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科技奖励杂志采访稿怎么写

中国科技奖励杂志采访稿怎么写

发布时间:

中国科技奖励杂志采访稿怎么写

采访的要求及采访稿的格式 采访具体要求: 时间、地址的预约; 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事前对中大历史要有一定了解; 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格式是记者问: “”被采访者答:“”

看来你确实很外行,根本没有采访稿一说,更不用说格式。既然采访了,你就按新闻报道的基本格式去写:1、标题;2、导语;3、正文;4、结尾。

先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中国科技奖励杂志采访稿件怎么写

首先要尽可多的了解被采访者的基本情况,再把你想要采访的情况用表格的形式写下来,为方便采访时填写,采访中要多问多听少写,这种的采访素材,为你写采访文章打下坚实基础。当然写好一篇完整的采访文章,除了尊重事实,还需要文笔。早日期待你的大作面世。

访谈完成于2003年1月。此次发表有部分文字上的修改。 主持人:杨君(中央电视台资深媒体评论员/节目主持人)  媒体人物:李希光(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杨君:李希光教授,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您认为现在这个社会做传媒,是不是需要一点时代精神? 最简单的东西是最美的  李希光:是这样的,特别是搞传媒这个专业,因为传媒本身更多的是从事新闻报道,是离不开时代的。  杨君:您觉得我们这种现代化的设备,包括我们的观念跟您的学术能够吻合吗?  李希光:我们做新闻报道,做传媒研究,离不开传播技术的发展。离开了传播技术的发展,传媒研究与教学就会很脱离现实的。  杨君:我们今天要录制数字化的李希光。数字化是今天传媒发展最新潮流您今天来到我们的演播,能感觉到我们的用意吗?  李希光:你们的演播室看上去很简单,但是简单就是最美的东西,高技术越发展,使用起来越简单,看上去越简单。  杨君:我看到您的简历,我知道您在新华社从事了多年的记者工作,参加过重大的系列报道,都有哪些报道? 李希光:我在新华社当了11年记者。我做过科学记者、文化记者、考古记者、政治记者。在国内、国外都做过记者。我终身难忘的是我在丝绸之路上的海洋、草原和沙漠路线远征了三年。 杨君:您说是三年的时间。  李希光:十三年前,我差不多花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从海上丝绸之路、草原、沙漠、游牧路线、佛教路线,跟一些考古学家一块考察采访。  杨君:那是哪一年?  李希光:1990年开始,一直到1993年结束。那时还是在新华社。 新闻是不停地在路上寻找美丽的故事 杨君:怎么会想到去采访丝绸之路?  李希光:正巧那个时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这个项目,需要有记者和学者参加,最后把我选上了,让我以青年学者的身份参加的。 杨君:您当时怎么会用三年的时间走丝绸之路,三年是一个宝贵的时间? 李希光:这也是一个机遇,正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远征地,需要一个记者做全程采访,我被他们选中,作为青年学者跟着远征队,从威尼斯出发,在海上丝绸之路,坐一条船。阿拉伯国家阿曼的苏丹卡布斯国王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船,我们在海上沿着马可波罗的路线漂流了半年。后来我们又从外蒙古最西部的科布多出发,沿着远古的游牧路线考察。在草原路线采访中,我们沿着成吉思汗东征的路线,沿着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等国的边境,从土库曼斯坦出发,穿越中亚沙漠和草原,经过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地。 我们考察了天方夜谭故事中的城市希瓦、著名的花拉子模国遗址、撒马尔汗古城。这是一次既冒险又浪漫的一种旅行。  杨君:当时您的这条船在海上漂流了半年,没有漂到一个找不着的地方去?(笑)  李希光:不会,因为我们海上丝绸之路考察船上使用的设备跟你今天摄影棚的设备一样,具有高技术。那是由阿曼苏丹王提供的,是他个人的护卫舰。海上通讯使用的是最先进的海上卫星,还有淡水净化装置。我们沿途在当年阿拉伯水手辛巴德、中国航海家郑和和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停留的22个古港口停泊上岸考察采访。  杨君:这三年其实是你人生非常丰厚的三年。  李希光:这可能对任何一位新闻记者或是传播学者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思想财富和学术资源。也许,这也可能招惹个别同行的嫉妒。今天再像当年那样沿着我走过的这条道路重新走一边,几乎不可能了。虽然今天我们生活在全球传播时代,具备当年我无法想象的通讯设备。但是,今天由于战乱,从阿富汗、到中亚,到车臣一直到今天的伊拉克战争,都不可能再有这场东西方对话的交流和思想文化的传播了。因为当时远征的名称就叫"东西方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探险,今天,虽然生活在称之为的全球化时代,但这种时代让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东西方文明的冲突,甚至是东西方文明和宗教之间的战争。如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的冲突,从文化的深层意义上看,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和东方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哈佛大学的亨挺顿教授早在几年前就预言了这样一场冲突。在10多年前,人们虽然生活在非全球化的时代,但是,那个时代更讲究对话和对称传播与交流。当时,我半年之内走了23个国家,基本上是入境落地签证。 而今天要这样走下来将会非常困难和危险。比如,你今天敢不敢走进阿富汗、伊拉克采访采访这条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交通大道和文明传播大道?  杨君:你当时在这条交通大道上都看到什么?  李希光:无论是在草原路线上,或者是走在沙漠路线上,我当时带的是一本很老的地图,还带了一本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那是差不多一千多年前,唐玄奘去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取经的时候,沿途写的采访笔记。