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辅导员杂志社论文查询

辅导员杂志社论文查询

发布时间:

辅导员杂志社论文查询

范文一:如何利用网络广告提升营销竞争力  网络营销广告一般是指在Internet上发布,传播的广告信息,它是Internet作为市场营销媒体最先开发和利用的营销技术。目前,世界各地Internet 的用户涵盖了近180 个国家,并且用户数以每年10% 的速度递增。  以企业或其产品及服务注册搜索引擎是进行网络营销广告常见的方法。2003年末的一次调查显示,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中,Google 占到了1%,YAHOO只占了5%。华尔街对Google 上市后的市值预估更是达到了250亿美元,成为最近几年市值增长最快的企业。而在Google 已被发掘的商业价值中,最核心的部分则是关键词广告(Adwords,俗称右侧广告)和搜索排名(俗称左侧广告)。也正是因为这一全新商业模式的发现,形成了以Google 为龙头的一股“搜索力”经济热潮。  企业做广告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树立品牌形象和促进销售,而网络广告与传统的广告媒体相比,因其含有更多的新技术成分,使它存在着一些鲜明的特点。  网络广告具有广泛的传播时空  传统的广告传播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内传播,要想把在本国内刊播的广告转为在国外发布,则涉及需经当地政府批准,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广告代理,洽谈并购买当地媒体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同时,广告刊播时间受购物时段或刊期的限制,目标受众很容易错过广告信息,并且广告信息难以保留,广告主不得不频繁地刊播广告以保证本公司的广告不被消费者遗忘。  另外,网络广告的广告信息空间在Internet上几乎是无限的,网站的信息承载量足以让广告主用少量的广告费投入,制作发布比传统广告更富有变化,灵活多样的广告信息以供不同的广告需求。  网络广告可以与接受者即时互动  这也是网络广告最为显著的优势这一特点对传统广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广告是一种单元向的信息传播,由广告主将广告信处“推”向目标受众。即使目标受众受到广告的影响而要采取行动,也会因不能及时与企业广告主实现双向交流,形成供需间的时差与延误,这样就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网络广告是一种双向的、推拉互动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它的即时互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趣味性强;能实现多种交流功能;实行个体化沟通模式;担高了目标顾客选择性。  网络广告采取理性说服的方法传播信息  传统广告具有信息的单向强制传播特征,是一种“ 硬性广告”,无论目标受众是否喜欢,都强调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让目标 受众被动接受,甚至是强迫接受广告信息。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网络广告是一种非强迫性的“ 软性” 广告。  网络广告效果的可测试性  传统媒体广告,目标受众游离在广告主监控之外,广告主无法确切地知道究竟哪些人观看了广告而哪些没有,他必须为所有这些人支付广告费。广告的营销效果比较难以测试和评估,广告主无法知晓多少购买决策是因广告而作出的。一位企业的营销主管在对自己企业每年投入不菲的传统广告费用抱怨说,至少这种广告费用的一半是冤枉的,但企业无法确定哪一半是冤枉的。  网络广告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传统媒体广告的投入成本非常高,其中用于广告媒体的费用要占到广告总费用近80% 左右。传统媒体所提供、发布信息的空间有限且昂贵,不论广告主购买空间多大,均按宣传的成本和时间计费。  网络广告表现形式多样性  更多的广告创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都为企业广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既然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有诸多特点,那么企业究竟如何利用其独到之处展开营销活动来达到较好的广告效果或效用呢?  广告的目的不外乎是为树立企业形象和/ 或其产品及服务的推广。目前,企业发布网络广告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自设企业网站做广告  此种方式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广告,要建立企业自己独立的网站、主页,同时企业网站本身就是一种活的广告。但企业的WWW 网站不能只提供广告信息,还要提供一些非广告的信息。建立公司的主页是网络广告的最根本手段,而其他的各种形式的网上广告仅仅是为了提供连接到公司主页的多种途径,以扩大公司网页的访问规模。此种方式尤其适合于财力居上、规模较大的企业, 而且网民中有很多就是企业同类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当然,要自立企业网站,除了财力之外,企业还要配备一定的电子商务人才和内部管理一体化平台的支持。  从外部购买广告时空  为了在更大规模的范围内吸引用户,甚至有些小企业由于自身人、财、物的局限,不能独立设置公司网站,就须通过各种的网络信息服务机构,以付费的方式或部分免费的方式把企业的信息与其他企业的信息一起并列于公共网站上发布。需要注意的是向网络广告商选择有效用的业务模型。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一种基于广告的收入模型被供认是最有效的,但网络广告商提供广告服务时的收费方式,一般有下列几种:  点击收费  这种方式是许多著名搜索引擎网站固有的收费模式,但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直接与这些网站发生广告业务,一些广告中间服务商会变更搜索引擎网站原有的做法:不仅收取点击费,而且每月先向用户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开户费),一般在200~1000元之间;而且,不把网上搜索引擎网站的账户界面信息提供给客户。这样,一些服务商就可以随意对点击数字进行夸大,比如,客户的广告明明只被点击了100次,服务商却告诉说被点击了200次或者更多,并依此收费,而客户却无法查证。  按“印象数”收费  用户在每月向服务商交纳固定服务费(开户费)的基础上,其投放广告的关键词搜索页面每被显现一次就计费一次。这种模式的弊病在于:它不能保证用户的广告出现在固定位置,今天可能出现在第1 页,明天如果投放同一关键词下的广告增多,也许就会掉到第10 页甚至更往后;而且,它只能保证广告关键词出现,不能保证它被点击浏览,而实际上,广告只有被点击浏览才是客户投放广告的根本意义所在。  