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应用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要求多少

应用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要求多少

发布时间:

应用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要求多少

在国内算是中等的,国外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呵呵

sci的分值也成为IF分,IF=前两年文章引用数/前两年文章收录数,看到公式你应该就一目了然了。高低只是一个比值而已,当然分越高发表难度越高,权威越高。最低分值是0~1分,高的到10分,甚至几十分。投递的时候先对自己的文章评估,选择适宜的区间,提高成功率是最需要考虑的。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一般来说学术期刊被引用得越多,影响因子通常越高,也就是说杂志被关注的越多impact factor 就越高,医学类好多杂志如《新英格兰杂志》、《柳叶刀》等因为看的人比较多,影响因子有些是很高的,尤其是综述类杂志。 但是,问题也不是绝对的。不能单单凭影响因子(IF)的高低来判断期刊的权威性,如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虽然每年的IF在0 左右,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与等IF在0左右的杂志几乎旗鼓相当。 而且几乎每个学术领域都有自己的顶尖杂志,如糖尿病学、肝脏学等,暂且不管其影响因子大小,公认的权威杂志就是含金量最高的。 而古生物学、系统分类学等领域的很多杂志也有SCI收录的,由于专业性太强,很少有人看懂,也基本没什么应用价值,IF就很低。但是在其自己的领域,也有可能是最权威的。

这要看你们学校怎么样了,差一点的学校SCI能不能发表都是个问题,有的学校高IF的一年有几十篇。 SCI一般是收录理工科的较多,我是学化学的,以化学为例,化学的论文明显要比物理什么的好发,IF小于3的就很一般,5左右的算是你那个小专业优秀的杂志了,10左右就是你整个一级学科十分优秀的杂志,10以上的一般都是综述类杂志,一般为约稿,很难投,20以上的cell,science,nature什么的大多为跨学科的,全国每年都没多少。我们学院硕士生毕业是要求有一篇3以上的才能毕业,硕博连读是3篇,也就是说其实3以上就算不错了。因为化学是个大门类,一般二级学科的专门杂志IF都不会太高,最好的也就是5左右,比如有机里面的JOC也就是3点多。影响因子不是越高就说明杂志越好,美国化学会的JACS也就是在8,比ANGEW10点多要少不少,但是其公认要比angew难接收,只是在评奖的时候遇到些外行的评委可能会吃亏,因为他们可能会注重IF。 具体还是要看你们学校的科研水平了,如果要稳拿奖项,即使你们是牛校,能发表到JACS等级的也就可以了,因为全国一年也就几十篇。

应用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多少

生物和医学类期刊影响因子算很高的,cell之类的可以到三四十。想物理、化学类到十几就算国际领先水平了。3-4也不算烂,但也不算好,一般学校里博士发3-4的文章就可以毕业了。

还可以吧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不同领域差别比较大,不能一概而论。3-4比较好了,至少是主流期刊吧。生物方向不太了解。

应用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要求

这个要具体分析,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差别挺大的。国内的期刊一般在0以上的就不错了,到0或更高的就不多了。第二作者算不算作者要看你评什么职称,一般中级可以算,但2~3篇第二作者相当于一篇第一作者,评高级的话第二作者基本不能算。

影响因子指示该刊物发表论文的质量,高IF一般代表着高质量,如Nature science等刊物的IF就比较高,达到30多。不过对于一般学术论文来说,达到10就很不错了。

SCI一般3分一个档次,5分一个档次,10分以上算属于比较牛的了。3分左右硕士水平,5分以上博士水平,10分算课题导师了

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也就相对越大。当然谁又能说被引用得越多,就越准确呢。当然影响力大能够体现他内部的审核标准高,要不然也不会得到这么多信任,所以只能说是一个重要标准,但是不是绝对。

应用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多少正常

大于2。中文杂志影响因子大于2的算高。影响因子虽然只和被引次数和论文数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与很多因素有密切联系。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影响因子是期刊影响力的一种计算方法,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相关如下比如说,某期刊2014年、2015年发文总量是200个,2014年、2015年被2016年被引次数总计100个,那2016年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100÷200=5。影响因子指标是相对统计值,可克服大小期刊由于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但影响因子的判断也不是绝对客观的。不同专业对应的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差别很大,综合类的和专业类的期刊影响因子差别也非常大。比如说,一个综合类的期刊,因是大类,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影响因子就高;而比较小类的冷僻的专业,因为研究的人本来就少,被引用率就低。

在国内算是中等的,国外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呵呵

应用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多少合适

第一次文献汇报影响因子在3左右比较合适。对于初次汇报的而言也许会认可影响因子越高越好,其实也不一定。我们知道核心都有一个影响因子,期刊的影响因子最高是10、526,在同专业同范围的期刊里,大于2的算高,大于1的可以算比较高。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sci的分值也成为IF分,IF=前两年文章引用数/前两年文章收录数,看到公式你应该就一目了然了。高低只是一个比值而已,当然分越高发表难度越高,权威越高。最低分值是0~1分,高的到10分,甚至几十分。投递的时候先对自己的文章评估,选择适宜的区间,提高成功率是最需要考虑的。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一般来说学术期刊被引用得越多,影响因子通常越高,也就是说杂志被关注的越多impact factor 就越高,医学类好多杂志如《新英格兰杂志》、《柳叶刀》等因为看的人比较多,影响因子有些是很高的,尤其是综述类杂志。 但是,问题也不是绝对的。不能单单凭影响因子(IF)的高低来判断期刊的权威性,如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虽然每年的IF在0 左右,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与等IF在0左右的杂志几乎旗鼓相当。 而且几乎每个学术领域都有自己的顶尖杂志,如糖尿病学、肝脏学等,暂且不管其影响因子大小,公认的权威杂志就是含金量最高的。 而古生物学、系统分类学等领域的很多杂志也有SCI收录的,由于专业性太强,很少有人看懂,也基本没什么应用价值,IF就很低。但是在其自己的领域,也有可能是最权威的。

这个网页可以查网页链接

  • 索引序列
  • 应用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要求多少
  • 应用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多少
  • 应用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要求
  • 应用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多少正常
  • 应用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多少合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