上面记载了沿途很多古代的地名。通过对照今天的地名和唐玄奘时代的地名,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同时,我还带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那里记载了沿途古代的风土人情。  杨君:感觉您跟现代马可·波罗似的。 李希光:我是在学习玄奘和马可波罗找故事和讲故事的方式,寻找东西方文明交通大道上的新故事和老故事。在今天的现实中找到古代有意思的故事。三年的采访考察回来后,我出了一本书,同时与朋友合作出了一本画册。 杨君:您当时沿途也采写新闻报道发回国内?  李希光:我差不多每天要往北京发新闻稿件,无论是在沙漠里、在草原上、在海上都要发稿。当时,通讯确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我很羡慕今天的记者有非常好的传播技术手段。比如,我当时在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之间的边境上采访。那时是战乱之后,当地几乎没有任何通讯设备。我当时走到捷尔梅兹镇,这是苏联红军当年从阿富汗撤军的重镇。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边境上有条界河。塔吉克斯坦这边有一片苏联红军烈士墓,那是苏联入侵阿富汗阵亡的苏军将士。我想在这个地方发一条稿件,但是,稿件发不回来。虽然那个地方距离中国新疆只有几百公里。  杨君:当时还没有互联网。  李希光:不可能有互联网,连发传真发电报都不可能。当时,我们考察队的领队是一个黑人,他正好要离开我们去法国。我让他把我写的稿件带到巴黎,通过巴黎传真发到北京。在塔吉克斯坦可以看到天山的雪峰,但是稿件却无法翻阅天山。  杨君:翻不过去这道山,那么一切都不同了。  李希光:传输技术是很落后的。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它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讯 消息,也叫新闻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民,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内容新鲜,有价值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一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如《我国多种应用卫星齐头发》(光明日报) 1993年5月13日)简讯内容第一,篇幅简短如“国际要闻简报”、“学术动态”、“市场漫步”等 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如《一切依靠群众自己的创造——首钢十年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6日) 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如《滥砍树木南亚三国水灾仍频,亡羊补牢印北方帮助员植树》(《光明日报》1993年7月25日) 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如《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辽宁日报》 1979年5月) 三、消息的写法: 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如: 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幅题) 双行标题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如: 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如: 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 ***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如:“全国第一家由个体户与港商合资经营的企业——大连光彩实业(合资)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4月13日正式开业”这是《经济日报》1985年4月18日发的消息导语 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如“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心绒可以做夏天穿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灯芯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新华社1980年7月16日新闻稿) 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一盆盆翠绿欲滴的麦冬、松柏、万年青和盛开的鲜花装点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全国妇联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联欢会中外妇女1500多人欢聚一堂相互握手问好,亲切交谈,共同庆祝‘三八’妇女劳动节”(新华社北京1988年3月8日电) 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如“今天,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正式生效了从此,脑力劳动成果被无偿占用的历史在我国宣告结束”(新华社北京1985年4月1日电) 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如“女青年杜芸芸到上海司法机关,要求将继承的十余万元遗产捐献给国家,她说:‘我还年轻,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我愿意将这笔钱来支援国家的四化建设’”(《文汇报》1981年9月29日) 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 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怎样写好采访稿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中国科技奖励杂志采访稿怎么写的

