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北政法大学期刊认定

西北政法大学期刊认定

发布时间:

西北政法大学期刊认定

法学   法律是正义与社会秩序的象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法学就是研究法律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法学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实际工作和初步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法学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有近50年办学历史,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教学科研水平高,是陕西省评选的首批省级名牌专业。  法学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保证专业基本培养规格的前提下,根据社会需求下设民商法学、刑事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学等五个柔性专业方向供同学们自主选择。该专业已经为国家培养了三万余名毕业生。  本专业核心课程有:法学导论、法理学、中国法律史、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证据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  该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我校具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目前在法学理论、法律史、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十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有利于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进一步深造。  哲学  哲学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她所做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大文章,教给人们的是修身齐家的大智慧。其自然价值目标在于为天地立心,追求天人一体的和谐发展。其人文价值目标在于为生民立命,始终把对于人的关怀视作高尚情志。她以神圣的历史责任感为往圣继绝学,彰显和充弘历史文化遗产。用美好的理性分析为万世开太平,智慧地前瞻人类文明的美好蓝图。她包容博大而精深的思想,睿智而精湛的智慧。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党政机关、科研院校、新闻宣传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的高级综合性人才。特别是顺应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新的综合化趋势对于高层次哲学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自1958年开办哲学系以来形成的学科优势特点的实际,重点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在为硕士、博士教育储备人才上,力争使学生在应届毕业时一次性考研率达到半数以上。  我校哲学专业经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积淀,经过几代学人的辛勤努力,现已形成一个国内有影响、西部领先、专业特色明显的优势学科群。特别是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教学科研成果丰富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确保了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几十年以来,我校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党政管理、教学科研、新闻媒体以及各个领域,均作出了羡人的业绩,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  本专业核心课程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科学技术哲学、现当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原著导读、中国哲学原著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价值哲学原理、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美学、现代思维方式、外语、现代信息技术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我院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法学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有利于该专业本科毕业生进一步深造和发展。 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及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我校现设的经济学专业融合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学科的内容,以“法商结合”为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突出经济基础理论及金融、贸易等方面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教学和训练。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一门外语,具有法律、管理等相关知识以及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可以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保险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调查和预测、金融保险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市场经济概论、财政学、经济学说史、世界经济概论、产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专业英语、经济数学、计算机基础以及民法学、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研究和探讨国际经济以及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商品、劳务、技术交换活动规律和操作过程的应用型经济学专业,它兼有国际企业管理和对外经济贸易两重特性。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和业务技能,掌握我国对外贸易方面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通行规则和国际惯例,熟练利用外语(有较强听、说、写、译能力)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适应涉外贸易和外向型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的业务工作以及理论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世界经济概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国际市场行情分析、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务谈判、国际技术贸易、国际商事仲裁、外贸地理、经贸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以及民法学、世界贸易组织法、涉外保险法、海商法、合同法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重外语、重应用、强调“法商结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毕业生可报考政治经济学或管理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等。 金融学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命脉。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对金融资产进行跨时期配置的学科,其核心是研究资本市场的运作以及资本资产的供应和定价。 金融学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熟悉国际金融市场与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实际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熟练应用外语和计算机,能够胜任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部门和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金融专业人才是国际性短缺人才。我校该专业突出“法商结合”的办学特色。  