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抗日战争文献出处

中国抗日战争文献出处

发布时间:

中国抗日战争文献出处

1935年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比国防论早5年毛选卷一

强烈推荐《保卫和平》,是95年国家为纪念二战胜利五十周年而出版的详细记录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重大战役进程的书(当然也包括抗日战争)

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最早见于文献的是1935年12月,毛泽东发表的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公开讲话:“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不到决战的时机,没有决战的力量,不能冒冒失失地去进行决战……”文章是公开发表的,比《国防论》早了一年半,而且矛头直指日寇。从那时起,许多中国的杰出军事人才讲抗日时都开始从毛泽东的持久战立论中吸取营养了。

《抗日战争中的爱国将领》作者:施宇、徐宏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6-30 ISBN:9787507319033 你看看再说别的,挺好。先看一本吧

中国抗日战争文献

2、中国有力地支援了其他战场的反法西斯事业。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为首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为轴心国一方,以三巨头美国、英国、苏联为首的反法西斯国家同盟国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中国在二战中以巨大的牺牲和无畏的精神拖住了日本数百万军队,让其深陷中国战场无法自拔,阻止了苏联陷入德、日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对欧洲战场无论东线西线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战略贡献。

正确。1938年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指明了抗战的前途,提出了正确的路线。抗战后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篇著作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

《抗日战争中的爱国将领》作者:施宇、徐宏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6-30 ISBN:9787507319033 你看看再说别的,挺好。先看一本吧

中国抗战文献出处

我们也要写,我们讨论讨论

应该没有。二战时期的前夜,马克思主义也是伴随着八国联军的炮火侵入中国大陆的,而且还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才有所了解的。在中国还谈不上有人具备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论著能力,更是缺乏思想与灵魂上的认同和欣赏,难以形成超越中国文人墨客们自有“主义”的境界。而在俄国的列宁,也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条查研究的探讨后,才找到了俄国人自己的认识和概念,并得出了与俄国社会革命党人不同的认识结论,从而在俄国出现了布什维克、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等几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最后成功建设了以布尔什维克为指导思想的苏维埃。在中国的实践中,人们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面的认识,他们在模仿、甚至把苏维埃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执行斯大林的指令而成为苏联的胁从者,或者是政治上的投机赌博,而缺乏思想上的认识。如果说非要整出一个什么“比较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著作”,那么就要说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还是比较贴切的,这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革命实践中以中国人的思想认识得到的成果,其他的都是狗屁,他们只是一味的附和外国人的思想。而抗战时期的“比较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著作”,是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也不会取得任何的抗战成果,只有《论游击战》才是真实地“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著作”在抗战中实际发挥作用的论著。我们真的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义吗?

应该没有。二战时期的前夜,马克思主义也是伴随着八国联军的炮火侵入中国大陆的,而且还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才有所了解的。在中国还谈不上有人具备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论著能力,更是缺乏思想与灵魂上的认同和欣赏,难以形成超越中国文人墨客们自有“主义”的境界。而在俄国的列宁,也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条查研究的探讨后,才找到了俄国人自己的认识和概念,并得出了与俄国社会革命党人不同的认识结论,从而在俄国出现了布什维克、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等几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最后成功建设了以布尔什维克为指导思想的苏维埃。在中国的实践中,人们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面的认识,他们在模仿、甚至把苏维埃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执行斯大林的指令而成为苏联的胁从者,或者是政治上的投机赌博,而缺乏思想上的认识。如果说非要整出一个什么“比较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著作”,那么就要说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还是比较贴切的,这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革命实践中以中国人的思想认识得到的成果,其他的都是狗屁,他们只是一味的附和外国人的思想。而抗战时期的“比较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著作”,是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也不会取得任何的抗战成果,只有《论游击战》才是真实地“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著作”在抗战中实际发挥作用的论著。

你以为我们不写作业呀?

抗日战争文献

1、《论持久战》的作者是毛泽东。2、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整理成这篇文章,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3、具体内容: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

强烈推荐《保卫和平》,是95年国家为纪念二战胜利五十周年而出版的详细记录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重大战役进程的书(当然也包括抗日战争)

看中国革命史就可以了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作者 : 方德万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作者 : 郑浪平出版社 : 城邦(麦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 全3册作者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走向最后关头作者 : (美)柯博文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作者 : 王屏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抗战与战后中国作者 : 杨天石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希望可以帮到你!

中国抗日战争文献综述

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伟大的抗日战争及其胜利,在中国近代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最活跃、最生动的一个新阶段,而且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因此,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种转变,给予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进程以深远影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奋起的历史转折点,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胜利进程,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重要条件,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

  • 索引序列
  • 中国抗日战争文献出处
  • 中国抗日战争文献
  • 中国抗战文献出处
  • 抗日战争文献
  • 中国抗日战争文献综述
  • 返回顶部