包月收费  客户每月向服务商交纳固定费用,服务商根据客户提供的关键词是热门还是冷僻、要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做推广等因素来估计一个价格,一般都在千元以上,热门关键词的收费自然要比冷僻的更高。这种收费模式与许多搜索引擎自身定制的收费模式背道而驰,所以没有价格参照,中间服务商想定多少就是多少,一般在几千元之间。需要注意的是:中间服务商收费的透明和合理。因他可以在广告显示方式上有多种控制,比如,客户交给服务商1500 元/月,但是他却给搜索引擎网站交150元,然后在显示方式选择每天1美元,这样搜索引擎网站就会严格地控制改广告每天最多被点出1美元,这使得客户的广告并不是每天时时显示在搜索引擎网站上,而是间断显示,每天控制在1 美元之内。150 元人民币被点完了,一个月可能已经过了近20 天了。通常到这个时间,客户看着每天都有,已经不太注意了,如果客户追问,那就再往里加点钱,于是,客户交给服务商的1500 元,实际可能被代理商赚走1350 元。  利用网络技术发布广告  由于Internet存在一些自由网站和免费的信息空间,因此企业可利用网络的这一技术特征来做网络广告,主要表现为:使用新闻组和网络论坛、使用电子公告板B B S 、使用电子邮件。  使用新闻组和网络论坛  新闻组不同于正式的新闻传播或出版,它是公众进行讨论和信息分享的自由网站,公众可以自由加入,成为其中的一员。新闻组成员可以阅读到大量公告,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广告,或回复他人的公告。新闻组因不同的讨论主题而划分为不同的网站。企业可以选择与本公司产品相关的新闻组发表公告。虽然,按照传统观念新闻组和网络论坛是拒绝开展广告活动的,但企业仍可以采用一些Usenet上可接受的方式与方法开展广告活动。在Usenet 中发布广告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可以在某个组中单独挑起一个话题,吸引预定的受众对象加入进来;也可以寻找一个与所做广告相关的话题讨论组,巧妙的插入,将自己的广告信息有机地融入其中;还可以选择某个组的适当位置单纯地粘贴广告。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什么方式,一定要根据广告信息的主题选择新闻组,并且要注意技巧,以免引起其他成员的不满。 Usenet通过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来维持其秩序,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是非常必要的。如在讨论组中发布盈利性的广告是粗野的和无理的;在讨论组里发布信息要短小精悍,主题要鲜明且与讨论组的主题相符;要相互尊重、互通有无等。Usenet能发展成具有三万多讨论组、参与网民数以亿计的庞大体系,依靠的就是绝大多数参与者的自觉守法。  使用BBS电子公告板  BBS实际上是一台接有Modem 的电脑,它允许其他用户通过Modem 来访问它上面的信息。你可以通过Internet接入,也可以直接拨号进来。不同的BBS 可以提供新闻讨论、下载软件、玩在线小游戏或与他人聊天等。企业可以通过Internet 或Web 方式在电子公告栏发布广告信息。BBS 上的信息量虽然小,但针对性较强,适合行业性很强的企业。  使用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的“硬性”广告手段。电子邮件是通过Internet传送个人信件,企业可以把广告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发送给个人。广告主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邮件列表或购买别人的邮件组广告,定期向这个邮件组发送广告信息。  电子邮件广告的关键在于获得有效的用户E-mail 地址。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用户的E-mail地址:用户反馈的个人资料;企业加入有关的讨论组;从专门出售用户E -mail 地址的公司那里购买。企业根据其收集到的E-mail 用户地址发送邮件,便可通过免费电子信箱把广告发送至用户手中。一些企业建立了更为详细的顾客数据库,可以根据有关的顾客资料有目的地发送邮件。因此,电子邮件广告与其他形式的广告相比具有成本低、针对性强、信息发布和反馈速度快的优点。  网络广告较之其它媒体最大的优势便是互动性,易于企业与消费者建立一对一的营销关系,正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增进彼此的关系一样,互动方式使广告由原来从企业角度出发的宣传和说教变为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沟通与交流,大大增加了目标受众对广告的欢迎程度和接受程度。此外,网络广告还能明确选择目标受众,对客户进行准确衡量于判断,同时广告的访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告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网络广告领域的竞争还不激烈,但激烈的竞争将不可避免,也不可否认,网络广告还存在如何提高广告效果和效果衡量的问题,如企业要弄清访问量与广告费率之间关系,并围绕这一关系制定营销战略,相信广告效果的衡量与评估会逐渐成为一个行业,进而推动网络广告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董惠良,网络营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张清辨、张丽芳、聂志松,电子商务和多媒体网络通信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0  黄京华,电子商务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成栋,电子商务,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范文二:网络营销条件下的顾客忠诚  摘要:网络营销背景下顾客忠诚对企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顾客忠诚在网络营销条件下具有双重性,企业应采取相应策略增强顾客忠诚感。  关键词:网络营销;顾客满意;顾客忠诚  一、顾客忠诚在网络营销背景下对企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尽最大努力让顾客满意,强顾客的忠诚感。顾客忠诚或品牌忠诚指消费者对某个企业产品或个品牌的一种较持久偏爱心理,其可以界定为: (1) 有倾向性的行为即非随意性的) ; (2) 行为上的反应(即购买) ; (3) 长时间对品牌偏爱;4) 是某个决策单位的行为; (5) 涉及选择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品牌; (6)心理过程(作出决策、评价) 的函数。忠诚的顾客不仅重复购买或消某个品牌产品,还可能向其亲朋好友推荐这个品牌产品。当然,顾客诚的前提是顾客满意,只有满意的顾客才有可能培育成忠诚的顾客。忠诚的顾客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增强顾客忠诚感可提高企业生产率。衡量顾客忠诚感的一个重指标是顾客保持率。美国Bain