主要课程设置: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管理、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保险学、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财政学、投资银行实务、信托与租赁、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专业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以及民法学、经济法、金融法、担保法、票据法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社会学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适应变迁中的现代中国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具备扎实的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现代分析技术与方法;能熟练掌握社会学研究和实际调查操作技能。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本专业毕业生不但适合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公共职能部门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而且可以在大中型企业从事劳动管理及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和各类相关的社会工作。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实证研究”和“应用发展”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在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即以社会学为主干,使学生掌握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熟悉中外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能运用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反思、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 主要学习课程有:社会学原理、社会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文化人类学、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学、经济社会学、社会现代化理论、社区概论、市场调查与预测、合同法、社会保障法、劳动法、诉讼法等。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适应现代化政治与公共管理要求,从事各级国家机关、党政部门、政治团体及社区的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的高级政治人才。  本专业主要开设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学、国际政治学、比较政治学、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当代西方政治学说 、政府经济学、中国社会政治分析、公共政策学、电子政府与政务、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等政治学、法学的核心课程。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类)  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各级党政机关、非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工作、学生管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观教育、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著选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才学、领导科学、党团工作实务、党建理论与实践、大学生心理咨询、公共政策与分析、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公务员法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就业市场。一切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对人的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一切社会工作的灵魂所在。随着我国“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实施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党政机关、非政府公共机构、高等院校以及整个社会,都需要大量的经过专业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  西北政法学院具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传统,自抗战初期建校至今近70年的时间里,学院一直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系统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院一切工作的首位,形成了“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优良校风,同时也形成了素质高、底子厚、作风正的政法类人才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秉承学院的优良传统,具有政治学、法学、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兼容、适应性强、面向党政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个性特征。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治安学 治安学是研究社会治安现象、治安活动规律,集治安理论与治安管理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治安学专业属于法学门类中公安学科的本科专业。  治安学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理论素养,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了解社会治安状况,运用治安管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技术,查处治安案件,处理治安事件、治安灾害事故,管理道路交通以及处理各种治安问题的知识和初步能力;能在公安、国家安全、行政执法机关以及军队、武警边防消防和其他安全保卫部门,从事治安管理、交通管理、边防消防管理和安全保卫等实际工作,以及从事治安学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开设有法学基础课程,主要专业课有:公安学基础理论、警察法学、治安学总论、治安秩序管理、危险物品管理、公安交通管理、消防安全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防范、治安案件与治安处罚、保卫学、警卫学、户政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刑事侦查学、侦查措施、侦查讯问、刑事照相、法医学、涉外警务、文件检验学、痕迹检验学、查缉战术、擒敌技术、驾驶技术等。 我校治安学专业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属于公安类专业,列入提前批次招生,文理兼收,体检标准按教育部[2003]16号文件执行,女生录取比例不超过15%。 侦查学 侦查学是法学门类公安学科中从属于刑事法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以刑事侦查活动及其规律、侦查制度和侦查理论、犯罪活动规律及其特点为研究对象,集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侦查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侦查方法、侦查手段和侦查技术,能在公安、国家安全、检察机关以及行政执法部门,从事刑事侦查、刑事讯问、预防和控制犯罪等实际工作,以及从事侦查学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开设有多门法学基础课程,  主要专业课程有:公安基础理论、警察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学、侦查学总论、刑事案件侦查、侦查讯问、犯罪现场勘查、刑事照相、侦查措施、法医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文件检验学、痕迹检验学、治安管理学、安全技术防范、治安案件与治安处罚、侦查情报学、经济犯罪侦查、微量物证与毒品检验学、查缉战术、擒敌技术、驾驶技术等课程。本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实验教学。 我校侦查学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属公安类专业,列入提前批次招生,文理兼收,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司法部[2003]16号文件执行,女生录取比例不超过15%。 