角度实践,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展示给世界更多精彩的内容,这需要我们多角度地实践,多角度地展示,才能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  3.重视海外华文教育,调动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我国现在分布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约有5000 万人,这支力量是中国国家软实力在海外的表现和扩展。因此,我们要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并且充分调动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文化凝结着历史,文化连接着未来。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著称于世。在当今中国,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潮中,中国文化毕竟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已成为潮流与趋势。在以市场化手段提供主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而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发展,也与其高度的文化产业化密切相关。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经验,通过文化产业集群以及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借鉴经济发达国家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发达国家都重视把文化产业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都通过政府计划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美国,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都居全球领先地位。电影、图书、音乐、动画、游戏、体育、主题公园和其他衍生产品开发与销售,成为美国力量的象征,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展示了渗透力极强的软实力。英国从1997年起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法国和奥地利等都以举国之力做好重大文化产业品牌项目的扶持和经营。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持续经济低迷时,唯独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增长,特别是在以青少年和家庭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动漫和游戏领域,取得了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日本政府的要员甚至提出了“动漫外交”的口号。亲和力强的文化产品的海外销售,极大地改善了日本国家的形象。 虚心学习和借鉴这些办法和经验,是推进我国文化建设事业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捷径。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决制约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关键,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突破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的文化观念的束缚,尽快建立健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的文化体制。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尽快转变角色定位,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对于新兴文化企业、高新技术文化企业以及涉及国际文化品牌、教育、媒体传播等行业中的文化企业,政府应当以市场为导向,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返还政策、国家政策性贷款优惠利率政策以及财政贴息贷款政策等加以引导和扶持,并鼓励文化企业间的联合。同时,加强文化法律制度建设,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文化工作者个人利益,为文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以文化产业集群化带动文化“软实力”提升 文化产业集群作为改善和聚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条件,其具体作用:(1)由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因而文化产业集群加大了知识外溢的力度和深度,产生了异常明显的外部经济效应。(2)文化产业集群利用群内的资源、品牌、资金、信息等要素进行优势互补,群体的效益大于联合之前各个成员企业的个别效益之和,实现了明显的协同效应。(3)集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专业化和经验丰富的人才,也吸引到更多的外地人才到当地集群来。因此,要大力培育文化产业集群,牢牢把握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的发展,利用我国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和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的有利条件,做强做大部分优势产业,并且在今后开展适度的对外品牌并购。大力发展影视、出版、广告等媒体产业,同时,利用不断累积的资源和管理经验,逐步走向国际化。通过文化产业之间的“互渗”,更好地进行文化产品的宣传和销售,使文化更广泛地得到推广,更有效率地提升文化软实力。 (四)以人才培养夯实文化产业繁荣之本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之本。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切实贯彻人才兴文战略。体制机制的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都要有利于稳定人才、吸纳人才、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优秀人才和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努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艺术创作人才、新闻采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文化科技人才和基层人才骨干队伍等。建立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加强国际、国内人才交流,引进一批优秀产业人才和领军人物。

  • 索引序列
  •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参考文献
  • 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论文
  • 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论文
  • 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论文3000
  • 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