人物专访属于记叙文范围,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近几年来,报刊上经常刊登这类文章,很受读者的喜爱,不但记者写,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也常把写人物专访作为社会实践和练笔的机会。那么,怎样写好人物专访呢?第一,在确定专访对象时,必须熟悉访问对象的大体经历和主要成就。这样,交谈时也就有了话题,便于提出问题,写作时也有助于文章的充实。第二,要善于发掘专访对象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独特的兴趣爱好,以便从多方面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例如,山西省平陆县西街中学初一学生程若明发明了“多面黑板”和“果核刀”,荣获科技发明三等奖,被人们誉为“小小发明家”。《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在访问他的时候,兴致勃勃地追踪他的发明之路,从程若明同学决心为山区的老师减轻负担(一位老师要在同一间教室里,给两三个年级上课。第三,要注意突出重点,勾画出访问对象的举止、神态和性格特点。前些时候,《中国青年报》“人物剪影”专栏里有一篇《文坛一怪》的文章,文中写道:“他四十多岁了,高了兴就一个人在屋里又唱又跳,从床上跳到桌上,再跳下来;和朋友聊天,没有正形儿,常说出比小学生还幼稚的话,问出莫名其妙的问题来;在老学者们座上,他又俨然是个“小老夫子”,说话文诌诌;早饭吃什么,他记不住,常把帽子、车钥匙丢落,却能在诗歌讨论会上,不用讲稿侃侃而谈,大背《论语》、《人间词话》、佛经、苏珊??朗格和科林伍德的美学——甚至某页第几段都说出来,令听者目瞪口呆。”文字不多,却活脱脱地勾画出当代文坛“怪人”——深通中国古典文、史、哲,能书、能画、能篆刻、能谱曲,熟悉戏曲的中年作家钱世明的形象。凡是熟悉这位“文坛怪人”的朋友门,读了这段文字,都说:“像极了!”又如,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的李劲同学荣获我国青少年程序设计一等奖,将应美国的苹果电脑公司的邀请赴美参观访问,按常理,写人物专访应该着重写李劲同学在程序设计方面的成就,然而,《中学生报》的中学生记者却从少年科学家谈语文这个角度进行了专访,重点突出,构思独特,善于取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人物专访,内容一定要真实,引述采访对象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必须是原意,作者不能随意改动或发挥,无根据的拔高和添枝加叶是不允许的。所以,在专访时,要细心倾听,掌握尽可能多的第一手材料,时间、地点、人物,作品和数字等要当场问清楚并记下来,以免张冠李戴。文章写完以后,最好送采访对象过目,听取本人意见,以免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人物专访的写作方法,是一个技巧问题。一般说来,人物专访(或者叫人物通讯),要高度而准确的概括一个人的最主要的亮点。譬如,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他,二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人生的春华秋实;  他,桃李满天下,被某某部门连续多年命名为先进工作者;  他,辛勤耕耘,被某某领导的亲切的誉为“某某某”,  他,就是某校特级教师某某某  (然后引出正文。)人物通讯的开头,要略微讲究一些文采,充分利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在写作方法上,可以描写,可以抒情。从写作角度上,可以写某一个侧面,然后引起读者兴趣。例如: 在某某地的表彰大会上,一位身材消瘦的年轻人从某某领导手中接过了某某奖章,这位年轻人恬淡而自信的微笑,让所有的现场的人为之折服。 他,就是某某某,某某单位某某(职务、工种)。 (引出正文)  当然,也可以开门见山,例如,可以这样写:  他的履历,渗透着他辛勤的汗水,是他人生中流畅的轨迹,某某年为某某工人,某某年入党,某某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某某年担任某某职务。他创造了一些列的深化,填补了某某空白,某项工作得到了最高奖励或者荣誉等等。  他就是某某某。  (引出正文)  关于人物通讯的结尾,可以是对某某人物的感叹类的语言、赞美类语言,或者寄托希望类的语言等等。  例如:他朴实无华的语言,实践着高尚者的情操,这难道,不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吗?等等。  根据个人采写经验的一点浅见,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科技奖励杂志采访稿