辅导员杂志社

这两本杂志订阅网都有的,登陆该网站可查阅具体订购事项。(订阅电话:400-720-0055)

教育类,学报类,都可以,但关键不是看你的文章内容,要的是质量,还有学校的档次,作者的身份,这都是核心期刊是否录用的参考条件,不过现在发表核心期刊一般都通过中介了,审稿略宽松,就是银子要多交些。

要慢慢审稿的。时间都比较长。耐心等待。。。。。。。。。。。

辅导员期刊论文查询

教育类,学报类,都可以,但关键不是看你的文章内容,要的是质量,还有学校的档次,作者的身份,这都是核心期刊是否录用的参考条件,不过现在发表核心期刊一般都通过中介了,审稿略宽松,就是银子要多交些。

论文查重,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来说,一般是采用论文检测系统的软件,而不是辅导员,希望对你有帮助。

辅导员杂志邮发代号查询

去卖杂志的地方问一下吧

在发表论文的时候相信很多作者都担心自己所发表的刊物不是正规的期刊,在此阿里期刊网的老师来告诉你什么是杂志邮发代号,杂志邮发代号怎么查询的相关信息。什么是邮发代号邮发代号,又称邮政发行代号、报刊代号,是中国邮政系统给接办发行的报刊分配的代号。参考:百度百科:杂志邮发代号杂志邮发代号查询方法打开中国邮政报刊频道首页:本文以:物理教学探讨期刊为例在输入框中输入要查询的刊物名称后并点击搜索,看到刊物页面,点击刊物即可看到刊物的邮发代号:杂志邮发代号的作用平时在和作者沟通的时候,发现很多作者对于有些期刊除了去中国知网查询学术期刊是否正规或者在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刊物时,看到期刊没有邮发代号的就认为这本期刊不正规。用这种观念去判断期刊是否正规不太全面,可以这样说,只要掏钱就可以上期刊网,就可以上邮发代号。其实,杂志邮发代号的作用是便于读者订阅报刊和邮局进行内部处理。

