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电子版下载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电子版下载

发布时间: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电子版下载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5taxj4K-FQ 提取码: ece6    书名:中国建筑史作者:梁思成豆瓣评分:1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份:2011-1页数:329内容简介:梁思成,中国“第一个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者”;《中国建筑史》,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公正权威的中国建筑史。阐明中国建筑的特征,对每一时期的现存建筑实物逐一剖析: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参阅古代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解说每个建筑形制的特征及传承关系。整体把握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明晰中国建筑史分期:上古、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清末及民国以后。讲解各个系统建筑自身之优劣,解析他时他民族与我之异同。这部《中国建筑史》完成于1944年,当时却没有出版条件。50年代初虽要出版,但梁思成先生考虑要审读修订,未能出版。此后的政治运动、批判以及繁重的社会工作,使得梁思成先生始终没能再作详细修改。本次增补版所增补的图片,均为当年先生亲手拍摄,尤为珍贵。作者简介:梁思成(1901-1972),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中国的名胜古迹有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苏州园林、黄山、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洛阳龙门石窟、安徽黄山、布达拉宫、颐和园、西夏王陵、莫高窟、云冈石窟、大理三塔、洛阳白马寺、少林寺、大昭寺、武当山、五台山、峨眉山、都江堰、黄鹤楼、张家界、魔鬼城、黄果树瀑布等。1、万里长城: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从西周时期开始,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一直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的,长城总长度18千米,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2、桂林山水: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中国山水的代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在2014年正式称为世界自然遗产。  3、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总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杭州西湖: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三面环山,形成”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5、苏州园林:是国家5A及旅游景区,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电子版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从首钢谈起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1》天津大学出版社 中国工业发展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回顾 《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第1期3.北京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利用体系研究 《建筑学报》,2010年12月4.工业考古:北京工业遗产研究方法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5.北京工业遗产评价办法初探 《建筑学报》,2008年12月6.北京焦化厂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城市设计研究 《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第2期7.走在生态复兴的前沿——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生态措施 《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第五期8.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实施类型 《建筑学报》2006年第八期9.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 《建筑创作》2006年第九期10.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建筑创作》2006年第九期11.北京怀柔新城城市设计 《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六期12.北京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的思考——以首钢工业区为例 《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2期13.抚今追昔 清华廿年 《建筑创作》2006年第十期14.建筑生态学新论 《城市建筑》1015.和谐城市的内涵 《世界建筑导报》416.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场设计与现代大跨度钢结构 《建筑学报》317.论建筑师的经济时空观 《建筑师》218.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建筑创作随感 《建筑学报》619.全球化思潮与建筑理论发展 《华中建筑》320.文化的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释义 《新建筑》621.国外混合使用中心的设计与开发 《世界建筑》4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也是关于这方面的,挺不错哦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电子版官网