访谈完成于2003年1月。此次发表有部分文字上的修改。 主持人:杨君(中央电视台资深媒体评论员/节目主持人)  媒体人物:李希光(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杨君:李希光教授,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您认为现在这个社会做传媒,是不是需要一点时代精神? 最简单的东西是最美的  李希光:是这样的,特别是搞传媒这个专业,因为传媒本身更多的是从事新闻报道,是离不开时代的。  杨君:您觉得我们这种现代化的设备,包括我们的观念跟您的学术能够吻合吗?  李希光:我们做新闻报道,做传媒研究,离不开传播技术的发展。离开了传播技术的发展,传媒研究与教学就会很脱离现实的。  杨君:我们今天要录制数字化的李希光。数字化是今天传媒发展最新潮流您今天来到我们的演播,能感觉到我们的用意吗?  李希光:你们的演播室看上去很简单,但是简单就是最美的东西,高技术越发展,使用起来越简单,看上去越简单。  杨君:我看到您的简历,我知道您在新华社从事了多年的记者工作,参加过重大的系列报道,都有哪些报道? 李希光:我在新华社当了11年记者。我做过科学记者、文化记者、考古记者、政治记者。在国内、国外都做过记者。我终身难忘的是我在丝绸之路上的海洋、草原和沙漠路线远征了三年。 杨君:您说是三年的时间。  李希光:十三年前,我差不多花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从海上丝绸之路、草原、沙漠、游牧路线、佛教路线,跟一些考古学家一块考察采访。  杨君:那是哪一年?  李希光:1990年开始,一直到1993年结束。那时还是在新华社。 新闻是不停地在路上寻找美丽的故事 杨君:怎么会想到去采访丝绸之路?  李希光:正巧那个时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这个项目,需要有记者和学者参加,最后把我选上了,让我以青年学者的身份参加的。 杨君:您当时怎么会用三年的时间走丝绸之路,三年是一个宝贵的时间? 李希光:这也是一个机遇,正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远征地,需要一个记者做全程采访,我被他们选中,作为青年学者跟着远征队,从威尼斯出发,在海上丝绸之路,坐一条船。阿拉伯国家阿曼的苏丹卡布斯国王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船,我们在海上沿着马可波罗的路线漂流了半年。后来我们又从外蒙古最西部的科布多出发,沿着远古的游牧路线考察。在草原路线采访中,我们沿着成吉思汗东征的路线,沿着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等国的边境,从土库曼斯坦出发,穿越中亚沙漠和草原,经过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地。 我们考察了天方夜谭故事中的城市希瓦、著名的花拉子模国遗址、撒马尔汗古城。这是一次既冒险又浪漫的一种旅行。  杨君:当时您的这条船在海上漂流了半年,没有漂到一个找不着的地方去?(笑)  李希光:不会,因为我们海上丝绸之路考察船上使用的设备跟你今天摄影棚的设备一样,具有高技术。那是由阿曼苏丹王提供的,是他个人的护卫舰。海上通讯使用的是最先进的海上卫星,还有淡水净化装置。我们沿途在当年阿拉伯水手辛巴德、中国航海家郑和和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停留的22个古港口停泊上岸考察采访。  杨君:这三年其实是你人生非常丰厚的三年。  李希光:这可能对任何一位新闻记者或是传播学者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思想财富和学术资源。也许,这也可能招惹个别同行的嫉妒。今天再像当年那样沿着我走过的这条道路重新走一边,几乎不可能了。虽然今天我们生活在全球传播时代,具备当年我无法想象的通讯设备。但是,今天由于战乱,从阿富汗、到中亚,到车臣一直到今天的伊拉克战争,都不可能再有这场东西方对话的交流和思想文化的传播了。因为当时远征的名称就叫"东西方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探险,今天,虽然生活在称之为的全球化时代,但这种时代让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东西方文明的冲突,甚至是东西方文明和宗教之间的战争。如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的冲突,从文化的深层意义上看,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和东方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哈佛大学的亨挺顿教授早在几年前就预言了这样一场冲突。在10多年前,人们虽然生活在非全球化的时代,但是,那个时代更讲究对话和对称传播与交流。当时,我半年之内走了23个国家,基本上是入境落地签证。 而今天要这样走下来将会非常困难和危险。比如,你今天敢不敢走进阿富汗、伊拉克采访采访这条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交通大道和文明传播大道?  杨君:你当时在这条交通大道上都看到什么?  李希光:无论是在草原路线上,或者是走在沙漠路线上,我当时带的是一本很老的地图,还带了一本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那是差不多一千多年前,唐玄奘去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取经的时候,沿途写的采访笔记。上面记载了沿途很多古代的地名。通过对照今天的地名和唐玄奘时代的地名,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同时,我还带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那里记载了沿途古代的风土人情。  杨君:感觉您跟现代马可·波罗似的。 李希光:我是在学习玄奘和马可波罗找故事和讲故事的方式,寻找东西方文明交通大道上的新故事和老故事。在今天的现实中找到古代有意思的故事。三年的采访考察回来后,我出了一本书,同时与朋友合作出了一本画册。 杨君:您当时沿途也采写新闻报道发回国内?  李希光:我差不多每天要往北京发新闻稿件,无论是在沙漠里、在草原上、在海上都要发稿。当时,通讯确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我很羡慕今天的记者有非常好的传播技术手段。比如,我当时在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之间的边境上采访。那时是战乱之后,当地几乎没有任何通讯设备。我当时走到捷尔梅兹镇,这是苏联红军当年从阿富汗撤军的重镇。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边境上有条界河。塔吉克斯坦这边有一片苏联红军烈士墓,那是苏联入侵阿富汗阵亡的苏军将士。我想在这个地方发一条稿件,但是,稿件发不回来。虽然那个地方距离中国新疆只有几百公里。  杨君:当时还没有互联网。  李希光:不可能有互联网,连发传真发电报都不可能。当时,我们考察队的领队是一个黑人,他正好要离开我们去法国。我让他把我写的稿件带到巴黎,通过巴黎传真发到北京。在塔吉克斯坦可以看到天山的雪峰,但是稿件却无法翻阅天山。  杨君:翻不过去这道山,那么一切都不同了。  李希光:传输技术是很落后的。