11185查询

办单位:通化师院 编辑出版:英语辅导报社 国内统一刊号:CN22-0701/F 邮发代号:7-10 创刊日期:1990

辅导员杂志社赵迪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的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那天早晨上学”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 小说先写弗郎士上学晚了,加之没有复习好功课,害怕挨老师的“训斥”,因而闪过想逃学的念头。这一独白式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弗郎士的稚气、贪玩,是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而后写了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景物的感受。他感到天晴日暖,听到林边鸟语,看到普鲁士军队在操练,而他认为“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然而他没有为之所动,而是“急忙向学校跑去”。这里一方面突出了弗郎士天真好玩的性格,而另一方面,也正是作者要强调的一面,就是突出了弗郎士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 接着作者描写了弗郎士经过村政府时的心理活动,展示了他的性格的另一侧面,即对敌人的恨。当弗郎士看到不少人在布告牌前时,就立即想到:“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同时,想到“又出了什么事啦”?说明这个看来稚气的孩子的内心是爱憎分明的,统治者的罪恶行径他是牢记在心的。铁匠的话,他以为是和他开玩笑,讽刺他,所以他气急败坏地跑进了韩麦尔的院子。这说明他是有很强的自尊心的。铁匠的话也给读者造成悬念,为什么说“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吸引读者追读下文。 这部分,在直接描写弗郎士的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韩麦尔老师的严厉,这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主题,有烘托的作用。此外,作者独运匠心,安排了人们看布告牌的细节,巧妙地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而且对刻画性格、情节发展,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二部分从“平常日子”到“我将永远记住这最后的一课”。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按情节发展,又可以把这部分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平常日子”到“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写弗郎士跑到学校以后发现的种种不平常现象,渲染出一种严肃、悲愤的气氛。弗郎士看到教室里用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喧闹”,他走进教室,平日严厉的韩麦尔老师和蔼地说在等待他来上课,当弗郎士“稍微平静”之后,注意到韩麦尔老师今天却穿着只有“督学来校视察”或是“发奖的日子”时才穿的服饰;最使他“吃惊”的是课室里坐着许多本村的人,他们“个个看来都很忧愁”。这一切通过弗郎士不同心境,由粗到细的观察,一步紧一步地烘托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 再一层,从“我看见这些情形”到“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在这一层里,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点明了主题。正当弗郎士对这一切不平常的情景感到奇怪的时候,韩麦尔老师说道:“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韩麦尔的话,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方法奴役法国人民。韩麦尔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连连强调这一课无论是对老师对学生说来都是“最后一课”。这样,“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弗郎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这是“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作者让它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韩麦尔老师的话,在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听了老师的话,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他对这“最后一课”的珍惜,为“再也不能学法语”而无限惋惜,为过去“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而悔恨。其次他对于感到“讨厌”的书和严厉的韩麦尔老师在感情上也变了:书,“像是我的老友”;老师“责罚”自己的事,全都忘了;再就是,他刚才还迷惑不解的现象,豁然明白了:韩麦尔老师穿上节日盛装,村里的老人到学校里来,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是为了上这“最后一课”。这一段心理活动,表明了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弗郎士对老师的怜悯、尊敬和感激之情,表明了孩子的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成长。 最后一层,从“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到“我真永远忘不了”。这一层,写韩麦尔老师和学生在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在“最后一课”中认真教学的感人情景。 德国侵略者强行剥夺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韩麦尔老师、弗郎士和全体学生、村里的老人们的悲愤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语,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中。 弗郎士珍视这最后一堂法语课,并且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因而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所以,当韩麦尔老师让他背书时,心里想的是“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当他一句话也拼不出时,心里想的不再是害怕挨老师的“训斥”,而是“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他有了羞耻感。