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航空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航空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发布时间:

航空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航空学报的投稿难度属于最高等级,审核比较严格。《航空学报》创刊于1965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航空学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据2015年10月《航空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航空学报》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编委12人,编委111人。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航空学报》共出版文献8685篇、总被下载1759301次、总被引74047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397、(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08。 [3]  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官网显示,《航空学报》影响因子为23,载文量为5314,被引量为46587,下载量为150442。栏目方向报道内容,《航空学报》主要刊登航空科学领域的研究新动态、新成果。读者对象《航空学报》主要读者对象是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航空航天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主要栏目《航空学报》设流体力学和飞行力学、结构强度和飞行器设计、电子与自动控制、材料与制造工程等栏目。

黄玉珊, 男,中国航空教育家和结构分析专家。1917年10月15日生于江苏南京。1935年黄玉珊先生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1937年毕业后去英国深造,于193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获航空硕士学位,1940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受世界著名力学教授S.P.铁木辛哥指导获博士学位。黄玉珊于1940年回国,在母校中央大学航空系任教授。后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浙江大学、华东航空学院、西安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系主任、第七机械工业部结构强度研究所所长、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所长。黄玉珊多年从事航空教育和科研工作,早期从事飞机结构和薄壁板壳的研究,后又致力于疲劳与断裂的工程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飞机结构力学》、《断裂与疲劳》等。他本人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黄玉珊先生是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力学学会理事,《航空学报》《力学学报》和《固体力学学报》等刊物的编委。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严成忠历任设计员、总体性能组组长、副总设计师、副所长、总设计师。先后参加和主持多种型号发动机的总体方案论证、设计和调试工作。历史记录了他的丰硕成果: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国内领先研究出“内外涵混合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特性计算方法”,成功地运用到涡扇6发动机的总体设计;70年代初,完成了“带平行进气内外涵混合加力燃烧室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最佳调节计划”的研究,应用于涡扇6发动机和新型号自动调节系统;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从事发动机稳态和瞬态性能数字仿真技术研究,该成果在“昆仑”等新机研制中得到广泛应用;90年代中期,严成忠亲自发起和主持高马赫数、高负荷、高效率风扇研究,提出用高切线速度提高级负荷,用掠形技术降低激波损失的设计思路,亲自审定设计方案,落实加工,组织试验,试验结果全部达到设计指标,使我国单、双级风扇研究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1961年8月,严成忠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被分配到刚刚组建的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机构——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从此踏上了航空报国之路。年仅27岁的严成忠,在1966年5月到1967年7月受命去越南执行特殊任务。当时正是“抗美援越”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他所在的防区里,美国飞机天天轮番轰炸,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感谢防区的高炮部队,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把敌机击落,有的战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保证我们圆满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说到这里,严成忠拿出一枚“援越抗美纪念章”深情地说:“看到它,我就想到了自己的责任,不研制出自己的发动机,真对不起死难的烈士!”严成忠不仅经受了战争枪林弹雨生与死的洗礼,也经过和平时期科研试验生与死的考验。20世纪60年代末,上级决定涡扇6甲转到湖南株洲三三一厂研制。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派出一百多名科研人员下厂“三结合”。1970年6月24日,涡扇6甲试车,仪表指示发动机振动时大时小。时任“三结合”小组副组长的严成忠带领4名同志去试车间观察振动情况。正在发动机向高转速推进时,突然风扇大叶片飞出,击中了滑油散热器,碎片乱飞,烈火浓烟顷刻弥漫了整个试车间,情势万分危急!有人喊道:“试车间里的同志完啦!……”万幸的是消防车及时赶到,他们才得以脱身。一位老同志回忆说: “老严是大难不死,拣一条命回来!”这使严成忠深切地感到,搞科研光靠不怕死是不行的,不能做无谓的牺牲,必须按科学规律办事。从那以后,“整机试车时,消防车必须到场;试车间内慢车以上开车时不准任何人员入内”就成了一条铁的规定。机遇往往偏爱那些出类拔萃的佼佼者。20世纪70年代末,组织上安排严成忠去北京航空学院补习英语。恰巧,英国Cranfield理工学院来招生,单兵教练。主考官是该校机械工程系主任弗莱切教授。严成忠坦然自若,对答如流,尤其讲了正在研究燃气涡轮发动机稳态与瞬态性能数字仿真技术的课题之后,弗莱切教授非常感兴趣,立即表态:“恭喜,你被录取了!”1980年4月,严成忠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了英国。当时,校方也正在搞发动机数字仿真研究。由于严成忠功底深厚,又刻苦钻研,只用半年时间便完成了博士研究生要两到三年才能做完的过渡态仿真研究课题。1982年,严成忠又和导师帕沫先生合作研究开发了一种通用的积木块式的、灵活而容易掌握的高水平程序 ——TURBOTRANS。它可以方便地对带任意调节系统的各种类型的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稳态与瞬态性能进行仿真,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论文在伦敦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后,引起重视。美国阿诺德工程发展中心(AEDC)的高级工程师、AIAA高级会员M.A.Chappell和仿真与模拟专题研究室主任P.W.Melaughlin称TURBOTRANS为80年代初期涡轮发动机仿真技术的代表作。至今,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使用。“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严成忠先后被聘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或名誉教授;历任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委员和《航空动力学报》编委、副主编,曾任《航空发动机》副主编、主编,“863”航天技术领域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总装备部常规动力技术专业组成员等职。先后荣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航空工业总公司“昆仑”首飞一等功、中航一集团“昆仑”设计定型特等功、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曾被选为辽宁省党代会代表,沈阳市人大代表;曾被授予辽宁省创业标兵,获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昆仑”定型后,严成忠深情地说:“我们自行研制发动机好像接力赛,一棒一棒往下传。我很幸运,‘昆仑’这根棒传到我手中成功了,这是我们航空几代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许多人未看到这一天,就过早地走了,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把这根接力棒传下去!”