刑事科学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是集刑事图像、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微量物证分析为一体的工学门类中公安技术类本科专业。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司法、犯罪案件侦查以及司法鉴定活动中,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发现、识别、鉴定、确认证据,侦破犯罪案件和进行司法技术认定,发挥着揭露、预防和遏制犯罪,解决纠纷,保障稳定的重要作用。 本专业培养政治立场坚定,职业道德优良,系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具备痕迹检验、笔迹检验、文书鉴定、图像处理、微量物证分析鉴定等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公安、国家安全、检察、审判等国家机关,从事刑事勘验、物证技术和司法鉴定工作,以及进行刑事侦查、刑事执法、预防遏制和揭露犯罪等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和科技强警的进一步深化,刑事科学技术的作用愈加重要,运用愈加广泛,实际部门对于刑事科学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显现出本专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专业除了开设公共基础课、法学基础课外,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化学、逻辑学、刑事科学技术概论、治安学总论、侦查学总论、犯罪心理学、刑事证据学、犯罪现场勘查、法医学、刑事照相、图像处理技术、痕迹检验学、文件检验学、笔迹学、指纹学、足迹学、光学仪器检验与分析、微量物证与毒品检验学、声像技术、查缉战术、擒敌技术、驾驶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等。该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专业实验课程占有较大的比重。 我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属公安类专业,列入提前批次招生,招收理工类考生,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司法部[2003]16号文件执行,女生录取比例不超过15%。  英语(法律英语)  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培养大量外向型复合型人才是我院设置本专业的初衷。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能在政府机关、外事、公检法司部门、海关、边检、民航、旅游、外企、涉外律师事务所、高等院校等从事翻译、研究、 教学、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坚持“英语专业教学本位,体现英语法律结合特色”,实施“英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核心课有:语音、口语、视听、阅读、口译、基础听力、外台听力、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法律英语、语言学概论、英语国家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此外,还重视学生法律基本知识的学习,开设了法理学、民法学概论、 刑法学概论、民事诉讼法学概论、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经贸英语、英美司法文书等课程。  自95级学生毕业以来,一次性就业率均在86%以上。每年均有许多同学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等录取为研究生或双学位学生。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新闻学(法制新闻)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规律和信息传播的理论、方法、技术的科学。法制新闻学则是新闻学在融合渗透法学理论及密切关注司法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边沿性应用学科。 本专业始建于1960年,是我国西部地区最早设立的新闻专业,现主要面向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媒体及司法、宣传、出版、教育、文化管理等部门,培养能系统掌握新闻学专业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具有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和节目主持等方面的业务能力,能够从事编辑、记者、节目主持、媒介经营管理、法制宣传及其他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以新闻学为平台,新闻学与法学紧密结合,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人文修养全面提升,实现学生整体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全面优化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由于本专业学生素质比较全面,社会适应能力较强,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  主要课程设置: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法制新闻专题、中外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学、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评论学、新闻编辑学、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理论与实务、新闻摄影、电视摄像、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广告学、公共关系学、新闻法规、新闻事业管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商法、行政法、诉讼法(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学生可直接考取我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亦可考取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他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和培养。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研究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新闻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新闻学应用学科。 本专业主要面向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及宣传、教育、司法、文化管理等部门培养能系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法学理论素养和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背景,具有较强的广电新闻采访、写作、编导、策划、摄录、制作、播音和主持节目等多种业务能力,能够从事编辑、记者、节目主持、媒介经营管理、法制宣传和教育以及其他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以新闻学为平台,以广播电视新闻学为主攻方向,新闻学与法学紧密结合,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人文修养全面提升,实现学生整体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全面优化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由于本专业学生素质比较全面,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会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要课程设置: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大众传播学、法制新闻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制作、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电视摄像、广播电视史、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电视作品分析、新闻事业管理、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商法、行政法、诉讼法(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就业面广。毕业生除就业外,可直接考取我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亦可考取法律硕士及其他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和培养。  