弗郎士在学习文法时,他自信“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过去一个字也记不住的文法,现在觉得很容易懂。这使他自己都感到“奇怪”。当他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他想到“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联想,表现出弗郎士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和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韩麦尔老师对祖国的深情和尽职精神,在“最后一课”中是极其感人的。这个平时严厉的老师,当弗郎士背诵不出分词规则时,他不再“训斥”他,而是沉痛地总结以往的教训:“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同时指出自己也有应该“自责”之处。总结过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珍视这“最后一课”。他针对侵略者禁教法语的阴谋,赞美法语的优点,强调掌握法语的重要意义: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段话,寓意深刻,语重心长,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法语,用它作为武器,为法兰西祖国的自由统一而斗争。韩麦尔老师的高度责任感,使弗郎士感到他“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感到他“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韩麦尔老师为了学生们上好习字课,还别出心裁地在字帖上用圆体字写:“法兰西”,“阿尔萨斯”,象征着阿尔萨斯和法兰西祖国永远在一起。使弗郎士感到“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韩麦尔老师忍受着离开服务了四十年的本乡的痛苦,认真地教好“最后一课”。 小说的最后一部分,从“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到小说结尾。写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 正当每个人的炽烈的爱国热情都凝聚在“最后一课”中,而这感人的情景又激动着每个人的心的时候,教堂的钟声和普鲁士军队收操的号声,令人心碎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韩麦尔老师此刻的悲愤和哀痛难以形容,他“脸色惨白”,到嘴边上的话,却哽住了,说不出来。于是,他“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法兰西万岁”这振奋人心而又含义深刻的两个大字。这几个光彩夺目的大字表达了韩麦尔老师的心声,也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的集中表现。这样收尾,使小说的主题深化,同时收到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丰富想像的余地。 《最后一课》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还在于它具有卓越的艺术特色。 艺术结构的简朴和紧凑。《最后一课》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弗郎士作结构的中心线索,通过主人公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自然而生动地展示出来。小说从弗郎士走出家门、跑向学校,到“最后一课”结束,情节的发展层次清晰、紧凑、井然有序。作者把普鲁士侵略者颁布禁教法语令,作为情节发展和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异族统治者强行施教德语,表明它对阿尔萨斯、洛林人民的奴役加深了,民族矛盾激化了,这就更加激发了弗郎士、韩麦尔老师以及郝叟老人的爱国热情,他们崇高感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爱国主义的主题,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充分揭示,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最后一课”的结束,情节发展到高潮,并急转为尾声,小说的主题进一步升华。结尾表明:“最后一课”结束了,然而它已经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法兰西一定会重获解放。 出色的心理描写。这篇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成功的。作者巧妙地用了多种方式描写了人物心理,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主题。 小说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与心理活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融为一体。这样使弗郎士所见到的景物、人物等都笼罩上一层感情色彩,它和那极其简洁的直接对心理活动的刻画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反映出弗郎士的心理状态。如:“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样就把景物描写与直接写心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作为小学生的弗郎士那种因怕迟到而急于到学校去,而又为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恋,又不敢再停下来观赏、玩耍的复杂心情。有许多地方作者是把心理描写和人物行动结合在一起的,如弗郎士进教室:“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这样的例子很多,从这些例子看出作者是多么自然、多么贴切地把人物的心理和行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刻画的。 总之,这篇小说描写心理活动的段落很多,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多种心理刻画的方法。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描写心理活动,都准确地把握住了弗郎士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非常真实,非常生动。 “烘托”和“重复”的手法的巧妙运用。作者为了突出主题和人物性格,独具匠心地运用“烘托”和“重复”的手法。为了突出爱国主义的主题,作者着意用烘托手法描绘了“最后一课”的庄严、悲壮的气氛。通过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和到学校以后的见闻,层层深入地描写了一系列不平常的景象。这些不平常的情况,就为爱国主义的主题,烘托了庄严、悲愤的气氛,突出了主题。同时为刻画弗郎士的性格作了巧妙的铺陈。作者还多次重复“最后一课”,每次出现这句话,用意不同,而意义却一次比一次深刻。这句话,像珍珠一样贯穿全篇连成一线,光芒四射,从而加深了主题,同时,对突出人物性格也有重要的作用。