自幼喜欢读书,爱动手动脑,受到师生赞誉。5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对他激励很大,决心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向科学进军”的伟大事业中去。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北京航空学院,刻苦钻研,学业进步很快,1960年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1962年分配到航空航天工业部第60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专业组长,以后历任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副总工程师、研究员、总工程师、总设计师,在本学科研究领域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其在航空科技研究上的高深造诣和突出成就得到科学界的公认。他是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发动机试验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航空动力学报》副主编。  他长期从事航空动力研究与教学,主持完成了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主体设备设计、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和总体联合调试,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负责完成了高性能推进系统工程预研和先进核心机技术研究等重要项目,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其科研成果“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获得1989年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极压气机试验研究”获得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此外,先后获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荣立部级一等功3次。他的研究专著《试车环境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修正方法》、《航空涡喷和涡扇发动机进口总压畸变评定指南》等,受到学术界的好评;还发表了《进口流场畸变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等研究论文近70篇,在航空动力学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航空学报编辑部主任

关志鹏,男,1928年9月生,满族,北京市离休干部,职称副编审,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员、华罗庚经济数学会会员、河南省老年书画研究院会员,曾从师于启功先生。 主要经历: 1949年春上海海关专门学校毕业。 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0月调入苏联文化代表团华东前线电影队任俄文翻译。 1951年抗美援朝任空军1023部队俄文翻译。 1952年调南昌飞机制造厂任俄文翻译兼专家招待所所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去四川“三线”厂。 1978年在四川省国防工办三机局工作。 1979年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任科研科科长、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主要著作: 《华罗庚传》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合编)、 《最新英汉经济管理辞典》中国航空工业出版社(合编)出版、 《最新复印技术》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合编)2003年4月荣获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杏花村汾酒集团杯电视书法大赛”入选奖。

李焕喜 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到加拿大Manitoba大学做访问学者、到Concordia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到韩国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做访问教授。曾任北航第九研究室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北航教务处副处长,北航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

假的假的,不要相信

民航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1982年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获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上海师范大学获世界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四川大学获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1989-1997年先后任台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副校长等职,1997年10月-2002年10月任台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长,2002年10月-2007年1月任台州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2007年1月-10月任台州学院党委书记,2008年10月任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1990年以来,曾到美国杰克逊威尔州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英国兰开夏大学、德国亚琛应用科技大学等访问与学术交流。2003年被聘为四川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生导师 。2015年7月任浙江省社科联第七届理事会主席。2015年10月,免去蒋承勇同志的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委员职务(保留本科高校正职待遇)。 2016年元月初被免去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委员职务 。