编辑出版学  编辑出版学是研究图书、报纸、期刊及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编辑、出版、发行及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大众传播学应用学科。  本专业的社会适应面较广。主要面向书刊出版、新闻宣传、文化教育、互联网站等多种行业,培养能系统掌握编辑出版学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法学理论素养和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背景,通晓各类出版物的编辑与出版方针、政策、法规、具备较强的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宣传促销等方面的业务能力,能够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编辑出版学高级复合型人才。  以新闻学为平台,以编辑出版学为主攻方向,新闻学与法学紧密结合,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人文修养全面提升,实现学生整体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全面优化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由于本专业学生素质比较全面,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会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要课程设置:编辑学概论、大众传播学、法制新闻专题、图书学、出版发行学、报刊编辑学、书籍编辑学、音像电子出版概论、网络传播与网络编辑、出版现代技术、出版美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版权与图书外贸、出版社管理、新闻学概论、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商法、行政法、诉讼法(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就业面广。毕业生除就业外,可直接考取我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亦可考取法律硕士及其他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和培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能源、材料并称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现代社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空前增高。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系统思想,接受系统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拥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知识,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较强的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在各类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等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数据库管理、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信息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系统与编译方法、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方法与数学建模、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生产运作与管理、组织行为学、网络营销、 ERP与电子商务、高等数学、运筹学、专业英语、法学原理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一门以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的应用性管理学科,它主要研究市场划分与选择、产品开发、定价、分销、促销的策略和技巧等。  本专业培养懂经济、懂法律、懂外语,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开拓能力、公关能力、谈判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在国家机关和各类企业从事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市场营销、营销策划、商品学概论、管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国际市场营销、期货市场、证券学、价格学、广告策划、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国 际 法 学 院 院 长: 李万强李万强,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教授(三级岗位)。1971年生,山西芮城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93),法学硕士(1996);厦门大学法学博士(1999)。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8-9)。曾任厦门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陕西省国际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欧洲法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持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项、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项,两次负责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专业竞赛均获大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主持(包括已完成)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司法部课题1项。在Asia Pacific Law Review,《政法论坛》、《法律科学》、《法学评论》、《国际经济法学刊》等法学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ICSID仲裁机制研究》(独著)、《国际投资争端仲裁》(副主编)等。截止2011年共获厅局级以上教学科研奖或荣誉奖19项,包括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图书奖”1项以及陕西省“优秀法学研究工作者”(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表彰。(详细情况请点击“博导硕导”栏目)国 际 法 学 院总支书记: 李 燕李燕,女,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10月出生,陕西咸阳人,副教授职称。1987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1987年起先后在西北政法大学团委,党委组织部和国际法学院工作,现任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兼任思想教育教研室教师。  李燕同志长期从事党务管理和学生工作,在任期间组织了多项有影响的学生活动,比较突出的有2001年参加陕西省高校建党80周年合唱比赛获二等奖,参加“同为杯”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比赛获三等奖并获国家六部委表彰;2002年组织的“走进WTO”大型法治宣传活动,被中央电视台采播,被陕西电视台公共与政法频道和青春都市频道报道;2003年参加西安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获“最佳组织奖”和“最佳提案奖”;2004年组织参加第二届“理律杯”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取得了团体亚军的好成绩。  在任期间,国际法学院及其前身法学四系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良好的成绩。2002年被评为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被评为西北政法大学先进党总支。李燕同志个人曾在1995年、1997年被评为西北政法大学优秀党员,1999年被评为西北政法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西北政法大学优秀党务干部,2003年、2004年被评为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国 际 法 学 院总支副书记、副院长: 刘光勇刘光勇,男,中共党员,1969年10月出生,陕西省汉中人,汉族。1989年9月考入西北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2003年获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硕士学位。