从古到今,有许多绝世名人,都是向着科学出发:哥白尼冒死提出日心说、爱迪生通过千万次实验找到了钨丝,发明了电灯;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科学发展靠大家”这些都围绕着科学  古代,人们始终受神主义的熏陶,不相信科学,每天烧香拜佛,到头来还是一无所事很多人都崇拜佛,相信佛,最终自食其果但是有很多人,相信科学,虽然有很多人送进断头架,但临死不屈服,这种精神,就是科学的结晶现在,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电器,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运用了各种知识,这也是科学的结晶曾经,听到这样一个问题:“古代的人生活美好还是现在的人生活美好?”我不知道被提问者是怎样回答的,而每个人看问题时的角度也是各异的,但我认为是有科学要快乐  一千年前人们的生活因为简单而苦命,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飞鸽传书,从上海到北京也是跋山涉水,一路艰辛若是患上了肺炎,便是无药可医只能全家祈福,多年来战火不断,就是为了争土地,可怜、可泣  现在的人们充实而快乐发展至今的医疗技术,几乎可以将生活中所有常见的疾病通通治愈,被延长了寿命的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生命、享受生命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给原本好奇心强烈的人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人类在探索与发明的同时给自我价值以肯定,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人类拥有如此伟大的智慧,发现、创造了那么多的“奇迹”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密,因特网施益于千家万户,第一宇宙速度送航天飞机进入宇宙,克隆技术发展助疾病患者重获新生,这些技术,是古代从未有过的,而这,就是人类科学的象征  科学,之所以能使生活更美好,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合理使用科学技术的善良人们不屑的努力他们将美丽的科技运用于对社会和谐的建设、对人类物质及精神的丰富与塑造、对真理永不停息地正确的追求和道德品质无高的崇尚  当有人提问你,是觉得生活在什么时期的人更快乐的时候,请不要犹豫地告诉他,现在因为,我们正生活在科学的摇篮里,享受着科技带来的幸福享受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百分百用于造福人类、造福自然、造福世界,让科学绽放最美丽、最纯粹的光彩!