一、学报编辑部主任、副主任主 任: 杨军昌(教授、博士、省管专家)副主任:闵 军(编 辑) 童国萍(副编审) 周感芬(副编审、副研究馆员)二、学报综合办公室人员主 任:毛元学(副教授、硕士)副主任:钟昭会(副编审、硕士)工作人员:吴 平(馆员) 庄 琳(助理馆员) 黄效白(助理馆员)三、《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 编:封孝伦(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副主编:闵 军(编 辑) 童国萍(副编审) 罗晓明(编 审) 赵广示(副编审、硕士)四、《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 编:宋宝安(教授、博士、博导、省核心专家)副主编: 王先桃(副编审) 曾 晶(副教授、副编审)五、《山地农业生物学报》主 编:金道超(教授、博士、博导、省核心专家)副主编:赵德刚(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赵 致(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编 辑:杨 华(讲 师) 钟昭会(副编审、硕士)六、《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主 编:封孝伦(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执行主编:项锡黔(教授)副 主 编:罗晓明(编审)(兼) 张应华(教授)七、《教育文化论坛》主 编:封孝伦(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常务副主编:杨军昌(教授、博士、省管专家)副 主 编:周感芬(副编审、副研究馆员)李琼英(副编审、副教授)编 辑:毛元学(副教授、硕士)

报社里的总编室主任,级别是中层干部正职。具体是什么职级,要看报社的行政职级。在我国,报社的行政职级分为中央级、省级(含副省级城市)、地市级等等。中央级报社的总编室主任是正厅级;省级报社(含副省级城市报社)的总编室主任是正处级;地市级报社的总编室主任是正科级。报社总编室主任是重要业务岗位。其职责是在总编辑和副总编辑领导下,全面负责本报的编务工作,通常是报社编委会成员。报社的最高领导是社长(通常兼任党委书记),以下分别是总编辑、总经理、副总编辑、各部门主任、副主任、编辑记者、印务及后勤部门职工。

民航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当

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的直属部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院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坚持办刊方向,遵守国家出版法规,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负责提出、确定本刊的指导原则和编辑方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学报编辑部工作规程及有关条例并督促实施。 四、负责提交年度学报出版计划,研究、决定本刊的栏目和内容。 五、负责做好组稿、选稿、审稿、定稿、校对、出版、发行的各项组织安排工作。 六、负责安排来稿的登记、编号,及时向作者反馈处理意见,并做好保密工作。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七、负责来稿的初审,做好来稿的专家复审,常务副主编、主编终审,特别稿件编委会复核等组织工作。 八、组织编辑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业务进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水平。 九、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报批、实施上网等工作;负责本部门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建档归档工作。 十、完成学校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编辑部工作岗位职责编辑部主任 (1)负责编辑部的行政事务及编辑出版业务的领导工作,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安排、召开编前、编后会及编辑部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印刷质量问题的把关等。 (2)协助主编组织召开编委会,组织评刊活动,收集编委、作者、读者对学报的办刊质量、栏目设置及编辑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3)制定每期的编辑出版计划及终审、终校工作。 (4)负责分管栏目稿件的初审、送审及编校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讨论。 (5)定期召开编辑部工作会议,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6)负责对外联系及交流工作,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会、研究会的有关活动。 编辑 (1)负责分管栏目的初审、送审及编校工作,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研讨。 (2)承担编辑部的通联工作。包括与出版局、质检中心、各数据库中心、学会、研究会的外联工作。 (3)承担编辑部的编务工作,包括来稿登记、稿费发放、财务报销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维护学报(社科版)的网站运行以及数据库更新工作。 (5)负责学报的发行及交流。 (6)做好编辑部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是的,编辑部主任是通常的叫法,行业法规里也是用编辑部主任。

社长和总编最牛

  • 索引序列
  • 航空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航空学报编辑部主任
  • 民航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民航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