天坛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我国古代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天坛(Temple of Heaven)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在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坛都一样,设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间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原来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渐废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乾隆时期,国力富强,天坛也大兴工程。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决定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天坛布局】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 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外坛墙周长6553米,原本只在西墙上开辟祈谷坛门和圜丘坛门,1949年后又陆续新建了东门和北门,并把内坛南面的昭亨门改为南门。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米,辟有六门: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干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宽28米、高5米的“丹陛桥”(砖砌甬道)连接圜丘坛和祈谷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圜丘坛 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坛面原来使用蓝琉璃砖,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后,改用坚硬耐久的艾叶青石铺设。每层的栏杆头上都刻有云龙纹,在每一栏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头,用于坛面排水。圜丘坛有外方内圆两重矮墙,象征着天圆地方。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其配庑、神库、宰牲亭、三库(祭器库、乐器库、棕荐库)等。 站在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虽小声说话,却显得十分洪亮。因此每当皇帝在这里祭天,其洪亮声音,就如同上天神谕一般,加上祭礼时那庄严的气氛,更具神秘效果。这是因为坛面光滑,声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声汇合,则音量加倍。篇幅较长,详细参看:查看全部3个回答新版中国史研究,2020中国史研究发表,1-3天查稿2020中国史研究发表,1-3天查稿,3个月见刊,优先收录,新版中国史研究,职称认可期刊发表,新闻出版可查中国史研究发表,十年专业发表团队,好发表中国史研究,社内直收厦门市永心纺织有限广告 天坛公园_一篇攻略看完就知道了_悉心整理值得一看的天坛公园相关信息推荐天坛公园,寒假北京旅游攻略,花费攻略,作为一个有多年自由行经验的老鸟,无私分享,北京旅游4天攻略,景点-住宿,美食-费用,听说论坛牛人多,求去过的大神多多指教,惠州市恒之旅旅游服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广告南威软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电子政务引领企业!南威软件专注于政务信息化,党务信息化,公安信息化,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软件研发,技术服务,信息综合应用系统,以信息化促进依法行政。572020-05-24中国的五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截止2010年8月2日,中国已有40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观2处。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文化遗产】(26处)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2 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北京,12 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甘肃,12 世界文化遗产)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2 ;沈阳故宫(辽宁),7 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2 世界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2 世界文化遗产)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2 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2 世界文化遗产)   布 达 拉 宫(大 昭 寺、罗 布 林 卡)(西 藏,12 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云南,12 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山西,12 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2 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北京,11 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北京,11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重庆,12 世界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11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7 ;盛京三陵(辽宁),7 世界文化遗产)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11 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河南,11 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青城山(四川,11 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山西,12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高 句 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1 世界文化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世界文化遗产)   安阳殷墟(河南,13 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28 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福建,7 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开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1) 【自然遗产】(8处) 九寨沟(四川,12) 黄龙(四川,12) 武陵源(湖南,12) 三江并流(云南,7) 大熊猫栖息地(四川,7) 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林(云南)、荔波(贵州)、武隆(重庆),27 ) 三清山(江西,8) 中国丹霞,包括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2)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泰山(山东,12) 黄山(安徽,12) 峨眉山—乐山(四川,12) 武夷山(福建,12) 【文化景观】(2处) 庐山(江西,12 ) 五台山(山西,26 )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4处)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 南音(泉州弦管)(1) 【记忆遗产】(4处) 传统音乐录音档案(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清朝内阁秘本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代大金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满意请楼主多用几秒钟采纳我的答案,这将是鼓励我们更好的为其他网友解答的动力。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追问。45 浏览16772017-11-29为什么天坛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价值: (一)天坛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把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的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至。各朝各代均建坛祭天,而北京天坛是完整保存下来的仅有一例,是古人的杰作。 (二)天坛建筑处处展示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天坛祈年殿以圆形、以蓝色象征天,殿内大柱及开间又分别离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古代一天分十二时辰,每时辰合两小时)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处处“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一种礼制建筑,处处象天法地)式建筑仅存的一例,是中国古文化的载体。 (三)天坛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是古代精品代表作。 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祈年殿、皇穹宇是木制构件、圆形平面、形体巨大、工艺精制、构思巧妙的殿宇,是中国古建中罕见的实例。天坛又以大面积树林和丰富的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学价值,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杰出的范例。 建筑轴线北部的构图中心祈年殿,体态雄伟,构架精巧,内部空间层层升高向中心聚拢,外部台基屋檐圆形层层收缩上举,既造成强烈的向上动感,又使人感到端庄、稳重。色彩对比强烈,而不失协调得体。使人步入坛内如踏祥云登临天界。天坛从总体到局部,均是古建佳作,是工艺精品,极具艺术价值,是华夏民族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遗迹和载体。天坛是物化了的古代哲学思想,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天坛这个古代祭坛建筑组群,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备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把天坛这具有世界性突出价值的艺术杰作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将更有利对它的保护,使其永久传世。29 浏览13202017-12-16为什么北京市天坛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天坛具有文化遗产价值: (一)天坛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把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的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至。各朝各代均建坛祭天,而北京天坛是完整保存下来的仅有一例,是古人的杰作。  (二)天坛建筑处处展示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天坛祈年殿以圆形、以蓝色象征天,殿内大柱及开间又分别离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古代一天分十二时辰,每时辰合两小时)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处处“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一种礼制建筑,处处象天法地)式建筑仅存的一例,是中国古文化的载体。  (三)天坛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是古代精品代表作。 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祈年殿、皇穹宇是木制构件、圆形平面、形体巨大、工艺精制、构思巧妙的殿宇,是中国古建中罕见的实例。天坛又以大面积树林和丰富的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学价值,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杰出的范例。 建筑轴线北部的构图中心祈年殿,体态雄伟,构架精巧,内部空间层层升高向中心聚拢,外部台基屋檐圆形层层收缩上举,既造成强烈的向上动感,又使人感到端庄、稳重。色彩对比强烈,而不失协调得体。使人步入坛内如踏祥云登临天界。天坛从总体到局部,均是古建佳作,是工艺精品,极具艺术价值,是华夏民族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遗迹和载体。天坛是物化了的古代哲学思想,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天坛这个古代祭坛建筑组群,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备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把天坛这具有世界性突出价值的艺术杰作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将更有利对它的保护,使其永久传世。 延伸: 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座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10 浏览6592017-07-10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英文对照明清故宫(The Imperial Palace):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颐和园(Summer Palace):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天坛(Temple of heaven):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长城(The Great Wall):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Peking Man Site ai Zhoukoudian):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Chengde):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河北省 平遥古城(The Ancient City of Pingyao):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山西省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and the Kong Family):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山东省 敦煌莫高窟(Mogao Carves):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甘肃省 大足石刻(The Dazu Rock Carvings):文化遗产,重庆市 秦始皇陵(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陕西省 苏州古曲园林(The Classical Cardens of Suzhou):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江苏省 武当山古建筑群: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湖北省 拉萨布达拉宫(The Potala Palace at Lhasa):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西藏自治区 丽江古城(The Old Town of Lijiang):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云南省 泰山(Mount Taishan):自然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山东省 黄山(Mount Huangshan):自然与文化遗产,1990年列入,安徽省 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1996年列入,四川省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中国的名胜古迹有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苏州园林、黄山、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洛阳龙门石窟、安徽黄山、布达拉宫、颐和园、西夏王陵、莫高窟、云冈石窟、大理三塔、洛阳白马寺、少林寺、大昭寺、武当山、五台山、峨眉山、都江堰、黄鹤楼、张家界、魔鬼城、黄果树瀑布等。1、万里长城: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从西周时期开始,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一直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的,长城总长度18千米,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2、桂林山水: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中国山水的代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在2014年正式称为世界自然遗产。  3、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总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杭州西湖: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三面环山,形成”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5、苏州园林:是国家5A及旅游景区,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一、文化遗产:长城 ,北京故宫,北京颐和园,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孔府-孔庙-孔林 ,武当山古建筑群 ,西藏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平遥古城 ,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家陵寝,龙门石窟 ,大足石刻 ,都江堰―青城山 ,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山西云岗石窟,澳门历史城区。二、部分文化遗产介绍:1、长城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2、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3、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4、苏州古典园林苏州古典园林,简称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古典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园林。5、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从首钢谈起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1》天津大学出版社 中国工业发展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回顾 《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第1期3.北京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利用体系研究 《建筑学报》,2010年12月4.工业考古:北京工业遗产研究方法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5.北京工业遗产评价办法初探 《建筑学报》,2008年12月6.北京焦化厂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城市设计研究 《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第2期7.走在生态复兴的前沿——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生态措施 《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第五期8.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实施类型 《建筑学报》2006年第八期9.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 《建筑创作》2006年第九期10.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建筑创作》2006年第九期11.北京怀柔新城城市设计 《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六期12.北京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的思考——以首钢工业区为例 《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2期13.抚今追昔 清华廿年 《建筑创作》2006年第十期14.建筑生态学新论 《城市建筑》1015.和谐城市的内涵 《世界建筑导报》416.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场设计与现代大跨度钢结构 《建筑学报》317.论建筑师的经济时空观 《建筑师》218.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建筑创作随感 《建筑学报》619.全球化思潮与建筑理论发展 《华中建筑》320.文化的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释义 《新建筑》621.国外混合使用中心的设计与开发 《世界建筑》4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中国建筑史》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提取码:jqic简介:全书分中国古代建筑、近代中国建筑、现代中国建筑三部分,每一部分除对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外,重点对城市建设与各类型的建筑作了分章论述。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是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群落。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随着 经济的不断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区域文化的不断交融,传统的民居建筑风格将被打破,中国的民居建筑群落将呈多元化发展。