都德 都德 1840年5月13日,法国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出生于尼姆城一个破落商人家庭。 17岁时,都德带着诗作《女恋人》来到巴黎,9年后以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一举成名。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抒发深厚的乡土感情。 1968年,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这是一部半自传性的作品,以轻淡的风格叙述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集中表现了作者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含泪的微笑”。都德因而有了“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反映普法战争时期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普法战争以后,都德创作了长篇小说《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1872~1890)、《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雅克》(1876)、《富豪》(1877),《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福》(1884)、《不朽者》(1888)等。此外,他还在1888年发表了《一个作家的回忆》和《巴黎的三十年》两部回忆录。 1897年,都德病逝。 都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巴黎公社革命后,进一步看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没落,同时又感到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的严重威胁,因而在思想上和创作上都呈现出深刻的矛盾性。左拉继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后,创作出了包括20部长篇小说的作品集《卢贡—马卡尔家庭》。该作品从各个侧面反映法国第二帝国时期亦即19世纪下半叶的社会生活,其中一些作品,如《小酒店》、《萌芽》等在反映工人生活方面弥补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不足,在艺术性上亦达到相当的水准,堪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作品。左拉是自然主义理论家,其《卢贡—马卡尔家庭》难以避免地染带着自然主义理论的某些印痕。但总的说来,左拉仍不失为19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坛上出现的一位卓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一生创作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等。其作品反映了法国第二帝国时期的社会生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象,对普通人民表示深切同情。自传性长篇小说《小东西》是他的代表作。该作品描写外省某贫困青年爱洒特,虽极富文学才干,但处处遭到冷遇。社会堵塞了他的创作道路,最后他不得不放弃创作而去经商。小说表现了一个孤苦无靠的青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的孤独感,烘托出那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富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涵与卓越的艺术技巧,享有极高的世界声誉。总的说来,都德属于一位文笔精练、富有敏锐洞察力的作家,善于运用不显露的嘲讽和轻松的幽默,以简洁的笔触描绘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事件。

  • 索引序列
  • 辅导员杂志社论文查询
  • 辅导员杂志社
  • 辅导员期刊论文查询
  • 辅导员杂志邮发代号查询
  • 辅导员杂志社赵迪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