毕业留校后在我院团委工作,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现任国际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职称。  在工作中,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刊物等宣传媒介,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在团委期间,院团委多次获得表彰,如“1991-2000年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连续三年我院被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评为“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在陕西高校中较早策划和成立了我院学生社团联合会,规范了社团管理。学生社团每年举办各类讲座、演讲比赛、戏剧小品、模拟审判、文化沙龙、义务咨询等活动,策划的学生社团杯辩论赛,参与人数多,活动规模大,成为我院校园文化活动中一个重要品牌。多次负责组织我院学生参加陕西省高校辩论赛,均获得优异的成绩。2003年组织学院学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一套《 LG·金苹果》节目,获得了各方一致好评,其中赵昆同学获得周冠军,不久又获得全国冠军,为我院争得了荣誉。  在兼任西北政法学院法律服务中心主任的十年间,法律服务中心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质的飞跃,成长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运做最规范、社会影响大的学生法律服务组织,也是原司法部所属五所政法院校中最早开展法律服务的学生组织。曾多次被评为“陕西省青年志愿者服务杰出集体”;2000年5月被中共陕西省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陕西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团省委、省教委、省司法厅等联合授予“首届陕西省保护未成年工作先进集体”;2000年11月,在《中国青年报》、《大学生》杂志社、中国教育热线等组织的“全国高校特色社团”评选中被评为“优秀社团”;2000年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光荣称号;2003年被陕西省精神文明办公室、共青团陕西省省委评为“陕西省学雷峰杰出集体”荣誉称号。法律服务中心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华商报以及法律专业媒体所报道和转载。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先后撰写文章十几篇,其中,《我国环境教育的几个特征》发表在2004年核心期刊《理论导刊》第九期上;《对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几点思考》发表在《理论导刊》第十二期上;《论“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表在核心期刊《理论界》2005年第三期上;《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要求》发表在核心期刊《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一期上,《论加强大中学生性教育的一般理论》发表在核心期刊《理论月刊》2005年第六期上。  在工作中多次得到了上级的表彰。1996年9月被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大运会青年志愿者服务部评为“第五届大运会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称号;1999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城市运动组委会评为“第四届城市运动会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2000年4月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2000年5月被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陕西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教育委员会、陕西省司法厅等部门联合授予“首届保护未成年人优秀公民”称号;2000年12月组织学生参加旅游黄金周服务活动,被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2003年元月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优秀团干部”光荣称号。国 际 法 学 院 副 院长: 刘亚军刘亚军,男,1970年12月出生,汉族,陕西黄陵人。1988-1992年就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语系,获得文学士学位(1992);1996-1999年就读西北政法学院研究生部,获法学硕士学位(1999),2004年至今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现为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国际法学院副院长。主要科研成果:《论WTO反倾销制度的缺陷和改革构想》、《进口国反倾销诉讼的动因探析》、《浅议反倾销对进口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进口国反倾销措施的成本分析》、《国际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商业惯例及其法律管制》、《论中国海外投资保险的制度模式选择》等。承担中国法学会部级科研项目《反倾销诉讼中的利益制衡研究》等数项科研项目。国 际 法 学 院 办 公 室国 际 法 学 院 教 务 办 公 室国 际 法 学 院 辅 导 员 办 公 室国 际 法 学 院 下 设 三 个 教 研 室:国 际 教 研 室国 际 私 法 教 研 室国 际 经 济 法 教 研 室国 际 法 学 院 下 设 三 个 中 心:国 际 经 济 法 研 究 中 心世 界 贸 易 织 法 研 究 中 心比 较 司 法 与 国 际 私 法 研 究 中 心国 际 法 学 院 资 料 信 息 中 心 学院下设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研究所,设有国际经济法、世界贸易法组织、比较私法与国际私法三个研究中心。国际法资料信息中心有中文国际法专业藏书2万余册,外文国际法专业藏书近1000余种,法律专业期刊40种。拥有价值20多万元的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等教学仪器设备。学院现有本科生1100余人,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11人。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是西北政法学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发表法学学术理论文章,注重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本刊连续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法律类核心期刊”、“中文社科常用期刊”、“法学类最重要的核心期刊”。2002年荣获全国百强人文社科学报,列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类核心期刊。2002年在全国人文社科类学报转载率排名中排全国人文社科学报第5名。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律科学》创刊于1983年10月,距今已有23年了。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法律科学》高品位的学术性与现实性密切结合,凝重厚实、质朴实无华的风格特色。凝重厚实强调理论观点根基深厚,论证深入,资料翔实;质朴无华,则要求踏踏实实研究问题,老老实实做学问,力戒浮躁虚夸。《法律科学》这一特色已经得到法学界的认可。徐国栋教授在给《法律科学》编辑部的来信中指出:“该刊在栏目设计、选题策划、内容选择上相当精心,辟有学术论坛、立法研究、司法实践、国外法学评介、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等栏目。既有各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化研究,又有根据法学研究动态开设的前沿性专题,努力做到将基本理论研究与热点研究相结合,让期刊与法学发展与时俱进。每期都有知名法学学者的鼎力之作,又有中青年专家的精彩论述;既有对国外先进学说和制度的介绍评述,又有对国内问题的深入探究。同时尽力在学术理论和司法实践、法制建设之间建立起经常的联系,促进三方的互动沟通,弥合纯理论与纯实践两个极端之间的鸿沟,使法学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服务实践,同时使立法与司法实践双方促进法学的发展。《法律科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选编精致,兼收并蓄,紧扣时代。”陈兴良教授指出:“《法律科学》作为法学杂志中的重镇,以其法理性自立于法学杂志之林,对于我国法理学以及部门法理学的发展功不可没。”郝铁川教授评价《法律科学》杂志时指出:“20年来,她清纯的学术特色、不变的法律理想追求、严格的学术规范,在法学界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周国均教授指出:“据十年的阅读和考察,我认为,《法律科学》是一份与时俱进、不断攀高、质高饰美的高校法学学术期刊。”