中华遗产杂志电子版下载

下载地址私信你了,点击右上消息可以看到

月刊,每月1日出版

创刊于2004年12月,由中华书局主办,协办: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第一份全面关注自然、文化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权威杂志刊宗旨:透析文明遗存,彰显人文关怀。地球是个巨大的生命体,它并不完全属于人类,而人类只是整个地球的一部分。在21世纪,人类的关注重点也许会转向自然和环境,因为我们在地球上所生存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环境越来越坏。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遗产》杂志愿与同道一起,以关注遗产为起点,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将来。《中华遗产》杂志是中国遗产地和将要申请成为世界遗产的地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沟通的重要通道。 ●权威出版社中华书局主办: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1958年被指定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办事机构,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方面成绩卓著,出版了数以千计的研究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方面的最基本的典籍和文献。●权威组织协办和支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协办,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的支持。●权威人士出任顾问和学术委员:全国人大许嘉璐、彭佩云、费孝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陈奎元副主席、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同志、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章新胜同志、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同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代表青岛泰之先生等出任顾问;王蒙、启功、冯其庸、罗哲文、傅熹年、谢辰生、谢凝高、郑孝燮、冯骥才、郭旃等著名专家学者出任学术委员。●权威专家学者撰文供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章新胜同志撰写了发刊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班德林先生为创刊号题写了贺辞;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同志、国家文物局巡视员兼世界遗产处处长郭旃同志、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等都发表了相关文章,确保了杂志内容的权威性。

  • 索引序列
  •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电子版下载
  •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电子版
  •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电子版官网
  •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 中华遗产杂志电子版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