中国科技奖励杂志采访

非常优秀,这个人是学霸,而且她会滑雪也会短道速滑,这个人也爱投资。

她非常优秀,因为谷爱凌的母亲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而且谷爱凌的母亲智商很高,也非常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谷燕的工作也很伟大,所以我认为她很优秀。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咨询市场的培育与管理研究》完成后,中宣部规划办2000年2月25日来函,要求项目负责人将重要观点和对策建议整理成文章,编入《成果要报》,呈中央政治局常委参阅。2、主持的2004年教育部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于当年5月呈报教育部,被作为重要的政策参考文献。2004年12月17日,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发文《科技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意见》文件采纳了研究报告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对此,2005年,《教育部简报》(第289期)专门予以表扬。3、在主持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05年4月20日向湖北省省长罗清泉写信,建议“进行湖北省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论证工作,争取在湖北建成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若干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罗省长对来信高度重视,7月11日批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请组织发展中心、发改委、环保、科技等部门研究处理。形成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省政府秘书长也进行专门批示。4、论文《先进生产力的形成与基本特征》被《人民日报》办的内参《思想理论动态参阅》(发至厅局级)2002年摘要刊载。  5、《澳大利亚的科学技术》一书得到了澳大利亚专家的好评,称“该书汇编了大量澳大利亚科学技术发展的资料、数据和信息,介绍了澳大利亚的科学成就,详细解释了政府的战略和政策,科学计划和国际合作”。澳大利亚大使馆资助了该书出版。大使馆文化参赞PETER BROWN专门写信给作者,信中说,“对你收集资料写出这本书所作的巨大努力,我表示感谢。我相信该书的出版将会为中国人民了解澳大利亚当前的科学技术作贡献。祝贺你取得这样有意义的成就“。  6、《科技奖励的社会运行》一书出版后,钱学森教授写信给作者,对该书给予了好评。国家科学奖励办公室专门致函华中理工大学,对课题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贵校曾做过(科技奖励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并且出过一本专著。该专著有深度,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参考价值。希望你们再接再厉,进行多学科研究,为我国科技奖励事业做出新的贡献。”《中国科技奖励》杂志以“本刊评论员”署名发表文章,对该书的特点及创新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该书多次被同行引用。   7、2005年7月22日在“湖北省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对策研讨会”进行专题发言,建议湖北省实施“百家企业节能工程”,并阐述了该节能工程的具体实施设想。《湖北日报》将“建议”专门编发了一期《内参》(2005年第79期),呈湖北省副省级以上领导同志参阅。2006年湖北省政府采纳了建议,正式启动了“节能工程”,《经济日报》2006年8月10日以《湖北31家企业签订节能责任书》为题进行了报道。  8、2006年,撰写的《培育创新集群,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文章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作为内参(《舆情动态》,2006年第97期)转呈到中共中央宣传部,供中央领导参阅。  9、在2009年最新出版的《科学学在中国》一书中,被划入“我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高产作者”。《科学学在中国》是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的资深学者张碧晖、王兴成等集体撰写,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在该书中,著作者按影响因子等指标对10种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类核心期刊1994-2006年13年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共有37位高产作者在此期间发表30篇及以上社会反响较大的文章,其中钟书华在37位高产作者中位居前五,共计发表文章数63篇。  10、据中国知网“CNKI学术趋势”的最新统计,在中国 “企业技术联盟”、 “科技奖励”、“生态工业园区”专题研究有影响的“相关作者”中,钟书华均排名第一。其中“企业技术联盟”专题排名第二、第三的是钟书华的研究生;被引次数居前五名的论文均为钟书华和学生所撰;钟书华的论文《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现状分析》被引次数居该专题第一,达26次。11、“科技举国体制”的研究成果得到权威认同。众所周知,科技举国体制强调高度计划、集中资源进行“科技攻关”或“科技会战”,从而有望获得重大科技成果。正是依靠科技举国体制,中国才能在整体科技、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取得了“两弹一星”、核潜艇、洲际导弹、人工合成胰岛素等重大科技成果。但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是否有必要继续实行科技举国体制,对这一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钟书华经过深入研究,形成了若干重要观点。2008年在科技部举行的“国家软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答辩会”上,钟书华正式提出中国应继续实施科技举国体制。这一观点当即引起科技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评审专家的高度关注,会后,评审专家专门与钟书华研讨了科技举国体制的相关问题。2009年,钟书华撰写了长篇论文《论科技举国体制》,发表在《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12期),被该刊列为封面推荐的重要文章;不久,《新华文摘》(2010年第4期)转载了论文,同样列为封面推荐的重要文章。2010年6月1日,国家公布了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部署,其中,重新强调要探索完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10年7月8日,《中国工业报》在头版《重申科技创新举国体制,抢占战略制高点》的记者述评中,集中指名评述了钟书华的观点。至此,钟书华继续实施“科技举国体制”的观点得到了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认同。12、2012年8月,钟书华通过湖北省科协向湖北省政府提交了《构建武汉城市圈企业加速网络》的内参报告。8月27日,郭生练副省长在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请科技厅认真阅研,通过试点推广”。之后,科技厅刘传铁厅长、彭泉副厅长相继作出批示,要求认真研究,并邀请钟书华座谈,落实省领导批示精神。13、根据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截至2012年8月3日,钟书华著述被引用1000多次,H指数20。

中国科技奖励,由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主办《中国科技奖励》旨在积极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营造鼓励创新的舆论环境,催生一流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一线创新人才;为推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提供理论、建设性声音,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

  • 索引序列
  • 中国科技奖励杂志采访稿怎么写
  • 中国科技奖励杂志采访稿件怎么写
  • 中国科技奖励杂志采访稿怎么写的
  • 中国科技奖励杂志采访稿
  • 中国科技奖励杂志采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