西北政法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自己投稿基本是在浪费时间,不会有人理你的稿子,核心期刊的稿子堆成山。发核心期刊一般是通过中介做。

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现场报名点,西安市考生在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市以外考生,往届生在考生户籍地或工作地所在市招生办、应届生在毕业学校所在市招生办。奔跑吧,兄弟。祝你好运。

西北政法大学期刊认定办法查询

2008年西北政法大学专业代码哲学01经济学]02 国际经济贸易03金融04 刑法05民商法06经济法07 行政法08 国际法09社会学10 政治学与行政学11 思想政治教育12英语15 新闻学16 广播电视新闻学17 编辑出版学18市场营销19 人力资源管理20行政管理21 公共事业管理22 劳动与社会保障23

没有

如何区分省级、国家级期刊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认定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文后参考文献与注释体例说明 为在编辑规范等方面尽可能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以达到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目的,本刊拟2007年第1期开始,执行2005年3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现在原来执行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技术规范》(CAJ-CD B/T 1-1998)的基础上,对文后参考文献及脚注的有关注意事项说明如下:一、 参考文献的版本第1版不必注明,其他版本须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序数用缩写形式或其他标示表示。古籍的版本可注明“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版本项目著于文献类型标志之后,用“”号与其它项目隔开。)示例一:3版(不用“第三版”标示);示例二:修订版;示例三:5th (不用“Fifth edition”标示) 。有些称作“版”的内容,不是指版本,而是属于副题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当按照其他题名信息的方式著录。二、 参考文献出版年度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并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用冒号将出版年与文献页码隔开,有其他纪年形式时,将原有纪年形式置于“()”内。示例一:1961(昭和三十六年);示例二:1705(康熙四十四年)。出版年无法确定时,可依次选用版本年、印刷年、估计的出版年。估计的出版年需置于方括号内。示例一:c1998(说明:版本年前加小写字母“c”);示例二:1995印刷;示例三:[1936]。三、 参考文献的责任者外国著者不用注明其所属国籍四、参考文献的卷次等其他题名信息卷次属于其他题名信息,可根据外部特征的提示情况决定取舍,包括副题名,说明文字,多卷书的分卷书名、卷次、册次等。示例一:地壳运动假说: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示例二:世界出版业:美国卷;示例三:ECL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示例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示例五:中国科:D辑 地球科学。五、 析出文献从专著或文集中析出有独立著者、独立篇名的文献,先列出析出文献的著者与篇名,然后注明文献类型标示,接着用“//”表示析出文献与源文献的关系。示例:林穗芳美国出版业概况[M]//陆本瑞世界出版概观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1:1-(文献类型标志以被析出文献类型为准,如[M]或者[C],不再用[A]等。期刊文献,应当在刊名之后注明其年份、卷、期、部分号、页码。示例一:张传喜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期刊编辑知识的积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0(2):89- 在无卷次项目时,期号与年份之间无逗号。示例二:2000(1):23-六、 参考文献表《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参考文献表采取顺序编码制,各篇文献要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参考文献的页码一般置于参考文献表中,如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则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文献的序号,并在序号的右上标“[ ]”外注明引文页码,但首次引用的引文页码仍置于参考文献表内,不放在正文内标注。) 示例:主编靠编辑思想,指挥全局已是编辑界的共识[1],然而对编辑思想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故不妨提出一个构架……参与讨论。由于“思想”的内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2],所以,“编辑思想”的内涵就是编辑实践反映在编辑工作者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 ……《中国青年》杂志创办人追求的高格调----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表明其读者群的文化品位与高层次……“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354。 ……参考文献:[1]张忠智科技书刊的总编(主编)的角度要求[C]//中国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建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会学术委员会,1997:3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刘彻东中国的青年刊物:个性特色为本[J]中国出版,1998(5):36- ……七、 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电文文献(包括专著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按下列格式著录:主要责任者题名:其它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略(注:由于示例中会出现网址,但百度不允许在词条内容中出现网址,因此此处之示例无法列出。欲查阅该示例,敬请访问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网站。本编辑已在参考资料中将该网站列出。)八、 转引文献为了更好保护著作权和严格执行学术规范,本刊将转引文献作脚注处理,不列入参考文献表中。九、 脚注本刊实行“参考文献”与“注释”分开排版,“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排印在每页地脚,每页的注释以①②③……的序号单独排序。

据说是要发表文章的,但这个不难,很好发的~

您查询的是:范围: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 精确匹配: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对不起,未找到任何期刊。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主编:许明月ISSN:1008-4355CN:50-1024/C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路镇宝圣路邮政编码:401120

不需要。

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是: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我校规定为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在校非应届提前毕业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方能报考。(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二、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且于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提交CSSCI来源期刊正刊或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正刊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独著,刊物原件)。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方可报考)。(3)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3、报名参加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符合(一)中第1、2、3各项要求,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3)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4、报名参加新闻与传播、翻译(英语笔译)、审计硕士、金融硕士、税务硕士和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符合(一)中各项要求。四、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我校组织的单独考试: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3各项要求。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3、单独考试招生专业及计划详见“专业目录”。二、我校既是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的推荐单位,又是接受单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推荐和接收办法将公告在校园网主页上。具有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推免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考我校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六、我校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项目30人(含推免生)。符合条件的全日制法律(法学)和全日制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的拟录取考生均可申请。七、我校拟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人数待计划下达后公告),招生目录中所有专业均接受报考。报考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八、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为法律(非法学)和法律(法学),报名须符合报考条件(三)中的相应要求,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网上报名: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1、网上报名日期:2021年10月5日—25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2021年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教育网址:)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或者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的注意事项:(1)考生只能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研究方向)。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2)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研究方向),只能选择西南政法大学报名考试点。(3)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招生专业目录的规定任选一种。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以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历(学籍)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报名时将认证报告交我校核验。5、考生(含推免生)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6、现役军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报考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有关报考规定,遵守保密规定,按照相关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7、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9、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以上内容参考: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索引序列
  • 西北政法大学期刊认定
  • 西北政法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 西北政法大学期刊认定办法查询
  •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认定
  •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